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第1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17-04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命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想要通过制定适合的政策来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1]。本文将结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选取反映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分析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彼此间的差异,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建立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能够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也要考虑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基于此,本文共选取了11项指标,构成了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这11项指标分别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 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地区生产总值(X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3)、工业总产值(X4)。

(2) 人民生活水平指标:人均GDP(X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6)、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7)、人均储蓄存款(X8)。

(3) 对内对外经济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净出口总额(X1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X11)。

根据上述指标,将2015年江苏省各市的指标值列入表中,得到表1的统计数据。

二、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

(一)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分析分析方法,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3]。

聚类就是将数据对象分组成为多个类或者簇,使得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4]。

(二)提取主成分和公因子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使成分负载向0和1两极分化。计算主因子分值采用回归法。

表2是因子分析后提取主成分的结果,在本例中,有两个成分的特征值是大于1的,他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547%,即两者合计能解释94.547%的方差,完全符合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将成分1和2提取出来作为主成分,抓住最关键的因素,而其余成分包含的信息较少,所以舍去。

(三)因子旋转

由于提取公因子无法得到最好的分析结果,所以通过因子的旋转来获得更好的解释,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的载荷较大,这些都是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所以在本例中我们将第一主成分定义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二主成分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储蓄存款等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因此可以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生活水平因子”。

(四)得分及排名

通过spss得出了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用各城市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得出13座城市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再结合各主成分得分,通过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求出综合得分[5]:

(五)聚类分析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的正确性,我们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再对已选定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本次聚类采用系统聚类法,距离测度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得到系统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图1)

三、结果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结果分析

根据表4,通过各城市的两个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其排名,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江苏省的13个城市可以较为详细地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仅有苏州一个城市。可以看出,苏州市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在构成指标体系的11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综合得分也是遥遥领先。

第二类城市有两个,为南京和无锡。从11项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指标,南京市和无锡市都分别占据了第二或第三,可见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仅次于苏州市;从综合得分看,这两座城市的得分也分列二、三名。

第三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这五座城市均为江苏省内的沿江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实力,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省内中游水平。

第四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这五座城市全部是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从综合各项得分看与其他城市差距明显。

(二)结果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就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放眼全国来看,江苏省的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属于比较小的,但是,光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即使是省内差距相对较小,江苏省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2.经济发展水平的南北差异明显。从分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第二类城市,即苏州、南京、无锡,均为苏南发达城市,苏北五市则全都在第四类城市中。可见,目前江苏省的总体情况依然是南部经济强于北部,且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3.通过对城市间分类的进一步细化仍可发现城市间的同异。如第一、第二类的三座城市可以归为一类,即苏南核心城市,这三座城市普遍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第四类的五座苏北城市则可再细分为两类,其中,徐州、盐城两座城市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它们较其他三个苏北城市在发展上更具优势,具体体现在这两个城市在经济总量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都排在全省6、7位;而第四类城市中的其他三个: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市则在各项指标上排名垫底,与其他城市相比落后较多。

四、对策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苏南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分析结果来看,苏南的苏州、南京、无锡三市的经济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而在2016年4月22日《第一财经周刊》的最新版“新一线”城市名单中,江苏省的以上三个城市均成功入围。作为省内的领头羊,这三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江苏省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发展梯次,目前第一、第二类的三个城市都在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一些转移的产业进入到第三、第四类城市中则会给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所以,应进一步做好省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最终实现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加快沿江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苏中融入苏南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苏南与苏北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南通、泰州、扬州这三个沿江城市获益最多,相比其他苏北城市发展更快,加上在地理上位置的相似,这三座城市从广义的“苏北”脱离,被称为“苏中”。尽管如此,苏中与苏南发达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应当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着手,完善城际间的交通运输环境,尤其是完善沿江以及跨江的交通线路,科学规划区域内部的产业布局,强化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促进省内沿江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坚实推进苏中城市融入苏南。

(三)进一步加强对苏北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苏北中心城市

从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来看,苏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苏南,甚至苏中相比都仍有明显差距。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苏北的政策支持,推动苏北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此外,由于苏北五市与苏南五市在地理上相隔较远,所以,亟须在苏北五市范围内打造一个中心城市,带动苏北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锋,张斌儒.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生态济:学术版,2014,(1):167-170.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 吕文广.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及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第2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第3篇

一、“三区”同进,高起点绘就城市发展蓝图

按照市里的总体安排部署,针对明水实际,我县提出了建设一流中等规模城市的奋斗目标,力争利用5—10年时间,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到20万。为此,我县确立了以“三区”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融合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

一要扮靓老城区。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城内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破损道路进行维修,实现城内道路全畅通;重点对南北正大街路灯进行更新,消灭亮化空白,实现县城的全部亮化;重点在完成原棚户区改造小区收尾的基础上,启动4处、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推进小区道路硬化、内部绿化等工程,力争将老城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街区。

二要建美新城区。在县城东南以明水神泉为文化底蕴,以米黄为主色调,以简欧为主体风格,以打造农民新城、特色新城、样板新城、旅游新城、商贸新城为目标,进行城市东拓南扩,全面启动建设总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的滨泉新城。建设主体框架为“一带五区”,一带,即滨水景观带;五区,即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区、文化教育区、生态宜居区、医疗卫生服务区和商贸中心区。今年启动2.3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行政办公、教育卫生、生态宜居、专业市场和温泉度假等五大功能区,以及10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城建设,配套完成“两横两纵”主干路网和亮化、绿化、给排水等附属设施建设任务。

三要打造经济开发区。在县城西南,202国道西侧规划建设了明水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4座大中城市形成的都市圈中心,最近处距离哈大齐工业走廊仅100公里,处在哈大齐绥90分钟经济辐射圈内。经济开发区远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面积1.12平方公里,内设食品、医药、高新技术三大园区,并在周边乡镇分设物流、化工、林木三个子园区。今年我们引入深圳华澜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未来三年,我县将投资6.05亿元,重点完善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经济开发区将完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为吸引大项目、落户好项目搭建平台。

二、完善功能,高标准打造城市整体形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吸附能力的增强,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注入城市,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如何把城市建得更美,更加宜居,更有品位,是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完善城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城市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改善更是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些短板,今年我县结合滨泉新城建设,启动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滨泉完全实验中学建设;新建续建县人民医院、文化中心、集中供养中心等多个民生工程项目。同时,我们还启动总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农机大市场、农资集散大市场、装潢家居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切实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二要建设宜居城市。针对小锅炉分散供热,空气污染严重,供热质量不稳,百姓反响极大的现状。经过多方运作,我县引入明水宏远热力有限公司,投资2.66亿元,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项目,届时可拔掉小烟囱106根,1.4万户、100万平方米、占县城46%的楼房将实现集中供热。加大重点道路、广场、小区的绿化美化力度,本着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绘制绿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

三要提升城市品位。为了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重点在“一带、二路”上做文章。一带,即依托明水独有的神泉文化,规划建设贯穿滨泉新城、长3公里的集地下森林、水上乐园、文化长廊、神泉广场、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二路,即规划建设宽24米的南六路滨泉新城区景观大道,以及宽18米的北六路老城区环城迎宾大道,以独特的人文底蕴、城市景观,不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优化结构,高质量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型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经济。要大力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强势发展。

一要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快上产业项目,靠园区拉动产业的大集聚、项目的大落位,促进城市的大发展、人员的大就业、经济的大增长。截至目前,全县共集中签约项目6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9个,合同资金达到91.8亿元,实现了明水招商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全县两次共集中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33.3亿元,其中,超3000万元项目5个,超5000万元项目5个,超亿元项目10个,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8.3亿元,拉动就业1500人,将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沿海省市;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Synthesis Strength in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LIU Ge

(College of Machine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8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11 indexes which refle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10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rst principle component is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second principle component is the activ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ird principle component is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ort. This result is exact basically, and it can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ynthesis strength in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can be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evaluation can be improved, the cost of evaluation can be saved.

【Key words】Coastal citie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ynthesis strengths

我国的沿海省市,主要包括辽宁、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0个主要省市,在地里位置上涵盖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第一批实行对外开放的试点对象,经过30多年的大力发展,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集中地。但是在这个群体之中,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作者选择主成分分析,因为其具有多变量处理、减少变量数目、提高评价效率等优点, 可以综合分析我国沿海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

1 指标的选择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针对2011年我国10个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等方面开展了数据搜集。

在选择影响经济发展的指标上,根据功能性、可获取性、完备性、非重叠性、可比性、层次性等6个原则[1],选择11个能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并将11个指标主要划分成4个层次。

第1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亿元);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5: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第2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活力的指标。X6:客运量(万人);X7: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第3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X8: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人);X9: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第4层次:评价改革开放程度的指标。X10: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重(千美元);X11: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

2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可以在力保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整个问题。主成分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利用n个原始变量(X1,X2,…,Xn)构造少数几个新的综合变量,并且这些新的综合变量可以由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新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无相关性,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新变量可以包含n 个原始变量的80%以上的信息。如果定义X1,X2,…,Xn为原变量指标,F1,F2,…,Fm(m≤n)为新的综合变量指标,那么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Fi与Fj(i≠j;i,j=1,2,…,m)相互无关。(2)F1是X1,X2,…,Xn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2是与F1不相关的X1,X2,…,Xn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m是与F1,F2,…,Fm-1都不相关的X1,X2,…,Xn 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则新变量F1,F2,…,Fm分别称为原变量X1,X2,…,Xn的第一,第二,……第m主成分[2]。

3 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为所选取的11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利用降维的思想来减少变量的个数,从而能更好的对各个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3.1 数据处理

在软件处理过程中,设定选择的标准是各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数据处理结束后,即经过主成分分析后,所得到的新变量,是由原来的11个指标经过整合后得到的更具综合性的评价指标。这些互不相关的新变量,成为我们进行综合分析的重点。在将2011年10个主要沿海省市在11个指标上的相关数据输入并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各成分碎石图

表1 各成分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1中,根据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遴选后,得到了3个新型变量,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解释方差达到总方差的91.772%。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中,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要求累计解释的方差应该在80%以上。通过比较,可知这次数据处理选择的标准是合理的,因此,可继续进行下一步分析。表2所示的是原有的11个指标在三个主成分上各自所占的比重。

表2 成分矩阵

3.2 数据分析

从表1中得出的3个主成分,总的累计贡献率为91.772%,这表示三个主成分在91.772%的程度上反映了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另外,3个主成分各自的贡献率为48.226%,32.571%和10.975%。

第一主成分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上负载较大,可以说主成分1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另外,第一主成分的权重最大,接近50%,对总体评价占据一半的分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更具体的分析,包括在第一主成分内的所有指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系数最大,揭示出推动城乡建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对于农村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政策,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困差距。

对于第二主成分,比重较大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客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指标,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综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某地区的消费水平、各种资源流动的活力,所以主成分2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活力因子。其中,4个指标中,客运量所占比重最大,达到94.6%,这表明当一个地区的客运量较大时,也意味着该地区与外界在政治、文化、经济、旅游、教育等各方面的互动会更为频繁,带动了自身与外界的交流,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对于第三主成分,以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重指标比重最大。因此,为了便于叙述,称主成分3是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因子。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国在改革初期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最先对外招商引资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一指标因素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沿海省市的经济腾飞,也使这些沿海省市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最为繁荣集中的地区。

4 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评价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指标可概括为以下3个: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并且每种成分所包含的的变量都是正相关的,因此在评价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时,可以仅抽取每一个主成分中的某一个指标,所得到的结论近似程度将达到90%以上,可以大大减少统计时间与精力,降低成本。另外,如果每个沿海省市想通过相互比较来找出自身与其他地区在3个主成分方面的差距,可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从而找出自身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依广,何伟.江苏省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及差异因素主成分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95-99.

[2]杜宜文,刘.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

[3]贾万敬,何建敏.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9(7).

第5篇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省**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3.3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摘要:本文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提出城建档案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新思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重点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地下管线档案工作,推进城乡建设档案工作信息化。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工作机制

第6篇

关健词:长三角;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城市集群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03 -03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具有“一极两带”(长三角极核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特征。长三角城市集群是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连绵区(左学金等,2006),其沿长江流域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扩延极化与辐射半径,对长三角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极化与辐射半径扩展效应直接影响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及其增长极核区优势区位提升。因此,研究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空间联系及优化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具有的区域协调机制,降低区域一体化交易成本,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城镇空间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有内在的驱动力作用。但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的地方政府凭借对所辖区域发展条件的理解,借助一定程度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替代与补充企业与市场的空间组织能力而形成的地方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发展战略存在局限性。这样就难免出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战略的不协调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困难和问题。

(一)未形成紧密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

无论是长三角经济区,还是长三角腹地经济发展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区经济板块特征。例如,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之间的矛盾,在涉及跨行政区域要素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空间发展战略等方面突出表现出来。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来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于要素价格、技术成熟度等的变化而出现跨行政区域的产业转移时,地方政府在地方财政收益最大化目标推动下,因不愿失去税源往往采取一些限制或变相限制企业转移的行动。在要素流动问题上也是如此。在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下,行政区域经济板块的区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其中西部区域的省会经济发展快,例如安徽省会城市合肥、江西省会城市南昌、湖南省会城市长沙、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四川省会城市成都、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城市经济发展快,从而引致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城市集群发展。但是相邻近的城市集群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城镇密集度低于长三角,未形成紧密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能够找到实现行政区域经济板块共同利益的机制和推动制度创新。这就需要约束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域利益行为,通过创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机制,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

(二)城市集群区的大中小城市空间失衡

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于推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来看,城市集群对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起到主导推动作用,因而促进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加强城市合作发展和增强空间集聚经济效益的关键。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中,大中小城市空间失衡,甚至在省域经济板块内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也存在多重障碍。虽然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出了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城市集群等级体系空间结构优化规划,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城市集群等级体系空间发展方面,缺失城市合作机制和体制,在主导产业选择、高新区建设、吸引外资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发展。因此,优化不同等级的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就成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城镇密集区的空间集聚经济效益不高

中西部与长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这两条“动力带”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初具雏形。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带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区域经济联系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引导经济带各区域板块能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而这正是目前两大“动力带”的弱势所在。无论是长江流域经济带还是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目前仅停留在低层次的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上。如何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经济合作,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

(四)缺失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互补性的发展需要。例如,具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或不可替代性要素的需求,对基础设施的共同依赖和产业发展形成的纵向产业链联系等,引导着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将“东向发展”确立为其核心空间发展战略,积极与长三角实现空间对接,就是基于互补性发展需要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分权式改革引致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利益而出现地方性、短期,从而阻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和产生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的制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城市集群中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就是例证。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紧凑度整体偏低,空间差异性大并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分形态势。因此,对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扩展和未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空间进行前瞻性优化调控,构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机制,是提高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是城市集群区辐射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内在自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集群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效显著。因此,构建城市空间联系体系对于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一)构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区域空间载体

作为规模巨大的复杂功能体的城市集群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谋划好促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核心城市及其相关联的经济轴发展的区域空间载体。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从长三角经济腹地来看,城市集群总是形成于在区位好,区域条件优良的地点,并且都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与区域中心、区域通的发展紧密关联。促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应大力发展交通轴,构架发展带;构架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体系结构;统筹生态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公路、轻轨、高速铁路等快速交通系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与衔接,使核心城市与城市集群城市之间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以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促进极核城市及其集群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二)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城市职能体系,推动城市集群互动发展

在城市集群区域内,不同性质、等级、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相互嵌合形成大城市区域、中等城市区域、小城市区域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的、有机联系的城市集群网络体系:城市集群之间相互分工与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集聚效益、组合效益、相邻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城市集群整体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从而推动集群城市互动发展。统筹考虑城市集群内各类城镇的用地和人口规模,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规模体系。统筹考虑城市集群内各类城镇的空间组织,防止城市连片扩展和效能低下。城市之间、城市组团之间用生态良好的保护区相隔,并统筹考虑大型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空间体系。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城市集群区域内,大城市应充分发挥引导功能、枢纽功能、“孵化器”功能、整合功能;中小城市要充分发挥承接大城市的外溢功能;城镇则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人口的功能。合理的城市集群城市职能体系能够实现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城市集群协调发展。

(三)推动城市集约发展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发展,有利于集群城市功能的完善和集群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城市集群体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土地、水资源和协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促进城市集群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发挥城市集群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是城市集约发展的需要。核心城市是大量信息集聚中心,吸引大批的信息消费群,由此衍生出更多的需求,如此循环发展的结果是引导城市集聚。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输,经济要素的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使得制造业从城市中分离出来,而高层管理机构则加速向核心城市集中。城市集群发展有助核心城市加强其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接轨,接受大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辐射,从而使城市集群区大中小城市具有创新能力。

(四)构建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协调机制

城市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形成,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具有导引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可以降低区域一体化交易成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对于优化城市集群空间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特定城市空间的外部性来自于经济因素和空间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以区位价值附加与空间资产专用性增强的方式对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提出重组要求。但是,地方政府凭借对所辖区域发展条件和区域利益的理解,形成地方的发展战略就难免出现区域之间发展战略的不协调。这就需要进行城市集群发展制度创新,需要构建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协调机制。

三、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优化调控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模式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的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优化调控,一是要有效地占据经济活动空间,二是保持空间经济收益递增。如果把前者作为空间结构政策导向,那么空间发展的结果就是区域协调增长。如果把后者作为空间结构政策导向,则空间发展应是城市集群发展。如果从长期的空间经济发展角度看,两个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兼容性。短期的倾斜式的空间发展是为了追求空间经济的收益递增,它所带来的空间极化效应在达到某一临界状态后,便可形成空间扩散效应,它将有利于实现有效地占据经济活动空间的目标。因此,要重点扶持城市集群中相对较弱的城市和城镇发展,以在核心城市带动下实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

(一)促进具有收益递增性的城市集群发展

在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具有收益递增性质的城市集群进行重点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城市集群的培育与建设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核心城市的选择上要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在城市集群地域构成的确定上,要遵循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及经济联系规律。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中的具有收益递增性的城市集群主要有:长三角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集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成都城市群、东陇海地区城市群、郑州城市群、西安城市群和南十襄(南阳、十堰、襄阳)城市群。通过国家扶持和区域合作建设,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会得到快速增加,从而对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发展

优化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空间结构,应促进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是长三角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一级经济带,是长三角经济向中西部极化与辐射的“动力带”。“两带”通过经济社会要素与机制的耦合,是资源和产业集聚带,是城镇密集和城市集群发展带。但是,“两带”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集群形成且经济实力提升快,但城市集群之间区域的城镇密集度不高;行政区域经济板块中的城镇密集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互动性不强。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的南桥经济带整体实力较弱,除去长三角城市集群外,南桥经济带经过的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域经济板块的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其城镇密集度不高。以宁西铁路为骨架,南桥经济带的培育为中西部省域经济实现与长三角经济空间对接提供了重要的极化和辐射通道,应着力促进其城镇密集区发展。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区位,应科学规划,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三)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城市联盟)

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可以协调集群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的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结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集群发展的阻碍力是客观存在的。在行政区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构,是对城市集群发展的区域治理和空间管治的行政发展形态。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可以是城市联盟。组建跨行政区的城市联盟组织形式有三个层次:组建省辖市范围内的市县城市城镇联盟(相邻市县城市城镇之间的联盟);组建省辖市之间的城市联盟;跨省之间的城市城镇联盟。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的重点是增强城市集群区范围内城市经济联系,从而通过城市集群区范围内城市经济联系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空间发展。

(四)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应着力做好城市集群有序发展规划

促使单个城市发展向集群城市有序发展转化,应根据城市集群区的区位选择主导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即区域外向度高、经济基础较好、智力资源(高校、科研)丰富、信息化程度高、市场机制相对成熟等条件的城市集群区,可选择以外向加工型产业集群模式、高技术创新型集群模式、市场辐射型集群模式等为主的空间组织模式;自然资源较丰富、重工业基础较好等条件的城市集群区,可选择以资源指向型集群模式、多核心非紧密联系型集群模式、单核心紧密联系型集群模式等为主的空间组织模式。选好主导产业要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以形成中小企业为网络的产业集群区。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要进行城市集群有序发展规划,在进行具有强劲增长型的核心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要确立次级增长型城市,以承接强劲增长型的核心城市发展的辐射,还要对弱增长型城市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接邻近城市发展规划。要做好集群城市扩展和连绵方向规划,即规划城市集群区的核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有序发展以及与集群城市连接的城镇密集区发展。

(五)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区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要依托“一极两带”交通战略通道,使“一极两带”的强劲增长型城市的枢纽作用和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交通战略通道得到增强,以推动连绵型城市集群区发展。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集群快速交通束(高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网络体系),促进“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依托省域经济板块经济要素交流纽带,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发展的跨行政区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宁西铁路营运技术等级和战略通道地位,发挥其连接长三角城市集群和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之间的极化和辐射经济带作用。通过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区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促进长三角产业向长三角经济腹地转移、长三角经济腹地资源向长三角集聚,增强长三角城市集群与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之间的经济联系,使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成为长三角城市集群产业转移的接纳基地、主导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基础产业的供应基地,实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区的互惠互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舜,高丽娜等.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胡彬.长江流域板块结构分异的制度成因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6) .

[3]罗静,曾菊新.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5).

[4]符小洪,林岭,张木生.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城市集群化探讨[J].热带地理,2007,(02).

[5]罗蓉,刘乃全.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6]朱舜,高丽娜.“一极两带”极化与辐射效应: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5).

[7]朱舜,高丽娜,等.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彭聊,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朱舜,男,重庆市万州人,教授,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社会科学基金及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县域经济学》、《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等学术著作。

第7篇

一、城市化与自发社会动员的关系

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多伊奇认为,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发生全面变化的过程,这种全面变化是有方向的,即社会成员在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新旧交替。作为经济发展结果的自发动员强调的是“社会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过渡期间,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相对于人为社会动员而言,自发动员的过程更具有自我主导性,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股自发主动的力量在实现城市化。

城市化作为自发社会动员的重要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人为的设计和推动。它不只是人们居住地的变化,还伴随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变更。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农民,一方面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和区县城周边农村地区直接面临城市功能和产业的辐射,或被动或主动地进行着人口和地域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则自发向城市流动,实现职业非农化,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农民悄无声息的进行的城市化,一旦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欲望和进取的信心,发展的积极性被充分的动员起来,自发社会动员便主导了整个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通过社会动员,调动广大民的发展积极性,为社会的发展进行力量积蓄和思想准备。城市化的这种动员效果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二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体现了“社会动员既是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一)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社会动员是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从个人行为分析,个人追逐利益的积极性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动力,经济增长使个人获得利益的总量和途径增多,调动了个人的发展积极性,于是经济增长导致了自发的社会动员。而以自发动员为主导的城市化则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会随之产生。经济发展使得农民收入增加,获取利益的方式增多,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消费水平得到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转变。作为一种发展动员,经济增长中社会利益总量的扩充为个体社会成员追求利益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经济资源地理上的非均衡分布以及不同区位的差异性,使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向特定区位集聚,尤其是向城市集聚,导致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动员效果

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城市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动员效果,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形成它本身的一种自发动员作用,构成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首先,城市化的进程影响了工业化的发展,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和资本、厂商和居民具有向城市集聚的倾向,城市化使农业人口逐渐转向工业,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会化大生产。其次,城市化实现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解决城市劳动力短缺问题,农民收入也得到提高。此外,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解决内需不足。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将增加投资需求,进行城市基础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渐扩展到农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农民开始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最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有利于节约土地和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关于城市化的动员效果的几点思考

城市化的推进所形成的一股动力有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在这种以自发动员为主导的农村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动员的适度性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社会动员不足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社会动员过度却会造成负面效应”。目前来看,城市化可能引起动员过度的消极后果。民工潮的形成,农民迅速向少数发达地区大规模集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各项制度和政策等方面供给不足,从而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压力;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污染日益严重,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脱离,也会给城市造成过大的、难以承受的压力。因此,如何解决大量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化的推进,经济行为人的自发理性的选择应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引导、适时进行宏观规划。一方面注意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动员效果,另一方面不忽略社会动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对城市的规划要遵循经济规律,适应本地特点,避免盲目求大求广。同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增加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机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对市域以外的更广大的农村地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杨龙等.发展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海波,陶章华.城市化―经济发展动力源,经济体制改革[J].2001,3

[3]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2,1

第8篇

关键词:航运中心 国际 航运服务 经验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城市中,中国占据了6席。随着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各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如上海、大连、青岛、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等。截止到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纸政府批文,不仅要有大型的港口,还要以国际大都市为依托。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国外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五大功能形态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多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的口岸城市。经过几百年发展,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以下五种功能形态:一是航运市场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有功能完备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资本市场以及航运市场,有一流的船级社,具有制定海权、海事法、国际航运业规则和国际海事商事争议仲裁的权威。典型代表是伦敦。二是船舶融资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具备国际航运中心的所有国际商务金融功能,具有以船舶融资为主业的全部功能和各类机构,包括基金募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和基金杠杆融资等,与国际船级社、造船产业、各类协会和中介机构等一起,主导着船舶修造、船舶金融、船舶租赁和保险再保险等行业。典型代表是伦敦、纽约、香港等。三是船舶登记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以简化船籍登记手续、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免费或低费等各种政策,吸引船东到该国和地区登记,成为悬挂方便旗的方便旗船。典型代表如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百慕大等。四是货物中转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位于海上交通枢纽,有足够的国际贸易货量或中转货量,货量和箱量大,货值、单位货值和进出口总值高;国际商务金融等功能完备,包括船检、港监、联检、海关、理货、海事服务、高级人才培养教育、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国际法环境以及船舶登记便捷、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政策、离岸金融保险再保险租赁业务等。典型代表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釜山等。五是货物集散型。这类航运中心具有良好的深水航道、码头岸线、港口设施、装卸设备和修造船厂,优越的区位、广阔的经济腹地、外向型产业结构和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发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港航管理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主要功能是为腹地的货物集散服务,货量和箱量较大。典型代表如纽约、鹿特丹、上海等。

(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三大基本模式

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模式

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伦敦航运量出现衰退,货物吞吐量落到世界30位以后,集装箱吞吐量徘徊在世界25―30位。但伦敦航运服务业高度发达,拥有数千家大规模的各类航运服务企业, 可提供包括船舶注册、船舶买卖、航运交易、海事保险、海运融资、海事诉讼与仲裁、航运信息咨询、航运人才培训以及航运业界交流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航运服务, 并依旧牢牢占据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统治地位。目前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 40%的散货船业务、 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 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2、以国际货物中转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模式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自身经济腹地较小,直接外贸运输并不太多,而是以海外腹地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两港都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见表1)。

3、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鹿特丹和纽约模式

一般来说,这种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其周围500km范围就有1.5亿人口。鹿特丹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德国经鹿特丹吞吐的货物量超过其国内港口的总吞吐量,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90万标箱。

纽约港也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使纽约与五大湖和哈德逊河相连,迅速将其经济腹地推向美国中部五大湖地区。19世纪中叶,美国铁路的修建使纽约港水陆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纽约成为连接横跨美国铁路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和全美最大的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目前纽约港港域面积为10.5平方千米,深水码头岸线60多千米;共有37个集装箱泊位,装卸集装化率达90%;约有100家船舶公司的300艘班轮挂靠,通达世界120个国家的370多个港口。

二、对中国各港口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

(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

目前,我国航运服务集中在货运、船舶等下游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而以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规模比重较低、发展缓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在国际航运保险、船舶经纪、航运服务中介机构、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方面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伦敦、香港等航运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城市。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也都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其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不是仅靠投资拉动,而主要是靠产业集群效应所推动。产业集群由于实现了对集群内资源的相对集中和高效率的使用,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谈判成本,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

为有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有利于集聚航运服务资源、 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整合航运服务功能、提高航运服务效率、突出现代航运服务特色、规范航运管理, 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优先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优化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

从伦敦和纽约的发展经验来看,国际航运中心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国际金融中心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是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都十分重视航运金融服务发展,如新加坡近年来为了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出了海运金融激励计划,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新加坡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其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激烈竞争中独特的优势与地位。

金融生态是我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它源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中,2004年由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金融生态软环境建设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关于二个中心的文件(简称《意见》),提出了包括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如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良好、健康的金融生态软环境,特别是航运金融服务将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航运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减少机会成本、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航运中心需要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特别是航运金融的服务,其主要体现在对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资本运作与兼并收购、航运基金、船舶租赁与融资、航运金融信息服务、航运信托、航运金融期货、航运会计服务、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和航运教育与培训等,形成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

(三)加快构建区域集疏运体系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

国际航运中心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广袤的经济腹地,但是如果没有通达的区域集疏运体系,港口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失去现有的货源市场,尤其是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对港口通往内陆的疏运网络构成巨大的挑战。集疏运体系是港口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与港口服务业一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集疏运体系作为连接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大动脉”,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来看,广袤的经济腹地和发达的集疏运体系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以伦敦、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为代表的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表现在其拥有一套完善的海运系统和广阔的航运市场,而且还具有高度发达的集疏运网络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沿海、内河及航空等,形成水陆空立体运输通道,各种货物源源不断汇集到航运中心及其服务区域进行销售、加工、储存和转运等。只有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才能保证腹地经济、运输物流等支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完善的集疏运体系能够充分带动其所在区域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港口城市的区位吸引力,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活动的集中,加强不同区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其次,集疏运功能的集中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专业化服务。集疏运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生产生活需要,结合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特点,实现整体的效率性、灵活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运作方面,应强调两个协调:一是集疏运环节内部协调,主要基于各环节间的协同效应,使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在总量配比、空间布局、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和措施政策上相协调;二是集疏运环节与外界需求总量以及区域空间分布上协调。

从目前国家批复的四个国际航运中心来看,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都具有良好的航运区位条件,其服务经济腹地的功能也在不断强化。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如果能形成陆海联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格局,将大大降低航运成本,提升其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如宁波港加强与浙赣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推进海铁联运,延伸港口腹地,拓展宁波发展空间;与嘉兴、台州、温州等城市开通的内贸货物集装箱班轮航线,与金华、义乌、绍兴、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6个地区签署的建设“无水港”合作备忘录,与丽水当地港口联合开发的河海联运等大大增强了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能力,为宁波港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重视航运研究与人才培养构筑海外和本土航运人才高地

现代航运产业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高、技术含量高,航运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科学,在信息化技术和功能形态不断创新情况下,需要专门机构和人才进行研究探索,需要有各种层次的航运人才资源。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航运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业、服务业和货运服务业等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航运辅助服务业,而高级航海技术、船舶管理、航运金融与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信息研究分析、航运经纪、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等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小,加强海运业人才、航运金融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因此, 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加大航运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 研究制定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 营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并通过人才奖励措施吸引海外高端航运服务人才,使国际航运中心成为航运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同时,要完善航运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空中交通等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①张爱国等.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港口经济,2009(1),P19―23

②孙开钊,荆林波.关于中国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4),P43―48

③甘爱萍.发展航运金融与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P119―121

④董岗,汪传旭.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借鉴及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2(5),P100―107

⑤俞晓晶.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J].水运管理,2009(7),P11―104

⑥葛春凤,黄小彪.国际航运中心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10(6),P14―16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三角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2YS142)、上海金融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