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08:56: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粉尘爆炸安全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加强基础建设,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根据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自主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努力完成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2.严格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对达不到相应要求的企业坚决撤销等级,确保创建质量。
3.推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将标准化纳入安全培训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和评审人员以及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标准化培训工作,使每个员工熟悉岗位操作规程,知道岗位操作风险,懂得应急处置方法,真正做到岗位达标。
二、落实依法治安,按照新安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4.积极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国家总局令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
5.按照新安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把企业依法履责情况作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纳入计划执法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严格执法频次和执法质量。
6.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新安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五落实五到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三、全面开展金属冶炼摸底排查和安全监管
7.以新安法将金属冶炼纳入高危行业管理为契机,摸清全市金属冶炼企业底数和安全监管状况,建立健全金属冶炼企业台账。
8.积极推广冶金企业高温液态金属防爆炸、防喷溅、防泄漏安全技术和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9.严格执行冶金等企业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核备案工作制度。
四、继续深化粉尘防爆、涉氨制冷液氨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0.严格按照《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总局令第68号)以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落实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有关整改措施的通知》(安委办〔2015〕4号)要求,继续深化粉尘防爆专项治理,充分利用《省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安全检查表》进一步开展安全检查,摸清底数,建立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数据库,通过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11.深入开展涉氨制冷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在解决和整改涉氨制冷企业包装间、分割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超员作业问题的同时,重点解决企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标识设置等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氨制冷机房的氨泄漏报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12.继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确认工作。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令第59号),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总局令第69号),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和安全培训制度,将安全警示标识、防护用品和应急装备落实到位。
13.进一步摸清涉粉爆炸、涉氨制冷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底数,探索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方法和途径。
14.充分发挥专家和有关中介机构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的作用,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咨询、专项检查、业务培训、知识宣传等工作,针对工贸企业粉尘防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组织培训。
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探索安全监管方式
15.以实施新安法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根据省局统一安排,我市从冶金、有色等工贸行业开始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效果检验后逐步扩大推广到其他行业领域。
16.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有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要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整改机制、记录机制和报告机制。
六、抓好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
17.针对机械和轻工行业细分行业多,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多的特点,探索开展危险工艺辨识,做好易致群死群伤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20.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对策措施建议。
七、强化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21.抓住机构改革的时机,进一步理顺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关系,充实行业监管队伍力量。
22.加强对监管人员业务学习,使各级监管人员熟练掌握相应业务知识和执法手段,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焊接技术 安全 健康
1、焊接生产中的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生产活动中,劳动保护主要体现在劳动安全和卫生方面,保护劳动者的身体不受伤害。工厂应该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并配备焊接生产的各种安全设备。其次,针对不同工种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培训。使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有权拒绝执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焊接生产中的劳动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安全设施
焊接设备、高压气瓶、可然气体必须配备防漏电防爆炸、防火装置,各种电动设备应设紧急停车装置等。
1.2 劳动保护用品
必须为工人配备工作服、工作靴、防尘面罩、焊接手套、安全头盔等物品。
1.3 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1.4 针对焊接工种特殊性的一些措施
焊工作业时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电焊条产生的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烟尘,来自钢板表面涂层的氧化锌、氧化铜、丙烯醛、甲醛等有毒气体和各种金属粉尘,以及由于焊接电弧的紫外线辐射,使空气中氧、氮转化成的臭氧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气体,都对人极为不利,易使人造成伤害如:呼吸、尘肺,氟中毒、锰中毒、不锈钢烟尘中的铬、镍等元素有致癌倾向等伤害。那么焊工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对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躯等方面的人身防护,防止烟尘危害。
为减少焊接粉尘低及有害气体的危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低尘低毒的焊接材料。
(2)选择合理的焊接参数
(3)提高焊接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减少直接的人工操作。
(4)加强通风排气,及时把有害物质和污染的空气排除。
2、焊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
(1)焊接设备有带电的特点,输入电压为220V或则380V,若机壳带电,则能造成触电事故;虽然输出电压低,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施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焊接飞溅引起周围易燃、易爆物的燃烧和爆炸。
(3)焊接材料有些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操作、管理不好也容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4)气割作业时的火燃也容易产生人身伤害事故。
(5)焊接车间中的冲压工段容易产生肢体伤害等。
安全事故的产生与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安全管理措施不健全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应当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它们是做好焊接安全工作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焊工安全教育和考试。安全教育是焊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广大焊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焊工刚入厂时,要接受厂、车间和生产小组的安全教育。同时安全教育要坚持经常化和宣传化。可举办焊工安全培训班、报告会、图片展览、设置安全标志、进行广播等多种形式有效的方法。按照安全规则,焊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可独立上岗操作。
(2)建立焊接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是把安全工作与工厂中各级领导的职责联系起来的制度。通过建立焊接安全责任制,对工厂中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等,在焊接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明确地加以确定。工程技术人员对焊接安全也要负有责任,因为焊接安全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生产过程和焊接工艺、设备、工具及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焊接安全问题也是生产技术问题。必须保证与焊接有关的现行劳动保护法令中所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
(3)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焊接安全操作规程是人们在长期的焊接生产实践中,为克服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消除工伤事故的科学经验总结。焊接设备和工具管理不善以及操作者失误是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操作规程中规定了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建立和执行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焊工安全和促进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4)焊接工作场地的组织。焊接工作场地的组织是将工作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同时保持工作场地与外界的通道。施焊区的面积不应小于4m2,地面应基本干燥,焊机、工具和材料等应整齐摆放在各自的区域。气管、电缆等不得相互缠绕。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的天然光线或局部照明,须保持工作面照明度50-100Lx。气割操作点周围10m直径的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如木材、油脂、绵丝、保温材料和化工原材料等。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能开始切割。室内作业应通风良好,不使可然物质和易爆气体滞留。室外作业时,操作现场的地面与登高作业以及与起重设备的吊运工作之间,应密切配合,避免高空落物。在地沟、坑道、检查井、管道或半封闭地段作业时,应先用仪器检查其中有无爆炸、中毒的危险。施焊现场附近敞开的孔洞、地沟等,应用石棉板盖严,防止焊接时火花溅人。
综上所述,由于焊接过程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为此应对从事该作业人员应严格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此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同时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焊接生产特点、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艺、工具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施工事故。
参考文献
[1]徐初雄.《焊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2]英若采.《金属熔化焊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一、分析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
1、雨天雷击灾害。雷电击中现场设备或管路等,损坏储存易燃易爆化品的设备装置,雷击过程中雷击电流在沿仪表导电的支架流入大地的过程中,从而损坏电子设备。当雷电发生时,对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的构筑物破坏力最强的是电磁效应。强大电磁场会将处于其中的金属导体产生较大的电动势,而处在强大磁场中的导体如果没有构成回路或连接不牢,就会出现放电火花和局部发热,从而引燃引爆存放在建筑物内的易燃易爆危化品。
2、由于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用火不慎、禁火区玩火、在生产场所用放火方式造成的火灾事故或者爆炸占相当大的比例。
3、维修过程中的摩擦起火产生的原因,维修过程中调装、不慎擦磨、原料堵塞或卡住等等,也有着动力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接触不良的诸多原因
二、防范对策与消防安全措施
1、防止可燃物料泄漏或与其他化学物品就近混放。不同的化学物品由于理化性质不同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易燃易爆物质,分类存放保持相应安全距离,从而避免相互接触发生事故。且易燃易爆场所中有些液态物料具有流动性、如果密封不好或误操作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存贮场所设置完备的检测报警系统,以便及时监测物料泄漏情
2、做好防雷防静电的安全防护。雷电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必然有其设置或维护不到位情况,应该严格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标准安装维护防雷装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防雷装置所用的金属材料应有足够的截面,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足够的热稳定性,以承受雷电流的破坏作用;易燃易爆场所内各种设施、设备、构筑物等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定期检测维护保养,使设备、管理、防雷防静电装置时刻处于完好状态,并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3、设置减压、懈压点,做好密闭和通风措施的工作。设置减压、懈压点可以在发生事故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从固定点释放出去,从而减少事故灾害到最大限度。设置密闭是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形成可燃体系而对设备采取措施。对于那些无法密闭的装置可通过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的设置,来使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有效降低。还可以通过输入惰性气体加入到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统、场所之中,使可燃气及氧气的浓度降低,以达到燃烧爆炸危险性的降低或消除。
4、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据统计大多数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都是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三要素随时可能具备。一旦操作不慎或为了减少费用使用性能不达标的工具、素质不高的维修人员爆炸危险性大大提高,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易燃易爆场所维修中严格履行动火审批手续;研究和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现场专人看护操作人员的履职情况,配备好相应的灭火器材,检查相关人员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防止不不懂技术评经验操作;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的挡板控制火星飞溅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险区域;
5、防火防爆安全装置的设置主要是为预防事故在生产系统中所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联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装置。因其作用不同所用的场所亦不同,一是各种检测仪器,如压力表、流量计、超限报警装置等;二是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管等防爆泄压装置;三是防火控制和隔绝装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灾报警装置;四是紧急制动、联锁装置,如紧急切断阀、止逆阀、安全联锁装置等;五是防护装置和设施,如设备过载保护装置、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目前我国有二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采用。一种为安全防爆型,包括系统的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于防爆区设置;另一种为探测器的设计方式为本质安全和隔爆复合的防爆设计,在探测器的隔爆腔内安装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可直接挂接探测器到安全区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总线上;采用隔爆的防爆设计手动报警按钮。
[关键词]喷涂 安全事故 防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涂料业的安全事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涂料产品种类繁多,所需原料涉及多种类别,包括有机醇、有机酸、树脂、颜填料、助剂、溶剂等,这些原料和产品中除了无机颜填料外都是有机物,均属易燃物,有些还是剧,绝大部分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一、喷涂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分析
在喷涂场所生产操作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都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特性,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灼伤或其他事故。
1、火灾爆炸危险。通常采用的喷涂方法是将各种漆料用高压空气或高压静电场,使漆料雾化附着在产品表面。由于在漆料中一般含有大量低闪点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各种稀释剂,作业时,这些稀释剂和漆雾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将散发到车间内。这些稀释剂蒸气和漆雾与空气混合到燃烧爆炸浓度时,一遇明火或火花就将发生火灾爆炸。
2、中毒危害。涂料稀释剂通常由一种或几种溶剂组成,这些溶剂一般是酯类、酮类、醇类和芳烃等,如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丁醇、环己酮、环己烷和乙酸丁酯等,这些溶剂对人体都有较大的危害。此外,涂料中还可能含有致人中毒的铬和铜的化合物,因此,喷涂作业中的毒物危害十分严重。
3、粉尘危害。粉末静电喷涂使用的是粉末涂料,喷粉室、粉末回收系统等设计不合理或设备发生故障时会出现粉尘危害的问题。粉料细度很小,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而不降落,人员长期接触会危害健康,如累计到一定的量,可引起肺病。具有致癌性的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就更严重。
4、静电危害。在喷涂施工中,当气泵强大的压力使涂料从喷枪中急速喷出时,由于激烈的摩擦和涂料迅速脱离喷枪,就会产生大量静电荷。这些电荷如果无从泄露或泄露不及时,就会很快蓄积成静电。空气中,当静电电压达到340―350v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形成引燃引爆的点火源。由于大多数涂料是以各种可燃性溶剂为稀释剂的,因此,静电放电时就很容易引燃引爆这些溶剂的气体,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喷涂作业场所的事故原因分析
1、“跑冒滴漏”现象。涂料厂在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是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特别是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跑、冒、滴、漏”危害性就更大,企业的经营者绝不能对它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2、安全意识淡薄,生产事故频发。喷涂场所大多是易燃易爆的,因此,企业的防火、防爆、防毒工作是重中之重。但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建厂初期,就忽视了“安全生产”这个大问题,既不依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条例进行设计,有的还存在私自擅改设计、偷工减料现象,更谈不上安全制度的制订、监督检查和人员培训,那么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就不足为怪了。
3、安全制度不全,缺乏岗前培训。在重利益,轻安全等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企业缺乏必要安全制度,对操作工人上岗前不进行岗前培训,更谈不上系统的安全教育,一些事故的隐患在开工前就埋下了。不少民营喷涂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对招聘的民工和新员工大多是简单口头教育,即可上岗工作。这些从业人员既不懂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毒害,更不懂如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故。有的企业在利润驱使下,为完成订单,拼设备、拼体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任务重的时候,还要求工人连续操作,甚至不分白天黑夜,操作人员由于体力不支,精神不集中而造成的突发事故也常出现。
4、工艺设备落后。一些涂料企业的生产工艺仍处于落后状态,喷涂车间缺乏自动化检测仪器,大多数仍采用人工监测,更谈不上计算机程序控制了。车间内基本上没有配备新型的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器及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控制。
三、解决方法与防范措施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应注意以下问题:
1、喷涂作业场所一般应单独设置,并安装通风设备;
2、车间内应有防火负责人、防火制度和灭火器材;
3、车间内严禁烟火和一切明火;
4、车间内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电火花。电器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排风扇叶轮应采用有色金属制造,并防止摩擦撞击,应控制喷涂速度,防止产生静电,所有设备均应接地;
5、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经常清除车间内和排风管道内的沉积物;
6、严格控制车间内涂料的储存量。保证当天使用,不应过多储存。即使有少量储存也应妥善保管。
从管理角度来分析,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和有关主管单位一定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对企业应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安全生产不合格的企业应限期停产整顿,整顿以后检查仍不合格的,一定要吊销营业执照,绝不能手软。每个喷涂企业必须从国家、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央所下达的一系列安全条例和安全法规,严格按照法规办事,认真落实,经常检查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绝不能“一阵风”,绝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应付安监及消防部门,只有层层加大执法力度,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2、提高安全意识。企业领导要提高安全意识,积极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防范措施和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制订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上岗工作证制度,保证生产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工安全培训优化措施
1引言
安全培训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提高员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技能与素质而展开的职业教育与训练。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近些来,企业频发电力安全事故,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员工安全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在于无法有效辨识并处理作业环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最终是归结于缺乏安全教育与培训。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电工安全培训。
2电工安全培训的意义
电工安全培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当中,企业实施安全培训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有利于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实施电工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通过安全培训,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能够认识到安全培训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作用,并能自觉参与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第二,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培训通过向员工灌输各类安全知识,既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能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技能,虽然这不可能完全遏制安全事故的出现,但通过培训,员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的能力明显提高,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1]。第三,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安全事故是衡量企业安全工作开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通过安全培训,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明显提高,这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3电工安全培训的优化措施
3.1转变观念,加强对电工安全培训的重视
所谓意识决定行动,要想做好电工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安全培训意识,并加强对电工安全培训的重视。现在电力的应用已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电力安全直接影响了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安全性,安全至上观念必须深入人心。电工安全培训是提高人们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重视电工安全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工安全培训的宣传,使更多人了解电工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人们主动参与电工安全培训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国家及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应政策,以体现政府对电工安全培训的重视,并为电工安全培训工作提供法律支持。此外,相关培训机构也应从我做起,加强对电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因电气知识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其更具抽象性,且很多知识无法进行具体展示,致使学员很难理解。为此,相关培训机构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将抽象的电气知识转变为学生可看见、接触、易于理解的内容;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引进最新案例,使学员能进一步认识到电工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3.2采取多元化的安全培训方法,提高学员安全技能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重要标准,也是每位电力员工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2]。电力员工电力安全基本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掌握方面。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当前电力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作业人员未严格依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作业,或是对现场勘查不足所引起,这些都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在实施电工安全培训的过程当中,培训教师应加强《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抽象、复杂的电力安全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直观,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相应电力安全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第一,现场实践操作法。即在培训时为学员直接展现一场电力事故,并为学员作正确操作方式的示范,让学员现场实践,并帮助其纠正错误行为,使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当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技能。如针对触电危险与急救,教师可利用“假人”做道具,在“假人”触电后为其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正确会有提示音,而操作错误则没有,以这种直观的现场演示来让学员快速学会电力事故的处理方法。第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提高学员安全意识,并让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与防范技能。如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电力安全事故案例,让学员通过生动的事实体会到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可能会引起的责任事故,警醒学员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在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能有目的性地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以免影响安全生产。第三,实物教学法,即利用某些电力实物实施教学。实物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实际培训过程当中,教师可采取此法,一方面刺激学员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实物的接触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如针对低压配电装置,教师可将实物带至课堂,结合教师所讲的相关内容,让学员以小组形式对低压配电装置的相关元件进行拆卸、安装练习,这样学员能很快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第四,结合现场实际教学,提高安全培训的实效性。在实施电工安全培训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将培训内容与学员实际工作进行相互联系,让学员认识以所学安全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如针对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在实际工作当中,为避免因爆炸性混合物而引起安全事故,可引导学员每日完成工作之后及时清理现场,多注意易出现粉尘烟花爆竹事故及工作现场易产生火灾或是爆炸的部位。第五,不断更新课件内容。教师应于培训前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最新的电力安全案例,或是与电力安全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融入即将要讲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学员能及时了解并接触到最新电力安全信息。
3.3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规范培训行为
对于电力安全培训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安全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制度的建立是保障电力安全培训的基础,为能促进电力安全培训的顺利实施,还必须不断建立健全电力安全培训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培训行为。在实际工作当中,不乏部分员工觉得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有缺陷,为自己的不落实找“借口”,而一旦这种“借口”被承认,就意味着操作人员可不依规章作业,不遵守相关纪律。倘若电力安全培训机构的教师也持这种态度,就会导致学员无法学到全面的电力安全知识,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将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3]。为保证学员的学习效率,尽量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必须不断完善电力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第一,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应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严格依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所制定的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与电工安全培训需求相符的平台,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设备与场地。第二,严格依规范程序,做好电工安全培训的管理工作,包括学员的登记、培训时间、课时安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均应与国家教学大纲相关规定相符,避免走人情关系,影响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第三,切实贯彻“责任倒查制”,做好学员的培训档案管理,包括考勤、考核、学员就业跟踪等。
3.4加强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培训效果
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当前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因从业人员“三违”所引起,而从业人员的“三违”又多与培训、教育等不足有关。师资力量是电工安全培训的生力军,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与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安全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不断引进专业安全培训教师,壮大安全培训师资队伍的力量,必要时还可与企业合作,自企业中邀请专业的电工人员,并加强对培训人员的严格筛选。如对于电力线路的检修,培训机构可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电工进行讲解,以使学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线路检修的重要作用,学会电力线路检修的一些实践操作技能。第二,加强培训现有安全培训教师。给予现有的安全培训教师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电力安全信息,包括最新法律法规知识、电力安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更新培训教师的电力安全知识,以提高电工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培训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安全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从而保障电工安全的培训效果。
1.易燃易爆气体。铜冶炼不仅需要使用大量的天然气、燃油和煤,为了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大量使用纯氧或富氧空气,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2.有害有毒物质。铜冶炼过程会产生高浓度的SO2和SO3气体,还会有剧毒的HS、HAS气体产生;含砷高的白烟尘、铜砷滤饼、黑铜泥等,对环境和人身均有伤害。
3.噪音。铜冶炼企业需要使用空压机、风机等大功率设备,噪音控制是必须面对的难题。而且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工业噪音可引起耳鸣、耳背、头晕、失眠等症状,并可引起暂时性听阀移位、永久性听阀移位直至噪声性耳聋等症状。
4.高空作业。铜冶炼企业都建有超过100m的排气烟囱,部分企业的厂房高度也超过80m,大量的管道架设在高空,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高空作业是难免的。若未设臵扶梯、防护栏杆或扶梯、防护栏杆不符合规定要求;扶梯踏板和操作平台未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高处作业操作人员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违章作业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二、安全生产实践与探索
1.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全员的标准化操作培训,组织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把员工效果与其经济进行挂钩,通过压力层层传递,使职工由被动接受安全培训变为主动进行学习,实现“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员工应知应会的安全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操作日趋规范,三违现象也明显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自己”三不伤害。
2.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由人力资源课、安环室等部门对各单位的员工安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突出活动效果的检查考核;每周组织由职能部门、责任部门和课室关人员参加的检查小组,对基层单位干部及员工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和规程、措施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抽考,对不达标的个人进行处罚,同时对其责任课室主管给予考核,明确年度培训目标对安全有关的人员进行了技能、能力、素质分析,选择有能力的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要对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负责。
3.提高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在公司投产以来,在安全生产和监测领域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先后引进了监测监控系统和监测分析,实现了调度指挥现代化,为安全工作的超前预测、超前管理奠定了基础。
4.在抓好常规安全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研活动,重点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炉体安全、粉尘污染、火灾隐患、高温熔体防护等安全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5.坚持有计划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不断完善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遇到突况的演变能力。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上半年及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意见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及二季度工作情况
上半年,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全县各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排查治理,狠抓事故隐患整改,着力夯实监管基础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今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事故45起,同比上升55%,死亡11人,同比下降15%。其中,发生交通事故44期,同比上升51%,死亡10人,同比下降23%;发生工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上升100%。(2014年上半年,发生事故29起,死亡13人,全部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全县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两会、梨花节、五一及夏季等6次集中性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出动检查人员11015人次,开展检查3085次,查处安全隐患7590条,已整改7318条,272条正在整改。其中:查处重大安全隐患69条,已整改37条,32条正在整改。检查期间,县安委办每天将当天检查情况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各镇(街道、开发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并定期编发简报通报有关情况,推动大检查深入开展。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6月8日至18日,在全县范围内对21个重点行业和领域组织开展了夏季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场所856家、农机707台,查处隐患1503条,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其中,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单位、场所数量较多的有:中阳里街道51家、王沟镇48家、开发区47家、师寨镇44家、孙楼街道43家、水利局36家、安监局34家、住建局33家。检查数量较少的有:华山镇25家、首羡镇27家、范楼镇29家、欢口镇31家、梁寨镇31家、国土局9家、文广体局10家、农委11家。查处隐患数量较多的有:开发区134条、中阳里街道73条、顺河镇72条、孙楼街道69条、欢口镇68条、住建局148条、水利局56条、发改委48条。查处隐患较少的有:首羡镇34条、梁寨镇42条、大沙河镇42条、赵庄镇46条、常店镇48条、农委7条、供销总社7条、文广体局10条、国土局11条。商务局未报送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为做好这项工作,县政府抽调了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组成15个督查组,分赴各镇、街道、开发区,督促做好夏季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其中:县人社局开展督查11次;农机局10次;安监局3次;卫计委2次;公安局、国土局、文广体局、住建局、市场监督局、发改委、教育局各1次。县商务局、园林旅游局、水利局、交通局未报送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为做好排查整改工作,县安委办按照行业和领域监管的职能分15个检查组,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期间:邀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副主任相桂生来丰举办了专题讲座;举行了6月16日安全生产广场咨询日活动,邀请了部分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了观摩;组织集中观看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集中销毁了73万余元的非法烟花爆竹;安监局投入6000多元购买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光盘和3000余册新安法、职业病防治法读本,发放给各镇、各有关企业,并组织进行了集中收看;6月2日,县安委办组织各镇(街道、开发区)分管负责人观摩了李堂煤矿应急演练,丰成盐化工、吉林森工、天虹纺织、银龙电缆等企业也开展了应急演练;通过气象、电信平台发送安全短信近5万条;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人员、班组长培训班11期,627人参加安全培训。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6月底以来,出现了事故高发的苗头,我县建筑施工行业内接连发生人员伤亡事故。6月21日镇昌运农资有限公司工地发生触电死亡事故,7月1日顺河镇一建筑工地发生人员坠落伤害事故(后因手术死亡),7月10日金地首府建筑工地桩机致人死亡事故。仅6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起,同比上升33.33%,死亡3人,同比上升300%。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集中暴露出一些地方和行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懈、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等问题。全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隐患共性问题突出,隐患总数仍然较多,建筑施工、消防、道路交通等行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安全监管力度仍需加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怕繁琐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继续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从重从严惩处非法违法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意见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接连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6月26日,芜湖市境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2人死亡。6月27日,福建龙岩市永定县培丰镇一关闭煤矿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造成9人死亡。7月4日,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一鞋厂发生房屋倒塌事故,造成12人死亡。 特别是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举办“彩虹派对”大型活动时发生可燃性彩色粉尘爆燃,造成大量人员受伤。7月12日,河北省宁晋县东汪镇一家烟花爆竹非法窝藏点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汛期已经来临,高温高湿、雷电大风等灾害天气增多,安全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加。夏季历来是事故高发期、易发期,我们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深入摸排薄弱环节,不断强化安全监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见到更加明显的效果,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进街道。紧紧抓住“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个核心,看清事故向镇(街道)和村转移这个趋势,重点盯住小企业、小作坊,大力推进“五级五覆盖”和企业责任“五落实五到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全方位、立体式的责任网,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逐条落实新安法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位。企业不履职是最大的隐患,今后在深入企业过程中,各镇、各部门要由帮助企业查隐患向检查企业自发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转变,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二是分级分类进行全面彻底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和“三个必须”原则,各镇(街道、开发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组织各类企业进行彻底地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客车驾驶员“五不两确保”和“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开展煤矿与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以煤矿和建筑施工安全为重中之重,以养老院、休闲娱乐中心等为重点场所,以公路事故高发区域、危桥险路等为重点路段,以危化品运输车、大客车、校车等为重点车辆,从严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建立隐患治理销号制度,建立台账,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发现隐患,确保整改彻底。
三是依法依规、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落实新安法要求不含糊,采取断然措施不犹豫,严查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等行为,对非法违法“零容忍”,“四个一律”立场坚定,严管重罚旗帜鲜明。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因煤炭资源丰富,从而衍生煤化工企业,近年来,随着煤化工企业的新兴和蓬勃发展,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逐渐突出,煤化工企业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连续性、复杂性特点。
1 煤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及火灾危险性
(1)煤化工企业主要包括炼焦、煤焦油加氢、焦化煤气制取甲醇、苯加氢等生产工艺。(2)煤焦油加氢。对煤焦油减压分离、加氢精制和裂化处理,存在煤焦油、沥青、柴油、氢气、硫化氢、甲醇、氨水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3)焦化煤气制取甲醇。焦炉煤气经过焦炉气压缩、脱硫、转化、合成气压缩、甲醇合成、甲醇精馏合成甲醇。甲醇,具有挥发性、流动/扩散性、高易燃性等。(4)苯加氢。利用焦化粗苯与氢气分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去除粗苯中的硫、氮、烯烃、苯乙烯等杂质,然后通过萃取蒸馏得到纯度较高的苯、甲苯、二甲苯的化工装置。(5)生产工艺中,在高温、高压下生产的煤焦油、粗苯、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酚、萘等20多种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生产贮存场所的设备、管道存有大量易燃易爆性原料或产品,发生泄漏或受热后膨胀易形成爆炸。生产装置高度的连续性,易形成连续爆炸,装置内存易流淌扩散易燃易爆性液体和气体,易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生产设备跨度大且分布密集,孔洞较多,管线纵横,易形成立体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十分严重。
2 现存消防安全突出问题
(1)个别规划选址已不能满足消防安全现实需要。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早期建成的煤焦化企业部分工段临近居民区,已不符合规划选址要求。(2)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个别企业领导和部分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3)企业自防自救能力差。未按规定要求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并储备备用泡沫灭火剂。鉴于煤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和火灾扑救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应按《消防法》规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并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储备备用泡沫灭火剂。
3 已采取的针对性工作措施
(1)强化检查,严格规范管理。近几年,支队以清楚掌握全市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现状,掌握企业火灾防控措施、灭火救援准备、灭火实战能力、多次会同市安监等行业主管部门,多次深入煤化工企业进行检查、指导,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推进火灾隐患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按照《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针对一些严重隐患且又一直未能整改的,消防部门已依法下达法律文书,并上报政府予以停产停业进行整改火灾隐患。(2)加强消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支队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每一家煤化工企业开展常态化的消防安全培训和讲座,指导并联合组织消防安全疏散和灭火演练,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各岗位人员消防技能和消防安全素质。(3)提请政府印发了《七台河市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和社会各救援力量及相关单位的职责作用,将煤化工企业火灾扑救纳入社会应急救援联动体系联习会议和灭火救援专家组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探讨提高煤化工企业火灾扑救的对策。当辖区煤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社会应急救援联动预案,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相关部门单位及灭火救援专家组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指挥,为火灾扑救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通过以上措施,我市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预防了火灾及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