首页 优秀范文 毕业设计工作设想

毕业设计工作设想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毕业设计工作设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毕业设计工作设想

第1篇

1让企业真正参与高职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欲改变目前“校热企冷”的现象,关键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监控,才能实现校企合作从“人情”到“责任与义务”的转变。目前国家明确出台的政策,只有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付给实习生的工资免税,这一力度不大的政策[7],还远远不能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高职院也仅仅在相关文件中提及校企合作,也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这需要高职院多从自身想办法,研究具体可行的措施,不能一心期待国家的政策。如:给予企业指导老师一定的报酬,至少应该享受与指导老师一样的待遇;让企业老师参与论文的审阅等。

2培养优秀的高职教师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根本

首先需要提高指导老师的认识,重视毕业设计工作,愿意多付出时间与精力;其次,教师应该多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主持或参与来自生产一线的课题;最后教师需要苦练本领,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有能力、有方法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课题。

3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重视毕业设计

相对来说,只有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才能根本地改变目前毕业设计现状。学校要从思想上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从制度上保证,要从严答辩,对于不符合要求、抄袭、质量差的毕业设计一律不给予通过,不应该片面的追求过高的甚至是100%的毕业率与就业率;从成果上让学生看到得到实惠,要尽量的真题真做,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助于他们就业签约、后继的发展和薪资的提高。

4学校与院系要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

要在学生离开学校顶岗实习之前,开设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完成毕业设计的基本步骤与要求,降低毕业设计的难度;要针对不同的毕业设计类型,提出不同的撰写要求;编制详细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形成统一的模板供学校与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参考,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规范;要尽量减少学生自主选择实习企业,而由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有效组织与控制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避免失控现象;要建立抽审制度,院系按一定的比例在每个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中随机抽检,从而监督学生和指导老师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要充分使用好毕业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杜绝学生与老师最后阶段共同突击完成毕业设计的可能。

5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土木工程(交通方向)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一般分为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两个大方向,通常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开展毕业设计。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的选题又细分为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等多种不同的方面。

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一般是先确定选择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再在选好的方向中选择设计、施工组织或造价等方面中的一个独立进行毕业设计,这就势必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仅能得到单一方面技能训练的机会(如选择道路工程设计的学生,一般仅能掌握道路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而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施工可行性、工程造价等却不能得到较系统的锻炼;而对于选择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学生而言,对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了解甚少)。

就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而言,现有毕业设计选题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虽然通过毕业设计得到了锻炼,但没有系统有效地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各门课程串联起来形成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造价等一个完整工程项目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各门课程在经历课堂教学、试验及课程设计等训练后,学生对该课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但各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属于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单个知识结构在没有形成有效联系时,系统的效能是极其低下的,专业课程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也只有形成了这一知识体系的学生才符合毕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均有较全面的了解,且对其中某一方面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到实际工作中能马上着手工作并懂得如何与同一项目所涉及的其余方面的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协作。显然,当前的这种毕业设计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因而必须与时俱进,对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教育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发展和更新也越来越快,虽然整个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工作发生调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社会分工细化就要求人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深厚的知识根基,并且随时要学习接受并运用新的创新成果。每一项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视野以便与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合作或协调(如对从事桥梁设计的工程师而言,就必须在具备扎实的桥梁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甚至掌握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没有足够的专业视野就难以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岗位之间协调与配合,最终就很难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因此,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其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而较全面的专业根基。

2毕业设计改革内容与思路

2.1毕业设计的选题改革

让学生以毕业设计小组的形式在桥梁工程与道路工程两大方向、桥梁或道路方向中的不同方面中均适当进行横向联系,使设计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对道路或桥梁方向以及同一方向的不同方面均获得锻炼和协作的机会,同时每一个成员又都选择一个方面作为自己的侧重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以期获得最佳的毕业设计锻炼效果,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选题方式:(1)对立志于从事道桥设计工作的同学,由几位同学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对整个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开展设计工作,全部的设计主体内容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中的细节部分则在小组内部进行分工,使学生对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均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又能使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过程。(2)将道路或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及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毕业选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首先根据设计资料完成道路或桥梁设计内容,再对所设计的道路或桥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一个学生侧重设计,另一个学生侧重施工组织设计)。

2.2指导老师配置的改革

每个选题配置两个以上分别在道路或桥梁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有较丰富经验的指导老师,通过相互配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2.3毕业设计考核 (下转第59页)(上接第48页)

由一个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较系统的工程项目,参与毕业设计的小组成员成果考核变得相对较复杂。拟采用“成果权剩答辩权剩平时监控#权数-权数2)”的方式对小组内成员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考核。对于小组毕业设计成果,可视整个项目完成质量给予一定的分数(项目分,百分制),同时对每一成员所负责的专题内容进行分项考核(分项分,百分制),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成绩=项目分系剩分项分#系数1)。在答辩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专业方面设计成果进行阐述,回答答辩小组老师的问题,根据阐述质量和答题质量,形成该学生的答辩成绩(百分制)。同时,指导教师在日常指导及考勤过程中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形成各自的平时成绩(百分制)。

3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对2013届交通土建方向的40名毕业生进行对比性试验,其中20名学生(选做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各10人)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组合的毕业设计改革实践,剩余的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组合进行改革试验。

通过对这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的管理、观察与考核,情况大体如下:

(1)按常规方法进行道路或桥梁设计的20名学生,在自己的设计领域对设计的内容、思路、方法及涉及的规范了解较全面,对知识有较高的提升,达到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但他们对自己设计的内容之外的东西涉及很少(如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施工的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都没有考虑)。这些学生基本在10周多或更短一点的时间内基本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初稿。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学; 毕业设计;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 4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五年学习的重要总结,是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可以全面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毕业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质量,使每一位学生认真完成大学本科五年最后一份答卷,是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在毕业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

1 毕业设计题目设置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来源、规模与难易程度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如有的选题为数十万平米的某某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严重脱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有的难度偏小,甚至还不如课程设计深度,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大小与难易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工作质量和时间安排,毕业设计指导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设计课题。

(1)设计题目类型多元化

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扩大选题范围,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设定不同类型设计课题,设计题目里也可以设定不同的侧重点,和别的专业有结合的设计,比如有强调生态技术措施的建筑设计,有强调数字化设计的,有偏重城市设计等等设计题目,也可以有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课题,结合设计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建筑理论研究水平,选题时采取提前公布题目,学生再选择的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设计题目真实化

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应选择真实的题目,地形图、规划意见书、任务书等基础材料齐全,多为指导教师参与或熟悉的实际工程项目或设计院的一个真实项目,指导教师拿来资料以后,可按照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做一定修改,再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以“实战”的氛围来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熟悉实际工程的操作程序,获得较全面的“实战”经验,促使学生在毕业前最大限度地完成转型、成熟、蜕变的过程。

(3)设计题目的合宜性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就业于设计单位,从近年来的设计单位情况来看,学生工作后将主要从事量大、面广的普通民用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因此,我们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尽可能与其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即:以常见的公共建筑类型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就业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实现应用型人才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每年都会更新设计题目,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2.毕业设计的教学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课程和以往设计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分散。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迫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寻找就业单位上。一些同学趁毕业设计阶段外出求职择业,或者提前去就业单位实习、工作;还有一些考研的学生要在四月份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学生要求做研究生入学的复试准备工作。这个时间段基本在毕业设计的中间环节,会占用这部分学生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会使得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减少,造成设计质量下降。另外有些学生在求职、考研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产生的压力,也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只有3-4个月时间,而且选择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毕业设计前期工作一定要提前一个学期开始,包括毕业设计动员、选题与分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经多次讨论确定设计题目,召集指导教师和全体毕业生开动员大会,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求职与毕业设计的关系,阐述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告知其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以及毕业设计中应遵守的相关纪律。学生明确选题与分组后,指导教师就可以对其下学期的指导毕业设计任务和其他教学任务在时间上做好合理安排,避免冲突;学生则可尽早查找资料,与指导教师沟通,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时间针对选题方向有目的的进行一些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充分的毕业设计调研和其他准备工作可以使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少走弯路,节约大量时间,为毕业设计做好一个基础。

3.实施毕业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有效的过程控制是保证毕业设计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针对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多方面着手,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和提高应用型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1)指导方式和内容

在方案构思阶段,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沟通多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每次在改学生图纸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任务书,从建筑物的造型到表达的方式,从建筑的风格到语汇的运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灵感。

在方案深入设计阶段,强调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针对性的讲授一些建筑设计规范知识,如防火规范、无障碍设计、建筑设计通则、不同类型建筑设计要点以及一些与结构、设备设计等工种的配合注意事项等。

(2)指导时间与指导记录

在指导时间上,保证一周两次的固定指导时间,其他时间可通过网络等方式随时交流沟通,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毕业设计进度。同时,做好详细的指导记录,记录每个学生的进度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便对下次指导内容做大致的安排。

(3)阶段性成果质量控制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除了以预先制定好的评判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之外,还可以提前将评判依据告之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控制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求在毕业设计有中期答辩,要求学生通过答辩才能继续完成毕业设计。

4.总结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应重视科学选题、过程管理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所谈到的几点对策是近年来笔者在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一点体会,希望能使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

参考文献

[1]黄世亮,许珊.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其改革设想[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2) : 203-205.

[2]陈丹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 2005(9): 122-123.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师生比移动互联网创新性实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每年各类高校招生的学生人数逐年提高,而我国很多高校的师生比在扩招的情况下很难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由于每个学生都需经历毕业设计的阶段,造成每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均有可能同时指导多名学生。在我国现有的700多所高校中,大部分是应用型高校[1]。对于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如何为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适合学生自身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的课题,似乎是困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一个难题。

二、毕业设计课题选定时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设计的时间大约为4个月时间。这4个月时间要完成从选题、开题报告、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编程、调试、测试、完成论文及答辩等的整个过程。对于本科生而言,由于原来没有科研开发的经验,均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毕业设计的课题,多少会存在诸多如知识缺乏、无从下手、不懂科研开发的方法、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而毕业设计课题如果选择不当,则更有可能造成要么课题太简单,达不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要么课题太难,学生毕业设计完不成或完成质量差的问题。从多个高校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情况来看,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课题老旧,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不少高校中,由于毕业设计的学生较多,同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又忙于教学,对当前的科技及应用发展不了解、不学习,致使给学生出的课题多年不变、陈旧而跟不上时代。例如,有的高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等课题,每年都被学生反复做,不仅学生没有兴趣,还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抄袭拷贝的现象。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课题如果仍然是单机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显然与当前的实际情况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能与学生今后的职业方向相匹配。

2.课题类似或雷同,不能全面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些高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善于思考、缺乏热情、或是敷衍了事,致使每年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雷同或类似,没有任何的变化或创新。例如,每年均让学生设计建立不同的购物网站,有的网站卖水果,有的网站卖文具,有的网站卖手机等。虽然这些课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开发手段和技术均雷同,很难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互间抄袭借鉴的可能性也很大,教师是省事了,学生却学不到更多的东西。

3.课题贪大求全或纯理论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在对科研和技术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地在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过程中,贪大就全,全部是纯理论的研究或综述。例如,XX技术的研究综述、XX行业的发展概况、浅析XX学科的走向等。作为一个未有过多少科研开发经验的本科生而言,基本不可能对某个技术、行业和方向做出全面综述或评价的。对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而言尤为如此,该专业更应归类为一种实践类专业、需要一定动手能力的专业,纯理论研究还是由更高层、更专业的研究人员去实施较好。

4.课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差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有不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几乎没有多少参加科研工作的经历,如果还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话,其确定的课题往往毫无创新性和实用性。例如,做网络工程的全是用诸如CISCOPacketTracer这样的模拟工具进行纸上谈兵;做程序设计的,编一段毫无实用价值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做硬件的买一块开发板做一个毫无创新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等等。

5.课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不符

在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能力都有可能有不小的差别。不少高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去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任由学生自己命题;或教师本人盲目命题,强行布置给学生。结果是,有的课题太过简单,造成学生草草了事,学不到实质的东西;而有的课题则太过复杂,远远超过学生自己的能力水平或专业方向,均会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及完不成任务的情况。

三、毕业设计课题选定的原则

1.符合学生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选定的课题应该符合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能综合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2]。例如毕业设计课题应能培养学生情报检索、英文阅读、数学统计、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绘图、硬件制作、测试和验收、科学写作和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选择课题时,一方面要与所学的专业对口,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综合素质。

2.以教师选题为主,学生选题为辅的双向选择原则

本科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决定了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有难度的。因此,应以指导教师为主,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职业方向和学生能力特点先拟定若干课题,供学生选择。当然也可在学生意愿、爱好和初步选题设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这种由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确定的课题,更能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也更易达到并符合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

3.与时俱进,选择实用性强的应用或技术类课题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的技术和应用现状,选择符合当前技术和应用的潮流,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一定实用性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这类课题,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有利,学生也可能更有兴趣、更有动力。而且实用性强的课题,一般还有利于学生查找到各种资料,不至于太冷门或资料太少而完不成任务。在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大量应用的今天[3],应充分考虑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既符合时展的需要,又对学生的今后的职业生涯提前打好基础。

4.坚持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家提倡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历史机遇下,坚持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毕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只是“设计”或“开发”,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4]。高校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学习,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并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并实施技术和应用等多方面创新的想法,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设计课题的创新性。

5.为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尽可能选择不同的课题

结合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在满足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条件下,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特长选择课题。一方面这类课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学生也更容易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事实上,不少学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和专业方面的不同,或选择偏重软件编程;或选择偏重硬件设计;或选择网络工程等等。所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能力特点,课题难度和工作量应适中或稍大,与学生的能力和时间基本匹配,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6.尽可能选定课题开发固定费用较少的课题

一般应用型高校的经费均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在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承担太多的课题经费,当然让学生自己额外支付大量的课题经费,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较大投入的课题,对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而言并不合适,应尽可能选定那些固定开发费用较少、学校或学生能负担的起的课题,尽量避免因课题经费不足而无法实现的情况。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软件编程、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APP或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设计,一般需要的课题经费极少,毕业设计课题应着重考虑这一类课题。

7.以独立课题为主,合作开发课题为辅为学生确定课题

由于不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尽相同,对于本科生而言,尽量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个单独的课题更为合适,这也使每个学生均有机会了解掌握一个课题完整的研发过程。合作开发课题因为需要多人的配合,并不适合初次参加课题研发的本科生。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为如此,一方面计算机类的课题是环环相扣的,有一个人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好自己的任务,均会给整个课题的进度和完成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这种合作开发课题也可能影响到不同水平的学生间综合能力的考察。

四、开拓思路,拟定创新性和实用性俱佳的毕业设计课题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类应用层出不穷。随着多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及各种工具的出现和完善,毕业设计可选课题的范围和内容已大大扩展,这就需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注意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最新技术,拟定出创新性和实用性俱佳的毕业设计课题。以下,我们就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给出一些拟定毕业设计课题的思路,供参考。

1.利用学科中学习过的技术及其这些技术的延伸,开发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领域,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些技术在不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产生千万数量级的应用。例如,利用智能手机的各类传感器及相关技术开发出的应用就数量惊人。根据工信部的2018年1-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数据,截至到2018年5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APP)为415万款。所以,仅移动互联网领域可供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就绝对能满足人手一题的需求。下面,我们仅将手机上的部分传感器归纳一下,利用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将这些传感器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1)重力传感器:可用于手机翻转、水平仪、平衡球等应用,以及赛车类游戏的开发。2)加速度传感器:可用于开发动作类游戏、计步器、甩动切歌、翻转静音等应用。3)陀螺仪:可开发角度、射击和赛车等动作类游戏,以及3D拍照、全景导航等应用。4)磁力传感器:用于开发指南针、地图导航类应用。5)距离传感器:指红外灯和红外光探测器,可开发听电话时关屏幕等应用。6)光线传感器:可自动调整屏幕亮度、检测手机的使用情况。7)气压传感器:可估计海拔高度,用于室内定位,测量爬山或楼梯高度等。8)气温的温度传感器:可检测机内温度、环境温度等。9)计步器:用于开发健身健康类应用。10)心率传感器:可开发健身健康类应用。11)血氧传感器:利用红外光和红光照手指测血氧,可开发健康类应用。12)指纹传感器:加密解锁、安全防护,可为众多应用服务。13)有害辐射的传感器,如紫外线传感器:用于健康类应用。14)霍尔传感器:可检测手机翻盖或手机套,适时关闭屏幕。15)GPS芯片:定位导航,几乎可用于所有应用。16)麦克风:可以用于通信、录音、备忘等应用。17)摄像头:用于照相、摄影、手电筒等多种应用。18)NFC:用于非接触IC卡的识别、门禁系统、支付系统、防伪系统等领域。

2.利用现有应用模式,开发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事实上,利用联想和推演的方法,将现有的应用模式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也是比较容易想到并加以推广、应用的方法之一。例如,中国独具特色的共享单车,正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GPS定位、移动通信、蓝牙及加密技术来实现的。既然能用于自行车的共享,当然可以拓展到汽车、货车、电动车、甚至昂贵的工具、箱包、雨伞等其他物品的共享。再如,既然滴滴打车可以利用乘客和车主的双定位就近距离地完成对接,那我们也可利用相同的双定位方法,实现车辆事故的报警和报保险,使车辆驾驶员与警察以及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近对接;我们更可以将病人和救护车、失火点和消防车等就近适配,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并可为拯救人们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争取宝贵的时间。

3.对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利用所学的相关技术给出解决方案

仔细观察和分析周围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我们会发现,用最新技术能给出与传统解决方法更新颖,更高效,更合理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将原有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公司网站搬到移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随地方便查询;将各单位的服务类、管理类、销售类网站用移动APP或微信公众号实现,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将原有众多的电话呼叫系统利用智能手机的即时通信等手段完成,可以完成实时传送照片、视频,甚至完成定位的功能等。可见,利用这些最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效率。

4.利用多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和交叉应用,拓展应用的新领域

对于很多应用领域,单靠几种本专业的主流技术还无法全面解决问题,可以利用不同领域的多种技术造就崭新的应用模式。例如,将传感器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实现地下车库的停车管理系统的设计;将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蓝牙、电源技术、加密技术与机械锁结合,开发出共享单车或共享汽车的自动开锁系统;将RFID技术、防伪加密技术、商品管理系统,手机NFC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商品的防伪查询系统等。

第5篇

1结构力学课程特点

1)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又是结构力学的先修课程。由于结构力学课程较抽象,其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2)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结构力学基础和结构力学专题(如图1所示),总学时约为60~80[3](部分高校仅为45课时)。教学内容偏多,课时偏少。因此,教师通常加快教学进度,致使部分知识点无法展开,学生课后很难及时消化。这可能是目前各高校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理论复杂,计算繁琐。结构力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理论。例如,在结构力学基础部分中,涉及到的虚功原理、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在结构力学专题部分中,涉及到的极限荷载、弹性稳定、动力学均属于理论复杂的部分。理论复杂则难以理解和把握,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的讲解与计算就显得繁琐,不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4)地位重要,起基础作用。结构力学的学习情况将影响专业课的开展。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专业课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砌体结构、结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以及基础工程等主干课程,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如果学生结构力学基础薄弱,后续课程都受到影响。而且,对学生而言,能否建立正确的结构力学概念,对毕业以后从事结构设计,结构施工、教学培训等工作而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见结构力学的课程学习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

2教学过程中的改革设想

1)建立力学概念,邀请名师讲座,夯实力学基础。建立正确、清晰的力学概念,是学好结构力学的首要前提。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学生力学概念的建立,打好力学基础。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学习结构力学的时候,就会有信心学习更复杂的概念和理论。2)强调课程地位,建立讨论小组,分析典型案例。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结构力学对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影响。结构力学的课程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在校学习,最终会影响工作后的专业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为学好这门课,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成立课后讨论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课程的学习。3)细化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加强课后练习。“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偏多,课时偏少已是普遍问题。在课时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了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设定和安排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各院校都会按照专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结构力学教学大纲。在制定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课程的特点,将大纲逐项细化,把每个知识点划分到相应的课时。同时在重点内容处,必须设置典型例题,以突出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规律,设置典型例题必须简单易懂,且具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学习到最核心的知识点。4)引入工程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为提高学生对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课外学习中引入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鼓励学生参加建模大赛。例如,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要求学生利用木材、有机玻璃或者塑料等简易材料设计和制作桥梁结构(或吊车梁),并通过手拉小车施加移动荷载,观察模型的变形与应力变化。通过试验,让学生感受动力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通过结构力学知识合理的设计工程结构。就模型试验而言,目前引入的结构模型试验仍以教师命题式为主,开展形式和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还不能充分锻炼工程实践能力与概念应用。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着重构建“结构力学”研究学习实践平台,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多个模拟工程实践项目,甚至由学生自行设计创新实践项目,供学生自主选题并可随时开展研学活动,使学生对力学概念有更直接的了解,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工程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语

第6篇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结束时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所在,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会很明显的体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它是大学阶段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要求我们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实际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锻炼自身的独立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要做好调查研究,要养好搜集资料和查阅资料的习惯,锻炼自我外文翻译能力,让自身向着一个合格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重庆市某职业教育中心办公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服务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办公楼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经济发展区块如沿海一带,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这就要求办公楼设计要做到物尽其值,这也就需要各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以杭州为例,在2007年以前,办公楼的销售等方面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自08年开始,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各项信息我可以了解到,办公楼的销售情况一直在上涨,这也从一个角度反应了现在的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

在国外,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状态,但是不管是何种发展状态,经济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当中,办公楼的使用和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其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升华中。

而现代办公楼作为城市公共化的空间,就要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其公共性,即所谓的“可进入性”形式。比如在光线感、透明度、亮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表达,创造出某种空间秩序,使来访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创造的不同空间层次氛围,传达这种场所的开放精神。信息时代的来临,则更加突出了这种需求。并且在强调开放之余,还强调信息的高速流通,人们日常交流的便捷等。因而对现有办公楼的需求从功能、形式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们由物质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因而现有办公楼,尤其是办公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餐饮、休闲、购物、居住等一体,这样不但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城市市政设施投资,缩短交通联系路程,而且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和沟通。办公楼一经建成,其结构及布局就很难改变。因此,充分考虑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就成为现代办公楼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兴建的相当部分高层办公楼都采用了大空间灵活平面布局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由于办公的内容与方式不同,最合适的空间形式莫过于一个大空间,以适应现代办公组织体系的不断调整,不断更新。

办公楼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位置等无可厚非的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着城市的美观和使用等因素,这更体现了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

另外我的这个课题设计采用三段式,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部分。在建筑设计方面考虑,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实用要求,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在设计中,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的特点,现则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建造房屋时一个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设计和建造房屋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核算,重视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讲究经济效果。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建筑设计上还要考虑建筑美观的要求,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等。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候往往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者、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复杂的局面。而且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的构成又各不相同。于是一个工程往往会产生多个设计方案,这个就涉及了方案选择的问题。

所以说,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长期的实践、设计者自身的创造,累积的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图纸、建模等手段确切的表达出来,并与各个工种相互交流,使矛盾得到解决。此外,为了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还需要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比较是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问题,一般都要想好几个解决方案,进行一连串的反复推敲和比较。即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也要不断设想有无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得设计方案臻于完美。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4》;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7)《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或《结构计算手册》

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01-2

14)《建筑施工手册》

15)《劳动定额》

16)《产量定额》

17)相关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设计分为三个阶段,要求独立完成以下工作: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办公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3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也可按2跨考虑,但整个结构体系不宜过于简单),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其它会议室等大开间可通过考虑设缝脱开处理;

3、要求功能基本完善、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该建筑抗震设防属丙类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抗震设防:抗震烈度按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按0.10g)考虑;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3组,建筑场地类别均为II类;

(3)建筑地区基本风压值取0.3kN/m2;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持力层埋置深度为h≤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600~700kPa;

(5)要求建筑物层数为3~5层,计算单元应选择承重框架(2~3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内容及要求

(1)结构平面布置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柱、梁、板的布置;

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2)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2)确定计算简图

1)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2)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3)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3)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手算一榀承重框架,并用计算机复核

1)内力计算

a、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方法考虑;

b、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均采用修正反弯点法;

2)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3)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a、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b、按“强节点”要求验算节点承载力;

c、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接长长度;

4)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5)利用计算机分析结果,校核手算平面框架计算结果;

(4)利用PMCAD程序,建立结构平面,通过TAT8、SAT8程序进行结构的空间分析;

(5)采用TAT8、SAT8软件计算结构内力、配筋,进行施工图绘制(平面表示方法);

(6)楼梯的设计计算(选择一部楼梯进行设计计算);

(7)独立基础设计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4、施工图要求(1号图)

(1)手绘部分(5张,铅笔图)

1)平面框架配筋图及控制截面的剖面图(1张)

框架配筋图比例1:50;剖面图1:15~1:25

2)基础施工图(1张)

基础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1:150);不同编号的基础大样图(平面、剖面,比

例1:20~1:30);基础配筋钢筋表;基础设计说明

3)楼梯施工图(1张或插入索引大样图)

4)结构平面施工图(3张)

标准层(或屋面)梁整体配筋图(比例1:100);标准层(或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含板配筋、梁定位、梁板构造大样等);柱平法施工图(比例1:100)。

(2)计算机出图(3张)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结构屋面(或标准层)梁整体配筋图(比例1:100);

3)结构屋面(或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含板配筋、梁定位、梁板构造大样等);

(3)打印所验算的一榀横向框架的以下计算内容

1)恒载下的弯矩图、轴力、剪力图

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轴力、剪力图3)弯矩包络图4)剪力包络图

(4)打印结构整体计算的以下计算内容

1)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2)各层的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

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确定施工方案,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教研室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4)、进度计划

序号起止周次工作内容

11周至2周a)建筑设计,讲课,做方案,交方案草图

b)方案讲评,修改,绘正图

23周至4周1.依据建筑方案及结构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确定基本设计条件

2.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平面、竖向)

3.选择结构计算单元,建立结构设计计算简图

4.荷载及作用(恒、活、风、地震作用)计算

5.整理完成文献综述,译文和开题报告

6.单工况荷载(恒、活)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及调幅

7.单工况荷载(风、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8.进行结构水平荷载下(风、地震)的弹性变形验算

9.完成框架梁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35周至6周1.完成框架柱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2.计算机建模,分析,计算

3.梁、柱截面配筋,节点核心区抗震承载力验算4.基础设计、楼梯设计

47周至8周1.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结构施工图

2.整理、装订计算书

第7篇

关于建筑设计实习自我鉴定1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三寒假,我有幸到xx省XX县建筑设计所实习,在将近一个月的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建筑设计的一些运作,熟悉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的绘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负责指导我的是一名姓黄的工程师,实习内容主要是autocad等建筑设计软件的运用。在黄工程师的教导下,很快我就熟悉了相关的操作,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实习过程和体会。

第一次到公司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

1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

实习单位的黄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转载请保留

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谢前辈们对我的教诲,这次实了在专业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之外,我还学会了怎样和同事们友好相处,虚心向他们请教,怎样与结构、水电专业的人沟通协调。亲身经历和熟悉了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开阔了眼界。和设计所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觉到非常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就像是朋友、老师和长辈一样的帮助和指导我,我内心非常地感谢他们。

总之,经过这次实习之后,我从专业技能到为人处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现实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也为自己今后的毕业设计积累了知识。真得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建筑设计实习自我鉴定2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前往滨海新区参观实习一些现代化建筑。初次脱离课本去真正体验建筑,所感所得颇为不同,更深刻的体会到建筑的魅力。

上午,依次参观了泰达足球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只能大体的参观到泰达足球场的外观,没能进入内部体验空间结构,从外观上看,最大的特点是其钢结构的造型特异,复杂多样。国际会展中心前面的大厅也是用了大量钢结构。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田园气氛的中庭,而且垂直交通很方便。

下午,由于下雨的原因,参观进行的很匆忙,依次参观了金融街、泰达图书馆、开发区管委会、万丽泰达酒店。泰达图书馆和开发区管委会也都有一个很大的中庭,应该都是基于采光的原因。金融街是关于道路相对称的两排现代化商业性建筑。由于没联络好,本来能进入内部参观的玩理他大酒店也只能领略其表面的富丽堂皇。又由于下雨和时间紧迫的原因,大学城没能参观成,就匆匆回学校了。

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但是在亲身体验见住的过程中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收获颇丰,所以,还是很高兴的!

X月17日 周三 银河广场及周围建筑

今天,本打算是以宿舍为单位出去参观一些建筑,但可能昨天太累了,只有一半人去了。而且由于是下午去的,比较晚了,银河广场周围的建筑都致残管道外观没能进入内部体验空间结构,所以收获不是很大。

依次参观了银河广场、天津展览馆、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礼堂、水晶宫饭店和天津乐园。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类似月亮形状的天津展览馆,从前只是从书本图片中见到过类似帆船形状的悉尼歌剧院和类似蛋形状的国家大剧院,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类似实物形状的建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类似月亮形状的天津展览馆时,不禁为建筑的神奇而惊叹:原来建筑可以是这个样子!对专业的兴趣自然而然液体省了很多…

x月18日 周四 意式风情街

今天,参观了充满异域风情的意式风情街。体验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感觉很新奇,对欧式风格的建筑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欧式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类型有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罗曼建筑,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这些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另外,欧式建筑很多都是穹顶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穹顶技术变得成熟,建筑师开始热衷于把穹顶加在教堂的中心。这种形式既合理,又好看。之后形成了传统,重要建筑物,教堂、法院、议会等重要建筑都开始继承这种传统,逐渐成了重要建筑的象征,所以包括美国白宫都采用这种形式。

x月19日 周五 古文化街

今天,有幸参观到我国的古典建筑,很兴奋,也领略到中国古典建筑的博大精深。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第8篇

【关键词】说课;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1.引言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在备课与上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说课,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本文就《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2.课程性质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考取中级与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证书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是将《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与《PLC原理与应用》整合在一起的一门课程,包含“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两部分内容。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3.教学目标

目前企业对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学完整个课程之后应能达到《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国家中级维修电工和高级维修电工的取证要求。由此,该课程制定了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3.1专业核心能力目标

3.1.1 电气设计能力:能对一般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电气线路设计。

3.1.2施工设计能力:能按照电气原理图绘制电器布置图,安装接线图,使操作者可按图进行各种施工与安装。

3.1.3读图能力:能读懂机床说明书,然后指导工人开机、调试并能按要求进行现场操作。

3.1.4维修能力:能对一般生产机械电气安置线路进行故障分析,并对故障进行排除。

3.1.5 装接线能力:能按原理图或接线图正确接线。

3.1.6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3.1.7 能够熟练掌握输入/输出(I/O)端子的分配。

3.1.8 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开发和设计工业控制过程。

3.2 课程的知识目标

3.2.1 熟悉与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用途和选用。

3.2.2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3.2.3掌握各种典型机械的电气控制原理及电路分析。

3.2.4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3.2.5 熟练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编程语言、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助记符语言、梯形图语言)。

3.2.6 掌握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完成工业控制项目的基本过程。

3.3思想教育目标

3.3.1 在课堂教学中实际工程当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3.3.2 在实践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3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4.教学内容设计

4.1设计思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PLC生产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企业逐渐使用PLC取代老式工厂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技术升级,这就需要员工既要有工厂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和PLC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技术升级的任务。为此,教材的设计需要从工厂实际需要出发,将工厂电气控制的内容和PLC的内容进行合并,并增加将工厂电气控制系统转换为PLC控制系统的实例。因此,选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课程标准的定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选取,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

4.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打破了简单以教材顺序授课的方式,采用任务教学法,用5个典型系统的PLC控制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每一项教学任务的理论课时、实践课时数比例达到1:1.

以下为任务设计及教学学时安排:

每个任务在理论内容上覆盖了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和PLC技术中的知识,在实践操作上涉及了电气控制技术和PLC技术中程序编制及调试、线路连接等通用操作技能。每一个任务都是从任务要求、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方案与步骤、评价等方面完成的,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3考核办法

该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比例为3:2。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独立完成任务情况及实践动手情况。期末考核采用试卷定分数的模式。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更显示这门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核。

5.教学方法与手段

5.1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设置的教学任务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工作过程相融合,将“电气控制”与“PLC”相融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融合,将职业技能考核、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地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学生。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这样学生既分工又协作,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5.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片、资料,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尤其是教学课件中的动画演示部分,将复杂的系统工作原理,电路控制过程等通过动画比较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与答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教学特色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课程定位与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