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40: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低碳经济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2003年英国首度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环保的经营发展理念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利用更少的能源,减轻污染,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在低碳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金融需求进行集中处理,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
一、金融低碳经济发展项目运行现状分析
(一)政府支持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1.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着力提升领导水平地方政府在建立相关管理条款的过程中,针对节能降耗专门设置相应的指挥部,深度贯落实协调机制,确保节能项目在领导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实现有效的传递。例如,山东省菏泽地方政府还针对低碳经济结构下发了相应文件,为《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
2.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着力提升考核力度地区在处理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的过程中,也能针对具体问题建构有效的评比机制,确保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之间能建立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模型,实现节能考核项目的有序运行,提升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相关政府以及企业节能考核体系的完整度,切实维护节能减排项目的有序运行,从而积极推进各种低碳项目的落实情况。
3.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着力完善结构要求地方政府在运行低碳环保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自身对于低碳经济结构的认知程度,也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规划,确保管控层级结构和管理要求的有效性,进一步升级管控模型的实效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改造项目的有效性,也要集中完善技改项目,投资结构以及新产品开发项目都要有序推进,从而确保整体运维操作结构贴合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经济条件。
(二)金融机构支持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在金融机构建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其进行集中探讨。一方面,要集中强化低碳金融管理制度,确保管控层级结构和相关激励约束机制能发挥其实际作用,并且进一步践行环保要求,将环境保护项目落实在信贷资金机制的全过程,建构动态化的管控层级结构以及监测机制,保证分析项目能贴合实际需求,实现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低碳带框的绿色通道,确保经济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综合维护。
(三)人民银行支持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人民银行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切实有效的项目管控层级结构,进一步及时出台指导意见,并且要针对具体问题集中强化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协作关系,确保利用不同组织形式和金融结构的有效融合,集中搭建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
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市场发展结构滞后
在低碳经济结构运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低碳市场和经济结构的监理水平,要从管控要求和管理层级模型进行集中处理,而在2008年到2015年,我国一些一线城市都已经和能源交易机构建立相应的合作,并且和国际一些大型交易机构建立了互动平台。但是,多数交易平台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缺乏对实际运行项目的维护和监督管控力度,碳交易项目缺乏实质性效果,截至2010年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CDM项目仅为2300个,加之交易市场内部节能减排项目的运作结构和服务项目较为分散。
(二)市场参与积极性滞后
一些企业在参与低碳经济项目时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积极性不符合实际需求,且金融机构不能对相关项目进行集中处理。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结构中,中介机构发展机制并不健全,相应的中介也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并不能有效消化大规模的项目运行结构,金融项目分析机制和交易风险也较为明显。
(三)市场服务结构发展滞后
市场对于低碳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以及项目运作模式的认知较为落后,整体风险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也不能有效得到落实,在经验借鉴方面也相对滞后,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集中升级管控项目的研发和推行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碳金融的快速发展进程。
(四)社会法规体系发展滞后
在对低碳经济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相关法规体系较为落后,体系发展模型和审理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整体政策约束和激励作用实际效果也并不大,整体社会法规体系发展模型相对滞后。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
(一)集中完善低碳化市场体系
在建构市场化低碳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系统化管理机制和管控运行模型,确保交易平台行之有效,且整体管控层级结构和管理要求能贴合实际需求。第一,要结合市场需求建构国内统一的项目交易平台,制定统筹管控的交易标准,结合标准建构有效的交易行为,并且集中整合地方易机构的运行功能,切实维护机制和运行机构的整体功能,确保从根本上建构更加多元化、更加多层次的项目处理机制和管控平台,切实维护整体运行模型之间的完整度。第二,要结合实际交易市场,集中完善市场内部的交易市场,建构更加积极的运行模型,充分贴合国际碳交易项目和定价规律,确保能从综合发展的角度对交易机制进行集中审定,只有积极探索交易制度,才能在建立合理化交易价格的同时,切实维护价格杠杆的配置环境,保证资源结构的有序推进。第三,要和国际接轨,建构更加贴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项目运行交易原则,集中培养能与国际市场交易的项目能力,确保积极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践行国际货币篮子的发展要求。
(二)集中优化社会大众的低碳认知
要想提升大众对于低碳的认知,就要从思想意识和理念层面提升管控效,利用座谈会、电视讲座以及银行信贷财经人员的专题培训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于低碳的认知。要提升全社会对于低碳产业的认知水平,积极转变发展思维,集中强化不同管控结构和管理项目对于低碳项目处理能力。另外,在实际管理结构建立过程中,要借助人民银行,将其作为基本的信托基础,建构更加贴合于市场需求的企业碳排放以及环境违法数据库,确保管理明细能被大众认知,且整体管理目标和管理层级结构能贴合实际需求,保证能进一步敦促企业建立环保认知,从外延发展逐渐转变为内涵发展,实现GDP的优化增长,集中提升企业发展的水平和效果。
(三)集中创新低碳服务模式
相关部门在建构低碳管控模型的过程中,要对服务模式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管控模型和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在实际管理模型建立过程中,金融机构要集中把握信贷项目的运行方向,确保对低碳行业进行重点支持,切实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整体经济结构贴合实际需求,也要对相关运行层级进行进一步引导,从而有效运行管控要求和管理目标性。另外,在碳排放项目处理层级结构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探索,利用多元化项目发展措施推广整体管控要求[6]。例如,相关金融机构能利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推进整体项目良性运行,并且保证资金运行结构相对稳定,整体运行模型能在服务领域内发挥其本身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国内中介机构的服务和交易能力,从本质上优化低碳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水平。
(四)集中完善相关法规条款
在低碳经济结构运行和发展进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管控,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要求贴合实际市场发展诉求,也要建构更加有效的法规条款,确保管理模型和管理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符合发展需求,保证各项操作措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地方政府要建立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确保基金结构能有效推广民间低碳经济运行模式,促进清洁能源以及消费技术契合市场实际需求。总之,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要积极落实法规项目和配套系统,提升措施管控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落实节能降耗项目的发展目标。
作者:石磊 郑妍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晓娟.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8(01):57-61.
[2]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与多维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29(12):39-43.
[3]郭福春,潘锡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4,15(10):12-19,127.
[4]赵蕾,马丽斌.河北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30(03):30-34.
[5]郭福春,潘锡泉.金融支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J].浙江学刊,2014,15(05):189-195.
1.1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法国酒店行业协会报告,酒店运营活动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如空调暖通、热水系统和照明等。其中,空调暖通是酒店的“能源消耗大户”(约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的50%);用于住客的洗漱、膳食的热水系统,是酒店的第二大能源消耗源(约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的15%);第三大能源消耗源的照明系统则占酒店总能源消耗量约12%。除上述运营活动外,还有很多因素也显著地影响酒店的能源消耗,如规划设计因素(建筑物的体量、建筑样式、结构形式和地理位置等),生命周期因素(建筑物使用年数、使用寿命)和季节性因素(酒店的淡季和旺季)等。据调研表明,酒店住客大约有60%的时间不在室内活动,而室内空调系统仍在不间断地运行,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1.2认证评价体系
为了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法国政府主导欧盟针对酒店业等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颁布了严格的环境管理法案和环境认证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管理类:环境管理系统(EMS)和环境管理标准;认证类:生态标签和生态证书。(1)环境管理系统是通过结构化框架和组织机构的有效结合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在其建筑物生命周期结束之前向运营方提供环境绩效检测报告,包括降低能源、水的消耗,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其运作步骤包括引入环境管理系统并与公司现有环保制度相结合,在此框架下进行规划、实施、运营、监控和改进。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主要应用于酒店业等高能耗行业的标准,它允许使用单位使用生态管理审计系统,并鼓励其加入欧盟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修改,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2)相对而言,生态标签和生态证书有更广泛的行业细分,共有超过100个子项认证,涉及旅游、生态环境和酒店餐厅等。生态标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识别体系,组成一个由具备生态友好意识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不断激励和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推进都市低碳生态圈的发展。生态证书也是一种认证方式,法国生态认证体系(HQE)建立于1992年,与其配套使用的是欧洲通行的耗能证书(EPC)。耗能证书主要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电器产品,证书所显示的能耗数据将直接影响到上述产品的价格,能耗越低,售价越高,反之亦然。
2英国
2.1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英国权威杂志报道,英国大多数酒店的运营成本中,花费最多的是采暖系统(约占总运营成本的40%);其次是热水系统,约占总运营成本的25%。在酒店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作者发现只要运用合理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手段,采暖系统成本可以降低到20%以下。同时,英国现有酒店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已经老化,通过修缮和改造等方式,既有酒店可以提高建筑物保温能力和降低能耗,从而节省运营费用。此外,对于照明系统而言,简单的开关动作就可减少约40%的酒店照明费用,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相对于白炽灯既可节省30%能耗,又可减少60%的热量,同时其使用寿命比白炽灯更长。
2.2认证评价体系
作为全球最早问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认证体系,建筑物研究建造环境评估方法(BREEAM)是一项被50多个国家使用的国际标准。BREEAM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激励开发商等机构增强对生态可持续建筑的需求。BREEAM认证体系共有10组类别,包括管理、能源、水、健康和舒适、运输、材料、废弃物、污染、创新和土地利用,每组分若干子项,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营三方面对建筑物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对的分数。根据子项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性不同,BREEAM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合并计算各单项得分,得出一个均衡的整体成绩,出色(85分+),优秀(70分+),很好(55分+),好(45分+),通过(30分+)和未分类(低于30分)。
3中国
3.1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的酒店业一直是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很多酒店过量消耗有限的资源,造成对国人和环境极其严重且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新建的豪华酒店在规模和数量上已经过剩。但是,一些经济型酒店在建设、改造和扩建过程中,开发商仍然不顾市场的需要,坚持按照奢华的酒店建设标准进行开发建造。同时,有些酒店声称为了满足顾客的某些需求而盲目扩大建设规模或大量地增设酒店设施。事实上,这两种倾向导致现有酒店设施既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又无法保证系统运行最优化(性能和成本等),造成较大的能源消耗,这些无疑是能源管理意识缺失的后果。
3.2认证评价体系
2006年,中国正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建筑用途不同,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根据标准规定,绿色建筑认证分为3个等级,即一、二和三星级。其中,三星级为最高等级,获得星级认证的建筑物表明其在“四节一环保”等方面满足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根据标准内容分类,主要包括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个指标。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以来,目前仅针对新建建筑,而未涵盖扩建或改建的建筑物。同时,对于新建项目而言,由于标准出台滞后于欧美国家,因此,建筑物的运营数据相对有限,不足以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和投资回报指标。此外,高昂且不透明的第三方评估费用也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评价的又一障碍,不少酒店开发商不愿意为低碳技术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他们无法预测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利润回报。
4结语
关键词:低碳旅游 旅游 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76
1 低碳旅游定义及内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顾名思义,‘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消耗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也因此,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
低碳旅游重在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低碳旅游的具体行为要求,也就是将旅游活动、度假方式等消费行为的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既能益智益体,放松身心,又能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其内涵是以环境为中心,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为重点,实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模式,强调保护环境而非享受环境。
2 低碳旅游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2.1 研究背景
低碳旅游是继生态旅游后提出的又一新型旅游模式,打破了以往消耗环境的传统旅行模式,是一种较生态旅游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旅游。对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转变人们以消耗环境获取享受的旅游思想,进而减缓环境压力,构建环境,相和谐的社会。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在“低碳经济”过程中,旅游的优势充分突显,也会构成中国旅游发展的长期重大机遇。首先,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资源少,而且很多资源可以永续利用,由此自然形成碳排放少的突出优势。其次,多年的实践证明,旅游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会促进环境的改善,这就有助于承担我们的碳责任,减少碳债务。再次,会形成新型碳机制,即通过旅游发展,对其他产业产生良性替代,形成产业补偿,从而达到既节能减排又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
2.2 研究价值
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不仅涉及到旅游一个方面,在交通、入文、经济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不仅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有利于推动中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促进人们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转变。
3 国内低碳旅游的现状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我国能源方面虽然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对于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威胁。随着资源的过度利用、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我国生态承载力下降,将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已经在全球引领出一个旅游新形式,而在我国,各个景区在低碳旅游方面也初见端倪。
3.1 旅游者的低碳行为
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民间就已经产生了低碳旅游的方式,只是当时在理论层面上还没有真正提出相关概念。比如,民间自发形成的驴友团体、自行车爱好者等户外运动旅行团体或是社团,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低碳旅行的引领者。他们的旅行对环境影响较小,对景区自然风光原始保留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途中对垃圾带回等方式,标志旅行者们环保意识的增加。
3.2 旅游企业的低碳行为
例如目前我国好多旅游城市的宾馆已经开展了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经营方式,即在宾馆中不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洗浴产品等,或是不免费提供该类产品,以提高客人低碳环保意识。具有代表性的携程旅行网也参与了此项活动,推出国内第一个碳补偿项目,还有好多演艺明星也加入此行列。
3.3 旅游目的地的低碳行为
比如在长白山等旅游景区,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景区一律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所有旅行社的旅游大巴必须停在停车场,游客可以乘坐景区内提供的免费大巴出行上山游玩。
3.4 行政部门的低碳行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4 我国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了解长白山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现状,在长白山地区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要大规模推广低碳旅游将会遇到以下问题:
4.1 旅游者旅游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80%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初衷是为了缓解平日工作的疲劳,包括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上的压力,他们大多数选择出门旅行,但是很少关心出行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所以47%的旅行者会选择自驾等方式,而忽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大约有不到一半的旅行者会在出行过程中注意产生垃圾的处理,但是极少数人会考虑到碳排放和低碳旅游。
4.2 旅行者社会责任意识
从调查问卷的搜集和整理情况来看,大约有78%的旅行者支持并倡导低碳旅游,并认为低碳出行,在旅行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值得去尝试,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公共交通不方便,距离太远等),导致其采用一些相对能耗较高的出行方式。
4.3 旅游者成本
从调查的消费者结构来看,约67%的被访对象为工薪阶层,他们较其他对象更为注重时间成本,他们认为自驾方式较搭乘公共交通更为方便,而且在时间上更为自主;而对于较远地区的旅游者则偏向采用飞机这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飞机的碳排量是非常大的;被访对象中的青年学生等,由于假日充裕,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周末或者国家法定小长假等时间都可以出游,从而更愿意采取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节省出行成本。
5 总结
发展低碳旅游不仅能降低能耗、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催生一些与低碳旅游相关的产业经济链,使得旅游业发展更加全面,更贴近自然。虽然目前低碳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初见端倪,但是要真正实现低碳、全民自觉低碳旅游还有相当长的一段历程,这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与财政支持,而且更需要旅游者、旅游中介机构、景区管理者的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 年”测算,2005-2030 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
(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来说,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具优势,这就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
(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2]。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 155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 10.7%,居第三位。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 2020 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 60%以上。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均属于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 9.7%。2009 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 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三、调整我国低碳贸易实施思路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比较低、环保标准比较差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资源消费较低、环境污染甚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已经形成,这说明国际上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3]。
2.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 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
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环境保护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11(7):11 -25.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2003年2月,英国工贸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序言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况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国内一些省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因此,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进展状况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云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产业的支撑。
按照低碳产业概念,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产业是低碳产业,电力产业中水电也是低碳产业,云南五大支柱产业中有三个半属于低碳产业范畴。矿产业也在积极寻求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1)烟草产业
烟草业是一个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的行业,但基于国家和省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烟草业自身的改良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抽烟产生的有害物质有4000余种,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那么如何降低卷烟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成为烟草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燃烧一支香烟,最终进入空气的一氧化碳约为90mg,二氧化碳约为135mg。05年我国销售香烟19328亿支,因此,由于吸烟进入空气的一氧化碳约为17.4万吨,二氧化碳约为26.1万吨。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最终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43.5万吨。新品云烟“如意”是云南红云集团成立后回馈消费者的第一份厚礼,其在烟标上首次印有环保标志,根据国家局有关规定标注:烟气一氧化碳量13mg。以此类推,如果我国销售的香烟都为“如意”,那么,云南省将为全国每年减少37.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电力产业
云南省煤层气资源约4240亿立方米,抽采1亿立方米用于发电,可实现节能量9.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21.375万吨的二氧化碳;“十一五”期间,示范完成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示范工程1600项,其中完成600台高效节能电机替代落后低效电机,600台套风机、水泵低压变频改造,50台套高压电机变频调速改造。目标是年节能14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31.5万吨二氧化碳;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工程,计划年节能22万吨标准煤。云南省电力产业40%靠火力发电,如果采用节能改造工程,将年减少49.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3)矿产业
云南地质结构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都十分丰富,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因此,也是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单位。矿产的冶炼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与电力产业一样,矿产业同样采用了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工程,将减少49.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例如:1)钢铁行业:完成昆钢控股有限公司余热发电示范项目,年新增发电量11.4亿千瓦时,折合14万吨标准煤。2)水泥行业:完成云南瑞安建材48兆瓦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示范项目,推动昆钢嘉华、红塔滇西水泥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全省50%新型干法水泥窑实现装机发电,年新增发电量8.14亿千瓦时,折合l0万吨标准煤。3)焦化行业:在焦炭主要生产地曲靖示范完成两个焦炉煤气发电项目。回收60%焦炉煤气发电9亿千瓦时,折合11.061万吨标准煤。4)黄磷行业:在有条件的黄磷生产企业示范完成两个黄磷炉尾气发电项目。5)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蒸汽蓄热器项目,实现每小时回收100吨蒸汽冷凝水,年节约能源1.44万吨标准煤。每年共可减少至少82.1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2.林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即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指发达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源的排放和增强汇的清除项目,产生的减排单位可以出让和买卖。简单来说就是发达国家从中国的清洁能源类项目中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抵冲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现阶段可计入cdm减排项目的林业活动限于造林与再造林,即林业cdm固碳项目。
由国家林业局与保护国际(ci)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按照有关国际规则设计和操作程序,正在云南和四川,结合森林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林业碳汇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发展森林多重效益,包括生物多样性、碳汇、及社区发展。目前已开展的工作:一是筛选出了玉龙、隆阳、腾冲、双江4个县市区为森林多重效益项目(fccb)优先发展县;二是召开了fccb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专家咨询会及设计报告会;三是成立了碳汇信息管理中心,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由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共同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
二、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这些资源使得云南能源结构的转变成为可能;秀美的自然风光及浓厚的民族风情,为低碳经济的代表——旅游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云南排碳少(工业化程度不高),吸碳多(森林资源丰富)的经济特点,大大降低了发展低碳经济所付出的成本。
那么,云南应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各个产业,很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呢?1.烟草产业随着人类环保及保健意识的增强,烟草业不可避免地面临衰退,云南省的烟草业已经发展到顶峰,在未来的低碳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对于贮备了大量资金却不知如何使用的云南烟草业,我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其他具有低碳竞争力的产业,如旅游业,生物质能产业,实现共赢;二是积极研发烟草的其他用途,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烟草蛋白具有食用价值。烟叶富含蛋白质,烤烟烟叶在10%左右,晒烟和白肋烟可高达20%。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蛋白尤以烟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fi)含量高,fi蛋白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仅均高于世界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蛋白制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标准,而且其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亮氨酸都超过该标准1倍左右,比一些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而且烟草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收获,烟叶产量高,利用鲜烟叶提取蛋白,其亩产量可超过大豆。
烟草具有药用价值。烟草中所含的泛琨10是目前治疗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特效药物。从烟叶中提取的烟碱具有使精神兴奋和镇静两方面的温和作用。最近的医学研究又发现,烟碱可以缓解托瑞特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和注意力缺乏症;而且烟碱制成农药可防治农作物害虫,剩余物质可用作饲料和肥料。
2.以食品为重点的生物开发产业
生物产业是以再生性生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市场需求规模巨大,能源需求较少,污染性低,具备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特征,是创造绿色gdp的“领航产业”。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借助低碳经济的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国际国内资金的支持。世界银行,各大投资性银行以及国内银行都对低碳融资采取着非常积极地态度;二是大力发展乙醇燃料。云南省
主要采用木薯、甘薯等非粮作物生产燃料乙醇,而且现有的生产企业并未占用耕地,所以云南的发展前景看好。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发展以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产品。
3.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旅游业旅游业同样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竞争压力的不断扩大,对精神愉悦的追求将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我们要做的是,借助低碳之风,进一步壮大生态特色旅游。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拆除景区违规建筑,恢复生态原貌,积极推进生态饭店、生态旅馆的建设,提供以绿色食品为主的饮食和采用节能设备的住宿;二是积极开发新的景点,在创意上结合环保,策略上注意与其他景点的斜街,规划时充分考虑当地经济、人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4.其他非支柱产业应如何应对低碳的挑战除了以上支柱产业,其他产业也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减排二氧化碳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政府应鼓励非支柱产业的兼并与合作,发展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展壮大,很难在践行低碳的过程中得到政府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在技术引进及结构转型中将遇到无法逾越的难关,根本谈不上发展低碳经济。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推行低碳方式,培养职工低碳意识,开发企业低碳精神。
5.直接的经济利益
以上都是间接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其是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使我们看到了契机,它可以直接带来资金的收入,完全可以发展壮大为一个产业。
三、小结
发展低碳经济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不仅能够促进解决国内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宗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2]何燕.昆明低碳经济情景分析[j].科学环境导刊,2009(1).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业;现状;对策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滥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不良的经济影响逐渐被人们熟知,尤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如何合理运用能源使经济社会低碳化的方向深入发展,而低碳经济则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低碳经济主要的涉及部门,建筑业如何在全球低碳化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适应社会经济进步,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建筑设计、规划不合理、耗能量大
在我国,住房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居多,尽管国家在2006年时曾经规定在新建商品房中9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要占到总建筑面积的70%,但是少有城市能够达到这一标准,既是个别地区能够达到,那些符合标准的房屋也多数存在着采光不好,通风不好等设计上的严重问题。
(二)建筑材料和能源利用方面存在隐患
目前,大多数被建筑工地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都是消耗高,污染高,效果差的材料。在能源的利用上很少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煤炭和石油仍然是建筑能源的主要来源。
(三)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和国际节能标准之间存有差距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新建工程面积虽然占到了世界新建工程的一半,但是80%到90%都没有达到国际节能标准。我国现在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仍然是发达国家的3倍。因此,虽然说上海等一些先进大都市已经在推行低碳经济,但是从本质上而言,我国的低碳建筑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运行体制和成熟的路线技术图,也没有相当清晰的低碳计算体系。
(四)大众参与度低,相关政策和法规未出台
目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应的绿色建筑,建筑企业的低碳增长方式也正值一个雏形阶段。因此,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一支的向心力。对消费者和企业并没有完全普及环保的绿色观念,而政府虽然从宣传整体上日渐注重环保,但是与此相关的有效管理体制仍然没有强制的实施。
二、我国建筑能耗不合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5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均推动了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开展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并且继续快速增加,但是由于建筑用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浪费严重,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的污染度高出国际标准2至5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存在尖锐的矛盾。
(二)行业管理监管水平较低
新开发的建筑中,开发商未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使得高耗能建筑纷纷上马。开发商尽量减少使用高质量、节能效果好的建筑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本应该两层的玻璃幕墙设计成一层,大大降低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造成能源浪费。此外,商业建筑中过多选择高耗能的空调方式,造成冷冻机和冷却塔效率低、输配系统能耗高、过渡季节大量运行空调;很少安装热回收措施、造成能量“跑冒滴漏”严重。
(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滞后
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滞后突出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业智能建筑开通率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很多智能建筑项目设计完全达到了5A标准,但在项目建成后,开通率却很低,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应用程度也很低。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IT服务商的后期支持和维护服务滞后。项目交付之后的智能化系统使用和维护,通常不是专业人员,而是物业单位。楼宇自控领域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一旦发生问题,不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整体智能化系统或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很容易造成应用不充分、设备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等能源浪费现象。
另一方面是老化建筑“无力”高效利用能源。在老化建筑中,节水器具难以推广,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供水管网老化,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再生利用率低;供热采暖系统垂直单管串联方式,用户无法自行调控供暖量,致使能源浪费更加严重。
三、我国建筑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完善《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
2.出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的绿色建筑政策。以政府投资的建筑为突破口,规定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在部分有积极性,有工作基础的地方试点,要求新开发的城市新区新建建筑必须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技术标准;研究出台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资金的扶持和鼓励。
3.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示范。争取利用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相关的示范工程,一是单体绿色建筑的示范,二是城区或小城镇的区域性示范。
4.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建立绿色建筑理念传播、新技术新产品战事、教育培训基地、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全民意识。
(二)产业层面
1.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等各环节的标准,建立既有建筑的绿色建筑改造评价标准体系。
2.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建设绿色建筑材料、产品、设备产业化基地、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培育和扶持绿色建筑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强人员队伍培训。
3.建筑行业应当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大力发展交易市场。目前,我国交易全是在现货市场里面,没有开展期货交易。对此,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出,相比一般商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着更大的政策性和技术性的风险,故而国际市场对于期货、期权等碳金融工具的需求日益显现。所以,自2006年起上海期货交易所便开始研究碳排放权期货,希望通过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帮助中国提高碳资源定价影响力,建立符合国内需求同时对接国际规则的碳市场交易。
(三)企业层面
1.研究完善绿色建筑产品技术支持体系。编著《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健全相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机制,组织技术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合自主创新,发展适合国情的绿色建筑新型材料。
2.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技术和清洁能源。大量使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施工技术,广泛推广绿色建筑,加强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利用。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碳排放的降低,将低碳经济贯彻始终。
3.通过主营业务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和低碳的双赢。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并且经济效益较差的业务,增加碳排放量较小并且经济效益好的业务。将建筑施工企业从过去对煤炭和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向水电投资、风力投资、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不断减少,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资源,推进结构的调整以及力图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求得转变。
综上所述,在全球低碳经济化潮流的巨大趋势下,我国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要充分意识到低碳的重要性,还需要彻底地施行绿色建筑和低碳增长方式,在满足自身经济利益,为国民收入的增长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生活环境。经过不断的探索,建筑行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改善,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和施工市场也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群胜,罗兰.环境友好设计与低碳经济[J].工业技术经济,2009(9):127-129.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1-4,9.
关键词:酒店;绿色营销;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随着环境逐渐恶化,碳的排放量逐年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量的重要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酒店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势必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能源,因而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与废弃物。在整个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酒店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采取低能耗、低污染,寻求绿色环保,博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因此酒店实施绿色营销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低碳经济和绿色营销的概念阐述
至今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做出准确完整的解释。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Ⅲ中指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①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p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②综上所述,绿色营销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营销手段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效结合用以满足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利益的新型营销模式。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酒店实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政策的缺乏
绿色营销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战略,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现如今的政府对绿色营销战略的实施明显支持力度不够,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对绿色营销的进行推广和管理,并颁布了一些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但是在实行过程中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使并且普遍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难执的现象,使其约束力大打折扣。目前我国出台关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法律仅有12部,而国际已出台27部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在立法方面比较缺失,在激励绿色营销发展方面还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相关政策,因此政府很难从客观上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进行有利的调控和监管。
(二)酒店内部的缺乏明确的绿色营销体系
酒店实施绿色营销需要内部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只有明确的绿色营销体系,才能有目标的进行市场细分,对营销组合进行有效的优化重组,建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又可以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绿色营销战略。目前我国酒店在绿色营销体系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酒店对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相对较差,缺乏约束力。
(三)绿色消费意识不强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认为自己在酒店花钱消费,一定要使用酒店免费提供的一次性用品才是应该的,这种心理导致部分消费群体对资源不但没有做到节约而且加大了浪费的现象,这种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只有5.8的消费者清楚的了解绿色消费并可以引导身边的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74的消费者对绿色消费仅了解一部分,甚至20.2的消费者完全不了解绿色消费。同时社会存在着一部分的消费群体本身并不认可低碳绿色生活认为其自身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无法理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并且认为酒店只是在“炒作”,并不愿意配合酒店的工作。
三、酒店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虽然我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一些相关政策,给部分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得许多企业纷纷加入环保的行动中,但是我国对于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不强,因此还是有很多企业对此不屑一顾,相关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强势出击,对污染环境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为其他蠢蠢欲动的企业敲起警钟,使其再不敢肆意妄为。并且要监督整改的企业,对于整改不达标、推迟整改、拒不整改的企业进行更严格的处罚直至达到相应标准为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营销策略。恩威并施才能得到平衡。政府不能仅仅从惩罚方面控制企业全面实现绿色营销,还要对一直坚持以环境保护为理念进行绿色营销的企业加以鼓励和奖赏,这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心甘情愿的加入绿色营销的大军中。
(二)强化消费者的绿色教育
消费者的意识影响着其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消费者在绿色消费过程中,要遵循文明、绿色、环保的消费准则。我国人们对绿色消费的意识差别较大,并且低层次这相对较多,政府应该肩负起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责任。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方式,因地制宜的积极宣传保护生态坏境、节约资源的绿色意识、努力传播绿色消费的信息、大力推广绿色产品的功能与优势、积极推进和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进程。
(三)培养绿色消费意识
通过宣传绿色信息、传播绿色行为的好处来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消费者具有良好的绿色意识有利于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行为,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在社会公众的眼中,酒店是一个高消费的物质场所,中国人的餐桌“礼仪”常常被电视传媒传播,因此它常常被贴上浪费、奢侈、污染环境的标签,但是随着恶劣的环境问题频频发生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那种以消耗资源能源、破换环境为代价的消费模式逐渐被否定以至淘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仅不会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在我国,酒店拥有分布广、数量多、高消费、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特点,它理应和社会一起承担责任,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行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整个社会的绿色意识、这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各种权益在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的实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房地产业这个经济体已经带动了如家电、建材、冶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支撑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群体,构成了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经济如何平稳着陆,又有哪些风险?
从2010年至今,中央政府一直坚持着对房地产的调控,从政府连续出台的“四大框架性文件”即“国十一条”、“国十条”、“新国五条”和“国八条”以及“五大调控工具”即土地、融资、开发、市场和税收的同时运用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重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近期对房地产业采取怎样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如何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把握合理需求与投机需求的关系;二、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三、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调控关系。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两会”的召开并没有让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降低。因此,如何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解决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的首要问题,从根源上创造有利因素促使房地产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两会”更进一步印证了这个观点。
所以,房地产的开发项目虽有着不小的风险,如对房地产业管理控制不合理,将有可能在市场经济中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同样也存在很大的机遇,为国家社会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提供条件,为民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住房,以及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项目的成功开发获得社会赞誉和丰厚回报。
近年来,Z市的房地产在该市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如:价格日趋合理,规模日益扩大,市场日趋成熟,购房群体日益扩大,但是Z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房地产项目开发过于集中,楼盘楼间距过小,楼盘周边环境吵杂,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价格上涨幅度过大。Z市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出售给房地产商的土地价格逐年上涨,且开发商项目利润逐年加大,这就导致了房价不仅成本加大,房价也持续走高。近三年时间,市区中心地段房价基本上涨了一倍。
(2)项目开发过于集中。根据数据分析,Z市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项目开发过于集中,在市区中心地段新开发楼盘扎堆,道路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人流过大,生活、休闲场所太过拥挤,居民生活受到不小影响。
(3)楼盘周边环境过于吵杂。Z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居民为方便生活工作,普遍选择市区中心地段购房,而市区又是各种商户云集,车水马龙的地方,导致市区楼盘周边环境较差,居民居住如同处于闹市,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宁。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各地区新城镇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人们对品牌大型楼盘的喜爱程度正在加强,加上Z市未来发展前景,使得区域内房产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Z市在大型品牌楼盘的补充、居民自住舒适度、业主投资增值等多方面将得到肯定,能够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从Z市范围来看,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型住宅小区,融入天人合一的休闲理念及地方特色文化,一改广东省县级城市建设房地产小规模轻品牌的实际问题,项目以全国知名品牌为主,对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具有相当明显的前瞻性优势,其优势在于分散人口居住,发挥市郊优势,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拉动当地经济内需、增加政府财政税收、提高就业率等。
根据Z市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中高档房产产品对于Z市居民及周边城市有购买欲望的人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居家住所、远景投资、养老休闲的项目。可见,该类型的项目在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探讨Z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Z市原有的经济是以发展当地农副产品和旅游业为主,项目的开发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软投资”,除了打造自有品牌还吸引合作、合资甚至外资模式,对产品开发进行内涵式发展,提高了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采用科学手段,环保、低碳模式,提倡原生态居住环境,把房地产开发与当地农副产品相结合为企业带来多渠道、全方位的发展形势。随着住房质量的提高,餐饮业、娱乐业也相应跟进。由此可见,该项目在经济的一系列产业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Z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客观的前景和效果。
根据房地产项目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Z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预测。本文的研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不但可以给项目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相关根据,而且可以指导具体项目的建设及经营,及给予以后相似文献的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