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49: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老年病科护理特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行政干预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1-0054-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successful aging society” in Shanghai
ZHOU Jia1*, ZHANG Kan2
(1. Luwan Branch,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Medical Schoo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0, China;
2. Shanghai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A number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issues in older people emer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ing society. The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were proposed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 for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successful aging society” in Shanghai.
KEY WORDS aging society;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性的一个突出性的社会问题。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其中80岁以上的达到1 600万,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其中80岁以上将达到2 400万,显示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的上海,其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严峻。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 426.93 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7.32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70 %,而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已达82.47岁。换言之,平均4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而在部分中心城区这一比例更高。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会带来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养老保险问题、看病就医问题等很多的社会问题[1]。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高,人口健康素质越低。上海75%老年人患至少1种慢性病,20%的老年人活动能力受限,40%的老年人每2周到门诊1次,8%~10%的老年人每年住院1次。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健康素质的反向作用是我们将面对的双重挑战,也是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动因。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我们将实现的主要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满足。面对严峻的现实和宏伟的目标,本文试图从行政干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该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应对方案,为上海早日实现“成功老年化社会”提供借鉴和思考。
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干预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人口健康素质的迫切性,制定若干干预措施。
推动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和医疗护理等上门基本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是指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新型医生。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既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负担。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需求,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医院内延伸到医院外,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医疗护理体系。这种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制度,在我国还发展得比较缓慢。目前主要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开展起来,但还不具规模。我们希望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和医疗护理等上门服务,并为无内设医疗体系的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希望提高家庭医生的普及性,使这项便民措施惠及更多老年人,通过住院医师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提高家庭医生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广泛、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开设老年病科和安宁舒缓疗护病区
由于老年人各种细胞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老化,因而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老年病的病因往往不十分明确,而其病程长、恢复慢、累及多系统、缺乏有效治疗、预后差、收益低的特点,使得许多医院不愿开设老年病科。因此,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三级、二级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加强老年病的治疗和研究,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充足准备。
另外,上海部分区县开设了老年医院,如杨浦区老年医院、静安区老年医院、黄浦区老年护理院等,以诊治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特色,以精湛的技术、诚挚的服务为广大病员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需求,所以政府需要引导部分医疗机构向老年医院、老年护理院转型,如部分中心城区的二级医院,簇拥在医疗资源过剩的区域,可以考虑改变医疗服务模式和对象,加快转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对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应进行灵性关怀,并辅以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安乐”地接受死亡[2],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这不仅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也出于减少卫生资源浪费的考虑。据卫生部资料:一个人一生健康投入的80%用于生命的最后1个月,意即临终救护占据我国医疗支出的最大份额。而在美国,用于临终关怀的每1美元可节省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患者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在生命的最后1年,实行临终关怀者比没有施用者少用2 737美元,在最后1个月少花费3 192美元[3]。可以推知,我国如果推广临终关怀,必能节省巨额医疗开支、减少医疗浪费。政府应鼓励开设临终关怀的安宁舒缓疗护病区,减少医疗支出,体现生命尊严。
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和数据库
老年病通常都是常见病、慢性病。我国卫生部等15部门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12-2015)》指出,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确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耗费大,致残、致死率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问题确实需要“关口前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提供社区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管控与咨询,改变慢性病患者去三甲医院配药的观念,减少稳定期患者去二、三级医院就诊的频率,以便腾出更多的优质资源给更有需要的病患。
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深入发展,上海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HIS 系统的整体建设。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互联网的优势,整合资源,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档案并形成数据库,可以一站式提取患者在本市各级医院和体检中心所做各项检查的结果和治疗方案。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同时,也减少了各项医疗的支出;在提高诊疗效能的同时,也给医患双方带来了确实的便利;在维护老年人健康管理数据的同时,也为老年人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卫生事业添上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鼓励社区医疗护理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有机整合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4]。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要鼓励社区医疗护理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有机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社区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在内的一站式专业服务。制定老年护理院出入院标准,形成老年护理院、居家养护等合理分工、有序衔接,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
加强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养老服务的机制探讨和内涵建设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养老为辅、社会化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据统计,我国养老福利机构现有床位170万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占0.8%。如按国际最低标准计算,我国现有老人中的5%需要机构养老,至少要700万张床位才能基本满足。另外,全国已建成的各种社会福利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条件差、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养老福利机构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美好愿望。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思想型人才,在养老服务的机制、模式、内涵上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改变传统的养老理念,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开拓出新型养老的服务模式。可以探索医疗养老的新型方式,所谓“医老”,努力探究其管理模式、运作体制、科技支撑、企业发展、与“养老”的互动、可能存在的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当然这些初步设想,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论证。
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目前,我国的养老事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一些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会被大量需求。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共参与运作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可以设置统一的培训机构,系统规范地讲解相关知识;可以拓展学习的课题,如:护理知识、心理咨询、法律保障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可以通过专业的考核机构,获得统一的养老服务人员上岗合格证,使养老服务行业更规范、更高质、更亲民。
拓展老年学科发展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强调应对慢性病流行的24字方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育先行;高危筛查,目标干预”,即从疾病发生的“上游”入手,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与管理。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都有相对明确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不参加运动、心理失衡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当进行一级预防,正如WHO强调的四大健康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以此改善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及生命质量、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增龄性改变,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逆转其改变[5],真正做到《黄帝内经》所谓的“上医治未病”。
积极研究老年疑难病
目前,医学界还存在一些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的老年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多脏器衰竭等。建议老年科积极开展五大方面的研究:① 老年神经精神病研究;② 老年感染与免疫学研究;③ 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④ 老年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研究;⑤ 抗衰老的基础和新药研究。同时,建议相关人员加强适合老年人的药物新剂型的研发,如新型膜剂、经皮给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制剂、新型吸入给药制剂、多组份中药新制剂等等,为方便老年人的医疗和生活而贡献智慧。
结语
上海是卫生改革事业的排头兵、“成功老龄化”社会的先行者,“努力延缓衰老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增加老年人创造社会价值的有效时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生命质量”将是我们不懈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努力,能换取明日健康的老龄化社会、成功的老龄化社会、活力的老龄化社会。
参考文献
李培林, 李强, 马戎.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687.
李向东. 护理与临终关怀[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8: 33.
陈丽伊. 美国临终关怀的营利模式[J]. 中国卫生产业, 2006( 8): 48-50.
徐祖荣.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5): 49-53.
俞卓伟, 李瑾, 马永兴, 等. 中、老年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促进保健的重要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24): 1851-1854.
一个病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患者会因为不同病种需要看不同的科室,而不同科室又会制订多个治疗方案。西医的这种分科诊疗模式强调专科医生只治疗本专科范围内的疾病,限制了临床医生的思维,割裂了诊治的整体性。中医的特点是整体治疗、调节阴阳、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利用整体观念来治病,恰恰弥补了西医治疗中的不足。南京市中医院一直倡导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依托重点专科,合理调整内部资源,有效整合中医与西医、内科与外科、临床与医技、治疗与康复科室,组建了“中风病”诊疗平台、“便秘”诊疗平台、肠道肿瘤诊疗平台、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平台等数个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全力打造“医生围着病人转”、“临床科室围着疾病转”的诊疗新格局,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脑病科成立的“中医卒中单元”就是这种医疗模式的典型,打破了以往以治疗手段分科的体制,整合了急诊科、脑病科、针灸科等学科优势,并借用急救、神经内科、外科、神经介入等技术手段,分为急救组、介入组、内科组、外科组、康复组及护理组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效结合的技术团队。当中风患者入院后,这些学科组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其进行集体诊断后并统一制订诊疗方案,针对患者处于不同时期(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的问题,及时进行不同学科的医学干预。“中风病”患者入院后所有有关的治疗(急救、手术、介入、内科、针灸、康复等)将在同一张病床上全部实现,而各学科组的医生则是因病情需求而围着疾病走,实现了“医生围着病人转”。实践证明,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符合当前医疗服务模式需要,有利于医院资源整合,可以加强学科之间、中西医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弥补了中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不足,提升了中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有利于简化诊疗流程,缩短就诊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同时,多专业诊疗平台,始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手段早期、全程参与,着力解决现代医学中不能解决的难点、疑点。这一举措既强化了学科内涵建设,又提升了临床疗效,体现了与现代医学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极具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竞争力。
以膏方为抓手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变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对预期寿命(特别是预期健康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中医医院的服务对象应由以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也应由以医疗为主拓展为覆盖至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2]。南京市中医院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医“治未病”的防治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2001年,医院成立了提供中医养生和中医康复医疗服务的养生康复中心,提供中医调养门诊、中医体质评价、营养和食疗门诊、名中医特诊、中医外治、保健针灸、康复推拿和物理治疗等富有传统中医特色的养生康复诊疗项目,并配置有各种诊疗专业设备20多台套。2011年,医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引进了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等系列健康测评设备和中医治疗设备,设置中医体质辨识室、亚健康检测室,在原有体检基础上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体检。中心的服务范围主要为中医体质辨识、常规健康体检、亚健康检测、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等,初步形成了健康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中医特色明显、服务环节流畅的“治未病”工作服务链。“治未病”中心依据不同种类体质建立相应的调养方案,通过开设膏方门诊、药膳食疗咨询、营养咨询等方式丰富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的服务形式,提供多样化保健手段。在健康干预技术上,提供包括中药外治、保健针灸和物理治疗等全面的养生康复服务,开设中药调理、药物熏蒸、心理咨询、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等健康干预技术。医院还开展了“调养门诊”、“冬病夏治”、“冬令滋补”、“内病外治”等中医特色门诊,其中“金陵膏滋”开展的较为出色。2009年,医院率先成立了全国膏方资质审核委员会,组建以各省市名中医为基础的膏方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召开全国膏方论坛,开展膏方专家的培训及经验交流,从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严格要求膏方,使“金陵膏滋”成为医院“治未病”的主要抓手。同时,医院成立医疗技术团队、生产制备团队、宣传企划团队、客户服务团队等四个团队,确保膏方服务的整体顺利运作。另外,为了方便患者拿取膏方,医院成立了门诊服务中心,承接膏方收方、膏方发放、快递膏方、客户咨询、疗效回访、服务反馈等工作。此外,“治未病”同样也应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在甲流感、禽流感爆发时,南京市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的急诊救治能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遵循中医“三因制宜”和辨证论证的整体防治原则,积极开展对甲流感、禽流感的中药预防和治疗,制作了中药防感香囊,免费发放“防感汤”,为南山医院隔离患者提供中药处方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以中医为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等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它的精髓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养生保健等方面,同时又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容易接受等优点。医院以中医特色护理为优势,开展以强化中医理论和操作为内容的特色护理内涵建设,以突出中医在养生康复、辨证施护、防病治病等方面的优势[3]。医院鼓励用中医护理手段解决临床常见症状,制定出台了《中医特色护理考核和奖励措施》,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有病区均根据本专科特点成立了中医操作室,开展中医护理操作项目,例如对中风、面瘫等患者给予耳穴埋豆法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疗效,对失眠、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封包以达到镇静安神、强壮筋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的效果。目前,全院共开展了针灸、耳压、推拿、足浴、熏蒸、中医灌肠、中药贴敷法、拔火罐等20项中医护理技术。另外,还专门开设了专科及中医护理门诊,按需求提供个性、专科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的护理更方便、更专业、更细致。中医护理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疗效确切等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p#分页标题#e#
以规范为要求全面实行中药小包装
中药配方调剂历来采用“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随着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的逐步增长,传统调剂方法逐步显现出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弊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医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中药饮片定剂量小包装”配方,彻底取消门诊传统的配方办法,改变了中草药房脏、乱、差的旧貌,目前提供小包装饮片共518品种,616个品规。小包装中药饮片较之传统中药包装,具有计量精确、清洁卫生和便于服用等优点,且加工费用由医院和药厂自行消化,不增加患者任何负担,深受患者普遍好评。
结语
国务院医改办督查18省基层医改
国务院医改办日前消息说,继国务院督查室对安徽省等12个省基层医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后,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组成9个督查组,对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相关督查。 此次督查的重点是,检查各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情况,多渠道补偿机制建立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和乡村医生队伍稳定情况。 通过督查,国务院医改办将进一步推动解决改革进展不平衡、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实施不扎实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中国政府网9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武汉将医疗卫生布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近日,《武汉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1年~2020年)》正式出台,将医疗卫生布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规划》,今后,医疗卫生用地将通过规划得以保证,但不得改作他用;武汉市二环以内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公立医院。中心城区若需新建医院,政府不再投入资金,而以社会资本为主。《规划》鼓励优质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建设高水平、高技术、大规模的专科医疗服务机构,优先支持举办康复、护理、老年病、精神及儿童等特色医疗机构。同时,根据主导医疗功能的不同,《规划》提出功能提升区、大医疗集聚区、培育拓展片区、重点发展区4个空间分区,在二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政府不再批准新的医疗机构,重点扶持10家医院,通过改扩建方式,建设一批具有优势学科群的龙头名院。
天津抗菌药物将实行电子化管理 首批6家医院启动试点
目前,天津市已启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的首批医院共6家,分别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和天津市宁河县医院。各试点医院将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截至今年年末,天津市6家试点医院将全面启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试点,并完成80%的信息化建设。待试点医院取得成功后,天津市将在全部三级医院推进该项目。
数字
5
基于手机APP系统的温州联合预约挂号平台已经在5家医院试运行,温州市38家二级医院都有可能纳入该系统。这意味着,市民只用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
42
目前,北京市2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42家医院建立转诊预约关系。对到社区就诊并需要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的患者,社区医生会在3日内安排其到二、三级医院相关门诊专科就诊,方便快捷。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提供转诊预约服务3.37万人次。
142
北京市计划于今年内,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城区的1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试点推行就诊缴费刷卡结算便民措施,被市政府列入“2013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的主办单位是北京市卫生局,协办单位是北京市财政局、六城区区政府。项目推进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城区、后郊区”的分步实施原则,逐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POS机刷卡结算。
建材
自洁涂料问世
近期,伊朗的研究人员设计合成出一种自洁涂料,即可用在基材(如玻璃、陶瓷或者木材、石材等)表面,依靠涂料本身所具有的疏水和亲水物理特性,能够起到防污和易洁作用的涂料。这种涂料不仅可以用于建筑物,还可用于纺织工业。这种涂层由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与银和锆在聚丙烯腈纤维上合成,具有光催化自洁性能,可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内外墙壁,能够长时间保持墙壁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现场
四川泸州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开建
9月24日,四川泸州龙马潭区人民医院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该院按二级甲等医院的建设标准在石洞中心卫生院基础上扩建,规划用地面积60余亩,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占地面积30余亩,新建住院楼总建筑面积9265m2,共6层,总投资2550万元,该楼建成后,该院床位数将达到350张,服务人口可达50余万人。
福州琅岐医院开工
近日福州琅岐医院开工建设。医院总占地面积36737m2,总建筑面积21630.2m2,总投资1.45亿元,包含门急诊、住院、医技、后勤保障、卫生防疫等功能,服务范围人口超过35万,门诊日接量设计为1000人,布局规划有9层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和4层医住楼,住院病床总数200床,院内地上及地下共可提供105辆机动车停车位,838辆非机动车停车位。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西双版纳医院开建
9月26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西双版纳医院动工兴建,该院属于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的一项核心配套项目,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规划建设,以品牌专科为特色,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医院。规划建筑面积50000m2,设床位500张,预计2015年3月竣工,2015年6月投入使用。
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可使辖区内的10万居民从分娩到临终关怀都能享受到高标准、平价的医疗服务。群力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民生尚都小区,由道里区多元化投资23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2200m2,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均超过市定标准。
环球
加州花园式医院
加利福利亚州埃斯康迪多市的Palomar医疗中心(PMC)于去年在本市的一栋新大楼投入使用,高达11层,耗资95.6亿美元,其设计特点为将自然环境和医疗设施相结合,被誉为花园式医院。据洛杉矶的CO建筑事务所负责人介绍,整个设计点子就是一个耸立在立体花园里的高层医院。人造绿化区形成了成行的树木、一系列的花园和庭院。光井中不仅有自然景致,还将日光引入288间病房、手术室、等待室、护士站及接待室,甚至包括地下室。这个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自然景观引入楼内,而且占用的空间仅是通常为工作人员们预留的那些。
微博
@中国养老院:【上海将养老床位任务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上海率先于全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在上海市人大代表“养老事业发展”专题书面意见督办会上,上海明确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将养老床位任务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养老机构统筹建设资金机制,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嘉定 :【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日前,从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项目推进会上传出消息,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项目正按步骤加快推进,抓紧实施。该项目是国家卫生部、科技部、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合作项目,现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报批、勘察、设计招标等工作,计划2016年底基本建成。
@滨州传媒在线:滨州市老年人养护中心暨滨州市精神疾病防治医院病房楼将于10月份开始建设。该项目位于长江一路以北、渤海十二路以东,建筑面积35000m2,设计床位500张。
@波儿姨:【温柔的医院标识】在梅田医院VI设计中,设计师一改常规的塑料标识牌,用柔软棉质的布料来代替,仅仅是这一小点的改变,就让人有亲切洁净的感觉,这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吧。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第三章】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完善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为了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有效措施与方法来解决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本章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体系。
一、推进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格局。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是一项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整体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参保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各部门之间需要协作好,确保退休职工的档案信息可以快速、无误地交接给所属街道、社区,不让任何一个企业退休人员被遗漏在社会化管理的体系之外。
在企业退休人员被所属社区接收后,让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效进行。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使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真正发挥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保管理社会化进程。
自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相关部门初步建立了激励社会力量来投资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体系。
通过一系列相关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进,建立信用体系。
三、完善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社保管理社会化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退休老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一方面是老人自身信不过养老院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传统观念也不愿让子女背负道德舆论压力。但居家养老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子女不能全天候在老人身边,这就缺乏日常贴身式护理。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保养老管理社会化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双塔街道进行调研时发现以杨枝社区为试点的时间银行在其辖区内逐步推行。以爱心储蓄的形式为辖区内年轻、健康的退休人员建立付出、积累、回报机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帮助。
互帮互助老有所为,互帮互助组织要收到要充分鼓励和大力扶持,发挥企业退休人员的奉献精神,加以引导。积极鼓励这些互帮互助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助活动。让合得来、兴趣相投的老人们可以抱团一起生活,让晚年生活不再乏味单一。
四、加大推广社区志愿者义工的社会化服务。
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志愿者制度,可先在一些条件允许的社区先进行试点,再影响全局,逐步促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为退休人员服务的行列中来。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为社会所急需。有一些老年人反映,他们在意的不是物质上的关怀,更需要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等服务。此外,电器修理、法律援助、家政等也都是老年人所需。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评估和激励社区志愿服务,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而吸引更多人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难题。
在大力发展志愿者时,可以积极争取企业退休人员的加入,相对其他志愿者而言,退休人员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一方面,退休人员的业余时间较多,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另一方面,退休人员对退休后的生活有切身体会,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更加了解,在进行志愿者活动时更有针对性。
第二节 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信息库。
一、建立有效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管理服务工作,一定要对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进行重点维护。在系统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打造企业退休人员完整信息库。
建立有效全面的企业退休人员数据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对新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其次要登记好企业退休人员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个人特长等;最后要通过走访的形式来掌握企业退休人员最新的信息,并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在整个数据库中对各类基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各类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构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管理平台网络。
实行退休人员管理的社会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金保系统对企业退休人员实施联动管理。参保人员一旦进入社保系统,其相关信息就可以在社保机构和社区信息平台之间无缝衔接,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开拓创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移动网络平台的建设,简化办事流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和智慧化水平,探索建立掌上操作、实时响应、多级联动的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服务体系,推进苏州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异地退休人员的生存现状认证网络社会化共享。
加快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现状认证的全国网络建设,将还没有纳入全国生存现状认证网络的地区及时全面地将信息共享至全国认证网络平台,今早实现全国各地统一纳入认证网络平台,统一信息化资格认证标志,方便异地企业退休人员方便快捷地完成生存现状认证手续。
同时要加强社保生存现状认证信息系统与公安信息系统的交互比对,可在系统中加入失踪、判刑等比对参数,一方面使企业退休人员得生存现状认证手续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可及时比对出错误信息,以防损害企业退休人员的个人利益以及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利益。
第三节 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长效机制。
一、调整和规范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服务项目。
首先要明确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将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各项政策、信息的查询服务,建立健全退休人员个人及家庭全面的基本信息,及时掌握其生存和流动状况,每年定期开展企业退休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代办各项社保业务,帮助亡故人员家属申请亡故待遇,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免费的健康体检,协助做好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学习和公益活动,将各类文体活动等管理服务内容固定下来,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各类服务流程,不断改进社会化服务质量。
坚持调研常态化,服务送上门的工作思路,以解决居民群众最为关注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导向,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差异化的需求,细分服务人群,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化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苏州市辖区社会化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保管理社会化增长机制。
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退休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各类消费品的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因此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保管理社会化自然增长机制尤为重要。
(一)企业退休养老待遇的增长机制。
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进行上浮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以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长短、退休人员的年龄段、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来调整。这在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征途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未来可引入更为细化的调整标准,如工资基数的高低、夫妻双方综合退休待遇水平高低等。
(二)企业退休社会化服务标准的增长机制。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可以享受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免费健康体检、传统佳节慰问、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服务,其标准虽然较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开始时的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企业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在继续做好这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可将相应标准逐渐提高,让企业退休人员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美好成果。
三、定期对参与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机构进行考核培训。
不断加强对社保管理社会化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业务实操培训,组织社保工作人员走进基层机构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与协管员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开展以老带新,请老协管员当老师,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传授服务经验、业务技能,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业务管理,不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其做到三通,即:政策通、业务通、民情通,以便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 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来普及社保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加强对参与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机构进行考核,优化调整相关考核方案,改变以往主要参考平台数据的考核思路,综合考虑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特色工作开展情况和居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因素,留给各街道社区更多的自主空间,便于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辖区优势资源,开展特色的活动和服务,通过改革考核制度,减少规定动作,创新思路,为各街道社区开展特色活动预留充分的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活动有特色,群众得实惠,努力为老年人的夕阳晚景增添乐趣。这些老年群众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各类活动,为享受优质服务提供便利,也充分展现了银龄群体夕阳如火的风采。
第四节 不断创新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手段和模式。
一、加强基础机构建设。
(一)加强机构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各种老年设施的建设,从现在开始就应列入各级地方发展建设规划,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既可满足社会化管理的基层物质需求,也可避免在短期内集中投入大量资金的财政负担。同时要充分挖掘街道、社区现有资源,尽量做到办公用地最小化、居民活动用地最大化,充分保证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到一流的硬件设施。笔者在苏州吴门桥街道调研时观察到当地街道、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给辖区内退休人员提供额外的服务,如开设家外家影院,为辖区内退休人员提供集体观看电影的场所;社区还为辖区内的退休老兵们设立老兵驿站,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交流场所。这些举措都是街道、社区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源,来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强机构软件设施建设。
各个负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管理机构还需要在自身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软件建设上下足功夫。要重视民情民意的收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方面,不断通过与退管义务监督员们联系,收集、整理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和评价,另一方面,利用各种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积极查找问题,整改落实,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二、增强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依托现有场地及设施,为辖区空巢独居、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企业退休人员提供送餐和日托服务,同时配备训练有素、富有爱心的送餐服务队伍,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按时吃上可口的饭菜。
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业余生活,培养组织相应的爱好团体。笔者在白洋湾街道调研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时发现,和美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不少歌唱爱好者,退休老人们尤其爱唱红歌,于是在街道和社区的协助下将她们组织了起来,2017 年 1 月和悦歌咏队在和美社区正式成立了,辖区参加老年大学合唱班的阿姨主动担起了教学的重任。成立以来,曾多次参加街道、社区的各类表演、比赛,这支团队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可,在辖区小有名气。金筑社区的居民近年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纷纷种植起了盆栽蔬菜,社区将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组织了起来,成立了筑绿蜂志愿者服务队。这支团队平时肩负着普及盆栽蔬菜技术和监督毁绿种菜的任务,在一些节假日,他们还会将自己悉心照料种植在社区农庄的盆栽蔬菜上门赠送给困难家庭,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白洋湾街道的新渔村是白洋湾山歌的发源地,老一辈人几乎都会哼唱几句白洋湾山歌,2016 年 8 月,新渔村成立了退休人员山歌队,定期组织一起唱山歌,切磋技艺,交流感情,寒暑假还组织退休人员教小朋友们学唱白洋湾山歌,让这一传统文化在下一代手中传承下去。白洋湾街道组织的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退休人员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做到了对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
另外笔者在双塔街道调研时发现双塔街道根据自身文化特色,为退休人员提供和很多人性化的举措。双塔街道是苏州古城区典型的文化型街道,素有文化双塔之称,辖区内有众多的文艺爱好者,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退休生活单调。根据退休居民的需求和建议,街道人社中心联合二郎巷社区推出了社区学院。以社区退休居民为服务对象,开设茶艺、吴文化交流、英语、摄影、书画等免费菜单式课程。通过社区学院的实施,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技能的同时促进邻里间的相互认知,为居民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另外街道人社中心联合网师巷社区,携手虎丘书院、苏州大学唐文治国学研究会,利用辖区资源网师园,开设网师国学大讲堂。旨在弘扬国学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传授中国的传统忠、孝、礼、义、传承好家风、感受民俗、名人典故、诗经歌赋的经典魅力。网师国学大讲堂将作为提升退休居民人文情怀的活动长期开展下去。不止文化方面,还结合个人爱好举办特色活动,位于里河社区天台的空中绿苑,里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近千盆各式盆景,免费向市民开放,负责人张国斌老师还免费为辖区退休老人开展一月一次的盆景种植学习课程,解决居民朋友种植上的疑难杂症。不仅努力把社区营造成层层有绿、幢幢有花的美好家园,也让辖区的退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盆景,享受健康,品味艺术。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生活常常比较单调,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根据退休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可以推出一些社区学校,以社区退休居民为服务对象,开设茶艺、吴文化交流、英语、摄影、书画等免费菜单式课程。通过社区学校的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技能的同时促进邻里间的相互认知,为退休居民打造一个精神家园,也为退休人员提供一个再充电的条件,让退休人员始终保持与社会共同进步。
苏州作为全国着名的旅游城市,各个街道、社区可以结合苏州古城保护古城保护、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银龄群体的优势资源,发挥企业退休人员在挖掘、传承、宣传和保护古城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发起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动员企业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到古城保护行动中来,凝聚强大合力,成立古城保护志愿者小分队,这样既可以丰富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也为苏州古城的保护出一份力。
三、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退休老人人数的增加,养老服务已变得供不应求,单靠政府单方力量已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养老需求。《2018 年民政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专门化目录》已经确定,其中涉及养老服务的项目达到 11 项,包括基本养老规划与政策研究、养老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其他政府委托的基本养老服务等。
1民政部门将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承接主体进行考评,提高服务水平。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承接主体不得参加下一年度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竞标。经等级评估,3A 及以上的社会组织可优先获得这 11 项养老服务项目。
另外,长期护理保险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是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形式之一。苏州作为全国 15 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之一,不断探索试行。在苏州,长护险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交由第三方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管理,同时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将长护险的实施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17 年到 2019 年,第二阶段从 2020 年起到国家正式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四、鼓励和吸引专业人才参与社保管理社会化。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保障基本的养老医疗需求。首先可以与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协力合作,同时大力引入具备相关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企业退休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社区的为老服务志愿服务队,吸纳各方力量开展各类助老医疗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一线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工作繁杂的问题,可以挖掘热心好人、才艺达人充实到社区自管小组长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中,发挥群众自身内在的力量,让退休人员在各个自管小组中找到社会归属,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从而享受安定的晚年退休生活。
第五节 拓宽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经费筹措渠道。
一、政府加大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财政经费投入。
每年的活动经费和管理经费经过政府财政预算,并由财政局对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部门预算经费和退管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通过跟踪问效和支出效绩检查评价等方法规范支出管理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由社保中心按照积极扶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对文体活动经费的使用管理。可按照不超过下拨经费总额 30%的比例,由区社保中心集中统筹,用于本辖区内退管活动重点项目。
各区在组织和指导街道(镇)、社区(村)开展文体活动时,应坚持安全、小型、多样、就近的原则,结合基层实际,拟定计划、征求意见、组织实施,可根据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统筹兼顾酌情贴补。当年度经费结余应结转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公布。 根据退管工作实际,如需对退管经费使用范围及标准进行调整的,由市社保中心提出,经市人社、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为了更好地组织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丰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退休生活,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政府可适当加大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各项工作的财政经费投入。
二、按比例提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作为社会化服务管理经费。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作为社会养老的必然趋势,不仅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经费也可以从每年征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用来弥补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管理组织各类活动经的费不足。
通过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数据可看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金额呈现增长态势,有条件支出部分基金用于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工作,进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
三、收取企业退休人员一定的费用作为社会化服务的经费。
在扩大社区服务项目后,如组织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创办老年大学时,可以对参加对应活动的企业退休人员收取适当的学费、活动费等。收取少量费用一方面可以让真正有需求、有相同爱好的退休人员聚集起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区开展更多各类丰富的社会化管理活动。
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
按照《苏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市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除单位缴纳和财政拨付外,鼓励以社会自愿赞助和捐赠等方式筹集。社区服务组织可以面向社会开展一些有偿性的活动,用来弥补退休人员活动的经费不足。
1同时加大社区所在个人、单位、社会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活动进行捐助的宣传,让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多多关注和支持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共同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进程,让所有企业退休人员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六节 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医疗社会化的医疗体系。
一、建立政府出资补贴的医疗补足机制。
现行企业退休医疗待遇享受一次性补足的政策,在补足金额上对企业退休人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当有些退休职工无法承受时,他们就无法正常享受职工退休医疗待遇。因此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经济困难、同时又长期需要享受医保待遇得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补贴,来帮助他们补足医保缴费年限,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真正实现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医疗保障权利。
二、继续调整企业职工的医疗缴费年限。
在 2016 年,国家调整了一次医疗缴费年限,2016 年 9 月底前达到国家、省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办理职工医保退休待遇核定手续时,其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按原规定男满 30 年,女满 25 年来执行,2016 年 10 月之后达到国家、省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办理职工医保退休待遇核定手续时,其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按原规定男满 25 年,女满 20 年来执行,缩短了企业职工医疗缴费 5 年年限,这大大减轻了退休人员在做医疗待遇享受一次性补足时的经济压力,在以后的医疗缴费年限执行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缴费人群实行不同的缴费年限,可以考虑进一步缩短在实行现有医疗保险政策前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职工的医疗缴费年限,从而减轻他们的医疗保险补足年限的经济压力。
三、扩大养老医疗机构建设。
在加强综合医院的养老医疗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各城区和城镇以步行 10~15 分钟就能得到社区卫生服务为机构设置要求,城市每个行政街道或 5~10 万人口设立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一般控制在 50~100张,其中应按一定比例设置护理康复床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下设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镇每 5~10 万人口左右设立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下设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制镇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非建制镇卫生院可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康复护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