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外阅读的概念

课外阅读的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外阅读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外阅读的概念

第1篇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计划制订的指导策略 探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初探 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几点思考 浅析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浅谈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推进策略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策略初探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指导 “i+1”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要重视阅读效果 《新概念英语》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 刍议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分析\思考和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1英语网(http://)等网站,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并定期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和句子以板报形式与同学分享。

4.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1) 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喜欢指读,有的学生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学生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有的学生回视情况严重。我们应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帮助他们减少停眼次数,扩大视幅范围,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2) 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和句中关键词。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和通过构词法来猜测生词的含义。

(3) 指导学生建立英语阅读记录卡

第2篇

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家长虽然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但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努力考个好的大学,以后便会有好工作、好生活。他们忙于打工赚钱,致使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里的老人更是不能理解课外阅读的概念,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考试能有好的成绩足矣。还有的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只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影响孩子的成绩,甚至觉得看课外书的孩子都是不务“正业”。即使一些家长的态度相对开明,但对课外阅读依然心存怀疑,一旦孩子成绩下滑,便归咎于课外阅读。

二、改善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也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阅读能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提升,没有兴趣作为依托,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品位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倾向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培养其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从多角度指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阅读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或给学生推荐书籍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视野扩展,既要广泛涉及,又要精选书籍,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为学生推荐与其知识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刺激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求知欲。(2)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日常教学,它虽然能使教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但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网络存在很多“诱惑”,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它,而是上网成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就需要教师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有用的信息资源,将它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而且在网络上阅读,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实时的评价,学生在与网民的实时讨论和碰撞中,思维得到发展,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3)从教材延伸,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让学生将需要阅读的内容留到课后再进行阅读,把省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活跃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督促作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引自课外书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段落的出处,让学生看过原著之后再次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学生不仅能接触更多的著作,也能对课本知识加深理解。

2.尽量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适当地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仅能让学生从紧张的功课中得到放松,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于自身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对课外书籍进行品味和欣赏,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学校应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应该从多方争取经费,让教学设施与实际教学相配套。农村中学也要建立并完善图书室,充实图书室藏书,尽量延长图书室开放的时间,因为那是多数学生唯一的课外阅读来源。只有硬件齐备,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只有书籍的完善和内容的充实,才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领略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乐趣。

4.指导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3篇

语文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阅读。阅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进行想象、联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对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本身对学生的学习,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应该理清课外阅读与考试的关系

阅读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增进学生的情感;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只要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有如神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同样是说阅读对于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阅读对作品本身思想的理解作用。因此,合理的课外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况且,现代考试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阅读本来就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再加上写作,更是占据了语文考试的较大比重,而写作本身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的课外阅读对于考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认清阅读与考试之间的这种关系,不要因小失大。

二、强化学生的主题阅读意识

在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主体意识,更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以上都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

三、教师要正确选择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语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地区的学生来说,教材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因此,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建设就显得极为关键。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教材的建设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展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师既保留传统的经典又能增添时代的色彩,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然而,当前的语文教材却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满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高中语文教材建设是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之一。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选择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加大更新频率,缩短更新周期,并尝试开发使用多种教材,使教材多样化,尤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方面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尊重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阅读特点,适当安排学生喜爱的作品。教材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性阅读的开展。

四、结语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与一般阅读所不同的是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它不仅应该包括上述阅读的内涵,而且还必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所需要的阅读技能为重要任务,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朱文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J].新课程(教师版).2007,(06).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校 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00-01

高职校要全面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系统分析图书馆如何为学生提供各种图书信息资料,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2011年,本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2009~2011高职学生245名,其中2009级85名,2010级80名,2011级80名。所学专业,护理155名,药学30名,药品经营与管理15名;眼视光技术15名,卫生信息管理15名,康复治疗技术15名。

1.2 方法

(1)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245份,回收245份,有效问卷245份。问卷调查内容有课外经常阅读的内容、阅读内容的主要来源、平常上网的目的、喜欢的阅读形式、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时长等。问卷调查表以多项选择题为主。

(2)个别访谈。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对学生采取个别访谈,了解课外阅读现状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2 结果

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3 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喜忧参半,有部分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多数学生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以及读书时间的分配等方面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3.1 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书时长难以保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1%的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1~2小时,只有4.9%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2小时,而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小时的高达56.7%,更有3.3%的学生基本不阅读。通过访谈,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所致。目前,学生不再满足校园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常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除此之外,校园中人际交往日益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使学生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导致阅读时间大为减少。

(2)内容选择较为集中。调查结果显示,阅读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时事新闻类和小说类,分别占77.2%和68.5%,选择专业类、生活百科类、人文历史类分别占34.7%、37.1%、37.1%、25.7%。目前高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校是茫然的、被动的,因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具有厌学情绪较普遍,对职业、职业人、职业生涯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对自我较难进行客观评价,导致课外阅读漫无目标。阅读时喜欢比较轻松、没有阅读压力的娱乐性和休闲性书籍,课外阅读主要是打发空闲时间。

3.2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高职校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学校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不断增加藏书量,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2)教育学生知晓读书的作用。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立足自身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学生知晓读书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较强综合素质的人。

第5篇

“争章式”课外阅读的概念

“争章式”课外阅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采取“边阅读、边考核、边获(颁)章”的形式,激发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连续不断地开展课外阅读。通过“争章”这一形式和“争章手册”这一载体,不断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阅读,用争得的“章”达成阅读目标,促进阅读,让学生阅读兴趣倍至,信心倍增。

构建“争章式”阅读评比框架

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学生课外阅读目标的设置,阅读坡度的设计,还有阅读的深度与速度的把握,既要符合全民阅读宗旨、要求,又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规律。首先,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让他们想读、乐读;其次,注重学生阅读方法与习惯的培养,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悟;最后,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可持续的阅读能力。

确定合理的阅读篇目与阅读目标 根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要选定小学阶段6年12个学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目录”。同时,要结合学校要求,组织骨干教师以“年级阅读素养目标体系”为纲,编制具体年级与学期的阅读目标和要求。此外,将每一个学段的“书目”与“目标要求”结合起来,设置阅读“争章”的不同名称和各自的“争章要求”。这样,把学生课外阅读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成统一起来。

确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障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灵活的考核机制。“争章”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快乐且有效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评价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达标要求。将申请考核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实施分层申报、按需申报,但是,评价的“底线”要求不能降低,让学生同阅读、同争章、同评价。让学生开着个性化的“争章”“阅读方舟”,畅游在阅读的“书海”里,从根本上保护每个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争章式”课外阅读实践

自主申报,自主定章 “争章手册”是伴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始终并记录和检验学生阅读质量和效果的一种载体。争章手册的制定和印发让师生都能做到“胸中有数”,让老师和学生熟悉明白“争章阅读”的标准条款、评价和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如何开展阅读以及能获得怎样的评价,还有如何申请“考章”,按怎样的程序进行等,都“一目了然”。学生学期初申报,可以提前申请考核,也可以参加学校统一时间的考核,还可以多次申请考核,直到水平达到标,特殊学生允许越级申报考核,考核一般都安排在学期末前一个月。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课外阅读 有效性

初中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增加阅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方法,课外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型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健康的阅读内容必将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解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情况,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我对班内45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但结果并不乐观。尤其是作为农村山区学生,成长环境较城区学生有着客观劣势,课外阅读在相当多的学生中遭到冷落。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意义。

一、农村初中生阅读现状及问题

1.没有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还没有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做到每周阅读一本书的同学没有,能每月读一本书的同学也只占11.1%,而每年只阅读一本书和几乎不读课外书的占了66.7%。

2.阅读范围狭窄、品位下滑。漫画、科幻、武侠等作品在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中占有大量市场,其中的知识含量可想而知,学生也往往以新鲜、猎奇的心态展开阅读,收获并不大。

3.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39%的同学认为阅读课外书能增加知识,扩大视野,而消磨时间和觉得比教科书有意思的同学大有人在,更谈不上对自己人文情怀的培养。

二、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调查情况,我们不难得出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

1.学生不爱读。在大量可视媒体的冲击下,学生把课外阅读丢在一边,迷恋于网络游戏和电视剧等可视媒体,不但没有收获,反而影响学习,导致精神发展营养不良。

2.学生不会读。很多学生一开始也喜欢读课外书,但没有良好的引导,面对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不知道读什么书好,课外阅读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推荐的名著因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还看不懂,进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离课外阅读越来越远。

3.缺少良好的家庭熏陶。农村家庭大都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作为家长很少读书,因此对子女阅读不重视,不懂得语文素养的积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再者目前书比较贵,农村家长不舍得投入,认为只要学好学校教科书,做完作业就可以。甚至在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反对态度下,学生也无法开展课外阅读。

三、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对于阅读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学生来说,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我建议可按以下思路开展。

1.与榜样对话,激发阅读兴趣

具备了兴趣,阅读才能持之以恒。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激发兴趣可以从学生的榜样人物着手。如学生熟悉崇拜的新概念一等奖获奖者郭敬明、90后代表作家张牧笛等,着重向学生讲述他们学生时代大量阅读的事例和成长经历,让学生知道只要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语句,同样也可能成功。而这些作家与现在的学生并无多大差异,让学生与自己的榜样对话,在他们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80、90后作家的经历后,对阅读的兴趣自然会增强。

2.与文本对话,丰富阅读体验

课外阅读存在着不可知性,我们无法知晓学生究竟有没有阅读,效果如何。因此,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需要通过纸质文本来呈现。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摘记是比较有效的措施。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史密斯对阅读心理的四个层次,分步骤指导学生。

首先是感知阶段。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在阅读过程中碰到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就摘抄下来,规定每周必须达到的摘抄字数。教师每周进行检查,包括字数和内容的价值。这是起始阶段,目的在于在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摘记习惯。

第二是理解阶段。当学生养成摘记习惯后,要求学生对所摘语句进行点评。“为什么要摘这句话(或这段描写)?这句话(或这段描写)你觉得好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纵深思考,而不仅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的低级层次上。当学生基本能对所摘语段进行个性化理解时,不但可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还能对语句的修辞等有一定的体会。

第三是表达阶段。根据阅读心理理论,当学生对文本形成新的理解后,会产生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愿望。所以可安排学生在课前3分钟朗读自己的摘记和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阅读理解的成果,和同学一起分享属于他的阅读体验。

第四是鉴赏阶段。当学生能够对语段进行个性理解后,引导学生以文章的形式(字数不限)对所读文本的思想观点,语言文字、修辞方法、风格特点进行赏析,把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个性想法整理成文,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四、与教师对话,确立阅读引导

研究表明,不少学生之所以不能有效阅读或阅读效率不高,往往是因为他们在阅读时缺乏内在的阅读目标,或者是阅读材料超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与学生构成垂直性的对话互动。

首先,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阅读资料上,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作用,组织学生借阅,推荐文学、历史、科普、百科、外语等领域的优秀书籍,鼓励条件允许的学生自行购买,利用班费购买的书籍则可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阅读文本,同时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习惯。阅读时间上,可安排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在日常学业之外获得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其次,分层次、分阶段推进课外阅读。给学生制定一份初中两年内必读书目,确立适量书籍,包括语文课本要求阅读的文学名著。按照年段不同,引导七年级学生阅读沈石溪、曹文轩、亲情故事、语文报作文集、《读者》、历史类等读物,为学生打好坚实的阅读基础。到七年级下至八年级,逐渐引导学生阅读新概念获奖作文、适合学生阅读的青春文学、科普作品等,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

再次,因时制宜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以课文为例,拓展到整本书。入选的课文不少为节选,在讲授完这篇课文后可以及时进行推荐,如在讲授完《伟大的悲剧》后,可向学生推荐原著《人类群星闪耀时》等。以作家为例,拓展到他的其他作品。比如讲授完朱自清《春》后,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作品;讲授完老舍《济南的冬天》后,推荐学生阅读老舍《骆驼祥子》等作品。

最后,组织专题性阅读活动。开设专题性的阅读指导课和阅读主题班会(或沙龙),或通过亲身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或让学生推荐自己在近阶段阅读到的好书,交流阅读体会。学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我价值感的同时,也为团体的阅读氛围作出了贡献,扩大了优秀读物的受众范围,在思维的碰撞中散发阅读带来的迷人光芒。

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都必须在中学阶段养成,今后才可能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人的精神成长最为敏感活跃的时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教育文集:写作是件极平常的事》;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篇

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学生总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开展阅读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是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问题。其实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强有力的补充渠道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课外阅读是启发学生智慧和锻炼学生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健康读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是很有好处的,下面谈谈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学科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都饱含在书籍和文献中。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人类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胜过学校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的成长。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拿小学生来说,有些老师喜欢让学生抄写字词,他们动不动就让学生把学过的每个生字抄写几十遍,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这些无用功上。因为这些宇他们早都会写了,老师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写,他们心里就会产生厌倦感,虽然看起来学生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可是这样的作业作用在哪里呢?假如用这些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健康的课外书籍,同样的时间内,这两种学习方法学生实际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后一种方法学生感兴趣,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学会更多的字词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升他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母语素质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能力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把提升祖国母语素质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的中国优秀文化作品,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让学生多读,多感受,多品味,这是增强学生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也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可能刚开始,学生还是漫无目标,想阅读又不知从何读起。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适合他们意愿的课外读物,引导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自己获取读物,一旦养成习惯,将会受益无穷。

五、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倾向

H193;G642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其阅读倾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调查对象、内容、方法

本次调查发放250份纸质版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0份。网络版问卷共278份。共计518份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时间和数量、阅读目的和内容、阅读方式和场所、对阅读与修养的意见与建议。

三、阅读现状分析

(一)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阅读时间和数量最能直观反映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课余时间学习动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一部分大学生只满足于专业知识上的一知半解,“考试够用,及格就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与此同时,相当多大学生不知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基本处于盲从状态,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阅读的偏向及目的

调查数据显示:24.88%的同学喜欢阅读专业类书籍,54.38%的同学喜欢阅读国内外文学著作,39.17%的同学喜欢阅读新闻娱乐类,32.72%的同学喜欢阅读科普类文本,12.9%的同学选择其他。33.18%的同学阅读用来休闲消遣,11.06%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各类考试,43.78%的同学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11.98%的同学是为了增长知识促进就业。可见,增长知识、兴趣爱好和考试与专业学习居多,表明大学生课外阅读动机呈现理性化。

(三)课外阅读方式

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图书馆借书,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许多同学愿意在图书馆借阅书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从阅读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此外,网络阅读异军突起,如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在线交流等,随着大学生宅巨现象日益增多,网络为满足其阅读需求提供更方便快捷有效的工具,但同时也呈现出 “快餐化”阅读倾向,舍弃名著、专业书籍等转而选择网络小说。更为重要的是,在运用网络新手段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优劣,抵制不良阅读倾向,让阅读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学校引导措施

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烟台大学为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份“推荐阅读书目”,做到专业书籍与文学书籍相结合,建立阅读与修养体系。同时不失时机开展书评书展、影评影展、读书系列讲座与座谈、读书心得演讲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四、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1.阅读从兴趣开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其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2.选择性读书:“博览群书”的概念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书”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一个人能力再强、阅读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因此,从读书的效果出发,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读书。选书,目的是区别哪些书应当精读,哪些书应当泛读,哪些书只要读部分章节,哪些书暂时可以不用读。

3.指导阅读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学会”,而且必须要“会学”。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有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二)从学校的角度

1.拓宽图书来源,提供读书方便:图书馆应加强藏书建设, 增加藏书量和新书刊的流通,实行藏、借、阅合一模式, 根据学生需求,及时扩大阅览空间、时间,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的同时, 还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层次的需要推荐一批好书、新书, 使大学生能更多地与时代同步发展。

2.提高网络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既要学会利用网络阅读的优点了解世界、吸收知识、沟通他人、放松娱乐,也要清楚网络阅读的局限性,清楚地辨析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区别。在网上获取、阅读、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学校要及时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观,并应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非法与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懂得如何科学地利用网络为社会服务,做一名文明的网络阅读者。

参考文献:

[1]史怡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思考[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