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49: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病人基础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护理程序 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
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3-0086-0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临床护理】
颅脑外科病人大多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且病程长、恢复慢,极易发生护理并发症,故基础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整体护理的推行,护理程序也逐渐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去。我科自2003年10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科学解决了基础护理中的难点问题,保证了基础护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1存在问题
1?1护士方面?护士缺编,工作严重超负荷,专业护士1个人要负责1组病人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等,且颅脑外科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繁重,部分护士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有时基础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不到位,对陪人存在依赖性。
1?2病人及陪人方面?对基础护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担心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做不好,故配合不够,或看到护士忙,自己主动做一些生活护理,影响了基础护理质量。
2制定计划
寻求院领导及护理部支持,增加护士编制,增添助理护士;加强护士学习,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与病人及陪人做好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支持和配合;制定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案。
3实施措施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整体护理知识讲座,并邀请院领导、职能部门、医技科室、后勤总务及临床科主任参加,转变全员观念,争取了全方位的支持。狠抓“三基三严”的学习和技术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理解和掌握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及与整体护理的关系,并认识到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实施是提高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
3.2增加编制?护理部给于新添护士2名,使护士编制上升到1∶0.38,新配2名经护校毕业未取得护士资格证的人员做助理护士,这样虽然护士编制仍不到1∶0.4,但2名助理护士除搞一些外勤陪检外,还可帮助专业护士做一些技术性较低的基础护理工作,主要是生活护理,大大缓解了护理工作的超负荷,保证了全病区的基础护理质量。
3.3合理改变排班方式?增加早、中、晚、夜班力量以提高晨、晚夜间基础护理质量。因颅脑外科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繁重,且24小时需连续不断的进行,原来早、中、晚夜班均为1人,现增至2人后,重点解决了术后、危重一级护理病人的各种护理和生活需要,使工作更有计划性、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
3.4护理措施落实到各班各人?围绕满足病人需求至上,护士实行强行排班与酌情排班相结合。专业护士由护师或高年资护士担任,合理制定了各班岗位职责。白班有护士长或专业护士带领年轻护士、助理护士对危重一级护理及卧床病人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协助二级护理病员满足其生活需要,护士长、专业护士的言传身教为青年护士及助理护士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取得了病人陪人的信任,使病人对家人的依赖转移到护士身上来,基础护理到位率上升,陪伴减少,病房易于管理,清洁整齐、有条不紊。
3.5成立服务队?护理人员热情地为病人陪检、打电话、寄家信、代买生活用品,洗头、洗脚,喂药、喂饭,擦身、按摩、帮助大小便等。后勤供应下收下送,随叫随到。专业护士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护理病人身上,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了病人,时刻以病人的利益出发,解决了病人的后顾之忧。
3.6建立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根据基础护理内容和三甲标准及各班职责,制定出各班工作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基础护理量化表和整体护理质量检查表。护士长根据工作计划,列出每日、每周、每月工作重点及检查项目,做到白班护士检查夜班及早晚班基础护理质量,夜班护士检查白班护理工作质量,专业护士随机抽查年轻护士及护理员工作质量,护士长随机抽查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定期在全科护士中公布,奖优罚劣,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对策。通过常规化、制度化的抽查考核,不断强化护士的质量意识。
4效果评价
4.1护理并发症减少?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自觉性和责任感,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能积极主动有目的实施基础护理,解决了病人生活护理问题,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如一位重度脑干损伤呈植物人患者住院5年多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
4.2护士工作能力加强?增强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了基础护理的操作技能及病房管理、组织工作能力,缩短了为病人进行各项基础护理的工作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中,住院期间出现危重的有 15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42.7岁 ,其中出现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危重有2 例,药物所致的危重有3 例,精神症所致4例,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有 6例 。
1.2方法
1.2.1护士的紧急处理 护士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迅速判断病人出现了何种异常情况,例如在进食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不能说话,双手握住颈部,首先考虑病人是否发生噎食[2]。护士要迅速的判断病人的情况后立即通知到在班人员及值班医生,将病人简要情况告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1.2.2 危重病人的管理 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就地抢救,视病情允许立即安置到抢救室,开通静脉吸氧等紧急处理,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肺复苏,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给予支持配合抢救工作。
1.2.3隔离的重要性 封闭式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是集中进行,当病人出现危重后必须进行隔离,特别是出现意外事件时,及时将病人隔离到其他地方,避免病人出现效仿,另外避免病人出现恐惧心理。
1.2.4团队意识 发现病人出现危重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启动应急议案。护士长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视情况启动护理人员应急调配,科室急救小组成员在接到科室应急急救电话后立即参与急救配合。如遇重大急救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向其他科室协助及相关部门汇报。
1.2.5 做好相关记录 护士观察病人是否是出现危重病情后,及时做出判断,在做出判断后切记此时的时间点,立即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在处理的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其他协助人员到来后,在班护士及时将有关记录进行完善。
2.结果
通过对15例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
3.小结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临床常见两种现象:一是急而不危,即精神症状丰富,发病很急,但不会危及生命;二是危而不显,即症状尽管不明显,但不立即发现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因而,护士在平时护理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出轻、重、缓、急病人,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以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为前提,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挽救生命。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是护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在精神科除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危重外,还有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需紧急抢救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新监测技术及复苏措施的广泛开展,这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精神科护士应强化急救意识,提高临床应急技能。加之精神科病人的特点,长期的住院时间,要重视基础护理,以免发生其他方面的感染。
4.展望
强化急救意识,必须提高急救技能。精神科护士不仅需要强化急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急救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加强急救理论学习,强化操作训练 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时间及技术对能否抢救病人的生命和获得良好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当病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在没有实施任何的医疗支持及辅助治疗前,四分钟内应建立基础生命救护。研究证明,心跳骤停病人如果在最初四分钟内得到复苏处理,可使死亡率降低50% ;超过六分钟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有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对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加强临床急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疗效。结果: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明显呕血、便血,出血量较大,短时间内Hb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36例。其中男94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1.6岁;女4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36.3岁。其中,消化性溃疡84例,十二指肠病变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胃癌13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休克。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及呕、便血的色、量、质。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观察用药疗效。准确记录好出入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及早发现并发症,同时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和血型,以备输血。给予低流量吸氧2-4L/min。
2.2 输液输血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宜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实施输血、输液。输液开始宜快,对脉搏>120次/分、收缩压
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给予新鲜红细胞输注,尽量维持血压平稳,同时应认真观察穿刺部位,防止体液外渗。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随时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心悸、寒战、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即刻停止输血并应用抗过敏药物。
2.3 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恢复及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病人大出血期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避免进食过热和粗糙食物;生活不能自理及昏迷病人,需进行口腔护理,特别是呕血时应随时清理口腔残留积血。
2.4 心理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因突然发病且来势凶猛,特别是首次发病的病人,不论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均会出现极度恐惧,不知所措,焦虑,烦躁,甚至濒死感。因此,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首先,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状况,动作敏捷地进行急救护理,以娴熟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其次,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向病人进行病情说明和相关解释,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可治疗性和现有的成功病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体温、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力等数值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因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失血和肠道内积血不能及时排除导致血氨升高,容易诱发肝性脑病。[3]所以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定向力、行为、意识等的改变,双臂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期症状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 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发病原因较多,其中80%以上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死亡率可达25%以上[4],护士应掌握不同病人出血原因,及时了解其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情况进行周密观察,
及时向医生提供患者一线的临床详细资料,为抢救和治疗争取时间,与医生密切配合,对症护理。通过细致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再次出血的可能。同时,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预见性,平时多学习和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并灵活运用。通过观察了解病人、家属心理情况,进行预见性指导和护理,使病人保持平稳心态、信任医护人员,促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实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2]黄恒慧.上消化道出血90例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328.
[3]郝润花,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J]医护论坛,2009,3,6(9):150
关键词:立体定向帕金森病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32-0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僵直和行动迟缓等,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1]。
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据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0万人患有此病[2]。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因其定向精确度,缩小了毁损范围,避免了邻近正常组织的损伤,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手术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头架,经螺旋CT头部扫描确定三维图像,重建并计算出靶点坐标。局麻下颅骨钻孔,根据导针插入微电极探测结果,修正CT靶点坐标,利用射频仪行多个靶点热凝损毁治疗。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困难,不愿与别人交流,对生活失去信心,治疗持消极态度,护理中除满足患者生活所需外,应耐心向其讲清手术的目的、方法、疗效,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四肢、言语的功能锻炼。
1.2生命征观察。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使血压升高,术前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用药物维持收缩压在20kPa以下,并观察有无潜在性心血管病发作的征象。
1.3饮食护理。术前饮食指导是术后病人康复的基础,也是术前必要的护理环节。告知患者应少食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影响美多巴吸收)如鱼、肉类、未脱脂牛奶。多食富含酥胺酸的食物,如南瓜子、芝麻、杏仁,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吞咽困难及呛咳者应注意进食方式方法,防止吸入性肺炎或意外事故发生。
1.4术前准备。术前2天停服安坦、美多巴等抗帕金森病药物。术前1天剃头、皮试,必要时备血。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术晨留置尿管,术前1日做好健康指导:嘱患者保证良好的睡眠,在术中要认真配合,方法是:保持心情平静,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做相应的肢体运动,正确表达真实感受,客观反应问题,有利于确定毁损靶点的准确位置,使术程安全、平稳。
2术中护理
备好碘伏,手术包,协助医生安放头架。手术过程中与病人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3术后护理
3.1生命征观察。术后每小时观察记录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保持收缩压在20kPa以下,平稳后24小时改为每4小时测1次,3天后改为2/日,直至出院。
3.2减轻脑水肿。术后平卧6小时后,将头部抬高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控制输液量每日在2500ml以下,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给予消炎、止血及支持治疗。
3.3减轻伤口疼痛。嘱患者保持精神愉快,转移注意力,如看书、听音乐等。保持伤口敷料外观干燥,避免剧烈的头部运动。以免用力过猛使伤口张力增高加重疼痛。必要时给予镇静及止痛药,因剧烈的疼痛刺激有可能诱发帕金森病复发。
3.4功能锻炼。术后绝对卧床休息3天,3天后逐渐开始进行语言四肢功能训练,可与病人多交谈,主动发问,诱其多说话。将患者肢体热敷按摩后,协助其进行随意肢体运动。
3.5术后不适及护理。
3.5.1呃逆:其原因为丘脑杏仁核等边缘系统受到刺激后,内脏神经反射性发生紊乱或因靶点周围水肿刺激所致。呃逆往往较顽固,严重影响病人休息与康复,用东莨菪碱0.15mg和氯丙嗪12.5mg混合行双侧内关穴强刺激封闭治疗,2次/d,3次为1个疗程。
3.5.2姿势障碍:由于靶点破坏的范围与部位不同,有的病人术后出现步态不稳乃至倾倒综合征。予以正确指导,热情帮助,如穿脱衣服、洗漱、喂饭等,协助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谨防跌伤等意外发生。
3.5.3多汗:手术累及丘脑可出现暂时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病人表现为多汗。除及时更换衣裤、做好皮肤护理外,还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3.6并发症的护理。
3.6.1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血肿形成后,常伴有生命体征改变,进行性意识障碍是术后血肿最早出现的征兆。由于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所以神志完全清楚3h后如病人出现意识摸糊、表情淡漠、嗜睡等,提示有颅内出血。当出血量大且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首先出现一侧瞳孔散大,严重时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血压增高、呼吸深而快及颅压增高表现。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和病理反射阳性,应高度怀疑有颅内出血的可能[3]。护理:①对疑有颅内出血的患者及时复查CT,如果出血量>30ml要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放置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能过高或过低。②加强翻身、叩背,翻身时动作轻柔,头部移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度牵拉而致血管破裂出血。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③持续低流量吸氧,防止2次手术后引起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
3.6.2吞咽困难的观察与护理。吞咽困难一般发生在术后初次进食时饮水呛咳或无吞咽动作,拒绝饮食等。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向患者讲解吞咽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安慰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②指导患者行吞咽功能训练。开始进食时,先用勺少量喂入,并少量饮水,逐步自行小口进食。③进食时取坐位,头勿后仰,以免食物吸人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④定时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积食,预防口腔感染。⑤对吞咽功能完全丧失者行鼻饲喂养,以保证病人的营养。
3.6.3癫痫发作的观察及护理。病人癫痫发作前均有先兆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意识恍偬、表情淡漠、头痛、头晕等,要给予积极的处理,避免发生抽搐;癫痫发作时,除积极采取措施外,要观察癫痫发作的性质、症状、持续时间等,以合理选择用药,同时对癫痫发作的诱因要进行积极处理。护理:①加强约束,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偏向一侧;舌后坠者要疏通气道,防止呼吸道阻塞。②癫痫发作常伴有尿失禁,发作停止后要及时更换被单及衣裤;保持病人卧位舒适、光线柔和;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稳,减少刺激,防止再次抽搐。③发作停止后患者感到疲劳,体力消耗大,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高营养,使患者体力尽快恢复。
3.6.4偏瘫的观察和护理。偏瘫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因毁损灶出血、毁损灶周血肿累计内囊等重要结构或手术靶点定位偏差引起。护理上应加强生活护理,每2h翻身1次,保持床单位的平整、舒适。注意大小便的清洁与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6.5排尿异常:多由于扣带回毁损影响胼底体周围动脉和旁中央小叶,术后易出现排尿困难和尿失禁。前者采用腹部热敷、按摩,必要时行导尿术、膀胱功能锻炼。尿失禁者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4出院指导
4.1心理指导及家庭的支持。
4.1.1对于I、Ⅱ级患者来说,因手术之后其临床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当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情时,经常会性情急躁,此时,应帮助患者树立自信,调动患者的良好情绪,鼓励患者多外出访视亲友,和大家多交流。帮助患者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使患者感到充实、自信。注意发挥病人的特长,帮助患者去构思些他能做的事情,继续做他能做的工作,使患者感受到自身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让患者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穿衣、就餐、排便等事情,帮助患者实现自助,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4.1.2创造一个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的条件是各级患者康复的保障。卧室应该整洁,地上不要铺设小地毯,鞋及小件物品不要散落在地板上以减少跌摔的可能性;床面保持清洁,可在床旁安置床拉手协助患者起床及翻身。睡眠时,床头安放夜间照明灯,便桶放在床旁,以减少夜间的走动;单独洗浴时,要保证安全,浴室应安装扶手或抓物,注意地面防滑,因洗澡时非常消耗体力,洗浴时间不宜过长;穿戴应该宽松轻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选择不系鞋带的鞋子,或是使用弹性鞋带的鞋子。
4.2用药指导。在I、Ⅱ级患者中多数患者术后感觉良好,术前症状消除,患者不愿意继续服药,此时应告诉患者手术虽然改善了运动功能,但体内多巴胺缺乏仍客观存在,可根据患者情况减少口服药物剂量但必须继续服药。Ⅲ级以上的患者原则上需服用术前相同的药物剂量或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自己的用药剂量和服药次数,以改善精神和智能障碍等症状。
4.3饮食指导。患者饮食的种类会影响其疾病的恢复。某些食物对左旋多巴的吸收有影响,特别是高蛋白饮食可明显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4]。所以应告诉患者不要摄取太多的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仅0.8g。食物可以帮助大脑补充缺失的多巴胺,将一日改为少食多餐能促进病情的稳定。①在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前应避免进食高蛋白质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摄取过量的铁、锰和胆碱。②可以多吃一些芝麻、杏仁、南瓜子、脱脂牛奶等,它们可以补充制造多巴胺的原料一酪氨酸。③抗氧化剂对患者的疾病非常有利,可以让患者多喝一些新鲜的胡萝卜汁,胡萝卜素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另外,维生素E、维生素C、硒、半胱氨酸、硫辛酸等都属抗氧化剂。硒可以从猪腰子、鱼类和海产品中获得;半胱氨酸可从蒜、葱、红辣椒、芥菜中摄取,红枣属含维生素C果类之冠,每天10粒坚持服用。④为防止便秘,要让患者多吃玉米面、豆类、芹菜、黄瓜、萝卜、苹果、香蕉,还应适量增加花生油、香油、豆油等油脂的摄入。
4.4康复锻炼指导。
4.4.1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应注意运动的强度与幅度需循序渐进。尤其是Ⅲ级以
上的患者因为术后早期患者运动的协调性差,且自觉肌力差,信心不足,故切勿操之过急。首先要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肢体的整体配合,按摩各关节肌肉3~5次/日,每次15~20min。当患者感觉肢体有力量时,可让患者在床上随意活动四肢,自己翻身,在床上做轮换抬腿或蹬自行车的动作,上肢可同时配合做相应的动作。起床后,先将双腿垂于床边休息一会儿,如果没有头晕的症状时,再起床锻炼行走,开始时要有专人搀扶训练,给予保护与协助,逐渐独立。步行时思想放松,抬高脚趾,不要拖曳,以脚跟先着地,鼓励患者手臂自然摆动,目视前方,以宽广的步伐行走,因底面积较宽,则较易保持平衡。
4.4.2应鼓励患者多进行主动运动,如散步做简单的体操及线条流畅的健身操。注意颈、腰、肩、肘、髋、膝等关节的幅度。利用横棍或拐杖横跨于肩背部,左右拉动,上下抬举,每天练习几次,可以放松双肩,也有利于拉直已经弯曲的脊柱。有条件的患者可去健身房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踩运动脚踏车、拉划船器等,以活动四肢、颈、腰等。运动锻炼是个长期的事,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4.4.3指导和帮助生活能自理的患者进行运动时,首先要注意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从事日常活动时,注意不要登高,同时要掌握患者适宜的活动强度,既要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要避免操劳。患者在夏季从事室外活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和傍晚,穿着要适当宽松,以免影响活动。告诉患者每3~6个月回医院复查1次,发现异常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高洁,韩灵芝,李平,等.100例苍白球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39~540
[2]唐运林,刘伟钦,周明.苍白球腹后外侧部位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氏病.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42
【关键词】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4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自2010年1月到2010年6月,半年间,阴道分娩有210例中,出现产后出血12例,占总数的5.7%,其中子宫收缩乏力6例,占50%,胎盘、胎膜滞留和粘连3例,占25%,宫颈裂伤2例,占16.6%,精神受到刺激后并发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大出血1例占8.3%。
1.2 方法 按照产后出血诊断标准,由助产士重点观察和记录胎儿,胎盘娩出后至分娩结束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严密观察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量,采用一次性产包和消毒干纱布浸湿前后称重对比,结合分析产妇人流次数及产妇年龄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产后出血与年龄的关系:3 讨论
3.1 由表1可见,生育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25.07岁,生育最佳年龄为21-25岁,年龄超过30岁以上生第一胎为高龄初产妇,超过35岁以上的初产妇属于高危妊娠,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身体各器管的恢复功能降低,子宫肌纤维弹力下降,分娩后,宫缩乏力,易导致产后出血,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也明显增大。
3.2 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除高龄妊娠外,多数是做过人工流产术,因为,人工流产术,会不同程度的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若人工流产术后不注意卫生常并发子宫内膜炎,再孕时,由于底蜕膜发育不良,部分或完全缺乏,致使受精卵着床时绒毛附着异常,如绒毛附着子宫肌层,则形成胎盘植入 [2]:易引起产后胎盘粘连,所以,有人工流产史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性病,炎症、侵扰着育龄期妇女健康,治愈后也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对育龄期妇女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4 观察和护理
4.1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第三产程十分重要,当胎儿娩出后,在胎盘尚未剥离之前,避免过早挤压子宫及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剥离完整,母体面胎盘小叶有无缺损,血管有无断裂,有无副胎盘,如自娩不全,行指搔净或清宫,仔细检查宫颈,阴道有无裂伤如产道损伤,给予修补,缝合,常规肌注或静滴缩宫素20u,测血压,产后注意保暖,产房观察2小时后,按摩宫底,排出宫腔积血,如无活动性出血,病情平稳后,送病房休息。
4.2 产后出血的护理
4.2.1 产后出血的护理 主要强调预防为主,宫口未开全时,产妇过早用力,导致宫颈水肿,弹性降低,当胎儿迅速娩出时,宫颈易裂伤,宫口未开全时,避免加腹压,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及臂位牵引术等。宫颈裂伤的主要症状是:出血持续不断,鲜红色,如损伤大血管则出血活跃且量多,伤口长而深达侧壁时,可形成盆腔血肿,伤及子宫动脉时,产妇呈内出血休克[3]:撕裂处以2/0DG线行褥式或连续缝合。
4.2.2 指搔 对胎盘、胎膜粘连不下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常采用指搔法,助产士必须手指细长,伸进宫腔后,一次性指搔干净,避免反复进出宫腔,指搔法:简便,快速、有效。
4.2.3 如胎盘、胎膜已剥离完整,宫颈、阴道无裂伤,但产妇大量流血不止,并出现面色苍白,打哈欠、头昏、恶心等症状时多数属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必须同时给予以下处理:1、肌注或静滴缩宫素;2、双手按摩子宫,压迫腹主动脉;3、吸02,静脉补液,做好输血准备;4、米索前列醇3#(0.6mg )由塞入,舌下含服3#(根据病情);5、0.9%生理盐水250m1+垂体后叶注射液12u静脉滴注;6、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4.2.4 心理护理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当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这短短的时间里,对产妇来说,身体上经历了疼痛的折磨,产程中用力,产后出血等一系列后,已是筋疲力尽,身体十分虚弱,此时有个别产妇对婴儿性别,婴儿是否有缺陷,健康状况特别敏感,如果,此时精神上再受到什么刺激,产妇的情绪会突然低落,身体抵抗力迅速降低,体内各器管组织发生一系列内环境改变,此时,子宫收缩乏力对缩宫素敏感性降低,容易引起产后大流血。所以,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如果新生儿有什么情况,医护人员在产妇面前暂时保密,先向家属交待清楚等产妇身体有所恢复后再作解释并给予安慰。
4.2.5 回房后护理 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产后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2小时之内嘱病人不易下床活动,注意休息,必要时,尽早给婴儿早吸吮。
5 小结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护理,使几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处理,均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为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尽可能使产妇做到首次妊娠分娩,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和适宜的受孕年龄,门诊护士做好产科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孕产妇及家属成员掌握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同时,医务工作者应提高技术,避免粗暴或过度刮宫、增强责任感,密切观察和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预防和护理。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出版社1996.129.
[关键词]肺切除术;排痰;护理
肺切除术后有效的排痰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促使余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为制订肺切除术后有效排痰护理干预,提高排痰效果,我们对131例肺切除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4年7月~2006年8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人l21例,男76例,女45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肺结核54例,肺癌40例,支气管扩张症24例,肺脓肿3例。均无心脏病史,心功能良好。均在全麻下行肺切除术,其中袖式肺叶切除术9例,肺叶切除术85例,肺楔形切除术10例,肺段切除术1例。术后l例病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辅助时间为l9 h。
2有效排痰护理干预实践
2.1雾化吸入降低痰液黏弹性
选用最能降低痰液黏弹性的雾化吸入液,即生理盐水20 ml加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80 000 U及地塞米松5 mg进行雾化吸入。病人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即开始做雾化吸入,每日3次,每次30 min。护士注意观察雾化吸入后痰液黏弹性及咳痰的情况,必要时增加雾化吸人次数。本组有23例病人咳痰费力,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给予增加雾化吸人次数,每日4~5次,痰液黏弹性下降,病人能顺利咳出痰液。
2.2增强病人气遵纤毛清除功能
2.2.1指导病人用力呼气技术
让病人开放声门,吹气(用力呼气),然后放松,用膈肌呼吸,再次重复,直至黏液清除。肺切除术后,护士一对一指导病人实施用力呼气技术,直至病人完全掌握。特别在雾化吸入之后。痰液黏弹性下降,结合翻身、扣背等肺部体疗,使附着小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实施用力呼气技术,将痰液咳出。
2.2.2指导病人进行呼吸操锻炼;
术前5 d开始呼吸操锻炼,包括:①腹式呼吸:病人取平卧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腹部鼓起,同时注意吸气时用鼻深吸气,屏气l~2 s,呼气时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4~6 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l:2。
2.2.3对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致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丧失病人的护理干预
带人工气道的病人经常规的翻身、叩背、吸痰,仅能排出气管分支的分泌物,而细小支气管末梢的分泌物不能排出,对此例病人我们采用膨肺技术,同时配合气管滴生理盐水、叩背、引流后进行有效吸痰。病人年龄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为了减少早期呼吸肌作功,便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带气管插管回病房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病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丧失,不能自行咳痰,我们及时做好排痰护理,每小时监听1次肺呼吸音,主要根据肺部痰鸣音或X线胸片情况决定膨肺吸痰。本例病人听诊左上肺有痰鸣音,x线胸片显示左肺上叶有大片致密影,提示呼吸道内有痰,即给膨肺、吸痰。由2名护士操作,A护士先向气管内注入3~5 ml生理盐水;B护士以带储氧装置的皮囊,一端接氧气管,流量l0 L/min,皮囊的接口端与病人的气管插管连接,然后均匀挤压呼吸皮囊,挤压呼吸皮囊的开始时间与病人的吸气动作同步,潮气量约为病人平时潮气量的l.5倍(750 ml左右),频率10~12次/min。A护士给病人翻身右侧卧位,将床头摇高l50,使左上肺叶处于高位、支气管开口朝下的位置进行膨肺、叩背、吸痰,使左上肺细小支气管的痰液松动流向大支气管而易于吸出。经过两次膨肺吸痰后听诊左上肺呼吸音清,X线胸片显示左肺上叶大片致密影消失。膨肺是给予正常潮气量l.5倍的正压通气,有使心输出量降低危险,引流对循环也有影响,因此我们在膨肺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SpO2变化。本例膨肺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3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有痰能自行咳出110例,为自行排痰顺利。有痰不能自行咳出ll例,其中1例为带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给予膨肺配合支气管滴生理盐水、叩背、体为袖式肺叶切除术后病人,因此种术式有,不能盲目用鼻导管吸痰以免损伤吻合口。我们选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8例病人配合肺部体疗,在雾化吸入后用吸痰管经鼻腔插至气管内,刺激病人咳嗽,使积于小支气管的痰液咳出并吸出,即鼻导管吸痰法》经上述处理后排痰顺利。全组病人均未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
4讨论
有效的排痰是肺切除术后护理的关键。有报道痰液黏弹性和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是影响排痰效果的两大主要因素。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弹性的护理干预,然而使用雾化剂不同对降低痰液黏弹的效果有差别。有研究表明,应用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能产生更好的降低痰液黏弹性的作用,肺切除术后首选以上几种药液作为雾化吸入液嘲。氏芝逆拼;兹肺切除术后病人存在气道纤毛的摆动频率减慢、呼吸肌功能减弱、肺容积和肺活量减少等因素,致使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明显受损。用力呼气技术是一种与咳嗽相同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使胸腔跨壁压升高,大气道受压直径变小,局部空气流速升高,在开始的0.1 s内产生高切变率,有助于气道纤毛清除。呼吸操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全部吸气肌和呼气肌主动收缩,特别是与呼吸泵密切相关、占吸气功能80%的膈肌主动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本组病人通过用力呼气技术的实施和呼吸操锻炼,重新调动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促进排痰。
膨肺是以简易呼吸器与病人的人工气道连接,进行人工呼吸,吸气时深而缓慢,接着10~30 s的吸气暂停,然后快速呼气。研究表明,通过膨肺技术使肺内外产生一个压力差,促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向外排出。膨肺过程配合支气管滴液,较大的潮气量使小气道充分扩张,湿化液迅速弥散在各细小支气管,再加上叩背与有效吸痰能有效排出细小支气管末梢的痰液。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 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5.6+1 ;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11-01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胆囊炎病患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部分患者给予综合围术期护理,取得了确切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患工作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右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B超诊断下提示患者胆囊伴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按照计算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62~80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0.5±1.6)岁;观察组40例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60~78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2.3±1.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性围术期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法为:(1)术前基础护理:常规留置胃管,紧张无法睡眠的患者需给予地西洋(5.0mg/口服),保障术前睡眠。常规备皮,并作胃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4h内禁水[1];(2)术中护理:配合手术医师展开手术,控制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3)术后护理:术后麻醉尚未清醒的阶段,应当引导患者以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畅通。对手术切口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常规给予抗生素支持治疗(3d),预防感染;早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加速血液循环;术后要求患者遵循清淡饮食的基本原则[2],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物,减少腹胀,忌食用辛辣食物,防止出现刺激性反应。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治疗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术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焦虑、紧张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引导,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本手术的优缺点,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2)术后并发症护理:胆漏、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是本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对引流液色泽、性质、以及量进行观察,尽早判断是否存在胆漏问题。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术后需要及时为病患叩背,协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自主咳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肺通气量。而为预防切口感染,除需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外,患者在卧床活动时,还应当注意不得压迫切口,注意操作无菌,尽量避免切口暴露。同时,切口的包扎也应当松紧适宜;(3)术后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积极展开健康宣教,除监督患者严格按照清淡饮食原则摄入新鲜蔬菜与水果以外,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当 P
2 结果
8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0%(80/80),术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患者住院时间在5~10d范围之内,平均住院时间为(6.3±0.5)d。
观察组4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围术期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治愈本病,但患者预后质量不高,普及性有待考证[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病人多愿意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由于本病患者多年龄较高,自身免疫水平不足,导致术中危险性因素众多。为改善本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水平,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术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除自身机体损伤以外,还潜在孤独、紧张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对于引导患者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情绪有重要价值;术中护理中主动积极的配合各项治疗,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术后护理中同步实施了对各类并发症的护理,从而显著提高了术后护理的针对性。同时,由于术后结合老年患者的自身机能恢复情况,给予了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从而对于提高术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加速切口预后,改善预后水平均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综合围术期护理方法的实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保证,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言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钟美兴,谢红英,曾琳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3-65.
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较长,若不正确的吸痰、气道干燥、不合适套管以及套管在气管内的移动,都会造成气道的损伤、气管内壁糜烂,出现血管破裂,继发造成气道内大出血。虽然出血量一般较少,不至于引起休克,但如在短时间内出血较多、较快,不及时处理可堵塞呼吸道,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是预防气道大出血的关键。
1病例介绍 某女,56岁,2010年6月,在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示“舌底鳞状上皮癌(高分化)”,为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延长生命,同年6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舌癌根治术加气管切开术,过程顺利,术后经50天的抗感染、增强免疫、对症支持治疗后带着气管套管出院,出院后患者曾因多次“肺部感染”进出医院。2012年08月10日,患者又因气道内咳出血性粘痰再次入院,入院当天患者口、鼻腔咳出大量的新鲜血液,伴有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后经及时清除气道积血、气道内止血,同时抗感染、止血补液、营养支持治疗,两天后出血完全停止,于09月01号病情稳定出院。
2急救和效果
2.1解除气道梗阻 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防止积血、血凝块阻塞气道,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
2.2气道内止血立止血2ku+生理盐水48ml,以输液泵2ml/h持续气道内给药治疗,每2h吸痰一次,同时观察止血的效果,2天后出血渐渐减少至停止。
3护理
3.1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20~22℃,湿度60~70%。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通风2次,每次30min。严格限制陪床探视人员,任何人不得在室内吸烟、乱扔垃圾。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减少院内感染。同时严格执行医嘱,予止血补液、抗感染、支持治疗。
3.2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
3.2.1评估病情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持续24小时床旁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记录患者痰液、伤口、套管、紫绀及气道内出血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2.2保持气管套管的位置正确病人卧床休息时应取平卧位或低坡卧位, 头部不要过高或过低,应保持在15~30°;颈部略垫高,使颈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调节气管套的松紧度,以能伸入一个指头为宜,避免过松或过紧,造成病人的不适,甚至气管套管的旋转而损伤气管壁及血管;在给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保特头、颈、躯干一致,避免拖拉动作,防止套管因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引起窒息。
3.2.3加强内套管的消毒 将取出的内套管,用双氧水浸泡10分钟,待套管内的痰痂软化、浮起后用刷子把套管内外的痰痂刷洗清除,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30分钟,晾干后用15*10cm的双层脱脂纱布包住,再放入包布按照规定包成包裹,送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每天一次,领回备用,有效期24h。
3.2.4充分的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每日从气道内丢失大量水份,在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的痰量、性状、粘稠度等决定湿化的量,我科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用生理盐水50ml+庆大霉素8万u+沐舒坦10mg输液泵以2ml/h速率持续滴入气道。
3.2.5正确吸痰 吸痰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完痰后更换吸痰管。切口敷料每天更换2次 (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套管每8h更换一次,预防因感染导致气管大血管破裂出血。吸痰要及时,一般在听到病人咽喉部有痰鸣音、咳嗽或肺部听诊痰鸣音明显,氧饱和度下降时;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管壁要平滑、带有侧孔的硅胶吸痰管,管径小于内套管内径的1/2;吸痰时注意手势,左右旋转边退边吸,遇有痰多处稍停留,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以便判断气道的损伤和出血情况;每次吸痰不超过15s,间隔时间不超过2分钟;吸痰时负压适宜,一般选择-0.03MPa[2],以防损伤病人气道粘膜,增加出血。
3.2.6口腔护理 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清洗液,高时2~3%硼酸溶液,低时选2%碳酸氢钠溶液,中性选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每天2次,防止病原体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引起吸入性肺炎。
3.3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气道内出血,引发的咳嗽、咳痰,甚至梗阻产生窒息感,从而引发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多巡视病人,细心观察病人情绪变化,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及时传达有力的信息,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其对疾病及预后有正确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