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1篇

Abstract: In the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research has started from the governance, and rarely starting the research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proje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revention system: disaster awareness, management models, prevention programs. In the actual disaster prevention projects, it is strong practical and targeted.

关键词: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Key words: reservoir bank;geological disasters;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75-03

0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现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发展成防洪、农业灌溉、为城市供水、发电、养鱼、旅游和航运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水库工程。然而水库在蓄水过程及运行过程中,将导致库岸斜坡原有的自然平衡条件失衡,引起坡体原有地形地貌及稳定性的变化,同时由于库水位升高造成河流局部侵蚀基准和地下水位抬高,引起水位动态变化,使水库岸坡地质结构遭受强烈改造,从而可能导致库岸坍塌、崩塌、岩体蠕变、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带来严重后果。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主要是从岸坡劣化引起的塌岸、滑坡等自然灾害入手。例如采用人工的方法如削坡减载,回填抛石压脚,改善岸坡外部或内部排水条件利用锚固(索)、重力式挡土墙、锚定硅板墙、抗滑桩、阻滑键等进行抗滑与支挡等等[1-13]。但是目前鲜有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对岸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对策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从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一些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灾情

三峡水库是世界闻名的特大型水库,库岸长度超过5300km,直接受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滑坡1190个,不受库水位变化影响但与三峡水库移民工程有关的滑坡近3000个,其中体积超过1X10m的大型滑坡占60%左右[14]。水库在运行期间,库水位一年一度在145m至175m之间蓄水和消落,其30m的水位变幅相当于水库修建前长江100年一遇的洪水涨落,岸坡地质环境必然发生显著变化。如从2008年9月28日三峡水库进行175m蓄水试验至2009年3月18日,受试验性蓄水和退水的影响,重庆库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等14区县发生了166处地质灾害灾(险)情,崩滑体总体积约6024万立方米,已造成土地损失约2380亩,经济损失约5亿元。所发生的166处灾(险)情点中,新生突发性灾(险)情121处,占水库诱发灾情的73%。

显然,治理库岸地质灾害,对于岸坡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岸坡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5],需要有科学的工程管理对策才能达到防治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鉴于此,本文从防治体系、灾害认识、管理模式、防治方案比选四个方面对库岸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2 库岸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2.1 完善防治机构,健全防治体系 完善的防治机构是开展各项防治工作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权限,保证思想、政策、机构、经费的到位,积极调整管理机构内部不合理之处,健全防治的运行机制。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方面:

2.1.1 明确防治目标 明确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保证工程完整,发挥工程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是各项防治工作展开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明确防治的区域和重点治理部位;二是要明确治理工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对于第一个目标,要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以灾害活动规律为依据,区分轻急缓重,确保重点部位优先治理,防止平均划分、随意切割现象的发生。对于第二个目标,要根据各项工程防治标准和规范,因地制宜,把握好“度”,在各项指标达标的基础上注意做好节约工作。

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1 引言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蕉岭县隶属于梅州市,面积957.1km2,人口224637人,是一个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受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区内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发育,具有灾害数量多、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等特征,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县内发生地质灾害共370处,其中滑坡110处,崩塌223处,地面塌陷37处,水土流失面积20.32km2。地质灾害共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损毁房屋510间,面积7653m2,直接经济损失总额1053.64万元。目前,区内大部份灾害点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强降雨或人为因素诱发下随时都可能复活成灾,严重威胁灾害体周边居住的2391人的生命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达1982.50万元。对该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指导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 蕉岭县地质环境条件

蕉岭县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1%,盆地占19%。全县千米以上山峰6座,其中东北部的金山笔海拔1170m,位居第一,皇佑笔海拔1150m,排在第三,西部的铁山嶂海拔1164m,排行第二。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中部、东南部、西北部,海拔在500m以上;丘陵主要分布在测区的东西两翼,海拔100-500m;盆地分布在测区中部长潭至三圳、新埔以南一带,海拔100m以下。

地貌形态与构造、地层岩性关系密切,是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按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侵蚀、构造剥蚀、溶蚀堆积、侵蚀堆积四种成因类型。

3 蕉岭县地质灾害特点

3.1 类型相对单一。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4种灾害类型。且以滑坡、崩塌为主,共有333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0%;地面塌陷次之,共3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0%。

3.2 规模小。在370处地质灾害点中,小型规模350处,占总数的94.59%。

3.3 分布相对集中。从工程地质岩组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测区东西两翼的层状较软变质岩组 中;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环蕉岭盆地四周的层状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 中。从地形地貌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低丘陵~高丘陵地段,低山及台地区少量分布。从行政区分布看,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南 (105处)、蓝坊(66处)、新铺(63处)、长潭(49处)四个镇。从发生时间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每年的3~9月,这一时段为测区地质灾害多发期。

3 蕉岭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1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蕉岭县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季节性明显。在133处建卡点中,已知发生时间的灾害点125处,其中有114处是发生在3~9月的雨季,占91.20%,其余11处(主要是地面塌陷)发生在旱季,占8.80%。滑坡、崩塌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往往发生在大气强降雨期间或延后几天,说明大气降雨是滑坡、崩塌发生的最主要的外在诱因;而地面塌陷以上特点并不明显(图1)。

3.2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看,蕉岭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测区东西两翼。东翼即蓝坊镇程坑村至南 镇多宝村一带,共有灾害点174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47.03%,灾害点密度0.68处/km2;西翼即新铺镇徐溪村至长潭镇长潭水电站一带,共有灾害点101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27.30%,密度达0.61处/km2;中部蕉岭盆地两侧至广福一带灾害点共84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22.70%,分布密度为0.30处/km2;其余区域灾害点很少。

调查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与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量等关系密切。

就工程地质岩组而言,测区东西两翼以震旦系层状较软变质岩组为主,岩石破碎,土质疏松,吸湿性强,经雨水长时间渗透、浸泡,重力增加,极易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测区共有崩塌、滑坡灾害点333处,其中267处分布在此类岩组中,占80.18%;而分布着层状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 的区域――如蕉岭盆地周边区域,岩溶发育,遇天旱或人为因素造成水位下降,易诱发地面塌陷,测区共有37处地面塌陷,全部分布在这类岩组中。

就地形地貌而言,测区绝大多数灾害点分布在标高100~500m、自然坡度较陡的丘陵区,而标高>500m的低山区和标高

就人类工程活动而言,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频密的农村、公路沿线、矿山。据统计,测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灾害点共345处,占总数的93.24%。

就降雨量的分布而言,蕉岭盆地两翼及蕉城镇以北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相对较大(>1650mm),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两者分布的区域基本一致。

3.3 地质灾害体的规模特征

根据实施细则灾害体规模分级标准,本次调查确定的370处地质灾害点的分级结果是:大型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62%;中型14处,占3.78%;小型350处,占总数的94.60%。调查区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

3.4 地质灾害点的危害程度

根据实施细则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判别标准,测区370处地质灾害点除1处已无潜在危害外,其余369处的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是:重大级2处,较大级59处,一般级308处。测区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一般级(轻级)为主。

4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4.1 大气降雨的影响

大气降雨是诱发测区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特别是久旱之后的连场大暴雨,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致灾体自重,并减小致灾体与灾源体之间的摩擦力,打破原有平衡,导致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如2003年5月17日,在短短的18个小时内,蕉岭县下了132mm雨量,山上、路旁,崩、滑地质现象随处可见,在已查明灾害发生时间的125处灾害点中,有25处发生在2003年5月16日这一天。调查结果显示,测区约有91%的地质灾害发生在3-9月的雨季;从空间分布上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降雨量1650~1800mm的区间,大气降雨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4.2 人工边坡的影响

人工削坡是诱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重要的人为因素之一。在测区345处人为地质灾害点中,人工边坡灾害点331处,占95.94%。其中乡村削坡建房边坡灾害点292处,占人工边坡灾害点的88.22%;公路边坡灾害点37处,占11.18%;水利工程边坡2处,占0.60%。调查区内,乡村建房和公路建设留下的人工边坡坡度绝大多数在65°以上,坡高5~25m不等,几乎不做任何防护,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4.3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测区矿产资源开发是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测区开采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石粘土、煤炭三种。其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和水土流失两种类型。地下采矿(主要为水泥用灰岩矿山)留下的采空区诱发采空区塌陷;地下采矿抽排矿井水或打穿溶洞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诱发岩溶塌陷。在测区345处人为地质灾害点中,地下开采石灰石诱发的地面塌陷共14处(其中采空区塌陷1处,岩溶塌陷13处),占人为灾害点总数的4.06%。比例不算高,但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占人为灾害损失的79.34%。露天采石取土矿山造成地表水土流失。据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2003年初资料和本次实地调查资料,全县94家露天矿山(其中12家为已关闭矿山)共造成水土流失面积0.39km2。水泥生产是蕉岭县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9.7%(2002年),随着水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石灰石和建筑用砂石粘土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采矿业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4.4 群众防灾意识的影响

测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房选址时极少考虑周围地质环境因素,削坡过陡,也没有采取任何护坡措施;二是发现地质灾害征兆时,没有及时采取“避让”措施,1994年5月蓝坊镇石湖村石碧潭自然村发生2死2伤的崩塌灾害就是没有及时避让造成的;三是防治时机和措施不合理,没等崩、滑体完全稳定下来,就实施清土作业,而且多是由下而上进行清理。这些都是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反映。

综上所述,测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类工程活动本身,人们在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毁灭这种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5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 根据灾害点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治理顺序

据统计,测区内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和交通安全的近期治理灾害点共有28处(含2处重要地质灾害点、21处较重要地质灾害点、5处危害程度小但有可能随时发生灾变的灾害点);中期治理灾害点92处;远期治理灾害点164处。

5.2 根据灾害点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两种:一是避让;二是工程治理。避让包括暂时避让和永久避让(移民);工程治理包括地表截排水、地下排水、削方减载、压脚、挡土墙、坡面防护、锚固、灌浆、种植被等。测区内绝大多数灾害点的规模较小,可选用工程治理的办法;对那些无法采用工程治理或工程治理费用过大的灾害点,如蓝坊镇大光村蛟湖自然村滑坡,宜选择永久避让。区内水土流失可发动村民种树、植草,提高地表植被水平进行治理。

5.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减灾防灾意识

据统计,测区削坡建房造成的灾害隐患点共240处,占区内灾害点总数的84.51%。群众很少意识到削坡建房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因此,要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本办法是要增强广大群众"居安思危"意识,帮助他们认清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提高它们抗避灾害的能力。建议蕉岭县各级政府和部门多做这方面工作,面向社会广大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群众减灾防灾的意识和水平。

5.4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对灾害隐患点进行经常的、长期的系统的监测,及时掌握灾害点的变化情况、发现灾害征兆,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我市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

我市位于罗霄山脉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形高差悬殊,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在风化强烈的浅变质岩、花岗岩及红层分布的中低山及丘岗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据统计,我市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或威胁)的各类地质灾害611处。其中滑坡464处、崩塌69处、泥石流25处、岩溶地面塌陷30处、采空区地面塌陷23处。因地质灾害已造成67人死亡、毁房1734间、毁田2302.2亩,潜在威胁人口22659人,房屋220__间,田土9605亩,潜在经济损失47086.16亿元。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广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不仅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我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开裂及由于矿渣不合理堆放形成的矿渣泥石流等灾害。如茶陵县境内的湘东铁矿开采因抽取矿井内积水,造成附近农田漏水和泉水干枯等。

3、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状况日夜加剧。

地壳表面的剥蚀、侵蚀营力是地形地貌演变的最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它的作用方向就是不断将山地、丘陵逐渐切割、夷平,由于它的作用,必然将大量的土石带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宏夏桥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区和白垩系红层残坡积物发育区,由于流水冲刷,地表土层无植被覆盖,形成众多细沟,支离破碎,受冲刷泥沙堆积于农田河港中,造成河道淤塞。虽然总的水土流失不大,但其危害确相当严重。

二、我市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我市近年来加强了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力度,从基础做起,近十几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地质环境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

我市1996年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__市地质灾害防止领导小组。目前,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县(市、区)还把这种组织形式推广到乡镇。近年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主体已基本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有力地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建设、水利、铁路、交通以及气象等部门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紧抓住汛期部署、制度实施、督促检查、监测预警、应急调查等主要环节,努力预防和处置地质灾害。

周密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灾工作。每年汛期前,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年度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县、乡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落实防灾责任。

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对地质灾害严重多发区进行防灾工作巡查,对监测预警措施落实及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措施到位。

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了县、乡、村(点)三级监测避灾责任人,共明确了监测责任人1800多人,义务监测单位80多个;并形成了有200多名信息联络员及400名群众监测员的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完整的群测群防,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成了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反应能力。该网络在汛期启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防灾减灾作用。

3、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得以加强。

20__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气象台密切合作,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功预报多起群发性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年下降,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4、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已完成3个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一方面基本查明了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逐村走访,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5、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地质灾害性评估制度规范化。

一是严格资质审查,建立诚信评估体系;二是严格成果审查,对于__市评审的

报告建立了由国土、建设、交通、铁路、水利、煤炭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报告成果审查专家库,保证了地质环境类报告的质量;三是组织培训,对资质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各类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这些工作确保了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

6、扎实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1996年以来,向部、省争取专项治理资金和补贴,实施了湘东铁矿、炎帝陵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7、地质遗迹保护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市攸县酒埠江境内发现岩溶地质遗迹,区内溶洞密集成群(已发现156个),多层发育,规模宏大,景观丰富,造型奇特,是湖南乃至全国位置最东、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国小区域内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的地点之一,堪称我国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馆”。20__年申报建立了酒埠江省级地质公园,20__年又获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三、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全市只完成了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3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醴陵市在进行中,还有__县和市区范围内尚未进行调查与区划工作,全市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小学校、主要城市也未开展专项地质灾害基础调查,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潜在经济损失等情况尚未全面系统性基础资料,亟待进一步查清。

2、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在我市已经查明的611处地质灾害体中,得到有效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只有17处,不足3%。主要原因是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投资主体不确定,来源渠道未落实,防止经费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和有预见性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3、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尚未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无专项资金来源,缺乏基层专业人员。群测群防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起步于近几年,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建设、水利、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

5、矿山生态环境管理职能不清

现在的矿山环境的管理职能部门由多个部门承担,环保、国土资源、水流、林业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进行管理,管理难以到位。

6、古生物化石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法律仍是一个空白点。目前只有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立法步伐,国家将古生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立法列入议事日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摸清底子,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驻我市地质勘察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为防灾减灾提高基础依据。

(三)、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及群去、全球地位技术等,建立全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灾害的成因复杂,防治工作牵涉部门多,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放在体系。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制度,通过立法规范防灾治灾工作,应劲、应尽快结束当前临灾随机安排状态,实现以法防灾,以法治灾。

(六)、我市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比其他灾害多,造成的损失比其他灾害大,防治经费却比其他灾害少,这种强烈的反差必须改变。应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用于公益性、公共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同时对人为的地质灾害必须实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收益,谁治理”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第4篇

Peng Jian-yang, GuanWen-hui

(The aerogeophysical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henna zhengzhou 450000)

Abstract:Zheng Shi highway alo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apse, landslide, debris flow, ground subsidence and o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influenced by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e presence of these geological hazards, and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but through effective measures, can maximum limit to avoid or mitigate geologic disasters occu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normal operation.

Keywords:collapse; Landslides; Debris flow;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1.引言

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是河南省在建的一条很重要的高速通道,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北起郑州市,连接西南绕城高速路(桩号K0+000),经郑州市所辖的新郑市、新密市,许昌市所辖的长葛市、禹州市,平顶山所辖的郏县、宝丰县、平顶山市、鲁山县,终止与G311(桩号K184+390),路线总长182.22km,其中平原段149.58km,丘陵山区段32.64km。由于该高速公路跨越的地貌单元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其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因此,研究其沿线地质灾害特征,对于更好的提出防治措施,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与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自然地理条件

2.1气象与水文

2.1.1气象

郑石高速公路自北向南依次经过郑州、许昌、平顶山三市,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受季风影响,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4.2~16.3℃。多年平均降雨量701.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006.32毫米(1971年),年最小降雨量499毫米(1978年)。雨量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50―60%。夏季多暴雨,春秋两季阴雨绵绵。属季风气候,冬季12月、春季风速较大,秋季风速较小,夏季全市盛刮偏南风。

2.1.2水文

路线所经过主要河流有双洎河、颖河、汝河、沙河等,均属淮河水系。河流流向,在山区,河流主流与山脉走向一致,从西向东流,进入山前转向东南。河流上游坡降大,流速快,水土流失严重。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强,平时河水甚小,大部分支流在枯水季节干涸。

拟建公路由昭平台水库南部经过,距本线路最近点1公里。该水库位于鲁山县城西15公里处。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07亿立方米。库容7.2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8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4立方米,水面面积45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本路线相交两处(K47+845、K129+920)。该工程为国家 “十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

2.2地形地貌

郑石高速及其周边的地貌类型,依据其成因、形态的不同,可划分为山地(Ⅰ区)、丘陵(Ⅱ区)、山前倾斜平原(Ⅲ区)三大地貌单元,在每一地貌单元中依据成因、次级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二级、三级划分,见表1。

3.地质概况

3.1地层岩性

高速西南部丘陵区基岩出露,东北部平原区及丘陵缓坡地带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沿线出露地层自老而新包括:太古界太华群、下元古界、中元古界(包括长城系马家河组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包括寒武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包括三叠系和白垩系大营组)、新生界(包括新近系和第四系)。

在高速沿线的鲁山县新孟庄至李家庄路段分布有燕山晚期侵入的斑状花岗岩( )。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及黑云母。派生脉岩为花岗闪长斑岩、伟晶岩及少数长英岩。

3.2地质构造

高速沿线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节理。断裂构造主要有三条:老韩家―黑龙岩―娘娘山断裂(F1)、车村―下汤深大断裂(F2)和鲁山―漯河断裂(F3)。其中车村―下汤深大断裂(F2)为高速沿线的主要断裂。该断裂规模宏大,延伸长,在昭平台水库以西与线路基本平行,距离约0.5~3km。到昭平台水库东部掩埋于第四纪松散层下。断裂南盘上升、北盘下降,西段局部倾向北,东段倾向南,倾角均大于50°。断裂破碎带宽4―8公里。

此外,评估区还有多条性质不明的中小型断裂,多次与本线路相交。

区内基岩节理比较发育,以花岗岩体表现最为明显。花岗岩体共发育有8组裂隙,其中以340°组和80°组较发育,形成节理密集带。

4.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4.1崩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4.1.1崩塌分布及概况

高速沿线共有崩塌13处。崩塌灾害分为黄土崩塌和岩体崩塌两种,黄土崩塌共有10处,有9处分布于郑州市境内起点至K38处的黄土冲沟或取土坑内。造成黄土崩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人类取土引起;二是黄土在自然条件下被雨水或地下水浸泡,在直立面上发生崩塌;三是因为垂直节理面的贯通而发生崩塌,这种情况在评估区只发现一处;规模均为小型。岩体崩塌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和许昌市交界处的采石场和鲁山西部丘陵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修路切坡、采石等原因引起,其次为岩体风化的不均匀性引起。

按崩塌规模划分(崩塌体体积>1.0×104m3为大型、(0.1~1.0)×104m3为中型、(0.1×104m3为小型),高速沿线崩塌均为小型。

4.1.2崩塌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区崩塌的形成机制受控于以下主要地质环境条件和因素。

①多发生在地形陡峻的斜坡。根据本次调查和以往地质成果,一般产生崩塌的地形坡度在45°以上,尤其50°最常见,在黄土区,发生在近于直立的陡壁上。

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是普遍共性。评估区内崩塌多数是破碎岩体沿贯通的节理面发生失稳形成崩塌,尤其在破裂结构面倾向与斜坡倾向一致或相近情况下(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者,更容易失稳而崩塌。

③与构造断裂破碎带有一定关系。拟建公路自昭平台水库向西,沿车村――下汤断裂带前行,断裂带两侧岩体较为破碎,利于崩塌的形成。

④降水入渗影响。降水大量入渗,既增大了岩土体的容重,又能顺坡破裂结构面,减小结合力以及冲刷岩体而导致崩塌,是崩塌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强降水,尤其丰水年雨季暴雨、连阴雨的时期,是崩塌高发期。

⑤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主要是修公路采石挖方、切坡爆破,使坡体变陡,岩体被震动松动,是诱发崩塌重要因素,在G311、G207等公路侧切坡处,均有小型崩塌痕迹。在黄土区,部分崩塌与人类取土有关。

⑥长期风化作用以及风化的不均匀性,包括冻胀力和植物根系生长挤压力导致山体斜坡岩土体分裂、破碎,发生散落、掉块以至产生小型崩塌。

此外,河的侵蚀作用亦可以形成崩塌,河流在往往会掏空侵蚀岸的下部,使侵蚀岸上部处于临空状态,从而形成崩塌。

4.2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4.2.1滑坡分布及概况

根据调查,高速沿线共有滑坡14处,土质(包括花岗岩风化物)滑坡9处,岩质滑坡5处,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表A.1.2中关于滑坡规模的划分:大型滑坡体积>10×104m3、中型(1~10)×104m3、小型

高速沿线滑坡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强风化区沟口一带,坡形一般后缓前陡或整体坡形较陡,且大部分坡脚有水流经过;部分为削坡或农田开垦引起。

4.2.2滑坡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1)风化深度的不同,造成岩性差异。一般来说表层最易风化,往里风化程度依次减弱,在全风化与半风化至弱风化接触部位即形成风化面,易形成滑动面。见图1。

2)坡度较大是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前缘坡度较大,前缘坡度愈大,愈有利于滑坡的形成与下滑,在本次调查中,滑坡前缘坡度一般大于35度,有的达到50度以上。

3)水的因素,滑坡滑动,水是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水的作用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滑体一般是全风化的花岗岩或者是破碎岩体,有利于雨水渗入滑动面,湿床,降低阻力。地表水起到冲蚀坡角的作用,增加坡角的临空面;地下水主要起到浸床、降低下滑阻力的作用,特别是雨季,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这也是滑坡多发于雨季的一个原因,本次调查的滑坡绝大部分发生于雨季。

4)岩体较为破碎,存在软弱结构面,尤其是顺坡结构面对评估区岩质滑坡形成十分有利。

5)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滑坡形成的一个因素,如修路时的切坡(图1)、耕种时土地整理(修建梯田)均能增大上部岩土体的临空面,增加下滑力,也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4.2.3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根据对滑坡体的特征分析,现有滑坡稳定性一般较差。部分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部分滑坡滑动后,后壁形成高陡边坡,易再次发生滑坡或崩塌。

4.2.4潜在不稳定斜坡分布特征

据调查,高速沿线共有潜在不稳定斜坡10处,在条件俱备时,这些不稳定斜坡会发育成崩塌或滑坡。

4.3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4.3.1评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根据调查与资料收集,高速沿线共涉及泥石流沟3条,坡面泥石流3处。

高速沿线泥石流主要集中在鲁山县红卫街以西的山区,以天心沟为界,东西两侧的泥石流发育有所不同。

天心沟以东为低山丘陵区,高差较小,堆积物以风化的花岗岩碎屑为主,泥石流多以坡面泥石流为主,一般规模较小,如2003年11月发生的桐树庄泥石流,流经评估区,毁坏桥梁2座,同一时间,韩湾村也发生泥石流,流经评估区,毁坏农田5亩,道路4公里,桥梁2座。

在天心沟以西地区,为中高山区,沟谷深切,高差大,沟谷两侧岩体较为破碎,岩体崩塌、滑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往往形成大规模泥石流。据记载,1949年8月19日沙河及其支流暴发泥石流,二郎庙、马公店、朱家坟、下汤等14个村庄被冲,朱家坟(评估区内)一夜之间夷为沙滩,死亡32人;1956年,石人山连降暴雨,6小时降雨量达437.7mm,引发特大泥石流,冲毁房屋15293间,耕地6416m2,死伤290人,牲畜642头,直接经济损失2129.3万元;1982年,沙河上游二郎庙一带连降暴雨,发生泥石流,死亡牲畜176头,毁房10000多间,堵塞公路,311国道中断交通达一年之久。

4.3.2评估区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

高速沿线自K151至终点段泥石流多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岩体风化严重

评估区K151~K169处岩体风化最为强烈,K169以上进入中山区,沙河两岸岩体较为破碎,形成大量碎屑、石块,堆积于山坡、坡脚、沟谷等处,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物质来源。

2)山坡陡峻,高差大

在K151~K169丘陵区,虽然高差不大,但是部分地段山坡陡峻,加之花岗岩风化严重,植被条件较好,易形成坡面泥石流,K169以上地段(主要是赵村以上沙河及其支流)山高坡陡,切割强烈,沟床纵坡降大,易形成沟谷泥石流。

3)暴雨影响

暴雨是引发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根据尧山镇(二郎庙)气象资料,鲁山西部山区最大年降雨量为1698.8mm,多年平均降雨量979.8mm,最大日降雨量为318.9mm,最大小时降雨量为83.8mm,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4)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取挖土造成的边坡失稳以及弃土堆积等,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4.3.3泥石流地质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对于沟谷泥石流的判别采用因素量化评分(表2),对于坡面泥石流的判别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1)黄庄泥石流,中等易发,现状条件下危害对象主要是农田、道路、村庄,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2)桐树庄泥石流,中等易发,现状条件下危害对象主要是道路、桥梁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3)赵村以上沙河及其支泥石流沟,赵村以上的泥石流沟主要有四道河、玉皇沟、想马河等,均汇入沙河,中等易发,现状条件下危害对象主要是村庄、农田、公路、桥梁、电信电力设备,危害程度大,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4)台沟坡面泥石流

为一口袋状坡面泥石流,相对高差300余米,坡降168~400‰,坡面风化碎屑物较多,植被覆盖率30―60%,坡面发育滑坡两处,一处为2002年发生,据访问,台沟于70年生过一次泥石流,规模较大,毁坝一座,死亡4人(水坝建于村中),损失较大,近年来未再发生,故认为现状条件下其易发性中等,危害对象主要是村庄,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中等。

5)东坡根坡面泥石流

该处坡降100‰左右,山坡及坡脚碎石土和块较多,坡脚多被开垦成耕地,据访问,该处暴雨时有洪水携带泥沙石块向下运动的现象,但规模较小。据调查,东坡根、上坪、上印一带可能是1975年东许庄(东坡根北1km)泥石流的形成区。现状条件下,东坡根坡面泥石流易发性中等,主要危害对象为农田、树林,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6)老呆沟坡面泥石流,

坡面主要为全风化的花岗岩,厚度大于1m,坡度12~60°,山坡发育有滑坡,植被覆盖率约为30%左右,易发性中等,现状条件下,主要危害山坡树林,危害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4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据调查,在宝丰县境内K115+800-K117段东500m内有5座地方小煤窑,采深200~400m,存在采空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现明显的地面塌陷,且该段现状下地表仅为农田,由此认为现状条件下该段因采煤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4.5河流侵蚀塌岸灾害分布特征

根据调查,高速沿线只发现一处侵蚀塌岸,在K66+650处颖河左岸。该处颖河河道较为狭窄,略向左岸弯曲,水流湍急,冲刷掏空左岸底部,使上部失稳,发生塌岸,现状条件下只危及左岸上部农田,危害程度较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对高速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避让为主、预防为主、治本为主、不留后患的原则。制订方案要突出重点,防治措施要针对性强、有实效。为此将所有灾点进行防治分级并按灾种、灾点防治级别提出防治措施或建议。

5.1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

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主要按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工程实施可能诱发灾害点的分布及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小、并考虑易发程度,划分为三级,即重点防治、次重点防治、一般防治。

全线路共有4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51处高填挖方段(长24.7km),在进行防治分区时,由于高填挖段在施工时可以采取工程措施以防止边坡失稳的发生,因此,仅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分区。三级防治共16个区段,其中重点防治灾害点4处(个),次重点防治灾害点17处(个),一般防治灾点19处(个)。

5.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2.1滑坡地质灾害防治

本次调查的14个滑坡均分布在拟建工程500m以内,对工程安全有较大影响,均为小型;分布在重点防治区段13个,次重点防治区段1个;危险性大的2个(C6、C7),险性中等的1个(H12),位于K151+750~ K169段,为重点防治点,H6、H7、H8、H9、H11、H13为次重点防治点,其余为一般防治点。

对这些滑坡灾害点的防治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如对滑坡体削坡减载,后壁上方修截、排水渠防止雨水汇聚下渗浸动面而助滑。

5.2.2崩塌灾害的防治措施

线路及附近共有17处崩塌或崩塌不稳定斜坡,1个大型(C8),其余为小型,危险性大的1个(C8),其余危险性小。位于重点防治区段4处,次重点防治区段11处,一般防治区2处。B1、B3 、B12、B13为次重点防治崩塌点;其余为一般防治崩塌点。

对崩塌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崩塌体进行清除;二是对不便清除的或有继发崩塌威胁的,需进行边坡治理。区内的崩塌有两类,一是黄土崩塌,崩塌体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一般多分布在坡脚缓坡地带,体积不大,一般可以清除;一是岩石崩塌,体积小、岩性疏松的可以清除,如厚度大不便清除,与线路相平行的崩塌陡壁如危险性大难以处理者,应尽可能避让;不能避让的可采取设置截拦工程。

5.2.3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

共有10处, C6、C7、C10防治措施同滑坡,其它同崩塌。

5.2.4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沟谷泥石流(N1、N2、N6)和坡面泥石流(N3、N4)的防治措施应有所区别。

N6:由于其位于沙河上游,沟口位于本线路终点处。对该泥石流沟谷有效防治涉及流域系统治理,非本工程能以促就。只能在线路桥位处采取防冲蚀、重疏导的工程防治方案。

N1、N2:规模较小,威胁距离不大,故该处桥梁仅作一般性防范,如增加桥头堡与桥墩坚固性,适当加宽护岸砌石带即可。

N3、N4两处坡面泥石流:应分别作好疏排、泄洪预案设计,增加路基边坡坚固性,并配合小流域生物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拦截坝)。

5.2.5河流侵蚀塌岸防治措施

调查的颖河侵蚀塌岸,发生在河道凹岸。在该处可适当提高路基高程与路基边坡强度,防止洪水越堤、淹没、冲蚀路基。

5.2.6采空塌陷的防治措施

1)是计算采空区的影响范围,与采空区保持安全距离;

2)促使相应矿区采煤时预留足够的安全煤柱;

3)是对采空区进行治理。

第5篇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对策;平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71-02

近年来,平原地区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危害逐年加剧,尤其危险性病虫害日趋猖獗,呈现出不断扩散蔓延的趋势,已严重威胁国土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制约着生态建设步伐,成为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森林病虫灾害仍将呈高发态势。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对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1 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增加,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较短的时间内病虫害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导致病虫危害日趋加剧[1-2]。加上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不断加大。

1.2 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扩大

目前,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种增加到20种以上,其中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杨直角叶蜂(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杨扁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苹果绵蚜等害虫是由外省陆续传入的[3]。突发性食叶害虫种类增多,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等杨树食叶害虫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局部地区却年年发生,形成连续多点暴发。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覿ffer)、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杨树溃疡病(Botryospheria ribis(Tode)Gross.)、杨黄卷叶螟(Botyodes Dinia-salis Walker)、杨扁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柳毒蛾(Stilpnotia candina Staudin-ger)、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等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随着国内、国际间的经济贸易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害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2000年以来,美国白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入侵濮阳、鹤壁等地、市。2009年濮阳市的台前县、范县大面积暴发美国白蛾。华北地区是国际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的适生区。这一害虫如果控制不住,随时都有可能侵入周边地市,美国白蛾一旦侵入,很可能使大面积的杨树林在短期内毁灭。

1.4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覿ffer)、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溃疡病(Botryospheria ribis(Tode)Gross.)、腐烂病(Valsa spp)等杨树病虫害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2010年7月,许昌、漯河、驻马店等河南中南部区域,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在局部点片暴发成灾,树叶被吃光,绿色通道景观被毁,杨树产业损失巨大。

1.5 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2 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调查手段落后,主要为人工调查,有些地区的虫情未能准确地预报。二是防治技术落后。未大力宣传和推广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时未科学按照说明书来操作,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三是预防意识差,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病虫害一旦发生,“人往灾区跑,钱往灾区投”。只在救灾上重视,未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四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只关注自己部门的生产环节,未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此外,部分地区的从事森林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未考虑病虫害防治问题,造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五是部分地区检验检疫工作未能完全落实,造成当地的病虫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六是病虫害防治的经费不足。具体表现为防治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渠道单一,政府投入多,群众投入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防治的设备和药品、器械缺乏。七是随着生态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众所周知,人工林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天然林相比是比较脆弱的,特别是中幼龄林,由于人工林相比较单一,生物链较简单,生物多样性较差,天敌种类较少。抵御有害生物的入侵能力也较差,易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和蔓延。另外,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多,这样的气候为多种生物灾害的大发生创造了条件,高温、干旱、极度降雨等气象因子会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树木生长衰弱,抵御有害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冬、春季的长期高温和干旱会导致一些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发生,次期性害虫种群数量也会增加,危害加重,而夏季高温和高湿为病菌孢子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合适的温床,造成病害传播和流行。

3 对策

3.1 提高生态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是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实行科学防控。防治理念从灾后救灾转变为培育健康森林。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应围绕着维护和促进森林健康的目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应贯穿于营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预防病虫灾害的大面积发生,从营造林设计开始,就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要采用良种壮苗,应尽量避免营造大面积纯林,大幅度提高混交林的比例[4-5],优化林分结构,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要重视乡土树种,加强对现有纯林、低产林的改造,提高林分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另外,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如果违背了适地适树原则,树木长势差,自身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弱,也容易引起病虫害发生。要应用各种林业技术创造有利于树木生长,而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生存的条件,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人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抗逆能力,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

3.2 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监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应将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全面调查监测辖区内的所有病虫害情况,并进行详细分析,提前制定好专门的防治对策,一旦发生病虫害危害,就可及时作出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当地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并将其与国家、省级、市级等监测预报网络体系联网,共享资源,以期更好的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此外,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的财政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使用。

3.3 转变职能,积极推进防治体制机制创新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队伍素质培养,提升依法行政、科学防治、服务社会和应急反应能力。突出基层防治网络建设,发挥县级防治机构、乡镇林业站作用。培养一批农村林业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人才,形成集监测、预报、除治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防控服务网络。提高林农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引导和扶持林农建立形式多样、自律互助的防治联合体,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成效。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以专业公司、专业队、森林医院、树木医生等多种形式介入防治领域,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业务,形成多元化防治格局。

3.4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森防科技含量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6],减少污染及病虫害的抗药性。二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首先,DNA(基因)重组技术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实施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他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杨树、欧洲落叶松等9科19属近30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因此,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其次,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多种天牛,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防治多种杨树食叶害虫,绿僵菌防治蛀干害虫,以及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已进入野外防治阶段。另外,人工招引啄木鸟、灰喜鹊等益鸟控制天牛和食叶害虫,已成为利用鸟类控制虫害的重要措施[4]。三是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利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器械与药物,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3.5 加大检疫力度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严格检疫程序,特别是省际间的调运检疫,对调入的苗木一律实行复检。另外,加强木材检查站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县界。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格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4 结语

总之,对于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转变防治理念,强化体系建设,实施分类管理[2],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防治工作。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10]。

5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350.

[2]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90.

[3]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39.

[4] 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8,27(6):31-42.

[5] 李彦民.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7):29-31.

[6] 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286-309.

[7] 赵增强,史存峰,彭丹琳,等. 浅谈丹凤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51-152.

[8] 张晓明.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J].林区教学,2009(3):116-117.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预防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及基本概念

1.1保障责任体系

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自上而下逐级监管的管理机制,并根据自身施工业务板块进行分类管理。管理工作做到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同时,应实行各级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地质灾害防治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的实现。总部机关应成立由法定代表人为主任的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所属单位应成立以各级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设项目还应根据防治工作需要成立相关职责明确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按照分工履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对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责任;各事业部全面负责管理企业或分管业务板块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所属各单位(项目)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对负责区域及场所的地质灾害调查、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置承担主要责任。并应结合所在地域特性,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细则,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人本单位(项目)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各单位应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人本单位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与灾害防治工作“五同时”。

1.2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履行的职责

(1)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标准。

(2)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及《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负责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的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培训及应急响应工作。

(4)负责预警联动机制的建设及信息报送工作。

(5)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6)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提高员工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救灾、避险意识。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除应履行上述职责外,还应履行以下责任:

(1)主动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联系,接受其指导,根据其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施工、生活区域内项目地质安全评估,提出分析评估报告。

(2)落实监测人员,做好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工作,及时传递预警预防信息。

(3)组织开展本项目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按照上级命令,及时组织员工转移避灾;危急时,直接组织员工迅速避灾自救。

(5)监督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演练执行情况。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符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地质灾害预防与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根本所在。施工企业所属单位应依据国家、行业及企业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制定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1管理制度应包括(不限于)的内容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细则。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值班制度。

(3)灾情险情速报制度。

(4)汛期险情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5)应急调查评估制度。

2.2预案编制

各单位(项目)应结合所处地域及场所的地质、气候等情况,按年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并依据单位(项目)的实际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对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并认真组织演练。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编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威胁对象及范围、主要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置对策、预警信号和人员及财产转移路线(避难场所)、主要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抢险救援实施对策、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宣传培训和演练、保障措施等。

各单位编制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应每年进行评估,根据需要适时更新(最长时限不能超过5年,建设项目的预案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更新)。

2.3工作方案编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编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所处地域及场所易发地质灾害概况、防治目标及原则、重点防范区域和场所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建设遭遇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领导、排查及监测防治原则与职责、具体要求及保障措施、预期效果等。

3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预防与预苦

地质灾害防治最重要的手段是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监测、预防与预警机制。尤其是多数施工企业建设施工项目具有地域跨越性大、人员流动性强、通信条件差等问题,监测、预防与预警机制的完善越发突显重要。

3.1预防评估与检查

建设项目应会同有关部门沟通业主和设计单位索取地质资料,并参考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项目安全评估及安全设计,辨识、分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地质危险因素,评估划定本单位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形成地质灾害预防分析评估报告。同时,要定期监督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执行情况,落实包括防灾组织机构、责任人、报警信号、通信联络、紧急疏散撤离路线、避难场所、应急抢险等内容的组织措施,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严格执行讯期24h值班制度,在遇到强降雨等异常气候环境时,各单位(项目)应建立保持与国土资源管理、气象、业主等部门24h灾害预警信息定时联系制度;必要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及时获得水文、气象、地震等信息支持。

3.2监测预普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地质灾害信息的权威机构。各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严格的预警预防信息传递责任制。预警预防信息传递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包括分包商人员)。同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气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业主、参建各单位建立灾害预警信息共享联动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地质灾害预警的信息沟通及传递,对地质灾害实行动态监控,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评估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应落实灾害监测预警负责人,安排监测人员,进行经常性监测,并做好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加强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危险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此外,要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险情排查、巡查工作。认真落实临时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准备预警器具,及时传递预警预防信息。

4地质灾害防治灾情报告

施工企业实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本单位负责人。各级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时限要求如实报告灾害发生地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逐级上报到企业总部。

5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响应与处置程序

施工企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严格执行分级响应,并建立相应的处置程序。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单位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5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6,组织现场力量抢险救援。现场力量不足时,应就近组织足够力量赶赴现场支援,并对地质灾害现场严密保护,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有足够的防范措施,防止人员伤亡扩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在核实地质灾害初步情况后,根据本单位5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6应急响应划定的预警级别,在向当地政府、国上资源管理部门及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分级启动预案,进行抢险救援处置。小型地质灾害由受灾单位做应急响应,并负责处置,企业所属相邻单位给予帮助支持。受灾单位分管领导或其指定的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按规定分级上报;中型地质灾害由企业各事业部、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做出应急响应,并组织各单位和各方力量进行处置。受灾单位第一责任人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灾害的调查处理,并成立内部调查组,协助政府调查组开展调查。施工企业总部酌情组织调查;大型和特大型突发地质灾害由施工企业总部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组织应急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地方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报告,请求支援。

各级类型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处置程序执行施工企业总部5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规定。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子公司、总部事业部第一责任人或分管负责人、施工企业总部地质灾害分管领导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应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地质灾害的调查处理;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发生后,施工企业总部成立内部调查组开展灾害调查,并协助政府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组组长由施工企业总部和子公司、总部事业部或受灾单位指定,成员应由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监察部、工会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必要时,应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6结束语

随着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增大,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越来越复杂恶劣地区展开,地质灾害的规模增大、频次升高、破坏损失日趋严重,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呈持续发展趋势。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系统性、长期繁重的工作,作为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预防与防始的重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治体系,综合预防灾害与避让应急措施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7篇

主要发灾时段为5-9月,大面积、长时间、集中性降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因此,在降水时期,特别要加强预警工作,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责重如山,事关百姓安危,要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防灾对策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序进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镇党委政府决定调整充实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管理,负责防灾救灾中的日常事务。各村(居)发现异常,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领导小组在防灾救灾中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各村(居)成立了防灾应急领导组织,组建抢险救灾应急分队。各村(居)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和临灾救护工作。

(二)加强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工作

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各村(居)必须加大地质灾害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如何鉴别地质灾害及其发生前兆、如何预报避让地质灾害、减少和防止其危害等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等防御能力。各地应将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群测群防“明白卡”发至受威胁的村民手中,向群众通告,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三)强化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

1、领导小组工作上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信息通畅,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要及时,以便适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完善全镇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

2.汛前,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御方案、应急预案。镇值班人员须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且不得擅离岗位。地质监测点监测人员须做好监测工作,并记录在案。

3.汛期,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地段派专人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暴雨、大暴雨期间应加密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监测。定期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点进行巡察和观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应定期对滑坡和崩塌体等的巡查及观察,汛期应加强巡查,应注意观察地面裂缝的变化情况和房屋变形等情况,当发现地面裂缝突然变大或房屋变形等现象明显加剧时,应及时发出警报立即将人员撤离。

4.明确临灾时的安全撤离路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将受威胁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5.防汛紧要期,镇沿河各项施工必须全部停止作业,确保安全度汛。

6.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防汛防灾的有关规定,各村(居)要提高警惕,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加强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生地质灾害时,应服从党委政府的调度,全力投入抢险救灾。

7.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村(居)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工作;镇党委政府应当按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镇安全生产办负责牵头组织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第8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对策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国家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各种大中型采矿工程项目已达到9000多个,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在过去的50a间,由于采矿行业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矿山地质发生灾害的事故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恶劣,矿山地质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每年因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108元人民币,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构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范措施应尽早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1矿山地质灾害简介

矿山地质灾害又可称之为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等,主要是指在矿区进行开采活动时,由于开采技术或开采规模引发井巷和岩土体变形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造成开采设备损坏,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引发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矿山地质灾害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灾害,同时周围地质环境也受到影响。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提高,这也从侧面加快了矿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当前中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一旦矿山发生地质灾害,其影响力非常巨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多种预防措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1]。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许多种,但每种矿山地质灾害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非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煤矿)主要类型有: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侵占农田造成土壤污染或田地破坏。金属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表裂缝、塌陷等。

2.1矿震

矿井地震是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震灾害,一般矿震的震源比较浅,但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小型矿震会造成矿井表面及地表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辽宁北票煤矿吉井区,1981年8月21日,井区共记录震级MS(面波震级)≥0.5的地震160次,有感地震37次。虽然矿震发生的几率不大,但近几年矿山地质矿震灾害在中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矿震灾害发生。

2.2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近几年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开采或不按规章制度、乱采滥挖,造成矿区地下空洞,在重力或地表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地表塌陷事故。尤其是采空区面积过大,而预留的支撑柱不够时极易发生地表塌陷事故。

2.3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在采矿过程中,人为乱采滥挖,破坏防水煤柱,进入废弃的矿山挖掘,废弃的煤渣堵塞阻断山谷和河流引起。如焦作的马村矿、汉庄矿、王峰矿、冯营矿。矿井突水事故的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比较严重。矿井突水已成为矿山的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目前,中国大多数矿山都存在矿井突水的危害。中国有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开采时,地下水必须排除干净,尽可能避免矿井突水事故发生。

2.4矿体内引发的灾害事故

矿体内部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引发的,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矿体内地质灾害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等,瓦斯爆炸是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喷出大量煤粉或瓦斯,引发爆炸导致矿山灾害发生。地热是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热量会渗出地表,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煤层自燃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煤,由于氧化放热或天气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的燃烧现象,煤层自燃会引发地表塌陷,或引发大火等灾害[2]。

3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a)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b)矿山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操作,以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发生;c)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1坚持以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控制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管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实施;确保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科学有序进行。

3.2加强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边开采边破坏的现象,国家国土资源部应向矿产企业实施山区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措施,加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和“三同时”制度。在同一时间内不定期开展地质环境执法检查,向社会公布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个人和企业,并依法追究责任。露天开采面、边坡失稳,废渣、废岩、废石多且随意堆放的,及易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区,应加强监督管理,一经发现违法违规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3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表塌陷是国内外开展研究比较少的一个地方,地表塌陷的主要防治措施应从采空区入手。比较常见的采空区处理措施有回填处理,这种方法是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或矿山周围存在的废弃渣石在开采活动完成后,回填到采空区中。回填法是一种比较环保和无污染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其经济效益也是最高的,因此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预防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3]。

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矿产资源在开采技术、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很多,应分析和掌握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此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采矿工程安全顺利进行,促使开发资源、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三者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李艺,李顺明,庞春勇,等.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勘查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5):68-70.

[2]赵永久.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9(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