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际法学研究

国际法学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4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际法学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际法学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 实验课程 教学

一、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提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直接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要求,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务之中,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了适应未来工作所必需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

2.有助于构建模拟法律职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使学生在分析案件事实、收集证据、更好地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

3.有助于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变“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式学习。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展开的,在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4.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要进行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深入法律实务部门,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丰富无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专业知识,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二、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

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专业课,国际经济法以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为研究对象,在21世纪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经济法是20世纪后半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科学性的法学核心课程。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和加深,相应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相应的法律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国内法学院校普遍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并在其中设立实验教学环节。

2.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已覆盖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贸争议解决法律制度等国际经济法各个领域。

3.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社会实习等,并将各项实验教学的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

4.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环境日益改善。部分院校编写了国际经济法实验教材,设立了功能完善的模拟法庭,配备了先进的网络设备,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硬件与软件,与地方法院、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大多数院校对实验教学给予政策及经费上的支持,提供相应保障条件。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拓宽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渠道,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来加以实现。

三、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是基于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和提高素质的原则,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现有实验教学软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队伍、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建设一个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先进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斜街、法律实践技能训练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智力因素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并重的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1.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目标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法学教学质量为宗旨,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为保障,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寻法律事实的能力、法律实务操作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培养其法律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具体目标为:

(1)能力性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国际经济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运用、更新、创新知识,发展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善于思考和以全局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参与性目标。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参与讨论和探索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求知、探索与创新的欲望与动机。

(3)情感性目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开展并努力创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养成团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考虑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可分为“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从实验教学的空间来看,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法律实践两大部分;从实验教学的性质来看,包括基础型实验(如课程实验)、综合型实验(如仿真实验)和法律实践(如见习、实习等)三个层次;从实验教学的类型来看,包括实验、实训、调研和实习四大模块。其中,实验模块主要由法庭科学的实验课程组成;实训模块主要包括庭审观摩、案例诊断、司法实务、企业法律实务、调节与仲裁等;调研模块包括地方立法、法律援助等专题调研;实习模块包括法律诊所、基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校内仿真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内容。

3.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措施

(1)理顺现有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体制。制定《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应用型人才能力训练与开发总体方案》,建立强有力的实验教学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系统。

(2)研究建设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体系。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状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建立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通过法律诊所、法庭审判模拟和基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校内法律实务仿真实习等教学模块为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实战平台,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厅等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为学生能力训练与开发服务。建立网络资源平台和虚拟活动平台,一方面,为学生能力训练提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规库、案例库、视频资源库等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虚拟法律角色扮演软件支撑平台,拓展实验教学时间与空间,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

(3)构建、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体系,推动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基础型法学实验研究”、“专业综合型实验研究”和“跨专业综合型实验研究”等的实验教学项目体系,不断拓展和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4)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素质高、专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养和外聘等途径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制定青年教师实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额中青年教师进入司法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着力培育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带头人,强化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四)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技术手段

关键是要采用制度化的形式,以全新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机制,使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走独立性、可持续发展的规范之路。以法学实验室建设作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物质载体,通过资金的合理投入使用,人力资源的科学调配,管理的规范安排,以满足实验教学必备条件。

四、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建议

1.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案例普遍为第二手资料且经过人为加工处理,比较完整的原始态案例资料不够,应加大力度收集与整理第一手案例资料,建立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案例数据库,并部分用于实验教学中,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形式之一仿真实验室的实验项目较薄弱,可考虑结合“法学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进一步开发国际经济法实验项目,丰富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以期完善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3.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化,建议设计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会诊式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以期改进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效果。过程考核主要通过无纸化闭卷上机考试的形式按照实验业务环节,分步骤、分阶段检测学生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的情况;结果考核强调对学生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较高的情势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法律规则,主要通过实验结果报告及学;会生个人或小组的演示等形式,全面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结果及其依据诊式考核则邀请实际从事涉外法律事务的人员,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提出问题,以拓宽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切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三种考核评价方法既体现了解决国际经济法律问题对学生基本知识及基本业务能力的规范性、专业性要求,又充分考虑了实际国际经济活动开展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对学生综合知识、应变能力、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较好地反映了实验教学对实验考核和评价方法的特殊要求。

4.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应设计统一的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大纲、讲义,制作课件,以期增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规范性。

5.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主要是在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设置实验环节,尚未形成独立的机制,欠缺相对理论教学的独立地位,建议在条件具备时尝试开设专门的国际经济法实验课程,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以期扩大实验教学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胡宏雁.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再思考.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杨连专.“三位一体”的法学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探索,2003,(1).

[3]朱广东.国际经济法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革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2).

[4]胡晓红.国际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6).

第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模块教学;双语教学法;二元次对比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82-02

国际经济法是法学的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国际法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对外贸易、投资等问题密切相关,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国际经济法要求学习者具备民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多学科的知识基础,并且有很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能够熟悉地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因此,要学好这门课实属不易,要教好这门课更加困难,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好这门课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本文在对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后,提出对教改的见解和改革措施。

一、模块教学新方法

现行的国际经济法教材大多内容繁杂,以经典的红皮教材余劲松和吴志攀主编的《国际经济法》为例,正本书共636页,分为六个篇章,包括导论、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和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这六个篇章包括了现行国际经济法学科的所有研究内容,但如果将六个篇章全部教授完毕,对于教师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这门课程只有2个学分,一个学期共36节课,如果要完成教学任务的话恐怕需要两个学期。当然国际经济法内容繁多,是这个边缘性学科的特点,但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必然会导致教学学时短缺,教师只得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点到为止,但国际经济法的大多数内容,比如国际贸易、投资等本来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晦涩和难以理解,若只是对其大体内容浅尝辄止的话,恐怕学生们只会觉得云山雾罩,什么都没有学到。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地落实教学成果,首先必须改革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大纲和体例,实行“模块教学法”。首先,应当将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如国际贸易法模块、国际投资法模块、国际金融法模块、国际税收法模块和争议解决机制模块,突出重点模块、移除次要模块,赋予教师极大自,允许教师在把握重点模块的基础上自由组合模块。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只选择其中的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安排。一般情况下,笔者推荐将国际贸易法模块和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机制模块作为重点,其他模块由教师自主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成果的落实。

二、实用双语教学法

国际经济法学属于国际法的一个二级学科,作为国字头的科目,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英语材料和双语教学。笔者所在本科院校对双语教学设定的标准为70%以上的英语资料和英文教学,然而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分化严重,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在少数,大概一个七八十人的教学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可以适应双语教学,大多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少数学生甚至有抵触情绪(毕竟不是英语系而是法律系),这样进行双语教学的结果常常是学生需要花费80%以上的精力去学习英语单词、句型,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却只是蜻蜓点水。

笔者以为,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以英语为载体和学习工具,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科的知识点,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区别地制定英文教学的比例。从培养方案上,可以做出如下改革,培养方案一:二本或三本院校不订立高于50%的英语教学比例,使法律系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体验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课程;培养方案二:以年级为单位,挑选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比如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为标准)组成英语班,据笔者所知,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做法,但可惜的是这种分班的方法并没有和双语教学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在此类分班的基础上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英语班的同学接受双语教学课程,普通班的同学可以不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英语教学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比如60%~70%;培养方案三:将国际经济法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英语教学的比例可以设置为70%,双语教学课程可适当增加学分以鼓励学生申报,比如普通课程学分为2分的话,双语教学课程学分可以设为3分或4分,以英语程度的高低以及自愿报名为双重标准,允许学生自由申报课程,鼓励英语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申报双语教学课程。

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而言,应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案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但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应该注重对英文材料的选择和合理安排英文材料的比重问题,应针对现实情况制定一个既能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合理方案。如培养方案中英语教学的比例设置为不高于50%的情况下,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英语教学放在概念、重点法条、重点法学家的观点上;如果培养方案中英语教学的比例设置为70%左右的话,除了概念和重点法学家的观点外,应对重要的英文国际文件进行阅读,并且可以加入英文的案例。其次,英语工具应该尽量简单化,对所选英文材料应做到去掉复杂留下核心部分。譬如,对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部分,英文材料可以只采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200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且这两个文件不需要学生进行通篇阅读,公约可以只选择重点部分,如公约的适用范围和合同的成立,贸易术语也可以每组只选择两个术语作为范例即可。最后,双语教学不能完全忽视中文,每一个重点章节结束后,都应该以中英文两种方式给出总结,毕竟学生的母语为汉语,汉语的总结更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二元对比教学法

学习国际经济法,不可避免要进行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对比,只有经过充分的对比才能突出国际经济法的特殊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国际经济法和国内法的比较分析。然而,通看现行的国际经济法课程,基本上都是重“国际法”轻“国内法”,导致学生知识割裂,很难形成连贯的知识网络,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解决司法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笔者认为二元对比教学法的引入非常重要,通过引入比较方法论,把各个重要的国际经济法理论问题放在一个二元次空间内,分别从国际法和国内法、英美法和大陆法两个角度去对比,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充实。

举个例子,在教授国际贸易法中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同时,应引入同我国合同法相关知识点对比,以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相关问题上的不同规定,经过充分的对比学习,学生们才能够熟记公约的重点知识,并且理解公约为什么会做出相关的规定。具体来讲,比如在讲解承诺生效的时间即合同成立的时间时,可以先介绍英美普通法系的“投邮生效原则”(mail-box rule),德日等大陆法系的“到达生效原则”(received of letter of acceptance rule),比较两大法系不同规定的优缺点及其规定的出发点后,再介绍《公约》的规定即基本采取到达生效原则但允许有例外,即“如果发价或依照当事人之间确立的习惯做法或惯例,被发价人可以做出某种行为,例如与发运货物或支付价款有关的行为,来表示同意,而无需向发价人发出通知,则接受在该项行为做出时生效”,最后介绍我国合同法第26条的基本内容:首先,承诺需要通知的,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其次,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做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最后,以数据电文形式承诺的,要约人指定特定计算机系统接受数据电文的,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电文进入要有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为到达时间。通过这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公约规定、我国合同法的多层次的对比,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法的问题如合同的生效时间的问题就可以全面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彻底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

总之,为了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要求的国际型法律人才目标,我们应该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模块教学法、实用双语教学法以及二元次对比教学法的应用正是针对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笔者提出的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改方法,希望同行共勉,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津明.法学教育改革与探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

正如荷马在《伊利亚特》(Iliad)中所吟唱的那样:人类会厌倦睡觉、厌倦爱情、厌倦唱歌、厌倦跳舞,但对战争却乐此不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为了保障国家安全,避免在推行丛林法则的世界中成为猎物,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国防建设,然而在资源一定的背景下,大炮与黄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资源如何在国防与民用部门之间分配成为以研究资源稀缺性为己任的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经济学与国防具有统一性,经济学家麦圭尔(McGuire,1995)曾通过列举经济(学)与国防四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两者的依赖关系[1]。因此,国防与经济学产生紧密的联系是历史的必然。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著名政治家尼科罗•马基雅弗利(NiccolòMachiavelli,1520)在《论战争艺术》(Dell''''arteDellaGuerra)中曾说:谁的荷包里钱越富裕,谁就能打胜仗。国防经济学的源头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他是最早考虑国防开支对社会的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1914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赫斯特(Hirst)出版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War),全面总结了自己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财政、战争与工业的关系的理解[2]。1921年,福利经济学创始人、经济学大师庇古(Pigou)出版了《战时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War,也译为《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以一战英国经济为基础,研究战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揭示战时经济的一般规律,以及战争资源筹集的问题[3]。这两本著作促成了国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对于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产生,以英国约克大学哈特利和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教授桑德勒(1995)在《国防经济学手册》(HandbookofDefenseEconomics)中的说法认同度最高。希奇和麦基因(Hitch,1960)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TheDefenseandEconomicsinNuclearAge)、理查德森(Richardson,1960)的《军备与不安全:战争起源的数学研究》(ArmsandInsecurity:amathematicalstudyofthecausesandoriginsofwar)和谢林(Schelling,1960)的《冲突的战略》(TheStrategyofConflict)三部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创立[4],并成为经济学中相对比较新的一个分支。1990年《国防与和平的经济学》(DefenceandPeaceEconomics)杂志创刊,经过历代经济学家如佩克(Peck)、谢勒(Scher-er)、奥尔森(Olson)、泽克豪泽(Zeckhause)、史密斯(Smith)、默多克(Murdoch)、布里托(Brito)、英特里盖特(Intriligator)、恩德斯(Enders)、桑德勒(Sandler)、拉姆(Ram)、德格(Deger)和森(Sen)、罗杰森(Rogerson)、沃纳(Warner)、阿什(Asch)、利希腾贝格(Lichtenberg)、哈特利(Hartley)、安德顿(Anderton)、麦圭尔(McGuire)、布若斯卡(Brzoska)、赫什利弗(Hirshleifer)、格罗斯曼(Grossman)、邓恩(Dunne)、布拉登(Braddon)、丰塔内尔(Fontanel)、弗里德曼(Friedman)、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人的不断努力,国防经济学逐渐成为西方影响深远的成熟学科。哈特利和桑德勒(1996)认为其研究成果对于采办理论、2博弈论和人力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涵盖国防开支需求理论、国防供给理论、军事人力理论、低烈度的军事活动理论、国防开支的外在影响理论、战争成本与损失理论六大部分。其中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军事人力的需求与供给、军事人力的劳动生产率、军人的新酬结构与补偿、女军人、少数民族的数量构成,预备役的使用,军事经验对民事生活的利益回报、对国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过程进行经济学阐释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招聘、培训、使用、开发、辞退或离岗、退休等几个阶段。如果把军队也看成是一个生产战斗力的组织,其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也大致经历了征募、训练、维持、使用及退役安置等几个阶段。在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中,征募制度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正如学科的界定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研究方法,征募制度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一直以来是国防经济学中军事人力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征募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运用何种方法吸纳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军人来满足该国国防体系对于军事人力需求的制度安排。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模式:义务兵役制(后文称征兵制,Draft或者Conscription),自愿兵役制(后文称募兵制AVF,All-VolunteerForce)。围绕着征募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并逐渐延伸扩展到整个军事人力理论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经济学的发展。

二、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肇始与发展

征募制度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但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他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描述古代到近代征募制度变迁的历史,他认为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是成本—收益结构改变的原因,而这种改变影响到兵员征募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他认为,常备军与多元化的社会是一致的,维持并雇用一部分公民,不断地施以军事训练,使兵士的职业脱离其他职业,而确然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职业,这种常备军的费用来源于国家征收的兵役税,可以看作是募兵制的起源。同时他认为民众的尚武精神和组织民兵,是常备军的支柱,而这个“民兵”具有现代征兵制及预备役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兵士的人数不能超过全体居民1%,过此,即不免负担太重,危及国家经济”[5]。今天看来,亚当•斯密的研究无疑是粗糙的,但毕竟是征募的经济学研究的滥觞。之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出现了长时间的空白。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兵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西方国家在推行军队职业化的过程中纷纷尝试实行征募制度的转换,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军事人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他们对兵员征募过程中出现的形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经济学家在美国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转换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是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1973年7月,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征兵制。1964年,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的经济学家沃尔特•维(WalterY.Oi)提出了募兵制的可行性的内部报告,并在1967年连续公开发表了两篇关于征兵制成本的论文。1966年,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关于废除征兵制的呼声开始逐渐高涨,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也参与进来。芝家哥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Friedman,1966)在1966年12月19日《新闻周刊》的专栏中写到:目前管理(征兵制)部队的真正耗费远远大于管理同样规模的募兵制部队,原因在于后者是由认为参军是最好的选择的人构成的。后来他进一步认为征兵制度的缺陷在于“不公平、奢侈、与自由社会不相一致”[6]。其余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还有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7],汉森和薇丝柏德(1967)[8],米勒(Miller,1968)[9],费舍尔(Fisher,1969)[10]罗伯特•巴罗(RobertBarro,1971)[11]等。1968年,福吉尼亚大学毕业生(包括经济学家DavidJohn-son,MattLindsay,JimMiller,MarkPauly,RobertTollison,TomWillett,andJoeScolnick等人)撰写了拥护募兵制的很多著名的经济学论文。征募制度改革的争论在于回答反对募兵制的九条理由,包括:(1)募兵制费用过于昂贵;(2)募兵制在危机时期缺乏灵活性;(3)破坏爱国热情,腐蚀了公民应该为国服务的道德信念;(4)威胁民主价值;(5)不具有种族代表性;(6)成为惟利是图的部队;(7)刺激敌对国家的军事冒险;(8)战斗力低下,因为只能吸引能力比较差的人服役;(9)挤占其他国防支出,侵蚀了国防的数量以及质量[12]。拥护募兵制的经济学家认为,第一条理由是错误的,缺乏理论依据,其他八条理由缺乏实证基础,因此斗争的焦点主要是费用问题。为了专门研究这个问题,1969年尼克松成立了研究募兵制可行性的专门机构———盖茨委员会,该委员会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罗切斯特大学校长艾伦•瓦里斯(W.AllenWallis)罗切斯特大学商学院院长威廉•麦克林(WilliamMecliling)、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DavidKass-ing,WalterOi,HarryGilman,RobertBarro,JohnWhite等),他们的努力为美国最终废除征兵制铺平了道路,也极大地丰富了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13]。

美国的募兵制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应用经济学有效地对募兵制度进行管理成为该时期的主要任务。虽然支持重返征兵制的意见一直没有停息,不少学者对于募兵制的成本要少于征兵制一直持怀疑态度。李和麦肯锡(Lee&McKenzie,1992),罗丝(Ross,1994)[14],沃纳和阿什(Warner&Asch,1995),沃纳(Warner,2005)的研究表明募兵制不一定总具有较低的社会成本,当部队数量扩大的时候,部队的工资总量就会增加,政府就必须通过增加税收来支付。而税收导致社会经济的扭曲效应会造成较重的税收成本,当这个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后,募兵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布朗宁(Browning,1987)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测算了美国税收的边际超额负担,大约等于国家税收的31.8%~46.9%[15]。另外一些学者仍然对于募兵制能否保证兵员质量、人力成本的高预算对军事研究与装备资金的挤占问题以及募兵制兵员能否代表社会各阶层充满担心。沃纳和阿什(Warn-er&Asch,2001)研究发现目前军事人力的成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军事开支中的比例自1973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占GDP的比例只有0.8%,而冷战时期这个数字最多曾达到2%[16]。西蒙和沃纳(2007)通过分析美国1998年到2000年兵员来源的数据结果显示,40%的兵员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少数民族比例也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同时通过假设增加100000名义务兵,计算其节约的成本,发现其节约的成本少于同等数量的募兵制兵员所节约的社会成本,战斗力也不如后者,同时由于个体战斗力的提高可以以较少的人数维持较高的战斗力,而节约的成本可以用于军事研究与装备更新[17]。经过激烈辩论,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仍然认为募兵制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围绕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命题,很多并不是直接研究征募制度,但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与兵员征募制度密切相关,从此以后,经济学家的视野也由征募制度的研究开始扩展到军事人力经济学的研究。综合而言,对于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沃尔特•维(WalterY.Oi)、詹姆斯•米勒(JamesMiller)、贝丝•阿什(BethAsch)以及约翰•沃纳(JohnWarner)。

三、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征募制度的成本以及选择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学研究回答征兵制与募兵制哪个制度更具有优势,如何进行选择。

首先在于对成本内涵的界定上,政府官员更倾向于预算成本,而经济学家则提出经济成本的概念,该概念除了包括预算成本以外还包括其他隐性成本,如个人机会成本、兵役税等。弗里德曼(Friedman,1967)坚持认为在做任何决定时必须考虑经济成本而不是预算成本。[18]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根据国防部的调查数据,通过选择参军选择自由度比较高的群体作为样本,克服了经典的“鉴别难题”(identifica-tionproblem),描绘出实行募兵制情况下的军事人力供给模型。他们发现在征兵制条件下,四个变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分别是男性人口规模、失业率、征兵力度、季节因素。通过模型推导,他们发现募兵制的预算成本会高于征兵制,但经济成本要低得多。他们进一步增加了变量,发现军方的支付弹性为1.18,随着应募者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19]。但是由于数据采集的先天缺陷以及假设不足,变量太少,他们的意见并未被重视。同年,沃尔特•维(WalterY.Oi)在阿尔特曼和菲希特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征兵制的经济成本》(TheEconomicCostoftheDraft)一文,量化的估算出全部的经济成本约为53.64亿美元。他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表示:首先运用已有的数据计算出军事人力供给曲线S,当实行征兵制时,军人工资水平为G,人数为A,当征集人数增加到B,C,相应的工资总额也增加到H,I。那么,矩形DB/BA是人数从A增加到B所增加的军方预算成本,DEB′是应募个人的机会成本损失,而HEGD是社会承担的兵役税,社会总成本为HE0B[20]。费舍尔(Fisher,1969)在《美国经济评论》(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上发表了《征兵制及结束征兵制的成本》(TheCostoftheDraftandtheCostofEndingtheDraft),提出了不考虑征兵制情况下的个体服役决策模型,他认为,个人是否服役决定于他在军队中以及民用部门之间净收益的贴现值的比较,收益包括货币收益以及非货币收益。在短期收入变动都是单调递增,可以不考虑贴现因素的情况下,问题就简化为个体主要考虑不同部门收益(Wm为军队收益,Wc为民用部门收益)的比较。如果Wm>Wc,个人就选择服役。然后以征募率为因变量,以军民部门工资比率以及修正的失业率作为自变量,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模型而不仅仅是简化的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他推算出征兵制条件下美国军方的人力供给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如果废除征兵制,美国需要增加的55亿~75亿美元的成本[21]。这是经济理论模型基础上构造军事人力供给函数的第一次尝试[22(]Klotz,1970)。

1973年,尼克松政府废除征兵制度实行募兵制度后,解决募兵制度出现的新问题成为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关于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探讨一直在持续。李和麦肯锡(1992)在《南方经济杂志》(SouthernEconomicJournal)上发表了《重新审视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相对效率》(ReexaminationoftheRelativeEfficiencyoftheDraftandtheAll-VolunteerArmy),第一次将税收成本作为制度选择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李-麦模型。假设军事人力边际机会成本曲线为:MOCA=a+bn,a,b为常数,n为征募人数,N为社会适役总人数,那么在募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2,在征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N。如果国家需要所有的合法服役者都参军时,社会总机会成本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所以an+1/2bn2<an+1/2bN,也就是募兵制优于征兵制。如果在这个模型中加入税收成本因素,则在募兵制条件下,军事人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均衡决定,那么征募n个军人,军方需要支付的工资总额为an+bn2,工资是由税收支付的,税收会产生超额负担。假设每元税收产生的差额负担为一个正的常数β,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anβ+bn2β。在募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2/2bn2)+anβ+bn2β。征兵制条件下,假设军方支付工资为W,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WβN。在征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1/2bnN)+Wβn。求均衡解得到nE=4[(W-α)β+1/2bN]/b(1/2+β),也就是说当征募人数n=nE时,采用哪种征募制度成本都一样。如果n<nE,采用募兵制成本比较低,如果n>nE采用征兵制成本比较低。同时,当军事人力供给的机会成本曲线缺乏弹性时,军人较高的工资增长引起的税收成本就会抵消掉募兵制的优势[23]。以上分析把兵员征募制度的社会成本界定服役的机会成本和军人工资引起的税收成本之和,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其他成本(如训练成本)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仅仅考虑了成本,没有考虑社会收益。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沃纳和阿什(1995)在《军事人力经济学》(TheEconomicofMilitaryManpower)一文中对李-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修正,考虑了训练成本,将单期服役模型扩展为两期服役模型,考虑了收益问题,提出了沃-阿模型。根据沃纳和阿什的分析,征兵制和募兵制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军人服役的机会成本(;2)征募和训练成本(;3)税收成本。对于募兵制来说,前两项的成本要低于征兵制,但是第三项的成本要高于征兵制。当军队的规模超过某个点时,就可能使募兵制丧失成本上的优势,此时政府就应该采用征兵制[24]。沃纳和耐古鲁萨(2005)在沃-阿模型的基础上,在《逃避成本与征兵理论》(EvasionCostsandtheTheoryofCon-scription)一文又加进了征兵制下个人逃避服役以及政府为了打击逃避兵役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在综合权衡两种兵员征募制度的征募成本、训练成本、维持成本、税收超额负担和逃避成本的基础上,构造了两种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模型[25]。以上分析是建立在两种兵员征募制度下,相同规模军队的潜在生产率是相同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实际上募兵制军队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征兵制军队的效率,如果考虑到效率因素,“当一个国家需要一支大规模军队时,是征兵制更优还是募兵制更优,依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26(]2001)。

四、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前景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实验,通风,创新

1 《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概况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的专业方向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熟悉煤矿井下灾害(瓦斯、矿尘、火、水、热害等)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防灾基础手段——矿井通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学生具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设计和制定防灾专项技术措施的能力;并为继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基础。该演示实验主要是为了有机结合课程培养要求,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及培养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然而,通过实验大纲可知(表1所示),实验内容较多,实验室演示模型数量有限,班级人数较多,实验学时较少,这些矛盾直接影响该实验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实验要求和达到本实验培养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模式

综上,为了能够达到实验培养目的,通过创新该实验的教学方法,从由点到面,深化实验内容;创新实践平台;匹配课程,自主设计实验并完善考核机制,逐步加深,层层递进,见图1所示:

3 实验效果分析

结合实验要求及内容特点,并按照上述创新教学方法流程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

3.1 由点到面,深化实验内容

根据原实验内容及要求,通过教师对实验内容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并通过模型动态演示,提升内容为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防降尘注水钻孔布置形式;采煤工作面顺槽扇形抽放钻孔布置形式;分层采面风流逆转;全矿井主要粉尘监测点的分布;消防降尘洒水系统等,使内容更加饱满,契合课程讲解内容及相关课程。

3.2 自主创新,丰富实验模型

根据教师演示教学模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动手演示,论文开题报告并在理论拓展和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进行灾害模型自主设计,弥补现有实验演示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山区煤矿的生产需求。通过设计,每一组学生都制作出了相应的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生产模型,其中有几个组别的同学所制作的模型获得全国大学生采矿模型大赛一、二等奖项,图2、图3所示。

3.3 创新考评机制

由实验大纲中可知,其成绩考评形式过于单一,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公平评价,实行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多维评价模式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计算。通过模式实施,学生对评价结果满意,且整体成绩表现良好。

3.4 匹配课程,自主设计实验

在原有和拓展实验内容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课程,自主设计课程重难点的实验项目,并结合现有实验室设备和自己设计的设备进行项目演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的自主设计,主要得出了以下实验项目:巷道通风阻力测定与分析;矿内空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粉尘浓度与分散度测定。

4 结论

根据上述创新教学方法模式的实施,弥补了单纯为实验而实验的尴尬,且学生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做到了举一反三,不仅有效掌握了实验要求及实验内容,且成绩整体良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相应模型和实验项目,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符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1-92.

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结算 教学方法 多维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正接受着知识爆炸的挑战,这是大学教学模式进入战略革新,激烈竞争和新一轮起飞的时期。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环境,掌握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成了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应针对现实情况针对国际结算课程,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结算教学方法。

一、国际结算课程特点

在我校的能力类课程实施方案和设计相关能力型课堂教学设计中我有幸承担了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国际结算》这门课程的课程责任老师和主讲教师的工作。从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该门课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

第二、要求较好的英语基础。

第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特性,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讲授完课程的全部内容,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单据填制及审核方面的实际操作训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深感需要讲的内容太多太细。不讲条款规定,实务讲解没有依据;详细讲述,难免枯燥无味且占用时间太多。实务讲解也同样存在,讲的过细则头绪繁多且课时不够,粗略带过又觉内容空洞,深恐学生学不到东西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深感国际结算的难学。难在没有实践基础,仅凭空想象,总觉云里雾里,难在内容过多过细,重点把握不准,记忆也不长久、学完后的感觉是脑子满满的。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国际结算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以及现有的有利条件,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下面对于国际结算课程的目标作一简述,以期结合特点寻找适用的教学模式。

二、国际结算课程目标

《国际结算实务》面向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及外贸方向的企业公司,立足于国际结算方式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强调课程的岗位操作性,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力争通过讲授与实务操作,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国际结算中涉及到的各种票据,主要是汇票、本票和支票;熟悉几种主要的结算方式,如汇款结算、托收结算、信用证结算等方式,掌握几种主要的单据,如商业发票、海关发票、保险单、海运提单等,还要全面了解国际结算中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贸易术语与惯例的应用;并且通过开辟校内专门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业务实习,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具体目标:

(1)至少取得一种从事国际结算与对外经贸业务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

(2)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与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3)掌握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4)能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及其结算活动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5)掌握必要的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英文专业书写与翻译能力;

(6)掌握国际贸易结算中单据制作技巧,并能设计出一整套结汇单据;

(7)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文化、风俗习惯与礼仪,提高结算工作效率。

三、教学模式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前面对于国际结算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这里以其为依据进行新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设计理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是教学模式构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最终决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搭配关系。《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理念是: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学为主,国际结算教学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开放、自主、灵活、互动”的原则,即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导学+助学+促学”,完成《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构建思路

构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依靠我校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探索并构建基于电子信息环境的“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互动为手段”的本课程教学模式。

(三)设计目的

1.针对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特点,可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寻找到学习的乐趣,以此实现知识能力的互动。

2.根据当前国际结算实际,扩充案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3.针对本课程规则多、内容细、学生听过就忘的现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系统各种资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检查为辅,以此实现课内课外的互动。

4.由于本课程存在内容较多且实务性极强的问题,学生理解会出现各种偏差。为此,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释疑解惑,以此实现教师学生的互动。

基于以上问题,对国际结算的教、学、辅导,可采取“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目的在于通过电子信息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知识和能力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等多为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知识能力互动

实践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环节之一。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否认课堂教学的理论灌输,恰恰相反,是要跳出传统的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维模式,运用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形式,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尽管在高校从事国际结算教学的教师多从事过国际结算实务工作,甚至有的经验还相当丰富,或者虽未真正做过结算业务,但也是曾多次下行实习、调研,比较了解实务操作。实际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实践性。不仅要讲授该课程的基本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一些专题性讲座。其次是教师的选择要体现实践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既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还要邀请一些实务界人士上讲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来谈理论。再次是教学方式要体现实践性。除课堂讲授外,《国际结算》的理论教学可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研讨,使学习过程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

第二,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渠道。大学拥有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拓展学生《国际结算》教学的空间和渠道,是多方位促进教育成果、深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譬如利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教学,形象生动地演示教学内容,便能取得的理论教学最佳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留言板、电子邮件、资源栏目等扩充课程的实践效果。

第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组织和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又能反映教学主旨的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选择和确定好实践项目,以学生实践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带着理论上的疑问到实务中去找答案,带着理论学习的成果到实务中接受检验。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社会调查和服务等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二)案例研讨—学生之间互动

本课程使用的案例,是指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解,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用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

案例研讨教学要能完成必须经过以下环节:

第一、准备阶段。此阶段要做的工作是:1、要求学生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并仔细阅读为讲授内容提供的案例,以熟悉案例背景材料。2、根据案例,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来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议付行),切身体验,当自己处于头绪纷繁的案例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第二、讨论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站在各自扮演的“角色”,各抒己见,并要求对案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教师要不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细节,以保证到达教学环节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重视学科知识的钻研和学习,同时让学生尝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三、教师总结。将学生讨论的内容汇总,给出正确的结论,将理论知识带到学生大脑中。

(三)资源利用—课内课外互动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上网查阅《国际结算》课程自学指南,明确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该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的学习资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学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如阅读文字教材、看音像资源,利用实验室课程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在讲授此课程时,围绕主要讲授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将教学模块制做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利用PPT、Photoshop等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利用声音效果、图像效果、文字效果、颜色效果等,充分地展示该课程的全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利用印刷媒体(教材、辅导书、形成考核册等)、音像媒体(教学录像、直播课堂等),网络媒体(网页、上传下载的文件等)为学生提供翔实完备的课外学习资料,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巩固中去。

第三、为了达到课内外互动的效果,把课堂内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促学、助学和导学,比如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把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缩短到最小。另外教师要提供供学生课余学习的素材或者要求学生查找相关内容。

(四)释疑解惑—教师学生互动

释疑解惑是指教师运用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充分发挥交流工具的作用来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或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小组协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通过在线讨论、电子邮件、BBS、电话、QQ、MSN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和激发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其次,教师与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交流,通过以上多种方式,随时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给予及时指导,同时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五)考核—教考互动

考核分三个环节。“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包括三项内容,即:自检自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1)自检自测。自检自测是学生通过课程自检自测题、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和评价的过程。通过自检自测,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解决。

(2)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其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过程考核既可以督促学习者的学习,了解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情况,以便对学习者进行个别化辅导或指导,同时,也可以防止学习者在期末突击应试的作法,减轻期末考试对学习者的压力。

(3)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终结性考核的成绩往往代表了本课程的学习水平。

课程考核是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是开放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卫红.关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4期.

[2]曹勇.《国际结算》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杨慧.高职高专《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2年第2期.

第6篇

关键词:冰;光;空气;技法;雾凇冰雪画;陈侃大

研究陈侃大先生的中国雾凇冰雪画技法,陆续总结出“陈侃大画法三十六法”。包括①画雾六法:“朦雾法”、 “白雾法”、“ 彩雾法”、“ 抹雾法”、“大雾法”、“ 天穹法”; ②画凇十二法: “点凇法”、“ 线凇法”、“点式法”、“大点法”、“块式法”、“面式法”、“光线法”、“条形法”、“美凇法”、“蓬蓬法”、 “芦凇法”、“草凇法”; ③画冰八法:“具象法”、“银冰法”、“写意法”、“冰漂法”、“棉冰法”、“点续法”、“ 岸冰法” 、“叠加法”; ④画雪十法:“泼雪法” 、“动视法”、“光波法”、“纸卷法”、“拓雪法”、“青花法”、“蝴蝶法”、“雪山法” 、“雄强法”、“暴雪法”。在这里将要单独介绍的是中国雾凇冰雪画创始人陈侃大先生“画冰”技法。

陈侃大自幼随母亲以及伯父习画,十几岁师从岭南画派大家柳子谷老先生。陈侃大及其中国雾凇冰雪画深受岭南画派影响。在《玉柳》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溶冰枝上流。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仿佛陈侃大先生把现代冰穿越了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清凉感受。完全打通了古典意蕴与现代审美的境界。水墨酣畅淋漓,冰晶流光溢彩。在绘画技法上,不仅发扬了岭南画派“没骨法”传统。而且开创出了水墨冰晶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入现代艺术极简主义,简约至极,令人称奇,水晶透明,冰美月圆。情志高远,含蓄优美。形成了写意抽象微妙融合的溶冰技法简称“写意法”。在陈侃大先生1969年创作的《暖冬》中,树上厚厚的覆冰折射着白天中午炽热阳光的技法被称为“具象法”。画面上的覆冰是乳白色结晶物。外表光滑,很厚呈隆突状。就像是中间厚,边上薄的凸透镜一样,在有强烈的太阳光时,发生折射,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散落的水珠,悬浮于空气中,映照出彩虹。惊叹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折射后温度增加而灼热,令人感到暖心,《暖冬》画名就是由此而得。开创了"冷中见暖"的艺术风格。1970年的《韵梦》,在月光下的冰溜子闪着银光的技法形象地被称为“银冰法”。从窗户的角度虽然看不到月亮,但是画面的冰柱圆圆的,折射着夜晚银色的月光,粼粼闪闪。巧妙地用光表现了画外画。滴滴嗒嗒滚珠落玉般的水珠“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同天籁含珠玉。在深色的夜空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冬日月夜的美景。《暖冬》和《韵梦》如同白天和夜晚的姊妹画。这两幅画都是陈侃大先生在吉林市博物馆工作期间画的。那时博物馆室外就是江南公园树林和松花江畔。从窗户就能看到画面的景物。白天一打开窗户,小鸟在枝上歌唱,冰晶溶化,滴答伴奏。小松鼠经常光顾画室,夜晚回巢,萌萌的睡态令人忍俊不住。深深地打动了画家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精品之作。

1986年《瑞雪》岸边串串冰挂似融未融的技法称为“点续法”。或玻璃样的透明,或无光泽的粗糙,造型各异。围绕在江岸峭壁边上。水墨冰挂,淡墨点点延续,由上而下,含露欲滴,充满了视知觉融溶动力。要保持笔与笔之间形成的水印。黄宾虹认为“水墨神活”很要紧,融融欲滴,这种不动之动的关键,就在于它包含着冰与水的“张力”。另外,在画面上,春意萌动,松花江刚刚开江,江水自上游向下游顺畅流淌,已融冰的江面上,上游大量残存着的冰排慢慢的融化,形状不同,在水流的作用下,顺江而下,成为松花江上一道独特的景观。这种冰排随着江水流动而漂移的技法被称之为“冰漂法”。在画面左侧的浮冰,从视觉上,描绘出了一边漂移,一边融化,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温润绵软,厚若凝脂的水墨浮冰称为“棉冰法”。好象浸湿了的棉花团。雾汽缭绕,微微荡漾。冰排悠悠飘动着仿佛电影镜头,有一种徐徐运动感。在画面远景中,水流速低形成河岸冻结的冰带。用淡墨勾出岸冰被称为“岸冰法”。画面上还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雪山法”。表现傲立雪中的美人松技法的“美凇法”。《瑞雪》是陈侃大先生50岁时的得意之作。而且出神入化的笔墨,仅仅只用了墨一种颜色。但却以水作介,以一当十,妙于用水,千姿百态。在水墨视觉的运用上,从墨阶焦浓重淡清,到墨性枯干润湿漓,水墨变化气象万千,幻化出无穷的色彩和物象。尽去浮华,水墨渲淡,达至雾凇冰雪的新意境。实在是精彩绝伦拍案叫绝。

以上的“写意法”、 “具象法”、 “银冰法”、“点续法”、 “冰漂法”、“棉冰法”、“岸冰法”等画冰七法,都是描绘冬春交替之际,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开始融化的景象。或具象、或写意抽象。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天气江水流量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景致。除此以外,在“陈侃大画法三十六法”中,从下雪到来年融化,还有更多与“画冰”有关联的技法。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冰雪风景画专辑《侃大画选》,一出版就被香港老板出高价买版权,还有台湾等画廊请求合作,竟都被陈侃大先生拒绝了。他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了。纵观中国历代雪景画,他的雾凇冰雪画令人仰望。为我们年轻的画家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对我们后人具有难得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第7篇

关键词: 科技体育; 运动项目;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1-0120-04

近一个世纪以来, 科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总是随着国家的综合国力而发展。如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的无线电运动, 美国、德国的模型运动, 挪威、瑞典的定向运动, 都是根据国家的发展壮大和战时的需要而不断进步, 并通过推广普及成为民众广泛参与的体育项目。我国的科技体育运动在举国体制的模式下竞技水平一直比较高, 是早期在国际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少数体育项目之一, 但在民众中普及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北京奥运会后, 我国的体育事业承载着奥运的辉煌, 开始了又一个周期的征程。同时国家对体育发展的侧重点也随着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的“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 培养人民健身习惯,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要求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特别是学校体育, 一批适合青少年开展的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科技体育项目开始登上学校体育的舞台, 这些项目在校园一出现, 就因其较高的趣味性和体育性吸引了大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参与, 其动手与动脑, 体力与智力的结合使学校、学生、家长都沉浸在快乐体育的乐趣当中。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健康水平, 培育科学素养, 推广和普及科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 巩固校园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成果, 2010年8月,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文, 加强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建设, 在校园开展科技体育活动。这一政策的出台使科技体育在校园得到了迅速普及, 改变了学校体育的传统格局。

一、科技体育运动的内涵特征

(一)科技体育运动的内涵

科技体育运动, 是以科技为活动基础、以具备科学知识为参与前提, 无需通过身体直接对抗, 运用特定的知识、技能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器材(仪器), 体现参与成果和运动技术水平, 达到增强人们智力和体质, 培养综合素质的体育项目[1]。在科技体育运动中, 体育是平台, 科技是手段, 身体素质是保证开展科技体育的基本要求, 而智力因素则是取胜的关键, 对身体、智力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 科技体育运动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我国, “科技体育运动”一词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在2005 年提出, 实际上当时的科技体育运动指的是一个与科技有关的体育项目群, 包括无线电测向、业余无线电、航天模型、航空模型、定向越野、航海模型、轻型飞机、车辆模型、电子制作、建筑模型、模拟运动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集竞技性、观赏性、益智性、健身休闲于一体, 要求参加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能,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才能从事这些运动。其中无线电测向、业余无线电、定向越野、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电子制作、航天模型、车辆模型在校园里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这不仅因为参与者需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了解科技体育项目的基本原理, 还要自己动手参与制作, 进行野外的技能训练, 给了长期处于城市生活中的学生走进大自然, 丰富科技知识, 培养健康体魄的机会。

(二)科技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

1. 知识性: 参与科技体育项目活动必须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 了解相关运动领域的发展情况, 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智体性: 强体健脑、全面发展是科技体育项目的特有优势。开展科技体育项目活动在增强参与者体质的同时, 能有效地促进参与者的智力发展, 使练习者在参与运动当中身体得到锻炼, 智力得到开发, 培养了对科技体育的兴趣。

3. 创造性: 参与者在科技体育活动中能获得亲自设计、制作、改装运动器材的创造空间, 可以在活动中检验自己设计组装的运动器材的效果, 培养开发新的运动器材的创新思维。

4. 成就感: 参与者凭借自己个人的能力在完成比赛任务或取得优异成绩后, 成功的喜悦会挥散运动过程的辛苦, 给参与者找到参与科技体育运动的成就感。

二、科技体育是学校快乐体育的集中体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需要一代代青少年去书写。体育也不仅仅是锻炼身体, 它还是讲规则、责任、团队合作、服从、荣誉的代名词, 体育给了青少年一个最有效的社会化模式。国际奥委会中国首席代表李红说: “我7岁开始在父亲的带领下坚持去跑步, 一直跑到高中毕业, 最后跑进了清华, 又到哈佛留学, 我在跑步中找到了运动的快乐”。[2]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也是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活动, 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 在快乐中提高体质, 学校体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快乐而非为了忧患。如果在快乐中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比在被动中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体育运动效果截然不同。学校体育如果能够形成快乐体育的共识, 校园体育活动就会多一层快乐的氛围。科技体育正是体现了学校快乐体育的基本思想, 学生们在感兴趣的科技体育面前快乐的参与其中, 唤醒了学校体育的本真, 恢复了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要义, 学生在学习科技知识过程中参与体育锻炼, 重塑了学校体育的繁荣, 迎接了学校体育的回归。

首先, 学校科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运动技能。了解科技知识, 在模型运动中要求学生主动去阅读了解有关科技图书, 自己动手进行试验,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 乐在其中, 参与其中, 激发起学生不断去探索、创新、求知的愿望, 达到科学改装、改进模型性能的目的, 于无形中使学生学会了模型运动的相关知识, 达到了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3]

其次, 学校科技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于科技体育要求学生不但要动脑筋, 还要动身体, 开展活动时不仅是身体方面要得到锻炼, 知识和技能方面也要锻炼, 在参与校园科技体育活动中不知不觉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如无线电测向运动, 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 还要有一定的越野技巧、野外自救知识、野外生存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无线电信号听辨能力、无线电搜索技巧以及克服大自然困难的智慧和勇气, 是对身体、心理和智力、体力诸方面的锻炼。学生在参与这些运动过程中, 在高速奔跑时还要进行思考、分析、判断、找目标、做记, 无形中忘记了越野跑的辛苦, 增加了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运动的乐趣, 提高了体质, 开发了智力, 树立了信心, 完善了人格, 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更加亲近了大自然。体现了快乐体育是学校体育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第三, 淡化了科技体育运动的竞技性,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不能有任何失误, 而且永远只有一个胜利者。科技体育则追求参与的真实性, 提升学生参与过程的成就感, 激发学习的兴趣, 于快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不但心智健康, 而且身体健康。

三、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一系列高科技科学实验, 使科技体育活动在校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飞向太空, 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参与, 在学校体育中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校园科技体育教学。科技体育不但技术性、科学性强, 而且对青少年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科学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4]

(一)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

学校科技体育运动是集竞技、科技、益智于一身的体育项目。比如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演练,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参与者需要亲自搭帐篷、竖天线、调试电台, 在模拟灾害环境中, 进行紧张的野外紧急架设短波电台及话务、报务抄收比赛、利用无线电测向迅速精确定位灾害地点、受伤人员位置, 指挥救援人员抢险救灾, 这种教育效果只有在亲身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完整的展现, 这是任何课堂上都学不到的自救知识。在汽车模型运动中, 同样的材料制作的赛车模型, 跑起来速度有快有慢, 这是因为汽车轮胎抓地时的摩擦力不一样, 如果把轮胎进行细微的修整, 就会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同时, 学生们要使自己的赛车在遥控车模的赛道上驰骋。赛前要亲自检查赛车的避震系统和转向系统, 赛车在赛道上的运行情况。而不是依靠家长和老师来帮助或提醒, 所有问题靠自己独立解决。再如相同材料制作的两架飞机模型, 为什么飞行轨迹却不一样?这就要研究飞机的重心变化。如果重心不一致, 飞行轨迹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航空模型的设计制造中, 学生们不仅要自己动手, 创造性思考, 还要查找资料, 学习空气动力学、无线电、电机、电磁等多方面的知识, 了解航空模型的原理才能制造出来。还有, 在校园的很多角落里藏着的一批正在用无线电发报机发送情报的“特务”, 他们用电台发射出滴滴答答的声音, 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呢?学生们手拿测向机在校园奔跑穿行, 用无线电设备到处“搜捕”, 寻找发射信号的源头; “寻宝记”让原本再熟悉不过的校园突然充满了神秘感。在学生们眼中, 这些都是乐此不疲的游戏, 而在老师眼中, 这正是传播科技知识, 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科技体育运动将育人和“娱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在校园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实现了科技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 更成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

(二)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科普价值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曾玩过纸飞机, 折纸飞机可以有上百种折法, 在纸飞机模型运动中, 学生们可以一起琢磨采用什么样的折法才能让飞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怎样才能飞得更远。在玩的过程中, 学生们需要对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有初步的了解, 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航模的基本原理即配重以及飞机重心问题, 还有如何利用空气气流的作用。因此参与纸飞机比赛, 不仅体验了航模的乐趣, 还初步了解了航模运动与科学的关系, 起到了科学普及的启蒙作用。美国的莱特兄弟正是通过小时候玩纸飞机, 从小就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那就是制造一架真正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因此, 科技体育是一项促进青少年成才的快乐运动, 科技体育的核心是科技与体育相结合, 重点是利用学校这个大舞台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 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从小树立热爱科学, 热爱运动, 热爱祖国美好河山, 献身科学的志向。为在校学生参加科学知识学习, 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三)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

近年来, 国民收入稳步增加, 老百姓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然而, 与此相悖的是, 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究其原因,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应试教育导致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 一切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工作; ②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特别是跑步; ③家长对独生子女溺爱, 体重超标学生增多; ④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体育课枯燥, 激不起锻炼兴趣。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能统一认识, 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如果通过传统的填鸭式, 灌输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特别是跑步, 往往效果更是适得其反。而通过课外科技体育活动, 比如无线电“猎狐”, 校园定向“寻宝”这样一种名称转换, 吸引学生参与, 在参与中培养兴趣, 在兴趣中体验玩的乐趣, 在玩乐中进行跑步, 就可以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

(四)科技体育的和谐竞技价值

集科技性、竞技性、益智性、健身性于一身的体育项目, 都属于科技体育的范畴, 近年来在非奥运项目的全国综合性比赛即全国体育大会上, 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跳伞、航海模型, 航空模型等科技体育比赛项目所产生的奖项, 占大会总数的五分之一, 由此可见科技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重在对抗的竞技体育活动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其他一些大众健身项目不同。科技体育的竞技性是指智力的比拼, 动手能力的竞争, 快速反应能力和体力的较量, 而不是身体直接对抗的竞技, 是和谐竞技, 是宏观层面上的竞技。同样是掷纸飞机比赛, 要想掷得更远, 除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以外, 折飞机的技巧也很重要。所以说科技体育强调的是对人动手动脑能力的开发以及感受大自然的能力。而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因为从中感受到了乐趣, 出于对这项运动的爱好而投入其中。

四、我国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

近年来, 科技体育在校园开展, 已经成为体育、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共识, 而学校对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科技体育项目也有很高的热情, 对于科技体育所倡导的开放理念也比较认同, 科技体育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的坐标, 学校让学生们成为科技体育活动中的主角, 是加强学校教体结合、体科结合的重要环节。但是, 科技体育运动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寻求学校体育部门与科教部门的紧密合作, 拓宽科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 防止项目向功利化发展。学校科技体育要借体育之翅膀展科技之风采, 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 张扬个性, 放飞心灵。

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掌握所参与项目的相关科技知识, 同时对科技体育器材也有一定的要求, 其中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运动项目, 价钱也比较高, 使得学生的参与面比较少, 比如电脑机器人比赛, 光设备就要五六千元, 一般的家庭很难承受。因此, 目前国内科技体育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校园科技体育项目普及率也高。尤其是广州市的科技体育项目, 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 而且有的项目遍及全市所有的学校, 国内其他省市则在一些普及型、投入小的科技体育运动项目中也参与较多。

五、学校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平稳、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与体育、投入体育、享受体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 这也为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消费结构升级和休闲时代的到来, 为我国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1. 科技体育项目涉及多个知识领域, 专业性较强。因此, 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体, 融知识性、创新性、趣味性为一体。结合学生特点、师资水平、场地条件, 认真遵循科技体育的发展规律, 大力拓展学校传统优势项目, 精心培育新兴项目, 通过研发易于掌握、促进动脑、趣味性强、成本低廉、质量较好的科技体育器材。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技体育竞赛活动网络。培育科技体育项目传统学校, 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家庭参与科技体育运动, 达到锻炼身体, 获得新知, 享受快乐的目的。

2. 科技体育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快乐为出发点, 让科技体育项目在校园扎根, 以实现科技知识和体育运动在校园得到双重普及。校园是科技体育最适合发展的土壤, 许多科学家的科技之路证明了这一点。著名科学家路甬祥曾说过“没有航模, 就没有我路甬祥。学习航模不但让我学到了知识, 还培育了自己科技事业方面的志向。业余文体科技活动, 对启智、树人、培养能力,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非常有益的”。说明科技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是培养世界冠军, 而是培养青少年的健康身心。科普的目的也不是要去制造科学家, 而是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培育能够诞生科学家的土壤。“钱学森之问”曾引发国人对当今教育体制深深的思考, 我们不妨从校园中玩着无线电猎狐、定向寻宝游戏、模型制作、机器人竞赛、掷纸飞机的孩子们身上去寻找, 那些专注而认真的面孔, 也许就是一种答案。

参考文献:

[1] 徐程洲. 科技体育——现代人的体育运动[J]. 辽宁教育, 2008. 15(1): 43-44.

[2] 陈秀娟. 我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供给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 2009. 29(1): 85-91.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高专教学的有效方法。

项目教学法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中的必要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能力培养起着积极作用。

1.1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在这里,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1.2项目教学法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对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高职学生毕业时须能够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能够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运用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方向具体地表现为以应用为目的,以提升贸易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重技能操作,重实践教学。

2.1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更易掌握国际贸易流程。

项目教学法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一过程;强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练习、归纳和发现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中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达成对本门课程的理性认识。使得学生对国际实务更易掌握、接受。

2.2项目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兴趣。

项目教学的出发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在解决贸易实务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

2.3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获得自信心。

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设计最终会落实到项目结果上,并且老师会对不同的结果给出不同成绩的打分。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度,这一点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3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3.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设计的原则。

(1)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选取要合理、典型。也就是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特别注意项目的合理性,避免设计一些脱离实际的项目,要利用那些发生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经典的案例,加以选择和编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于课堂教学,设计出学生可以参与的项目。让学生扮演项目进行中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项目过程。

(2)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即项目的设计必须突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参考恰当、典型的案例。同时,设计项目在参考案例时还应从授课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发,对于过于简单的案例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对于冗长、复杂的案例可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适当的精简、缩写后予以采用。

(3)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评析要恰当、实用,要做到总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项目完成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

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来讲,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相关业务问题的能力、技能和技巧,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在具体运用上,学生在对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析的时候,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过程;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予以纠正,让学生明确怎么做才能避免所犯的错误,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

3.2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的具体设计。

以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结算方式的教学为例,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一项货物的跨国买卖,让学生扮演买方、卖方的不同角色。此时,可给出学生几种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如汇付、信用证、托收等方式,将学生分组,每组可选择一种或几种结算方式,完成各种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应单据的制作,并解决贸易中的问题,如信用证的改证、信用证与合同不相符等。最后,老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将成绩量化,评价每种结算方式的风险和成本,总结经验教训,给出最佳答案。最后引入激励机制,给胜出者(小组)予以分数上的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对成绩稍低者(小组)可再下一次的项目完成后刷新这次成绩,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