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能源与经济

能源与经济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08:56: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能源与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能源与经济

第1篇

【关键词】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协整性;格兰杰因果检验

1.前言

世界能源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战略,能源新技术成为竞相争占的新的战略制高点,我国需要在国际新的能源环境中寻求最优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本文从总体的数据出发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节能的关联性,揭示出三者的时间因果关系,明确了目前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区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的能源策略。

2.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早在1978年,Kraft J和Kraft A利用美国1947-1974年间的数据,得出美国GNP和能源消费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即GNP决定能源的消耗水平。Masih、Ugur和Ramazan 研究了部分欧洲和亚洲国家的GDP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韩志勇和魏一鸣利用EG两步法分析了1978-2000年我国的能源消耗与经济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二者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采取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验证全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又验证了节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三个地区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此外本文样本的选取跨度相对较大,提高了样本待估参数的准确性。

3.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能源消费总量(单位:百万吨标准煤)及节能量作为研究变量,分别记为GDP、EC和ES序列,样本为1992-2010年间的19组年度数据,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实现。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不平稳性,需要对样本数据取对数处理,得到LOGGDP、LOGEC和LOGES序列。

4.实证分析过程

4.1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时间序列来说,当一个变量x的滞后值在另一个变量y的解释方程中是显著的,那么可以认为X就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为了确定全国的经济增长、节能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对GDP与EC以及ES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观测因果关系的变化特征。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GDP与能源消耗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期为1)

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11/18/11 Time:19:41

Sample:1992 2010

Lags:1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E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8 35.7454 2.5E-05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EC 0.02896 0.86714

表2 GDP与节能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期为2)

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11/29/11 Time:20:43

Sample:1992 2010

Lags: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E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17 5.36895 0.02161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ES 1.92536 0.18828

表1的结果表明,当滞后期为1时,在至少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EC是GDP的Granger成因,即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表2的结果表明,当滞后期为2时,在至少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ES是GDP的Granger成因,即节能和GDP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节能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4.2 实证分析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关于单位GDP能耗的数字约束指标,根据我国1995-2010年的数据计算,单位GDP综合能耗从1.27吨标煤/万元降到0.82吨标煤/万元,基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为了进一步研究全国各地区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果,本文选取代表性的地区做实证研究。

4.2.1 产能指数分析

为了衡量全国不同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产能系数指标来测度。

这里用、以及分别来表示经济增长指数、能源消耗指数以及产能指数。

(1)

其中是第i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是第i个地区的人口数量,

是全国各个地区的生产总值之和,是全国各个地区的人口总数。

(2)

其中是第i个地区的能源消耗量,是第i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是全国各个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是全国各个地区的

人口总数。,其中为第i个地区的产能指数。

图1 各地区能源消耗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和产能指数比较

本文选取上海市、河北省和三个地区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具体来看,上海市的能源消耗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都显著高于河北省和,而且经济增长指数均高于能源消耗指数,产能指数大于1,反映了上海市能源消耗的效益比较好,能源利用率高于其他两省。河北省的产能系数略小于1,各年的能源消耗指数均小于,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以来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指数低于,反映了近几年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作为能源大省,内蒙古地区的产能系数均小于0.7,能源利用率低,效益不太理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4.2.2 单位产值能耗分析

单位产值能耗是衡量一个地区能耗水平的综合指标,其实质是一个效率指标,通过能耗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较,反映地区节能工作的完成水平。

单位产值能耗=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工业总产值(万元)

由表3可以看出通过横向比较“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区的单位产值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十一五”初期单位产值能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后期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的单位产值能耗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能源的利用水平很高。通过纵向比较内蒙古地区在2010年实现单位产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57%。能源使用效率逐步得到提升,缩短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河北省作为能源大省承担起了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任,2010年实现单位产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68%。拥有良好能源消费结构的上海市,在“十一五”期末的单位产值能耗较“十五”期末环比下降了27%。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基本完成了单位产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阶段性节能减排目标。但是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要想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加快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还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

5.结论与建议

由上述的模型分析检验可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存在着能源消耗到GDP的单项因果关系,节能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说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要有源源不断扩大的能源供应来保障,但是能源供应的短缺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因此需要对能源供应可能出现的短缺或者波动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增强能源经济的动员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节能减排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要保持长期的能源供应,必须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

第一,要优化产业机构。合理调整第二产业,降低第二产业中高能耗的比重,大力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提高产业加工的深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能源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有效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向节能型转变。

第二,推进科技创新,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开发推广节能的新技术、新设备。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资金协助来引导环境产业主体的投资规模,加快环境产业的发展,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做到严格控制。

积极同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增强产业的科技竞争力。改善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素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增加效益。

第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将节能减排的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标准,实行严格的考核奖励,对于节能减排数据不属实、发生重大的环境责任事故和重大的违约违规事件,严格执行处理,引导地方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节能项目的投资周期一般比较强,需要金融(银行贷款)长期贷款的大力支持,对节能型的产品提供抵押贷款服务,通过对此类产品提供优惠的低息贷款来鼓励节能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10):35-43.

[2]赵进文.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存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8):34-41.

[3]李影.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基于能源结构约束的视角[J].技术经济学,2010,29(2):74-80.

[4]张朝阳,陶建格,薛慧峰.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的协调分析模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

[5]尚红云,蒋萍.中国能源消耗变动影响因素分解[J].资源科学,2009.

[6]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李伟.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

[8]Kraft J.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J].Energy Development,1978,(3).

[9]Cheng B.S.An investigation of cioo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Energy Development,1995.

[10]Granger C W J.Investigation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J].Econnometrca,1969,37:424-438.

作者简介:

第2篇

④在探索三系统耦合协调的持续发展路径时,需重点引导三系统打破固有束缚,通过有秩序的相互配合产生单个系统所不具备的发展能力。而从现实状态看,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各省区需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东部需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以带动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部和东北需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西部则应将重点放在绿色发展和防范环境风险两方面。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耦合

中图分类号 F2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7)02-0060-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7.02.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同时,能源和环境状况也发生了巨变,粗放发展模式所依赖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造成了持续的能源紧缺与严重的环境退化。一方面,长期高强度的能源投入为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但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低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引致了自然环境的快速退化;反过来,其又对经济和能源发展形成制约,一些地区甚至陷入“环境贫困陷阱”,由此形成的不良循环模式不断加剧着能源、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基础、发展模式和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明显,从而使得上述矛盾显现出区域间的显著差异。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困境。

1 文献综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成型,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在理论与实践当中有机地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大系统(下文简称3E)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考量3E关系的标准出发点。目前,有关3E的研究目标非常明确,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分支在于揭示三大系统及其各自子系统内部众多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程度,进而由此全面评判三大系统之间的综合平衡水平。

既有研究从多视角对3E系统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做出了基本陈述与判断。部分研究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讨论了能源与经济的二元关系。各国学者对二者的相互作用具有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双向因果关系,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1-5]。就能源与环境系统而言,有学者研究认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已成为导致环境质量退变的重要原因[6-9]。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则大多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入手,但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一方面,支持论者从经济增长、贸易和政策等方面研究EKC形成的内在动因[10-12],并以不同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程度提升先退化后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EKC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曲线存在多种形态,包括U型、N型、同步型等[13-15]。

另有研究展开了对3E系统的综合讨论,但研究时序和方法选择有所不同,主要包括3E系统协调度的测算与评析[16-20],应用动态CGE模型[21]和内生增长模型[22],以及使用计量模型分析和阐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相关关系[23-25]等。现有文献中涉及3E系统协调性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大都认为中国3E协调水平仍处于较低等级。此外,魏一鸣、范英等将人口系统纳入研究范围,组成动态开放复杂系统,构建多目标规划和集成模型反映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制衡关系[26],这一研究具有较为新颖的分析视角。

深入考查现有研究可知,目前仍有以下方面有待深化与完善:一是在两系统关系研究基础上,需要3E综合于系统耦合分析框架下,从多系统协调和发展视角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二是从时空两个维度测度3E耦合演化规律,并从省域层面展开比较分析;三是加深对耦合边界与层次的确定。解决上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认识3E系统的变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 系统耦合机制的理论解析

2.1 二元系统耦合

本文的两系统耦合度模型源于廖重斌[27]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的计算过程由如下方程构成:

其中,X、Y为两系统各自的综合指数;C 表示协调度,可由两系统的偏离差系数推导得到;T 表示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可由等产量线推得;D 为耦合度。α、β 为表示两系统重要程度的权重,以能源、环境两系统为例,笔者认为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可设定α=β=1/2。

2.2 三元系统耦合

首先,三系统协调度的离差系数可设定为[28]:

2.3 三元系统耦合的理论解析

假设三系统的耦合跃迁演化路径满足S形周期波动变动机制,且系统发展呈周期性变化,则可将图1中三个发展圈看作三个依次提升的耦合发展层次。这里可以假定,图1中VC和VT为协调水平和发展水平在受自身和外界条件影响下的演化速度。在每一个发展周期内,整个系统经历四个发展阶段:Ⅰ区为协调共生阶段,X、Y、Z三系统之间不存在相互约束和限制,VT和VC随子系统发展而增加。Ⅱ区为协调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对能源环境显现出胁迫作用,进而资源环境退化开始制约经济发展,系统间矛盾日渐显露但并不突出,VT继续增加而VC下降。Ⅲ区为极限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子系统间形成负反馈关系,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同时对经济发展产生副作用,导致VT和VC均下降。Ⅳ区为螺旋式上升阶段,依靠资本和技术积累,将有力推动环保、资源开采与利用的技术创新,从而促使能源产业向清洁高效转变;同时源于经验积累而引致的3E政策调整亦出现优化与升级,从而三系统由相互制衡转为相互促进并实现跃迁。

从I至III,3E系统的协调与发展水平经历了逐渐衰退的过程。假设处于III区域的耦合水平为图1中的M,则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演化路径将极有可能演变为曲线MQ,这意味着实际耦合水平将偏离最佳演化路径的程度越来越大。而如果进行资金、技术投入或政策干预,演化路径将可能变为曲线MA,则三元耦合关系将向正反馈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系统向更优质的耦合水平跃迁的态势,M点移至A点,进入下一个演化周期。

3 指标体系与数据说明

3.1 指标体系

分别对能源、经济和环境领域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6-20],遵循科学性、动态性、数据可得性和层次性原则[29],本文从总量、结构、效益三个方面考察能源和经济系统,同时将环境系统分解为环境污染程度、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三个方面。这一指标体系较为全面的展现3E系统的综合内涵。指标分类见表1。

3.2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时序为1995―2014,以我国30个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未纳入研究对象。文中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WIND数据库等。部分缺失数据统一采用线性拟合法估算而得。

3.3 实证

(1)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3E指标具体数据的量级和量纲差异较大,因此可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组间极差值公式进行处理。

正向指标:Xij′=Xij-minXijmaxXij-minXij,负向指标:Xij′=maxXij-XijmaxXij-minXij

(2)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限于篇幅,权重值不再列出。

(3)综合指数和耦合度的测算。综合指数可测度各子系统发展水平与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i、Wj、Wk分e表示能源、经济与环境指标的权重;Xn、Yn、Zn分别为能源、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Iin、Ijn、Ikn分别表示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以此为基础,即可计算二元和三元系统的耦合度。

(4)耦合发展类型的判断。具体划分类型如表2所示[29]。

4 实证分析

4.1 综合指数

依据(9)式可得三系统的综合指数值,限于篇幅不再列出。观察指数计算结果可知,一方面,从全国整体看,能源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在0.47左右波动,表明1995―2014年间我国能源整体发展水平较为稳定;经济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从0.1上升至0.33,呈缓慢上升态势;环境综合指数的总体均值从0.3变动至0.61,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

另一方面,综合来看,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2000―2008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快速上升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四大区域能源综合指数均出现过不同程度下降;但2008年后,能源综合指数保持平稳,说明伴随经济开始转型和经济增速的回落,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得以落实。其次,经济与环境系统二者间总体呈同向

变动趋势,虽然环境综合指数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但从长期趋势看,存在环境质量缓慢改善的趋势,这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趋稳,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稳步调整有关,与此相伴随,无论是积极的推进,还是倒逼机制的作用,污染治理强度逐年提升,均与生态环境改善密切相关。

4.2 系统耦合分析

4.2.1 二元系统耦合

由(1)、(2)、(3)式可得三类二元系统的耦合度值,限于篇幅,计算结果未列出。依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图2ac可得如下规律:

(1)近20年来,从全国均值看,能源与经济的耦合水平较低,仅从严重失调转变为轻度失调,且耦合度的提升主要由经济增长带动。从四大区域看,上述特征也较为明显。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分别从0.17、0.16、0.16、0.15变动至0.46、0.36、0.37、0.34,均未实现由失调向协调发展的跨越,且与经济增长时序变动规律基本一致,耦合度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与经济耦合水平越高。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之前,四大区域均在0.15―0.2区间内微幅上升;2001―2008年,东部地区率先实现跃迁,耦合优势逐步突显,与其他区域耦合水平差异呈扩大态势;2008年后耦合度继续稳步上升,区域间差距保持在一定水平不再扩大。

(2)能源与环境的耦合变动较为平稳,二者耦合水平持续递增,总体均值从0.39上升至0.57,增幅较小,仅由轻度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但整体上呈趋向于耦合优化的态势。从各区域看,耦合度亦持续提升。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从0.45、0.43、0.37、0.34变动至0.6、0.55、0.54、0.55,增幅分别为33%、28%、46%、62%,增幅由西向东逐次降低。具体来看,1995年四大区域均为轻度失调状态,且东部和东北部相对较高;2001年东部率先实现向勉强协调发展的跃迁,同时西部耦合值加速提升并超越中部和东北。目前,除东部外三大区域间耦合差距正逐步缩小,未来可能呈现趋同态势。

(3)从全国均值看,经济与环境耦合水平在2000年之后保持上升的良好态势,1995―2014年耦合度从轻度失调的0.39变动至勉强协调的0.56。分区域看,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的耦合均值分别从0.45、0.43、0.37、0.33变动至0.6、0.55、0.54、0.54,东部在2005年之后与其他区域间的一直保持较为明显的差距,而西部增速较快,截止2014年,其耦合水平与东北部和中部基本持平。

4.2.2 3E系统耦合

表3给出了1995―2014年各省区耦合度的计算结果,图2d描绘了3E耦合时序变动的动态演化趋势,可以发现:

(1)从各年度全国均值看,耦合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从0.26上升至0.48,增幅为85%,由中度失调转变为濒临失调,耦合绝对水平较低,截止2014年仍未实现由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跨越。

(2)从四大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耦合度分别从0.3、0.28、0.25、0.23变动至0.56、0.46、0.46、0.44,增幅分别为87%、64%、84%、91%,各区域耦合水平均保持逐步上升且呈“U”型状态,其中东北增幅最低,而中部和西部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幅较大。此外,除东部外三大区域耦合差距逐年缩小,目前均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东部地区在2014年率先实现由濒临失调向勉强协调的跃迁,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

(3)从省域层面看,各省耦合度均呈上升趋势,省域间耦合水平差异明显。东部的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进入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但耦合水平较低,其余各省均属于濒临失调衰退区间。东北三省差异较大,辽宁省最高,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状态,吉林和黑龙江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中部地区各省的差异最小,各省均在处于濒临失调衰退状态。中部和东北部能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有待突破发展瓶颈。西部地区耦合态势不容乐观,仅内蒙古为勉强协调,其余省份均属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

(4)从起止两个年度看,所有省区3E的耦合协调性水平都有绝对提升,但相对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动,从东至西依次减弱的态势依旧明显。由此可以明确,除个别省份外,三大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没有根本性改观。

4.2.3 2E与3E系统耦合关联性分析

由于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耦合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每个二元系统的耦合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上述四类耦合值,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图3给出了四大区域三类二系统耦合度和三系统耦合度的时序拟合线及函数。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东部和东北的能源-环境线性M合的斜率为正但数值较小,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同时2014年耦合值的下降表明二者耦合水平可能呈逐步衰减趋势,进而拉低3E耦合。这一趋势可能主要与两地区能源综合指数递减趋势相关。两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能力令人堪忧。

(2)东北、中部和西部经济-环境拟合曲线在2002年之后由平稳转为上升趋势,但增幅均落后于东部。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东部原本就具有自然环境的优势用以承载高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考虑到东部在“率先发展战略引导下”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先试先行,其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明显优于其它三个地区。这两个方面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性保障。而中西部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且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因此这一现象当属正常。

(3)东北和中部两地区能源―经济耦合变动趋势具有相似性,1995―2002年历经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在2002年后开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两区域各省区的资源与能源型城市较多,但长期依靠高开采、高能耗、高污染支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反而加重了环境破坏与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退,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由此严重阻碍环境与经济以及3E系统的良性协调发展态势。

5 结 论

各省区经济和环境综合指数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而能源综合指数在小幅波动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此外三类指数的变动具有正或负向的相关性。虽然三系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且三者的发展并不总能保持一致,但提升各自的发展水平却是它们的共同导向,而这一点将有助于保持三者之间的协调共进。

各大区域3E系统耦合交互作用中经济系统均表现出主导作用,为此,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十分必要。考察期内,2E与3E系统耦合度均保持不断递增的演化趋势,但绝对耦合水平较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无论是三类综合指数、还是几类系统耦合度,在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两类耦合优势突出,但内部省际差异比中西部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多数地区的3E耦合仍处于失调状态,耦合水平和增幅均远落后于东部。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仍旧明显。

在系统耦合演化过程中,3E系统耦合水平的变化趋势与三类二元系统的耦合水平密切相关。这一点表现出新的现实信号是,各省区在探索耦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时,还需重点关注三系统打破原有束缚组成的综合有机体将如何通过有秩序的相互配合产生单个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实现和谐统一、繁荣共生。长久以来,社会各界大都关注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殊不知,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环境破坏与保护的博弈、以及3E协调共进与否,都已成为区域之间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差异表现。关注于此,将会更为有效地检测与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3E系统耦合演化进程中,系统耦合值的持续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这表明未来3E系统将趋于向更优质的耦合层次跃迁,据此可知,系统耦合的增长趋势与波动规律,耦合值极限的到来以及由极限突破引致的跃迁方式,将为“环境负载”、“增长极限”、“瓶颈突破”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明确而新颖的审视视角和与政策引导。

依据上述结论,笔者认为,为有效提升我国3E系统耦合水平并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各省区在探索3E良性耦合发展路径时,需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本着因地制宜与科学规划的思路制定相关政策。具体选择时,东部应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强化技术创新以带动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东北和中部地区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将有助于两地区切实摆脱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低附加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而西部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特别是、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环境与生态脆弱省区,为有效防范环境与生态风险,不应片面强调GDP、投资等生产性指标。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增长和能源分布存在严重的空间错位现象,故应利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展开区域间有效的经济协作和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明慧,李永峰. 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 工业技术经济, 2004,23(4): 77-80. [ZHANG Minghui, LI Yongfe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2004,23(4): 77-80.]

[2]赵湘莲,李岩岩,陆敏.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J]. 软科学, 2012,26(3):33-38. [ZHAO Xianglian, LI Yanyan, LU Min.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Soft science, 2012,26(3):33-38.]

[3]. 能源消费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 2013(1): 1-10. [LI Pe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hina 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ynamic data [J].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1):1-10.]

[4]ASAFUADJAYE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consumption, 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0,22: 615-625.

[5]HONDROYIANNIS G, LOLOS S, PAPAPETROU 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ssessing the evidence from Greece [J]. Energy economics, 2002,24: 319-336.

[6]国涓. 我国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分析[J]. 商业经济, 2008(11): 8-9. [GUO Ju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J]. Business economy, 2008(11):8-9.]

[7]李从欣,李国柱.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 煤炭济研究, 2009(1): 37-38. [LI Congxin, LI Guozhu.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J]. Coal economic research, 2009(1): 37-38.]

[8]王姗姗,徐吉辉,邱长溶.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边限协整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4): 69-73. [WANG Shanshan, XU Jihui, QIU Changrong. Bounds testing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4): 69-73.]

[9]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4): 50-56. [LI Guozhang, JIANG Jinrong, ZHOU Caiyun. Relation betw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4): 50-56.]

[10]LOPEZ R. The environment as a factor of production: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94, 27:163-184.

[11]GRAINGER A. The forest transitio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J]. Area, 1998(3):242-251.

[12]MUHAMMAD S, NACEUR K, GAZI 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an open economy: a bounds testing and causality analysis for Tunisia [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 34:325-336.

[13]ANDREONI J, LEVINSON A. The simple analy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1, 80:269-282.

[14]MAGNANI E.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development path or policy result [J].Environmental model & software, 2001, 16:157-165.

[15]BELLO A K, ABIMBOLA O M. Dose the level of economic growth influenc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Nigeria: a test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J]. Pakist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0,7: 325-329.

[16]赵芳. 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 2009,12(12): 35-41. [ZHAO Fang.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 [J]. Economist, 2009,12(12): 35-41.]

[17]王燕军,宗跃光,孙燕红. 陕西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河南科学, 2010,28(7): 880-884. [WANG Yanjun, ZONG Yueguang, SUN Yanho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J]. Henan science, 2010,28(7): 880-884.]

[18]周荣敏,张燕.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1(22): 130-131. [ZHOU Rongmin, ZHANG Ya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nergy,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ystem [J]. 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 2011(22): 130-131.]

[19]曾鸣,王亚娟.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 [ZENG Ming, WANG Yajuan. Study 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ina’s ener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ystems:based on PCA method [J].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3(3):1-6.]

[20]⒊辛迹段德忠,余瑞林,等. 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的时空结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5): 145-152. [LIU Chengliang, DUAN Dezhong, YU Ruilin, et al. Spatialtemporal structure of coupling of the economyresourcesenvironment system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24(5): 145-152.]

[21]郭正权,郑宇花,张兴平. 基于CGE模型的我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分析[J]. 系统工程学报, 2014,29(5): 581-591. [GUO Zhengquan, ZHENG Yuhua, ZHANG Xingping. Analysis of the energyenvironmenteconomy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dynamic CGE model [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2014,29(5): 581-591.]

[22]郑丽琳,朱启贵. 能源环境约束下垂直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 财经研究, 2013(7): 49-60. [ZHENG Lilin, ZHU Qigui. Vertic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under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3(7): 49-60.]

[23]薛静静,沈镭,彭保发,等. 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和环境绩效――基于14个能源输入和输出大省的实证研究[J]. 地理学报, 2014,69(10): 1414-1424. [XUE Jingjing,SHEN Lei, PENG Baofa, et al.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14 major energy output and input provinces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10): 1414-1424.]

[24]张阿玲,李继峰. 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7(9): 1537-1540. [ZHANG Aling, LI Jifeng. Chinese integrated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assessment model [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47(9): 1537-1540.]

[25]子龙,薛冰,陈兴鹏,等.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15,31(1):14-17. [ZHANG Zilong, XUE Bing, CHEN Xingpeng, et al.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alysis of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Haken model[J]. Ecological economy(Chinese version), 2015,31(1): 14-17.]

[26]魏一鸣,曾嵘,范英,等.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22(2): 74-83 [WEI Yiming, ZENG Rong, FAN Ying, et al. A multiobjective goal programming model for Beijing’s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J]. System engineeringtheory and practice, 2002,22(2): 74-83.]

[27]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热带地理,1999,19(2):76-82. [LIAO Chongbin. Quantitative judg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the city group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J]. Tropical geography, 1999,19(2): 76-82.]

第3篇

能源问题在理论上的研究可以追索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研究,其最具代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着重强调了能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这种研究成果进而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能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学家们的重要研究方向。Rashe(1977)首次将能源使用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中,证明了能源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而定量地描述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张明慧(2004)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证明了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2]。韩智勇(2004)等人在得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结果,但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性[3-4]。郭志军(2007)通过用协整方法实证了三次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5]。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却逐渐减少,能源安全问题成了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时大量使用石化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碳排放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环境恶化,这是人类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因此,面对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二难选择,研究和发现新的能源,进而寻求以代替以往的传统矿物质能源,以最小环境代价来获取高速的经济增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新工艺为基础正在积极研究或正处于开发利用阶段,有待推广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一定产能的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及生物质能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0-2010年份中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新能源(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数据和传统矿物能源消费量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数据如表1所示:

三、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变量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的变化应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在说明X是引起Y的Granger变化。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中,检验的程序是决定因变量的加入是否显著地增强了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它仅采用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滞后值。为检验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假设以下的两组回归方程:Yt=∑α1iYt-i+∑α2iEt-iμt(1)Et=∑β1iYt-i+∑β2iEt-iνt(2)其中,Yt=Yt-Yt-1,Et=Et-Et-1,Yt为国内生产总值(GDP);Et为新能源消耗(本文以2011年国家统计年鉴中的水电、核电、风电作为新能源)。则回归方程(1)和(2)因自变量的系数不同,有以下四种可能的因果关系:如果∑αM2t=0且∑β1t≠0,则Yt对Et存在单一的因果关系;如果∑αM2t=0且∑β1t=0,则Yt与Et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αM2t≠0且∑β1t≠0,则Et对Yt存在单一的因果关系;如果∑αM2t≠0且∑β1t≠0,则Et与Yt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本文用eviews5.0软件对新能源消费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选取滞后期为2时的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新能源的消费确实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单一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新能源的消费是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滞后期的增加,本文研究发现,当滞后期5期及以后时,国内生产总的增加也会带动新能源的消费变化。滞后5期的格兰杰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图1和图2检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短期内,新能源的消费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是从长期来讲,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使国家经济能够持续高速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是必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把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社会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要接受以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概念,在新能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GDP的增长,实现GDP和新能源的双向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产业经济

一、引言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罗森伯格(Nanthan. Rosenberg)所说:“回顾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居于首位且最重要的可能是日益扩大的能源使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自石油危机以来,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究竟是经济发展领先于能源消费还是能源消费促进着经济的增长,一直是经济家和政策分析家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政府能源政策的制定。然而关于能源消费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性方向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最早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研究的是Kraft,他(1978)使用美国1947—1974的数据进行研究表明:美国存在GDP到能源消费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然而,Akarca and Long(1980)利用原来的数据,只是增加两年的样本,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DP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Yu和Choi(1985)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能源经济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韩国存在 GDP 对能源消费方向的因果关系,而菲律宾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美国、英国、波兰 GDP 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因果关系。Yu 和 Jin(1992) 对美国研究发现能源与经济二者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Stern(1993)使用 4 变量(GDP、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美国 1947—1990 年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因果关系检验。Stern 发现虽然不存在总能源消费到 GDP 的 Granger 因果关系,但若对最终能源消费测量根据燃料构成进行调整,就会发现能源消费和 GDP 的 Granger 因果关系。Stern(2000)进一步使用单方程静态协整分析和多方程动态协整分析法扩展了自己 1993 年的因果关系分析,发现能源在解释 GDP 中具有显著效果。Ghali 和 El—Sakka(2004)使用新古典生产C—D函数,考虑资本、劳动力、能源的三要素投入,分析加拿大能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发现存在能源到经济产出的双向因果关系。Wei(2007)同样利用C—D形式的生产函数分析了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07 年,Mehrara利用了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技术检验了 11 个石油输出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单向强格来杰因关系。

我国内地主要研究文献有:赵丽霞、魏巍贤(1998)在C—D生产函数引入了新的变量能源消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能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完全替代的限制性要素。林伯强(2001)以劳动力、资本、能源消费三要素为生产函数,应用协整分析和VCEM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对其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卢万青(2002)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过程中几个实物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能源消费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杨冠琼(2006)以山东省为样本,通过对能源消费变量和产出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两者互为因果的结论。吴玉鸣和李建霞(2008)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省域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正。王锋等(2010)利用“脱钩理论”论证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当前所存在的关系。为构建实现红过能源消费脱钩管理模式、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由以上的研究成果可知,各国就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不同模型的建立和样本时间段的选取都会验证出不同的结果。本文将采用生产模型,对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在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是表示生产投入与生产产出之间技术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传统地,一个地区的生产函数关系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齐次方程式表示:

Y=AKαLβ(4-1)

式(4-1)中α,β是资本份额与劳工份额的弹性系数;A为技术进步,包括结合性和非结合性的技术进步。上述C—D生产函数在解释生产过程中只考虑了两个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力,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能源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大,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忽略能源的影响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所以有必要对C—D生产函数加以改进。

首先分析总量模型在此将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以GDP作为产出量,即被解释变量,将以下参数作为解释变量: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量,以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量,以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投入量。则扩展的C—D生产函数为:

GDP=AKαLβEγeμ(4-2)

其中,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为就业人数,E为能源消费总量,A,α,β,γ为未知参数,根据C—D函数的假定,一般情形是0

由于C—D函数是非线性的,通过对数变换可以使之线性化。因此对(4-2)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LnGDP=lnA+αlnK+αlnK+βlnL+γlnE+μ(4-3)

令Y=lnGDP,■=lnA,■=lnK,■=lnL,■=lnE,则有:

Y=■+α■+β■+γ■+μ(4-4)

其中α、β、γ分别为资金、劳动投入和能源消费对GDP的增长弹性。

其次分析增量模型:对(4-3)式求时间t的导数,则:

(4-5)

增加满足标准假设的常数项和误差项,(4-5)式变为:

Yt=C+αKt+βLt+γEt+Ut(4-6)

其中, ■ = Yt, ■ =Kt,■=Lt,■=Et。式(4-6)中Yt、Kt、Lt、Et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资本增值率、劳动增值率及能源增长率,常数C用来反映Hicks中性技术进步可能的生产率。

根据1991—2011年期间我国的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就业人数以及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6.0计量分析软件,用OLS方法对(4-4)式进行分析,结果表示如下:

Y=-8.121415+0.583204■+0.17811■+1.04298■

从R2=0.997455可以判断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劳动力投入系数和能源消费系数为正,符合实际情况,DW=1.324235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果:我国的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能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但并不是说增加能源投入就一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能源供给或能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1、确保能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虽然大体协调,能源供给略有不足,但还是出现了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供给“短缺”,从而限制了能源消费。出现这种情况,有对经济发展的预测不准、能源管理体制不顺、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在大力改造传统能源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各种新能源,提高能源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处理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坚决制止各种短期行为。

2、确定合理的能源发展战略

正如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必须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arbier.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4

[2]Boyce. Scarcity Resource Price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Growth[J]. Land Economics,1996 (72)

[3]Valente. S. Sustainable De-

velopment,Renewable Resources a-

nd Technological.

[4]Progress [J].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5(1)

[5]Solow, R, M. Intergenerat-

ional Equit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4(41)

[6]赵丽霞,魏巍贤. 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 预测,1998(6)

[7]黄飞.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3)

[8]林伯强. 中国能源需求的计量经济分析[J]. 统计研究,2001(10)

[9]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5)

[10]林伯强.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 2003(11)

[11]石刚. 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9)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 印度

1 人口及经济增长现状及展望

1.1 人口 人口及经济增长是与能源需求关系密切的重要因素。今后世界人口将以年平均0.9%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将从2009年的67.6亿增加到86.0亿;亚洲地区的人中将以年平均0.7%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将从2009年的37.2亿增加到44.9亿。

目前,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将以0.1%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将达到13.8亿。中国从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已进入了高龄化社会,以2035年高龄人口(65岁以上)占20%。另外,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化率上升,到2035年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4%上升到65%。

2009年印度总人口为11.6亿,仅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位,印度人口数量将以1.2%的速度增长,2035年将超过中国达到15.8亿。从年龄结构来看,与中国相比年青人所占比例高,生产年龄人口(15~64)比率将持续增加,将从目前的64%增加到2035年的70%。生产年龄人口的大幅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从城市及农村人口的构成来看,虽然人口向城市集中,但是今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还是高于50%。

1.2 经济增长现状及展望 从2008年发生的所谓的“雷曼事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以后,世界经济经历了经济危机。但是,中国、印度等国家以其经济增长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使世界经济步入正轨。

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如果展望未来的世界经济,亚洲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到2035年,世界经济将以3.1%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09年到2035年,世界GDP每年将以3.1%的速度增长,而亚洲将以4.0%的速度增长。2009年,亚洲GDP在世界所占的比例为28%,而到2035年将达到36%。

如同家电产品的普及程度,汽车保有量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汽车保有量以经济发展为背景,因此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反映经济增长情况,从2009年到2035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将以2.5%的速度增长,而亚洲的增长率达到4.5%,亚洲汽车保有量在世界所占的比例2009年为22%,而2035年将达到36%。

中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以后继续维持高增长,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中长期来看,经济结构从以投资主导型变化为消费主导型,随着高龄化的加速及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从2009年到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变得迟缓,中国经济将以5.7%的速度增长,但是其增长率仍高于世界及亚洲,到2035年人均GDP将达到9000美元。

印度现在的人口约为11.6亿,但是到2020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作为消费市场对其期待非常大。而且,与高龄化的中国相比,年青人所占的比例高,从长期来看市场潜力很大。目前,印度人均GDP为中国的1/3,国民的所得水平较低,但是增长潜力很大。印度的经济结构将从以农业为中心转化为信息通讯、服务相关产业,如果能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可持续高度增长,印度经济从2009年到2035年预计以6.7%的速度增长,增长率高于世界及亚洲。

从中国及印度的汽车保有量增长率来看,2009年到2035年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分别为6.4%及8.1%,也远高于世界及亚洲的增长率。

2 能源消费现状及展望

2.1 一次能源消费现状及展望 从2009年到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将以1.7%的速率增长,2009年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为112.1亿t,到2035年将达到173.4亿t,是2009年的1.5倍。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亚洲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速度为2.6%,高于世界增长速度,亚洲能源消费在世界所占的份额由2009年的35%增加以2035年的44%。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以2.5%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由2009年18.4%增加到2035年的22.5%。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能源消费国,但是到2035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能源消费大国。

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除了经济增长速度,人口也是决定能源需求的重要因素。到2030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超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印度所利用的能源中26%为可再生能源。一提起可再生能源,一般都会想到太阳能、风能等,但是印度的可再生能源是指秸秆柴草等生物质、牛粪等。随着经济的增长,目前使用劈柴等的家庭将使用煤油、LPG、电等。因此,煤油、LPG、电等的利用率也将大幅度增加,因此今后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将急剧增加。从2009年到2035年,印度的能源消费将以4.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9年的4.6%增加到2035年的8.2%。

也就是说,随着人口大国中国、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2035年亚洲将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中心,而中国、印度将成为亚洲的能源消费的中心。

但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即使是2035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能源消费及总能源消费增加的潜力很大。

2.2 石油消费现状及展望 从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所占的额从2009年的34.9%下降到2035年的31.1%,即使如此,到2035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最高,是主要的能源。

世界石油消费量从2009年开始以1.3%的速率增长;亚洲石油消费量增长率为2.3%,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9年的30%增加到2035年的39%;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率为3.2%,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9年的9.5%增加到2035年的15.6%;印度石油消费量增长率为3.5%,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9年的4.0%增加到2035年的7.1%。

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从2005年开始呈减少态势,从2009年到2035年将以-0.3%的速度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以2.2%的速率增加。发达国家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从2009年的49%减少到2035年的33%,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到2035年将达到67%。

从亚洲的情况来看,随着交通工具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但是因为石油生产量不随之增加,所以石油的进口量逐年增多,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随之增加。石油进口量从2009年6.98亿t增加到2035年的15.56亿t,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由2009年的65%将上升到2035年的80%。

3 能源利用效率

比较主要国家的单位GDP的一次能源消费可知,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低于因资源贫乏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长年进行技术开发的日本以及美国。印度的能源利用效率虽然稍高于中国,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4 结论及建议

2009年至2035年,中国及印度的GDP将分别以5.7%及6.7%的速度增长,在世界所占的份额将分别从7.4%和2.2%增加到14.2%和5.3%,包括中国及印度在内的亚洲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中国及印度的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能源消费情况来看,虽然中国及印度的能源消费将以2.5%和4.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但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不仅造成有限的能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还增加了因能源的消费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根据中国的现状,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有效利用能源,提高单位GDP的一次能源消费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①能源对经济增长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却不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不需要消费大量的能源,所以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增加关联性不是很强,所以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非常稳定。但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所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其GDP增长率与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率大体相当。要使中国既要保持GDP增长率又抑制能源消费,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一产业在总产业中所占的份额。②若要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费,则需要抑制高能源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产能过剩的产业。③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来看,发达国家的煤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煤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很高。

参考文献:

[1]董维武.印度煤炭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8,34(11):114-117.

[2]张庆辉.印度能源结构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6):67-69.

[3]杨思灵,高会平.印度能源形势与发展趋势分析[J].南亚研究,2009(3):110-120.

第6篇

一、能源总量和经济增长的描述统计

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等)的总和,通常分为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三部分。由图3可以看出,能源生产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总体趋势呈现增长模式,且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从未有过的增长速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费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自1992年起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都要比生产总量高,在2002年开始能源供应速度远远赶不上能源的消费速度,且缺口逐年扩大,这与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WTO有一定的原因,加入WTO有利于扩大出口,生产加大,消费的能源就会增加,但同时能源的存量有限,且能源生产的技术尚未达到较高水平,无法供应能源消费的速度。近年来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未来的能源存量能否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何规律性和特征,这些都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量在65%—80%之间,占据很大的比重,这也决定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1990年至2002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在2002年至2007年所消耗的比重开始增加,2007年至2012年又出现下降趋势,达到最低比重为66.6%;我国的石油消费量比重在1990年至2002年是逐年增加的,在2002年达到最大比重为22.3%,在2002年至201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电、核电、风电的消费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天然气所占比重最小,总体趋势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008年至2012年。

3.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并经去除价格影响后得到实际GDP值。由图5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是逐年递增的。且GDP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能源消费总量的速度,那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二、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分析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我们选取的变量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EC)、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能源消费总量(EC)、国内生产总值(GDP),且在分析中把能源消费总量记为X,国内生产总值记为Y。同时为了消除变量异方差的影响,对能源消费总量(EC)、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自然对数变换,记为LNX、LNY。由检验结果可知,LNX的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均为非平稳的,二阶差分的ADF检验值为-3.466208,小于所有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即LNX的二阶差分是平稳序列;LNY的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均为非平稳的,LNY的二阶差分的ADF检验值为-3.457801,小于所有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即LNY的二阶差分是平稳序列;因LNX、LNY的平稳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首先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对GDP和EC进行回归,得到协整回归方程如下:LNY=2.216622LNX-3.969362+ξt(17.75***)(-10.92***)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我们进一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ξtADF的检验值为-2.140791,小于显著水平5%的ADF临界值-1.9574,表明残差项是平稳的,则说明我们的方程拟合效果是合理的,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中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协整分析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的,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原假设“LNYdoesnotGrangerCauseLNX”发生的概率为0.81733,此时我们不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引起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原假设“LNXdoesnotGrangerCauseLNY”发生的概率为0.00223,此时我们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是引起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不然。

三、建议

根据前面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和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根据分析1990年至2012年的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的分析研究,发现,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重最大,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很小,我国能源优化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应提高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另外应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节约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有许多非再生资源,在开发、使用过程中,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积极采用有利于能源节约的先进技术。

第7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对策

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20世纪下半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以空前的高速度消耗着有限的资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商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心,但由于这些出口商品中很大―部分都是能源投入高、产品附加值低、能源密度高的商品,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远远超出其自身的供给能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解决和能否解决所面临的能源制约。

河南省是我国一个能源大省,煤炭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进入2000年后,在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经济保持了年均11.6%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中重工化趋势不断增强,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加剧了河南省能源过度消耗和能源供需矛盾,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使得河南省由能源净输出省变成能源净输入省,能源供需缺口开始拉大。2003―2006年河南省基本保持的能源供需平衡,能源需求略高于能源供给。但到了2007年,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3237万吨标准煤,占到一次能源生产的22.17%,能源消费的外部依赖性加大,能源安全问题开始凸现。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未来河南能源工业能否支撑高速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河南省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做好能源需求预测,制定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对于河南省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

(一)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进入2000年后,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部分高耗能产业得到扶持和培育,工业结构明显重型化,这些都使得河南省能源消费出现快速增长,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791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14625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3.1%。2005年以后,由于国家对高耗能产业的宏观调控,河南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如果把近几年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与全国其他各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2003年,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为10595万吨标准煤,仅次于山东、河北、广东、辽宁和江苏之后,名列全国第六。纵观近几年来的情况,可以看出,河南不但是一个能源生产大省,而且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

(二)能源消费结构

河南省是一个煤炭大省,2007年河南煤炭基础储量为123.3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新疆,全国排名第六位,丰富的煤炭资源结构决定了河南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000年河南省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就达到了77%,此后的7年时间,其消费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原煤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相反,河南原油消费比重由2000年的10.6%下降到了2007年7.9%。天然气所占比重变化不大,2007年为2.5%,水电为1.6%。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河南的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07年河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了18890亿标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七。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了141万吨,仅次于山东省,排名全国第二。

(三)能源供需平衡

长期以来,河南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沿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使得能源的供需产生矛盾,对河南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1999年之前,河南省一直属于能源净输出省。但之后,能源需求开始超过能源供给,供需出现缺口。2007年,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量超过了一次能源生产量的3237万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达到了18.14%。河南省由煤炭净调出省变成了煤炭净调入省,原煤净调入1153万吨。天然气净调入14亿立方米,原油和电力略有剩余,净调出量分别为32万吨和47亿千瓦时。

(四)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率低下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一大特征,河南省的情况尤其明显,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河南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一些省份相比差距巨大。2007年,与全国各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比,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相对比较大,在全国排列第19位,比较靠后。

二、河南省“十一五”能源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全国重要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努力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火电基地、电力联网枢纽和油气管网建设,大力实行节能降耗和能效管理,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得显著成就,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全省城镇以上能源工业5年累计完成投资近380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5倍。5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5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新增煤炭后备资源35亿吨,原煤产量突破并稳定在2亿吨以上。成品油“十字”干线管网和多气源供气网络初步形成,洛阳石化公司炼化能力达到1000万吨,全省成品油年销售量突破1100万吨,5年年均增长10%左右;管道燃气年供应量达到37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5倍,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74.7%左右,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二)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探索并在全国率先开展火电机组“上大压小”工作,5年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各电压等级电网趋于协调,抽水蓄能和燃气机组装机容量新增246万千瓦,电网调峰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深入推进,煤矿数量减少1027处,淘汰落后产能8000多万吨;骨干煤炭企业产量和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均达到85%以上,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重组后能源生产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油品、天然气使用量和供应量较快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明显加快,南阳、信阳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均实现零的突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能达到70万吨以上,万吨级秸秆纤维乙醇产业化示范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家用沼气5年新增250万户以上。

(三)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能源行业管理机构得到整合加强。能源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能源价格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煤炭价格实现市场化,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启动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煤炭企业主辅分离、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效显著,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煤矿开发秩序逐步规范,矿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得到强化。煤炭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步好转。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省地方电厂实现了省级统一调度,发电权交易等措施有效推行。电力企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深入推进,发电则从建设到经营基本形成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中央主要发电企业集团全部在豫设立了分支机构。电煤、天然气等能源供应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

三、“十二五”河南省面临的能源形势及主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省能源需求将刚性增长,能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能源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能源结构依然单一。全省水能资源基本开发殆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替代能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二是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全省煤炭可开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煤炭产能增加潜力有限,在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情况下,靠传统方式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路子已走不通。三是环保压力不断增大。国家在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的基础上,将碳强度、氮氧化物等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能源发展将受到来自环境容量方面的多重限制。四是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虽然“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2%,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以上。五是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改善。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比较低,热网建设相对滞后,局部电网仍存在有电送不出、落不下的现象,农村电网急需进行新一轮升级改造。

同时也要看到,河南省能源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下,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世界能源发展将进一步呈现全球化、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趋势,我国和河南省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潜力很大,有利于全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多元发展。二是我国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加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有利于强力推动全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消费方式转变。三是河南省毗邻我国西、北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是全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多条骨干通道的必经之地,有利于全省扩大利用省外能源资源、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四是河南省能源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重点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良好成效,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全省核电厂址资源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已形成一定产业基础,为全省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预测,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3.03亿吨标准煤,综合考虑能源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不突破2.9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分别为77.5%、10%、7%和5.5%。二是全省一次能源供应能力达到3.03亿吨标准煤左右,省内生产能力稳定在1.8亿吨标准煤以上,自给率为59.4%,其中煤炭生产能力稳定在2.2亿吨以上。三是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约为385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200万千瓦以上,其中煤电装机容量达到640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0克/千瓦时。四是非化石能源利用量达到1600万吨标准煤,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50亿千瓦时,力争建成绿色能源示范县12个。

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高,工业结构趋于重工化是河南省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需求就必须调整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加强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新项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项目建设和过快发展,优先发展那些科技含量高、低耗能、低污染的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进步。要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壮大,给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方面的优惠,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服务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发展整体能耗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提高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实施节能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同发达省份能源强度对比,可以看出,河南省能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节能和提高能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河南省未来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潜力能否被有效挖掘。因此河南省应当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

(三)发展优质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得河南省受环境制约不断增大,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需求,改善环境,就必须减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可利用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比较少,因此河南省未来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只能从核能和生物质能着手。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积极发展核电事业。从经济实力与对能源的需求程度上看,河南省发展核电的时机已经成熟。河南省具有很丰富的秸秆、薪柴、禽畜粪资源、生活垃圾和有机废渣废水等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发电应该是未来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点领域。

(四)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风电,统筹风电资源勘测开发管理,深入开展风能资源详查与评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以非粮替代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燃料乙醇发展;稳步发展太阳能发电,优先支持太阳能资源较好、光伏产业集聚地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建设一批屋顶光伏电站和光伏发电示范小区;积极推进太阳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发展与建筑结合的地热利用和地源热泵供暖制冷技术;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配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配套建立快速充电站、天然气加气站等服务网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业化供能服务。

(五)积极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推广普及经济适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大力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工程,支持建设小型风电、太阳能户用电源和风光互补电源。支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并对周边农户实施集中供气。加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鼓励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工程,积极推广生物质炊具。合理开发农村小水电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结构。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以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结合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能源供应网络、技术和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能源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液化气供应站、加油站、型煤加工点以及生物质燃气站和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类能源设施维修和技术服务站,培育农村能源专业化服务业企业和人才,加快提高向农户供应常规能源和提供能源普遍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慧.河南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预测[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春,董继斌.能源经济学[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25-32

[3]河南统计年鉴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河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R].2012

第8篇

    关键词:能源 环境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循环经济

    经济、能源消耗及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江苏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江苏省的增长速度普遍比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从1990~1993年,江苏省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上升,到1993年达到最大值,其具体值为22.02%。1993年后,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大的,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江苏省的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并呈加快趋势。1999年,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是5960.14万吨标准煤,而到2007年则快速增长到18031.67万吨标准煤,是1999年的三倍多。同时,电力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其年增长率变化较大,最大已达22.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将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江苏省自身产能水平极低,供需缺口很大。而且,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江苏省在过去几年普遍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许多企业被迫调整厂休,避峰让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因此,能否很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将成为影响江苏省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环境污染方面,这里主要分析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总体上来说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排放量最低,为85481万吨,2007年则上升为192426万吨,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违背的。

    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虽然社会能源的种类很多,但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源投入,其初始状态通常是煤、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四种能源。而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其他。本文仅以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FS)表征环境污染程度。并以能源消费量(NY)和废水排放量为自变量,全省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建立如下计量模型进行研究:

    Y=β0+β1X1+β2X2+μ

    其中,Y、X1、X2分别表示GDP、NY、FS,μ为随机项。

    本部分收集了江苏省1990~2007年的全省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等有关数据。所选数据全部源于1997~2008年各年的《江苏统计年鉴》。由于从年鉴上得到的全省生产总值是按当年实际价格计算的,各年的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用以1985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修正,以便使所得结果比较客观准确。

    根据以上建立的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0进行线性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建立了如下回归方程:

    Y=-554.7009+0.307044X1+0.001697X2

    (-13.29282)(52.36129) (3.287607)

    R2=0.998840,F=5594.677

    统计学检验、计量检验。从回归结果看,拟合优度R2接近于1,解释了总离差的99.884%。同时,在给定5%的显着性水平下,各变量的参数估计都通过了t检验,F值也大于其临界值,这说明回归方程的总体显着性水平较高,拟合得很好,而且变量电力消耗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的线性关系。此外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及异方差。因此,回归方程是总体线性显着的,它能正确地反映能源、环境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意义分析。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β1为0.307044,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能源投入的增加,江苏省的生产总值将不断增加。能源多消耗1万吨标准煤,全省的生产总值将增加0.307044亿元,这种正向的相关关系与实际也是相符的。能源是一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能源的提供与利用就不会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供应。然而,由于江苏省“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95%以上消耗的能源都要从省外调入。因此,江苏省不适合发展高能耗项目的产业模式,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另外,β2为0.001697,说明江苏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我国,普遍采用GDP或GDP的增长率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成就,用产值和经济增长率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进行考核,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由此所产生的恶果也最终将对经济产生“报复”。因为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会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

    同时,运用Eviews 软件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矩阵,得出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9059。这说明能源的高消耗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环境,就要从减少能源的消耗入手,不断提高能源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江苏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同时江苏省资源不太丰富,不断拉大的供需缺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环境污染最终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极不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

    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江苏省的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轻工业,向结构轻型化发展。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化的定量技术指标,在水泥、钢铁等行业,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从而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江苏省的能源结构首先要加快江苏省的电源电网建设,并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其次要积极开发水电,利用江苏抽水蓄能的丰富资源,重点考虑建设一批调峰能力强的中型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再次要优化发展煤电,推行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以提高煤炭等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利用江苏省具有引进天然气港口和良好住址的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并加快对风电、潮汐发电等适合江苏省情的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从而使物质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此外,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江苏省的省情,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耗型向循环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经济转变,实现江苏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四)完善绿色GDP 指标体系

    江苏省作为全国“绿色GDP”核算的试点之一,首次也是全国首家向社会公开通报了全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监测效益。但是,江苏试点的并不代表全面计算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最多只能称之为“浅绿色”GDP。而且在已有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如现有核算只是对当年流量的核算,对历史造成的污染治理成本如何估价,悬而未决;污染损失的口径范围也没有明确等。因此,要不断着力于提高全民,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绿色GDP的认识观念,提高绿色核算技术,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并制定出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摸索并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彬,吴翔等.浙江省3E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