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08:5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观;教学启示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
[2]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04):44-49.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H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减轻;措施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多种科室中疾病类型较为丰富的科室之一,且该科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占最大比例。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医院心血管内科入院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如此也直接加重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1]。本研究主要探讨减轻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的主要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随机抽取其他科室6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对象,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压力状况问卷调查。
1.2方法 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和60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这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希望得到的改善措施等。②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近3年内的记录资料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从中了解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难题等,从中了解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大的主要根源。③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给予针对性的降压处理。同时对两组对象记性疗效评定。
1.3疗效评定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SAS(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分别评定两次,即采取减压措施之前和实施减压措施之后。评定的主要内容为对象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方法应用统计软件为SPSS13.0,计量平均值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
2 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比较大,相比于其他科室而言,这一科室的护理人员承受来自较多方面的工作压力了。压力来源总结起来主要有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较为紧张、护理风险大等几个内容(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属于医院重要科室,每天接触的疾病类型非常多,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重,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诊治对象的心血管内科工作量不断增加,给在其中工作的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心血管护理工作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后,笔者总结了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不断加重的几个原因:①工作量大:心血管内科收治大多是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需要长期给予重点护理的、生活比较难以自理的中老年患者。这些患者中很多人的反应都比较迟钝,比较难以很好的按照护理人员的要求和指导开展治疗工作。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仪器,所有的护理人员都需要了解所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很多时候护理人员还需要值夜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也直接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2]。②工作环境较为紧张: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有些患者需要日夜坚守,且病情突变现象非常多见,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待命状态,精神紧张。③护理风险大:心血管内科重症疾病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为复杂且变化大,病情反复恶化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在着急的情况下就会将责任归咎到护理人员身上,认为护理人员护理不负责所致,如此直接导致护理人员被上级批评教育,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存在的这些护理压力,笔者人员减压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合作。即,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就应该友好的与患者交流。交流过程中尽量快速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护患关系。②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医院应该认识到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安排值班,争取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尽可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③医院为护理人员安排更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3]。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学会自我调整。比如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或者与友人、家人多交流,把抑郁和焦虑心理尽快消除掉。
综上所述,在实施减压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抑郁和焦虑心理都得到明显改善,可见,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采取必要的减压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9(16):251-253.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一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二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三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一)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而积极心理学所主张的让所有人类都能够体验到幸福感或主观幸福感则是它的具体实施。积极情绪涉及三个方面: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过去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骄傲、自豪等。现在的积极情绪有欣慰、高峰体验等。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期望、希望、信仰以及信任等。这些积极情绪是生活的强大动力,它可以让人积极地看待自己、周围世界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并且更加有利于生存、生活以及体验到幸福的关系。
(二)积极动机
动机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其中,成就动机、合群动机和利他动机是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构成个体个人品质的比较重要的三种动机。成就动机可以使人们坚持自己的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工作,最终取得一定的成就。合群动机使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温暖、亲密的沟通方式,给别人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自己也能够获得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利他动机则使人们以别人的利益为先,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但是由此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是不可替代的。
(三)积极自我
积极自我主要涉及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两个方面。自我评价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体现。一般而言,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使人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会倾向于寻找有一定难度的机会挑战自我,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幸福。自我调节则是通过应对策略和防御机制来体现。积极的应对策略或防御机制使人们在应对压力或恶劣情境时,更加倾向于利用周围环境帮助自己,丰富人们的生活。
(四)积极改变
积极改变是人们在生活中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所不可避免的。在适当的时候作出调整,有利于理智地作出选择,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此过程中,可以用积极的动机维持各种生活目标,用不断的积极自我评价来确定自己的能力,从而体验各种积极情绪。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工作理念,明确目标
对于所有的师范生而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也就是说,在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师范生,挖掘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积极品质和成长潜力,并为他们的成功提供恰当的指引。
(二)确定工作核心,丰富内容
首先,应该注重师范生阳光心态的培养,增强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给自己的幸福打分。每位师范生拿到一张画有十颗星星的卡片,可以用给星星涂颜色的方式表示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第二步,让师范生分组讨论、交流,互相解释自己所涂的每颗星星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没有涂上颜色的星星代表哪些方面感到不幸福;第三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贫困山区的学生或生活很艰辛的人们的图文资料;第四步,让师范生感受幸福,也可以用幻灯片展示自己所拥有的幸福,让其用心去感受、体验;第五步,重新评价自己的幸福,还是原来那张卡片,重新涂颜色,这时会发现很多师范生的幸福指数提升了。其次,帮助师范生形成积极的认知体系。具体包括三步:第一步,针对所准备的照片,描述照片上面反映的内容,并且进行分析,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臆想;第二步,阅读故事《智子疑邻》,并回答故事中的事实是什么、臆想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后果分别是什么;第三步,分辨练习,分析现实生活事件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臆想。通过此活动让师范生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是通过臆想做选择、决定,而这些臆想往往是消极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加理性或积极地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再次,让师范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体验是每个个体一直向往的。具体包括五步:第一步,介绍名字,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已经是成功者,感到欣慰的父母会给每个人一个代号———名字,让同学之间分享自己名字的来历;第二步,介绍自我的成就,说说迄今为止自己身上发生的最引以为豪的事情;第三步,找“缺点”,列出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第四步,积极赋义,给自己的缺点赋予积极的意义;第五步,分析讨论,谈谈以前对自己的看法,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以后,自己的看法又有何改变。
(三)拓展工作途径,完善方法
1.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强调师范生能够找到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平台或环境,即积极的组织系统。该系统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应给师范生提供一种愉快、希望、乐观、幸福的氛围,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但是,学校应该起主导作用,家庭和社会辅助。因此,学校不论在校园环境方面还是教师方面都应该体现出积极性。校园环境主要是要给师范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而教师方面则要求教师在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或出现职业倦怠时,能够掌握一些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地进行调整,给师范生做好榜样。
2.开设积极的教育课程
在师范院校开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更加实用、有特色,既要给师范生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加强他们对于积极心理健康观的理解,更要通过案例解析、讨论甚至现场演示等方式,使他们将积极理念内化。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师范生的真正需要,联系实际,给他们呈现一种真实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于幸福感的追求,引导师范生体验以幸福感为首的各种积极情绪,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3.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学习的过程,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学习上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要寻找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巧学”,有些学生整天埋头苦读,虽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们看重的是成效,结果,没有人会同情这类人。从来没有救世主,这类学生要从书本,题海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会学”,而不是“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学习的最根本要求是实践,要反复练习,从而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开始时动作的正确性,如果开始就是错的,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学习错误的,还不如不学。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形式。它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借助团体动力,通过课堂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获得领悟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团体小训练、头脑风暴等。活动的设计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内容需要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启发。总之,课堂的设计和操作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这成为授课教师的一项重要挑战。笔者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教学课例,谈谈心理实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一、运用心理实验的可行性
1879年,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回顾心理学发展史,延迟满足实验、皮格马利翁实验、从众实验……这些经典的心理实验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现代心理学提出的理论、原理和规律大都来自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大厦的坚固基石,可以说,没有心理实验,心理学就无法得以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理论向导,通过精心设计将心理学的有关理念技巧传达给学生,其中渗透的很多心理学知识是以经典的心理实验结论为基础的。
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校都已普遍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在迎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春天之时,许多心理教师也有这样的感受:许多学生在参与活动时非常积极,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体验环节却默不作声,即使能参与分享,其体验和感悟也比较肤浅。这使得心理课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有效辅导的作用。因此,心理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课堂设计,活动内容要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能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心逐渐增强,思维的创造性也日益明显,他们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试想,如果能让心理实验走进心理课堂,其新颖的活动形式、真实可靠的结论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可见,尝试将心理实验运用于心理课堂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虽然严谨的心理实验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变量,但许多现场的实验同样能得出发人深省的结论。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作为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存在着社会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群体促进性等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实施心理实验,能够代表班级群体学生心理的真实特点。所以,对于一些实验控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便于操作的心理实验完全可以在课堂中重现。因此,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中,巧用心理实验,创设课堂情境,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思路。
二、尝试运用心理实验的课例分析
创造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七、八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为主,能处理抽象概念,此阶段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思考模式。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但打破思维定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定势呢?我运用邓克的盒子问题经典实验来尝试教学。在七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创意金头脑――打破思维定势”的课堂活动中,我进行了这个实验。
结合实际课堂的教学情境,准备的教具有:一盒火柴、两枚图钉、一支蜡烛。布置任务:请根据以上三样东西把蜡烛点燃,并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供实物,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活动。学生们拿到实验物品后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交流中,交流时不断比划操作,每位学生都强烈地表现出“主人翁”的意识。课堂上,各小组解决盒子问题的对策多种多样:有学生先将蜡烛点燃,把燃烧的蜡油涂在墙壁上,将整支蜡烛粘贴在墙面。可惜,没过几秒钟,蜡烛便固定不了掉下去了;有学生将两枚图钉横向排列钉在墙面上,把蜡烛卡在这两枚图钉之间,再点燃烛芯,看似合理的解决方式,却固定不了蜡烛;还有的学生直接将图钉穿透蜡烛中心,利用细微的图钉头把蜡烛固定在墙面上,但图钉重量远远小于蜡烛的重量,此方式也以失败告终……进行了一番尝试后,未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正当学生们愁眉不展时,我略加引导:“请发挥这三样物品更多的功能来解决。”学生们又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实验活动中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积极热情地投入活动,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归纳,最终找到了利用火柴盒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盒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活动感受。一名学生说:“我好笨呀,竟然想不到这么简单的方法。”另一名学生说:“其实,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大胆发挥想象力就可以解决的,火柴盒在这里是装火柴的容器,但它也可以有固定蜡烛的功能。平时,我们都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物品,却看不到其他的功能。”在学生的感悟分享中,我借机解释了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概念。显然,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得知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能运用克服功能固着的方法训练创造性思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便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了课堂活动效率。
根据现阶段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大纲和要求,可引用的心理实验很多。比如,有关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学习能力主题的心理课,可以做注意起伏现象实验、记忆广度实验、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等。另外,从众心理实验、社会刻板印象实验等可运用于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三、心理实验应用在心理课堂的意义
结合以上课堂纪实,将心理实验引入心理课堂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能够直观地验证某一理论规律,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具体化,教师无须过多地讲解有关的理论概念,学生可以自发觉察感悟,提升课堂活动效率。本课例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便可轻松理解“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的概念。 第二,通过亲自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领悟心理学知识的内涵和实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解决“盒子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分享活动感受,教师只需适当引导,学生便有的放矢,活动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可操作的经典心理实验运用于心理课堂,为心理教师设计辅导活动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有效地拓宽了课程资源。根据不同主题课程需要,教师可示范操作实验,也可提供材料供学生操作、感悟。
四、运用心理实验需注意的事项
(一)实验选择需结合课堂内容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标的课程。心理实验进课堂不是为了讲授心理学原理或知识,课堂设计一定要把握好“度”,要选择与课堂主题紧密相关的实验。初中阶段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选择的实验内容需有可操作、可觉察、可领悟的特点,切不可将心理实验随意搬进课堂。比如,这次的课例,选择“邓克盒子问题”的实验,较符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自我觉察活动意图,从而达到课堂目标。之前,笔者在设计该主题活动时,尝试引用“摆钉子”实验,要求在立着的一颗钉子上摆放十颗钉子。笔者选择了两个班级授课,结果没有一个小组的实验活动是成功的。课后分析反思,“摆钉子”实验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它更适用于高二、高三的学生。所以,心理实验的合理选择对课堂的活动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心理实验操作需强调活动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要想构建有效的心理课堂,必须与学生达成共同的约定。我们知道心理辅导活动课有相应的课堂要求,如真诚开放、积极主动、乐于分享、遵守保密原则等,心理实验运用于心理课堂在满足辅导活动课要求的同时,还需强调其特殊的规定。结合笔者所执教的这堂课,因实验材料火柴和图钉都存在安全隐患,我首先强调重中之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地感知、觉察、领悟,从而逐步靠近课堂活动目标。因此,教师需结合不同心理实验的材料和预设目标,强调心理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三)熟悉实验流程,做好课堂掌控
心理实验进入课堂后,就将成为一个团体活动,要想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熟悉实验流程,控制干扰因素,并做好对突发结果进行解释的准备。本课例中,学生在实验时,存在较强的思维定势,反复尝试用原来的方式操作实验,难以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这时,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时间。另外,课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不可控因素很多,只有那些操作简单,对实验环境不作太多要求的实验才适合引入课堂,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合理解释实验结果,避免“贴标签”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学;思维训练;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97-01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承担起学生思维训练、逻辑开发的重要责任。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南风法则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南风则徐徐使劲,使人暖意渐生,行人不知不觉地解开了纽扣,并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胜。而这个法则运用到数学教学工作中同样有效。如在教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这部分时,由于学生刚接触几何部分,思维方式不同,且圆的公式比较多,因此学生普遍掌握得不好。刚开始教师会非常生气,学生学得慢,学得效果不好,因而经常批评学生。但是后来教师认识到学生刚接触几何,思维方式转变不过来很正常,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增加了许多教具,并且经常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曾经教师一度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不好、上课不认真学习、下课不认真做题、考试成绩不好或作业质量不好都要大发雷霆,就如同北风一样,反而使学生成绩差,使更多的学生远离老师。当教师能较好地运用南风法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使学生渐渐地向老师敞开了心扉,愿意跟老师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和数学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应运用南风法则,与学生多沟通,变批评教育为鼓励教育。
二、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对于某一事件或任务有适当的期望,该事件或任务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入学时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教师就可采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适时的鼓励,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都有明显的提高。如班级有一位同学,入学时学习成绩班级倒数,并且好动不守纪律。一次考试中,教师发现他的成绩还不错,名次也有进步,因此就跟他说起老师上学时的事迹,告诉他多努力下回还能进步更多,使他由一个末等生渐渐变成了上中等生。在班级教学中,教师也应常常采用这一心理学原理。比如,在课前教师说这节课很简单,大家一定都能学会学好,则学生学习时就更加踊跃、更加认真,学习效果往往也就更好,达到了教师的期望。如果教师说这节课很重要,学不好会对以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希望学生能认真学习,学生也会加大力气学习本课,习题做得格外认真,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鲇鱼效应
据说,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后来聪明的渔民想出一个办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因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肌体的活动量,因而死亡率降低。这种利用鲇鱼增大沙丁鱼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力的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一个班级里面,有“安分”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学习时稳扎稳打;也有不太“安分”的学生,他们也爱学习数学,但更有自己的个性和主张。作为教师,对于安分的学生固然要喜欢,对于不太“安分”的学生则更要激发他们的“鲇鱼效应”,使自己的班级有更多的活力和生机。在学习数学思考时,由于变化多、规律多,“安分”的学生能想出基本的方法,不“安分”的学生可能会想出更加灵活多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鲇鱼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指出: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他甚至还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所以,作为教师,需要自觉地学习一些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开展工作,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克服盲目性,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冬梅.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黄小安.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2007(07).
[3]张骞,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