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小儿;术前;外科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65-01
小儿因其年幼的特殊性,不能配合各种在局麻下进行的外科手术等特点,多采用全身麻醉下手术,所以除一般外科术前准备外,对外科手术患儿还需要特殊准备。笔者对2010年我院30例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将小儿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干预经验予以总结、归纳,将其体会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14岁,平均8岁。腹股沟斜疝15例,肠套叠2例,阑尾炎7例,脓肿切排4例,骨折2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手术顺利完成。
1.2方法:(1)心理准备 由于外科手术相比危险性较大,大多数家长对患儿将要进行的手术表现出恐惧、焦虑心理;患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的改变和部分年长患儿对手术本身存在恐惧心理,常有紧张、抑郁、胆怯不合作的心理行为。护士应向家属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对年长儿可通过亲切的交谈与和蔼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并予适当鼓励,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可让家长带患儿喜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至病房,通过看书、玩玩具、玩游戏、绘画等,满足其爱好,分散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并鼓励其与同房患儿一起玩,消除其孤独感。对年幼儿提倡家长陪伴,以减少患儿的心理伤害[1]。并尽可能满足患儿及家属在职务范围内的需求。根据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其他治疗成功的病例,使家人获得相关信息,以适当缓解对手术的紧张心理,增加对医护人员、对手术的信心。术前还需向家长交待下列事项:完成洗澡、剪指甲及术前各项检查、实验室检查、禁食时间、手术切口部位、术后引流、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咳嗽、排痰的重要性等,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呼吸道管理 因近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术后低氧血症、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增高11倍[2],故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极其重要的,应做到视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不予请假外出,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场合。如发现有呼吸道感染者,应通知医生暂停手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手术, 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窒息而发生意外。术前三天需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对于有自主能力的儿童应嘱其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手术当天早上的口腔清洁,这对减少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有重要意义。(3)胃肠道准备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厚味。择期手术的患儿麻醉前应常规禁食12h,禁水4h,新生儿及婴幼儿胃排空的时间较快,禁食时间不必过长,但不得少8h。对于急腹症的患儿入院后立即禁食水,以排空胃内容物,防止术中及术后食物返流、患儿呕吐,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窒息等意外的发生。择期手术的患儿术前晚上进食不易过饱,应以易消化的半流食为主,如粥、面条、鸡蛋糕等,禁忌牛奶、豆浆等不易消化的饮料。患儿入手术室前应嘱其排空膀胱,防止术中误伤膀胱、尿床及应用阿托品等药物引起术后尿潴留,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管。结肠、直肠、手术患儿,术前灌肠要用等渗盐水洗肠,以防水中毒。先天性巨结肠和狭窄患儿, 由于长期积粪,灌肠要在术前2~3周进行,其目的是减少或防止手术过程中腹腔污染,杜绝手术后盆腔或腹腔感染的并发症,每日用温0.9%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次~2次。术前 3 d给流质饮食,手术前l d禁食,以保证肠道清洁不留粪块。(4)术前皮肤准备 手术前备皮可在手术前日进行,备皮时注意保暖,对哭闹较多患儿要有耐心与爱心,擦干汗液,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避免割损皮肤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5)术前适应性训练 首先要做好解释工作,让患儿及家长配合,术前1-2 d练习用尿壶和便盆在床上接尿、接便,嘱息儿双腿曲膝,使双脚和腹肌协调用力排便,或用双手轻压腹部,增加腹压,以利排便。习惯床上排便可有效防止术后排便姿势不习惯而引起排便困难,并可预防术后二便污染切口或敷料。对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患儿,需讲解并教会其腹式呼吸、仰卧咳痰的方法。此外,还需指导患儿在术前练习腕踝运动、肘膝运动、肩部运动、下蹲运动、举臂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以上术前训练最好于入院后即开始,教会全套动作,指导患儿独立完成,以便使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及家属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使术前准备更完善、更充分,提高了手术如期进行率和成功率,从而减少了病人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术室 医院 护理/心理学 护士病人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44-02
1 引言
手术在作为外科治疗重要手段的同时,也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急诊手术,由于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以及病人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等原因,对生死感受强烈,恐惧不安程度高。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某医院2008年1月――12月425例普外科急诊手术病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其中男245例,女180例,平均年龄38岁,局麻120例,硬脊膜外麻醉305例。观察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为手术室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2.1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阈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及怕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3 患者心理及护理措施
3.1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等,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另外,介绍同病区同种手术的成功病例,鼓励其相互交流,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3.2 术前心理及护理措施
护士到病室看望病人,说明自己是负责其手术的护士,仔细倾听其对病痛的陈述,应用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手术时的及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受术者逐渐对于所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坦然镇静。
3.3 术中心理及护理措施
在核对、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时,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各项技术操作稳、准、轻、快、干净利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有疼痛或不适发出要予以理解和安慰,如为病人轻轻擦去头上的汗珠,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可以说出来,但是身体不能动,以免移动影响医生开刀,使病人很好地配合手术。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3.4 术后心理及护理措施
术后绝大多数病人由于病情明显好转,心理愉快,但也会出现新的心理动态,如有的病人怀疑、担心自己是否能恢复正常活动的能力,下床活动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因怕痛而放弃锻炼,有的病人有自强心理,不认真执行休养中注意的问题,不甘心躺在病床上,这些心理都对术后康复不利。因此,对怀疑心理的病人应以关心、鼓励功能锻炼,对有自强心理的病人则说明卧硬床休息的重要性。
4 讨论
在对425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形成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业务为主体的工作关系,把手术效果、病情的整体康复作为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系统化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术中、术后疼痛的耐受性明显提高,自觉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使病人得到了安抚和激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探索及心理护理是病人尽快接受手术,病情有效恢复重要手段之一。贴切的心理分析,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精细的艺术,可使病人以最佳心身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恢复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手术病人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的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护理;外科护理;应用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1]。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也是贯彻“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外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诱导,解除术前心理负担,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其健康的一种护理手段[3]。
1 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外科患者多数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有部分慢性疾病需要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长期折磨,加之对医院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常表现为痛苦、焦虑、烦燥、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对疾病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更加重了其上述的心理问题,加大了对将要进行的各种治疗包括手术的恐惧感,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变得很差[4]。对于急诊患者,因病症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往往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急燥、怀疑、消沉、担心等复杂心情[5]。这就要求外科护士更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2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分对待。对于慢诊患者可逐渐深入。首先,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自我介绍,帮助患者了解熟悉医院的环境及制度,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和恐惧心理。外科患者怕手术中疼痛或大出血,怕麻醉意外或是否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怕手术不成功,怕手术后对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5]。因而,护理人员要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介绍病情。此外,不同的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异常,如肿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如经济困难的患者担心费用太高,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问题要有针对性的给予正确引导。对于急诊患者,护士熟练的操作、准确、敏捷、有条不紊的动作,会使患者产生信任和依赖感。果断、简洁的行为、和蔼的态度、冷静的表情、平稳的声调都能在潜意识中稳定患者的情绪[2]。使其更加配合治疗,增强信心。对于术后的疼痛、烦燥和不适,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指导患者的饮食,帮助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医氛围,对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康复都十分有益。
3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易兆聪等[6]认为受术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①怕死在手术台上;②害怕疼痛;③担心手术做得不好;④担心花钱太多;⑤担心自己患的是绝症;⑥担心术后不能劳动(工作);⑦担心手术时间过长;⑧要求保留脏器;⑨惧怕输血;⑩其他等。护士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3]。申伟莉通过甲亢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骨折患者等典型事例说明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5]。此外,孙情、吴桂真、丁玉杰、于美华、张艳丽、王雪娟、耿华、周艳红、许玲珠、王北京、朱梅萍、王秀坤、王朝霞、宋祥芳、昌爱琛、张守华、宋叶青[7-23]等也从不同的病例阐述了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疾病的困扰,心理上的确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外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以配合诊治取得最好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22):3220-3222.
[2] 冯继云.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51.
[3] 何巧玲.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吉林医学,2010,32(3):589.
[4] 高丽珍.外科病人的一般心理及护理应对.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162.
[5] 申伟莉,颜廷霞.心理所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3):264-265.
[6] 易兆聪,唐英,李娟.对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探讨.西部医学,2007,19:704.
[7] 孙情.心理护理对外科危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08,9:116.
[8] 吴桂真,吴庆珠,李爱军.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社区医师,2006,8:107.
[9] 丁玉杰.心理护理在术前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7.
[10] 于美华,谢玮娜,王媛. 针对四川地震伤员择期手术前的心理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19.
[11] 张艳丽,蒋慧.心脏介入患者心理问题调查与心理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60.
[12] 王雪娟.重症冠心病旁路移植术的心理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
[13] 耿华.手术患者的心态调查和疏导.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27.
[14] 周艳红,赵冬梅.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373.
[15] 许玲珠.外科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2.
[16] 王北京.与患者沟通中不可忽略的几个要点.中国护理杂志,2006,6:18.
[17] 朱梅萍.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观察.工企医刊,2008,21:5.
[18] 王秀坤.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特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现代护理,2007,13:3541.
[19] 王朝霞.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9:48.
[20] 宋祥芳.几种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4.
[21] 昌爱琛.我对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哈尔滨医药,2007,27:77.
【关键词】外科手术;健康教育;护士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12-1
外科患者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病人及家属有针对性的教育,来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健康、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改变,医院护理已经从简单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这种转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手术前健康教育
国内外资料表明,术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大多数外科患者除了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之外,还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术前普遍有恐惧感或各种顾虑、紧张的心理情绪。调查表明,手术前引起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此为:不了解手术、受医护人员冷落和医院环境不适等。这些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和休息,而且对施行手术也非常不利。而护士作为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对象,患者在心理上对护士有一种有较强的依赖感。护士做好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对病人情绪稳定及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护士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情,深入浅出地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病人讲解各项手术的时间、方法、目的、意义,使病人主动配合。例如:对于留取化验检查的血、尿、便样本,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样本的采集要求;做皮肤准备时,应向病人讲明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可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做呼吸道准备是改善术后通气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做胃肠道准备的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做药物过敏试验是为了防止术中物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产生过敏反应;对有吸烟习惯的病人,要求术前1周~2周戒烟,积极预防或治疗感冒,坚持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对于做胸部和腹部大手术的病人训练做深呼吸运动和有目的咳嗽等,以防止术后肺部感染。这些工作可使病人心理有充分的准备、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帮助病人建立有利康复的健康行为,从而有效的减轻或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情绪。护士可将健康教育知识办成宣传专栏或整理成册,做成卡片,甚至制成挂图或音像资料,使病人通过反复阅读、听录音或看录像获得所需知识,为手术做好良好的准备工作。
2手术后健康教育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应激,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术后患者清醒后,护士首先满足病人的需要,做好心理抚慰,调动病人的内在潜力,配合治疗与护理。这当中,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尤其是术后早期,病情不稳定,加上患者的恐惧心理,所以会更信赖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所以护士除了认真观察病情和护理外,还要通过教育的方法向病人传授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知识,让病人懂得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并加强功能锻炼。如:对肠道手术,在术后病人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在床上活动,可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做床上移动和翻身、腹部按摩,尔后逐日下床活动,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如泌尿道并发症常见尿路感染,术后协助不习惯床上排尿者坐床沿、或站立排尿。对病人进行卫生指导,鼓励病人多饮水,冲洗泌尿道。另外,护士还需要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正确进食,防止术后腹胀、便秘。让病人明白合理的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如:食道癌术后的病人需留置胃管,而有些病人因有喉咽部不适、耐受力差,常有自行拨出的现象,这样易出现食道吻合口瘘。护士通过向病人讲解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目的,使病人易于接受,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出院后健康教育
出院教育是指病人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所进行的教育。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养的调整和家庭护理。因此,在对外科患者进行出院教育时,应注意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其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主要关注的是出院后的药物的服用、饮食以及活动与休息、是否复诊、何时复诊等问题。一般向病人讲解有关病情现状,如何巩固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为病人制定详细的家庭护理知识手册。如:药物如何服用,药物引起副作用的反应,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复诊日期等。并指导病人和家属学会自我护理技巧。特别是近期要注意的问题。如切口护理:近一周内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1周内不可洗淋浴或坐浴,避免污水流人针孔,引起感染。注意饮食调理,饮食不佳是术后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病人康复。可根据不同手术进行饮食指导,如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的病人,应指导病人多饮水,以达到利尿的作用;胆囊手术后的病人,由于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病人对脂类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导致脂性腹泻,宜定时定量采用低脂饮食,术后3一6个月消化功能逐渐恢复后再逐步调整饮食,并告知病人定期到医院复查和随访时间。
总之,我国开展外科手术健康教育中,必须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病种及手术分期护理要求和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性的特点,建立全程、分期教育模式。这就对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医院要不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要求护士结合工作实践交流健康教育体会,并以科为单位,及时总结归纳以业务学习形式,不断指导培训,丰富知识以提高护士的主动性,从根本上转变护士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1世纪将是外科学的“分水岭”:外科学将从20世纪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麻醉学、无菌术、抗生素为支柱的最大侵袭性外科,发展成为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影像学 、光学、机器人以及计算机辅助为支撑的最少侵袭性的分子外科学。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微创技术蓬勃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前景是广阔美好的。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微创技术在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关于技术要点、难点、路径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不断涌现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思考。为此,本刊专访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蔡清萍教授,并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微创外科的“无中生有”阶段
近 20年来,以腔镜外科技术为龙头的微创技术带动整个临床外科医学界并引发了一场微创医学革命,微创外科与器官移植一起成为 21世纪临床医学领域两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所有在微创理念指导下的微创诊疗,不仅涉及胸腹部外科、妇科、泌尿外科、骨科,而且影响到消化科、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甲状腺乳腺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眼科、呼吸科等许多领域。微创技术在多学科、大范围的应用和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微创外科的横向拓展,同时微创外科在各个专业内又在不断向更精、更细、更强地纵向发展。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诞生使已装备精良的腔镜微创外科医师如虎添翼,也使微创外科医生与病人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蔡清萍教授借用《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将微创外科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1)“空城计”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是现代微创技术的萌芽期,外科医师在不能得到认可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极为困难和艰巨的探索,微创外科的发展基本处于空白期;2)“树上开花”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段时间微创手术由相对简单的腔镜胆囊切除迅速广泛应用到腹腔其他脏器(如胃、肠、肝、胰、脾等),腔镜手术的优越近期疗效得到认可并被应用到腹腔以外的腔隙(如胸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3)“无中生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此之前微创手术大多以“腔镜”手术为主,即在固有腔隙的环境下进行手术,进入“无中生有”阶段后,外科医师开始尝试在非固有腔隙的组织器官中建立微创操作空间并实施手术,比如乳腺、甲状腺等没有自然腔隙,腔镜医师通过溶脂术、帐篷搭建及隧道构建等技术建立人工腔隙后实施微创手术。外科医师在探索创新技术时除了要考虑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之外,还要确定技术的安全性,比如在非固有腔隙中灌注气体建立操作空间时CO2更容易弥漫全身引发气肿及高碳酸血症等;溶脂术也有一定危险,操作不好的话可能会出现脂肪栓塞等严重问题。
微创时代的传统手术
外科强调以手的操作来治疗疾病 ,手术刀是外科学的标志 。外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整个 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外科学更臻于成熟。外科的治疗模式总是服从于不同时期的医学观念 ,外科学本身并无“巨创”和“微创”之分,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也绝非势不两立,这完全取决于医师对特定疾病治疗的理解和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年代的医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微创手术也会有不同观点。
蔡清萍教授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趋于“四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远程化(远程化要借助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四化”在微创技术的发展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如何通过减少对机体的侵袭性以及增加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快速康复提高近远期疗效是医患双方的永恒追求,因此微创技术是未来外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微创手术的理论基础和传统手术一样是建立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肿瘤学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体系上的;微创手术方式和原则依然遵循传统手术的要求;微创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但依然存在缺乏触觉导航、突发损伤难以控制及操作空间无法建立等不足,需要传统手术的辅助,因此传统手术是微创手术的基础和保障。腔镜外科医师既要了解腔镜手术的原理,又要熟悉器械的操作使用,适应镜下解剖的辨认,配合好眼、手、脚的协调操作。腔镜手术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在腔镜下器官组织的成像被放大,解剖暴露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准,对重要器官组织的保护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医生在腔镜下沉浸于局部效果的放大,可能会丢失整体感,这就需要外科医生要有很好的整体观。当然现在手术时腔内都只有一个摄像头,如果有一个整体摄像头再加一个局部摄像头,可能就会解决此类问题。
微创技术发展于传统手术,近期疗效又高于传统手术。技术上,微创手术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传统外科手术,已成为部分良性疾病手术的金标准,但是对于某些疾病如进展期胃癌等微创手术未必对病人是最合适的。对于这些新手术、新技术,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将微创技术和传统手术从手术的实用性、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大宗病例对比研究,为微创手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积累第一手资料。
微创外科的深水区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医师手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常常让蔡清萍教授这样的外科医师感到如履薄冰。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上日渐突显的优越性,它已成为诸多年轻外科医师争相学习的目标 。但是三四级以上腔镜手术其难度与传统手术不同,对主刀和团队提出很多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在市场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基层医院争先引进设备,有些在技术力量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展腹腔镜外科手术业务,导致并发症或器官损伤屡见不鲜。这些做法既损害病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蔡教授坦言,随着外科医师对手术技术的深入挖掘,微创技术不断突破技术难度、盲点(如反穿刺技术、圆形和直线吻合技术等),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微创技术健康发展值得重视。首先需要对医院以及微创外科医师的微创手术专业资格进行认定,而认定的标准应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进行系统、规范、合理的制定。其次微创外科医师除了要接受全面完善的基础课程教育外,还要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接受有关部门的评估,考核通过才可实施微创手术。第三是制定与医师职称能力级别相对应的手术分级制度。总之可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应该具备经验丰富的人才、较强的多学科综合实力、先进的仪器、完善的教学课程及训练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微创外科医生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保证我国微创外科的健康、稳步发展 。
微创技术是现代外科医师的有力武器,创新思维才是外科的灵魂。临床外科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在千变万幻的环境下的“外科决策”,在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尤其是术中)随着手术刀的移动,外科医生必须迅速地做出各种判断,而正确的外科决策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外科医师应该做医院里的“核心轮”,疾病的综合治疗模式以及大规模的外科“行动”已超出了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要求多学科的联合,要求有熟悉各学科的核心组织者,这个任务自然落在外科医师身上。将来的外科医生若只会使用手中的手术刀甚至微创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求具有驾驭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能力,但对于从当前的超细分科下培养出来的外科医师,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外科技术与技巧的重要性虽然不会削弱,但是将来的外科医师应该更善于思考、更博学多才、更能融入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潮中去,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微创外科的艺术
与蔡清萍教授交流的过程让笔者觉得很“享受”,从他口中我们不仅了解到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许多前沿知识,他对于学科发展建设的很多理念更让我们觉得如沐春风。2008年,他曾提出对微创外科手术的设想,并已成为医院胃肠外科现在的科训――“稳中求方、方后求快、快中带美、臻于艺术”。“稳中求方”,慢是稳的起点,有了稳才能求快,稳是由慢到快的立足点,稳是第一步,开车要稳,开刀也要稳,稳就是要把病人的安全放到第一位。方,乃方略、方针,要遵循指南,要在循证医学的引领下做到稳,像小朋友写字一样,每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稳稳当当,接下来才可以写草书,手术亦是如此,只有练好基本功,掌握了手术之“方”,才可能追求快。而快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原则、有方略的快。这就对外科医生有更高的要求――手术台风的建设。怎样形成自己的台风呢?这要下很多功夫,也是一位外科医生毕生经验的积累。自然科学之父是哲学,自然科学之母应该是艺术,医生在手术的时候只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让治疗臻于艺术,让患者收获更多满意。
关键词:泌尿外科 护理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9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69-02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的改变与人们对医院护理总体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护理模式逐渐从“以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患者为主”[1]。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目的在于探讨分析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与患者的心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23例;年龄58~79岁,平均(65.1±10.2)岁;病程1~32年,平均(4.8±3.2)年;其中尿路结石8例,尿路感染12例,尿道口异常3例,观察组23例;年龄55~80岁,平均(65.4±11.3)岁;病程1~30年,平均(5.0±3.1)年;其中尿路结石9例,尿路感染10例,尿道口异常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外科护理特点与患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 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医疗水平在不断的发展,泌尿外科在外科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泌尿外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由于护理不到位等原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病情恶化率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研究发现,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现今,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衰退,麻醉和手术预后都比较差,因此,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①术前准备: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增强抵抗力,同时检查心、肺、肝、肾器官的功能,排除禁忌证;术前2天减少饮食,术前清洁肠道、进行肠道消毒。②预防感染:由于泌尿外科的治疗周期较长,因此预防感染十分关键。患者卧床期间,定期进行的变换,同时辅助患者完成翻身运动,防止局部压疮的出现;定期清洗女性患者的会位,防止瘙痒;抬高上肢促进静脉回流,改善患者水肿状况;注重口腔卫生,定时刷牙漱口,一旦发生异常需立即汇报给医生。③饮食护理:根据泌尿外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的日常饮食遵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磷的原则,可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另外尽量给予患者喜好的食物,以避免食欲不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2.2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泌尿外科所收治的患者绝大部分属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人群由于器官功能下降,导致机体衰竭,对外界环境的调节能力减弱,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因此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高[2]。对他们的内心也是严重的打击,有时会有孤独、寂寞感,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就显得很有必要。对待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必须像子女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家常,能够容忍他们的脾气;了解患者的爱好并且给予支持;老年患者合并慢性疾病的可能性高,因此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疾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保持愉快、乐观的生活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态度要真诚亲切、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另外需要了解不同时间段心理护理的区别与联系,确保患者始终相信护理人员,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为(8±95)d,对照组为(8±1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就诊时要忍着病痛还要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难免会有抑郁、烦躁等情绪。首先应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忧郁等情绪,对此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考虑的前提下,应该调室温在22~25℃,湿度在50%~60%,无噪声、强光刺激等。
护理工作在避免尿道感染的发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术后每日需要用冲洗液对膀胱进行清洗,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果护理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泌尿生殖系的感染;选择合适的时机拔除导尿管以预防尿潴留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尿管通常留置3~5d,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清洗尿道外伤以预防尿道感染的出现;存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等慢性病史患者的抵抗免疫能力降低,同时会造成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下降,使得患者的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对护理管理有更高的要求[3]。
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切实为患者考虑,在手术过程中,不要谈笑风生,以免引起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患者的态度温文尔雅,让患者有安全感。整个手术过程中,最好不要出现器械间的碰撞声,所有参加手术的医务工作人员,应该沉着冷静,用清醒的头脑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况。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外派出去学习。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在生理心理上给予最大的满足状态,降低不适程度[4]。医疗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用药原则对于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好处,达到治疗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充分了解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与患者的心理特点可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护理的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圆满完成,同时也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参考文献
[1] 许文莉.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3(2):159,161
[2] 朱丽敏,梁迎春.心理护理的实践与认识[J].工企医刊,1998,11(3):83
[3] 唐淑芝.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09(12):153
一、引进医学图书的好处
很多国外的医学名著代表了先进的学术水平,并拥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我社引进的译著既有大部头的经典专著,也有小册子,它们各有所长。大部头的专著包括《格氏解剖学》(第39版)、《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Rosai & Ackerman 外科病理学》(第9 版)、《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等,这些名社名家的作品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了从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到临床的各个方面,并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国内不同,国外很多知名学者会降低姿态去写一本针对实习医生或住院医生的小册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册子需要作者更高的逻辑性、更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学科整体的把握能力。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曾于2006年出版过一套“放射学家掌中宝”丛书。这套丛书的特点是采用条陈式的语言风格罗列医生在实际的影像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答。书虽小,但实际应用价值却很大。
在引进、出版国外医学译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团结大批优秀的学者,使他们成为宝贵的作者资源,继而为开发本土图书创造机会。与译者的沟通交流往往能够启发我们产生新的点子和对图书市场有更进一步的把握和理解。比如笔者有一次看到爱思唯尔公司出版了一本《微创胸外科手术图谱》(Atla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ic Surgery),笔者当即反应这是一本好书,并请一位专家对该书进行评估。这位专家对该书持肯定意见:国内胸腔镜的使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很多医生都急需言简意赅的手术讲解图谱,更何况该书的作者经常到中国讲学培训。后来这位专家也很高兴地承担起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并且,在进一步的商谈中,该专家提出有必要出版一本胸腔镜方面的病例精粹,于是双方就有了两本书的出版合作。
通过对外版书的甄别、论证和引进,我们可以在体例安排、装帧设计和宣传营销等方面学习到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原创图书水平的提高。很多外版书的切入点和体例非常吸引人。比如北医社曾经出版过一套“骨科手术操作技巧丛书”,这套书的特色在于图片多,图片和文字的比例大概为1:1,每一种手术的文字说明仅保留了最为重要、需要临床医师特别注意的部分,避免了教科书式长篇累牍的叙述。这种由作者原创,并且高度提炼的写作方式在国内的科技专著中很少见,很多专家对这种写作方式非常认可,读者也都对其赞不绝口。好的装帧设计是提升图书品质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内很多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不是特别讲究,从外版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设计者在颜色搭配、版式设计以及封面和封底设计上的良苦用心。①此外,外版书对宣传介绍非常重视,封底介绍赏心悦目,配以平实、严谨、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的语言,很少夸大其词。这种封底宣传让人看了就会感觉特别踏实,对图书也会产生信任。
二、医学图书引进的选择标准
国外医学图书的科技含量比较高,图书制作水平也比较高,再加上要支付较高的版税、翻译费,每本书的盈利率较低。所以我们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精密论证,避免盲目引进。
根据我们的经验,经典和实用这两条原则是版权引进的关键,目的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取国外医学图书之长,弥补国内图书市场之短,满足国内读者的需要。②为此,我们就必须充分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差距和差异,选择引进适合的图书。有些译著的内容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比如一些经典图书《米勒麻醉学》《尼尔森儿科学》等,但是有的图书本土化的特色比较明显,比如美国和中国在医师培训和考核上采取的标准和制度不同,即对美国住院医师适用的图书在我国可能并不适用,因为两者虽然在名称上同属于“住院医师”,但是它们有各自的内涵和要求。所以,我们在引进图书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了解某细分市场的读者需求、市场空白、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外医学在此领域的优势,内容上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以免出现引进之后却不适用于中国图书市场的情况。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另一层意思是取引进书之长,弥补本版书之短。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自己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根据出版战略合理引进译著以壮大本社的图书品牌。相对于本版图书来说,引进图书的出版周期短,一般一年半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出版(其中包括一年的翻译时间和半年的出版时间)。这对于本版图书创作实力不足的出版社来说是一条提高竞争力的捷径。
三、引进医学图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医学图书引进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控制好出版周期。国外经典的医学专著大都会在3~4年后推出新版,有的甚至两年之后就会出新版。我们在选定图书以后,一定要合理安排翻译周期和出版周期,以免在新版或其他更好的替代品种上市后才出版,从而失去商机。
其次,要选择优秀的译者,严把内容质量关。选择译者时要尽量选择业内口碑较好、认真负责的译者。对于几百页甚或几千页的大部头图书,参与翻译的人数往往很多,甚至会建立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翻译队伍。译者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常见的问题有漏译、误译、语句不通顺、名词翻译不统一。以下几种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第一,译前制定翻译标准:在翻译前协助主译制订统一的翻译标准并分发给各位译者,翻译标准包括翻译应达到的水平、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医学图书来说,制定翻译名词表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名词使用混乱或者不符合科学技术规范名词的情况。同时要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以保证翻译的规范和严谨。第二,建立交叉审稿机制:对于大部头的图书来说,交叉审稿更具有重要性。译者对其翻译工作会更加尽心,并且,经过不同级别人员的把关,稿件与原著会更为贴近。
再次,要注意处理好与原版图书出版方的关系。第一,要遵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国外的出版集团比较注重信誉,我们在做版权引进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合同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③国外出版集团大都比较重视合同,在合同上会对相关条款做特别细致的规定,比如原版书的封面是否可以沿用、封面上需要注明的内容、版税支付的时间以及方式、提交销售报告的时间、寄送样书的时间等。我们在审定对方提供的合同时也必须特别仔细,如果有问题就需要及时提出并修改。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必须履行,有时哪怕是很小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就会损害我方出版社的信誉和形象,或者导致不必要的纠纷。第二,要注意第三方版权。有的原版书会引用其他出版社的资料,在医学图书中,通常以图片最为常见。我们要特别小心这方面的版权问题,一定要与原出版社进行必要的沟通,取得第三方授权后才可以出版,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笔者最近责编的一本引进版图书《髋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重建、置换与翻修》就涉及第三方版权的问题,书中有好多图片引用自其他图书。直到图书印刷之前,还有一幅图片没有得到第三方授权,我们只好忍痛割爱,将其删掉。所以,在决定引进某种图书之前,查询是否存在第三方版权必不可少。如果发现有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早联系,以免耽误图书出版流程。
(刘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编辑;药蓉,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副编审)
注释:
① 曹霞.好书应当是内容与形式共舞.编辑之友[J],2010(9).
② 付承桂,徐明煜,罗莉.如何做好科技图书版权引进工作[J].科技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