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土资源监管

国土资源监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08:56: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土资源监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土资源监管

第1篇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一)村工作责任:村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土地协管员是本辖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责任。

(二)镇包村工作队工作责任:镇包村两委成员是所包村本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包村工作队队员是所包村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动态巡查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由该村包片两委,组织依法。

(三)国土资源所、村建站工作责任:国土资源所、村建站负责人是本辖区内国土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二、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一)动态巡查制度。建立所站、工作队、村三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机制。

1、国土资源所、村建站负责全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并做好巡查记录。重点对全镇辖区内主干道两侧、环库公路、基本农田保护内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行巡查。

2、各包村工作队负责所包片、村范围内的动态巡查工作。重点对村庄及周边范围内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行巡查;第一时间发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同时立即予以劝阻,并应于当天告知国土资源所及镇村建站。

3、村主要负责人、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负责本辖区内动态巡查工作。第一时间发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违法占地案件应发现在底梁灌浆或砌墙体之前,非法采矿案件应发现在实施违法行为2天之内),同时立即予以劝阻,并应予当天告知国土资源所及镇村建站。

(二)案件报告制度,建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告制度,实行逐级报告

1、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包村工作队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应立即告知国土资源所及镇村建站,并载明接听人、接听时间等有关记录;国土资源所及镇村建站接案后,应做好案件登记。

2、国土资源所、村建站发现较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报告,并制定查处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镇政府同意后,由镇政府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执法阻力大的及时请区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三)案件查处制度。国土资源所、村建站在巡查中发现或接到包片村工作队、协管员报告以及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应在24小时内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做好调查记录,当场下发《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责令改正通知书》予以制止,并作为重点巡查对象进行跟踪检查,组织查处。对发生较大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国土资源所制止无效的,必须在一层封顶之前,以书面形式报告镇分管领导,镇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查处。

(四)国土资源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国土资源工作例会制度,定期通报辖区国土资源管理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每周一次书面向国土所、村建站汇报辖区国土资源管理情况;国土资源所、村建站每周一次向镇汇报辖区国土资源管理情况;镇分管领导每半个月组织国土所、村建站、综合执法队等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召开一次国土资源工作联席会议;镇分管领导每月向镇主要领导汇报辖区国土资源管理情况。

(五)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目标管理责任制,镇与村签订《镇年度国土资源动态巡逻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按责任书的要求抓好落实。

(六)公开办案制度。对重大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实行公开办案,并将案件查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影响面大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扩大社会影响。

(七)实行联动制度。各村、各职能部门在发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时,应互相通报案情;在查处重大违法案件或组织时,应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对暴力抗法的,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确保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触犯法律的,司法机关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加强督查,奖惩结合

(一)成立机构,加强督查。成立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组从镇政务办,镇纪委、国土资源所、村建站人员组成,不设专职人员,必要时可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村主干参加,日工作由镇政务办负责。执法检查组、镇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依法行使职权、履行工作职责,定期向镇政府报告工作,每季度一次书面通报督查情况,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提出整改通知。

(二)明确责任,落实奖惩

1、全镇一年内因职能未履行到位导致未查处或查处不到位占用农用地建房和非法采矿累计达3宗的,国土资源所、村建站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超过3宗的视情节轻重,予以效能告诫或给予纪律处分。同时予以职能未履行到位的村、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通报批评。

2、各村一年内,凡辖区存在未发现或发现后隐瞒不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超过1宗(含1宗)的,该村主要领导予以通报批评;超过2宗的(含2宗)或虽未达2宗,但出现1宗重大案件(如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非法占用耕地200平方米以上、其他农用地300平方米以上、形成基建一层封顶)的,视情节轻重,按干部管理相关规定,予以纪律处分、组织调整,直至引咎辞职。

3、包片工作队员、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一年内,凡责任区存在未发现和劝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违法占用农用地建房已灌浆底梁或已砌墙体、非法采矿行为实施2天后)1宗的或未按时报告达1宗的,予以通报批评,达2宗(含2宗)以上的,按行政管理权限予以效能告诫或追究纪律责任。村级协管员予以撤职。

4、杜绝违规收费。发现“以罚代批”或违规收取占用农用地建房费用1例的,该村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2例以上(含2例)的,按干部管理规定,予以该村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纪律处分;对经通报后,未能及时整改的或拒不整改的,将依法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2篇

一、借力大数据,着力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立足提速增效、便民公开,2016年6月1日正式开通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监管平台,依托国土资源大数据,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的网上审批、网上办理,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由“分级受理”变为“市县联动”。以土地供应审批为例,以往的流程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县(市、区)局拟定提请批准出让方案的请示,到市局递交请示并盖章;第二步,申请人按照要求将请示及土地征收批复、权属审查表、宗地图等纸质材料组卷完整后报市局政务大厅;第三步,市局审批完成后,签发同意出让方案的批复,并通知县(市、区)局领取。整个流程往往需要申请人从县(市、区)局到市局之间往返多次,耗费了大量精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全流程网上审批系统运行后,打通了市局与15个县(区)局、96 个国土所的审批脉络,申请人可就近将相关材料提交到县(市、区)局,通过网上审批系统报送市局,审批完成后通知县(市、区)局报送纸质材料并领取纸质批复,真正实现了让电路、线路、网络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办理三山岛金矿矿区范围划定业务过程中,只需将材料报送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初审完成后直接将材料通过网络报送市局,市局直接批复,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跑腿,而且审批时间也由过去的4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目前的7个工作日。

二是由“业务分割、独立审批”变为“业务关联、一体化审批”。探索建立大流程审批服务模式,将土地管理业务的“批、供、用、补、查”和矿产管理业务的“勘、储、探、采、查”等原本各自相对独立的审批服务事项有机衔接、融为一体,在全市国土系统统一设置审批服务窗口,通过网上数据共享,实现国土业务通接通办,每一个环节审批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触发新的业务流程。比如,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完成土地征收后,系统会自动触发该地块的供地业务,置于数据库备用。实际供地时,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该地块的相关信息,连同需要的附件材料直接加载到供地业务流程中,为完成供地业务审批提供便利。

三是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大力推行“提前介入、拓展服务、并联审批”的审批模式,同一审批项目中涉及多科室审批的,系统自动设置并联会审,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比如,采矿权类审批业务,法律规定受理时间为40个工作日,目前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其中去年8月份受理的业务平均办结时限为16个工作日,压缩比达到60%以上。

二、聚合新资源,着力推进决策支持方式改革

国土资源业务政策性、专业性强,审批决策不仅需要参考相关指标管控数据,还需要统筹考虑空间数据的审核管理和相关总体规划情况,通过建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审批决策的全方位支持和全数据共享。

一是坚持“数据说话”,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借助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建设了预审库、储备库、出让库和采矿登记库、探矿登记库,初步完成了对海量、多源、异构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汇交、分类梳理、共享利用,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决策支持体系,彻底解决了传统审批方式借助图纸人工判读导致的效率低、易出错等难题。

二是坚持“资源共享”,提高数据的权威性。建立健全内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打破原有数据管理和应用屏障,实现了要件材料的实时入库,促进了数据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调用和市、县、乡国土资源系统内的纵向共享,保障了各科室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支持决策所应用数据的有效性和唯一性。

三是坚持“智能研判”,提高报审的高效性。比如,重大项目落地,需要企业制作提交用地勘测定界图、现状图等材料,但往往由于测绘方法或制图精度上的差异,导致该地块与之前报批地块存在微小重叠,在纸质材料审批的情况下很难发现,材料上报省厅后往往因为微小误差被打回调整,延误了项目落地时间。开通网上审批系统后,系统可直接将地块坐标导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精确分析地块占用土地情况、符合规划情况、占用基本r田情况以及与历年报批地块是否存在压盖重叠等情况,数据分析精度高、问题发现更及时,不仅保证了项目的合法合规,而且大大提高了对省厅上报件的通过率,省厅上报件通过率由以往的不足80%提高至目前的100%。

三、聚焦全过程,着力推进审批监管方式改革

坚持审批与监管并重,在加强审批服务的同时,时刻绷紧监管这一根弦,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立提醒制度,实行动态监控。通过系统的“红、黄、绿”灯提示工作人员业务办理的紧急程度;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审批件办理提醒、到期提醒、超期提醒等三个级别的提醒,确保每项业务、每个环节、每道程序实现时时提醒、处处监控,最大程度杜绝超期办理、违规办理问题。

二是完善督办机制,实行实时监控。安排专人对业务审批过程实时监控,从案件的建立、收件、会审、审核、批复,每一个环节的受理时间、受理人员、审批情况全程监督,对超时限审批的科室和人员进行督察督办。系统自运行以来,共受理业务704件,办结628件,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超时限审批事项。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效果监控。将网上业务办理时效以及对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应用效果纳入到全局考核大盘子,与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全局工作人员审批自觉用网、监管主动靠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聚力效率提升,着力推进服务方式改革

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从小事做起、从细处改起,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取信于民。

一是着眼便民利民,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推动政务信息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通过系统内外网的数据交换,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随时查看国土业务办理情况、土地征收相关手续批文等信息,并且可以下载相关文件。结合征地公开查询系统,主动对外公示自1999年度至今共1476个批次和单独选址项目的档案,通过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把审批服务搬到了群众面前、做到了群众心里。

二是着眼合法合规,主动提供全时速服务。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对纳入信息系统的审批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建立审批规则库,明确每个审批事项所需的表单和上传材料;推进审批流程再造,要求每一个审批服务事项在科室内部只设置一个审批节点,减少签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

第3篇

[论文摘要]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背景下,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闸门”,其重要性日渐明显,国土资源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作为国土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规范管理秩序,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职责。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出发,就加强我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行全面论述。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和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依法行政,确保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我们宁夏国土资源管理现状,客观论述了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面临形势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刻而详实的分析和探讨。并从存在问题入手,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法,阐述了我区目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述了在执法监察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对进一步加强全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我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当前,我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既面临着前后未有的好机遇,又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新挑战。

一是从案件发生情况看。土地方面,2002年发案362件,比2001年494件减少132件,比2000年742件减少380件,分别减少26.7%和51.2%;矿产方面,2002年违法案件104件,比2001年33件增加71件,比2000年61件增加43件,分别增加21.5%和70.5%,呈上升趋势。

二是从违法案件种类看。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中,未经批准占地居首,共1073件,占立案总数的67.1%;在查处的矿产违法案件中,违法开采居多,共194件,占查处案件总数的98%,其中无证开采130件,占65.7%。

三是从违法主体看。个人违法用地、采矿多于集体和企事业单位,个人违法用地1427件,占89.3%,个人违法采矿156件,占78.8%;企事业单位违法用地97件,占6.1%;县级机关违法用地23件,占1.4%。

四是从违法案件发生的区域看。农村违法占地问题多于城市,但城市个案违法占地面积大大高于农村。

五是以“建设城市新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搞养殖业”、“发展旅游业”为名,无限制的扩大城市外延,大量占用耕地和国有未利用土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状况,不仅使大量国土资源流失,也给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给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执法难的集中表现

“执法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五难”:

违法行为发现难。就全区而言,在有限人员编制下,既要监管土地,又要监管矿山,面广量大,加之基本装备缺乏,交通工具等保障条件较差,全覆盖、高频率动态巡查力所不及,致使有些违法案件很难及时发现。

违法行为制止难。表现为土地违法者常常是突击占地施工、矿产违法者常常是突击开采抢运,制止起来非常困难。

违法案件调查取证难。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违法者拒不配合,或者借故拖延,而执法人员没有强制调查取证的手段,导致调查工作陷入僵局。

违法案件处理难。由于当前法制环境较差,致使查处案件面临着“严格执法”和“法不责众”的两难境地,特别是对违法责任人的处理更是难上加难。

违法案件执行难。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国土资源部门强制执行的权力,实践中种种原因而使案件在执行环节受阻或搁浅。

三、我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制观念不强。一些市(县)领导以发展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为借口,违法批地、违法用地、非法出让和转让土地,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违法行为不断发生;

二是监察体制不顺。目前这种管理体制,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的“单向”体制,难以形成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下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三是执法手段不硬。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国土资源部门以必要的查封、扣押、拆除等强制措施的权力。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制止。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普遍存在着重审批发证,轻监督检查的倾向;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执法监察不够经常有力。

四、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必须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出发,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宣传法律,使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明白合理保护、利用土地资源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运用行政的手段,建立一套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容积率和利用率;运用经济的手段,一方面全面推行“招、拍、挂”等市场化配置方式,提高土地取得和保有成本,抑制多占、滥用和浪费土地现象。

(二)以贯彻国务院《决定》和《通知》为契机,始终保持执法监察高压氛围

以卫星遥感执法检查为抓手,突出严肃查处新发生违法用地与政府违法用地两个重点,切实解决基层政府依法用地意识不强和顶风违法问题;建立健全协作办案制度为契机,借助兄弟部门力量,形成国土资源大执法格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查人与处事相结合,继续保持严肃查处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

(三)以切实加强执法巡查为载体,努力把土地违法抑制在萌芽状态

违法者的利益有多大,执法的阻力就有多大。查处违法用地只是手段,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土地动态巡查,进一步狠抓源头防范。构建完整的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要做到防范关口前移、预防重心下移,逐步建立“上有卫星,下有百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防范监管体系,提高案件发现率、制止率和立案率,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

(四)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为重点,着力提高执法监察效力

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408-01

前言

随着“十一五”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基层国土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如何利用信,鼠化设施进一步加强基层分局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基层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指导力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思考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对基层应用工作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与读者商榷。

一、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的基本要求

1、规范设施管理是信息成果应用的前提条件。

网络和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是进行现代办公的宝贵资源,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的重要载体,而作为随使用效率而产生效益的特殊办公设备和需要以技术手段不断维护和更新的信息资源,必须依靠专业的指导和专门的管理。第一,要统筹安排好机房的正常管理。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分工到人,确保硬件设施安全。第二,要规范建立设备管理台帐。严格购销制度,做到合理配置设备,力求物尽其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成果持续协调应用;第三,要强化网络安全保卫意识。网络是保障信息畅通的高速公路。必须在上级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加强内外网络的技术监管,确保在网络安全上不出问题。

2、推进系统应用是信息成果应用的根本目标

推进信息系统应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规范管理与服务,更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应用的根本要求。把已建成的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尽快应用于各项工作实践,要实现高效、快捷应用信息化成果的目标要求,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落实好“四项措施”。“一个原则”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依归,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四项措施”即:一是要定人定岗,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化成果的应用工作;二是要教育培训信息管理人员,使他们尽快适应网络办公环境,熟练掌握网络维护知识,提高系统维护能力;三是要优先使用基层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的信息系统,比如综合事务系统、系统等。四是要重点突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好基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果数据管理。

3、保障信息安全是信息成果应用的必然要求

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是信息成果应用的必然要求,要以“一处溃败,全盘皆输”的理念来统筹规划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来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六项信,鼠化工作制度,严禁内外串网,严格数据保密,严把病毒入口关;其次,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人手,强化安全忧患意识,正确配置和合理运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软件,牢固树立保障系统、数据、网络的安全意识;第三,要建立上下联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网络或信息安全事故,力求做到快速反应、排查准确、清除陕捷,第一时间找原因,最小范围控制影响,最低限度减少危害。

二、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果管理与应用的建议

1、提高人员素质是提升应用效果的重中之重

信息化素质是现代管理手段和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要把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作为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化办公能力不足问题。首先,通过基础知识的培训教育,培养自学能力,夯实业务基础;其次,通过硬件配齐备足,确保人人都能拥有基本的硬件设备,当前,国土资源基层管理部门均能达到人均1台电脑的配置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普遍提高已成为现实。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以实践促提高。把各类业务系统延伸应用到基层服务的最前端,通过业务办理操作来实践应用,来促进人员信息化素质提高。

2、健全管理制度是提升应用水平的坚实基础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机制是稳步提升信息化成果应用的坚实基础。基层管理部门也应要在现有信息化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制度。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制订设备管理制度、息化建设质量评估标准、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标准等相关制度和标准,对信息化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建设情况进行量化细化,增强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制度健全,才能真正做到让制度约束人,让制度引导人,让制度监督人,让制度激励人。

3、完善组织体系是拓展成果应用的有力保障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都在要求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实施体系。创新国土资源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是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证。这一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调整充实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的规划、项目讨论和实施协调工作。二是加强本级机构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服务工作提供组织和技术支撑。由于基层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要实现有效管理、高效服务,充实信息管理应用人员(以3-4人为宜),提高人员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三是做好人才管理工作,有效的汇集管理资源。建立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持小组,吸收一些信息化技术好、业务优的基层工作人员参加,并定期举办技术研讨活动,来提升各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

4、强化督查指导是保证成果应用的有效途径

第5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监督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146-02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耕地锐减和人口数量的激增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我国的国土资源面临着谰的形势。坚守国家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动摇离不开对于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与监督,现今在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中面临着土地违法利用日趋隐蔽、频繁,为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做好对于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需要打破以往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老路子,通过探索创新建立起长效机制以提高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1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依据不完善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部门由于法律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强制执行的权利,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拒不接受调查及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违法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从而使得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部门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取证、法律文书的送达和违法行为制止方面处处受阻。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联合纪检、公安、规划等多个部门联合进行执法,而这一联合执法需要对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1.2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近些年来随着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形势的严峻一些地方吸收了一批新鲜血液加入到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队伍中使得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力量得到了较大的加强但是新进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使得其缺乏独立办案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学习与培训。

1.3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宣传不到位

做好国土资源的管理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是全体民众的职责与义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得民众忽视或是认识不到国土资源违法问题导致了对于国土资源违法问题的纵容,损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持续加大对于国土资源的深入宣传,宣传土地国情的良好氛围,避免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1.4 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量较大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加之各地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从而为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各级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部门所处理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十分繁琐,加之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办案经费的匮乏和办案人员的短缺使得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得十分艰难,上述这些情况导致在遇到突发的土地违法状况时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对于一些较小的土地违法案件也没有充足的人手和经费予以解决处理,导致了大量土地违法案件的积压。

2 提高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中的多部门协同

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与国土部门、房管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的协同合作,对于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需要及时依法进行查处,在进行强制执法的过程中需要多部门之间进行联合行动。此外,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于纪检、公安以及政府之间的协同,对于存在违法国土资源管理的建筑进行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案件的公开,通过规范的司法手段来对违法建筑进行依法的查处,加大对于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提高震慑力。此外,对于集体土地的管理需要采用堵疏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一律不能批准,避免出现土地违法问题,减轻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压力。

2.2 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批专业的执法队伍。新时期新形势下为提高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培训,确保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执法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范畴进行。(2)做好对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队伍的定期轮训,并做好相关考核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提高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员的紧迫感,促使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过程中遵法守法,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进行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行动。(3)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新进人员的业务配训工作,促使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人员监察能力的提高。(4)立足于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展岗位设置,开展分批人员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执法队伍的建设。

2.3 加大对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需要有效地借助现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通过利用卫星图片、遥感测绘等多种方式来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在对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过程中要积极联合其他执法部门一起进行执法工作,并及时做好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信息披露,加强舆论监督管理,以使得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对于发现的重大典型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需要联合检查、纪检、公安等多个部门进行执法办案,加大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对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的时效性。此外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中建立起完善的分级制度,以使得各级国土资源监督管理部门有着各自明确的权限与范围并建立起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让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形成定期与不定期的公开曝光与通报机制,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

2.4 加大对于国土资源违法的整改力度

在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中,应当借助国土资源执法检查的有力契机,以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消除国土资源的违法用地情况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政府牵头完成对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整改,同时在违法案件的查处过程中通过与多部门之间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整改的效率。对于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执法过程中发现存在相关手续不全的且能够进行补办的应当在完成对于其的查处后,令其进行相关手续的完善;对于违法情节较为严重且无法进行相关手续补办的应当在完成对于其的查处后予以拆除,恢复原状;此外对于国土资源违法用地且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同时也需要对相关领导、责任人进行一定的问责。在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国土资源的使用秩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土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国土资源的浪费现象。此外,在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中还需要做好对于相关机制的完善,通过合理完善的机制将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的严峻形势进行扭转并将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3 结语

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应当在分析传统的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建立起长效机制,以保障国土资源的合理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德钧,许强.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4(16):25-28.

第6篇

一、正确处理关系,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正确处理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的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严格监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职责所在。要统筹二者的关系,不能以严格监管为由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消极作为,更要避免以保发展为由弱化监管。正确处理开拓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开拓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的动力,监管的动力。依法行政就是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既要坚持开拓创新,为今年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研究探索国土资源管理新的政策和办法,创造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又要坚持依法行政,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履行职责和权限,凡触及法律法规、突破法律法规的开拓创新,都要按上级的要求,做到“局部试验、封闭运行、结果可控”。

二、强化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有力

发展用地优先保障。主动介入和积极参与工业企业发展项目用地的论证和洽谈,依法落实工业用地优惠政策,保证工业企业用地需要。完成了县城回乡创业园区500亩土地的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新征罗渡化工工业集中区480亩工业用地。同时完成了川中矿油井的征地补偿和安置工作及南渝高速公路补征及线外工程用地13宗,督促复耕临时用地40余处。

项目申报成效显著。一是省级立项投资项目。完成了酉溪镇、坪滩镇、排楼乡、中和镇、龙孔镇等5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入库工作,项目建设总规模4687公顷,总投资1.1亿元,建成后可增加耕地2812.2公顷。二是省级立项县级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完成了花园镇、朝阳乡、乔家镇、齐福乡、东板乡等s个乡镇土地整理占补平衡项目,建设总规模3967公顷,建设总投资7822万元,建成后可增加耕地519.8公顷。

土地征收力度加大。充分利用扩权强县契机,认真组织征地报件,积极筹集征地资金,加快土地征收力度,依法按程序办理了12个批次的城镇建设、单独选址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用地,上报征地总面积317.3公顷(其中8个批次为灾后重建征地报件),2个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共78公顷已获征地批复。

三、真抓实干,扎实有效

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稳步实施。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五项制度”要求,与乡镇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责任及奖惩措施,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责任到人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督查,使全县耕地保有量达到7290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63111公顷,做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改变。加强荒草地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今年先后完成了15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工作,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面积2565.7公顷,新增耕地392.2公顷,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539公顷。

土地开发整理成效显著。一是完成了省级投资的顾县镇、花园镇土地整理项目和中和镇等4个乡镇国家补助投资土地复垦项目;二是完成了市级投资的临溪梅花坪村等3个土地整理项目;三是完成了花园镇大扁山村等2个土地整理项目;四是完成了北城乡高木桥村等4个乡镇占补项目、荒草地开发项目;五是完成了多元化投资的伏龙乡茶子沟土地整理项目和兴隆镇枣土桥村、排楼乡三王庙村等土地整理复垦项目。

第7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对策

 

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归档的文字、图表 、声像 、实物 、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科学地管理好国有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进程,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发挥国土资源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涵义及其意义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介质的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也日益增多。

虽然现存的具体国土资源档案多数是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普及,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从而出现档案的载体从以传统纸质为主,发展到纸质载体、磁性载体、光介质载体和其它各类实物载体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国土资源档案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将传统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和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并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合理存储与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社会共享。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档案信息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才能更加准确、快捷、方便地提供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速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速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是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目前档案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数据录入、档案扫描、视频与音频转换、光学字符识别转换等方式。为了加快数字化步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增加经费投入,购置数字化建设必需的设备,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一般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第二步是档案内容的数字化。

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就是对档案进行主题词、分类号等标引项的录入,形成机读目录。机读目录相对于传统的簿册式、卡片式等手工检索工具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可以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按馆藏档案的主题类别、形成者,形成时间等重要特征分别归类,便于利用者通过计算机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档案。免费论文,对策。

档案摘要,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实现档案资源的复制、编辑等。

由于馆藏档案往往数量庞大,所以馆藏档案数字化往往需要分步进行。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分析馆藏情况,根据国土资源档案价值和实际利用工作的需要,具体确定馆藏档案内容数字化的范围与内容。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利用因素。首先应选择社会利用面广,使用频率高的档案内容进行数字化,尽快满足社会利用者对这些档案信息的需求。

2、价值因素。可考虑优先将有较高价值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免费论文,对策。所谓较高价值:一是指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二是指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珍贵原始资料;三是指具有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的档案信息。

3、抢救因素。某些传统介质档案因年代久远或保存环境条件差,致使档案濒临损毁,需尽快实现数字化,使之得到抢救性保护。

4、特色因素。即注重选择本地区、本系统有特色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在人、财、物力限制较多的情况下尤其要考虑这一因素。一般情况下这些特色档案是其他档案部门所没有的, 它可以体现本档案部门的特色价值。免费论文,对策。

(二)加速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标准建设

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假如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依据,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必然会出现互不统一,互不协调,互不衔接的混乱状况,其结果必将是难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因此,规范统一的数据库形式是档案数字化建设取得成功的生命所在。实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要科学地制订各项标准,使国土资源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当前,特别要规范数字化加工的过程管理,在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录入、图文编辑等工作流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国土资源档案往往具有成套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要强调标准化。为了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就必须按照档案数据的有关标准要求,规范制作档案数据。一般档案数据制作起码要做到三个统一:统一著录项目、统一著录格式和统一检索语言。同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土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打好坚实的基础。免费论文,对策。

(三)加速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免费论文,对策。

档案信息化将使档案部门管理的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工作内容和服务模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免费论文,对策。因此,作为现代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人员不但要掌握一般的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因为要做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掌握较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否则是无法胜任工作的。所以,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注意吸纳、引进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计算机管理、网络技术水平和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能力,以利更好地开展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健.浅谈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浙江国土资源[J].2008(4)

[2]葛学俊.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为经济建设服务.档案与社会[J].2007(1)

[3]陈玲芽.论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科技信息[J].2007(14)

[4]祁丽娜.浅谈交通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交通科技经济[J].2006(3)

第8篇

自6月份全县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扎实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抓学习、抓制度、抓落实,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提高工作效能的要求上来,把目标统一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任务上来。版权所有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成立组织,全面动员,深刻领会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组书记为副组长的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工作。研究制定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重点解决的问题、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等。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对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行全面的部署和细致的安排,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活动之中。

抓学习教育是效能建设的基础。我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每位干部职工都能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地学习了必学篇目,并开展了效能建设大讨论。讨论中,大家围绕“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系、如何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等主题,联系各自岗位的工作实际,谈体会,谈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对机关效能建设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二、结合实际,明确重点,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我局通过召开讨论会、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认真查摆了单位和个人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县效能办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深刻自我剖析,认真分析原因,本着“突出重点、提高效能、群众满意、真正解决问题”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联系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整改。

(一)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紧紧围绕“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效能建设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机关效能建设的各项制度,用制度促效能。一是制定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失职追究制》、《政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二是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局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以此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三是将机关效能建设相关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在局办公楼的醒目位置进行了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岗位责任制》对每个股室、每位岗位的职责都做到了明确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每个工作、每项事情都有人管、有人抓,同时避免了工作出现互相推诿和扯皮,促使机关干部在履行职责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版权所有

(二)强化纪律监督,完善制约机制严肃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内纪律处分规定,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努力构建符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了《干部教育谈心制度》,坚持做到“四个及时谈”:即在思想认识有偏差时及时谈;在工作遭受挫折时及时谈;在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谈;在获得荣誉时及时谈。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长期设立举报投诉箱(局网站和机关院内)和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并调查属实的,根据有关规定并视情节和造成的不良后果,给予当事人诫勉教育、效能告诫直至纪律处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