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49: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临床医学中医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1-01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2.5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 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1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3.2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 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3.3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3.4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结合临床医学教育;师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6)02-0164-02
中西结合临床是强调中医、西医相互结合对患者进行诊疗,对于教授中西结合临床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这些老师既要对中医和西医知识有较好的把握,还要熟知中、西医学的差异,对如何开展中西结合临床诊疗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中西结合的临床思维[1]。所以中西结合临床医学高等教育临床课教师是否具备此方面的知识储备,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中西结合临床医学人才。中西结合临床医学高等教育通过20年的实践探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但是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下,中西结合临床医学教育在师资的建设水平方面有待提高,该专业的青年临床教师的培养水平影响中西结合临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现状
目前从事中西结合临床医学临床课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类: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中医学专业毕业、中西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事实上从事中西结合临床专业教学的青年教师一般是只会中医或者只懂西医,对于中医、西医两种知识都懂,可以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的青年教师很少。多数青年教师在讲授临床课的时候感到明显吃力,有时候个别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讲授中西结合临床课中中医部分的时候只能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显得很死板僵硬,这种教学模式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即便是中西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会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教学。由于中西结合临床专业临床课青年教师培养水平不高,有部分院校不得不干脆放弃了“一个临床”的教学模式,继续沿用以往的中、西医临床课分开讲授的教学模式,与中医专业相比只是在课程比例方面稍有不同,未能体现中西结合临床专业应有的特色,严重影响培养质量。
2对策
要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西结合人才,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西结合临床课教师队伍,提高青年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青年临床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1开展“西学中,中学西”教师研修:
选择具有较好教学条件、有较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高等院校开设高级中西结合临床教师研修班或者设立学位班,系统的培训能够提升中西结合临床课青年教师的专业修养;培养他们中西结合临床一体化的方法,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教师中西结合临床教学水平[2]。
2.2鼓励青年教师临床历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积极倡导青年教师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当然也要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的结合。每个学年,让青年教师在附属中西结合医院对口临床科室工作半年,在大学进行半年教学,如此轮转,既能使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又能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中西医理论知识,加强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中西结合临床一体化思维,提升教学水平。
2.3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虽然高校青年教师在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时经历过岗前培训,对高等教育学及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一般学习时间较短,理解不够深刻[3]。为让青年教师具有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有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医学高等院校应该专门聘请师范类院校教育学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可以互相听课,在切磋比较中相互提高。还可以通过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老教授随堂听课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
2.4从各个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他们完善知识结构,除了掌握好本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应该要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能够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并要求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开拓学术视野,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使学生对医学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这将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紧跟最前沿的学术进展,发现中医、西医更多的结合点[4],促进本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展望
中西结合临床教育事业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需要从事这项事业的骨干教师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要保证中西结合临床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铸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西结合临床专业临床课的教学队伍建设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水平是中西结合临床教育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加强临床历练与教学实践;要求青年教师参加“西学中,中学西”教师研修班;鼓励他们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定期开展学术报告等是现阶段提高中西结合临床课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何清湖.高等中西结合临床教育发展概况、困惑与展望[J].中医教育,2007,26(5):7-10.
[2]胡一梅.关于中西医临床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方案改革及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9(3):8-9.
[3]关洁珊.中西结合临床肿瘤专业青年教师培养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80-81.
[关键词]双一流;医学;高校
1我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现状
从2004年起,江西中医药大学(原江西中医学院)就开始招收来自东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及非洲(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的留学生前来我院学习中西医临床医学(MBBSwithTCMasextra),实行全英文教学。截止目前,已有十五年的历史,学校累计培养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2500余名。目前,学校有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1521人,是江西省国际学生最多的高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名列前茅。
1.1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理念
我校属于地方性院校,专业教师与国际大学交流活动较少,所开展的国际联合研究项目也不多,这使得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意识与视野比较局限。与医学课程相关的专业教师对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世界中医药名校的关键性认识不到位,对师资力量国际化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多数专业教师缺乏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国际化的教育教学观念,不能从全球化角度来寻求有效资源推进教育教学及明确自身目标追求,较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世界学术前沿信息的探索,同时近90%左右的教师认为大学并没有明确地要求教师具备国际化的知识以及国际化的教学能力。专业教师还由于家庭、待遇以及制度支持等方面的原因,在出国访学或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每年只有10位左右教师申请出国访学或参加学术交流,约占全体教师的1%。
1.2师资力量不强。
学校全英文课程及师资建设与学校国际教育发展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来华医学留学生本科教育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课程,目前承担全英文教学的教师总量不足,能完全承担留学生课程只有基础医学院一位教师能完全承担的《解剖学》。而附属医院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因临床工作繁忙,不愿也不肯承担留学生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剧了师资的不足。大部分课程只能采取聘请国外专业外教为主、国内教师为辅授课的方式。中医类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队伍人数偏少,且集中在针灸课程上,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程的专业教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校国际学生的生源结构、专业结构以及培养层次仍然不够优化。我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师队伍的全英文授课水平还不高,这是除了教育部承认45所医学高校之外,承办来华留学医学本生教育(MBBS)高校和附属医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一是多数教师无海外留学经历,或缺乏国外培训经历,从外校引进的博士绝大多数医学博士英语水平不高;二是医学英文专业词汇成了全英文授课教师的拦路虎。医学英文专业词汇一般都比较生僻,而且很长,记忆拼读非常困难。即使有兴趣来从事英语授课的教师也被医学英语单词所吓得退避三舍,避而远之。
1.3授课教学模式不科学
目前我校在全英教学中仍以书本、幻灯片、课堂教学、黑板授课等传统模式教学。国外专业外教多来自印度和巴基基坦等国,学生对这些外教除了语言熟悉外,还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即使是有些外教教学水平低一点,学生也能忍受。同时印度和巴基基坦这些国家教育教学水平与我国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教师们单一地传授理论教学,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考虑留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之留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态度不够端正,所以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2教学型国际化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
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成功的秘诀就是非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1]。教学型国际化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就是指那些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能使整个教师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竞争力。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英语的运用能力,它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对外交流、语言表达和专业英语教学能力。对外交流就是熟练、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语言表达要求具备英语思维,选用准确的词汇和语句来准确表达,专业英语教学能力是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扩充专业词汇和术语,并应用于英语授课,提高语音语调的正确性,确保英语教学过程专业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两个要素,其一是国际礼仪,熟悉并遵守国际礼仪,在合法范围内尊重留学生所在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二是文化潜移默化,坚持文化自信,民族化与国际化并重,在传授医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播文化,用优秀的中国文化获得留学生认同和赞扬,用文化去感染对方、感染世界;三是综合素质,其包括两个要素,其一是文体素质,医学知识传授,除了专业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传播中国文化,树立学校国际形象,这需要教学型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二是个人素养,具备掌握自身学科领域和专业内的国际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拥有在全世界范畴内挖掘人才资源及合理配置人才的认知及能力,在教学经验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
3提升教学型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3.1增强国际化意识,国际化管理
学校应转变理念,主动抓住“双一流”战略给高校带来的机遇,主动将教育国际化纳入到学校的战略层面。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名校接轨,树立国际化的管理理念、推动学校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整体国际办学的机制,使国际化办学不仅体现在理念上,更落实到行动中。加快教学型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2]应在制定科学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改革措施,努力提高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3]。第一,采取各种经济激励措施支持教师出国、出境。学校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各类资助项目,如留学生基金委留学项目、地方合作项目等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师资赴国外、境外学习教学方法及提高英语水平;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利用双一流资金给予一定数额经费资助其赴国外、境外访学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发挥学校政策导向性作用,激励教学型教师出国、出境留学。学校可在教师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对教师在国际化方面提出要求;在制定工作任务时,要求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论文内容围绕现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知识架构等方面,促使教师关注教育国际学术前沿,加强教师与国际高校之间学术交流以及教育合作。
3.2创新教学型师资队伍的考核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3大学科排名的主流机构。THE自2010年以后没有单独设置“师资队伍”评价指标,只是在“国际化”指标中设立了“国际教师数/国内教师数”等二级指标对“师资队伍”进行评价。QS没有在“国际化”指标中对师资队伍进行评价,只是从同行声誉和学术两个方面对师资队伍进行考察。U.S.News除了考察教师队伍的同行声誉和学术外,还关注教师的国际合作。因此,教学型师资考核标准要注重考核评价指标的特色化、科学化和多样化[4]。考核过程中应注入“国际化”评价元素,可以采集教学型教师的海外经历、学科方向、学术成就、学术头衔、学术兼职、国际影响力等信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应考察是否与国际前沿知识接轨,是否包含本学科中国际最新热点问题、外国本研究区域的内容或本学科国际比较教育等;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考核应考察教师是否较好地利用或引用了本课程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是否制作了较高水平的网络课件、慕课及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或借鉴了在留学生教育中国际通行的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国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对其外语水平以及国际交流经历、经验和教学水平的考察[2],然后将这些信息数据提供给同行专家甚至海外专家进行主观评来发展潜力等。这种考核既参考了“国际身份”,同时注重“国际头衔”“国际资源”的产出效应,考核重点转变为人才的实际水平、学术产出和本学科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型师资队伍发展环境[5]。
3.3教师使命-自我提升与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为了顺应社会开放和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培育出一大拨拥有国际化理念、熟悉国际规则,并能适大拨拥有国际化理念、熟悉国际规则,并能适应国际竞争,介入国际事务的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被《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为主要的五项建设任务之一。方案要求高校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师资队伍多样化及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1]。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世界一流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均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多样化和国际化。地方院校教师要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从片面接受转向主动作为,更新工作新观念,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事业中来,发挥其改造自身的主动性[4],探索工作新方法,多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提升自己对国际语言即英语的运用能力,教师应该参加雅思、托福、或者PEST-5培训,全面提升提高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更容易了解并吸收他国的文化,培养具有在全球范围寻找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证明“请进来”“走出去”是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型师资队伍培训提升的一个重要形式,更是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教师的有效途径。有潜质的具有英语基础的教学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及资源积极赴国外进修、访问、讲学,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接触最新本学科学术动态和本课程教学理念,开阔国际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将国外先进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教学理念等引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提高国际化教学和研究能力[5]。其次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多元文化,掌握医学专业领域的国际现状和趋势。教学型教师应该积极参加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讲座或课程,增强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意识,提高教师跨文化教学的水平,也可与校内外教多沟通、多交流,如条件允许,教师应该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大学进修、访学,使其融入异域文化,切身进行体验实践,从而完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除此之外,教学型教学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阅读一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经典的英语文学名著的相关书籍等,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修养;教学型教师还应该积极参加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实施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量与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3.4借鉴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7]
在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一流人才的引进,片面认为世界一流人才大大提升整个学校在本地区甚至在国内大学的排名,出现各高校抢人才大潮[7]。忽视了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再培训再提升,导致校内师资质量得不到整体提升[4]。医师规范化培训始于19世纪末在德国医学界,其目的是着重提高医师实践能力,随着制度变迁、经验积累以及不断创新,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较大成功,被各国医学界广泛认可[8],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是指医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各科室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等形式锻炼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巩固理论知识,使医学生迅速掌握疾病的诊疗技术和建立起科学的临床思维[9],它是一个集临床各科轮转、学习、培养、提高、服务和实践的复杂过程。个人觉得可以借鉴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维和做法,采取三级师资培训+模块培训法提升教师全英文授课水平。初级筑基,由国际教育学院牵头集体培训和各二级学院负单独培训相结合;中级提升参加临床带教或参加更高级的全英语教学技能培训或由教育部主办的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班(医学),提升专业英语教学能力;高级境外培训,选拔参加境外名校访学提升英语授课能力及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3.4.1初级筑基
该层次培训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由英语口语水平良好、英语综合素质高的高级职称专业教师、专业外教、英语高级教师以及语言外教组成导师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教育,目的是要教师学会如何在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培训可由国际教育学院牵头,二级学院挑选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教师,组织集体培训与二级学院单独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等,单独培训内容包括专业英语词汇等。
3.4.2中级提升
主要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在校内举办“医师规范培训式”全英语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内容可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科目教学培训,由国际教育学院组织临床各科室、基础医学各学科组、英语教学专家、专业外教以及英语口语水平良好、英语综合素质高的高级职称专业教师组成专家组。让已具备一定全英语授课能力的专业教师给外国留学生进行授课,专家组点评并提出整改意见,旨在提高其在英语语境下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功及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实施及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其专业英语教学能力。
3.4.3高级境外培训
选拔参加境外名校访学提升英语授课能力及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近三年获得“最受欢迎全英教师”荣誉称号的优秀专业教师,由国际教育学院组织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的高校参与短期全英语授课技能培训及观摩全英语讲授医学各科课程。
1 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普遍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教育资源不足与扩招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等医学教育来说,临床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尤为突出,中医临床教学更是如此。同时,中医临床实践与中医理论教育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需求与中医教育供给还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1]。多年来,我国高等中医教育虽然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仍未完全摆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传统模式,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作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均采取独立的整时段,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相分离。以五年制本科为例,教学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时间为2~3个月;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至五年级第一学期,时间不多于12个月。而课堂见习一般只有少数临床课程在其它时段会安排一次或几次。总的来看,实践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的四分之一或略低,实践远少于且滞后于理论学习[2]。并且,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一般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承担教学任务各医院的条件、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难免存在差异。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相对来说这是最不可控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又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3]。由于受到临床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异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方面,很难保持前后一致,临床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影响[4],从而有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和人文精神欠缺等问题的出现[5]。
2 学校与医院联合创办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模式
为缓解高等医学教育扩招与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在附属医院的数量和床位不能满足教学规模的情况下,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如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积极吸纳非直属附属医院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了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尝试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说以称之为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是因为它在体制上不同于附属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它在功能上与临床医学院相同,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协作关系,承担临床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除此之外,非直属临床医学院还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并且须经省(市)级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校于2012年在非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建立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2013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开设中医学专业“深圳创新班”,利用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班学制五年,前两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学习,后三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学习。到深圳后,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从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诸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尽量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做到“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医学专门人才。这样,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得天独厚的临床教学条件和氛围,对学生进行中医经典和临床课程的教学,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经典理论的理解,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临床氛围,加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中医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非常有利于中医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3 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优势
学校和医院各自独立办学虽然各有其固有优势,但从教学过程的整体要求上来看,两者条件均欠完善,学校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医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能力上相对欠缺;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可以把两者的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化办学条件,在整体上产生“1+1 > 2”的效应,进而在整体上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保证。中医教育具有理论体系独特、实践性很强的特色。封闭的学校教育很难体现这一特色,而医院“真刀真枪”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体现中医教育的鲜明特色。同时,学校与医院合作办学能提高办学规模,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此外,办学双方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相得益彰。学校从医院直接了解到市场信息和专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增强服务意识,开阔教改思路,为教师进修、实践和调研找到基地;医院与学校联合办学,可通过教学相长,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的提高,并利用学校在医疗、教学和研上的优势,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能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全面发展[6]。
4 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目的 探讨将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方法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经验式医学教育模式,注重医学生循证医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结果 循证医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开创了临床带教的新模式。结论 在临床带教和实践过程中应用循证医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可以极大地优化临床带教效果,提高医学生临床诊断能力。
关键词:循证医学;心脑电;临床诊断;教学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传授知识,提高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是临床带教工作的一个严峻问题。我们尝试将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引入临床教学实践中,探讨提高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循证医学模式与循证医学教育的内涵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它有别于传统医学模式对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的倚重,强调科学证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倡临床医师将实践经验和的事实证据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好的临床决策和处理方案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教授在《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一文中将循证医学模式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教育是将循证医学理念贯穿于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引导医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医学生循证思维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为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循证医学教育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教育的核心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和临床经验与科学证据并重的思想。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2.1提出临床问题
在带教过程中向医学生讲解循证医学的理念,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的病史、病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的分析提出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及预防等方面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2.2寻找文献资料和检索方法
对提出的临床问题进行循证医学操作演示,通过纸质或网络数据库检索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批判性地评价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2.3利用文献资料解决临床问题
循证医学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团队行为,根据已有检索的资料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医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大胆探索,结合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提出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此过程当中活跃医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掌握。
3、循证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心脑电联合检测技术是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循证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根据心脑电检测分析结果提出临床问题
循证医学教育方法应用到心脑电检测中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得到科学的诊断建议,对各种不同的疾病选择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或心脑电图联合检查技术。采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对心脑电检测结果进行循证分析,加强心脑电检测特性的阐述,提出与疾病诊断相关的临床问题。
3.2寻找相关问题的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根据心脑电检测结果分析中的相关临床问题,结合解剖学、影像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广泛查阅最新的数据库,如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及相关的循证医学网站以获得完善的文献资料。
3.3评估文献资料对心脑电临床诊断的价值
在获得完善的文献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文献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带教老师或高年资医生引导医学生对获得的的证据进行鉴别,包括证据的质量、实用性、涉及范围、强度、指标及情景等6个方面,并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患者的预后。完善的文献资料和准确的评估意见是全面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会诊基础。在评估文献资料对心脑电临床诊断的价值时要注意分析何种证据可以应用到心脑电诊断中,有效证据和无效证据的区别,无效证据产生的具体原因等。在这一评估过程中,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得到增强,实践经验得到逐步积累,科研意识得到启发,而这些都是循证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需要提高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讨论
循证医学教育是对传统带教方法的丰富和补充。目前我国结合循证医学模式进行的循证医学教育研究已经起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以培养医学生的循证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医学生经过循证医学模式的教育,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成长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循证医学教育应既重视丰富医学生的个人经验,又强调采用最好的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二者在疾病的诊疗中缺一不可。循证医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对提高医学生心脑电临床诊断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玉珊,.用循证医学观点指导临床教学[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9):2123~2124.
[2]景涛.在见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90~391.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6358
国内刊号:31-1794/R
邮发代号:4-63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医学》(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国家级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新进展、经验交流等。
1研究对象
以2013-2016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同学(n=112)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为均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的专科检验医学专业的实习生,结合的使用PBL教学法结合科室每周的培训工作,开展普通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对比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
采用PBL教学法,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材料中的内容,课前授课老师结合材料与实践设定若干问题,将学生分成7~8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设定的问题,问题内容来自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四版《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
3评价方法
3.1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基础知识为需要记忆的基础内容,综合知识为各专业综合应用的知识。采用试卷考试的办法,考试为5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各一份试卷,其中基础知识25题,综合知识25题;对每一届实习生入科实习时进行首次测试,在进行PBL教学完成以后,采用同样的考试模式,对学生进行再次考核。3.2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师、课程设置的认可评价,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的影响等。
4统计学方法
关键词 药物警戒;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34-02
药物警戒(pbarmacovigilance)是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它已被描述为一门对有效临床实践和公众健康有关键作用的科学。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药”品种不断涌现,不仅使整个医药市场混乱,而且给临床医师增加了药物选择难度。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药物治疗决策的任务几乎完全由医生来承担。然而,研究显示,医生在治疗决策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尽管相当部分的错误并没有造成损害或及时地被阻截,仍有一部分错误最终造成药物不良事件,给病人、医院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损失和影响。国外研究表明,临床开展药物警戒能够减少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发生。因此,在药品使用终端一临床开展药物警戒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科学合理的用药、防范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药品费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 药物警戒的概念与目的
随着全球药害的日益严重,使得药物警戒受到WHO的关注而在全球迅速推广。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G)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提出的(1974年)。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药品安全性监测》一书中明确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描述为:“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药物警戒”对于大多数人还比较生疏,常被理解为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及提供药物的安全信息。但随着药物警戒的概念已扩展,它不仅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还包括着对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因此,药物警戒的目的是:①提高医疗质量及与药品应用相关的安全性;②提高公众的健康及与药品应用相关的安全性;③有利于与药品的收益、危害、效果及风险的评估,鼓励新药安全、合理和更有效地使用;④促进对药物警戒的理解、教育和临床培训以及与公众的有效交流。药物警戒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制定决策。
2 临床开展药物警戒的方法
2.1 信息收集与记录 临床药物警戒信息主要来源于院内、院外两个方面。院外药物警戒信息一是来源于国内外其他医务工作者、其他专业人员或消费者志愿地向国家或地区的药物警戒中心、国家管理机构或制药企业报告的药物不良事件或反应的综合信息,即志愿报告(Spontaneous reports);二是专业刊物发表的病例报道;三是来源于制药企业提交的安全性资料。院内药物警戒信息主要通过3个渠道来获得:(1)在医生查房时听取ADEs的信息,其判断有些直接来源于医生,有些则为药师的独自发现;(2)查房后翻阅,研究病史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信息;(3)查阅医生交班记录也可以发现少量信息。数据记录内容主要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表;②ADE表;③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用药情况的药历表;④药师参号情况表:包括日期,类型,涉及药物,以及参与是否被接受。
2.2 检验方法与判别 药物警戒信号的检验主要使用四类研究方法,一是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即通过比照来自人群的数据说明问题;二是临床前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再验证。三是Meta分析(Meta-analysis)等方法;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型数据库的建立,记录链接(record linkage)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检验方法更加迅速和多样化。在药物不良事件的评价中,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d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基于观察性数据而非实验性数据,研究者对治疗不加“控制”,而仅是观察与评价正在进行中的医疗的转归。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数据的偏倚和混杂。主要研究方法有: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以及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包括回顾性的与前瞻性的)等。有时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发现了药物风险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机理。如有时可能要深入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测定是否某一剂量用法会使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大。有时为了研究哪类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可能要测试患者基因。而有时根据药理学性质及预期的l临床应用,也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以及进行群体药动学的研究及对患者和一般志愿者的药物浓度监测。
面对大量的医学信息,Meta分析(Meta-analysis)作为一种资料再分析的方法已成为药物警戒信号检验的一个有用工具。Meta分析通过对一系列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产生综合效应大小的定量估计以及效应估计的同质性检验结果。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挖掘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大型医药卫生数据库逐步建立,利用这些数据库所包含的巨大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库挖掘,即应用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描述和分析在一定时间内,用药人群中可疑药物使用和效应的分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而探索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处方监测软件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3 临床药物警戒的作用
3.1 药物警戒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科学用药 推动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危害,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实践中,造成对患者的药源性损害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已知的可预期的药物不良反应,亦有临床用药错误、药品质量缺陷、不合理的合并用药以及药物用于特殊人群产生的非预期不良反应,甚至还有假药、劣药造成的临床伤害。其中药物已知的可预期的不良反应(如与剂量有相关的ADR)、用药错误、药品质量问题所致损害等,均属临床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据统计,世界上30%的患者死亡与不合理用药有关。药物警戒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疗医嘱的即时性监测,对处方、医嘱中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和注射液的体外配伍等方面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将信息提供给医生或药师,及时对临床上存在的传统的不合理用药观念和用药现象进行纠正,改进药品的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药品的安全使用提供实时警戒,能够减少可防范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2 药物警戒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药物警戒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体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其首要目标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通过对药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检出和确认不良反应,并通过相关措施防范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药物警戒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深化。临床是药品使用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地方。这是由于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由于受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绝大多数在具有治病功能的同时还存在着或多或少、或严重或轻微的不良反应。同时,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需要使用合并用药和辅支持治疗,造成因药物治疗或合并用药而引起的ADR很难避免。因此,在临床开展药物警戒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临床病人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而且对医嘱中潜在的ADR进行处理,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修正“问题医嘱”,并作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更换品种、调整剂量、调整给药方案或进行特殊提示(如对于药物配伍或联合用药可能引起的ADR,提示对病人进行特殊检查,或密切观察临床指征)等等,有效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