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1篇

 

(一)新经济时代主要特点

 

21世纪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知识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时代下,极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等方面成为了新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新经济时代的代名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蓬勃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生产形式都带来了极大影响。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环境下发展也凸显出新的特征:企业的竞争程度愈演愈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上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企业的挑战,也同时不得不适应来自国际上企业的挑战。于是,国内市场环境日趋国际化,国际竞争也日趋国内化。第二,信息资源技术的共享也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但又互相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生存样态。与此同时,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在与新经济时代市场接轨时不免发生矛盾与冲突,传统市场营销模式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新的经济形态发展有悖而驰,传统的西方经典市场营销模式同样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出现了“水土不服”。

 

市场营销模式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悄然到来发生了最为深刻的转向,特殊的市场环境意味着传统落后的市场营销思维难以适应新的变化,中国企业欲在世界之林或国内竞争中屹立不倒,拥有自身的一席之地,做好应对这场新经济时代“无声革命”的准备,就应该开始对自己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不断地反思总结,最为关键的步骤是企业要有所创新与突破,生成企业自身特有的、符合新经济时代市场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市场营销模式。

 

(二)新经济时代环境下市场营销的主要特点

 

第一,市场营销趋势日益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促使着企业必须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利用国际资源发展和壮大自己。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被逐渐消解,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全世界市场的自由流动和自由配置,产品生产全球化,人力资源分工全球化等带来的必然是企业竞争的国际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显然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不再囿于地域的局部限制,同时也附上了“国际产品” 的标签。企业要想获得盈利和达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只有将产品营销之道的航标瞄准全球市场,将自己的生存和获利空间尽可能地最大化,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增添筹码。

 

第二,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化。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目光主要聚焦于企业短期利润的获得,即关注暂时性的销售业绩,企业领导层更多强调产品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相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形象的打造和维护并非是营销策划的重点。新经济市场背景下,企业新的营销理念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向:首先,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可持续化。企业希望通过对自身品牌文化的推广和营销来开拓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来壮大消费群体,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依赖性,从而取得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其次,注重营销关系链中合作,企业与企业间强强联合,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建立起销售渠道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整合好市场中的可共享资源,平衡好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第三,市场营销的集聚化。市场营销集聚化指的是企业产品的销售目标主要定在某些特定的消费群体,企业的营销战略集中表现在这群既定的目标消费群。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市场营销注重将消费群体的需求悬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新时代市场经济营销的侧重点在于提供给顾客个性化的服务。新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群体也呈现出对自身独特需求的日趋关注。因此,企业的营销战略定位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人而异设计和生产出满足个体需求的产品。新时代的消费群体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态度的转变和消费承受能力的加大,使得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于产品量度的积累,而是寻求产品质的变化。产品细分化、个性化带来的巨额经济利润将会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新增长点。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营销方式转变的外部因素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具体指代的是消费者在某一时间或空间下,受到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从而做出是否购买该产品的价值判断或实际的购买行为,它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企业营销方式转换的风向标。产品营销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刺激消费群体购买该产品的意愿,实际上,在营销过程中营销的手段和消费群体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持有不同价值态度取向的消费群体构成了对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企业必须对消费群体的兴趣和需求做出判断,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企业进行产品营销时若忽视了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必然会制约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识别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能处理好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产品的可持续营销发展离不开企业与消费者达成的共同消费意识。因此,企业必须对产品价值预期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主要包括产品的价格预期定位、质量的预期定位、服务时限的预期定位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者的情感偏好从属于消费者偏好的范畴,指的是消费者个性化的态度,受教育程度、气质、性格等要素综合而成的情感,绝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走向。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往往会开拓新型的客户管理模式,或者与其他同行保持战略同盟关系,关注产品营销宣传中的非营销领域的文化渗透等,借此来维系与客户的感情纽带。

 

(二)市场营销方式转变的内部因素

 

企业市场营销的实现需要制度、规章法律条约的规范与约束,企业市场营销制度和模式创新的同时也是整个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的蜕变过程。市场营销的创新引领带动着企业观念、战略、技术等不同层面的创新。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化:比如采取经理人制度、员工持股、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一部分优秀的营销人员或者营销管理人员有效率地开展营销创新工作,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企业的营销创新道路。

 

企业依托市场营销制度的创新,可以将市场营销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型价值观、管理方法、营销战略等精神内化到企业整体文化中。另外,企业市场营销制度的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交易的成本问题,实际上市场营销策略成为了沟通消费者与企业内部战略发展的一座桥梁。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直观地反映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情况上,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为企业整体的发展道路指明航向。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第一,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理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狭隘的区域地方限制,营销目光不仅仅关注于国内市场,更关注国际市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市场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商品交易全球化程度大为提高,企业自身也意识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性。特别是许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推动,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和国际上的跨国公司挑战。相较之下,跨国公司的视野和市场营销战略具有我国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有鉴于此,我国企业要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转变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主动积极参与全球化,借鉴和学习跨国公司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道路。

 

第二,新经济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中心思想是维系好客户关系,建立好与客户长期沟通的公共关系。从注重规模性的营销管理理念过渡到个性特色化管理,关注和重视客户的实际需求。企业要想达到既定目标的盈利状态就必须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改变单一不变的产品生产线,从过去的“一对多”走向“一对一”个性化营销模式。

 

第三,中国企业必须由刚性的市场营销管理过渡到柔性营销管理方式。过去的市场营销管理制度对待企业营销人员往往是采取硬性任务式的方式,极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新经济时代同时也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营销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大多数人员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人才比重逐渐增大,这就需要企业转变落后管理方式,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传统市场营销模式关注产品最终的销售业绩状况,忽略了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营销手段发挥的作用。新经济市场营销方式更多的是协调好企业、产品、消费者的三者关系,致力于做到三者长远的、可持续的共同发展。

 

第四,转变单向式的市场营销模式,采取双边互动式的营销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消费者不再像传统市场中从属于被动的地位,信息的来源也不再仅仅限制在广播广告媒体。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企业和消费者有了更为便捷和快速的交流对话通道,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实际需要生产出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二)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

 

首先,互联网时代延伸了商品经济的内涵与外延。新时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的范畴不再局限在农业手工艺或服务等实体经济,还囊括了知识信息等虚拟的商品。企业在进行营销策划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和推销产品,同时可以通过万维网平台征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意见来改善产品本身。互联网的使用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时间、地域、容量的限制,消费者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高时效地浏览和收集到自己需要购买的产品,在搜索过程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往往点击购买率比较高,商家企业需要利用好网络上的价格差,刺激消费者对产品标价的敏感度。利用好互联网,与顾客在线上发生交易联系,让消费者能够直面产品的基本信息并且答疑解惑,最后完成产品订单流程,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虚拟无形网络购物,无疑是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方式革命性的变化。

 

其次,面对在中国愈演愈烈的企业间营销战,大多数企业依旧宁愿“折兵损将”也不肯放弃已经日趋饱和的已有市场,而放弃去开拓消费者新的购物需求。在激烈的营销大战中能活下来的往往是实力强大的着名企业,中小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实属不易。应将视野投向新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农村市场、高新技术市场、旅游业市场等仍有广阔的空间待企业去开拓。

 

再次,企业间实行合作营销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传统市场的营销讲究的是为了占有市场就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击垮对手,结果营销大战后造成了双方极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家们更倾向采取合作共赢的营销方式去瓜分市场。在客观实际中,企业间互享资源,互补短缺,甚至“强强联合”去垄断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额。协同、创新、合作已经成为企业间新的营销战略决策。

 

最后,营销策略创新归根结底为人的创新。知识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人力资本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资源,而智力资本又是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企业对营销人员的培训资本投入往往通过高额的产品销售额来回报,人的潜能创新是营销方式创新的内在价值表现。传统经济时代强调以交易的物品为中心,忽视了人在商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新经济时代极大程度地解放了人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了人在市场营销中的创造性作用。因此,“以人为本”才最应该是市场营销创新发展的根本之举,更是企业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最为宝贵的智力宝库。

 

参考文献:

 

1.王涛.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特点[J].鲁行经院学报,2003(5)

 

2.王锡兵.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商业文化,2013(1)

 

3.肖代柏.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9(28)

 

4.刘会福.论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中国市场,2013(13)

 

5.邓思波.浅谈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8(22)

第2篇

陈继勇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8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70多名,博士研究生30多名。陈继勇教授研究视野开阔, 多年来锐意进取、笔耕不辍,在美国经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他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内外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世界经济》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其研究成果先后30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研究领域。2000年以来,主持并完成主要研究课题10余项,主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互利共赢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溢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的影响途径与数量测度”;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重大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经验总结、前景展望及对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项目“美国新经济及其经济周期研究”等。先后公开出版《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发展趋势与我国对策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美国新经济与经济周期研究》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世界经济》等经济学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获奖情况。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如2001、2003、2007、2009年先后四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2005年两次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获商务部“扩大对外开放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征文三等奖;2009年获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和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第3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城市化;对策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问题日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怎样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探讨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不仅对于推进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商业银行制定在一定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城市化相关理论研究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纵观世界各国近百年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一是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现代文明的现象;二是它具有将人口、信息、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地理系统的特征。

(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加快城市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现代生产是以工业化的形式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活则是以城市化的形式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现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在城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表现的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城市化则表现了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合。而使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在全部经济社会活动中占主要比重,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开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产业升级为主,工业化的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以高新科技为特征的新的产业发展,只能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形成,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只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升级的活动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说,商品经济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市场体系是以城市为基础建立的,经济的国际化也是主要依托城市市场进行的。从国际范围看,历史上很多著名城市是从商品集散和交易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上一些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发展,往往会形成国际化的大都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将不断加快,必将推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加快城市化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会给劳动者提供数量更多、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产品和服务,而且还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更大的空间,为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同时,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是全社会法律体系、道德规范、文明程度完善和提高的必要基础。总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要求。

二、金融与城市化建设

(一)城市化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城市化步伐必将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无论是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还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不高,与较高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不相适应。目前,在同等的人均GDP水平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建设任重道远。

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来看,城市化发展表现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化率达到30%后,城市化将会得到加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刚好跨入这个阶段。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未来30~40年内,城市化率可能年均提高1~1.2个百分点,达到70%左右,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相当。据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5%左右,2020年将达到55%左右。

要实现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城市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当大的资金保障。按照联合国推荐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15%,或占GDP的3~5%。照此标准计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建设需要数千亿元资金。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仅靠目前已有较高举债水平的财政支持是难以办到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担当起融资主角的重任。

(二)城市化进程对金融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为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机遇。城市最重要的内部功能是为居民营造必需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与不足,是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要从经济全局和战略需要出发,以更大的投入,因地制宜,统筹协调,适当超前,先行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数量众多,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政府直接投资,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国内外、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共同建设,其中银行贷款必然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这也就为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问。同时,由于社会多方投资者参与城市的建设,也为银行增加了更多的客户选择。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银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来了机遇。城市功能的增强,必须以其综合实力的增强为基础。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关键在产业,在产业素质的提高,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产业配置的科学合理。因此,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提高产业素质和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与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扶持、壮大优势产业。这就为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尤其是信贷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调整信贷结构,重新调整和确定市场营销、客户结构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信息科技和金融创新为主要特点的新业务、新产品,同时发挥传统优势业务,形成自己的名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商业银行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机制带来了机遇。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以大中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入WTO进程加快,外资银行将进入我国更多的大中城市,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迅速强化市场意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改进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使自己更贴近市场,增强市场灵敏度和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客观上需要有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作保障。这种体制不仅要求融资数量大、渠道多,更要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因为只有高效的资金使用才能提高城市的建设效率和发展效率。这也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投融资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在新的市场经济中加快城市化建设成为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主导潮流。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城市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与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具体来讲,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城市现代化意味着城市的信息化、科技化和城市产业结构完善、高度分工和社会化的生产体系、发达的市场交换、完善的基础服务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规模扩大,市场交换频率加快,市场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商业银行而言,将形成信贷、企业存款、委托、项目监理、咨询服务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城市人口、就业、社会服务、生活质量的协调发展将促进银行储蓄存款市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信用卡市场和其他个人银行业务市场的发展,从而给这些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此外,城市化的发展还将继续深化住房、医疗、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这也将进一步促进银行自身的改革并给银行委托业务、个人消费贷款、中间业务等带来新的发展商机。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国家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压缩过剩的生产规模,淘汰落后的产品,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数量,同时大力扶持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增长。商业银行要把握城市化加快的趋势,分析预测信贷资产的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状况,积极调整信贷投入和客户的行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积极支持有城市个性的、充满活力的优势行业和企业,对生产能力、工艺、产品落后,重复建设项目和污染城市环境、浪费资源严重的项目,实行限制贷款或禁止贷款,同时加强清收已发放的贷款本息。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合理安排新增信贷资金投入和清收、盘活工作。

(三)重点做好融资工作

城市化建设需要数千亿元资金,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支持难以办到,商业银行必须担当起融资重任。

正确发挥各种传统信贷融资方式的作用。信贷融资是商业银行的主渠道。商业银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信贷方式高效地发放贷款,从存贷利差中获取收益。尤其是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无法担当起利润来源的主渠道时,搞好传统信贷融资工作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在支持城市化建设中,仍需一如既往地搞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逐步提高新型信贷品种的融资比例。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日益兴旺,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后,开发了很多新型的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的信贷品种,比如出口信贷、境外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对外劳务承包贷款、票据贴现、保理业务等公司信贷业务,以及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大宗消费品购买贷款等个人消费领域的信贷业务。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新型信贷融资方式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力提高这些新型融资品种在信贷总量中的比重非常必要。

利用BOT、BOO、BTO、TOB等项目融资方式,扩大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BOT为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的缩写,是指政府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特许协议,将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权让渡给项目投资人,当特许期届满后,投资人将该基础设施无偿地移交给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方式。BOT方式主要用于发展收费公路、铁路、发电厂、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由于这种方式为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渠道,所以BOT投融资方式已被许多国家付诸实践。

开拓新的融资方式。目前可以考虑两种:一是开办土地储备贷款。土地储备中心是代表政府行使土地运营职能的机构,是土地变现和获取流动性的重要渠道,是政府信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储备中心有足够的现金流,为城建项目贷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还款来源。商业银行应把土地储备中心作为贷款对象予以贷款支持,一次借款、分次使用,用于土地滚动开发。二是开办集合资金委托贷款。集合资金委托贷款是指由能自由支配资金的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作为委托人,将其资金委托相应商业银行定向发放给约定的项目借款人,或由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一定规模的融资债券,集合发放给指定的借款人,借款到期后一次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按约定利息将本息划归委托人,并收取委托人手续费的一种新型信贷融资方式。这种委托贷款方式,不仅有利于密切银企关系,挖掘客户资源,带动银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整体发展,而且信贷风险相对较小。

当好中介,提升中间业务的效能。继续做好财政、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搞好外引内联工作,为公司和项目提供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赢得更多更好的优质客户,提高商业银行整体效益。

(四)把握城市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趋势,提高综合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与水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质量随之提高。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一是金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城市现代化、信息化、高技术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体现在对银行服务的高质量要求上,居民对银行的产品与服务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资金融通层次上,而是同时注重投资组合、风险控制、信息咨询等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要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强与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合作,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网络结算与服务、股票质押贷款、证券资金结算、资产管理、

财务顾问、投资银行业务、基金托管、代收保险费、代支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等业务领域,增加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居民的金融需求呈个性化趋势。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居民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大批量、统一生产和标准化服务、产品和服务雷同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向崇尚个性化消费的生产和服务的个性化模式转变。要适应金融需求个性化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的能力。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跟进市场,掌握客户需求,实施和完善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客户经理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金融、证券、保险、基金等多种业务的综合金融理财师,不断进行业务重组、内部结构重组、银行与市场关系重组、银行与同业关系重组,建立个性化的服务营销和产品创新机制,向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五)把握城市新经济发展趋势,提高银行电子化、网络化水平

第4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

1 什么是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按一般的原理讲。主要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讲的,这种经济形态有3个最突出的特征,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绿色经济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5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2 山西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

2.1 山西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6%,比例之高在全国排第6位;2007年,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突破3 000亿元大关,达到3098.2亿元,占GDP(生产总值)比重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82.02亿元,占GDP比重47.1%,超过全国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对山西省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

(2)超重型的产业结构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受山西自身资源条件、国家投资重点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畸重的矿产资源型和原材料初加工型为主导产业,低科技含量的产业结构。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山西却是逆向而动,全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发展特征。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山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煤炭、电力、冶金和焦炭已实现了优化升级,山西还重点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新兴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迈进。但总的看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依然偏小。2007年,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仅在7%和5%。

(3)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经济结构最突出的特点。

2005年全省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5位的煤炭、炼焦、黑色、有色冶炼、电力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1.14%,行业集中度在全国排第二位,远远高于全国36.61%的水平。2004年,全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0.6%,山西则高达82.15%,2005年上升为83.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前述7个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到97.8%。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山西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

2.2 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遭遇挑战

如果说产业结构历史性的畸重所导致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日益恶化,是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严重瓶颈的话。那么由此而衍生的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断遭遇挑战,则给山西社会经济的未来创造了更大的威胁。

(1)在经历了20余年能源基地建设之后,山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遭遇到能源的约束与威胁。在山西的重工行业中,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外输电量全国第一、焦炭产量全国第一、镁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不锈钢产量全国第一、氧化铝产量全国第二等,这些居全国产量第一的行业所诞生的是能源消耗的极度庞大。

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从1990年到2006年山西能耗总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42%。在主要能源消耗中,焦炭和电力的年平均增长最多,其次是煤炭。但是。目前,山西煤炭经过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开采,浅层资源、优质炼焦煤资源已经不多,随着矿井向纵深延伸,煤炭采掘成本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山西铁矿和铝土矿探明储量以不足以支撑全省目前的钢铁和铝工业生产规模。

煤炭的消费比重过高,使能源使用效率明显降低外。还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置9.51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21亿m3。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69万m3,其中工业排放量16.82万m3,占排放总量的43.47%。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51.64万t,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20.03万t。

(2)作为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已面临了巨大困境。长期以来,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承载力弱是山西水资源的主要特点,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山西水资源快速衰减的现状正在日益严重。有人做过一个测算,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共产原煤近70亿t,而每开采1t煤炭平均破坏地下水资源2.48m3,按此测算,山西有近170亿m3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随着未来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以及山西煤炭产量的无法突降,水资源的缺失将更加严重。

(3)山西大气承载力的脆弱与降低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由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硫、尘灰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5.5和3.2,而电力、冶金、焦化三行业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污染的83%以上,面对此种局面,从实质意义上能够推动环境保护的却是只有政府在孤军奋战,而山西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GDP在实现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同时使全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山西未来经济的增长无疑是压力巨大的。

3 山西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短缺现象。随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以煤炭为原料、燃料生产的焦炭、火电等二次能源,其价格一路走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对国内缺油、缺电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现状,山西作为以煤炭、焦炭、电力生产、外销以及出口为主的能源大省,其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向,对山西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从事关山西自身和 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把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融入国际能源大格局中、纳入到国家能源总体战略中来制定山西能源发展战略。

3.2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危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而务实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3.3 突破绿色壁垒要求山西发展绿色经济

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发展的障碍被各国所抵制与反对。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按照山西省发展的现状,发展绿色经济是山西突破绿色壁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山西省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将改善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

4 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

4.1 山西的煤炭发展要实现“绿色开采”

山西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煤、焦、铁这“三角产业链”,占山西GDP的一大半。过去的6年,在乌金经济的带动下,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保持了30%的增长,但也形成了产业结构畸形,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趋紧的不良结果。让人庆幸的是,以煤为纲、统驭全局的时代正在远去。山西正为产业跃升拓出一条新路。

山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煤,但首先要实现“绿色开采”。山西一方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组建了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10多个大型“航母”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与废弃物资源化改造。另一方面,对遍及全省的矿井,加大了兼并重组力度。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从现在的近3000个缩减至1000个,所有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安全生产将达到更高水平。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3388万t,电力行业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142万kW,水泥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370万t……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也相应降下去了。

4.2 发展非煤经济,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消费和服务业,改变山西经济盘子中的这条“结构性短腿”。面对金融危机对重化工业的冲击,山西视为一种“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形态。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速,近4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2009年1月-2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领域投资同比增幅高达223%。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一批新产业成为山西的经济支柱。2008年,山西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了9000万人次,全省旅游产业同比增长了27%,旅游总收入739亿元,占到山西省GDP总量的将近11%。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 林业 可持续发展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118-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林业这一重要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相关部门明确指出,现阶段必须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资源之间的协调性,促使可持续发展在林业当中得以实现。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不断为寻找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努力,从生态林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1 生态林业概述

1.1 内涵

在促进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生态规律和生态经济学相关知识,就是生态林业。即在对林业的发展进行推动的过程中,努力将自然资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对林业生产系统进行完善[1]。成分、功能以及目标较多是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作为重要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林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动态平衡功能良好,同时拥有较强的内外交流能力,通过合理的组合,能够加大循环的开发力度。

1.2 功能

在人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中,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生态林业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气候调节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在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其功能也非常显著。而当水利工程位于生态森林周边时,生态森林将有效增加该工程的使用时间,对周边的农业和畜牧也的发展也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基础项目,在实现生态平衡以及多样化的生态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时,它也作为主要载体存在于生态文明当中,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出生态性,就必须依靠生态林业,严禁破坏动植物资源和森林现象的产生,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效平台。

2 生态林业建设基础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不容忽视,以下对生态林业建设基础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展开了探讨。

2.1 林业经济结构优化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可以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因此可以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第一产业。将重要的导向设置为市场,在建设经济林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速生丰产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以及名特优新经济林等方面;其次,第二产业。必须注重对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综合精深加工有效取代传统的低层次原料加工;再次,第三产业。努力提升花卉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在三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发挥第二产业的重要作用,应用其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并带动第三产业的进步,从而对我国生产力的布局进行有效调整,对落后、过于传统的产业进行淘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空间。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不合理现象在林业产业结构中的产生。在努力促进我国林业实现优势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应对木材产品的全新用途进行开拓,从而实现对产业链的延伸,并促进附加值的提升,为提升林业产品竞争力做准备。

2.2 加大科技使用力度

在生态林业建设基础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科技的使用力度。在是因为,保障环境、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因此,现阶段,要想在不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对科技的使用力度。在传统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容易导致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新时期,必须转变这一林业发展模式,将生态林业的建设作为重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努力实现科技兴林。

2.3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首先,应用退耕还林取得毁林开荒,从而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为预防水土流失和维护生态安全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力度,在提升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过程中,采取了对森林植被进行恢复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对内需进行拉动,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拥有相对复杂的工序和较强的政策性,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生态林业能够加大生态安全力度,是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

其次,应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有偿使用取代传统的无偿使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良性林业循环发展机制进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有偿使用有助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有偿使用的过程中,有利于社会对森林经营者创造的生态价值进行肯定和认可,并提升造林护林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将巨大的动力施加于林业发展当中,保证森林生态效益交易过程中可以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拥有多种途径,其中功能最佳、效果最明显的途径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林业,有助于促使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为改善我国环境、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又称为新经济、信息经济,它建立在知识的分配、使用与生产基础上,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总体而言,知识经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当前,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物质投入逐渐被知识投入代替,进而提升了经济效益,节约了物质资源。知识的掌握和传承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开展又必须以教育管理为基础。其次,知识密集型产品比例逐步增大。传统的工业经济主要以物质生产为主。知识经济则是将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运用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极大地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与知识含量。通俗而言,即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日益增加,包含的物质则相对减少。再次,知识经济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物质资源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形势必将被时代淘汰,而信息、计算机技术、电子则会逐渐普及和应用,这都可以极大地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物质消耗。当前,数字化形式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正在改变着人们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而教育则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题中之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管理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直接决定教育教学管理的成效,特别是对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管理的规范有着直接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育管理中过于“规范”,对不同年级、性格、能力的学生运用同样的管理标准和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灵活地调整和修正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的措施、组织结构加以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二)建立网络型教育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管理理念被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缺乏师生互动,单一僵化,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因此,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就必须运用网络工具和平台构建网络型教学管理体系,以提升管理者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教学管理体系首先要求注重师生沟通交流。简单而言,即是指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外部,还是在教育系统内部,都必须实现双向沟通,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有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00、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构建互动平台,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要重视学生在网络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一切教学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利用网络设计教育管理方案或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完善基本管理机制

第7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24-04

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域最早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想;2007年7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了规划定位、原则、任务及国家级和省级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等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次。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和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标准划分的,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出现的局限性,使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利用与当地资源承载力严重失衡,空间开发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越来越严重等突出问题。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情况下,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区划空间,承载着地区不同的发展路径,主导了地区的发展路线,以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和灵魂。

区域协调发展,包含多个含义,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级产业机构协调,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际贸易关系协调,区际利益协调等。区域的不协调性,在中国多个地方之间都有体现,有大区与大区之间、省际内部等,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同的表现。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在省级范围内就是以区县为划分单元,根据资源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该区域的发展主路径。沿着主政策路径,一些区县必然面临限制发展的局面,而另外一些区县却受到政策倾斜的照顾,加速发展,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多是生态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而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则多是发达区县,从这点说,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辽宁省作为东北经济大省,是东北和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辽宁省充分利用地缘与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形成了合理的“一区、一带、两屏”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如此,辽宁省更加极具特色的加强了区县域经济的建设,从辽中北到辽南沿海再到辽西地区,均有优势的区县域经济主体,在最新的百强县的评选中,辽宁省有十个县、市入选,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占到了辽宁省经济的大部分。同时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微观层面,与更多的微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可以说,区县域经济的水平,不仅直接作为大区经济水平的贡献者,更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城市经济。

本文以区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县域经济较发达的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使用王利等的研究。在王利等在研究中,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对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本文借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从主体功能区对区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期望对政策提出建议,以作参考。

一、辽宁省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城市化率一直都很高,但以县为单位的县域经济却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区域。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较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策。正确的政策引导下,辽宁省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突出的板块,辽宁现象一鸣惊人。形成了以“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县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增长板块,在最新的百强县名单中,辽宁又有三个县榜上有名,使辽宁的百强县增加到十个。

长久的布局发展,辽宁省区县域经济不仅做到了又快又好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1)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城市化“三化”并进。(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和民营化。(3)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4)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5)通过技术进步,把传统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6)注重生态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辽宁省区县域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依托各自资源,成为辽宁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王利等人的研究,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见下图):

二、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路径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定的四种开发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有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先开发区,根据规划要求,经济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地区开发的强度已接近饱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值的一些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经济的源泉,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向。因此这些区域未来的发展主要以保持经济活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为主,以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提升在产业中分工的层次,打造创新区域,以创新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向科技和和人力驱动型经济转变,以此引领地区经济导向。

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平均每十年翻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辉煌的经济奇迹背后却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高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中国主要以能源拉动的经济增长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特征[1]。当前中国提倡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确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纵观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题是提倡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低碳经济,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能源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CO2等)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是科学的经济增长观,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目前人类生存的空间状态主要表现之一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种变暖趋势的危害后果相当严重,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的环境空间,这在相当多的经济实验和经验研究中已经得到检验。经济哲学强调逻辑的一致性与理论应用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经济增长哲学,表明生态经济符合人类生态系统循环规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哲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经济研究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实质是经济长期的稳定和理性的增长,这种理性通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增长得到体现。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研究框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是找到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二是检验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之间是否存稳定的均衡或协整关系;三是能源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是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变量之间是否形成优化的能源经济系统;四是通过理清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实施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增长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