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49: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发展

Research on Henan Sport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WANG Yu-qing, LI Chun-yi, FENG Dong-liang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drawing experience from typical cas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t considers that the guarante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sports industry are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speeding up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dustry, system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a br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ng.

【Keywords】sports industr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王玉清(1970C),男,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产业学、学校体育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22400430130)。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怎样实现河南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势头强劲。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各行业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成功案例的研究,结合河南实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1相关概念的诠释

体育产业一般指为社会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产业部门的总称。国内学者对其主要分类和内容的认识趋于一致,即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体育旅游、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彩票等行业;第二类是体育用品业主要包括体育装备器材和体育服装鞋帽等行业。体育产业集聚和体育产业集群是一对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很多人对两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体育产业集聚是指体育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现象。产业集聚的出现源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的厂商聚集某一地域共同生产、共同经营以此来节约成本、相互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形成规模,最终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节约了成本,并产生了外部经济,通过协同生产参与者取得“集体效率”。体育产业集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不同的企业、厂家分别进行着生产、销售等,共同集聚在某一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形成集约化发展。国内学者宋昱将体育产业集聚定义为:体育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其他要素资源,集中分布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内,通过集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与外部资源要素的交换,进行体育用品和器材等的生产与销售或提供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旅游服务等体育经济活动的现象。

体育产业集群和体育产业集聚联系密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同点是:两者都是集约经济的表现;不同点是: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是体育企业扎堆生产运营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发展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反过来,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提升了体育产业集聚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稳定性,使集聚的效率、产品质量和规模更加科学合理,其内部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集群概念较为认可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些体育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集聚存在且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一体化发展群体。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审视

优势:第一,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共涉及5个省,30个地市和3个县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经济区第一,GDP居全国第四。2012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5%和11􀆰3%,居民消费支出上涨2􀆰5%,人们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促进体育消费,人们对文化体育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背后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随之河南省在2011年2月也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第三,人才聚集。河南省科研、体育产品加工制造、体育竞技与表演等人才云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四,资源丰富。河南省具有丰富的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安阳通用航空运动产业、济源篮球赛事、漯河排球赛事、新乡国家体育旅游基地、郑开国际马拉松、焦作太极功夫、西部城市的农民篮球联赛和濮阳民间舞龙等均被广大群众接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焦作、洛阳等地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不足:第一,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育程度低,规模小、数量少。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占本省GDP的比重约为0􀆰4%,与发达省市的1%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在规模和数量上均远远落后于发达省市,即使与本省其它产业相比也有差距。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共确定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并明确了各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体育产业集聚区未有明确显示,这与河南省的体育产业起步晚、基础弱、发展慢有直接关系。第二,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体育产业化程度也较高,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对体育市场资源的垄断,违背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规律,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受竞技体育金牌主义的影响,政府对群众健身娱乐行业投入较少,绝大部分竞技项目又与人民日常体育活动脱节。第三,缺乏自己的体育品牌,缺乏自主创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河南没有一家知名的体育品牌产品,企业多是进行来料的加工与名牌的模仿,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很少有自己的创新,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第四,体育产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保障,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势必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五,体育场馆设施落后,经营管理不善。河南省人均场馆远低于我国发达省区,体育场馆设施存在着不对社会开放、收费过高、不能及时维修等问题。

3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1国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主要对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和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分析,以期从多领域、多方位为河南省体育产业乃至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原是盛产水果的农业区,如今变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通过研究,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充当了硅谷高技术公司的“孵化器”。二是创新与合作。区域内有着“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硅谷文化。三是完善的投资机制。

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以地域为中心的传统技艺和以诚实和信任为核心的乡土传统文化。二是中介服务机构发达。在产业集群地,有大量的设计机构和咨询组织,还有法律、职工培训、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等服务机构,它们有机结合形成了地域生产网络,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以职业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服务业集群和以品牌为核心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一是支持大众体育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广品牌、拓展市场;二是积极进行体育项目、体育用品的创新和体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三是制定行业标准,保护产业内企业;四是职业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有机结合;五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共赢,政府当好服务者的角色。

3􀆰2国内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值得借鉴――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山东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山东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

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形成,其发展成功的经验为:一是区域内部的分工合作。产品每道程序的加工都由各独立的企业完成,半成品通过平等的市场交换获得,从而节约了成本,取得了专业优势,实现了规模经济。二是政府的实时支持。在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及时地做好服务工作,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主要是依赖于其地理位置优势,促进渔具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当地政府也积极招商引资,修建了大型的渔具城以吸引渔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入驻,加强了品牌和企业产品宣传,最终形成了威海渔具产业集聚区。

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是“三位一体”的地理优势;二是起步较早;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实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化策略;五是利用品牌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其主要生产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原料、球类和各种训练辅助器材等,它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准确定位,把体育产业作为全市的重点产业常抓不懈,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对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府要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密切地关注,并及时地进行引导,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第三,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自己的品牌;第四,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五,要打造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加快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4􀆰1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把体育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4􀆰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与监管,并及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实行管办分离,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4􀆰3加快体育产业法制化进程,通过体育法规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4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体育资源,深挖自己的产业特色,大力宣传、积极推进,建立优势产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4􀆰5体育产业企业内部要不断进行体育产品的创新并改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6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本体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托体育旅游、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体育赛事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休闲体育业、体育彩票等产业,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7培养和引进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服务于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可强􀆰体育产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贺灿飞􀆰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蒿慧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问题研究

〔D〕.郑州大学􀆰2011􀆰

〔4〕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吴晶晶􀆰河南省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国家体育局􀆰全国体育产业工作报告〔Z〕􀆰2011􀆰

第2篇

1.1举国体制最大限度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进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以51枚金牌登上了金牌榜首位,奖牌总数达到历史的新高。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举国体制在奥运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这一体制,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确立了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优势。集中国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我国的国情以及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分不开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基础薄弱,必须在资源调配等方面下工夫,举国体制便为竞技体育崛起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竞技体育的进步,能够唤起观众对美、力量、速度的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荣誉、乐趣、活力、尊严、理念多方面精神需求。

1.2奥运会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1.2.1奥运会促进了群众体育自发意识和学校体育的竞争意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觉健身的意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变化,群众体育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提高。“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羽毛球争霸赛、足球争霸赛等一系列赛事的开展,从全国组织海选直至最后总决赛展现了我国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方面的广泛普及。体育场馆、健身广场扶植,广场舞、健身舞在城市、乡村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健身诉求。北京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体育举国体制和选材系统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基础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1.2.2体育设施建设在奥运会后起到促进作用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众多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设施,这些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备、专业性强,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的城乡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经常性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日益融入群众生活,健身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相应地群众对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需求也是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市、县、乡、村的体育健身网络设施,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1.3体育文化交流在奥运会后得以加强奥运会是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盛会,集体育、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浩繁内容于一体。以奥运会为载体,中国的优秀文明、特色体育、体育理念及体育活动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得以整合创新,在接受外国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和进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兼收并蓄地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国内的赛事、体育教育、全民健身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2奥运战略与群众体育之间的抵牾

2.1全民健身在奥运战略的大环境下地位降低随着人类社会对竞技体育的热爱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竟技体育在体育工作中必然是重中之重。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必然要把竞技体育摆在体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目前我国有限的体育资源条件下,必然要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从而使竞技体育和群众、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如今,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城市和乡村间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

2.2东部沿海和西部,城市和乡村体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下,各地经济水平落差较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如此,体育消费作为一种非必须的消费类型,体育的发展在各地表现极为不平衡。在我国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等地区,很多人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很肤浅,更谈不上参与其中了。据调查,在我国沿海地区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群众体育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在西部的农村贫困地区,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努力,所以就根本谈不上健身了。这些地区,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落后,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观念更是淡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周边地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异。

2.3我国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性现今,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运动的程度是较低的,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低的体育运动水平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体育文化在增强广大农民体质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农村为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致贫、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农村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下,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很难打开局面,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场地面积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农村学校和城市相比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仅要在国际的重大比赛中夺取更多的金牌为国增光,还要通过普及群众体育来增强国民体质。体育运动的发展要以国民健康为本。

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之路

3.1发展群众体育要从提高现有水平入手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没达到发达程度,群众生活习惯和理念不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下,体育活动是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发展群众体育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特别是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在群众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得不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阻力。设施管理不到位、缺乏懂管理人才,在基层尤为突出,因此,在具备普及群众体育的条件以前,发展群众体育要从提高现有水平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到完全具备普及的条件后,再全面发展群众体育。

第3篇

摘 要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逐步增加,到了90年展迅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功能,在我国的大众体育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简要地描述了其发展过程,也分析了其特点,尝试探究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问}的探索,阐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自发性群众组织 大众体育需求 转型期

一、前言

转型期体育改革的走向结合全民健身工程,我们可以拿自发性群众组织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探索今后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甚至是体育体制改革的走向。笔者认为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界定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基于人们共同的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在不受任何外界“建制”部门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下自发形成,并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利用公共场所进行以健身、娱乐、交际、休闲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

三、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特点

(一)形成的自发性与兴趣爱好的一致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

即是在参与群众基于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成员都想通过参与组织中并进行体育切身体验,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基础上而自愿形成的;且参与自发性群众体育的人群大多具有多层次性,但老年人群、退休下岗人群、中年人群依然是其成员组成的主要部分。

(二)体育项目的传统性、娱乐性和活动场所的不确定性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活动内容大多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娱乐性的活动如,扇子,扭秧歌,广场舞等。由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独特性质与定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场所。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可以进行娱乐活动的空余区域等仍然是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地保障。

(三)管理的松散性(非正式性)

即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还不存在正式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主要依赖参与群众约定俗成的习惯、参与群众对组织浓厚的感情及参与群众间的友谊来维持组织的良好发展。

四、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

目前,我国体育组织有很多,如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活动社团等,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无疑是最直接、最方便、最随意的体育锻炼组织,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参与到其中。可见,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为我国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缓解政府全面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压力

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体育中,我国竞技的发展是最为耀眼的,学校体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相比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显得薄弱、滞后。政府的重点在竞技体育,而对大众体育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还不足以支撑其发展。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尽管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表明着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过渡性和不成熟性的社会大背景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运行、发展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合法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制度环境是一种有利于自发性组织生长的环境,这也是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中国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采取“双重管理”,造成了健身活动站点难以登记注册成为社团组织。

(二)资源获取的“制约性”问题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自发性”,也决定了它们不能像正式体育组织那样容易获取社会资源,也不能像已经注册登记的诸多体协,如“老年体协”那样名正言顺的去“化缘”,“边缘化”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经费来源的渠道单一、稳定性差。

六、结论

现在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大量存在着,如何处理好相关问题以及规范引导其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大胆设想一下此类组织的发展预期,第一种情况就是维持原状,自行发展。第二种情况是争取得到政府的认可,注册等,但这在操作起来很难,我们的相关体制需要改变。第三种情况是创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激发群众的自主性又能得到相关部门必要的指导,我们的政府部门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去做这些工作。从长远来看,以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作为发展大众体育的突破口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希望有能力的学者、专家去做这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新萍.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9(6).

[2] 李娟,方新普,张勇.论转型期体育利益矛盾与社会体育融合[J].武汉体育学报.2010(5).

第4篇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在**职教中心夜校培训的《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十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班》学习,在科级干部培训班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八精神和省委九次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新形势下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若干思考》、《讲党性、重品行、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做好预防职务犯罪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讲座,这一系列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体会如下:

一、收获

夜校学习培训期间,克服工作矛盾,保证学习,严于律己,在学习中丰富了政治理论知识,提高了对当前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明确的目标任务,增强了工作信心,收获颇丰。

一是深入学习十精神。十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使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二是通过对《讲党性、重品行、做廉洁从政的表率》专题讲座的学习。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常怀“三颗心”,方能使头脑清醒,言行一致,使《党风党纪》成为自己的人生指南。 一是要常怀敬畏心。《党风党纪》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其中的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问题、浪费挥霍等干部作风问题,可以说,《党风党纪》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因此,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党风党纪》心存敬畏,抓好《党风党纪》的宣传学习,把《党风党纪》熟记于心,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此外,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二是对权力要常怀“平常心”。《党风党纪》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一言蔽之,就是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要规范、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必须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醒认识到“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这些基本道理。同时,更要清楚认识到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地行使权力,则群众喜,事业兴,己光荣;错误地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常怀 “平常心”,牢固树立掌权为民的思想,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 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三是对诱惑要常怀“明白心”。作为领导干部,经常要面对形形的诱惑,如果不能头脑清醒,保持一颗“明白心”,就会为物欲所惑,为名利所困。当诱惑渐欲迷人眼,就要炼得一双火眼金睛,识破诱惑背后的陷阱。要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诱惑向权力献媚,目的就是想俘虏权力。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诱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势必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所以,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用《党风党纪》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三是学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关精神。党的十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我县紧跟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二、体会

通过上夜校培训学习,是人生长河中的一瞬,但它所留下的影响和意义将享受终身。这次学习是个人成长中的“加油站”、工作中的“充电器”,我将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内在素质,进行自我完善,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带好头,服好务。

一要学习。学习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县委党校干部更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接受新思维、新举措,不断创新思维,应对竞争挑战。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注重系统学习,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目的搞好系统学习。

二要实干。党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要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一丝不苟,周密细致,作风严谨,继续发扬勤朴、坚韧的民勤精神,勤勤恳恳敢挑工作重担,埋头苦干,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要清廉。俗话说,“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党以廉而强”。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基层组织、一名领导干部,能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是无法回避的过关大考,更是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历览古今,殷鉴不远。因为官僚腐化,演出了几多折戟沉沙、身败名裂的活剧;由于政权腐败,酿成了多少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的灾祸。俯察现实,忧思长存。“四大考验”重任在肩,“四大危险”就在眼前,老百姓切齿痛恨的是腐败,消弭我们改革发展成果的也是腐败,动摇党执政根基的还是腐败。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清正廉洁是最基本的要求,最重要的内容,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清,就要有“心清如明月,高洁似白云,胸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的自省。清清白白当官,老老实实做人,一片丹心写春秋。正,就要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宠辱不能惊”的自励。堂堂正正立身,坦坦荡荡立业,一身正气走四方。廉,就要有“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官贪民必怨,官廉民则安”的自警。兢兢业业履职,勤勤恳恳尽责,一心为公做贡献。洁,就要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自爱。磊磊落落处世,干干净净律己,一生珍重传美名。

清正廉洁是良好形象,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清正廉洁是基本标准,衡量着每个党员干部的轻重高低;清正廉洁是重要目标,指引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向。民心向背之所据,生死存亡之所系,党的根本之所在,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其身正,不令而行。清正廉洁赋予广大党员干部浩然正气、凛然之身,何愁无所作为?

“纪岩”的文章《清风浩然正气根》,站位全局,着眼长远,紧扣主题,寓意深刻。心存深深不安之忧患,胸怀生生不息之信念,历数腐败堕落之危害,明确标本兼治之防线。

第5篇

国家体育总局28日与第13届全运会举办地政府――天津市政府,签订了协同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协议书,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协同推进“全运惠民工程”,探索以举办全运会为契机,推进全民健身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举办全运会带来的巨大成果。

“全运惠民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全运会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过去那种重视竞技体育、忽视群众体育,甚至将全运会的竞技成绩当做政绩的观念和做法,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天津市29日召开了“全运惠民工程”动员大会,该工程的实施时间、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工作机制等,也正式公开。

根据协议,到2018年12月31日,“全运惠民工程”将实现以下任务目标:

一是全运会举办地的群众体育实现新发展,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运行、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形成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市场资源推进健身服务和市民消费享受健身服务的多元化全民健身的新格局。

三是探索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互赢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四是创立全运会及大型运动会举办地推进群众体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全运资源全民享用,全民健身支援全运”新格局。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全面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举办全运会的巨大成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为实现目标,国家体育总局将把推进“全运惠民工程”作为群众体育的重点工作,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把新周期我国群众体育创新机制体制和推进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和实验性工作项目放到天津,先行先试。

天津市政府将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在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各项工作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渠道,资助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的运营和发展,将全运会场馆的赛事功能需求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同时,天津还将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多元健身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的新途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的机制,在体育设施、体育组织、科学研究及举办竞赛活动等方面先行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说,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不单单是要办一个竞赛类的、只有运动员参加并决出最终名次的运动会,最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市民都从全运会中得到启发、锻炼,或者跟全运会扯上关系,否则,如果它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群众,一定是有缺陷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6篇

奥运会结束之后山东体育的很多问题也都呈现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群众体育的发展不普及,更不系统,政府部门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太少,以至于群众体育发展滞后。其次就是学校体育,由于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很重视应试教育的,因此也就阻碍了我们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很多学校把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全部由于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很重视应试教育的,此也就阻碍了我们学校体育的发展,使很多学校把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导致现在学生的体质能力太差,这样就使我们体育人才的后备力量不足,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延续。最后就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前都是由政府培养运动员,花费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将影响我省的各方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发现体育人才,因此在奥运过后山东省应该改变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政策,使山东的竞技体育能够稳定持续的保持更高的水平!下面将这三个问题分别分析一下以便于我们对山东省体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的认识。首先是群众体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很多的社区和街道为居民健身提供了很多的场地设施,很多的硬性设施为平时一些健身的人提供了方便,人们的健身观念也都很强,但是由于平时人民群众真正投入到健身当中的时间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因此这些的健身器械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浪费现象太严重,这应该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是分不开的,但是如何让年轻人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从体育活动中带来激情和工作的动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释放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不要像现在一样广场上晨练和遛弯的都是一些老年人;[4]二是有的地方对群众体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像很多的社区几乎没有地方让附近的居民有活动的地方,建筑物密集社区活动不积极,居委会组织乏力,这些都是影响居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怎么去加大对于体育的投入让居民更多的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另外就是我们的场地健身器械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健身器械是对外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用到的,因此就会有很多健身器械经常被人弄坏或者被偷走。目前山东学校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其他省份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尽完善,还有就是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不够,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高水平任教的老师欠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山东省学校体育的发展进度,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我省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缺乏,运动技术的教学思想严重落后,高校运动员得素质普遍欠缺,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明显太少,而且知识都很陈旧,一般都是简单的男生打打球女生聚在一起聊天玩耍,缺少老师的专业指导,也使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差。另外学校的投入由于不足,导致体育的教学实践不足、效果太差,使学生的教育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而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足。山东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过多且项目布局设置过于集中,生源严重缺乏,学训矛盾,教练员工作不被认可,训练时间不足,比赛少,比赛水平低等问题成为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竞技体育方面山东省的发展更是存在着很突出的问题,竞技体育相比较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对于资金的投入更大,因此这不能只依靠政府而是必须结合一些企业,让企业来对我们的运动训练进行赞助,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企业要赞助我们的竞技体育首先要看到的能给他们带去多大的效益,而竞技体育只有把成绩搞上去才能带来相应的效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绩好的项目只会越来越好,而成绩差的项目会更加没有人去关注它,这样一直下去会更加没有发展的机会,因此这点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来调节,去重视一些成绩不好的项目,只有做到这样我们山东省的竞技体育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发展下去。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第11届全运会在我省的成功举办都我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在这么好的机会面前我省体育事业将如何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带动我省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时人们手头多余的钱渐渐多了,因此用于健身的投入也更多了,全民健身在我省的全面实施也带动了人们健身的热情,全省呈现了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的一片繁荣景象。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健身嫣然已经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很健康的地毯环保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愿意把钱花费在健身的方面,也就使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体育方便的消费将快速增长。奥运的成功举办也使我省政府部门对体育工作有了高度的重视,对于城镇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带动作用,提出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特别是最基础的农村建设了很大的居民健身娱乐场所,篮球场建设和很多乒乓球台的组建都为人们平时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保障。为把我省建设成体育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姜大明省长也曾多次提出要更好的发展山东省的体育事业,从而来带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体育带动经济,经济支持体育,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障体育事业既能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也能稳定的增长。如果现在这样人们的健身观念一直很强烈,那么多健身的投入也就会增加,因此很多商家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一些健身用品的销售中获得利润,从而带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这样才能让群众体育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也会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当中来,既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在当今这个法制社会的背景下群众体育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向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制定有关群众体育的法制法规,在当今这个法制社会的背景下群众体育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向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制定有关群众体育的法制法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锻炼身体不能盲目的锻炼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大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科学化的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以便于更好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带去更加新鲜的活力,让人们对锻炼不是简单的那么乏味而是更加的有信心,有恒心的坚持锻炼下去。相比较群众体育的发展机遇,学校体育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学校运动员训练的管理机构,强化一条龙训练体制,保证学校运动训练水平的稳步提高,还有就是加强学校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训练员的训练水平,来带动学生的学习锻炼的热情,在学校得高水平运动员不仅要做到运动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在平时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做到四肢发达,头脑丰富,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在学习之余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既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只有很好的做到这些才能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使全民健身的理念在山东省得到更好的实施。奥运过后全国的竞技体育水平都上升了一个等级,[5]特别是山东竞技体育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的顺利举办,也促使了山东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政府部门也更加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竞技体育的投入相比较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是更大的一块,运动员得锻炼和比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我省现在是农业大省,更应该成为体育大省,我省人口多,运动员得竞技能力也应该更强,竞技体育的水平也应该在两会过后成为全国最好的,因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政治方面的交流,更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竞技体育也显得更加重要。

后奥运时代山东省体育的发展策略

第7篇

在此,我们向英雄的浙江健儿道一声:辛苦了!家乡人民为你们喝彩,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竞技体育何尝不是如此。十余天的奋勇拼搏、开花结果,浓缩了多少代浙江体育人的前赴后继!浙江游泳此番赛会豪取15金,闪耀辽沈大地,会当绝顶之时,看到的应是60年来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没有一代代浙江体育人的艰苦奋斗,就无今日之盛大场面。游泳如此,其他项目自在其中。有了这份对历史的虔诚与敬畏,我们的优势项目当不会沾沾自喜,唯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对于那些开展不久或者暂时处于弱势地位的运动项目,不必妄自菲薄,毕竟成绩的取得,需要厚重的积累,只要我们找对路子,不懈奋斗,就能化弱为强。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任何项目的成功经验不可能被简单复制,必须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并允许试错,相信会有迎头赶上、比翼齐飞之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竞技体育的成功并非孤立,这是浙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水到渠成。体育事业是一部三驾马车,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步伐协调,方能疾速前行。竞技体育的成功,折射出的是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同步发展。还拿游泳项目举例,浙江泳军的风光背后,是游泳运动在浙江的广泛普及,正是有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基础,高水平运动员出现的几率才大大提升;泳军风光背后,是浙江体育彩票的蓬勃发展,正是有了强大的体彩公益金资金支撑,泳军的训练备战条件才大为改善。

第8篇

摘 要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水平日渐攀升,居民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开始不断提高。以锻炼身体为主的群众体育得以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仍然相对滞后,不管是从其发展的结构、规模、效益以及质量等多个方面都完全无法满足当今群众们不断提高的体育需求。因此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深入分析,找出当前群众体育发展过程当中所必须要的社会环境以及物质条件等,争取获得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以及相关技术人才的支撑,在根本上改善人民的体育行为及观念。本文主要针对群众体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群众体育 现状 发展趋势

群众体育的提出,本身是相对学校体育以及竞技体育所推出的,主要还是指在各个事业单位内部职工,比如企业单位、厂矿以及相应机关等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城镇和农村的居民,部队内部的官兵等等,多个领域内的人员为了能够真正达到其健美、娱乐、健身以及医疗的目的,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也即是群众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非常广泛的参与人员,活动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形式上具备明显的灵活性。并且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属于业余自愿,内部娱乐性的成分相对较大。

一、当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群众体育人员数量

经过研究统计,并结合我国群众体育人员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疑问,一是农村锻炼人数在农村总人数当中所占据的比例,二是是否可以将学校内部的学生列入到群众体育人口的统计数据当中?结合这几种问题,相关学者认为我国群众体育人数的统计可直接形成以下几种标准:1.在排除在校学生的情况下,我国体育人数的比例大约占据11.9%。2.将全国在校学生人数加入道群众体育人数当中,其群众体育人数将达到31.7%,这一数据比例低于工业发达国家,但却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对我国这种群众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国来说,这一数据非常有效。促使我国群众体育人数真正达到了对应的水平,同时也为学校内部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

(二)群众体育意识状况

群众们的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有效反应,可以帮助人们综合对于体育的感受、思维以及判断等等,同时为了保证研究过程的顺利开展,可以直接将体育意识划分成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们本身对体育的客观存在性的思维判断,二是社会方面所客观存在的判断思维,充分的将体育至于自身生活实际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相关人员就曾经针对我国城市人口的群众体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其中大多数人都觉得体育本身属于娱乐和保健类型的活动,其分别占据总人数的较大比例。而且认为体育生活对自身产生影响的人也不在少数。

(三)体育价值观念现状

体育的价值观念本身是一种具备体育意识的准确体现,其通常情况下都集中在了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方面。具体可将其划分为多种体育追求,有的为了参与到比赛竞技当中,有的为了能够具有一副健康、强健的体魄,有的是为了自身的体型美,还有为了娱乐、社交,甚至是为了梦想等等。这多种类型的体育价值观念就充分的蕴含在其中,不过大多数人参加相应的体育活动,还是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这种价值观念如今开始发展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健康观念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四)体育场锻炼项目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针对这方面的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我国的群众体育所参与举行的体育锻炼项目通常都集中在跑步、散步、羽毛球、乒乓球、交际舞、体操、台球以及太极拳等等不同锻炼项目当中。而这其中比例占据最高的是跑步、散步、乒乓球以及羽毛球这四种,像篮球、足球以及一些民间的传统体育等所占据比例相差不大。

这其中的跑步和散步之所以成为群众体育项目当中的首项目,主要还是和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具有很大关系,因为大多数家庭都习惯了晚饭之后进行散步活动,而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老年人则喜欢在早晨跑步,最主要是这两项体育锻炼项目所需要的活动设施要求非常低,符合群众们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点。比如大多数家庭的父母都比较情愿在较小的活动空间当中和子女们一起活动[2]。

二、群众体育发挥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性别、年龄发展趋势

结合以往的调查文献来分析,我国群众体育调查文献当中显示男性锻炼者占据绝大部分人群,而女性则只占据少部分人群。这就充分说明我国女性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比例开始直线降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1.我国女性普遍表现为家务劳动相对较多,其所具有的闲暇时间明显较少,平常工作很忙,严重缺乏精力处理相关事宜。2.对于体育运动兴趣缺缺。3.多数女性在体育组织指导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4.大多数中国传统妇女由于受到丈夫或者是传统封建理念的约束,导致其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因此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充分引起社会方面的相关领导重视,同时社会方面也可以组织起女性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真正做到关系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

而在年龄方面参与体育运动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老年人其次,中年人最少,正是由于中年人锻炼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多数中年人知识分子的健康情况开始下降,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并给予其相应的引导,合理组织其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

(二)群众体育价值观念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普遍认为体育只是单纯的一种娱乐和保健活动,但却由于其自身群众文化层次以及价值观念特点差异性,导致其对于体育的认识严重出现错误的情况。在我国群众体育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娱乐价值观、健康价值观、健美价值观以及竞争价值观、情感价值观,还有智育价值观等等[3]。这其中健康价值观和娱乐价值观占据的比重最大,通常直接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和群体所产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情况,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选择体育锻炼的更对倾向于健康的价值观念,而体力劳动者和脑力脑袋的科技工作者之间又存在相应的差距。

(三)群众选择体育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发展

由于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多数人都不再满足简单意义上的体育活动,通常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科学化的工作指导,结合科学化的理念来指导群众们学会对自身健康进行评价。并且充分结合自身的职业要求、身体情况来选择多种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来进行。比如对于体育服装的要求是舒适而大方,而对体育器材的要求则是小而多样化;在针对体育保健器材方面的要求开始不断攀升。即便是生活在社区环境当中,对于体育场方面的设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对于一些体育书刊方面的要求则主要讲究其自身的内在质量、趣味以及实用性等等,所以这其中就直接涉及到了对体育的咨询、保健、体疗以及康复等等多个方面的科研项目,所以针对科研的水平要求开始攀升,期望其能够真正满足未来体育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人数相对复杂,统计起来较为困难,而群众们的体育意识则更多的偏向于健康和保健方面,目前采用最多的体育锻炼项目还是散步和跑步两种。在未来的发展中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保持在青少年人群当中,而注重健康的老年人群体也将不断增多,对于一些锻炼器材、设施以及体育科研水平的要求也必然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1] 扈诗兴.我国群众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5.0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