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区域经济 文化因素 作用
随着国际和区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入,区域文化力也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区域文化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培育并弘扬先进文化,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阶段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
从上述角度来看,早在六七千年前河湟先民创造的石器时代文化,再加上民和喇家遗址和地处西宁市西郊杨家寨的南凉“虎台遗址”、唃厮啰政权的“青唐城”遗址等古遗址文化,历史上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等诸多民族的先民,在共同发展河湟地区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繁衍,形成了现今青海6大世居民族既共融共通、相互交融又别具一格、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河湟多元多样民族文化。
河湟地区不仅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齐全共存的宗教圣地,而且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教文化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等河湟现代文化,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文化建筑的实证。河湟地区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河湟文化新类型的孕育和诞生乃至繁荣昌盛。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21世纪,经济和文化出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关于商业活动文化背景的阐释,如关于齐国的“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关于邹鲁的“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好礼,地小人众,俭啬”等。可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当时已经比较明显了。另外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文化为补充的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推动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也对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必须对传统区域文化进行扬弃,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鉴于此,大力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河湟地区当下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开发、利用好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就为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所以,河湟区域文化与河湟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市场的开放性同文化的包容性在本质上是可以融合的,在此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推陈出新,又能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产品量的增加与质的升级。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根据青海省的统计,青海旅游业近几年增长十分迅猛,1995—2000年5年内旅游收入从1914万元猛增至10个多亿,年均增长约122.92%。旅游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1995年为0.16%,2001年达到4.47%。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0.3%,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26.6%。再从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所占比重来看,青海省同全国一样,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增长较快。城市住户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1995年为7.9%,2000年达到11.8%,2005年为12.9%,2009年为10.1%。农村住户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支出,1995年为33.70元,比重为3.7%;2001年增至79.38元,比重增长至6.52%。2008年为148.9元,比重为5.0%,2009年为173.8元,占消费支出比重为5.4%。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文化的繁荣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表现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融通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省份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省份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省份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
青海省民族成分复杂,为各民族文化融通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伴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政策,青海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已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其必然增进各民族的了解与团结,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河湟地区农耕文化发达,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地区居民保守有余但进取开放意识不足,通过与中东部省份的文化交流,其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必然增强。所以,河湟地区的文化只有通过省内省际文化融通政策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着力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青洽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唐卡艺术和文化遗产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提升青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化同海外和省外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同时加强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快捷的市场信息和经营机制与青海的文化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的密切结合,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
其次,加强扶持引导。河湟地区应在拓宽融资渠道、广泛招揽人才方面下功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大力扶持具有河湟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等,为河湟文化走出河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好铺垫。另外对有发展潜力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重点旅游景区等要争取多方支持,重点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目前,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重要机遇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影响力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只要结合好区域文化,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正确处理不同民族文化类型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即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①马清华. 关于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思考[J].攀登,2011(5)
②段继业. 河湟多元文化的起源、价值与现实[J].青海社会科学,2002(5)
③景晖.青海研究报告,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精品版2005:344—345
④马兴胜. 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关键词] 艺术领域 审美文化 商品经济 人类文化活动
进入21世纪商品经济社会,审美文化作为人类全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逐渐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审美需要与物质利益的矛盾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认为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对立甚至不相容的,这基本上可说是经典的文学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的再度发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到了90年代前期,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发生的关于“抵抗投降”的号召和“人文精神”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涉及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利益追求的矛盾。在艺术领域中,作为人类文化活动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这二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和影响应当说是很正常的,并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商品经济的市场化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伴随大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也就逐步扩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商品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从特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和市场都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者均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以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审美文化的商品化
认为,事物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具体地说,美的本质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美的本质论意义、美的根源论意义和美的中介论意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人们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人们对审美文化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如姚文放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现在习惯把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化”,但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只有审美文化发展到了商品化,社会需求才能达到审美的高标准。
三、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化
审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市场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小的范围上说,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对审美的认识,而人的审美观念随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例如:大众高尔夫是大众在欧洲畅销几十年的车型,此车型为两厢在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四代,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后的几年,高尔夫却怎么也精神不起来,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的消费者比较热衷于三厢汽车这也是大众普桑畅销中国20余年的原因。同样是大众的经典车型因为审美观念的不同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就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我认为就是所特定的审美文化。商品经济与审美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审美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影响着商品经济。
在当今时代,艺术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自然是一种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不仅是指雕塑、油画、国画、舞蹈、展厅、园林等可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种种形式,它能通过商品经济来反映某一国家某一时间的历史再现,也就是审美文化。
比如通常所理解的大众审美文化主要是同各种大众传媒相联系的,如广播、电视、通俗读物、广告、互联网等等,一般都具有传媒的商业性、技术性、消费性、视觉性等特征,可以称之为传媒审美文化。在艺术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审美生活化趋向,这种审美生活化是直接受大众传媒引导和制造的,主要渗透和体现在大众的物质消费生活里。而这种审美生活化是在大众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大众真正拥有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的时候,审美的因素才开始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审美文化的出现正是体现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这种自发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审美真正成为生活的衔接、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大众“审美生活化”与历代所追求的“生活审美化”不一样,后者是力图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前者则是将审美世俗化,将审美拉低到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适当的联系在一起,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有可能和审美真正交融在一起。
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造就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反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水平,也就达到了人类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的内涵。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审美文化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大多数人对商品的要求不仅限于商品的实用上,对商品的“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这种 “大众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我们将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等译,上海科技出版2001
[关键词]:地域文化;江西省;公路;景观设计
1、项目介绍
1.1项目概况
项目为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江西省交通枢纽之一。沿线途径多个主要村镇,全长约38.826公里,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本项目的建设将起到加强贵溪市南部乡镇与贵溪市联系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当地公路网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贵溪市南部乡镇可以通过沪昆高速、上万高速和济广高速与景德镇、鹰潭和上饶等地区的联系。为今后江西省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做到极大的贡献。
2、设计的理念与景观策略
2.1设计理念
打造叶脉形式的景观道路,结合当地生态资源、风土人情、传统地域符号等串联在全路段,合理规划景观区域,使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更好的造福一方群众。
2.2景观策略
以公路为主线,巧妙运用传统造景中的藏、透、露、诱手法,并划分七大节点、九大景观段落。形成统一具有特色的安全的景观带。
3、地域文化在江西省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各节点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根据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交通经济发展,建立七大地域性景观节点。
第一节点。考虑在此结合象公园入口广场进行景观节点打造,起到宣传和带动S206公路景观体验的作用。该节点主要以结合象山公园入口广场来提供S206乡村旅游公路宣传和欢迎游人体验乡村旅游和公路起点标志作用。
第二节点。紧邻南山村国家级花卉展示厅。节点景观打造考虑为贵溪市农产业发展宣传旅游打造整体展示科技教育中心提供文化宣传和带动作用。节点从徽派建筑中提炼文化符号,并抽象化、简洁化并运用到现代造型廊架之中。
第三节点。节点公路两侧杨树树形优美,两侧佛手瓜,水果采摘园等农产业景观丰富,公路景观设计考虑保留现有杨树,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保护现状生态景观的同时让游人更加接近自然。
第四节点。节点用地位于现状公路与新建公路交叉地带。一颗600年古樟树位于用地之中,现有保护形式简单,环境比较杂乱。景观打造需要解决古樟树的保护与旅游休闲作用,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点。
第五节点。节点现状用地为两片竹林,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适宜打造为供游客驻足休息、游玩的景观节点,体验幽幽竹林与临水而憩的景观环境。
第六节点。地理位置优越,现状景观单一,由于公路路线的调整,重新进行景观环境的打造。该节点处于交叉路口并设置有环岛,景观需优先满通的功能性、指示功能。三角岛场地内植草,并利用红砂岩布景,使景观在岛内形成岩石园。营造景观融合的效果。既突出地标性作用,又贴近自然,利用自然表现手法彰显交通功能。
第七节点。现状用地自然环境优美,通过对现状环境的规整组合,结合新建桥梁,打造优美清净的乡野休闲广场景观,体现农家生活趣味。根据现状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景观设施。
3.2各路段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段落一,位于山区,路域环境较好,山体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制定了景观方案。道路沿线布置常绿乔木油松、木芙蓉和紫荆以及常绿灌木海桐球,观花灌木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金森女贞。植物组团搭配栽植。
段落二,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有挖方边坡。此段落选用常绿树油松,搭配海桐球、红叶石楠球栽种,毛杜鹃和金森女贞做成地被绿篱。
段落三,榇逭蚺锒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景观方案以“透景”为基调,植物多运用春景植物杨梅搭配朱砂桂、樱花、紫叶花桃三种花灌小乔木,灌木球类选用常绿的海桐球和小叶女贞球,地被植物采用小花栀子和毛杜鹃。
段落四,位于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两侧杨树树形优美,景观绿化对其保留。也起到了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作用。设计方案与段落三相同。
段落五,两侧为水田,局部老路右侧分布有零星花卉乔木种植园。景观主要采用“借景”的手法,垂柳作为行道树稀疏栽植,花灌采用黄花、粉花夹竹桃、西府海棠交替栽植,明快的花卉色彩再加上火棘球间歇栽植。地被金森女贞显黄绿色,加之龟甲冬青搭配,和道路两侧的水田遥相呼应。
段落六,呈微丘地貌,局部有水田、旱地。
此段落植物选配打造秋景段,选用色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贴梗海棠和八月桂。球类植物选用红叶石楠球和火棘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金森女贞和龟甲冬青交替栽植。植物布置疏密有致,色彩和谐绚烂,将秋季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段落七,位于道路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路面情况良好,路域环境较好。道路沿线布置落叶乔木水杉,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两种花灌,地被植物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龟甲冬青。
段落八,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山体松林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此段落在植物选配上,选落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球类植物选用常绿和色叶的山茶、红叶石楠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龟甲冬青和金森女贞。
段落九,此路段主要是水田区域,沿线有大量成块连成片状的稻田。段落以“露”为基调,让视域更加开阔,植物搭配上,以黄山栾作为骨干乔木,搭配腊梅和花石榴,球类植物选用山茶和茶梅,地被植物选用红花继木、大花栀子。
4、总结
在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性文化提炼渗透到项目中的每一处细节,使得公路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交流。依照公路景观地域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确立公路沿线景观主题,设计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节点和景观段落绿化设计,以及全路段景观设施的完善与美化。就此希望通过总结实践项目的心得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2]何跃.吕蓓.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实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熊广忠.论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第1期
[4]杨金泉等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汇编[1982-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字:企业文化 经营绩效 文化强力
一.引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重视如何把企业文化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企业文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成了企业文化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实际上最早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如迪尔和肯尼迪等认为文化强度与绩效密切相关。科特和赫斯克特则是用实证方法证实了企业文化与绩效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并且预测在未来十年中企业文化可能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现象时隐时现,难以察觉。直到我们刻意实施某些与这些企业文化抵触的创新策略或经营项目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企业文化分成两个不同层面,即难以察觉和实施改革的价值观层面和容易察觉和实施改革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层面。中间层面(比如显层次的制度层)与经营策略、组织机构一样,"都不过是向某一方向运动的某种逻辑方式而已"。当然,当这些"策略"与企业文化相抵触的时候,它们将很难在企业中贯彻实施。这里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级管理者们)所共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行为。
在企业文化的产生模式上,可以利用沙因的模型来解释。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危机和挑战会改变原有的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变革方向与企业经营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期研究对强力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了质疑,并对企业高管能否有效地控制企业文化进行了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并可能在随后的几年内很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可能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产生负面作用;企业文化尽管不易改变,但它完全可以转变为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增长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类型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呢?我们将分别讨论三种常见的企业文化即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利弊。
第一种,强力型企业文化是较早提出的经典理论。在这种文化中,公司几乎每一位经理都具有一系列基本一致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经营方法,企业的新成员也会很快的接受这些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这种文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强力型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方向明确,目标一致。其次,它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有自我实现感。再次,这种文化提供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使组织免于官僚作风的侵蚀。而事实是,存在拥有强力型企业文化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和企业文化很弱但经营业绩卓著的特例。前者是因为强力型企业文化本身既可以是积极进取和职能完善的,也可能是功能紊乱的,而官僚气十足的企业文化无疑会对企业文化产生负面的影响。后者的存在则可能是因为早些年的公司合并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变得脆弱,但其垄断优势却使得他们表现出卓著的绩效。所有这些说明,强力型企业文化并不完善,但它阐释了企业文化中价值观念和企业规范在调整、激励管理一个企业部门员工中的某种作用。
第二种是企业文化理论。如果企业文化要想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就得团结企业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即没有最好的企业文化典范,只有最适合本企业的才是最好的。但在为适应环境变化做出努力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适应性的企业文化却可能分化成两个绩效状况大相径庭的企业类群,即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可能会损伤企业长期的经营绩效,反过来又削弱了企业文化的适应性。虽然如此,这种文化模式的贡献在于它指出了一个企业采取与企业文化运作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方式的重要性。
第三种,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只有那些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并在这一适应过程中领先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才会在较长时期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在市场环境适应度高的公司中,管理者们以满足股东、顾客以及员工需求为宗旨,通过他们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倡导公司经营策略和战术上的转变。这种文化通常都是由少数几个人创立的,其核心价值观注重各种变革动因的需求,并在创立者和继承者有意识的维护下不断流传、完善:他们聘用和提升思想与这种价值观一致的人才,利用规章制度保证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并对反对意见慎重考虑,防止自高自大情绪和保守心态的滋生。总之,这种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中某些特定具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可以推动一个企业和它的企业文化的变革。
总体来说,以上三种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理论虽然都难尽如人意,但它们为探索这两者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如果公司经理们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们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和其他会激发改革的因素,那么企业文化将有力的促进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增长。总之,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变革阻力及变革方式
为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有目的地进行企业文化的改革呢?首先,可以从分析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开始。不良环境产生的病态企业文化有着三个基本构成成分。
其一,经理自傲自满,夸夸其谈。其二,无视人们对公司经营方式提出的抗议之声,并不加强对股东、顾客和员工的重视。其三,不重视领导才能课艺术,过分倚重稳定秩序的公司经营状况。加之管理者对这种状况的忽视,经营业绩不佳成为必然的结果。这种病态的企业文化会转化为促进长期经营业增长的企业文化的阻力:第一,由于企业文化内部行为方式层面对价值观层面的依赖,使得行为方式的变革很难是实现和保持;第二,由于文化变革依赖于企业权力机构的支持,而他们对于危害自身利益的改革行为持反对态度;第三,由于旧的文化环境的惯性作用,新的文化很难建立和保持;最后,人们习惯守旧的思想和对未知变革的抵触情绪也是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之一。成功的变革一般是从高层向底层推进的,因为变革需要巨大的权利支持,并且需要一个能统领全局的人来推动实施。但这同样也需要低层管理者们的参与与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总结出能够引领企业成功变革的人需要的三大素质,即卓有成效的领导才能、外来者的视野及公司内部人才的资源支持。变革者们首先在公司中树立甚至"制造"危机意识,使员工意识到变革的迫切性,然后设计出新的愿景和经营策略并广而告之,再通过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之。他还必须动员更多的人协助自己的领导和为改革进行努力。这些追随者必须开发出大量的机遇来影响和扩大改革行为的范围。最后,这些汇聚起来的改革行为必须产生积极的后果,以建立自身的信誉。即便如此,企业文化改革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结论
企业文化的变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仅有最佳的管理模式是不能产生变革的,只有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艺术的人才能勇敢地进行变革。在企业经营环境动荡的今天,找到这种关键性的人才是意义重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去发现、开拓和激励更多的人才来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著,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埃德加 H.沙因 郝继涛译: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汪家常 魏立江:业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1
[4]王艳兴:企业文化价值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6
[5]陈智勤:浅谈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匹配[J].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6
[6]汤葆琪.企业家天地[J]2009
[7]赵巧丽.商场现代化[J]2007
一、南京传统地域文化之提炼
南京地处历史与人文的交汇处,从历史来看,身为六朝古都以及民国都城所在,“古城墙”及“清水砖”成为南京的象征;从自然地理来看,盛产“雨花石”的南京城自古就有“石头城”的美誉,“第一梅花山”也让梅花成为南京不可或缺的旅游景观;从人文方面来看,“云锦”的成就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南京的精神象征,南京人的骄傲。由此,“城墙”“清水砖”“石头”“雨花石”“梅花”“云锦”等成为南京地域文化的基础元素,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中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造型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南京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体现
1.区域指示系统
区域指示系统指公园入口处或公园内分区入口的导游图和游园细则。玄武湖公园为开放式公园,人流量来往不断,所以设置的入口比较多,根据不同入口处的环境特点,入口标牌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以此来与环境相协调。如玄武门入口采用的是以休憩为主的半围合式设计,四周设有游园导视细则。整体标识采用铁艺宣传架的形式,四周以镂空装饰,仔细观察则会发现,虽是铁艺,却用类似清水砖拼接的方式,中间“勾缝”清晰可见,显示出南京民国文化,简洁大方,可识别性强。公园内分区区域性指示牌则用梯形组合的亚克力板外贴磨砂玻璃制成,整体置于约20cm厚条石之上,石材表面粗犷的肌理与亚克力及玻璃的光洁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两个梯形则分别为浅灰色与黑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典雅,其上印制“玄武”图案,既呼应公园主题,又增添地域文化特色。
2.导向性标识
导向性标识用于标示园区内主要景点以及建筑、设施的方位,以便游人能够迅速识别园区内环境,顺利到达各个景点。玄武湖公园内的导向性标识采用与区域指示系统相似的设计手法,但改为仿锤形柱体,上面印“云纹”图样,下设抱鼓石,石上刻“玄武”图样,地域性十足。
3.景点标识
景点标识是标注公园景点名称,呼应公园主题诗词意境的题名性标语。玄武湖公园内景点标识有很多,有的直接以传统匾额的形式存在,有的依附导向性标识设计为一体,如“翠洲”景点标识采用约80厘米高的亚克力板嵌于抱鼓石中,方与圆的结合,更显简洁并不失文化性。
4.解说性标识
解说性标识是景点的具体介绍与解释,是对该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精神加以详细解说的标识,使游人能够深入了解景观文化渊源。玄武湖公园内解说性标识有的采用粗犷的置石,正面刻诗文,侧面阴刻梅花图案,形象地体现了南京城特有的地域特色;有的则用抱鼓石、木材及玻璃相结合,木材的古朴中又透出玻璃的现代质感,抱鼓石上依然刻“玄武”图案,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5.管理性标识
管理性标识是指对游人进行安全、管理、使用上的指导,提醒人们有序、文明的游园,主要包括停车标识、警示标识等。玄武湖公园管理性标识与其他的标识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色彩上都是以黑色为主,灰色为辅,并不离“玄武”图案的直接应用,点明公园主题。一些管理性标识则绘有形象的卡通图案,传达警示用意并彰显趣味性。
三、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标识系统中运用的总体思路
1.题材的直接运用
通过上述对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公园标识系统题材的直接运用是最能直观表达出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的。如梅花是南京的一大象征,将它雕刻于石头之上或绘于石壁景墙之上,清晰明了地传达了地域特色。本公园内多处运用玄武图案或刻于抱鼓石,或印制于亚克力板,均是对传统图案的直接运用方式。直接运用能更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表现地域特色,容易被大众理解与接受,但同时也给人以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没有特色之嫌。拓展开来,在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以直接运用为基本手法,辅以其他创新性设计,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造型的提炼与重组
标识系统的设计元素大多为代表传统的一些形象题材或图案、或材质特征,直接运用的限制性较强,因此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构成手法进行提炼和重组,使之不仅有传统的韵味,更有现代时尚感。任何公园景观标识系统都有其设计的主题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化繁为简并不是一味的删减,而是要在删减基础上,去其糟粕,留其神韵,通过对各种复杂的设计元素进行几何形分割,或拆分重新组合,这才是“少就是多”真正表达的思想。
3.意境的营造
意境的营造是相对于人来讲的,环境本身并没有意境,好的景观标识都是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的。意境不仅能被人感知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人深思、抒感。需要注意的是,意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通过环境及人的感受加以表达。景观标识对意境内涵的体现可以通过色彩、形态、材质多个方面展现出来。如色彩意境的营造可以在尊重传统、延续文脉的基础上,找到这个地域的代表色确定为主色调,更好体现地域神韵。形态也是城市标识的张力所在,能有效地吸引视线,达到其传达标识内容的功能,是标识设计的核心。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各种公园标识实体的基本条件,是公园标识系统的实物载体。材料要根据设计目的、标识结构进行选择,通过不同的材质营造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并和色彩、形态一起完成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营造良好的景观意境。除此之外,植物与标识系统的协调也能对意境的营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传统的梅、兰、竹、菊的应用会增强标识本身的文化性。
四、结语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天津;海河外滩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全球经济更趋于一体化,国际化的进程一天一天在加剧。在这过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即时通讯工具以及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地球村。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取得的优势,使得许多国家都盲目的进行西化,这其中就包括城市的景观设计,这导致自身的地域性文化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正演变为一个综合的超级大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展现出自身的特色,例如每个城市独有的地域性文化。这不仅要求在一些建筑中进行体现,而且在人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比如说城市的景观设计中也应加以深刻的体现。
1 地域性文化的概念
地域性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境内的特定区域内,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并且在现今仍发挥一定作用的文化传统。它既可以是一个区域长时间形成的文化形态、历史遗迹、社会风俗习惯、以及建筑风格等,甚至可以使一些自然资源以及自然景观等,比如说四川成都的大熊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地域性文化元素可以概括为方言、建筑、信仰、习俗以及居民等。中国地大物博,诞生了诸多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多元地域性文化的综合体。现代的地域文化虽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任何地域文化都要学会吸收、借鉴其它外来文化,才能发挥自身文化的潜力,并不断创新,将自身的文化给推广出去。
2 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在中国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将近百年的历史。景观设计这门学科的设立目的以及其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身所处生存环境的思考以及西方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影响。它将人作为环境体验的主体,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让人们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其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比如说材料学、生态学、美学以及建筑学等,具有跨学科以及各种专业知识结合的鲜明特点。虽然景观设计只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它在每个国家都已经有了悠久和古老的历史,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额关系,深刻的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环境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改造。
3 地域性文化在天津海河外滩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发展
3.1 海河外滩广场的概况
位于天津塘沽区的海河外滩广场,是在2003年对天津母亲河―海河进行开发的龙头项目,同时也是塘沽区政府执行以人为本,倡导民众至上原则,本着“还河于民”愿景的重点项目。其东边起于新华路立交桥,西边达到悦海园高层住宅小区,南边靠着南海,北达天津上海道商业步行街,是目前为止天津滨海整个地区最大的广场。
3.2 水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海河自形成至今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了,其作为天津的发祥地也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了。因为海河而衍生的文化非常多,梨园茶香以及妈祖民俗则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两个方面,他们都是来源于、产生于海河,并通过海河繁荣昌盛的商贸以及便利的交通将这些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现在当地每年都会定期的举行“妈祖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古老的民俗经过上千年的沿袭,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河衍生地域文化。这些水文化及其衍生文化都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例如在海河外滩广场的东部临海的部位,就将海河之水引入到广场之中,将其作为焦点的景观元素,通过引用之水与广阔的海河水平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产生独特的节奏,将其与城市的水肌理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每当夕阳西下,水面在夕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光彩夺目,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沽水流霞”的景致得以再现。
3.3 地方生活文脉的延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激烈程度更胜以往,导致城市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但是在这里却难得能体验到一种休闲舒适的生活气氛。市民的休闲方式具体来看,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天津的一些传统。天津作为中国知名的曲艺之乡,其发展过程起源于清代,航运的发达使得塘沽这一带人口剧增,文化娱乐业顺其自然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形成了早期的戏园―“茶园”。即使到现在,仍有许多以茶园命名的街道、胡同等,当地也还是有许多热爱戏曲的票友。外滩广场充分的考虑了这一人群的需求,其广阔的休闲空间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充分锻炼以及表演的舞台。并且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小台子供老年人打牌,以及让儿童玩耍的沙丘,使得广场更为贴近百姓的生活,并延续了当地生活的文脉。
3.4 海河外滩照明设计的理念
照明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还要对当地的人文特征以及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体现。海河外滩的照明设计以“海纳百川、源远流长”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所谓“海纳百川”意味着天津文化以及经济上的包容和开放,而“源远流长”则是指当地文化以及历史的交融、延续。其照明设计主要分为3个区,分别是东区、中区以及西区。下面对这3个区进行详细的介绍。
3.4.1 东区的照明―东西方文明的相遇
东区作为景观区照明的初始部分,其活动场地比较少,所以照明处理相对较弱。为了更好的体现夜明珠在夜间独有的现象,故意制作了夜明珠的球形网架结构,并在网架节点上安装上变色的LED。如此即表明了地球的意向,又深刻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相互接触后的所展现的激烈碰撞以及不安和躁动。
3.4.2中区的照明―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通过与功能性照明进行结合,意在体现东西方文明在经过激烈的碰撞和不安之后,开始趋于平缓并慢慢的相融合。次入口广场的照明灯不仅在于照明,而且也着重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东方文化的魅力,地面主要是黄蓝两色变色的LED灯,意在体现东西方文明的不间断融合。
3.4.3西区的照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
这部分区域意在表明,不同文化在经过摩擦、碰撞后,又开始慢慢相互融合,并不断的发展壮大。这部分区域的面积是最大的,主要想说明文化发展的包容性以及多元性。文化是无形的,但通过丰富的光语言来表达,使得地域文化得到深刻的表达,并由此得到了优秀的、独树一帜的照明设计。
4 结语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简单、深刻的表现。而对天津市的地域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则可以更好的指导今后城市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并不是表示固步自封,相反地,而是要在深刻了解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对其它优秀文化进行积极的选择、提取、融合,并进行创新,进而让自身的地域性文化不断的得到发展,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花架;研究
健全城市生态是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手段,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个体园林设计,都十分重视争取高比例的绿量,提倡植物造景。在小区里适当布置一些花架等园林小品,营造生态化的园林空间,丰富了植物群落层间结构,增加了乔木的种植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空间,可以起到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作用。合理布置小区园林空间,设置不同功能的园林建筑小品,增加绿地的实用性,营造和谐、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在园林中,花架主要是为了支持藤本植物生长而设置的构筑物,是建筑与植物相结合的组景造景素材。花架具有亭、廊、门、篱等的休息、赏景及组织和划分空间的建筑功能,为可供观赏的攀援植物生长创造生态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展示植物枝、叶、花、果的形态、色彩美来点缀环境,并形成通透的建筑空间。所以,花架是较理想的立体绿化形式。目前,我国住宅绿化工程已经非常注重园林小品的运用,其中花架又是运用较多的形式之一。这与其作为园林小品,最贴近自然的特性是分不开的。然而许多花架在完工后并没有实现其最初的功能,还存在着众多功能缺失、有名无实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其在设计和施工及日常养护等环节存在不足。笔者仅对花架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1、花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造型简单化、平庸化可以说花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支撑方式不同,有单柱式、双柱式以及圆拱式;依据组合形式不同,有单片式、独立式、直廊式以及组合式;依据廊顶形式不同,有平顶式、坡顶式;依据上部结构受力方式不同,有简支式、悬臂式及拱门刚架式;依据建筑材料不同,有钢筋混凝土花架、竹木花架及金属花架等。现实中人们看到的却是双柱直廊式花架大行其道,其中许多花架没有很好地选择造型,只是采用简单的梁柱组合,柱与梁的截面取自简单的正方形,梁及架条的端部无任何变化,架条不加任何的坡度或起拱的处理,造型过于简单,并且在同一园林或不同园林中重复出现,造型设计上平庸化现象严重。
1.2尺度与空间设计随意
进行花架设计的目的同其他园林小品一样,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憩空间。因此,无论设计何种形式的花架,设计者都应认真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花架的体型与环境的关系;二是花架自身各部分的比例尺度。然而,实际上很多花架的设计过于随意,体量大小与环境不协调,花架自身各部分的比例设计不当。花架的体型与环境的关系分两种情况,一是环境范围比较大,而花架的体量却很小;二是环境范围较小,花架的体量反而设计较大。至于花架自身各部分的比例尺度,则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柱的尺度过大,花架不够轻盈(图1);架条的尺度偏大,有头重脚轻之感(图2);架条悬挑太短,整体协调性差,不够美观(图3)等。
1.3植物材料设计不理想
现阶段,花架的设计多由景观设计师或建筑师来完成,他们在设计中更多地考虑这类小品形式的造型、截面尺寸、构件的间距等建筑方面因素,而对植物的设计考虑得较少或者不考虑。全待建成后,由园林工作者再根据相关需求选择进行种植,或者不种植(原则上适用只注重观赏其造型的一类)。缺乏通盘考虑的花架设计,由于植物配置不当,就会出现有架无花或花架的体量和植物的景观效果不适应,致使植物不能布满全架或花架体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等问题,从而削弱花架的观赏效果和实用价值。
2、措施研究
2.1造型设计
虽然花架是园林中造型比较简单的一类小品,但并不是说在设计中,对其整体造型及细节之处不加推敲,简单处理了事。花架在绿阴掩映下要好看、好用,在落叶之后也要好看、好用。因此,要把花架作为一件艺术品,而不单作构筑物来设计,应注意比例尺寸、选材和必要的装修。花架造型要简洁、轻巧、开敞、通透,不应有复杂的装饰,体量要适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如西方建筑风格中,花架可用柱式造型;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中,花架可配以卷棚式的椽条;新建的园林花架可设计新颖的造型,增添景观美感(图4)。花架的造型美往往表现在线条、轮廓、空间组合的变化,以及选材和色彩的配合上。造型美的集中表现应当是对植物优美姿态的衬托,以及反映环境的宁静安详或热烈等特定的气氛方面。因此,花架的造型不可刻意求奇,否则反倒喧宾夺主,冲淡了花架的植物造景作用,但可以在线条、轮廓或空间组合的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成为一个优美的主景花架。为了结构稳定和形式美观,在花架的柱间可以考虑设置花格、挂落等,有助于植物的攀缘,或布置坐凳美人靠背供人小憩,或嵌以花墙,墙面开设景窗、漏花窗,周围点缀叠石、水池,以其形式吸引游人的目光。
2.2尺度与空间
花架是以相同单元“间”所组成的,其特点是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韵律,产生了美感。花架体型不宜太大,否则不易做得轻巧,太高了不易阴蔽而显空旷。其尺度要与所在空间和观赏距离相适应,观赏距离远则尺度大。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需要发生变化时,一般可在拐角处进行增减变化。花架尺度空间应与场所范围大小、观赏视距相适应,开间与进深相适应。一般花架正方形截面柱边长控制在150mm×150mm~250mm×250mm,长方形截面柱边长不大于400mm,其长宽比约在1.2∶1.0~1.5∶1.0。柱高控制在2.3~2.8m,一般常用2.3m、2.5m、2.7m;开间一般3~4m,尺度小一些的也可选在2.4~3.0m,每个开间的尺寸应大体相等;进深古典花架横向在1.2~1.5m,现在一些花架常在2.0~3.0m,以适应游人客流量增长后的需要。适宜的尺度给人以宜于亲近、近距离观赏藤蔓植物的机会,过低则压抑沉闷,过高则有遥不可及之感(图5)。
2.3植物材料选择
花架的设计要根据植物的特点及种植来构思;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来考虑花架的构造及材料等。因此设计师应该掌握花架所用植物材料的相关知识。
2.3.1攀缘植物的选择。
花架设计中若要合理选用植物材料,设计者必须要对攀援植物的分类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攀援植物按生活型可分木质藤本植物,如爬墙虎、葡萄、紫藤、常绿油麻藤、常春藤、凌霄、金银花、鸡血藤、香花岩豆藤、南蛇藤、使君子、猕猴桃等;草质藤本植物,如牵牛花、茑萝、西番莲、白落葵、土三七、金瓜、小葫芦、栝蒌、绿萝等;攀援状灌木,如叶子花、七里香、蔷薇、络石、铁线莲等。按光照习性,分喜阳的,如紫藤、葡萄、蔷薇、叶子花;耐阴的,如金银花、常春藤、络石、绿萝。花架造景则在观赏的同时兼供遮阴,应当选择大型藤本,并以木质藤本为主,兼用攀援状灌木。
2.3.2攀缘植物种植。
棚架绿化中常采用花架栽植(设计建造各类花架);棚顶栽植(利用瓜果棚、车棚)两种种植形式。栽植形式有单边列植和双边错行列植;栽植株距按棚架的柱距,一般在3.0~4.2m。
结 语
花架作为与植物材料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类园林建筑小品,其设计时刻要把握如何与攀援植物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这一主线,从功能出发,以环境为依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其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花架的设计环节尤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花架应有美观的外形,以保证在植物长成披阴前,要耐看。在花架造型设计中,设计者要综合考虑花架的结构选型、各构件的尺寸确定、内部及外部空间的形成以及艺术构图技法相应原则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造型美观、具有特色的花架。其次,注重攀援植物的设计,以使花架充满生机、绿意盎然。设计者要加强植物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在环境特点、植物习性、花架构造特点等方面寻求统一,取得最佳的匹配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珍;;论园林绿化中的建筑小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在城市景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世界各地景观都会呈现地域性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景观各具特色。地域性景观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相互影响并不断发展。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景观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和说服力。
1.地域性文化景观特点的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环境等。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很大,在不同区域形成代表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特征,北方景观的雄伟、壮观,南方景观的别致、淡雅,这都和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人文历史因素。由于人文历史、民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方面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地域文化是一个继承、积累、发展、创新的过程,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等,是全国各地历史文化的精髓。
2.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文化是任何一处景观设计灵魂,尊重当地文化,考虑当地民俗风格,设计师要充分理解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当地的文化为设计背景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
(1)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地域性文化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等因素,了解其地域特征,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赋予现代景观活的灵魂和创新思想,使景观在符合现代时展的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更好的服务于当地居民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例如紫禁城的红墙、江南园林的粉墙白瓦等极具地域特征的元素。
(2)弘扬当地文化,使其得以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不仅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而且是其灵魂和精神所在。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能让历史文化以景观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人们欣赏景观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 ,充分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景观不是景观元素简单拼凑,而是一个有其文化内涵的有机整体。
(3)帮助人们缅怀历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不禁发现我们正在远离和遗忘历史。地域文化代表了一种场所精神,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地域文化作为了追忆过去的精神寄托。蕴含地域文化的景观不仅让市民缅怀历史,引起市民感情的共鸣,更能引发游客的理性思考,如歌颂地域文化中的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道德精神、、地域的典故和名言等,使景观不仅是城市的一片公共绿地,更是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追寻和怀念。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
(1)地形。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山地还是宽广辽阔的平原,都应尽量保持当地特色的地形地貌,这是地域性景观存在的基础,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尽量用最少的土方量达到最佳效果,最大可能的保留其多样性,最终诠释其地域特征。例如法国丘陵景观和意大利的台地园林景观特色。
(2)道路。园林道路在景观中起着至关只要的作用,是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连接手段。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彰显出地域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规划设计应考虑当地文化,采用地方材料进行铺装,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满足地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和美学效果。例如深圳古窑遗韵景点的园路铺装采用古窑出产的瓦片、瓷片,彰显独特质朴的地域个性。
(3)水体。水体是地域性景观中最具灵性的要素,被人给予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景观中水体的作用都很重要,是最有亲切感的要素。不同地域尤其不同地域特征,“一方水养一方人”,当地人民赋予水的感情更多,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源作为凸显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
(4)植物。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有季相变化。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满足造景功能,还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形成开敞或闭合空间,植物景观是地域景观殊的要素,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有所不同。注重植物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景观,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乡土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种类,在色彩、季相、层次等各方面相得益彰,体现地域特色。
(5)建筑。景观建筑作为地域性景观的表达要素之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满足审美需求,是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同都直接影响地域性景观的表达。在建筑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结合当地文化,体现当地的地域特征。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