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39: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发展低碳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自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中被首次被出以来得到了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目前学界比较认可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同时兼具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特点的绿色经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以及哥本哈根环境峰会的惨淡闭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碳排放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处方”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低碳经济这一始于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考虑的理念正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处方”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突破口。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催生出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被普遍认为是继信息技术革命后的全球第五次科技浪潮,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力不容小觑。在这个大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纷纷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对其自身的国内、国际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以期掌握行业制高点和全球主导权,低碳经济已跨出单纯的环境和经济问题的范畴,更是成为关乎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多重任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2.1资源禀赋
我国总体的资源条件表现为“富煤、少气、缺油”,这种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低碳能源有限、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现阶段的能源消费总量中,水电、风电、核电总共所占的消费比重不到10%,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总约为20%,而煤炭所占比重接近70%,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另外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相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之一(表1)。
2.2发展阶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快速发展的工业以及飞速增长的经济伴随着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失衡、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将导致我国在未来多年的能源消耗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甚至可能还将大幅增加。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之中,伴随大规模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能源为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将很难从根本上得以转变。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世界能源展2010》,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在未来的20-30年中仍将大幅攀升,其上升速度将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高碳、高排、高污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否顺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图1)。
2.3产业结构
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长期维持在l:5:4的水平,产业结构比较滞后,经济发展过度倚重第二产业,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单位GDP(1美元)能耗居高不下,能耗水平还在不断上升。同时在全球现阶段的产业分工及贸易结构中,在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产业处于较低端位置加之全球高碳产业的转移,中国在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本国能源资源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在评估了186个国家和地区之后,得出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国家排名,虽然我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5.5吨,但总排放量达到72.19亿吨,居于榜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世界排放总量的20%。另据碳监测行动(CARMA)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7亿吨,仅次于美国的28亿吨,是唯一在排放量上最接近于美国的国家,排名第三的俄罗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61亿吨(表2)。
2.4科技水平
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活动将逐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逐步向对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低碳技术同样也涉及到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温室气体的有效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新能源技术尚处于起步、发育阶段,与这些国家的差距较大,离市场化、实用化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能自主研发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技术市场上支付大量的技术转移和专利使用费用,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购买这些技术和专利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2.5锁定效应
所谓锁定效应,指的是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一旦投入使用,其使用年限均会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在这其间不大可能轻易废弃。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背景,除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外,还有其国内数十家燃煤电厂和核电厂正面临着寿终正寝或是更新的现实背景。倘若中国现阶段仍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当未来中国需要对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义务做出承诺时,将很可能因为被这些投入于传统技术的投资“锁定”而无法做出相应的承诺。而倘若在没有综合全面的国家决策以及落实的国际合作的前提下就决定大力发展推行新型低碳技术,其所需的巨额资金以及高新技术的要求都将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2.6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规划,更需要每一个城市公民的积极参与。而人们现阶段所习以为常的舒适、富足的生活,大都是建立在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之上的。我国国民能否树立起节能、环保、低碳的意识和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低碳发展战略的成败以及全球的气候和环境。
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国际层面
(1)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单纯为碳减排而放弃发展、或是无视气候变化问题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由于工业化起步时间不同,各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以发达国家现有的碳排放水平作为标尺来度量和约束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是极不公平的。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应分清总排放量与人均排放量、历史累计排放量与未来预期排放量、奢侈排放与生存发展排放这几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同时还应注意因为国家间工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因高碳产品出口而引起的碳排放问题,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我国在碳减排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2)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的态势已愈发明朗,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不断提升着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并改变着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硫排放国,且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及人均量在未来数十年仍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愈发强大的国际压力及愈发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面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要求中国接受和承担强制性的碳减排义务的活动,如果不能在全球碳减排活动中成为主动者或者主动者,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因此受到牵制和削弱。面对发达国家或强或软的限制,中国应树立起付责任大国的形象,寻求更加主动的国家立场和战略,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
(3)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取话语权在当今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构建是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战略手段。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气候法律秩序的国际谈判对保障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当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战略,积极争取国际环境气候法律秩序构建中的“话语权”、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并使本国获得国际环境气候活动中的主动权,努力成为构建全球环境气候保护法律新秩序的领导者之一。在参与国际环境气候谈判时要努力做到防止近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格约束限制的同时确保中长期国家的和平崛起能够得到国际环境气候法律秩序的支持,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3.2国内层面
(1)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规划先行是中国发展各项事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的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地统筹规划是保证我国低碳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必要把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分别在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必要条件。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在这一阶段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并将其与制定“十二五”经济和社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建设两型社会、保持区域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的要求,研究、制定国家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2)推动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政策制度的创新、制定和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应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将国家能源中长期规划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建立低碳经济长效发展机制的重要依托,重点是制定配套法规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包装等方面的实体性配套法规。要进一步加快利于减少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及相关法规的出台速度,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低碳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和激励制度,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3)落实和完善低碳经济促进政策中国的低碳经济促进政策体现在各个方面,目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低碳能源政策、低碳产业技术政策、绿色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清洁生产政策、废弃物管理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绿色消费政策、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等政策体系,都含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各方面政策还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部分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要及时调整和更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目录,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投入不足和融资困难等问题进行扶持。设立发展低碳经济的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向低碳经济加大投入,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创新,主要用于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重大项目、示范基地、重大工程、重点领域低碳企业和低碳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资助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建设。
(4)加强低碳经济宏观管理低碳经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目标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要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需要政府进一步实行定量管理、科学评估、强化考核。要深入研究、着力完善低碳环经济评价和评估指标体系,加大正向激励力度,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身低碳经济的积极性,加紧制定科学可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数据库,健全低碳政策目标,完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低碳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为加强我国“十二五”期间低碳环经济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基础保障。同时,有必要建立管理权起隶属中央的、垂直的低碳经济环保执法体制,在环保执法时努力避免和减少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
(5)加快发展低碳经济长效机制的建设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不能长期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支撑和扶持,而是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能源体制改革,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我国顺利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长效机制的基础是理顺国民经济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法律体系的规范,从生产和消费入口端的资源投入价格合理化入手,提高循环利用资源的价格成本优势;从生产和消费末端的废弃物排放成本合理化入手,提高循化利用废弃物的比较利益。要加快和深入对资源税和环境税的研究,催生出利于资源循环利用、鼓励节能减排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从而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价格体系,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和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加快建设低碳经济服务和管理平台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目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还很薄弱,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和促进功能,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的鼓励和支持力度,扶持一批低碳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推广扩散企业,低碳经济技术信息咨询和规划、管理服务机构,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平台,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尝试性开展低碳经济标志制度。低碳经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使低碳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实现重点突破。
1.河南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基础建设全面推进的阶段
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不断地增长、工业化需求量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性建设逐年深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水平升级都亟需大量的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的持续性大规模不合理地消耗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地不断增加。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中,2005年~2030年在可选择政策情况下,中国一次性的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与能源相关的排放CO2年的比例将每年平均增长3.3%和2.2%。在各个情景显示下,2010年后,中国都将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河南省的情况更为突出明显。
2.河南省能源资源状况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河南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位于全国首位的有8种,位于前3位的有19种,位于前5位的有26种。煤炭、铝、钼、金属、石油、天然气等储量较大,其中煤炭居第8位.天然气居第17位。自建国后河南省启动工业化始,煤炭便是生产及生活的主要燃料,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将长期存在。
3.河南经济传统发展模式惯性束缚低碳经济的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河南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的为主,高度依赖于能源资源的投入。国家在“九五”计划中提出要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于河南长期的历史因素与种种不合理的体制根源,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没有得到改变。
4.河南经济贸易结构亦是制约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因素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居于高端位置,他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期,他们进口原材料或能源,出口科技含量高的传品,以此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我国产业处在低端位置,我国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的附加值较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差,在与发达国家竞争时往往处于下风。在国际贸易中,以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商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先进国家在进行自我产业升级的同时向外部转移相当大一部分高污染、高消耗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以河南省发展经历为例颜毓洁梁赟(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集型产业,中国承接了一部分类似于这样的产业。我们在为我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自豪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国家因为发展此等产业直接性或间接性地出口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并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的产业以机械生产、食品加工、化工材料、建材纺织等为主,这些都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二、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发展低碳农业,调整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对吸收温室气体,促进自然界碳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发展低碳型现代农业。河南目前存在大规模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现代农业,低碳农业应运而生,这是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与迫切要求。发展低碳农业首先在生产中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含量;其次,对农业剩余物(如秸秆、麦秆等)要循环利用,可以用它们来生产沼气,既可以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又可以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坚持优质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向。积极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发展大规模商品粮基地、有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工程。大力完善政策引导与政府支持,集中建设开发粮食生产主要区域。实施旱作农业、植保工程与沃土工程,强力打造稳产高产的基础农田。依据产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实行“种、养、加、销”四业配套,大力提升农业整体的生产力与农产品的竞争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规模调整中,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和农业循环性经济发展。
2.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低碳经济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均属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河南省应积极开发上述能源,并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与消费结构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大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推动河南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前进。
3.以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循环型工业体系的发展以低碳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充分利用河南的自然资源优势,以目前工业体系为基础,推广应用工业循环清洁生产技术,消除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弊端,逐步推动河南省工业发展从粗放型模式过渡到效益型模式,从而实现河南工业发展的可持续、绿色化、信息化与高效益。大力整合全省煤炭、天然气等重要资源,果断淘汰落后企业,促使资源向技术水平高、管理体系先进的企业优先集中,鼓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资源能源。落实循环经济理念于矿产资源开发中,开采过程中严禁粗放型作业,注重主矿开采的同时进行伴生矿的开采利用程度,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采利用率。部分尾矿、采矿废石同样具有利用价值,进行回收之后生产新型建材。在生产过程环节,积极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于建材、钢铁、化工等能源资源需求量巨大的行业,鼓励循环使用电力热力,努力杜绝不必要的消耗,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在废弃物产出方面,积极开展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对废弃物排放数量较大的行业,鼓励积极识别废物的可利用价值,运用新技术对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发展循环工业,关键在于企业。各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循环工业的要求,积极变更观念,努力革新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综合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降低物耗和废物排放。从生产到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4.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实施法律政策确保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和谐快速发展。河南应在吸取自身几十年发展教训同时借鉴外省乃至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尽快地制定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予以规范,以积极完善的政策导向促进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等方面立法限制高污染产业发展,适度在法律方面对低碳产业一定倾斜;完善低碳产品标准,使公众了解低碳消费品从而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立法打击伪低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净化市场秩序,维护低碳产品信誉度。
5.设立“低碳经济试点区”,寻求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途径
以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转型发展潜力大的的地区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金石。郑东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研力量较强大,可以作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区。郑州新区西起郑州市主城区的中州大道,东至开封市边界,北起黄河南岸,南至航空港区。下辖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航空港区、中牟产业园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中牟县等“五区一县”。郑州新区应该大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注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向全省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模板。
6.大力推进公众消费模式转型,宣传提倡低碳环保观念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鄱阳湖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逐年较强,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1995~2010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由2391.7×104t标准煤增加到6354.9×104t标准煤。1995年原煤消费占总量的79.8%,2010年占74.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整体来看,江西省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是江西省能源利用的主体,但过度依赖煤炭,且煤炭比重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图1)。
2能源供应短缺和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需与来源结构分析表明,江西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自2000年以来都在递增,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调入量从2000年的1157.2×104t标准煤猛增到2010年的4267.74×104t标煤。能源调入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2%增长到2008年的67.1%(图2),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从外省调入能源的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大,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3能源科技创新和利用效率低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方法,计算2009年广东、山东、湖北、江西、陕西、青海6省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显示,江西的人均碳排放在6省中最低,为0.750t/人,山东是江西的3.7倍;青海碳排放总量最低,为773.15t,其次是江西,为3254.30t。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江西碳生产率为1.690万元/吨碳。江西的GDP和陕西接近,因为能源消耗量较低使江西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生产率。尽管如此,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很大。由此可知尽管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最低,但低碳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碳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加碳汇潜力等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从系统视角来看,鄱阳湖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方面着眼:第一,生产低碳化。其一是源头输入的低碳化,其二是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其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促进低碳发展;第二,消费低碳化。主要是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有效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科技创新贯穿于低碳经济输入和输出、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节能减排潜力挖掘、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等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能源科技技术水平的高低。实现生产和消费低碳化。笔者认为,改进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其中,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关键,其它3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成败(图3)。
1能源科技创新模式
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在碳排放空间的约束下,以能源节约利用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为目标、以能源技术开发为根本动力、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关键。目前,鄱阳湖区大部分县市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段,能源需求大,但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低。依托湖区的新能源开发优势,引进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推动能源科技研发创新,努力形成更为低碳化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主要内涵。
2生产体系改进模式
最大程度地缓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核心,改进生产体系是最为重要的着力点。鄱阳湖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定型,因此生产体系改进阻力较小,工业发展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生产体系改进模式是指用集约型、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型的新型生产体系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生产体系,实现清洁生产、集约生产和循环生产。
3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江西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2.8%:55.0%:32.2%,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250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6354.9×104t标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759.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4757.89×104t标煤,在能源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江西产业能耗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还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是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主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的主要内涵在于:降低能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多的产业比重,提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小、污染较少的产业比重,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发展目标。
4低碳消费驱动模式
低碳生活方式实质是倡导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通过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发展经济的目的。鄱阳湖区倡导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和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同步进行的。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既可促进湖区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低碳消费驱动模式与人的观念和行为紧密相关,只有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才能发挥效用。
结论和讨论
1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鄱阳湖区要逐步调整优化煤炭调入网络结构,增加输油输气管道的投资建设力度,发挥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作用,形成分工合作、高效畅通、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湖区能源综合运输系统。从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角看,发展低碳或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鄱阳湖区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2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生产体系,可推进鄱阳湖区生产体系的低碳化。要选择性接收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规避资源利用大和环境破坏强的企业;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动力必须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湖区要借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加强以高技术、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和良好创业氛围的产业群为核心,先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区作为培育低碳产业群落的重点地区,积极引导低耗能、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联系、空间集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群落。
4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调整鄱阳湖区居民消费结构,引导居民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鼓励大众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环保交通工具。此外,要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有关税收政策,尽快建立节能专项基金,通过征收碳税和能源消费税,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源节约。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宣传力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97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0 引 言
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虽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导致各种气候和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对此,我国提出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在保持自然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稳定高效发展。而低碳经济作为实现绿色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控制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1 低碳经济概述
事实上,对于低碳经济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蓝本,通过对技术、产业结构、观念等的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属于一种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将绿色、环保等作为基本的理念,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加大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减少碳排放。相比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体现在低污染、低消耗以及低浪费三个方面,其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低碳经济更加侧重于对现有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以及对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确保在追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
作为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①改善现有的气候条件。一直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世界各国都存在着过度开采以及随意排放废弃物的问题,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也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于传统资源的开发,创新能源结构,控制环境污染,从而对气候条件进行改善。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绿色经济视野下,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创新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技术,减少浪费。结合新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③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而低碳经济本身在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作用,使得人们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财富,留下一个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2.1 加大宣传力度
想要确保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首先使得大众能够了解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确保其能够深入人心,获得公众的支持,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平台、广播等形式,加大对于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得其可以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引导其逐步形成低碳观念,从自身做起,确保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应该注意,在进行低碳经济宣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包括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作用,还应该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气候恶化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等的宣传警戒,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
2.2 注重技术创新
一是应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对低碳经济相关的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对新的清洁绿色能源的普及和推广,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保证研发效果的同时,对技术的开发成本进行控制;二是应该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核电站等的建设,注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碳的排放。
2.3 强化政策支持
想要确保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了解在绿色经济视野下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制定详细可行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及战略调整政策,以推动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例如,应该逐渐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普及力度,对能源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以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必要的调控工作,以避免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国民经济的过慢或者过快发展。
2.4 调整产业结构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在国民经济中钢铁、煤炭、建筑等产业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意义重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样的产业结构并不能满足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从理论层面分析,想要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就必须放弃钢铁、煤炭等产业,但是就实际而言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立足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高碳行业主导向低碳行业主导的转变,以确保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
2.5 创建低碳城市
一方面,在进行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时,应该融入低碳理念,立足实际,做好清洁能源的应用,同时应该重视城市的功能布局,确保其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的发展。从建筑方面分析,应该选择低碳环保材料,结合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从交通方面分析,应该加强对汽车尾气的处理、交通新路的改造以及各类交通工具的管理,提倡绿色出行,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3 结 语
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发展绿色经济,注重低碳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在尽量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确保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海北州;发展;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84-02
1 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实践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新的社会经济概念。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低碳经济概念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短短几年时间,推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社会实践。低碳经济作为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低碳革命”。欧美等国家已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也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区及城市纷纷积极行动起来,对低碳经济展开研究,采取措施推进低碳经济,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相关试点陆续展开,参与研究和试点的地方和城市越来越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低碳经济区可能成为国内各地区竞争的新的经济制高点。谁能把握低碳经济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处于战略竞争的优势地位。
以上种种,预示着“十二五”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起点,我国将迈入低碳经济时代。
2 海北培育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
2.1 对于海北而言,这是一个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在坚持“生态立州”的背景下,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顺应当前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实践海北州以低碳增长方式为方向的绿色经济模式。
2.1.1 一是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20――60年间,中国需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进行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海北州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主要矛盾仍很突出,加快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随着国家拉动内需以及支持藏区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海北州经济将进入一个速度加快和总量扩大的新阶段。目前,海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海北工业经济主要以电力、煤炭、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农畜产品加工以及煤炭物流为主导产业,2009年海北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一方面,富民强州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海北工业是资源依托型工业,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到高能效,低能耗,少污染的新的模式。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条件下,海北的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发展低碳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把切入点和落脚点放在发展上,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消除贫困,又根据自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1.2 二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要的方向就是在坚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发展旅游等低能耗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实际上也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实际上代表着“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要求。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使现有产业中的电子信息、旅游经济等更好地升级发展,交通运输业可以成为低碳模式的新能源利用,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1.3 三是发展低碳经济是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需要
海北地处青海湖北岸,是湟水河、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源头,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地位举足轻重。生态环境脆弱与资源富集并存,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必须坚持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改变公众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城乡生态文明的水平,有利于推动海北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 海北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
3.1 一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低碳经济就是利用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更多的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节能和减排。海北是全省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海北州矿产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棉、铁、铬等55种。海北州有天然草场264.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232.8万公顷,耕地5.25万公顷。境内森林面积5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2%。青海湖湿地是重要生态多样性基因库,栖息鸟类196种,湟鱼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均生活在青海湖水系的青海湖畔。湿地、草原、雪山、林海、峡谷等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不仅使海北成为青海省的旅游资源大州,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海北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境内河流年径流量69.2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1.2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67.8万千瓦。但我们目前除水能资源外,其它尚未开发利用。丰富的碳汇资源禀赋和生态品牌,决定了海北发展低碳产业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3.2 二是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海北州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持续开展了生态恢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探索发展生态工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经济。积极探索发展煤炭加工、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大力开发水电资源,水电装机容量近40万千瓦。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海北州已建成了一个“太阳能光伏提水示范点”。在生物质能开发领域,在农村沼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09年底,海北州农村沼气总数达12860座,并以每3000多座的速度推广。据测算,建一个沼气池年可节煤1500公斤,按海北州已建成12860座沼气池计算,总节煤量为193吨,减排潜力和清洁生产开发潜力非常大。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850栋、畜用暖棚10937幢。落实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减排措施,2009年海北州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9%。
3.3 三是自身发展具备的优势
海北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欠发达”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劣势,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这是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优势。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前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向低碳经济转型必然需要淘汰、限制之前高耗能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阵痛”,而海北则具有成本低、阻力小的特点。因此海北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条件比发达地区更好。
4 海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4.1 积极争取、组织申报,将海北列为低碳经济试点区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出台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并准备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低碳示范试点。国际气候组织也已宣布,未来3至5年内,将在中国发展5至20个“低碳城市”,旨在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以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省也将推进碳交易试点;今年将在西宁城市圈探索做好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海北州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组织申报,将海北列为低碳经济试点区。
4.2 组织力量抓紧开展低碳经济的调研,把低碳经济纳入
“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的调整和转型,政府管理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目前,低碳经济理论对于我们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应尽早组织相关单位的力量开展专题调研,比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非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的洁净、高效、廉价开发利用等。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海北州未来预期内的低碳经济路线图,并将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提出重点低碳经济发展领域、推广采用的低碳技术,以期为海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政策选择,为地区、部门、城市、重点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导引。发展低碳经济要与生态立州、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密切结合,统筹发展。
4.3 以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为依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把低碳经济作为发展导向,大力发展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主的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再生、产业延伸的循环经济承载平台。通过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工业提高能效,将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高技术、低污染、环境优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循环经济区。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开发利用水电、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强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促进海北州经济社会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根据海北的资源特点首先应选取两个切入点: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途径包括能源结构低碳化和产业结构低碳化。加强产业连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推广开发低碳技术,开展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发挥水电、农林、矿产等资源优势,坚持就地转化、精深加工、集约环保、集群发展,促进资源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和利用,以低碳的水电代替火电,利用生物质能,如秸秆气化。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循环经济区,逐步建成产业链完善,废弃物充分利用,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
4.4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弘扬低碳文化,倡
我国并没有对碳排放的直接监测数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碳排放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大部分测试研究都是基于对能源消费量的测算得来的。可再生能源基本不产生碳排放,因此本研究仅选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3类一次能源消费量乘以各自的碳排放系数来测算山东省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但对山东省而言,能源消费结构更是严重失衡。2012年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比重75.21%,煤炭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比重高达80.42%,因此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2碳排放预测模型建立
2.1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驱动力。当经济发展方式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封闭走向开放时,能源消费大量增加,因此大量的碳被排放到的自然界中。②能源强度。能源强度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产出之比。同等经济产出下能源强度越低,碳排放量越少。③产业结构。以2012年数据为例,山东省第一产业的能源强度为0.1188t标煤/万元,第三产业的能源强度为0.3023t标煤/万元;而具有高耗能、高碳特征的第二产业的达到1.1306t标煤/万元,分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9.52倍和3.7倍。因此,能源强度高的产业所占比例越高,碳排放就越多。④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本质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能源消费中的生活消费部分,因此,作为人口、建筑、工业、交通、消费的集中地,城市一直是耗能、碳排放的“重灾区”。⑤人口。随着人口增长,为满足人们的电力、工业、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需要,更多化石能源将被开采和消耗,增加了碳排放。⑥对外贸易。随着碳密集排放行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会加大后者的碳减排压力。另外,通过地区间产业的转移、环境保护开支的增加及技术的引入,可以减缓碳排放。因此,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具有两面性。
2.2模型构建
人口增长不仅对碳排放有直接的影响关系,也会通过影响其他因素间接的影响碳排放。因此,为了避免经济社会指标选取的重复性,本文选取1980~2012年山东省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作为碳排放指标,人均GDP、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开放度作为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社会指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统计信息网和《山东统计年鉴》。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要求建立在同阶单整的数据基础上。原始时间序列均存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在平稳性检验之前,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对数据分别取对数。,系统变量均为I(1)序列,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协整分析及模型建立。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对变量系统进行协整检验。通过使赤池(AIC)和施瓦茨(SC)同时最小的原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通过构建最大特征值(MaximumEigenvalue)检验统计进行检验。协整方程所有变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过t统计量检验,且模型整体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从协整分析来看,在长期内人均GDP、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同人均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开放度同人均碳排放呈负相关关系,这符合各影响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现实经济意义。人均GDP、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每变动1个百分点,分别带动人均碳排放同向变动1.0167、1.0252、0.0886和0.048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开放度每变动1个百分点,带动人均碳排放反方向变动0.1147个百分点。其中,对人均碳排放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能源强度和人均GDP,这与山东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密切相关,煤炭能源效率低且含碳量高;同时表明山东省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开放度的负效应说明尽管山东省对外贸易较粗放,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出口品占较大比例,但随着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例的不断增加,长期来看对外贸易将会逐渐降低碳排放。
3山东省“十二五”碳排放情景分析
3.1影响因素未来值的设定
依据山东省经济社会主要规划和中长期目标以及关于未来经济趋势的分析,从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出发,为山东省设置了3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基准情景、强化低碳经济情景、粗放型经济情景。①人均GDP。《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目标为“年均增长9%”,因此设定基准情景下GDP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9%,并分别取8%和10%为其他两种情景的GDP总量年均增长率。同时,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山东省人口年均增长率小于0.6%的约束性目标,进而计算得到基准情景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35%,其他两种情景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6%和9.34%。②能源强度。山东省“十二五”节能规划强调,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85t标煤,比2010年的1.02t标煤降低17%(按2010年价格计算GDP)。因此设定-3.66%为基准情境的能源强度变化率,其他情景值的设定则依据林伯强等(2009)通过对不同经济增长背景下能源需求总量进行研究,得到的能源强度指标的变动幅度在0.3~0.5之间的结论,因此在基准情景基础上分别向下、向上调整0.5个百分点得到其他两种情景的能源强度变化率。③产业结构。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2010年山东省三次产业比例为9.1∶54.3∶36.6。据此计算出“十二五”时期基准情景下第二产业GDP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年均变化率为-2.44%。根据何光一(2010)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GDP每变动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则同向变化0.5个百分点,对应其他两种情景GDP总量年均增长率为8%和10%,因此分别取-2.94%和-1.94%为另外两种情景下第二产业比重的年均变化率。④城市化。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描述中,全省城镇化水平要求达到55%以上,结合2010年末49%的城市化水平,可计算出基准情形下城市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2.34%。参考林伯强等(2010)对城市化阶段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中城市化水平不同情景的设定,在基准情景基础上分别向上、向下调整0.4个百分点得到其他情景假设。⑤对外贸易开放度。对外贸易开放度增长率是由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确定的。由于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并未明确规定到2015年进出口总值的变化指标,因此本文根据“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值19.6%的年均增长率,结合2011年和2012年山东省进出口情况,推算出“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值18%的年均增长率;结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9%和10%的三种情景,则分别对应于对外开放度年均增长率为5.80%、5.02%和4.26%。
3.2碳排放预测
根据上一节对各影响因素指标值年均增长率的设定,利用协整方程,计算得到“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人均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和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
3.3情境分析
综合分析各情景预测结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变化范围是2.49%~4.66%,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取值区间约为31023.77×104~34461.88×104t。与2010年相比,经过5年发展,山东省2015年碳排放将在2010年24990.84×104t的基础上增加24.14%~37.90%,而碳排放强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按2010年价格计算)则将在2010年0.63t/万元的基础上降低9.98%~18.96%。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8%的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在对“十二五”时期各省分配的碳排放额度进行初步估算后,给出山东省“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估算值为19.1%。由此可见,本文的预测结果与国家和山东省规划目标相符。在基准情景下,本研究采用了山东省到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GDP年增长率为9%)、节能目标(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7%)、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三大产业比例为7∶48∶45)和城乡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在55%以上),并结合山东省实际推算出经济增长目标下的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值,得出在2011~2015年间,山东碳排放总量仍将面临3.47%的年均增长,且碳排放总量将在2015年达到约3.25×108t。另外,基于碳排放与GDP增速,得出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速度为3.20%,意味着2015年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15%,略低于18%的减排目标。强化低碳经济情景为实现减排目标设定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经济的较低速增长、能源强度的较快降低、城市化进程以及对外贸易扩张速度较慢、第二产业比重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均放缓了碳排放量的增长。此情景下,山东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降低到2.49%,同时2015年碳排放强度在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降低18.96%,能够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粗放型经济情景则为将来的碳减排设定了一个较为悲观的发展前景。此时山东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接近5%,2015年碳排放强度在2010年基础上的降低幅度也相应降低到10%以下,与18%的减排目标值相比,效果十分不理想。
4相关对策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碳排放均有重要影响,但较高而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为保证碳排放目标的实现,在倡导节能生活方式、改变不合理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我们应把调整重点放到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和改善贸易结构上。
4.1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技术投入
煤炭利用效率低且含碳量高,因此山东省应依托胜利油田加大对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快沿海城市LNG设施的建设,努力提升石油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另外还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如德州“太阳能城”等。此外,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可从根本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山东省应注重国内外先进能源利用技术的引入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能源开采、转换及利用环节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与碳减排直接相关的燃料使用转换环节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仅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还能通过后续处理实现减排。
4.2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减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高能耗的原材料产业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低排放的金融、服务、信息等产业迅速发展;其次,各行业的技术含量显著提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加快产品和服务升级步伐。另外,“黄蓝战略”的实施,立足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与海洋资源优势,着力于建设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之10个重点产业的确立,将引领山东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高端高质高效产业的发展。
4.3完善政策机制,构建绿色贸易体系
1.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经济法保障的必要性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合理分配经济资源;保障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低碳经济是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相适应的,经济法可以用来调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法为其进行保障和规范。在社会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进行高碳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低碳经济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法为其提供保障。
2.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外借鉴
西方一些国家早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对相关的碳排放问题征税,比如丹麦、瑞典、挪威征收的二氧化碳税,荷兰征收的燃料税、石油产品税等。
英国于2001 年4 月开始实施征收气候变化税,属于英国气候总体战略核心,是英国“气候变化计划”中一项实质性政策手段,实质是一种“能源使用税”,根据企业使用化石燃料与用电所产生的数量调节税值,如果使用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则可减免此费用。
英国于2001 年成立了碳基金,它利用征收上来的气候变化税、垃圾填埋税以及英国贸易工业部提供的少量资金用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英国政府还推出了一项针对能源密集产业的政策——气候变化协议制度。该协议规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和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并在最终能够达到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那么政府将给予免除其应征得的80%的气候变化税;假如企业不能实现约定的目标,政府也允许这些企业参加排放贸易机制,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买卖其他公司排放配额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在气候协议中的承诺。
英国的碳排放贸易机制,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排放能力去购买这种排放许可证,这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方法”对温室气体进行定价。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法思考
从外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看,主要是通过税收的手段经济调节,规范经济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就我国而言,低碳经济作为新鲜事物,首先赢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再通过法律手段逐步引导企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并且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立法的特点是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法领域对其加以规制,而在对经济关系起调节作用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对经济法方面的探究很有必要。
首先,从产业法方面来说,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各类企业设定一定的排放标准。逐步淘汰一些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发展低排放、低能耗的产业,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改进,发展低能耗的产品,促进产品的升级,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从市场规制法方面来说,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阻碍,所以就需要国家从市场规制法方面,使低碳行业免受垄断、不正当竞争的危害,对低碳产业进行保护。
第三,从银行信贷方面来说,要通过对低碳产业提供信贷优惠达到扶持目的,比如降低低碳产业或低碳产品的贷款门槛,或者为其提供贷款利率的优惠,为低碳产业优先提供融资环境,与此同时,严格进行限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的融资,这样能有效地促进低碳行业的发展。
第四,从税法方面来说,要充分发挥收税这一经济法特别的经济职能,增添税收法的内容,开征碳排放量限定税来限制资源的浪费,加大低能耗和高能耗企业间的税收差距,还要对低碳技术创新提供税收优惠,以此引导企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法制与经济,2006.10
[2]贺汉魂.资本论.经济伦理视阈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发展,2010.3
[3]王立宽,谢军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对策.科教文汇,2010.5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2]尹小平.王洪会.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