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第1篇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长期以来,不同的学者在看待城乡一体化概念时所占的角度不同,导致其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理解与定义也存在差异。人类学与社会学主要是站在城乡关系的角度上,认为: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打破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优化、流动,确保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得到合理的分布,再配合上社会生活、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将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缩小,甚至是消除,以此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从生产力的布局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工业与农业之间经济关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指的是对城乡经济进行统一的布局,实现城乡的协作与交流,确保城乡的生产力能够合理布局,做到分工优化,以此来保持最佳化的经济效益;从环境学、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确保城乡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保持畅通有序的自然生态之路。

虽然社会各界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注度正在日益升温,但是学者们都是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去看待,这样很难系统化地延伸其理论,也难以体现其内涵。就学者所提出的观点研究而言,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含了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生态学等方面。所以,作为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行政管理一体化,保持城乡居民的政治权利的均衡;第二,做好城乡收入分配的优化,尽量减少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方面出现较大的差距;第三,全面的协调与规划城乡的社会事业;第四,努力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辅助城乡文化建设的发展;第五,达到自然资源的共享,建立出生态平衡。从这一些特点我们也不难看出,作为一个相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崭新阶段,同时,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其包含了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建立在“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依托”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城乡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正常的规划设计当中已经纳入了大中城市的建设,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正是因为环境的宜人生存,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的入住。但是,正常的规划当中却极少纳入小城镇与乡村的建设规划。由于同一设计规划的缺失,或者是建设时未能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导致个人自建、乱占、圈耕地,就算迁走,依然占用着土地,常年的失修,对整个村庄的容貌都会产生影响;大量的建设物堆积在街道上,严重阻碍了交通,一旦发生火灾等险情,消防车无法及时地到位,也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不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也是小城镇与乡村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商业上主要是以个人的零星为主,卫生条件、商品的齐全性远远达不到标准,甚至会出现伪劣假冒产品;文体活动场所过于简陋,甚至是没有活动场所;对于乡镇区域,政府部门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将教学环境进行了改善,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部分乡村依然没有学校的存在,并且建筑物风格各异,排列不整齐,也会影响其外观。

(二)对于小城镇、乡村等工程建设,绝大部分都没有先进行地质方面的勘测与设计规划,在建设时,完全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并且承担建设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经验也跟不上建设需要,导致所建设的建筑物不能满足节能标准,并且功能过于单一;绝大部分建筑完全忽视了抗震需要,存在大量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这样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也产生了阻碍。

(三)政府部门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乏力度。从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专业人员过少,监督的缺失,也容易出现各种“隐蔽”问题。绝大部分建设者都不审核图纸、不报建,忽视了监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上不按照建设程序与规范进行,也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脚步被延迟。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一)保持思想上的新认识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思想上应当避免农业歧视、农民歧视、农村观念歧视的思想,让城乡两个异质存在的系统能够保持生态、文化与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组合优化。在现实中形成差异化、均衡化、可持续以及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其中,所谓的均衡化发展就是为了将城乡分割的政策与体制打破,尽量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如此,才能确保城市与农村共享现代文明,确保城乡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把握新的规划特点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城乡发展规划与布局的统筹安排。在规划上,要不惜重金聘请相关的专家对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以及城乡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发展做出一个全局总揽。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特别是经济基础条件又良好的区域,就应当尽量地扩大发展的空间,强化管理,将村庄发展力薄弱、布局过于分散的问题解决。对于城市周边的村庄,就可以在城郊村、园中村规划改造当中,将其纳入到统筹规划的范围内,这样也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村庄的发展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距离城市较远的山区村庄,就应当从政府部门入手,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多种经济增收的方式发展,来促进农民生活的改善。对于部分不具备发展条件与规模的村庄,就应当鼓励农民走出村庄,下山发展。通过城乡体系的合理规划,才能够将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新格局体现出来。

(三)在政策、体制与机制改革上下足城乡一体化建设功夫

在“一国两制、城乡分割”制度的安排与固化的体制之下,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虽然从改革开放至今,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制度与体制方面的调整,但是至今依然没有完全将其消除,使得国内的需求增长滞后,并且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扩大,成为转型期间国内发展的顽疾。就这一基本国情来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就需要依靠结构性方面的改革,能够通过制度的安排、政策的创新、体制的改革,将城乡二元结构破解,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获取质的飞跃。

第一,将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放置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的关键位置。目前,土地依然是农村基本的生产资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关键就在于改革农村的土地产权。在确保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的同时,还能够健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的市场。从而逐步将城市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之间“同价、同地、同权”的流转模式加以实现。

第二,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才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消除长期以来的制度基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完善城市社会事业,并且逐步地朝着农村延伸,尽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国民教育服务制度以及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才能促进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确保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取的成功能够让城乡居民共同分享。

(四)加快政府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通过多方面的制度条件、体制条件与政策条件,才能形成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而各级政府的职责就在于创造这一些条件。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在自身的建设与改革的同时,还要创建完善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首先要政府部门开展自我改革,将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当中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城乡分割的体制去除。目前,由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上出现了分工不明、协调成本高、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过多、不合理的行政资源配置;在调控权、规划权与决策权等方面的集中与上移不足,监管中心与服务中心下移不足等。因此,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就应当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的职能与责任加以界定,将政府部门的权责便捷理清楚,确保政府职责体系满足“管理一体化、职责无缝化、权力明晰化”的目标,以此来突破区域与部门利益的格局,实现最优化的行政资源配置,确保在组织上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保护。

第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城乡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才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部门还需要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地位与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作为责任主体,并且能够适应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出现的变化,从而形成权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确保城乡的社会发展一直都处于公开、公平的层面上;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体制,能够将城乡新型社区发展的标准与目标统一起来,确保城乡社区的建设能够满足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目标,最终形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第2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内涵;途径;认识;内容与方法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3],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2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4]。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5参考文献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398.

[2] 梁永平.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论丛,2001(5):33-36,50.

第3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叫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什么叫城乡一体化

简单地讲,就是把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开发。整合城市与乡村的有利资源,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共同得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一个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城乡隔离,城乡差别,矛盾逐渐突出,并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针对中国的城乡差别,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从城乡的关系、城乡的生产、城乡的优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从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如何融合、互为、协调、发展,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尽管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但是,对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变革,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达成了共识。因而,根据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对打破城乡壁垒,合理优化,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2.推动城乡一体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城乡。体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问题。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提出,到本世纪的实施,城乡一体化走了近20年的漫长路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偏远山区,农民的温饱还刚刚得到解决。受农业资源的影响,制约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速度。农业耕地的分散,土地的贫瘠,水资源的落后,大大的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根据中国目前的现状,在推行城乡一体化时,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刀切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农业人口占了九亿多,居住偏远,居住环境恶劣,人口分布广,经济收入总体水平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迁徙成本过高。

(2)在较发达的地区先行试点

城乡一体化,可以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的乡镇或乡村搞试点。依托经济较好、设施布局比较齐全的城镇,以点带面。以经济特别好的乡村为中心,就地规划。贫困村庄向发达地区靠拢,以富带贫,以富促贫,共同治富。

(3)城乡一体化不能统一模式

城乡一体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不同地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逐步调整和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工程

政府出面牵头,集中规划,选择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或乡村做为集中点,制定优惠政策,集中建设低价经济实用房,或者通过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向规划小区集中,以产业为先导,整合城乡资源。并建立健全的就业制度,打破城镇乡村限制性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统一规划,实施强有力地管理。

2.发展非农产业经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

农民转移定居后,对原有的废旧宅基地进行复垦,并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引导农户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的方式进行经营。对一些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纳入农业的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工农的产业融合,开拓农民的增收空间,增加农民的就业比率。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到软件硬件兼容

城乡一体化关注的焦点,就是优化农业和进一步发展农村环境,建立城乡统筹新机制,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坚实的基础。根据农民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俗,规划出一个适合农民居住的生活环境。其硬件基础设施包括: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自来水的配套设施,建设齐全卫生;水库河流的有效利用;污水源的合理处理;水资源的供需优化。

,(2)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集中规划绿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有效地治理荒山滩图。综合开发和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集中处理垃圾、人畜粪便。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体系。推行“三电合一”的信息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加强加大农业监测、监管;信息共享,技术服务系统化。

(4)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农村产品市场设计合理配套齐全,方便于民,方便于客商。建立大型的批发市场,实现产品物流一体化,并启动社区基层的服务中心建设。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制度一体化。合理配置教育设施,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加大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第4篇

关键词: 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Abstract: i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urban and r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moder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t is to measure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the main way.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live and life environment.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mutual basis. No good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t is hard to mak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 rapidly. So the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occupied first pla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化理论中,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描述语较多,如“城市近郊区”、“城市化地”、“城市边缘区”等,虽各有涵义,但其所表述的内含及其地理概念基本相似。本文所研究的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建成区周边、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是城乡的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所依附城市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地域变化,体现出从城市到农村在层次结构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其内层由于紧邻城市区域而明显具有较多的城市特征,而外层则主要以农村土地利用为主,但其中也穿插有一些城市景观和城市设施。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中城市规划的作用必不可少。

二、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结合特有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较低廉的土地价格,使之成为城市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区域。但是,近年来城乡结合部农民在市场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所产生的个体和集体的急功近利、各自为政,破坏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及管理工作力度上的欠缺,目前那些逐渐失控的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政府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愈来愈明显的负面影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加强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沿地带及城市职能的疏散地,是城市建设活动十分活跃的区域。因此,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充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城市政府已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应进一步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缩短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周期,充实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统筹安排空间资源和城市功能,促进城乡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保障城乡结合部的有序健康发展。

2 做好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规划,确保乡镇企业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科学选择。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农民企业家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乡镇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客观必然性,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设置正是顺应了这种客观发展规律。因此,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视对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利用当地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或科研等产业链,建成生产要素集聚、资源共享的特色工业园区,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便于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3 做好农居点规划工作,改变城乡结合部环境“散、乱、差”的局面做好农居点规划工作,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在农居点规划中,应打破现有行政村界限,通过农居点的合理布局,实现农居用地的集中有序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使农居点的功能分区趋向合理布局,便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绿化和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第5篇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第6篇

1测评指标体系的功能和设计原则

1.1指标体系的功能苏州城乡一体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功能有三个方面:(1)描述和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和状况;(2)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速度;(3)综合衡量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各领域和区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因此,测评指标体系可为政府提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的信息,便于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决策。

1.2指导思想“十二五”是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突破、整体推进的重要时期,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城乡一体化测评指标体系要着力体现苏州在富民优先、科学规划、以制度创新、以转型升级方面的突破和进展。因此,在制定指标体系过程中,着眼于“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一体化发展能力的提升,强调富民强村,夯实一体化发展的微观基础;二是强调发展红利的共享,优化一体化发展的结构;三是突出苏州发展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兼顾普适性指标和特色性指标;四是突出借鉴与创新,广泛吸收已有测评指标体系的合理成分,扩充反映新进展和新特点的指标,同时与苏州市“十二五”规划目标进行衔接。1.3设计原则在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代表性,围绕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和典型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二是可操作性,在指标选择上,充分考虑统计资料的可获取性,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三是科学性,

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城乡一体化研究成果,力求入选指标具备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发展财富共享这一核心思想

。2测评指标体系

2.1指标层次和具体指标目前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大多是按照社会发展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环境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来设置指标体系[3,4]。在选择具体指标时又过于宽泛,评价地区现代化的指标换个名称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根据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苏州城乡一体化测评指标体系初步设定为4个一级指标和32个具体指标。4个一级指标为:城乡一体化能力指数、城乡一体化结构指数、城乡一体化效率指数和城乡一体化质量指数。

2.2指标赋值和权重(1)指标参照值的设定。各指标值的确定尽量体现国际通用标准,特别是一些核心指标原则上以21世纪初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作为设定的依据,对部分指标特别是经济、科技发展指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数据的同时,更加注重苏州发展的自身特点。(2)指标权重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全面一体化的概念,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采用等分原则4大类指标权重保持基本平衡,具体指标见表1。

3指数测评根据4个一级指标和32项具体指标的实际值和权重,分别计算了苏州市2005年到2010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见表2。

(1)城乡一体化能力指数城乡一体化能力指数反映了城市与乡村对各类发展红利的获取能力,尤其反映了农村内生发展能力的状态。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构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选取的指标有: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财产投资性收入占比、高效农业占比、村均集体收入、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率、微型金融累计发放贷款额、持股农户覆盖率、农业龙头企业发育水平。这8项指标分别从农民、农村、城市和城乡整体的角度考察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

(2)城乡一体化结构指数城乡一体化结构指数反映了发展红利分配的结构和机制状态。分配结构的公平合理决定了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先进性程度,也影响着城乡一体化的质量和红利获取的可持续。结构指数之间的合理比例和有机联动,会减弱城乡的对立,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选取了新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年户均分红、二元经济结构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公共财政对“三农”投入比、R&D占比、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9项指标。

(3)城乡一体化效率指数城乡一体化效率指数反映了发展红利的获取和分配效率,实质体现了城乡一体化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既是发展红利结构合理的支撑,又是一体化质量的保障。主要选取了农民集中居住率、基本农田保护率、(自然)生态用地占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古村落保护率、经济密度、农业科技贡献率等7项指标。(4)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指数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指数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绩效,既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果的体现,又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选取了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程度和水平、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农村恩格尔系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均预期寿命、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8项指标。

4测评结果

4.1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处于“提升优化阶段”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二元结构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小于40分。(2)起步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40~60分之间。(3)初步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60~80分之间。(4)提升优化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80~90分之间。(5)协调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90~100分之间。2010年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达到80.6分,刚刚进入提升优化阶段。该阶段的重要特点有:长期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结构失衡越来越显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维系,人口红利和制度变革所带来的增长效应越来越趋于平衡,快速城镇化也面临着拐点提前到来的威胁等因素,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以区域协调、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城乡一体化,由于涉及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关系

4.2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动力通过富民强村策略,提升了农村的内生动力,激发了村集体的活力,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和能力。突出表现在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持续深化,就业创业渠道不断开辟,农民持续增收空间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010年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到3043家,持股农户比例达92%;农村集体总资产突破900亿元,村均收入达到448万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长2倍;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达到15.17%;高效农业占比由2005年的35.4%增长到2010年的48.1%。苏州注重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了“三农”,2010年苏州微型金融贷款总额达到130亿元,农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7篇

一、基本思路

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与大庆毗邻,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上,在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都与大庆建立了紧密联系,为突显与发挥“城市走廊”节点上的黄金效益,积极融入大庆经济圈共谋发展,已经成为两个城市的战略共识。

通过研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政策,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的安达市,承接大庆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同城发展。

同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的政策优势、“两城两区”的核心战略,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优势,按照 “调结构促改革”的要求,安达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域统筹、产城一体,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的目标。2010年,按照“实施评估、战略研究、总规修编”的步骤,开展安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规划按照“先底后图、自下而上、战略掌控、城乡一体”的技术路线,确立了“区域协调、生态优先、城乡发展、产业升级、社会和谐、文化再塑”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区域联动为重点,协调大庆与安达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协调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低碳为重点,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体系、格局、机制”三大方面的新探索。

二、规划要点

(一)融入大庆、一体发展。规划承接大庆经济圈辐射,发展区域综合交通,构建区域设施共享。共同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经济综合体。

(二)产城融合,统筹城乡。以城乡统筹为平台,整合八个方面具体落实,打造新型城镇化典范。根据土地资源、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城镇拓展的需要,规划将市域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区,对特色乡镇和村庄加强引导,强化城乡特色空间的塑造。

规划提出做强支柱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做优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构筑城市产业体系。

规划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城乡教育资源等方面做到均等化,实现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另外规划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就业、 城乡资源配置、城乡社会保障、 城乡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做了具体的安排。

(三)性质科学、规模合理。规划安达市为:大庆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以发展油气化工、高新化工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加工基地,黑龙江省生态宜居示范城市。并通过生态敏感度分析,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四)紧凑发展,结构优化。明确 “东移北拓、西优南控”的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双主双副、两轴三带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建立城市、组团和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提高城市基础社会服务保障能力和综合服务能级,保护弱势群体。

(五)生态优先,凸显特色。依托市域现状湖泊、水系,结合河湖规划,从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生态绿道串联市域斑块景点,促进生态功能的发挥。

践行低碳导向的规划理念,在尊重既有绿地和水网格局的前提下,注重绿地总量和结构优化,构建生态的绿地系统。

依托北湖、自然河道等生态要素,以湖为心、以水为脉,构筑蓝绿交融、网络渗透、绿带分隔、斑块点缀的生态格局。并结合地区特色打造“休闲水都、生态绿洲”的城市形象。

(六)交通引导,设施智能。规划形成“多通道、高保障”的对外交通网络和功能合理的内部主次干路系统。推进“网络覆盖、智能绿色”的公用设施建设,实现城市智能管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七)注重衔接,单元控制。为更好的衔接下层次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划分控制单元,明确主导功能、人口容量、限制功能等控制要素,保障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

(八)时序规划、可控发展。建立弹性近期建设项目库,设定实施时间及紧迫度,中期建设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远景引导城市发展。

三、规划特点

(一)创新规划方法。安达市城市总体规划采用“战略性规划――实施性规划”相结合的方法,以整体城市设计为框架引导两个层面规划的衔接,宏观把握城市定位,微观指导城市建设。

规划在长达3年的编制过程中,对多层次多类型的规划进行整合协调,实现专项与总体规划的互动。

(二)突出区域特色。规划充分研究了安达与大庆的关系,在功能、设施、交通、生态等方面积极与大庆进行联动。

规划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安达开发区的特殊性,将园区合理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三)深入探讨城市规模。规划从产业动力牵引、从业人口增多、就业机会增加、行政区划调整、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根据综合增长、回归分析、弹性系数等方法,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四)贯彻低碳城市理念

1.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网络格局。规划形成以生态规划为前提、生态产业和生态能源为动力、生态工程和生态交通为基础、生态生活为目的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并通过技术改良等生态手段,对盐碱地进行改造利用,将水系连通,利用北湖和湿地净化水体,实现全方位的城市生态低碳发展。

2.构建多模式绿色交通体系。建立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倡导低碳出行生活方式,规划构筑“形式合理、衔接良好、导向鲜明、连续安全”,以自行车和步行道为主的慢行交通网络。

3.打造生态复合社区。规划还结合分级配套设施、慢行交通和绿色开敞空间理念,形成生态社区组织模式。同时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五)践行公众参与与部门合作。规划开展了“前期战略方案征集,公众意愿调查”等工作,全过程实现公众参与。通过政府探讨,全方位实现部门合作。

四、规划实施

规划编制期间完成对市域新型城镇化规划、村镇体系及居民点布局规划以及管网综合的完善,对北湖新区城市设计、安东产业园区概念规划、安东公园等概念规划的指导,对北湖新区控详、铁路街历史文化街区控详、站前广场设计及历史建筑迁移、市民广场设计、市标公园设计与引导,多条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的控制与引导。

第8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创业能力;培训模式

城乡D体化的概念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它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养成了中国农民一些显著的特征,好的方面来说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等标签。但保守与短视、逆来顺受、拒绝冒险、散漫、缺乏组织性等负片评价也一直使他们被现代化社会所低视。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已是格格不入的。新型农民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层次文化素养、懂得一定应用技术、会经营管理、敢于创新、相对高素质的农村居民。

一、新型农民的特征

1、新型农民是有目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在新型农民中,有很大部分比例的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从事行业多样性强。他们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希望能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社会地位。

2、新型农民是有知识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传统农民在他们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几乎没有也不太需要掌握太多的现代化文化知识,他们的生产劳作主要依靠祖辈传下来的农业经验。而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甚至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农业现代化、专业化,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3、新型农民是有组织的农民,他们有较高的民主法制素质

新型农民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意义的农民,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事物,分析问题,懂得尝试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应得权益。同时,新农民也不再是一盘散沙,在很多事情的处理和运作上开始富于一定的组织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现代化农村的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趋于法制化、组织化。

二、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层面问题

关于农民培训的政府政策缺乏依据和可操作性。许多的政策和法规都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认为而出台的,显得脱离实际。出现了一边是对于生产技能的渴求,一边是并不适用的培训内容的怪现象。造成了农民的培训意愿与培训行为之间的“沟”。其实并不是农民不愿意接受培训,而是有的培训不切实际。就农技培训而言,培训都是关于农作物施肥啊、除虫啊这些内容,农民都会,根本不需要培训。农民最需要的培训是农业生产技术,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学习,最喜欢的培训长度是一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但这恰恰是培训中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农民看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次数少,参加培训不方便,培训内容不合适,缺乏培训计划。

2、农民培训缺少跟踪调查

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培训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训环节,而忽视培训效果。农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总结并修改培训内容,只能按照计划进行多次重复培训,培训内容脱离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农民自身特点局限性

目前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阻碍或影响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得在外出就业时劳动技能差、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在家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他们对新兴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

三、新型农民培训思路

1、改变培训主导方向提高农民素质

在培训方法上,要由枯燥乏味难以操作的纯理论和讲座式的培训向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示范转变;培训内容上,要由只注重生产培训向生产和市场营销培训并重转变;培训对象上,要由只注重村组干部向注重重点户、大户、示范户转变。

2、加强社会性教育有利于农民现代性的培养

注重培养新型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市场意识,增加他们的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性和创业、就业能力,降低农民行为的相对保守性;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增加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性,降低农民的自我封闭性;扩大农民的社交半径,为他们建立起超越地域限制、血缘亲情限制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

3、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增多创业机会

创新是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提的一个概念。关于农民培训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训模式。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成为趋势和现实的当下,对于现代化的新型农民进行培训,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例如当下在城市和农村讨论最火热的话题之一“电子商务”,就可以作为很好的一个培训项目来实施。实际上这种农村电商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展露头角,譬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村淘”项目、农家乐电子商务O2O、菜鸟物流的乡镇快递驿站等。

参考文献

[1]农朝幸.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实施运作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54-55.

[2]李文忠,焦爱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