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护理评估

儿童护理评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护理评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护理评估

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科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介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整体化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手术前评估、有效沟通,术中合理的摆放、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方法。结果:27例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儿恢复。

关键词 儿童;小脑幕;肿瘤;手术;显微外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0

儿童幕下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47%~56%[1],我科收治了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儿童幕下肿瘤患儿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5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6个月~3岁4例,4~9岁16例(学龄前及学龄期),10~15岁7例(青春期)例。病程:初诊时间最短1 d,最长3年,平均82 d。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头痛、视盘头水肿、共济失调、颈抵抗、嗜睡以及意识障碍、视觉障碍、头围增大和前囟张力增高、眼球震颤、抽搐、智力障碍等。肿瘤位于中线部位24例,位于小脑半球3例。

1.2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在俯卧位下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25例采用正中-小脑蚓入路,2例采用旁正中入路;手术全切2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1例。所有病例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评估做好手术护理评估,包括心理评估和病情评估。病情评估:了解患儿生命体征和营养状况、神经功能评分、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治疗依从性等;阅读实验室报告,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和电解质情况有无异常。心理评估:向家属介绍针对患儿所做的手术准备工作,并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取得家属配合;与患儿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1.2术前准备常规准备俯卧位软垫、马蹄形头架托或Mayfield-Kees头架、开颅包、电钻、高频电刀、吸引器、束缚带等物品,特殊器械准备显微镜及其托手架、数字视频采集监视器、显微镊、弹簧剪刀、肿瘤钳、双极电凝、止血纱布、骨蜡等。

患儿准备:术前日剃头、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术前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准备手术所需的病历、影像学资料。

2.2术中护理

2.2.1常规护理调节并保持手术间温度22~25 ℃,湿度50%~60%。患儿入手术室后平卧,双眼衬垫消毒棉纱,再用贴模黏贴好,以免消毒液接触角膜引起灼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2条(颈部中心静脉穿刺1条、肢体浅静脉穿刺1条),协助麻醉医师做好有创操作,导尿并将尿采集袋悬挂于手术床旁。

2.2.2摆放保护气管插管,扶托患儿头颈部,托起患儿肩背部、臀部及下肢,使患儿在同一水平轴向同一方向翻转于俯卧位软垫(软垫长度上端略高于双臂、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上,胸腹两侧垫软垫以免胸腔器官和腹腔静脉受压,双上肢适度外展(不超过90°)自然放置于两侧的托手架上,双下肢膝、胫前骨隆突处加软枕,双小腿上翘与大腿成30°角,大腿与背部呈20°角,束缚带固定于腘窝上方8 cm处,患儿头部放置马蹄形头架托固定,眼睛位于头架凹处、勿受压。年长患儿用Mayfield-Kees头架固定。

2.2.3协助显微手术协助手术医师将无菌显微镜薄膜套于显微镜上,用橡皮胶圈固定连接目镜处薄膜旋紧镜盖固定,显微镜托手架用双层消毒辅料包裹,横置于手术者胸前紧靠手术视野,根据手术者要求调节托手架高度以方便手术者操作。将显微镜视频采集器的显示屏放置于明显处,以方便手术者、助手和器械护士了解手术进展。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护理评估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了解手术中患儿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评估神志、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切口引流情况。

2.3.2护理措施尽量平稳,减少震动,注意保护切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到污染。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3结果

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4讨论

儿童幕下肿瘤位于颅后窝,俯卧位手术是颅后窝病变和颈椎等部位手术经常采取的[2,3],优点是手术视野暴露好,缺点是并发症多,特别易造成呼吸循环障碍,但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和麻醉监护手段的提高,俯卧位手术日益增多。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尤为重要:(1)儿童幕下肿瘤多居中线部位、紧邻脑干,手术牵拉与电灼刺激中枢易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且儿童血容量少,对失血敏感[4],术前做好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既可保持输液通畅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压,观察患儿胸廓起伏、指端末梢循环、血压、中心静脉压以及尿量,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时准确反应生命体征的变化。(2)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视野范围小,手术时间长[3],手术者易疲劳。将显微镜视频显示屏置于手术者、助手和器械护士易观察处以便了解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这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时间长,肢置应摆放适当,双上肢适度外展(不超过90°)自然放置于两侧的托手架上,以免损伤臂丛神经,双下肢膝处加软枕,小腿上翘与大腿成30°角,避免腘神经长时间牵拉损伤,是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大彪,罗世祺,马振宇,等.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4-7.

[2]刘亮,郑晓梅,陈礼刚.儿童颅内肿瘤研究现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6):534-536.

[3]齐巍,王宇,甲戈,等.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和预后[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72-1074.

[4]张芹,吕秀兰.儿童颅后窝肿瘤术术中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42-1443.

第2篇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包括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积极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问并向其讲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根据医生的医嘱给予适当的护理服务等。对于实验组的患儿在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①详细评估: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详细的评估,评估的事项不仅包括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病情状况等,还要评估患儿家长的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等。评估采用的方法应该简单、方便和快捷。

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包括采用集体授课、直接交流、演示、发放宣传册等的形式,加强患儿及其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和掌握。集体授课方式时间一般固定,并且在授课之前应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患儿和家长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在集体授课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书本和光碟等资料进行讲解。在门诊中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和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交流,使患儿及其家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循序渐进的掌握各项和健康相关的知识。护理人员在采用直接方式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和重点,首先要将主要的和重点的知识传授给家长。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对于这些健康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护理人员可以现场进行演示示范。

③重视反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应该通过反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他们的问题随时给与答复,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等。观察指标: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和观测: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和满意程度。统计学分析:对于获得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增加健康教育之后,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和不确定感都下降,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其具体的情况,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即对患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并且使其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中在对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保健门诊的质量,不断满足患儿及其家长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患儿的家长能够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教育之前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法、直接交流法和演示法,能够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实在的演示,让家长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在开展教育之后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反馈,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能够对家长和患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家长的焦虑和不确定感,对于儿童保健门诊的服务跟家满意。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3篇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小儿;哮喘;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60-02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已逾千万,儿童患病率为0.5%~2.0%[1],给社会和患儿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也给患儿本人带来很多痛苦,为减少患儿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根据近年来文献[1]的报道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该院制定出一系列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是指对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的患者按照预案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消除在疾病进展治疗和恢复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现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12岁,平均(4±0.5)岁,病史1.0~3.5年,其诊断和病情均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标准,将48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4例。

1.2 方法

实验组患儿按照以下事先制定好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儿科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

对患儿进行社会心理评估。患儿入院后即对其成长的环境,患儿及其家长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程度等进行评估,对患儿家长掌握的哮喘知识进行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了解患儿的心理与需求,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儿处于一种极佳的状态。

注意环境与饮食。收治哮喘患儿的病房,专人负责管理,注意保持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和病房的窗台禁放一些花花草草,对患儿的被品清洗时交待洗衣房不用刺激性的洗涤用品,患儿的衣物和被品选用棉制品,患儿的日用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在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及富有营养和饮食,忌食生、冷、硬、辣、油炸食物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等。同时饮食应视患儿具体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的饮食,交待和监督患儿进食不宜过饱。让患儿多饮水,因为哮喘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很大。

做好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讲明正确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并定时督促检查服药情况,对一些用药、护理不配合的患儿,尤其是静脉输液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注意患儿的安全,患儿配合后可给予口头表扬,确保治疗护理到位。

加强巡视发现哮喘发作先兆。经常巡视病房,尤其是夜间,有研究表明[2]夜间气道反应性最高,而12:00-15:00时最低,表明迷走神经张力的昼夜变化在夜间哮喘中起重要作用。所以要求值夜班的护士对哮喘患儿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及发绀程度,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度和节律的变化,注意脉搏(心率)的节律,频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打喷嚏、干咳、精神紧张及鼻、咽、眼部发痒、胸部压迫窒息感等前驱症状和体征,护理人员发现这些征兆时应联想到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可能,并嘱患者稳定情绪、停止活动、放松身心,以便控制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3]。若患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对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家长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定期给患儿家长进行哮喘知识讲座,让其认识到各项治疗工作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包括:不要让患儿过度玩耍,不要训斥患儿,让患儿处在温湿度适宜的房间,帮助患儿进行体能锻炼。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翻身拍背,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家长在与患儿接触时不能吸烟。

1.3 评价方法

将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的两组患儿情况按以下级别进行归总,观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效果明显: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息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效果一般: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息症状减轻,精神状态一般;无效:肺部哮鸣音及喘息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患儿精神状态差。听诊患儿的肺部情况及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肺部听诊及患儿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肺部听诊及精神状态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哮喘患儿从熟悉的环境来到医院这一陌生环境,对患儿来讲是一次应激过程,可引起患儿产生紧张、焦虑、易怒、抑郁等不良心理,进而加重病情,患儿一入院,即对患儿及其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对患儿的心理需求做到了解和掌握,同时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心理上满足了患儿,让患儿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治疗状态,有研究发现[4],正确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情绪,降低哮喘发作频率。对疾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其家长进行评估,为下一步制定个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奠定了基础。儿童哮喘发作普遍存在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现象,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患儿的治疗,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自觉地督促患儿坚持治疗。

有人研究情绪状态、不合理运动、特殊、变应原接触、饮食、机体免疫功能、基础疾病、感染、院外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等均与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哮喘患儿的病房设专人管理与负责,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从病房环境改善到患儿所能接触的一切用品,都是避免患儿与变应原的接触,从而减少了诱发因素, 气候变化对儿童很敏感,常可诱发哮喘发作,病房如果温湿度不适宜,就相当于气候变化对患儿的刺激,调整病房温湿度也起到了减少诱发因素的作用。

儿童哮喘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因素,另一类是是引起气道高反应伴有迟发性反应的因素。儿童剧烈运动,可加重哮喘发作,运动诱发哮喘,是由于短时间内从肺泡经气道呼出并损失了大量水分,在物理刺激下,许多细胞产生并释放出能使平滑肌收缩的介质,同时可能有神经传导参与作用,结果导致反射性的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通过给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从而共同监督患儿,避免患儿进行剧烈运动,但又有适度运动和进行体格锻炼,因体格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动能,增强肌肉张力,提供机体对温度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增进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进行耐寒锻炼,使肺功能进一步改善。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的护理,使护理模式从出现问题后的被动解决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前给予干预措施,避免问题的出现。预见性护理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在问题出现之前,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主动对患者做出危险评估,并为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5]。常规的护理措施,也能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但有计划的系统性预见性护理措施会更有效果些,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秋桂.小儿哮喘的夜间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76.

[2] 高春花.136例夜间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 1(9):21-22.

[3] 郑惠英,邓春燕,黄伟玉.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34-36.

[4] 靳鸿莲.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6,26(7):87-88.

第4篇

【关键词】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护理人员较一般人群来讲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同时他们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群体。儿童福利机构内护理人员的护理对象是身心有残疾的孤残儿童,在这样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下,很容易导致生理尤其是心理上出现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抑郁、焦虑、敌对以及失眠引起的情绪压力等。因此,探讨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及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心理应激

儿童福利机构内大多数是身心患有疾病的儿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患有重大疾病且无法彻底治愈的儿童。由于疾病给儿童自身带来的痛苦以及可能发生的死亡经常会对护理人员产生负性刺激,使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以及情绪敏感和反应过敏等,这都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还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2、工作制度及薪酬待遇的压力

福利机构内护理人员一般实行两班制或三班制以保证对儿童的24小时看护,因此护理人员经常面临夜班的工作,而大部分福利机构内都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这就增加了护理人员上夜班的频率。频繁的夜班会造成护理人员的生物钟紊乱,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导致失眠以及其他的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另外一般来说,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属于低水平,也缺少职业发展的机会,这会使护理人员丧失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导致护理人员产生心理问题。

3、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不适

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儿童需要护理人员以极大的耐心和充足的体力去完成护理工作。有数据显示,儿童福利机构内0至6岁的儿童占儿童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儿童哭闹是护理人员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长期无规律的噪音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小便无法自理的儿童,护理人员要经常帮助儿童清理身体,另外还要清理衣裤甚至床单被褥,不仅是工作量的增加,经常面对儿童的排泄物及清洗排泄物的衣物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负面情绪,长期下来就有可能产生对儿童及工作的厌恶和敌对情绪,甚至出现虐待儿童的过激行为。

二、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及方法

1、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和服务他人的专业,其在社会福利机构内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而社会工作在帮助人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与肯定。目前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中,关于对儿童福利机构内护理人员关注度还不是很高,但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已经充分说明社会工作介入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具有很大可行性及必要性。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引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预防入手,在优势视角下帮助护理人员发掘自身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能力并学会合理排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2、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也是处理案主心理问题的常用方法。由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个别化和差异化的工作方式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达到最有效的解决。个案工作主要是通过对案主问题的评估和问题的界定,结合专业知识制定合适有效的服务方案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儿童福利机构内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可以利用专业的量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界定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借助访谈了解更多有关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评估和访谈可以初步确定护理人员的问题范围和严重程度,诊断问题是否符合服务资格标准,如果问题在社会工作者服务的范围内就可直接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如果问题已经超过了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范围,就应该及时将案主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2)小组工作。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社会工作实务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有目的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小组活动。小组工作类型主要可分为治疗性小组和任务型小组,社会工作在对心理问题的介入上可以着重利用治疗性小组的小组活动方式。社会工作者开展治疗性小组时需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临床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设计小组计划。小组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将具有相似问题的一个群体集合起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护理人员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处于相似的环境,可能面临相似的心理问题。

在小组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服务的目标,在对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介入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克服和降低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应对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能力。界定问题之后,需要根据既定的目标,结合福利机构内实际情况和护理人员的人数,制订相应的小组活动计划。

小组工作应注重治疗性、娱乐性和教育性,而娱乐性本身就对护理人员起到了放松心情和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小组工作在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心理问题上有着其特殊且重要的功能,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来为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服务方案。

3、个案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资料:赵某,女性,40岁,从事护理工作7年,在某儿童福利机构内工作2年。在心理评估(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结果上显示为轻微至轻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在访谈中案主也提到自己有焦虑失眠等困扰。案主所在的儿童福利机构内儿童数量一般维持在20名左右,以学龄前且有重大残疾的儿童为主,儿童护理人员共4名。

问题分析:根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可以看出案主的心理状态处于轻度的抑郁和焦虑,另外在访谈过程中,案主也向工作人员说明由于工作自己承受着一些心理压力并且长期都得不到释放。

社会工作者介入过程:首先根据心理量表对案主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结合访谈得到的信息确定案主的具体心理问题。根据分析案主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夜班导致的生物钟紊乱,精神压力较大,而儿童的哭闹和病痛也会让案主时常感到焦虑。根据案主的问题主要可以运用以下两种专业的理论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指善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利用社会工作者的权威、专业知识,来关怀、支持病人,使案主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应付危机的技巧,提高适应困难的能力,舒缓精神压力,帮助案主走出心理困境,避免精神发生崩溃。该理论的适用原理为:针对案主的焦虑症状,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在第一时间安抚求助者紧张不安的情绪,通过对案主的关怀和支持及时缓解求助者的焦虑症状。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该理论的适用原理为:认知理论认为不断地用内部语言重复某种不合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并可能由此形成心理定势。案主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正是来自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长期面对孤残儿童会加重案主的负面情绪,还有可能造成案主对自身或家人健康的担忧,这样的认知直接导致了求助者内心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治疗者应该从改变案主认知着手,帮助其建立对自己对未来的新的正确认知,从而走出心理困扰。

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案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进行了为期4周的服务,每周一次,一次为一个小时,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帮助下,案主的焦虑和失眠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更为重要的是案主意识到了通过自我调节来帮助自己及时释放心中的压力,避免长期积累不良情绪导致心理问题。

三、结语

儿童福利机构内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重视,因为这不仅是为了帮助护理人员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更是保证了对机构内儿童的服务质量 以及时预防可能产生的严重心理疾病,也能初步控制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社会工作介入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优势也在于,通过发掘案主自身的潜能,以引导者的角色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有意识的利用自身优势调节心态,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具体方式的选择上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案主的状态和需求,制订合适的服务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焱.福利院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411-412.

[2] 杨晓军,弓月娥.影响儿童福利机构护理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48-2352.

[3] 曹志芳.人性照护理论在儿童福利院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0-92.

[4] 陈瑞敏.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670―671.

[5] 陈晶,吴均林.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7.20.

[6] 冯敏,卢伟华,贺云飞.上海福利院护理人员健康状况与工作效率的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15(52)125-127.

[7] 胡桂芬,胡艳飞,王素蛟等,金华市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护理杂志,2010.27(18)108-109.

第5篇

[关键词]儿童;哮喘;卫生保健有效数据和信息系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b)-017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care effective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 (HEDIS) nursing model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with asthma.Methods One hundred asthmatic children visited our hospital due to asthma attack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odd or even number of outpatient service or hospitalizatio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research group,HEDIS for asthmatic children was adopted.The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sthma control,treatment compliance,self-management of health behavior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Children;Asthma;HEDIS;Nursing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T 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数据显示,全球有3亿人患有哮喘,其中儿童是哮喘患病的多发人群。大量研究C实,哮喘是一种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同时又明显受环境因素、饮食、药物等的影响[1]。哮喘反复发作率高,长期控制水平不佳,因此,系统的优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卫生保健有效数据和信息系统(HEDIS)是美国的国家品质保证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NCQA)发行制定的衡量体系,是目前美国的一套衡量各个医疗保险计划与医院的医疗质量的国家标准。HEDIS由8大疾病领域的71个质量指标组成,主要是把重点放在慢性病的检测和预防保健[2-3]。为提高哮喘儿童的生存质量,我院对50例哮喘儿童应用HEDIS系统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因哮喘发作在我院儿科病房或门诊就诊的4~11岁儿童100例,将其按照就诊或住院号单双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哮喘规范化治疗,根据患儿病情予以吸入激素和(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排除离开无法继续管理,患其他系统疾病及不愿意接受的家庭,最终顺利完成传统护理42例,HEDIS系统护理46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4]。

1.2 方法

调研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家居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 HEDIS 系统护理模式[5]进行哮喘儿童的管理。HEDIS系统护理模式流程如下。①患儿:在就诊时建立患者电子信息档案,留下详细家庭住址以及联系方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日常照顾者、既往史、用药史、活动耐受力、饮食、过敏史、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医务人员给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录入系统。②监护人:设计监测表格和计分卡,教授家长记录哮喘日记,记录每日用药情况,通过细致观察,把患儿每次哮喘发作的时间、地点、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措施以及发病当天的天气变化、周围环境等记录下来,注意孩子当天的情绪变化,有无接触化学物品,有无疲劳或剧烈运动以及其他特殊事件,从而逐步积累经验,以便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提供明确目标表格和测试卡,让其根据表格项目跟踪记录哮喘控制测试数据,药物使用及日常活动情况。③护士:运用哮喘评价指标正确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监测用药情况、雾化、肺功能[6]、活动受限度,初始化目标表格。缓解期通过家访或信息平台实时获得患者病情控制状况( 症状、PEF 等指标) ,根据获得的患者信息定期及时给予患者反馈(调整治疗措施等) ,提醒患者遵照医嘱,如患者连续出现病情恶化的征象,及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以及时了解患者哮喘控制情况;整理以上数据,将数据录入系统。④系统:处理患者哮喘控制数据,重新设置新的目标表格,继续给予健康宣教,分析汇总相关数据。传统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7]。

1.3 评价指标

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②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量表,是一种评估哮喘控制状况的测试问卷,适用于4~11岁儿童哮喘患者,可在家庭用于病情的长期监测。共有7个问题,满分为27分。评分≤19分提示哮喘未控制,20~22分为部分控制,≥23分为完全控制[8]。让孩子回答前面的4道问题(1~4)。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可帮助孩子阅读或理解这些问题,但要让孩子自己选择答案。家长回答剩下的3个问题(5~7)。将每个评分框中的分数加起来写在计分中。据论证,ACT得分与生命质量各领域的相关系数成正相关[9-10]。使用量表前,对课题组的成员及家属进行培训,测试时严格按问卷要求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哮喘控制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日常活动、呼吸形态、哮喘症状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健康行为的比较

研究组在病情评估、用药规范、家庭护理、家居环境、家属知识掌握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在求医后用药、饮食、锻炼、生活方式等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我国的哮喘患儿包括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并不完全,自我管理、依从性差,导致我国对于哮喘的预防控制措施并不理想[11]。HEDIS 系统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以及控制哮喘发作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日常活动、呼吸形态、哮喘症状的哮喘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调查发现,患儿及家属对于病情评估及用药的调整知晓率低,这是因为哮喘疾病的治疗护理是长期的,患儿或家属常会淡忘哮喘的健康知识,如消除过敏原和诱发因素,正确用药,及时有效地使用吸入设备,观察监测效果等内容。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能提高患儿及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并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儿及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12-13]。HEDIS 系统护理模式是及时提醒补充哮喘患儿院外护理不足的重要方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在病情评估、用药规范、家庭护理、家居环境、家属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哮喘患儿需要坚持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的治疗,HEDIS 系统护理模式通过建立信息档案,系统的汇总患者数据,不仅可以全面知晓患儿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等,还能实时实施健康指导与病情监控,使患儿接受系统的、连续的、完整的哮喘控制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及时地帮助、指导患者及家属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对哮喘患儿进行合理的护理指导和家庭管理,可提高哮喘患儿家庭治疗的依从性,并使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多个方面的原因,部分医护人员的治疗理念比较传统和落后,HEDIS 系统护理模式给医护人员提出了另一种新的护理方法,能够运用HEDIS 系统护理程序进行疾病护理,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驾驭恰当的社交技巧,能够准确有效地提供相关健康知识,这样才能使所知所学得到充分发挥,能正确地处理患儿当前的健康问题。随着健康内容的不断积累,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不断深入,控制疾病的能力增进,医患关系得到提升,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医患双方共同受益。

儿童哮喘如果能够得到规范化治疗护理,绝大多数哮喘都能得到控制。HEDIS 系统护理模式采取系统的、非常有进取精神的策略,把责任放到医院,更主动地在适当的时候,在患者及家属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HEDIS 系统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可用于儿童哮喘的控制,但还有更多具体的问题有待在临床护理中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莲香,何莉,李燕芳,等.标准化免疫治疗对哮喘儿童屋尘螨特异性IgG4和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 22(26):91-93.

[2]Schatz M,Zeiger RS,Yang SJ,et al.Persistent asthma defined using HEDIS versus survey criteria[J].Am J Manag Care,2010, 16(11):281-288.

[3]Scheel J,Tilford JM,Boyd M.HEDIS measures: using numbers to improve health care in Arkansas[J].J Ark Med Soc,2010,106(8):180-181.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5]季t燕,浦兴艳,张云霞.肺功能辅助判定儿童支气管哮喘预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77-78.

[6]段鲁婧,尹卫.HEDIS社区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02-103.

[7]李鑫,段鲁婧,陈兵海,等.HEDIS系统在膀胱造瘘管出院患者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 11(18):93-95.

[8]陈菊萍,周晓,王夙.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及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量表的临床效用性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3):57-59.

[9]李佳.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88-89.

[10]侯超,胡晓帆,刘婷,等.哮喘长期管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3,6(5):452-456.

[11]方姣,吴丹.当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4):63-65.

[12]程艳.家庭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5(22):154-156.

[13]阐玉英,许锬,张莉,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100-102.

[14]吴恩贞,高秀丽,冷蓓峥,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氧驱动雾化吸入中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4,22(6):481-483.

第6篇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儿童;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17-02

随着社会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突发灾难事件及意外的发生也日益频繁,创伤特别是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而由于儿童群体缺乏自救逃生的知识和能力,其伤情极为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1-2],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来势凶,变化大,多合并休克故主动采取急救措施及合理的护理,是抢救工作成功的关键。本科2006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儿30例,现将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0~10岁,平均5岁;车祸伤4例,坠落伤6例,跌伤5例,撞击伤7例,挤压伤8例;伤及部位器官达2处者4例,3处者4例,4处以上者4例;合并内脏破裂出血7例,合并多发性骨折6例,合并血气胸5例。

1.2 方法

1.2.1 伤情及危重状况评估

儿童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由于患儿年龄小,哭闹烦躁,语言表述不清,病情复杂、严重,临床处理难度大,因此,对患儿病情准确的评估及制定正确治疗决策是基础。对患儿的病情要进行多次评估。先按ABBCS法对患儿进行检查: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呼吸活动度以及频率;体表及体腔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情况;脉搏;血压以及末梢循环;患儿的意识情况及刺激反应情况。

1.2.2 急救与护理的措施

1.2.2.1 VIP计划:①V(vent lation)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合理给氧,多发伤患儿常因昏迷,舌根后坠,分泌物流入气道及呕吐物的吸入,使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致脑血管扩张,增高颅内压和加重颅内压出血。因此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窒息尤为重要。②I(Infusion)即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本科常规应用套管针行股静脉穿刺,以保证液体有效滴入,可视病情输入新鲜血,血浆或成分血。③P(pulsation)即心泵监测及多系统功能监测,通过心电监护仪器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SPO2及心电图的变化,详细记录病程,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3]。

1.2.2.2 尿管,胃管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抢救中一般需要留置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和量,目的是了解有效循环血量情况及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和损伤程度[4],疑有脏器损伤需留置胃管的胃肠减压,观察胃液颜色、性质和量,对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应及时协助医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减轻胸腔压力,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妥善固定各导管,注意有无扭曲、受压,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不能高于伤口,避免逆行感染,确保引流管通畅。

1.2.2.3加强基础护理:重症多发伤患儿由于卧床时间长,必须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拍背,超声雾化,吸痰,勤翻身,保持臀部、会清洁,防止皮肤破溃,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2.2.4骨折护理:未手术的骨折肢体要固定于功能位,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后要保持刀口敷料的清洁,干燥。认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和末梢血运以及皮肤感觉情况,尽量减少患侧肢体的搬动。

1.2.2.5低温治疗:体温低于37℃时,每降低1℃,脑组织代谢率减少6.7%,颅内压降低5.5%,当体温低至32℃时,脑代谢降低约50%,低温抑制自由基产生和过氧化物质,反之,抑制兴奋性神经介质合成和释放[1]。选择头部使用冰帽,全身使用降温毯来保护脑组织。

1.2.2.6 保暖:对于休克患儿及时采取四肢保暖,采用暖水袋防止烫伤,及时更换保暖部位,注意观察皮肤温度、色泽,可有效改善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末梢凉,皮肤发花等情况。

1.2.2.7心理护理:由于致伤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使患儿家长出现心理应激障碍,产生烦躁、忧郁、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异常。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故要求护士在抢救中,富于同情心,充分理解家属并针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支持,向家属讲述医生与护士积极抢救的经过。掌握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及时给予解释,疏导、帮助其减轻精神压力,消除疑虑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2 结果

在本次病案中,通过实施VIP计划,积极清理呼吸道,防止了误吸的发生。在股静脉快速建立通道保证了输液通道,加强基础护理,拍背帮助排痰,减少了坠积性肺炎的发生,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取得了家长的合作,使留院治疗的25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儿没有因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不到位造成护患纠纷,没有出现因误吸肺部炎症加重。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导致休克,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5]。笔者在处理多发性创伤时一定要保持创伤复苏的最快速度和有效性,要有预见性,因此,要求ICU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抢救意识、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观察能力,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配合医生有效控制原发损伤,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为挽救多发性创伤患儿的宝贵生命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王莹,朱荻绮.儿童多发性创伤脑功能保护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905.

[2]许峰.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思维和处理原则[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897

[3]刘春英,郭镜华.多发性创伤病人院前院内急救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05.

[4]李彩风.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2):129.

第7篇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SARS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治疗要点 1.普通型感冒的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目前对普通感冒症状轻者主张非药物治疗,一般需指导病人多饮水、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如症状较重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者,尤其是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有咳嗽症状者应口服化痰药,一般不主张镇咳治疗,如因咳嗽而影响休息时,可适当应用。有咽痛者,可应用雾化吸入或口含润喉类含片。 (2)对因治疗 可针对病毒感染应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吗啉胍等。一般如无合并细菌感染可不用抗生素。某些中成药对抗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感冒冲剂等。 2.流行性感冒治疗原则 流行性感冒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基本原则,以限制感染扩散。具体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即应在起病的1~2天内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如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二是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应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并发症,并注意休息、营养支持等;三是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热、止咳、化痰、缓慢鼻黏膜充血等药物治疗,但儿童和青少年应忌用阿司匹林等其他水杨酸类药物,以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健康史和发病史,是否有受凉感冒史。对流行性感冒者,应详细询问病人及家属的流行病史,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2)病情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密切注意进展程度。如是否有咽部不适感、发热、咳嗽、咳痰、疼痛、水电解质失衡等。尤其注意对发热病人的体温、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用药情况需进行详细评估。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重点了解病人对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与健康行为掌握的程度,以及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等。 2.护理诊断 根据病人问题可提出如下护理诊断。 ①舒适状态改变:与咽痛、发热有关;②清理呼吸道低效:与老年体弱或痰量增多且黏稠有关;③焦虑:与影响正常生活质量有关;④有水电解质平衡障碍的危险:与病人发热或失汗过多有关。 3.护理目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舒适状态。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解除焦虑。 4.护理措施 (1)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每天3次,尽量减少外出。 (2)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咽痛、声音嘶哑、痰多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咳出,防止痰液淤积。 (3)防止并发症。如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或头痛加重、脓涕、鼻窦有压痛等,应警惕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现有关症状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防延衰治疗转为慢性疾病。 (4)感冒症状消退后,进行体育功能锻炼。吸烟者应忌烟,随季节变换承时调整衣着,适时注射流感疫苗,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症状明显时注意卧床休息。 (6)预防心肌炎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见,应加强护理,做好预防。 ①注意休息 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主肌代谢及心脏功能,促进心肌修复。 ②注意合理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食辛辣、有刺激性和过于肥腻的食物,预防便秘,以免用力排便, 增加心脏负担,但要保证进食质量。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心肌损害较重者表现为心律失常、早搏、传导阻滞者,注意经常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的变化,对有胸部不适、心悸、腹痛等症状的病人应警惕。 ④对有上述症状者要及时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并注意其动态变化。 ⑤注意药物护理 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入量

[1] [2] 

,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输液时要注意使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输入营养心肌药物时,会引起穿刺部位疼痛,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发病时症状较轻常易忽视。因此地,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社区居民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广泛开展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疾病防治意识。 ()讲解药物预防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意义,指导正确使用流感疫苗。 ()强调遵医嘱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介绍多饮水和物理降温的意义;指导正确使用雾化吸入药。 ()指导病人发病期间合理休息,疾病恢复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体抗病能力。 参 考 文 献 孙玉琴,程洁琼;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年期 文章屋在线:wzk.co

    

第8篇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住院患儿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2岁~16岁,平均7岁;肱骨髁上骨折48例,胫腓骨骨折20例,颈椎半脱位7例,股骨干骨折10例,外科骨折20例,锁骨骨折5例,跟骨骨折1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样本纳入标准:①有基本交流能力且入院至少1d;②无精神疾病及认知缺陷;③意识清楚;④非危重症患儿。

2.方法

2.1对照组

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做好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做自我介绍后带领家属和患儿熟悉科室环境。介绍床位医生并说明入院后的治疗过程,在进行治疗前由护士对其进行鼓励并简单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要求其配合治疗。

2.2干预组

在进行常规治疗前,由责任护士带患儿到本科游戏室(不能下床患儿可在床边进行),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治疗性游戏的内容及意义,取得配合后开展以下游戏。

2.2.1教育性游戏

护士应用教育性游戏为某项操作准备或者帮助儿童理解他(她)的疾病。如对于一些术后需留导尿管的患儿,术前责任护士可以给其提供一根清洁导尿管,允许孩子往其中灌水,以模拟尿液流出时的情形,也可以提供膀胱一尿道模型,让其将导尿管插入,同时允许往气囊中打气或放气,有助于患儿理解导尿的过程。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护士可先向患儿演示超声雾化器、雾化面罩的使用方法,当雾气喷出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先使用面罩,然后再教会患儿玩氧气面罩可以减少吸氧的恐惧。再者患儿最为恐惧的注射器(去除针头)、听诊器、皮牵引器具、骨牵引器具,护士可以给患儿看这些牵引用具,使用这些物品进行的教育性游戏,都可以减轻患儿治疗护理中的恐惧。

2.2.2戏剧扮演性游戏

戏剧扮演性游戏给了儿童通过游戏表达恐惧的机会,包括护士可以给患儿讲述“医院里的故事”,做“医生和护士”的游戏等等。模拟医疗护理程序的游戏找来“小医生”玩具箱,让患儿演医生或护士角色,给躺在病床上的洋娃娃做治疗(打针、喂液),让他们自己感知医疗护理的环境,戏剧扮演过程中扮演医生或护士的患儿就有可能把他们住院期间最恐惧、最不情愿进行的治疗或护理全部表现在扮演患儿的玩具身上,而护理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加以引导,使患儿尽可能的表达出他们在住院过程中的侵入和创伤性经历,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由于儿童总是不能够说出他(她)的恐惧,游戏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帮助。注意如果他(她)没有心理准备,不能强迫他(她)去做。因此护士的评估能力对进行这样的游戏非常重要。

2.2.3生理促进性游戏

生理促进游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理健康。对于不愿配合相应锻炼的患儿可以采取此种方法。如:对需长期卧床的骨科患儿,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生理促进游戏包括呼吸游戏,如吹泡泡和纸风车来促进肺的扩张。疼痛是骨科患儿的常见症状之一,为了应对疼痛,游戏还可包括放松技巧和娱乐游戏。可以给患儿听音乐,节奏缓慢(每分钟60次~80次)且音调和音量比较小的音乐是促进放松和降低压力的最好选择,但是,儿童的喜好也应受到尊重。儿童可以选择音乐,这使他(她)控制了事情,并且提供熟悉的环境和娱乐。功能锻炼对促进骨科患儿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需要增大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的儿童可受益于指导性的活动,包括把玩具放在儿童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外等等。游戏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在旁监督和指导。

2.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儿对治疗的积极配合程度为观察指标,分为强烈反抗:需2名护士协助并约束;反抗、安慰后配合:需1名护士协助和约束;主动配合:无需协助。

2.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游戏是住院儿童的一项基本福利,在促进患儿身心发展与疾病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单纯的语言沟通很难引起儿童的共鸣,而游戏对儿童是一种全球性语言,不但可以激发患儿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护士与患儿的沟通与交流。

1.治疗性游戏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治疗性

游戏不仅对心理行为障碍儿童有治疗性,且使其郁积已久的紧张、恐惧、不满等消极情绪得到充分的表达,使他们的情感发生根本的改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合作,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

2.治疗性游戏有助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

治疗性游戏加强了护士与患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利用游戏与患儿沟通,通过患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初步了解评估患儿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开展。鼓励患儿亲人加入游戏,在游戏中与患儿、护理人员三方共同接触,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氛围。

3.治疗性游戏有助于发现患儿的潜能

正如英国国家医院游戏指导师协会所指出的那样:为住院儿童提供游戏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愉快氛围中打发时间”或“减轻无聊和厌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患儿在游戏中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计划、探索、发现、建构、模仿和想象等能力。治疗性游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客观需求,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使患儿家属和我们看到患儿不一样的一面。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