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4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投资管理规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华创业投资协会(CVCA)与外经贸部外商投资管理司及国家科技部条法司、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草案)》进行了激烈地讨论。
大家就如何吸引外资建立中国合理有效地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外商投资机构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其中着重谈到了一个VC们普遍关心的征税问题。
此管理规定的出台,总的来说,将会有利于VC在中国业务的开展,对于VC的资格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对于投资领域有了适当放宽,即:只要规定中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都是外资可以进入的领域。
当然,对于VC来说,很多条件还是比较苛刻,还需要进一步商讨。“我们希望得到比办事处更宽泛的权力”,CVCA主席华平投资公司亚洲业务主管孙强想为VC们挣得更多的权力。
如何对外商投资企业征税,成了与会VC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按照中国的有关法律,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除了所投企业要缴纳应缴的那部分税以外,如果项目退出,只要有回报,就要缴纳相应的税金。就等于双重课税。
而VC们认为,按照美国风险基金的通常做法,这部分税应该由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养老基金、大学基金和退休基金等等缴纳,而美国法律规定,这些投资者是可以免税的。所以,对于很多风险基金来讲,除了企业要缴纳的那部分税,实际上,由于项目转让而所得的收入是可以免税的。
《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草案)》规定:“非法人创业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常设机构的外国投资者,该类外国投资者来源于非法人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按30%税率缴纳所得税,设在经济特区的非法人创业投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不设立经营管理机构而将日常经营活动授予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非法人创业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为在中国境内没有常设机构的外国投资者,该类外国投资者来源于非法人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按10%税率缴纳所得税。”
一、治理工作重点 二、专项治理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
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项目决策和审批时,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对重大项目采取适当方式征求相关部门或公众意见,实行专家评议制度。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行政审批;坚决杜绝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以及索贿受贿等行为。
2、完善水利行业发展规划体系,把发展建设规划作为项目审核批准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水利行业准入标准,研究出台地方水利投资指导意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国内建设标准,完善地方水利建设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
3、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前期工作经费正常保障机制,提高前期工作各环节的质量和水平。严格执行政府水利投资管理规定,加强项目概算审查和调整管理,合理控制政府投资项目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发挥项目决策的专业参谋作用。
责任科室:业务股、工管站、水保站、人饮办。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目标要求:着重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主要措施:
1、规范招标活动。要在政府水利投资项目中推广使用标准文件,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提高招标质量。
2、进一步规范招标公告行为,加强在指定媒介招标公告的监督管理。加快推动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招标投标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加大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违法行为记录披露力度。
3、严格招标事项核准工作。依据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对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核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招投标行为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防止规避招标,确保依法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4、加强建设实施过程监管,制定和执行建设程序制度,督促建设各方按规定订立合同和履约。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和业务工作的监管。
责任科室:业务股。
为了规范投资行为,保证公司投资活动能够按照良好的秩序运行,完善而适宜的投资管理制度是必须的。它的存在不仅可以使集团公司投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还能够对投资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起到制度化的管理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行为的科学性。恰当地运用制度控制,有利于集团公司改善投资活动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管理水平。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制约与规范作用。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可以对投资行为发挥制约作用,严格的投资管理流程,可以规范投资管理活动,使集团对内投资活动的关键环节能够按照确定的运作流程进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因项目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风险。例如,集团对内的投资决策主要看项目预期收益是否达到目标及项目的风险大小。因此投资决策制度可以采用量化预期收益的方法,借助能反映投资效益的指标,结合必要的定性分析来实现项目决策的制度化管理,这样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单纯“拍脑门”做决定的现象。
2.激励与提高作用。严密的监督与考核体系的建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投资活动的过程,在公司内部建立与集团公司对内投资相关的多层级的评估、评测、奖励与约束机制,能够激发投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完善的投资行为反馈制度可以从项目后评价的角度反映出本次投资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投资活动的提高奠定基础。
3.梳理与整合作用。作为集团母公司,其在考虑对内投资项目的取舍时,不仅要从集团母公司的财务状态出发,还需要统筹考虑所有子公司的规模、所在地域、行业发展等等情况,在全局范围内协调安排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整个集团公司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站在较高层次上的资源整合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公司有限资源的价值,实现1+1>2的整合效应。
二、集团公司建设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集团公司特别是多元化集团公司具有规模庞大、从事产业众多、涉及区域广阔、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关系复杂、管理链条长等特点,使得集团公司在投资管理中面临许多难点,主要包括:
1.从投资管理研究体系来看,人们对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的研究并不完善,使人们不能系统、全面地研究集团公司的投资管理活动,从而使集团公司的投资目标不明确,缺乏全面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投资管理一般性原则的确定,投资业绩评价作用不明显等等。
2.从投资管理制度建设来看,部分集团公司不重视对内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投资管理活动的意识淡薄,使得集团内部的项目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有计划与实际出入较大、投资活动偏离预定目标的现象发生。且因为制度不健全,没有具体的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投资活动,日常的投资管理活动分散在集团公司不同的部门内,权责不清、管理效率较低,投资风险得不到及时的评估与预警,不能完全适应集团公司这种复杂系统的投资管理要求,以及投资环境的变化。
3.从投资管理制度的实施来看,由于国内众多公司对投资管理制度的不重视,导致即使有了投资管理制度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不能真正利用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来约束投资行为。更有甚者,因为建立制度而不遵守,导致部分子公司对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存在质疑,从而为获取暴利铤而走险,不顾集团公司的利益,私自投入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或者跳过集团公司的监督进行账外投资,这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
三、建立健全集团化公司内部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议
制度化管理是公司一项艰巨且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而投资制度建设的基本流程可以划分为投资制度的编制、投资制度的执行、投资制度的修订完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系统性对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应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下面就从这三个环节谈谈对投资制度建设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提高对投资管理制度认识,深度挖掘制度管理的功能。长期以来,我们对投资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在推进投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日常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管理制度上找原因。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投资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层次把握和运用上的。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我们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对投资管理制度的认可度,从意识、思维层面提高认识,同时还要全面考量,尝试深度挖掘投资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功效。
2.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制度的健全,努力实现从制度到条例的全面化。按系统论的观点,机制就是系统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过程。在若干制度构成的系统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制度机制。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1)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保证管理秩序的根本性的管理制度。(2)管理规定:对某专项的涉及到全组织或某一个专业系统内的工作所做出的具体要求。(3)管理办法:对于一项具体工作、操作步骤或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的管理所做出的要求。(4)实施细则:对于组织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做出的具体规定。(5)工作条例:组织内部局部性的、或阶段性的工作所做出的系列化规定。这五项是一套制度中基本的元素,为保障制度机制的顺利运行,五个元素缺一不可。且五个元素的建立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互为指导与辅助,把每一项制度的建设都要融入到其他四项投资制度中。
3.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努力实现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要充分发挥投资制度的功能,还需要构建一套闭合、关联、科学的制度系统,这个制度系统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结构、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投资制度建设所追求的已不是某一项制度的创新,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加强制度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上,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整合,形成良性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如果各部门的制度互相不能够协调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建立完整统一的制度体系,应当将各个部门制定的内容相似的制度进行统一归置,使之能够全面覆盖而又不会产生重叠。
4.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制度在实施过程的规范与监督,加强过程管理。一套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后,能否获得良好的实施是最后且最关键的一项。投资管理活动作为一个公司扩大规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投资管理制度体系的推广也必须建立在从上而下、从总到分的顺序递进,使整个推广过程强力而规范。同时,投资管理活动的内部监督管理措施能够对投资制度体系的推广起到警示与纠偏作用,适当的监督与反馈可以辅助推进投资管理制度在子公司中的实施。
5.加强制度建设应当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时俱进。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投资制度。而那些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投资制度,要及时地进行修订,将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投资规定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完善适合管理需要的、统一的投资制度体系。
四、结语
1.采购计划管理组织运作模式。
经过近年的实践与摸索,公司已基本建立省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宏观战略及计划、省公司管委会审定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各级企业管办和其他业务部门负责落实细化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以《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为流程核心,以《采购管理程序》为流程依据,以信息系统为流程载体的三大管控体系,确保了全省采购工作的有效运行。
2.采购计划管理与过程管控。
在计划管理方面,采购办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确定的采购项目、采购方式、采购金额实施采购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确实因为生产经营需要调整的项目,采购办及时组织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评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在过程管控方面,采购办以全国烟草行业贯彻落实《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行业、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重点做好招标文件评审、拦标价格设置、评标办法、评标标准、定标原则、评标过程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充分利用采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严格把关,严格落实“上一个环节没有通过不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程序的硬约束作用,确保董事会和管委会会议各项决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偏差、不走样。
二、采购计划管理中的差距
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而言,技术改造起着相当关键的推动作用。以福建卷烟工业系统为例,十年来,公司投资项目量多面广,投资量大,先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信息化投资近百亿元,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科技研发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投资计划中的采购项目是公司年度采购计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1.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编制范围不同。
根据《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要求,采购计划编制的范围为以合同方式取得的物资、工程(含信息化项目)和服务的所有采购项目,由各级公司的采购办进行编制汇总;投资计划编制的范围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整体改造、局部技改、生产设施、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动力设施、科学教育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烟叶仓储设施等)、信息化投资项目、多元化投资项目,不含建筑物的维护加固、设备的大修理等维护性工程及工器具、车辆、办公家具、计算机软硬件购置项目,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进行编制汇总。
1.2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管理流程不同。
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为:投资项目按照行业投资项目管理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各级公司在每年9月份启动投资计划编制工作,省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信息中心于10月份对新增项目中与生产相关的项目、信息化项目进行职能评审,投资管理处11月初汇总、初审各单位提交的年度投资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董事会审议后于12月上报国家局。国家局于次年2-3月份下达投资计划,投资管理处根据国家局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时进行投资计划分解,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投资计划。采购计划管理流程为:省公司于每年12月下发采购计划编制通知,各单位根据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于次年1月份报送采购计划,采购办汇总、初审全省采购计划,并由财务、审计、法规、监察等职能部门进行集中评审后,经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采购计划通知,全省采购计划方可生效实施。
1.3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信息传递相对滞后。
由于全省的投资与采购计划,在计划的编制起点、审批的权限、编制的范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基层企业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管理部门间对投资计划调整的沟通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尚未实现两个系统的关联,使得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目前无法实现实时的对接,无法在第一时间将审批后投资计划的调整情况及时传递到采购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更新分解。
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考评体系。
采购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和评估采购政策功能目标和经济有效性目标实现程序的过程。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在年度中期可对采购计划进行半年调整,对下半年度拟新增、采购金额拟变更、采购方式拟变更及拟取消的项目在总计划盘子中进行相应调整。虽然在采购实施方案的审定中对采购进度安排一并进行了评审,但对是否完成及是否按进度完成并未考核,尚未建立一套符合公司特性的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执行情况的考评体系,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上的约束及奖惩激励措施。某些项目,尤其是货物及服务类项目,部分子公司或承办部门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时间上的松散性和随意性,导致某一月份采购项目扎堆实施,某一月份采购项目零实施,或者到了年末才决定不予实施或结转至下年度实施,进度计划形同虚设,给采购办工作人员组织采购带来了不便,也为全省精益采购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带来的阻碍。
3.采购计划管理信息化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3.1尚未建立采购绩效评估模块。
对于采购计划执行环节的评估,最直接的标准便是采购计划执行的进度。目前省公司的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绩效评估模块,未能直观、客观的来衡量各采购部门的采购目标是否达成,缺乏对子公司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比较与观测。
3.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趋势预测模块。
采购预测是指企业在商品采购市场上调查取得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测算未来一定时期内商品或服务市场的供求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采购决策和制定采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化手段预测采购需求在公司的采购管理中尚属空白,若能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以往的采购信息进行整合,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发现市场供求变化和规律,对各子公司、各类采购的项目的需求趋势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将有助于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确保全省采购策略制定的合理性,从而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精度,降低采购风险。
三、烟草工业企业采购计划管理的优化策略与方案
1.通过专案调整,实现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除个别零星应急调整的项目外,均在年度中期对全省的采购计划进行一次全盘的批量计划调整。在采购计划半年调整的现有模式上,针对投资计划下达后所带来的采购计划的增减情况,可在每年的11月份将由各级公司的投资、采购部门将投资与采购计划先行对接,于次年2-3月份投资计划下达后及时进行一次采购计划的专案调整。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牵头,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对采购年度计划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信息化投资项目的项目数,项目金额,调整理由等进行对接与核实,由下至上汇总,由省公司采购办向公司董事会统一申报专案调整计划;由各级公司采购部门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分解、录入与维护,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以此实现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无缝对接。
2.通过绩效评估,建立采购计划考评体系。
2.1对采购计划考核标准进行界定。
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合理设置审批环节。明确各节点业务办理和审批所需耗用的时间,测算出五种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以此作为采购计划进度考评的依据,促进各承办、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经公司董事会审定的采购项目执行计划,应于当年全部完成。对于招标采购项目执行情况以招标公告送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项目以商务文件发送至谈判对象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已经完成招标所有程序但招标失败或流标的项目,视同完成。
2.2对采购计划进行进度分解。
省公司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要严格按照制定的采购进度计划完成采购的各环节工作,如无法按进度计划完成的需向采购办提交书面说明进行进度调整。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应注意:根据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规模和数量,具体的技术规范与规格,使用性能要求,对每批货物、服务或工程从准备到交货或结算需要多长时间做出安排。
2.3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对于没有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完成计划实施也未进行进度调整的子公司或省公司相关部门(政策性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可由省公司采购办通知企业管理处,企业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部门绩效进行考评。
3.通过优化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
3.1实现与投资系统的及时对接。
每年在国家局下达投资计划后,由省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局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拟建项目自主审批权限额度进行明细分解后,各级公司投资部门便可同时在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录入维护,形成本年度准确的投资计划。通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与关联,由项目实施部门在采购信息系统的计划管理模块上直接对数据进行更新,实现针对投资计划变更带来的采购计划变更的线上专案调整。
3.2实现绩效考评。
采购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采购计划完成及时率、采购周期、采购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等。通过上述数据在系统中的体现,建立子公司或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与采购实施过程关联,在系统中动态、持续的进行评价,正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
3.3实现采购需求趋势预测。
采购计划是对未来计划期内采购管理活动所做的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以确定从组织外部采购哪些产品和服务,以最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的需求,而采购量与采购计划金额提供的是代表采购支出情况的数字预报。为了使这些预测的数据体现出最大价值,采购管理系统中应当建立一个趋势预测模块,建立采购需求趋势模型。以系统中存储的现有历史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指数平滑法等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结合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宣传促销计划,反映采购需求,市场行情的变化,形成采购计划编制的初步依据,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支持。
四、结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山西临汾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管理,规范投资管理程序,有效控制投资成本,根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县政府授权县国资办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及其全资、控股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投资包括以下事项:
(一)股权投资,包括出资设立子企业、对子企业增资、股权收购、股权置换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
(三)金融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外汇投资、委托理财等;
(四)其他投资。
第二章 投资决策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及职责
第四条 国有企业是各类投资活动的主体。集团公司负责管理本集团投资活动,是本集团投资决策的直接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本集团投资管理制度和程序,并贯彻执行;
(二)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和管理本集团具体投资活动;
(三)负责集团本级并指导管理所属企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投资评价等;
(四)向县国资办报送投资备案和需审核项目的报告;
(五)对所属企业履行投资监管职责。
第五条 国有企业投资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和地方(含省、市、县)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导
向等有关政策法规的方向和要求;
(二)符合县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方向、企业发展规划和主业发展需要;
(三)投资活动应规范执行企业投资决策程序,符合有关管理制度要求;
(四)投资规模应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及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
(五)从严管理境外投资、金融投资、非主业投资和楼堂管所建设,审慎开展与非国有企业的合作投资。
(六)由新投资形成的全资、控股(含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层级,连同集团公司本级,原则上总数不超过三级;
第六条 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制度主要包括或明确以下内容:
(一)董事会投资决策管理规则、权限和决策程序;
(二)明确投资管理日常工作机构及管理职责;
(三)对所属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则和程序;
(四)明确开展投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率等内部管理控制指标;
(五)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的规定或制度;
(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实施中的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与实施过程的管理规定或制度;
(七)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和后评价工作体系的制度建设与实施要求;
(八)投资风险管理机制,重点是法律、财务等方面的风险
防范措施及重大投资活动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
(九)需规定或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的重大投资由董事会决定,企业是自身各类投资行为的责任主体,对所决定的投资事项直接负责。其具体投资活动,必须履行以下决策程序和要求:
(一)由企业负责投资管理的机构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拟出初步投资方案;
(二)编制或按相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必要的还应编制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报告;
(三)由企业总经理负责召集经营班子研究完善,并正式提出投资方案;
(四)国有企业董事会召开会议,结合可研报告及重大风险评估意见书,对投资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并作出决议;
(五)企业投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投资额、资金来源及构成需要调整,或投资对象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投资合作方违约、因不可控因素造成投资风险剧增或已存在较大潜在损失等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或终止投资方案的,必须经企业董事会重新决策并作出新的书面决议;
(六)企业董事会应当定期听取、分析、检查全部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 县国资办依法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并开展监督检查;
(二)建立国有企业重要投资事项报告、备案、审核机制并指导企业认真贯彻执行;
(三)对国有企业总体投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稽查、审计、后评价等动态监督,对发现问题进行追责;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出资人职责。
第三章 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 除县政府直接决策项目外,国有企业及所属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应按第二章规定的程序严格审查、酝酿、评估,由集团董事会正式会议讨论并作出书面决定后,报送县国资办进行审核,未经审核的项目,不得实施:
(一)境外投资项目(包括设立办事机构);
(二)与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合作的投资项目;
(三)总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四)办公楼、业务用房等楼堂馆所建设;
(五)金融投资项目;
(六) 县国资办认为有必要审核的其他投资项目。
第十条 县国资办自收到报告后 20 个工作日内,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如遇项目论证、材料补充等特殊情况,审核期限可适当延期。县国资办认为比较复杂的,必要时转报县政府批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审核主要是审核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及企业决策程序是否符合投资管理制度、规则等。
第十一条 除第九条所列项目外,国有企业其它投资行为应在履行规定论证程序并经集团董事会正式讨论决定后,向县国资办报送备案:
第十二条 国有企业办理投资项目审核或者备案,应向县国资办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请投资项目审核的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拟投资项目情况、投资依据、资金来源、合资合作方有关情况说明、已履行程序等);或者备案项目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决定投资的程序性文件,包括政府部门投资项目批复意见、需前置条件的职能部门意见等;
(四)经营班子研究拟定的建议意见;
(五)董事会决议;
(六)企业上一年度及上一个月财务报表;
(七)根据需要进行咨询评估、专家论证的结论;
(八)其它需报送的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报县国资办审核或备案的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当重新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并将决策意见及时书面报告县国资办。
(一)经县国资办审核的投资项目,自审核意见出具之日起一年内未能实施但拟继续实施的,重新上报审核。
(二)对投资额变化超30%或者资金来源及构成进行重大调整的;
(三)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的;
(四)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损害出资人权益的。
第四章 投资风险防控
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应当将投资风险的防控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企业治理、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信息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化解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十五条 国有企业应当严格管理金融投资行为,审慎开展金融投资业务,完善和规范内部决策程序及控制体系,严密控制金融投资风险。
第十六条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境外投资活动的管理和规范。应当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客观评估自身条件、能力和东道国(地区)投资环境,稳妥开展境外投资。
第五章 投资监督
第十七条 国有企业应根据年度投资执行情况编制年度投资统计分析报告,并于次年三月底前上报县国资办。年度投资统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年度投资总体执行情况;
(二)具体投资项目实施情况;
(三)当年投资对促进企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成效;
(四)对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进行综合分析;
(五)需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国有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规定进行招投标,重要物资设备逐步纳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采购。
第十九条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和监督工作;重大工程项目由中介机构审价后支付。
第二十条 国有企业监事会根据职责对企业投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县国资办报告有关情况。
第二十一条 县国资办加强对国有企业和所属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本办法和投资决策程序的,责令改正,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情节严重、致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有政府性资金直接投入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按有关规定应纳入财政部门监督的,企业应按其规定接受监督。
(1)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
项目投资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即对所要拟建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必要性、社会效益性的全面科学分析和探究,合理保证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标准。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可行性研究缺乏深度。对于建设区域的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拟建项目建造的成败。例如通常在确定项目建设的地点时,需要对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进行选择,而这两个选择又是两个不同层次却又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阶段,如果研究深度不够,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甚至会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对此,必须加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深度探究,避免给项目建设带来各方面的损失。
(2)项目概算管理不够
项目概算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基本依据,必须认真执行,以确保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概算毕竟是一种对未知款项的预测性计算,会受到各种不同条件变化影响,会出现单项工程的增加或者减少。由于对项目设计不够深入,以及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规模较大,都会引起概算的超出。在现行的制度规定中,所有单项工程概算外的项目增加和突破,建设单位都不可节余项目资金来采取调剂,因此在实行中显得很困难,耽误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特殊问题的及时处理。
2加强投资管理与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达到控制项目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之目的,就必须建立适合当今市场机制,符合当代国情,满足水利水电项目实际发展需求的投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投资领域的体制改革,其目标就是落实企业自主投资。设计概算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依据,是一项基础的经济指标。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加速我国水电能源开发,是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大力推行设计招投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在充分满足设计限额指标的基础上,开展多方案的优化设计,经过对多种方案的经济分析对比,选择工程量少、投资省的方案。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设计对于工程最终总投资的控制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项目布局合理、紧凑,自然条件利用充分,设备和材料选用正确,尽量避免价格昂贵的材料等,这些对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是非常有效的。
(2)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管控的关键。据初步统计,设计阶段占据影响投资因素的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为25%。虽然工程设计费用只占全部项目的1%,可是却几乎决定了之后所有的工程费用。严格抓住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才是把握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
(3)强化投资计划管理
以概算为执行依据,对建设资金合理安排,精心编制年度投资计划,控制好单项工程的概算执行,将单相工程控制在概算的范围内,对于必须增加投入的项目进行节约投资协调来解决;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程序和概算管理规定执行,利用招标竞争机制来实现节约投资,做好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跟踪项目执行计划,对于不合理和不明确的支付要予以调整,以达到强化投资计划管理的目的。
(4)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通过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原材料和各种能力的消耗,减少因故障导致成本上升的情况,因而施工成本的管理要点就是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应以成本的控制和费用的降低为重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研究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以技术手段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和合理性,并结合成本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并落实到每一分项工程之中,从而降低固定的成本,在消灭非生产性的损失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就施工成本构成来看,主要是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原材料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原材料的是管理是施工成本管理的核心所在,因而在原材料采购时应货比三家、择优选取,既要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需要,也要达到价格的合理化,确保施工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加强原材料的使用管理,杜绝原材料的浪费,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并对增大施工成本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此外,还应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制定具有约束性的激励措施,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供坚强的保障。
3结语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机会因素 制约因素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达到651亿美元,相当于十年前的26倍。经济危机发生以后,“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既蕴含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面对新变化,企业“走出去”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的扶持和协助,以实现其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发展,从而成长为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因素
1.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我国开始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2011年央行、外管局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出台《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试点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以及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人民币贷款。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必须使用东道国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由我国企业承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货币汇率都经历了剧烈波动,汇率风险进一步加大。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试点的推行使企业能够采用人民币直接投资,并获得人民币贷款,这将大大降低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汇率波动风险。
2.全球企业“非核心资产”剥离。经济危机导致全球企业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和资金短缺。为了摆脱困境,许多企业采取了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被剥离的资产中有一些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品牌、相关产业的领先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等。我国企业可以借助危机后跨国公司低价剥离非核心资产的机会,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
3.跨国公司“持币观望”。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跨国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持续升高并创历史记录,然而“超额”的现金持有却并未转化为投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的现金和短期投资比2008年增长了1/3。跨国公司现金总资产比率从2005-2008年的平均7.6%到2010年的9.1%。相对于持续增长的现金水平,跨国公司的投资却大幅下降。2008-2009年,全球100强跨国公司的资本支出和收购缩减了23%,其中跨境收购的支出规模缩减高达60%。跨国公司的“持币观望”对于正待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削减投资支出的时机积极开展海外投资,通过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建立企业的海外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实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布局。
4.东道国外资政策自由化。持续的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促进是近年国际投资政策的重要特征。UNCTAD投资政策监管数据库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共通过了1258条影响外国投资的政策措施,其中开放和促进投资的措施1021条,占81%。一方面,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并降低失业,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降低了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并放松了监管和审查要求。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开放。印度于2011年允许部分农业部门采取外国独资形式经营。巴西取消了外资有限电视运营商股权比例49%的上限,并授权电信运营商提供包括语音、宽带和电视服务的综合业务。俄罗斯则放宽了对开采地下资源的公司的外资股权审批要求,股权比例由10%提高到25%。东道国的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促进政策减少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拓宽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领域,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约因素
1.国内层面:融资制约和管理制约。(1)融资制约。第一,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中国贸促会2011年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超过70%的受访企业存在资金方面的困扰。这主要体现在:其一,财政专项投资基金少。目前国家支持企业境外投资的8类专项资金中,能够惠及民营企业的只有“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和“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资金”等,比例不到一半。其二,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其服务对象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由于门槛较高,民营企业一般较难获得其信贷支持。其三,受央行《贷款通则》的政策限制[],民营企业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境外设立子公司、境外股权并购、境外大型项目资本金等。最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及对外投资的支持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及对外投资的支持率大约为3%-5%,而韩国为14%,英国45%,日本50%。
在新时期下,经济发展要求加大力度变革经济体制,显然也要创新和调整企业金融管理。当前企业融资方式与投资管理方式都需展开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金融投资作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主要方式,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内,企业也越发重视起金融投资,怎样才能做好金融投资工作,这是我国各大企业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1 当前加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迫切性
1.1 有助于整合企业的金融结构
通常来讲,加大力度管理企业金融投资项目是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金融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根据当前我国各行业发展状况来讲,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能够让各大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回报,进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但结合我国各大企业在金融投资实际情况来讲,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管理是否有效,因此,各大企业应急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做好金融管理工作。
1.2 有助于优化企业管理制度
实际上,企业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要在企业内部管理者行为和心理上重视企业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多种交流方式,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管理能力,并同时能够为加强企业经营效益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内部制定出的规章制度都是在领导者决策上所进行的,因此企业领导者制定的决策问题与企业投资效益、管理状况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联系,甚至还会让企业承担负债,所以企业内部管理者应通过展开形式多样的学习渠道,进而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但实际情况表明,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在金融管理中,开展多种样式的学习途径,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也较低,导致国内企业金融管理工作普遍停滞不前。
1.3 有助于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新形势下,企业所开展的多项金融投资项目中,势必会采用定期教育培训方式来加强企业管理工作者的素质、素养,进而让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最后让企业获取到丰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各大企业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各项内部管理规定,就必须要对内部工作环境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为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健全的外部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还不够,还需要创设出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让广大员工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这样员工才有更多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企业金融管理中,进而提高金融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
2 新时期背景下加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对策
2.1 制定完善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制度
通常来讲,在新时期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包括五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制定金融投资管理计划;第二,分析和探讨金融投资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第三,构建起可行的投资组合;第四,有效修正投资组合;第五,评估投资经济效益。对比这五方面投资管理工作内容,其金融投资计划的制订是最关键的。在一般状况下,金融投资计划在展开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金融投资计划直接影响着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科学,但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投资计划在实际执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决策隐患,在决策中有一点错误的地方,很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企业倒闭。所以,在新时期下,制订企业金融投资管理计划,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投资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市场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加强金融投资管理的效益性和有效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风险。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势必要让管理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金融管理,因此各大企业应充分意识到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力图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2.2 加大力度建设金融投资管理人才队伍
大家都知道,人力资源作为当代各行业都需获取的发展条件,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借助人力资源进行发展。通过建立起高素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此来加强企业金融管理力度。因此,在新时期下,企业领导管理者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开展多项专业技能,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切实加强企业领导工作者的决策能力,为企业金融融资指明方向。另外,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强大的人才队伍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员工进行与金融投资管理有关的培训,在培训中提高员工对金融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做好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2.3 规范企业预算编制工作
强化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执行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其他项目是否能够得到落实,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内部金融投资管理,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一是,企业应明确掌握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财务主体所体现的作用。如:在展开销售财务制定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应结合实际工作进度,再加上自身所负责的内容,对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安排与其能力相符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将具体权利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一旦出现事情,直接找相应负责人,从而避免权责不清的状况。对于建筑类企业来讲,贯彻和执行企业预算编制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全面发挥出企业管理职能的作用,加强各个部门共享数据信息力度,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进行交流和沟通,促使企业内部金融投资管理能够获得更为科学、有效、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是,通过展开有效、科学的预算编制方式,将各项企业预算编制工作落实到实处。通常来讲,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所涉及范围较广,企业想要在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就不得不为预算管理工作留有更多的落实时间,但对于预算编制来讲,最佳的预算编制方式莫过于“零基预算”,也就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需要从零开始,根据企业内部运营状况,做出科学有效的压缩经费行为,以此来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2.4 定期展开金融投资项目的培训
一是,随着市场竞争形势越发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优化人才结构,拓宽企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企业还需结合内部产业结构形式,因地制宜地培养人才,培养出自身发展所需的专业型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走得长远。
二是,企业在提高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者能力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保障企业内部人力数量,控制好企业新入职职工与离职职工的比例,同时还要协调好管理者与技术者的比例,最后能够为拓展企业发展规模,而提供出稳定、牢固的人力资源条件。企业唯有具有稳定、专业强的人才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力度,对于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表现差的员工,给予处罚,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激发起员工工作的热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中。
2.5 加大力度评估潜藏风险
企业金融投资中,金融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实施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主要手段,同时企业金融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实施金融风险决策的主要依据,可以说金融风险评估的好坏影响着金融投资所获取的经济效益,科学、准确的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既能控制一些不好的金融投资要素,也能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可见金融投资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根据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变化,也需要实时更新。唯有准确评估外界潜藏的各种金融风险,企业才能更加及时、有效地规避金融投资风险,也能降低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另外,根据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为企业推行科学合理的风险配置提供依据。企业在评估金融投资风险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但收益也必然会有风险,在很多情况下,随着风险的加大,而收益也会随之加大,在这个情况下,企业想要获得金融投资收益,肯定会面临着很大的金融投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应加大力度评估金融投资风险,结合评估结果对金融投资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和风险进行有效配置,确保金融风险一直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进而有效确保各大企业金融收资效益。但应明确的是,只借助金融投资风险,对利益和风险配置进行评估显然是很不科学的,企业还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金融产品的对应组合,结合风险和收益进行配置,再做出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组合,确保企业在金融投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风险收益组合科学配置和规划金融投资产品,并保证企业在面临一些金融投资风险时,能够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最大限程上度降低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