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08:56: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业教育行业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教育发展战略上,我们习惯把“企业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排斥在职教范畴之外。我们不明白,既然可以把“在职教师培训”视为师范教育整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企业的职工培训”也视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如果这个“小职教观”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在大职教观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在职教发展中走向片面、极端的危险性便不可避免[1]。
一、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三种路径模式:政府主导,行业主导和市场主导。而我国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为主的发展路径还行不通,又由于职业教育市场尚未成熟,完全以市场主导的路径来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也还不行,因而我国职业教育在很长的时间还需走政府主导的老路子。可政府主导作用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主导的“外控式”干预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并未使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存机制。因而,如何对职业教育实行管理并协调好政府主导下政府、院校和市场的“三角关系”已成为职业教育管理亟待研究的问题。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①制定法规和提供政策环境;投入经费;协调政府宏观统筹;统筹规划;统筹高职院校及专业布局;统筹学制、招生、就业、职业准入制度等政策,规范办学行为,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协调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种关系。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彭军认为: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使行业、企业参与进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依托市场办学,实现产学有效结合,依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③构建理性与效率的“内控”型管理。吴景松、赵银生、董辉认为:职业教育构建理性与效率的“内控”型管理可以使其获得持续发展,搭建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平台;加强高职院校理念建设;优化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
1. 政策支持与经费体系层面
要推行上述基本战略,从行政管理这个角度讲,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以保障上述具体措施得以实施。首先,要改变目前这种“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状况,必须对现行的职教管理体制作结构上的改革;我国台湾“技职教育”中职、高职“一条龙”统筹的管理体制,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3]。其次,在职教管理职能上,也需作出相应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经济体制关系最密切的职教之管理,应该表现出“开放”、“灵活”和“有效调控”的特性。
2.政府层面
(1)提供公共物品。这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项最基本的职能。公共物品是指那种任何人均可享用但无须付出代价,同时其使用不损害其他人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有共享性以及非排他性。由于公共物品使用的共享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可能造成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并应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在现代市场国家,政府应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供水供电、道路桥梁、基础研究和公共教育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大量直接投资。当然,对一些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也可以采取招标、外包等方式组织私人部门来提供。(2)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经济追逐的是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不能控制经济的周期波动、持续失业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调节具有短期性,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就业,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政府的指导性经济计划来解决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5]。(3)保护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其他人的使用会减少或限制另外的人使用,这就导致了外部的不经济。共有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公共地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分使用共有资源。市场机制不能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必须以政府的强制性权力为基础,通过直接管制或者实行收费,将污染降低到最小,减轻过度使用等问题。
3.学校与企业层面
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结合,这是职业教育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主要发展目标,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完成。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如何做到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来办学,同样需要政策来保障。所以,正如前面所述,政府要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度,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从创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角度,认真梳理各项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相关立法工作,通过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使学习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法律做依据,有法制做保障。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除了制定法律强制社会各主体都来参与职业教育之外,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也就是作为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者的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从长远的利益、社会效益甚至是眼前利益看,都同样有助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政府对各行为主体的约束既包括政策引导,也包括惩处,还包括奖励。
关键词:现代装备制造业;双师型;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为每个学生的高标准而努力》一书中,澳大利亚教育专家希尔介绍澳大利亚“提高办学质量项目”的研究结果:学生进步的幅度受制于教师的进步幅度,教师应通过近期参加有深度的专业学习,不断提高项目学习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加大,产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趋势是高度社会化、高度专业化、高度综合化,它要求企业不能小而全,既要专业分工,又要协作、配套,高度综合。新型人才的构建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技能的养成教育。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也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特殊性,即在高职院校师资构成中,需要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的“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一、国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院校教育师资的专职化和培养培训的正规化,重视专兼结合的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职教师资的实践经验。
德国职教教师必须不断进修,教师进修学习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德国大多数职教教师都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他们在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转而成为职教师资,这就保证了德国职教师资有很强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TAP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学院的教师除全部从有3~5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外,新招聘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利用部分时间到大学的教育学院进行1~2年的学习,学习内容集中在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等,同时成为有关专业协会成员,经常参加专业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接受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信息。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必须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因此,美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重视职教师资培养。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把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更充分地开发美国所有阶层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采取了多种策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据教师在知识、技能、继续教育、工作作风、资质证书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制定相关的从事高职教育教师职业考试和教学标准,并要求教学严格和专业对口,从丰富专业、教学做一体等多方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国内“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一)“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需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且较深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同样,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设一支具有教学水平高和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因素。截止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总数37.7万人,“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29.9%。可见,在教师构成上,“双师型”教师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p师型”教师比例与此要求还相去甚远。而且,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能够符合“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更低。
(二)“双师型”教师要求的降低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实践技能。
目前,国家大力鼓励学校聘用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企业专才作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50%的专业课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并且1/3的教学任务在企业中完成。这样的要求凸显了现实的窘境。现实情况是:我国高职院校教队伍中专任教师相当多一部分来自普通高校,他们是从一所学校毕业到另一所学校就业,因此,普遍缺乏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工作经验,对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实际运作不太了解。但是目前现行教育体制机制上又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了解,也不利于将企业的最新成果及其要求反映到职业教育课堂中。
此外,我国现行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不适应高职发展要求,高职教师职称评审虽然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分,遵循不同的职称系列,但参照同样的评审标准却不加以区别。现行高校职称评定强调不同级别刊物数量的要求,这使得符合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符合职业院校教师岗位需要的教师在晋升职称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也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为求业务发展不得不按照普通大学教师的业务发展方向去发展,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个体而言,要同时成为专业理论扎实的学术专才和实践技能过硬的企业良将,的确实很困难。但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双师标准的降低和双师结构团队的组建是一种过渡性、策略性、现实性的措施。
三、现代装备制造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为职业教育基本要素之一的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资格必须有别于其它种类教师的资格,这种区别应该主要体现职教教师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了解上。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职业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具体表现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教学,行动导向实施教学,学校、企业与社会三方共同保障教学质量。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产业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装备制造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在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实践技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提高:
(一)“引企入校,教师下企,三方共赢”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本着“学校让利、企业受益”的原则,学校“划地”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以此为契机,学校要化硬件投入为“软件”保证,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让教师切实地深入到企业中去,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与生产服务,为“校中厂”的制造企业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工艺、提炼新材料。这样学校可以把自身的人才资源切切实实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学校能利用自己的场地、设备得到一定的收益;教师也可直接从“校中厂”了解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装配中的运用,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得到更新与升华,并能紧跟技术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校中厂”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企业项目的案例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实施,通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亲历企业生产实际。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让学生更加接近企业工程的实际与实境。此外,企业通过校中办厂的方式,可从中得到较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产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校、企、师互相“啮合”,从而达到三方共赢。
(二)名教师工作室的建立
在校内设立名教师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是集装备制造企业项目开发、新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实训和技能大赛培育于一体的“工作坊”。名教师因为自身高技能,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因此制造企业项目开发是名教师工作室运转的源头。由于有实际项目支撑,青年教师及新进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得到提高与加强,并且也能了解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流程。因此,在进行学生实践教学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使得学生的培养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名教师工作室的企业项目,也可作为学生实训内容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找准方向。而技能大赛则是要做到为技而练,不是为赛而练,并以促学,以赛促练,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培育之效。当然,如果没有现行教育行政体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任何教学改革都无从谈起,教师工作室也就有名无实。
(三)“教师总工程师制”的设置
“教师总工程师制”的设置是基于产品共研、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项目主管教师作为制造类产品的总工程师制度。教师总工程师有权并有责任组织和制定制造类产品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责任制度,并有权审定制造类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准备及其它方面的技术措施。教师成员协助教师总工程师的工作,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装配及安装。这样使得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完成产品的改进、研发及试制。因此,教师成员可以获得新技术、新技能、新方法,从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技能。
(四)教师、工程师角色的互换与统一
教师要能适应企业化运作,运用行动导向进行教学。项目推进及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总工,特别是一位能干的教师总工。制造工程类项目开发面对的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是“死”的东西。需要的是披星戴月的辛劳与不诲,需要的是浩首穷经的推敲与演算。而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以小组进行,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动方式的实践空间,需要教师发起、促进、引导并掌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学会处理意外结果。“双师”教师的成“型”在于不断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更在于提高驾驭学生水平的能力。
四、结语
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始,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的教学教研,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力求获得最优的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深入行业企业,承接“横向课题”,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企业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标准,指导学生“预就业”,掌握第一手课程资料。三是做好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细胞,课程规划、课件设计、在线答疑等是课程建设的必备内容。在职业教育改革日渐深化的今天,以上三方面任务的落实,与教师的“双师”素质密切相关。本文提出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是:以产学结合,社会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名教师工作室为平台,以生产项目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及教师个体三方共赢为原则,建立项目“教师总工程师制”。以项目为课程的载体,按生产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按生产场地选择教学方法,以产品试用改进、质量反馈及售后服务为落脚点,强化“双师”型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实践的“反刍”能力。
建议在我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资格整体框架下,根据装备制造行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深入分析职业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技能,借鉴国外职教教师资格要求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体现高职“学历+工作经历(能力)+教师资格证+社会服务能力”特色,强化高职教师 “双师型”特质。
参考文献
[1]A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Quality Teacher Initiative,2000.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making the difference. http://dest.gov.au/sectors/ school_education,2008-6-3
[2]邓蓓,张巾帼.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2010(12).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报告》――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2010-09-10.
[4]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2010]8号.
[6]陈冰梅.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2010.
[7]刘要悟,程天君.校本教师培训的合理性追究[J].教育研究,2004(6).
[8]吴兴伟.高职高专教师基本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3).
[9]郭荣.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的素质与培养[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10]傅经章.江苏省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职教通讯,2003(8).
[11]夏秀莉,李乃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
[12]徐一周,朱晓姝.略谈对当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3]秦映芬,刘红,郑向红,沈寒蕾.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培养“双师”型人才[J].高教论坛,2003(1).
[摘要]文章以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量表测量发现现有高职在校学生虽然整体创新能力较好,但却面临着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和创新能力内部结构失衡等问题。高等职业学校及其教师应对此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并从教学理念、授课方式、创新团队等方面加以解决。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能力 年级性衰减现状与对策
[作者简介]张传彬(1981-),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宋洋(1977-),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天津 30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创新型民航安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4ZLZLZF00078)和2014年度中国民航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公共管理学》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与课程实验模块的接入研究”(项目编号:CAUC-ETRN-2 014-02)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103-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首次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作用”,把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了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规定“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人股”。这必将成为中国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在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方向的同时,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究竟怎样?现有的教育及教学环境是否有效提升了高职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前者能够帮助我们对高职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后者可以让我们了解高职学生在现有教育条件下是否提升了创新能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创新使命及特点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突出的特点是恢复中断了的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生力军,对在校学生的要求是抓紧学习并成为各领域技能工人。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许多职业大学,成为后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提升高等教育覆盖率。尤其是90年代末,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成倍增加,从1999年的161所398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548所781万人。第三个阶段为21世纪初至2014年,解决的是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结构失衡问题,使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要求是要将自己的技能结构适应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2014年开始,国家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解决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学生的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要求是不但要学习职业技能,而且要有职业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认为,到2020年,中国专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超过1480万人,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功能上来说,高职教育将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和生产力转化的需要。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着将知识、技术和发明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无疑需要大量的创新性工作,才能够顺利实现生产力的转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可以说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肩负着创新的功能性使命。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测度,学术界有很多研究。有学者将智力水平和创造力倾向作为测度指标,也有学者进一步将创造力倾向分成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毅力、创新兴趣、创新观察力和创新性思维。基于此,本文所谓的创新能力是指创新意识、创新观察力、创新毅力、团队合作和创新技能。所谓的“年级性衰减”是指随着高职学生年级的增长,其创新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相反是在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年级的增长,创新意识和观察力下降。以观察力为核心的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只有在现实中总结出业已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从现有的研究发现,高年级的高职学生,其观察力反而居于较低水平,这部分是由于高职教学方式使然。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等单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较少使用讨论等双向互动的方式,而后者往往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职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不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新生对于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加之高中时的学习习惯被不知不觉带人了高校,使他们相对较易于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然而,这种习惯并不容易被长久保持,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应反思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面对信息社会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如果不从体系上加以适应,将很难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
第三,年级的增长并没有提高在校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创新毅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创新毅力是决定创新过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集思广益;而个人较好的创新毅力则是保证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在高职学生中,随着年级的增长,不但越来越缺少团队合作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自身也缺少解决难题时迎难而上的毅力。这或许是由于在学校期间,高职学生较少遇到需要主动解决的技术难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由教师示范而来。另外,这也与高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的实证研究
这里以对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员调查结果为例,分析该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1.空乘专业在校生的整体创新能力现状。如表1所示,在创新意识方面,乘务学员所得平均分为7.98,没有超过总分15分的60%,乘务学员在创新意识方面比较欠缺。在创新观察力方面,总分为15分,学员们平均得分高达11.83,有79%以上的学员得分都在10分以上,说明乘务学员整体上有着较好的创新观察力水平。团队合作意识满分为25分,均值为18.07,得分17分以上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76%,说明乘务学员责任感和群体合作意识比较强,能很快融入创新团队。在创新毅力方面,乘务学员所得均值为13.42,非常接近满分15分,有96%以上的学员得分在11分以上。
针对乘务学员未来工作的特点,笔者参考国内几大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的内容,尝试制作了衡量乘务学员创新技能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乘务学员(52.31%)只答对一道题,只有1.54%的乘务学员三题全部答对。这说明他们对乘务员基本知识还不够熟悉,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并不低,在创新观察力、创新毅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甚至有较好的表现。这说明许多人持有的“高职学生素质较差”“不具有创新能力”的认识有着一定的片面性,与高职在校生的创新能力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识到,在高职学生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动力,值得深入挖掘。与此同时依然要看到,高职在校生的创新技能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
2.空乘专业在校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上面量表所衡量的是乘务学员的整体创新能力,却不能说明不同年级的乘务员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为此,采用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年级乘务学员的创新能力的高低(见105页表2)。
如表2所示,创新能力各项变量测量值在不同年级间有着差异性的分布,并且差异比较显著。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察力方面,大一年级乘务学员比大二年级学员表现要好。这或许是由于初入学校的学生还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观察力。但是,这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从而使之日渐衰减。在团队合作与创新毅力方面,大一学生与大二学生也有着较显著的差异,且高年级的表现好于低年级。这是因为大一年级刚入学不久,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军训和集体活动,这会增加乘务学员的集体荣誉感。期间还会进行会操表演等,会强调团队合作,这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乘务学员的群体合作意识和自我毅力。而大二年级学员过多关注于个人发展,且群体支持相对较少,这使得团队合作和创新毅力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大二年级在校学生已经有一年多的专业学习,按照常理来说,其创新技能得分应该高于大一年级,但分析结果却恰恰相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一年级刚入学,学校对他们的管理更加严格,课程较多,没有太多娱乐时间。再加上大一同学也还保持着高考前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学业更加关注。而大二学生在校已经快两年,适应了新环境,结识了新同学,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自由时间增加,这使他们对课程投入的精力减少,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另外,有17.69%的乘务学员认为航空公司比较看重学员是否有亲切的外表。这说明,航空公司看重外在形象的招聘导向使得乘务学员们越来越不关心自身的技能获得,相反会将很多精力放在与学业不甚相关的事情上。这部分解释了随着年级的增加,为什么乘务学员们的创新技能并没有显著提高。
总之,虽然乘务学员整体的创新能力表现不错,但不同年级间有着显著差异。大一年级乘务学员在创新意识、创新观察力、团队合作、创新毅力和创新技能等所有的指标上的表现都显著好于大二年级乘务学员。乘务学员的创新能力呈现出“年级性衰减”。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切实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把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使新技术通过高职学生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改革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单向讲授为多元互动,将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来。可以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工作中体验创新的乐趣,提升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得高职学生在学期间始终持有较高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第三,把提高学生创新知识与技能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并贯穿于高职教育各个年级。要使学生理解,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取得较大的成就。
第四,加强高职在校学生创业团队建设。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其在学期间自愿参与和组成跨年级的创新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解决若干技术问题。这种创新小组不但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由于创新小组成员的跨年级性,从而有效激发各个年级学生的创新热情。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珍视高职学生身上所拥有的创新潜力,通过多种方式消除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问题,同步提升各个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1]刘大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文献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2]刘建湘.略论职业教育功能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18).
[3]柳小年,傅新民,朱发仁.高职大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调查[Jl.职教论坛,2006(10).
[4]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5]沈兴全,吴淑琴,温全生,等.测试报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性教学 现状 对策
实践性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一个方向。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充分运用实践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深入社会和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占领市场并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市场营销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在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据2009年辽宁省全年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情况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全省14个市及省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934场,共有94037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需求岗位1203663个,涉及65个专业,其中招聘的市场营销人员达294379人,在用人单位招聘需求排行中位居榜首。
2008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为了了解目前我国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曾经组织了一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在走访的湖南省内50家用人单位中,有44%的企业愿意选择有经验的市场营销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这说明,企业对于有经验的高职高专学生有着更高的偏好,高职高专学生在市场营销岗位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在问及“贵企业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的问题”时,用人单位最重视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销售业务、沟通协调、活动策划、客户管理、方案制作、市场调研、心理承受能力、网络销售等,其中,销售业务与方案制作、沟通协调能力等在用人单位的要求中占据主要位置。
2.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实现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因此,在保证学科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引入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学科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技能培养和岗位培训的课程教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尽管许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已经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实践性教学,但仍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反映,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感觉上无高深理论,下无一技之长,真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需求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
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大多数课程讲授的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在教学上,课程教学方法是严格要求教师执行教学大纲要求,按照“章、节、目”三部曲的方式进行“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营销实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了案例分析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传统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案例和专题的选择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上都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分析对象。而高职高专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和策划方案往往很难用上。这样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也容易在学生当中滋生出“学营销根本没用”的极端情绪,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也演变成学生看热闹、凑热闹的尴尬场面。
2.缺少必要的实习基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都已经建立了两到三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它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校外实习基地只能起到保证实习场所的作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着越来越多的商业秘密,在认为接受学生实习是负担的认识下,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核心部门或有关的管理事务。其次,校外实习的场所大多数属于企业或个人所有,他们更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所以无法大面积地地接受学生实习。最后,学校安排的实习也存在着实践目的和要求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以完成任务为主。因此,社会实践收效甚微,通常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3.缺少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由于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实践操作过程,并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高专学校担任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都比较年轻,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他们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却因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很难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第二类是从其他学科转教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因而也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第三类是从企业转入学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市场营销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却比较缺乏,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胜任实践性教学工作。
4.实践性教学环节资金投入不足。
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既要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购置相应的设备和物品,又要为实习中的交通、食宿、管理和人际往来支出一定的费用,同时又要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则实践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的。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对市场营销类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投入严重不足。
三、加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对策
1.提高认识,赢得学校领导重视与支持。
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的调整,相关专业课程教师业务技能的提高,其他专业教师的通力合作,内外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改善和必要的经费投入等。这些都不是专业教研室和任课教师所能解决的。需要学校领导充分重视,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合格营销人才的高度统筹解决和处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和营销技能专项训练等推动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广泛开展模拟教学。利用现代营销实践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学生通过营销决策软件系统进行模拟决策。通过这样的营销实验,让学生有机会在复杂的模拟现实环境中演练他们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充分体验企业从市场调查、竞争企业分析、营销战略制定到具体的营销战术决策的全部过程,熟悉和了解各种市场调研预测工具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所学市场营销知识的认识、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2)采用课堂情景模拟教学。课堂情景模拟能在仿真模拟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营销知识,对营销行为的关注和敏感,逐渐培养学生的一些营销意识和素养。在对场景设计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锻炼和展现学生收集、整理和摘用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制作和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一种高效生动的学习方式。
(3)借助第二课堂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在校园内,也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市场营销实战演练。比如,可以联合校学生会、团委一起举办“广告创意大赛”、“跳蚤市场”、“产品推广策划大赛”等。同时,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做一个购物网站,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网络营销,在网络环境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和教训。
3.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
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学校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缺乏营销实践经验的情况,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送出去”,将现有专业教师送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实践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考取“营销师”、“高级营销师”等职业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请进来”,聘请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来校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并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营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座谈会等,让学生聆听来自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增加其真切感受。在学生实习时,校外的指导教师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让学生有所收获。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平台。
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的实效,就必须与社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是,目前多数学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讲形式、走过场,学生真正深入企业考察学习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实践性教学效果不佳。但学校只有与企业对接,才能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迅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所以,学校应积极开拓思路,充分发动学生、教师以及(企业)学会、协会和兄弟院校的力量,通过和校外现代工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来建立实习基地。一方面,企业可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企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帮助培训员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场地、师资等费用。
参考文献:
[1]李世忠.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关键词]受教育程度 残疾人 职业现状
[作者简介]韩梅(1964- ),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张雪慧(1988-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王妍(1989- ),女,吉林九台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 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结构及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BSH037)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90-03
我国残疾人职业状况受其身体条件的客观影响,一直不容乐观,一部分不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在市场筛选机制中自动被排除出去,没有工作机会,另一部分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出适合残疾人的职业并不难,如何降低他们进入某种职业的门槛,使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能够顺利就业,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现状
1.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比重偏低。据2006年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5万人,在业残疾人46752人,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不到0.06%的比例,极低的在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受残疾人身体状况的影响,因为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存在就业问题,对劳动能力丧失的残疾人而言,就业问题是不存在的。我国15岁以上的残疾人当中,有劳动能力者占27.42%,有部分劳动能力者占42.99%,合计可参与劳动的残疾人数达70.41%。从统计中在业残疾人的总数来看,在业残疾人总数较少,提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改善残疾人职业现状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在业残疾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在业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我们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对我国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作了分析,得出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不争事实。
首先,我们分别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作为数据统计基础,得出北京市在业残疾人中,40%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33%受教育程度为初中,16%为高中,3%为中专,而大学(包括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在业残疾人的8%。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中,48.3%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只有2.3%的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北京和天津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尚且不容乐观,在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更是不敢想象。其次,我们再随机抽取江苏、湖北、甘肃的在职残疾人作为统计对象,得出这三个省以及北京、天津地区各层次的在业残疾人数折线图(如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出,这五个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北京、天津、江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和甘肃。最后,就全国范围来看,在被统计的全国在业残疾人中,小学文化及以下的人数为32857人,占全部在业残疾人的70.3%,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97.88%,而高中水平以上的人数仅占了2.12%。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在应聘的时候往往被作为最后的录入考虑对象,在裁员的时候却首当其冲,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较低的知识水平会导致他们对新知识的接纳、融会贯通能力较低,给在职培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他们很难适应市场机制而不被淘汰,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本身就来之不易,中途丧失对他们乃至其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为此,国家、家庭、社会及各招生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关补偿措施,从教育补偿方面入手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
3.在业残疾人职业稳定性整体较差。我国在业残疾人目前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由于这种类型工作的可替代性较强,在有更好的劳动力可取而代之的情况下,雇主就会首先辞退残疾人而选择工作效率较高的健全工作者。次要劳动力市场本身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特征加之残疾人的自身现状,导致在业残疾人群体的职业稳定性更是大大降低。残疾人群体迫于生计和就业较为困难的客观现实,也不得不从事这样或那样的临时性工作,在稳定性较差的工作环境中求得生存,这对残疾人的社会满意度和工作态度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劳动者职业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市场环境因素和劳动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市场环境因素是劳动者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对残疾人和健全劳动者的影响一致。对残疾人来说,要求他们具备与健全人相同的劳动力素质则更加困难,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知识水平方面的竞争力,又因为自身的残疾,导致他们在竞争中很难取胜。
二、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根据教育部对我国国民教育的分类,本文采用的是把在业残疾人分为接受过初等(小学)教育及以下、中等教育(初中-中专)、高等教育三类,根据我国各受教育程度阶段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分析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1.初、中等受教育程度者多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类型相对集中。按照把市场划分为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较高的人组成,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妇女和年轻人组成。基于这种观点,结合我国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表(见右表)可以看出,我国在业残疾人中87.3%从事的职业为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这类简单繁复而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其中75.17%的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24.67%的为中等受教育程度,仅有0.16%的接受过高等教育。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低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的工作类型较为集中,且多为劳动密集型工作,这样的工作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导致当前在业残疾人转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更小。当然,从体力劳动过渡到脑力劳动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素养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
2.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择业范围较大。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效。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相对掌握了更系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更加完备的工作能力,这种除一般人力资本之外的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增加其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更受青睐。我国在业残疾人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人数是极少的,仅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1.1%。被调查的在业残疾人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者67%的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3%的从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责人或办事人员等工作。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残疾人,他们既可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一些体力劳动相对较多的工作,也有更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这与新增长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尽管职业无贵贱之分,但是不同的职业之间在收入、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对就业者的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劳动能力,无疑会对提高其就业层次和职业稳定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对全国在业残疾人抽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明。可见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1.能够提高残疾人的职业竞争力。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劳动力素质的关键因素。教育能够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培养成一个复杂的专门的劳动力,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教育同样可以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就会使劳动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残疾一般是不可改变的,在残疾人身体状况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方法。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补偿来提高的,在我们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聋人大学生的调查中,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在被调查的200名聋人大学生中,69%的大四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75%的学生知道就业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并如何完善自我,而在对大一新生的调查中,仅有32%的学生知道就业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可见教育不仅能使就业者掌握就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其自我认识能力。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发挥创造能力,在竞争中适应新的环境,巩固自身的工作岗位。个人的职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和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竞争。
2.有助于扩展残疾人的职业选择范围。就业者的素质不仅决定了其就业层次,也决定了就业者就业选择决策的正确程度,以及就业者寻求职业、开拓职业的能力。当前我国残疾人的就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最大原因就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者就业能力低下,扩大其职业选择范围的主要因素是提升其就业能力,而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比被调查的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大四毕业生在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均明显高于大一新生,70%的大一新生认为听力语言方面的残疾导致他们择业范围狭小很多,而这在大四毕业生中仅占26%。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就业能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已经能够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弥补其听力语言残疾造成的沟通障碍,进而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78%的大四学生认为高等教育对扩展其就业选择面是有极大帮助的,可见他们已经能够较好地认识自身现状,乐观地对待就业问题。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聋人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与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状况调查的显示是一致的,都说明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类型是决定其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对残疾人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我国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在进入职场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现状。
3.更方便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接受培训。受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创业便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大学生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具备更加强烈的创业意识。有73%的大四学生想要通过创业改善就业现状,并且已有具体的计划,这在大一学生中仅占19%。对于尚未接受特殊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面较狭窄,尚未接触各种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因而就业思路相对封闭。由此数据也可以看出,经过四年大学教育的熏陶,毕业生已经具备从被动地进入就业市场被用人单位挑选到主动寻求出路的意识。当然,残疾人大学生创业有很大风险,创业阻力也会大于普通群体,但是高等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创业的理念和知识水平,使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业的工作者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感到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和提高,很快就会被淘汰,这对工作机会来之不易的残疾人来说更为重要。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使之具备接受培训并有所提高的理论功底,是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
总体而言,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职业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作为改善其生存条件和职业状况的重要渠道,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改善,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龚玉霞,李彦启.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管类专业 实践性教学
高职教育旨在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工学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多年来,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案例教学、参观实习、软件模拟操作、社会调查、角色扮演、轮岗实习以及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然而,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值得重视与改进的不足。
一、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硬件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
毫无疑问,实践性教学是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的。如:实践场地、辅助设备设施、实践器材、仿真或真实的活动环境等。一般而言,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投入相对于医护、工科等专业而言要小得多,因为它没有大型或高价值的设备投入,更多的只是场地和必要的情景布置,它也因此往往被学校管理层所忽略。据笔者了解,部分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中,除会计专业建有一个综合实训室外,其他如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投资理财、市场营销等专业仅共享几个教学软件。同时,用于软件教学的电脑已运行多年,不仅速度慢,还经常死机。有的院校的经管类专业还有一半以上的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设施,教室的桌椅都还是十年前配备的钢木结构固定式桌椅。如此教学条件,对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限制是不言而喻的。
(二)缺乏系统设计与规范,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大、科学性差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它服务于课程学习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实践性教学不仅应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还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然而,据笔者了解,有的高职院校针对具体专业以及课程,在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方面,包括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需要配备什么样的教学条件、教学时间需求以及如何检查与评估教学效果,等等,并没有做相应的较深入的调研,更没有就实践性教学体系设计进行科学研究与论证。现有的实践性教学基本上是由各专业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和实施的,即老师自己熟悉什么就组织学生做什么,不熟悉的就不做;自己认为什么内容需要实践就去开展什么实践……因此,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更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监管不力,教学质量难保证
据笔者了解,有的高职院校对各专业以及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监管主要表现在每学期初的教学计划的监管上,即要求各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上必须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但对这些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得以落实以及落实是否有效等问题却关心很不够,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措施监管。结果是,各专业各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否按计划开展,全凭任课老师的自觉自律。实践性教学到底开展得如何,只有老师自己知道。
(四)缺乏政策激励与引导,老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一般来说,实践性教学无论是在综合素质的要求上还是在教学精力的投入上,对老师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但据笔者了解,一些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老师是否开展实践性教学,以及开展的时间次数多少、开展的效果如何等等,并没有在报酬以及其他方面加以体现。以致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图轻松,对于实践性教学是能省则省。
(五)教师素质不到位,不能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
这一方面表现在部分专业老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接受过有关实践性教学的专门学习与辅导,能力上不能胜任实践性教学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表现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专业老师教学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对所开展的实践性教学缺乏认真设计与科学组织管理,以致难以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如:有的教学活动虎头蛇尾,只管安排,不管过程辅导、监督以及结果的总结与点评,学生在实践中只是跟着感觉走,到底感觉对不对、好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怎么改等问题却没有人给以指导,这样的实践自然是效果难保。
(六)学生参与不积极不主动,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
客观上,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据笔者了解,相当部分学生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要么是由于其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不高,要么是懒惰,不愿自己动脑动手;要么是畏难,不愿挑战自己等等,参与不积极不主动,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这无疑都会使实践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七)缺乏好的实践性教学指导书
目前,经管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教学成果,但对这些成果还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总结、提炼和推广,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较好应用性的实践性教学指导书。有些教材上虽然附有实践项目,但这些项目多是基于作者及其所在学校教学条件设计的,缺乏普适性。
二、对改进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能否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实践性教学的直接设计者和实施者。笔者以为,解决教师能力素质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建立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到企业锻炼机制,而且一定是带着所教授课程以及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去企业锻炼;二是不定期送专业老师外出学习交流,或经常请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专家来本院传经送宝。三是以专业为单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研讨,具体可分别以专业和课程为单位研讨实践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条件等。总之,要加强专业教师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学习培训与研讨,开阔教师视野,启发教师思维,理清教学思路,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式与方法等,为其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二)努力营造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的环境条件
这里所说的实践性教学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实践性教学指导书或教材与政策环境。首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硬件环境建设。学校应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需要,提供必要的教学场地、辅助设施与场景,这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所必需的重要基础条件。其次,应积极组织本校专业老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项目设计或教材建设。由本校老师设计的实践项目,更能体现本校的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要求,也能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其成果会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再次,努力营造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的政策环境。学校应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其内容包括教学要求、教师要求、组织与实施管理、考核与奖惩等。通过政策来引导、规范和约束老师的实践性教学行为。当然,考虑到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条件还很不完备,教学也处于探索中,因此,管理办法应重在引导、规范和激励,惩罚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三)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系统规划与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规划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顺序的安排。实践性教学设计主要是指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等。笔者以为,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逻辑顺序。实践中,应表现为从课程单项知识与技能实训到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实训、再到专业综合项目实训、轮岗实习、最后是顶岗实习的逻辑顺序。在课程及其实践内容的安排上,应在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课程顺序及其实践内容与目标。如:对经管类专业而言,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诚信、信任、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等)、专业技能(指岗位业务技能)和社会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心理素质与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是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因此,在课程顺序上,应将基础能力训练课程安排在先,而且要将这些能力训练贯穿于全部项目实训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这些能力的养成。当然,有了较好的实践性教学规划,还要有好的教学项目设计。即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科学选取教学载体、方式与手段、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组织管理等,使实践性教学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的活动,以确保实践性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监督管理
实践性教学的监管应贯彻过程原则,即全程监管。首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计划监管。这一环节主要是监督是否安排实践性教学计划、计划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其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检查。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查实践性教学计划项目是否得到落实、实践性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可通过随堂抽查、走访学生、学习委员记录反馈等途径实施。再次,应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估。可通过检查学生的实践成果,听取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评价等途径实现。对于监督检查的结果,要及时向老师反馈,以便其改进完善。对于好的,要及时加以总结推广。总之,通过全程监管,确保实践性教学计划到位、落实到位,促进实践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五)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对实践性教学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不再只是把它当做一项学习任务,而是作为培养提升自己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难得机会加以重视和珍惜,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项目的科学设计。在项目载体、活动方式以及过程管理等方面,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以及兴趣等。再次,科学设计实践性考核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的比例,并加大其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甚至毕业证等奖、证获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能竞赛 衔接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符合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大事。技能竞赛对于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产业布局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我国企业用工正在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的产业工人和人才做保障。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随着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多年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二、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
1.学生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组织和选拔,有效地调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各类职业技能的积极性。突出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树立了服务行业信心,取得了职业资格认定。
2.教师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教师技能竞赛和学生技能竞赛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没有全国综合性的技能竞赛。选拔机制没有形成i各级各类比赛水平参差不齐:参加范围不够广泛,社会影响力不够;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高。
在全国范围内,沈阳、江苏等几个省市十分重视教师技能竞赛的发展。特别是在沈阳今年将举办第二届全国教师信息化技能大赛,虽然全国性教师大赛起步较晚,涉及专业较少,但是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教师技能竞赛的重要性,发展势在,必行。
三、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衔接的必要性
1.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衔接对教学的影响
技能竞赛系统全面地检验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技能竞赛对于教学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于选择教学内容的引导;对于改革实训方式的引导;对于更新课程模式的引导;对于确立育人理念的引导。
教师技能竞赛与学生技能竞赛是联系的,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而独立存在的。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做好学生技能竞赛的前提必须做好教师技能竞赛。教师技能竞赛是对教师技能素质,动手能力的检验,竞赛的手段和设计方法都应该是最紧贴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一线的,最先进的,最具引领作用的技术。
2.建立顺畅的师生技能竞赛衔接的通道
建立顺畅的衔接通道必须有体制机制作保障。通过教师技能竞赛选拔出获奖教师,职业学院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鼓励其成为本专业带头人或骨干力量。并由此形成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教师中形成~种参与技能竟赛的热情,带动一般教师或年轻教师提高业务和动手能力,增强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3.通过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师生技能竞赛的有效衔接能够使得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通过师生的技能竞赛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系统的了解到最新的产业技术和最新产品。技能比赛衔接的成功,日常教学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就自然会围绕行业企业的产业链和产品链进行。这样职业教育就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
四、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衔接方法的探索
1.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
学生参加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4届,相比之下,教师参加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还没有举办过,各级各类的教师技能竞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的教师技能竞赛,通过选拔最终推荐参加全国性质的教师技能大赛人员,把教师技能竞赛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为与学生技能竞赛的有效衔接做好准备。
2.为教师、学生同台技能比武创造条件
在教师与学生各自开展全国性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应该分步骤的尝试建立师生技能竞赛全国性的平台,比赛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或者师生同台竞技等多种形式,教师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行业最新技术的掌握等,这种形式应该成为检验技能竞赛是否引领教学和有效地衔接师生技能竞赛最好的方法。
3.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支持。在日常教学中,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进行顶岗实习、培训,建立校外生产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行业企业可以通过也职业教育的合作在技能竞赛上展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引领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的积极性是关键。
4.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作为一项国策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在职业教育中重要地位。政府应该加大对职教教育技能竞赛的投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政策,打通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之间的壁垒。帮助建立有效的沟通衔接之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吸引力 不足点 建议
国务院在2005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明确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的作用和地位,又于2010年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明确的任务之一:在未来10年,我国将完善一系列职业教育支持政策,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加社会投入职业教育的热情。我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不足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当前使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关键因素
1.传统观念影响,对职业教育本身认识偏差。
传统农业社会劳动分工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影响面大。国人对职业教育本身的认识仍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认为职业教育即是和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徒制形式,轻视技术人才和职业教育的观念严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相当淡薄,更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这些观念与认识不仅反映在受教育者,部分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也时有体现。
2.职业教育自身问题。
一方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名称、所属部门纷繁复杂,造成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监管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还有部分不良民办职教与个人培训的介入,使职业教育整体产生了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当前职业教育主题功能为职前学历教育,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普遍趋势与功能,同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不能有机结合,大大弱化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同时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缺乏吸引力,考核机制与绩效分配尚不完善,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企业用工制度缺乏法制监督与规范。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在技术工人方面我国高级技师比率1.5%、高级工为3.5%、中级工为35%、初级工为60%,而一些发达国家高级技师比率为35%、中级工为50%、初级工为1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性十分突出,同时相对应在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为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经济损失近2000亿,数字触目惊心,这与企业用工的随意性,人为降低成本,降低准入标准,岗位与资质严重失调等不无关系。因此造成在岗人才发展空间受阻,个人所得报酬受到压制,行业职业地位低下,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等诸多系列矛盾。
4.各行业协会缺乏能动性,职能体系不完善。
各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发展方向的认定,以及校企合作方面提供的帮助不大,缺乏协调行业资源需求的主观能动性,以致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分配不合理,部分专业就业率很低,这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议
1.改进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各级政府部门需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大众以当前社会价值观为基础,正确认识就业、职业地位、成就感等成才观念,为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崇尚技术和技艺的良好风尚。
“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认识还左右着大多数人,其实在本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明确为“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但我国教育课程中鲜有关于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建议教育系统周期性组织普通中学教师(有条件的家长也在其列)加强关于对当前各类教育形式的培养目标学习,特别加强关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新认识。教师在平时的德育教育课或班会课上可作为一项独立内容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在初中毕业前在正确认识各类教育培养目标前提下作出适当选择。
2.职教类院校统一监管、优化配置、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快职教与培训体系化发展。
地方政府对地区级行政区域内各类职业院校统一规划、监管,优化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金投入。职业院校自己合理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地方政府在招生、就业、财政投入等方面应出台政策法规,职教与普教应分类而非分层对待。逐渐改变职业教育作为“应试教育”中“弱势群体”无奈选择的现状。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由单一职前学历教育逐步转向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强化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功能齐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都明确的前提下,制定五年战略规划。以试点院校为窗口,把握好学制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等重要环节,始终贯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主线”,大胆发展,若试点成功,即推广经验,以点带面,使职业教育体系顺利完善。
构建职业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价。首先,组建高水平高职教育科研团队,研制与职业教育院校专业教学标准、院校管理绩效标准;其次,周期性加强院校师资的培养、引进,制定优化“双师”结构相关政策,还可以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老师,并规定相关比例;最后,综合社会需求,将需求指标化,制定相应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制度,实现院校、教师、学生三考合一,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
3.政府立法从严执行就业准入、岗位资质对应政策。
政府立法规范行业准入、岗位资质对应制度,用科学制度提高企业用人与产品质量,降低事故与损失发生率,同时约束应该接受职业教育的无技能劳动者学习技能,提高就业素质与就业地位。立法规范岗位资质政策不仅促进了企业用人质量的提高,而且保证了企业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
4.发挥行业协会协调作用。
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与协调作用,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做好沟通桥梁,使职业教育为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培训更贴近企业需求,同时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让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进而增大职业教育社会功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推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而要增强吸引力,不但要从观念上更新,在职教体系上改革,而且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协会的协调配合,相信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通过共同努力,必能开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