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得与失

语文教学得与失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40: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学得与失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教学得与失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的主渠道。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特别强调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精炼的语言教育人,以优美的语言感染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语文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需具有该学科特点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的简捷性和有效性,力争说话不罗嗦,少讲废话,在关键用语上“一锤定音”,不拖泥带水。当然,教学语言中仅有精炼还远远不够,还应“博采众长,去吸收戏剧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讲语言的激情、果断”,用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使用语言,准确表达意思

第2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教育;形象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66-02

一、我国儿童文学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我国现代的儿童文学的产生有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在五四时期,因为受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幼尊卑观念被批判,这就引起了社会对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对儿童文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人的解放”上,并且认为必须要将文化的革命和建设通过教育来实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和对学校教育的探讨一开始就是结合在一起的。

二、什么是儿童文学?

之后,有关儿童文学的定义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所谓的“儿童本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这种观点对推动我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却把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给忽视掉了。其实儿童的生活跟整个社会生活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的,如果一味地孤立起来看儿童文学,势必有一定的缺陷。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在一般意义上而言,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对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的描述。但是现今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一开始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例如《巨人传》、《鲁宾孙漂流记》、《列那狐的故事》、《西游记》等作品都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但是它们创作之初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写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文学的描述对象主要是儿童和儿童生活。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儿童文学在很多时候会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儿童文学做如下定义: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三、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1.儿童文学和小语文教育的受众都是儿童。众所周知,儿童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情感、自我意识等等。不过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母语的教育中对儿童心理和情感的了解越来越缺乏,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母语教育应该回归的根本所在。

2.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作品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年纪越低,这个比例就越大。由此可见,根据儿童需要为他们创作或者改变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共识。

3.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来源于儿童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都没有将儿童文学的阅读放在课程之中,这样一来,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就处于一种没有引导的散漫状态。尽管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和分量提出了要求,要求小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鉴于课程设置的门槛,很多学校都没有能够将其落到实处。

四、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1.阅读经典儿童文学对发展学生语言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儿童的个体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语言的滋养,接触到有质感、风格多样的语言,那儿童语言表达的潜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经典的儿童文学中蕴含着儿童的特有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它能够很好地打动孩子的心灵,所以将其当作儿童学习语言的材料理所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2.尊重儿童情感体验,引导儿童语言生长。良好的情感体验是语言能力成长的最好的基础,这一点对儿童语言的学习而言也是非常正确的。儿童文学的内容都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有趣的素材,他们在阅读这些作品过程中能够活跃思维,升华情感。因此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尊重学生的情感,对他们的语言感觉进行正确的引导。

3.多一些感性,少一些理性。儿童的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观、想象、描述,这种思维方式恰好适合感性化的儿童文学的阅读。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育就应该以形象、具体、直观的感性化方法为主,拒绝那些概念化和抽象化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皮亚杰的学习认知理论告诉我们“求知兴趣的唤起”是完整的学习活动应该遵循的第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以兴趣为本。只有将富有趣味性的儿童文学引入到趣味化的教育道路上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相反,如果采用缺乏儿童文学的毫无趣味的教材,采取呆板的无趣味的教育方式,要想唤起儿童的求知兴趣就难上加难了。

4.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小学对于一个人的语言素养的形成和性格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儿童文学则不仅可以让小学生的语言得到很好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出他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和欣喜愉悦的情感。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语文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只有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下,儿童文学的这些作用才能够得以在小学生身上生根发芽。

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就是帮助小学生选择图书,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其次,教师选择图书的原则必须是有益有趣,儿童是不是喜欢一本图书跟这本图书的封面设计、插图、用纸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小学生对图书的评价往往比较感性,那些有着鲜明色彩和生动活泼形象的图书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关于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0,(1).

[2]黄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高教论坛,2009,(7).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研究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美、鉴赏美对于人类情怀感受具有重要指引的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挖掘语言魅力、感受语言内在美、感悟语境意蕴美,从而运用于生活中甚至之后行业领域中,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核心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需要后天的学习及生活中感悟而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需要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对美的感受力。也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去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及语言文字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品味

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意识才能进一步提升鉴赏品味。小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对鉴赏品味好坏的准确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重心。鉴赏品味的提升离不开读。因此小学教师要营造阅读的情景意境,帮助学生投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具有对美的感知及鉴赏后,需要对美进一步的思考及创造,是美的进一步情感升华。学生要通过自身对审美的感悟来渗透到各个区域中去应用实践,提升艺术美为社会美、甚至自然美的境界。将自身对美的追求提升到大众美的渗透,将美的魅力广泛共鸣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开展方式

美育教育的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要想使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美感能力提升,就需要做好平日的情感体验工作。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读、说、听、写方面重点入手,引导学生在课文教学中认识美、挖掘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美育教育方法——读,建立美的感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内涵。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捕捉领悟能力、对意象文字的敏锐感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的感知程度。因此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粗读、精读、品读的阅读方法,感受课文语文的形式美、韵律美、辞藻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胸怀。语文教学中通常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都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美观意识。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悟认知能力。

(二)美育教育方法——说,表达美的感悟

小学生阶段正是性格养成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活泼、好动,对事物注意力坚持度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表达。开始时可以是童谣、儿歌形式,而后可以通过播放生动画面来调动课堂气氛。由较低的审美展示到较高审美展示过渡性开展,引导学生慢慢去表达对于所展示美的感悟想法。在共同交流挖掘美、分享对美的感悟观点、获得他人共鸣感受的同时,口语的表达训练可从侧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美育教育方法——听,提升审美品位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文章意境情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审美能力。如通过MV视频、声音的旁白、MV人物、动作表情等视觉、听觉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加深对文章文字审美的进一步领悟,帮助他们学会将抽象文字想象成形象画面情景,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良好的语文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一种美育教育方式。它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对课文的再次阅读,感受课文的辞藻美。通过听的美育开展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对品味的鉴赏水平,建立审美事物美丑的正确价值观。

(四)美育教育方法—写,创造美的升华

若要全面提升对语文教学的美育能力还需要具备将美感转化为语言表述的应用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教师起初可以设置一些写作难度低的主题,教师可就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简述一段文字,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主题是花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具体形状、气味、颜色来展开对美的感悟,将此种感悟通过一些优美的辞藻表达,提升他人的审美情趣,使自己文章与他人情感达到共鸣。不同的口语、听读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程度。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对审美的心理历程。“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给学生多多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既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及领悟中更多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使学生将感悟灵活运用生活中,将美提升到深刻层次为将来升学教学文化积淀基础。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通过美育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效地结合美育教育及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读、说、听、写方面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感悟能力,是小学教师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作者:沈洁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安翠霞.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浅析[J].教学研究,2015(3).

第4篇

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技术、功利、实用正在逐步抽掉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使人成为失落精神家园而漂泊异乡的浪子。

荷尔德林所谓“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是指无家可归的游子在历经漂泊异乡之孤独痛苦以后,重新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诗人则是为人类的苦难主动担当痛苦的人,“他们以执著的牺牲向故乡的亲人们发出诗意的呼唤”,他们像安徒生笔下那些隐忍着自己不能言说的痛苦、默默奉献自己的爱与温情的少女。正唯如此,他们才是真正的诗人。

这种诗意的精神追寻,负载沉重的苦难,挣脱世俗的束缚,穿透功利的迷雾,正可隐喻传统工具教育的失落,考量今日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必须有其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只能沦为技术,沦为失却终极目标的工具。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例外的;没有一个社会是完美的,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例外的。人类存在意义的不完满和生存价值完美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人类生存永远的无奈。人们希望通过教育带来人类美好的未来,教育正是对生活的审视。教育的真正悲哀在于缺失了对价值的追问、对理想的追求。

以“诗意”观照当下的语文教育,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知识化、知识的学科化与学科知识的教材化,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有效的主要标准是考试,这种实用、功利的教育是造就书呆子和应试机器的教育。教育对生活的回归,是人性的回归,是对生命成长的回归。所以,不必将知识视为神圣,更不可将教材视为圣经。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创新的追求,生命的关怀比什么都重要。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最精致的表达是诗歌;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最为普及的文学样式是诗歌;语文的功能是表情达意,情意的结晶即是诗歌。“情动而辞发”意味诗的诞生,“意境”则是对诗歌品位的评说。语文的性质是生命的成长与文字符号的交融,人既是以文字符号的存在来区别动物,又依赖文字符号寄寓思想,认识世界,提升精神品质。

语文的本质即是生命的诗意成长,语文与生命浑然一体。抽掉语言人无异于动物,无所谓人类生命;舍弃生命便不存在语言。生命因语言而敞亮,语言因生命而精彩。教育就是生活,语文就是生命,语文教育是生活中的生命呈现,所以说文科以整个社会为工厂。知识性的现象世界不是真实的生活世界,知识只是生活世界的碎片,学科知识则是知识的碎片,定义语文是一门学科知识,这无疑是狭隘的认识,是工具理性的话语霸权,是对诗意的背离。

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宋人援理入诗,所以味同嚼蜡。语文课的索然无味,便是抽象的说教、冷冰的分析、逻辑的演绎太多。语文教学中的诗意,不仅在于课堂教学语言精炼而不唠叨,课堂教学节奏流畅而不呆板,语文教学情感跌宕而不平板;还在于吟诵的抑扬顿挫,诠释中的峰回路转,体验中的言外之意,想象中的象外之境。语文中的思想不是由思辨直接抵达,而是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语文中的情感不是随意的宣泄,而是“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语文中的情境不是游离语言之外的多媒体的彩色画面的渲染,而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教育环境的设置和构造;语文中的文化是民族的传统和生命意义的体现,而不是叙事的宏大和价值的夸张。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思维能力;交流环境

也许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生动,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有“看头”了;我们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增强了……原因在哪里呢?我想,除了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体教学的灵活运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达到最佳的结合。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这些是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如何传播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鼓励过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优秀论文集》何克抗、李克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 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全球华人资讯科技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1997年6月。

第6篇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精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语文美的本质被我们的教学完全忽视了,语文被看作一种工具和技能,从反复的辨析字、词、句、段落,到写作主旨和写作技巧的全面整合,基本上都是空洞和教条的阐释。语文课本来应该优美而充满情趣,但在旧的教学理念下却显得那么枯燥乏味。

从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上来讲,美感因素就是人对于美的事物的主观感受、心灵体验和精神愉悦,是实现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创造美的基础是美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美感,创新的导火索也是由美感点燃的。人的情感、美感和智慧的和谐统一产生了创新,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是最鲜活、最富灵性的精神活动。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求异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

作为一种美的实践性活动,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到教师传授的知识以后,必须尽快将它们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生成这种能力。所以,要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就要让他们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领悟美,学生经过深入现实生活,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美,才能在作文表达训练和语文学习实践中去创造美,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美读”,把握形象美,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学生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学手段的美感,作用于学生的感知觉,又必然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其益无穷。

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勃勃生气美,艳丽容颜美,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春天五彩缤纷的花色,蜜蜂的低吟,蝴蝶的翻飞,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春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还对“鸟儿的鸣叫、流水的声响、牧童的短笛声”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欢快、动听的春之交响曲,在读者耳边久久回荡,这种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寓意扬言切事,抒发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学生精读课文《雨中登泰山》、《难老泉》等篇章,就可以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风景谈》、《土地》等篇章,就可以从中领悟创造性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懂得“创造性劳动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通过精读《清贫》、《藤野先生》等文章,学生就能从文本中感受到作者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因此,精读课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发现美的重要的途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和哲理美等,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它们对应的存在。同时,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也可以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学习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取材剪裁结构文章,通过构思立意和布局谋篇表达深刻的思想,通过遣词造句让文章更有文采,学习他们创造美的精神和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文本时,学生要切实投入到文本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欣赏中深入文本,才能引起共鸣,产生阅读的愉悦之情。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对教学中的美的有意探究,决定着语文教学中创设的“美”的境界。教师为了努力再现教材中的美,首先要有追求美的观念。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再现、强化和传递,以此为媒介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多的美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课件让学生能看到、能听见、能摸着,以此来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愉悦之感。美的感受,就是人感知美的兴奋,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具体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各种信息。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他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它让学生在形象的感受中,产生更多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而“传授”是不可能产生美感的,只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才会产生美感,在这个产生的过程中,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的无疑是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

语文美育与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劳动本身的美的形态可以促使学生用语文美育的观点去观察、去描述,而在这种感受美的过程中,学生会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美的劳动品质。同时领悟到学习也是劳动,自己要自觉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风尚。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美的文章,比如《一双手》中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疱丁解牛》中的疱丁,《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和他的父辈们等都以劳动创造了一个个高大的值得学生学习的形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语文美育也正是劳动所创造的。在语文美育中,可以让学生去描绘正在劳动过程中的美的劳动者的形象;也可让学生去描绘人类劳动的成果,从而使美育落到实处。另外,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都是充满劳动美感的,因而也是美的。一句话,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经验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点因素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美育的理解能力。

第7篇

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和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时,我们会指责前者而同情后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德性是人们在后天就能习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赋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了我们都是承认德性是后天习得的。[3]然而后天习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等,但是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当然是学校教育了。为何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历程,就连家庭教育的时间都无法与之比较,而社会的教化又都是在学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后进行的,很难在对学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说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在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进行的学习也是系统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却是遇事而行,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社会教化则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不同而影响的方面也会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才会令学生更易接受。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行为的训练、养成,加之与同学、同伴的共同进步。学校教育的渐进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学工作者或是专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并且学习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层层递进。从以上学校教育的特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学校进行教育的优势,所以就确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我们就应当来审视内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并存。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无暇的,他在成人后所具有的知识或是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人与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达到的效果是不确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于没有德性的人,我们会指责,因为德性是一个人自身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品质。

1.2道德的性质

1.2.1道德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有所实践。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识体系、思想根基,那么德育的实践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5]1.2.2道德是需要实践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并且还是需要实践的,并且还是不同于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识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质疑者会认为不可在中小学开展德育课程,他们主张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像这种含糊笼统的方法确实省却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诱惑力就会有多少的危险性。[6]由此我们证明德育是可教的,并且我们应当继续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程。

2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第8篇

一、结合阅读,渗透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在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单纯地讲解语文知识,应该结合文本,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来分析体会,加深理解。

比如,字词教学,对于一些多音多义汉字,只有将它们融入到语句篇章中,才能够准确了解字词的读音和具体含义。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的猜词能力。①联系上下文猜测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语义。如,结合语境,明白词语隐含意义;理解临时意义,辨析不同义项;明白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②准确掌握指示代词的含义。

再如,对于一些语法、修辞、句式等语文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细细体会,深化理解。如,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好处,这样,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譬如,结合课文,探索艺术特色:①文章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此处的“门”是虚写还是实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比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②分组找出蕴涵修辞手法的句子,交流探讨。a.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励人心的喜剧和悲剧。(比喻与拟人,形象描绘出文学特点及其意义。);b.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运用排比句,强化语势,突出内容,加强感情。)

二、趣味练习,巩固语文知识

在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趣味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主动学习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反之,若教师只是程序化、机械式教学,那么不但知识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学生也学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入手,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趣味活动与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如,教学对联知识时,教师可设计丰富多样的趣味教学活动。如,对联趣话、写对联竞赛、背诵对联竞赛、“对联知识竞赛”等。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