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5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劳动教育基本内涵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第2篇

在家庭自我服务能力教育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念、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能力好坏的重要因素。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二主要场所――幼儿园,它的自我服务教育又是如何开展的,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新纲要中的“科学、合理”的思想,是否与家庭教育相一致呢?本研究着重分析我园中班自我服务能力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发展方向,寻求一条科学、合理、全面的,并对家庭劳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自我服务教育途径,丰富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从幼儿一日生活中自我服务的内容、时间、强度以及教师的引导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园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教育提出指导性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幼儿从入园开始,自我服务的内容包括入园自己换鞋、擦拭桌椅,课间入厕、洗手、收拾玩具,午睡时穿脱衣服、整理床铺,进餐时分发、收拾碗筷,离园整理活动室等也包括活动中自己整理教学具等。行为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一日生活,从集体活动、盥洗、进餐、午睡、游戏、仪表等方面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时间共约45分钟,基本符合4~5岁幼儿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有的班级增加了照料动植物的环节,引导幼儿从为自身服务延伸到为自己的物品服务,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幼儿园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的自理兴趣和能力。

首先,从教师这方面看,教育方式呆板,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通常会用“应该、不能、要、不要”等命令性的词语告诫孩子,这些冷漠的、带着距离的内容几乎不能感染孩子、或唤醒孩子一起行动的欲望。没有内在的动力激发,也就毫无行动可言。

其次,从活动安排方面看,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脱节。时常会出现教学活动中教孩子擦桌椅,平时却不闻不问的怪现象。这不仅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生活性、操作性,也反映出教师的日常教育能力不足,意识不够突出,将幼儿自我服务教育的最佳契机白白丢失。

再次,从孩子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幼儿缺乏坚持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觉性严重不足,往往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当然这种现象与孩子的家庭培养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幼儿园的教育实施力度不够,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

最后,从家园联系方面看,部分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包办代替,与幼儿园的教育不一致甚至相矛盾。长此下去,造成了许多孩子懒惰、任性,甚至出现“两面派”等个别现象。

四、指导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教学机制、班级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将自我服务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的实际行动中去。

教师应具备随机教育的思维和能力,不断强化巩固生活习惯、行为常规。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放松,不懈怠,让孩子自始至终都在正确的指导下、融洽的集体氛围中进行行为练习,确保孩子的每一项操作技能都能扎实掌握。

(二)教师应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分析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独立自主。

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寓浅显的道理于具体的事例中,引起幼儿模仿。

在幼儿的生活周围,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样,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样。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或情境表演的形式,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在角色交往中体验学习,还可以开展以大带小活动。如可以带中班幼儿去大班参观哥哥姐姐是如何安静、愉快地进餐的,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必须注意的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一再强调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保持整洁。可是教师自己的办公桌上总是乱糟糟的,堆满了书本、教学具等东西: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洗手,可教师经常放下铃鼓就拿起勺子装饭盛汤……不难想象,在教师如此的“言传身教”下,班上的孩子能养成讲卫生和爱整洁的好习惯吗?

其次,加强行为练习。除了在自然生活环境中幼儿每天所进行的自我服务练习之外,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劳动竞赛。如叠衣服比赛、擦桌椅比赛、叠被子比赛等等,让幼儿通过竞争的激励手段,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利用生活中随机创设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将衣服脱下胡乱堆在一起。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这么多衣服堆在一起好吗,为什么?”让幼儿体验杂乱、烦躁的情绪,从而激发幼儿产生整理衣服、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的欲望,无形中又接受了一次劳动意识和技能教育。

行为练习还可以渗透到游戏中。例如在手工区提供鞋样,让幼儿练习系鞋带;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的衣服,孩子们可以帮娃娃穿脱衣服、扣钮扣、拉拉链等。而且游戏区的环境更加自由、宽松,孩子们兴趣倍增,更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宽容对待,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的能力发展总是存在个体差异。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教师通常给予更多的关注,偏偏是那些不爱动手、习惯较差的孩子,教师似乎总缺乏耐心。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呢?孩子的表现固然有自身与家庭的影响,但在幼儿园中,他就是你的教育对象,你的教育职责所在。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及时地肯定。这种肯定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微笑、亲抚:也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小红花、小印章。其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印章的图案,小手奖给爱清洁、讲卫生的幼儿,小碗奖给饮食习惯好的幼儿,小花送给会收拾玩具的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周评与随机评比相结合,达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并重的目的,不断促进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发展。

(三)家园配合很重要。

第3篇

一、因地制宜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劳动课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及劳动教育。为便于教与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合为系列课(同一年级的相似内容进行归类),合理调整顺序。

(二)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每上好一节劳动课,完成一项劳动任务,都离不开学生实践所用的材料,因此,教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小学劳动课教材大部分内容属于乡土教材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趋于合理性。

二、注重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质疑问难中创新。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创新个性。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问难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质疑。

(二)在合理想象中创新。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荒诞离奇的问题,也不能打击他们,而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白圆其说。

(三)在动手操作中创新。教师要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动手操作活动是劳动与技术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而兴趣又是调动学生进行创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学生实际学习环境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

三、落实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教无定法,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在同一课程中,也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用哪种方法更实用呢?从它的编制特点来看,我认为“实践教学法”才是上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法宝。因为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堂实践是劳动实践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实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场所较小,所以在选择课题时要选一些活动量小、材料容易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主要方法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使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劳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在家务劳动中实践。家庭实践是劳动实践中基本实践活动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劳动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但是却不能进行课堂实践。确切地说,是不能使全体学生进行课堂实践。

(三)在生产劳动中实践。生活实践是劳动实践基本实践活动的升华。课堂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劳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它的实践活动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第4篇

大连市甘井子区学生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劳技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基地。劳技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项目23个专业室,日接纳学生1200多人,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劳技中心有教职工45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是一支专业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塑造美丽人生”是劳技中心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为全区21所中学提供了体验、开题、实施、指导、评价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快乐”。十几年来,劳技中心稳步前进,内涵发展成为学校成长的新亮点。

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技中心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程实施也在同类基地中处于示范和引领地位。

一、科学管理使劳技中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区域运行模式盘活,从德育目标体系完善到专业选择“超市式”管理,从评价体系建立到办学目标确定,无不体现了劳技中心的发展与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更科学、内容更丰富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劳技中心从技术基础、家政指导和职业引导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烹饪、面点、陶艺、金工等11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项目,由此形成了最初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需求,将“探究、创新、成功、快乐”作为劳技中心新阶段的办学理念。依据地方特色、办学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劳技中心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设计开发了编结、圆雕、面塑、软陶、茶艺、烘焙等18个专业课程。

对于未来新校区的建设,我们将把学生的活动区设计成操作实践区、技术体验区、技术拓展区、作品展示区、技术科普区五大区域;把操作实践区划分为美味生活区、美画生活区、美奂生活区、技术生活区、数字生活区五个个性区域,构建出劳技中心的完整课程体系。

2.“超市式”管理,倡导自主选择

劳技中心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在专业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专业,实行“超市式”管理。自主探究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什么比兴趣爱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被动安排为自主选择,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乐趣,其研究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构建“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

2002年,在全国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劳技中心也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经过反复研究与实验论证,我们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最好抓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手足无措、迷失方向;学生可以收获更多,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劳技中心成功构建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融合其他领域。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课堂,经过探究、实践、创新的学习,再带着研究课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调查,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已成为基地办学的有效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4.完善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

依据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劳技中心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办学重点。德育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就卫生、纪律、就餐、安全操作等方面,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课堂德育渗透,在目标分解与教案编写、课堂目标落实、经验总结与提升等环节突出n堂主渠道的功效;三是研究性学习对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创建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真正体现“时时处处皆德育”。在关注学生实践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人为本,用“劳动教育塑造学生的美丽人生”。

5.建立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改进、提高,劳技中心逐渐形成了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可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既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让他们在整个活动中都能感受到评价所带来的收获。改变原有的注重结果评价为注重过程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与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功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二、专业发展能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

1.目标教研,打造精品课堂

为培养“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主、思想上自强、有道德、有理想、有个性、有特长、有科学、有素养”的一代新人,就要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获得成长。教学构想的实施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劳技中心始终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四个必备、三专多能”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了基于岗位、课堂、问题以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着力打造“学前教育与理论探究、探究式教学、操作体验指导、创新引导及研究性学习与指导”五大课型精品课堂,实现“推门听课”的互助合作课堂,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真抓实练,努力为新课程的改革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

教研或科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关键还取决于学生的感受。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升级着课堂的教学模式――“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自主感悟,自己观察,自己操作”。劳技中心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都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知识搜索、技法探究、过程体验、作品鉴赏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个性,彰显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谈自己的困惑、成功的经验、探究的结论,或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可以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如“学到了什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悦,等等。这种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摆脱束缚、解放思维、尽情投入,真正体会“探究、创新、成功、快乐”。

3.任务驱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为了促M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任务驱动式”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带徒等一个个鲜活的任务,渗透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较好地促进了中坚力量的成长,也带动了一批教师的进步,使他们既是成功的“教书匠”,也是勤奋的“研究者”。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在省市教研员、专家的指导下,劳技中心教师编写了《甘井子区区本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该教材已成为省定规范性基地通用教材,并被评为“辽宁省推广教材”。劳技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大连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大连市基地课程标准》《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现都已出版并投入使用,为更大范围的课程开发做着贡献。

三、完善功能定位,更好回馈社会

第5篇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第6篇

所谓全面素质并非单指个体心理生理的先天特征,而应包含后天培养练所得的文化因素。素质包含了个体与群体先天素质和后天素养之所得,应包括:(1)身体素质:指体质、体能、体魄以及身体力量运动的诸多特征;(2)心理素质:指认识、意志、情感、机能品质及特征;(3)知识经验(科学、文化、专业);(4)价值观念;(5)实践操作;(6)人际交往。可见素质教育涉及和指向的是个体和群体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实现这样的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毫无疑问,艺术教育在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把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艺术教育标举到今天的高度,绝非空穴来风。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教育家、社会学家们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这三个文化疆域知识的融合贯通是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人们曾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艺术教育这“匹”“马”是否能够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现在终于认定这绝非一匹“驽马”。

1.何谓“绘画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教育这个概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模糊不清,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绘画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但大部分陷入各种误区。考察古今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对此进行探究。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教育的观念和实践大体上是注重教化、审美、实用三大价值取向。最最记载于《左传》的伦理教化的绘画艺术教育;记于《考工记》中的实用绘画技能艺术及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艺术等都是很有思想的,值得我们学习。如那时人们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古人论画不盯技法,而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境界、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综合反映。因此,绘画艺术教育决不仅限于技能而是要全面学习。明代董其昌曾指出:学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甄鄂,随手写生,皆为山水传神矣。”自古倡传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

近代以来的绘画艺术教育是指1840年以来160年的绘画艺术教育。前100年突出特点是片面强调实用意义,到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从开放的视野出发,提出全面分析绘画艺术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美术教育,绘画艺术的概念似乎不言自明。其实不然,以往人们对其理解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强调绘画本身,或者着眼于教育功能,认为就是通过绘画达到通过德育智育的目标,这些看法是比较片面的。绘画艺术教育是一个“绘画”、“艺术”、“教育”多元整合的结构元素。重视“绘画性”即绘画操作和创作,使绘画艺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操作、创造性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教育性”至力于发掘和发挥绘画艺术教育的多种教育功能和效应,实现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艺术性”使整个绘画艺术教育始终沐浴在审美的洗礼之中,在艺术美的熏陶、感发中潜移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表述为:“它是以绘画为媒介和载体,施受双方共同参与操作,并通过艺术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人的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动作上的简易性、自由性,效应上的非强迫性和融洽统一性的长处。

2.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特点

从总体上讲,学校的绘画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绘画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绘画艺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向他们普及美术文化,而不是注目于少数美术尖子。全体性是保证绘画艺术教育不背离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普及性和基础性的。在保证全体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再谋求包括绘画艺术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其实在人类早期社会,艺术与生活就是溶为一体的,从人的天性讲,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属于全体人民,它被体现为全民的一种素质。由于社会分工,虽然涌现出个别艺术家,但广大群众却成了“艺盲”,以广大民众的无艺术换取个别的高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艺之哀。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要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绘画艺术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要游于艺,但又不专于艺,使绘画知识技能成构建人的基本素质的积极因素。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思非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因为绘画艺术本身展示的正是人的丰富性。用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有促于消除学生表现欲上的压抑感,让学生更积极地表现自我,在绘画活动中即使表达的方式不成熟,表达的意图模糊也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总把别人难以介入的自由价值作为目标,这种没有压抑的自我表现若得到呵护而稳定的发展,就催进自我实现的萌芽发展。

绘画艺术教育鼓励个体差异。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绘画艺术教育竟评鼓励学生个人特质充分自由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要求。学习过程是激动自己心灵,张扬个性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它是一种情趣的过程,绘画教育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能否为家,甚至不在于其作品的结果如何,而是让学生专注过程,体会从中的乐趣。沛西.能讲过一句很有启发的话,他说:“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这正是绘画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理性教育以及影视,文学等其它门类艺术教育特性所在。

3.绘画艺术教育对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功能价值

3.1 绘画艺术教育的文化建设价值。

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教育,虽然不以培养专业画家为目的,但是培养和造就无数懂得绘画,有能力用绘画语言表述其情思意趣的美术文化建设者,拓展了绘画空间,促进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文化建设。因为绘画所有的价值功能都是靠创造绘画作品和从事绘画活动来实现,而不论它是原创.摹仿.精品还是平凡之作都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性质的绘画艺术教育成果。形式多样的绘画作品为大多数群众提供精神粮食,同时也为自己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3.2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审美教育功能发展。

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塑造一钟感性情感,按中国传统美学说法,也就是陶冶性情。”通过性情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生命感受的丰富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绘画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有效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视象感受力,从而培养出审美视知觉。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用实际的生活目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总难超越实用的目的,所以视象感受能力弱,而功利主义分辨力强。一般的人,包括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形象直观力.联想力几乎丧失,造成艺术趣味底下.审美能力缺乏。由此若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首先要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同时以直接方式陶冶人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超越的自由态度,和谐有趣的行为方式。绘画艺术在这方面作用无疑是其他艺术教育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受教育者得到了一种高雅的生活趣味,充实闲暇的活动,以高品位的情感取代低级庸俗的行为,从而全面提高了人生活的审美素养。

3.3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

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社会高快发展中,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学习.工作,让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和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五大不良心理,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心理,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和有效开发的心理教育,就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作画者心理现实的展示,所以,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心理内容,绘画中蕴涵的心理内容和绘画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效应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中,作为普通绘画艺术教育虽不以创作为教育目的,但必要的.经常性绘画作业.习作仍是教育内容之一。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绘画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好是一种心理磨练的过程,这是绘画作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它恰好对学生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绘画过程是高度自主.不带任何强制性,是高度个性化,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框,受教育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主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独创.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使盲从.依赖.自卑等心理得到矫正。其次绘画要专心安静,具有严谨的条理性,对浮躁.焦虑.粗心等不良心理的消除,纠正具有很好效果。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心理。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画展.校园画刊.手工角)都可增强学生之间交流协调合作机会,对克服和矫正孤独.封闭.自卑心理都有很大助益。

3.4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

鲁迅在谈到美术的德育功能时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之人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这段话道出了绘画教育能辅翼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内化,催化道德形为走向自由。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画面在大屏幕上巨幅画像冲击视觉时,学生目簦口呆,来自农村的学生若有所思。课后,不少学生改了铺张浪费的毛病,说画上的“父亲”就是自己那在农村劳作.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的父亲。可见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有时真能发挥预想不到的道德教育作用。

3.5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智育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主要不是灌输绘画知识和技法练习,而是培养视象感知和视觉思维的能力,进而培养艺术情趣.陶冶情操。这就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舍弃感性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理性思维模式,认知逻辑结构在教育过程和方式上,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以某种符号.文字表达概念.定理.公式等严密的理性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绘画艺术教育正如前所说,是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意自由性,两者性质不同但又具有和目的的互补性。绘画教育能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如罗思非德所言:“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感觉的开拓和成长都被忽略,如果没有艺术教育的话,儿童几乎不会注意到感觉的意义和性质。”在整个教育中绘画教育在训练人的视知觉形象兴趣,增强视觉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提高对事物基本图形的识别力,提高视觉图象的记忆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直接促进智力发展。

3.6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绘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它对操作系统的训练,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最佳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在人生的孩提时代,绘画活动当是他们接触并实施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从小学到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简直就没有多少技术操作性的训练,所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绘画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绘画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种技术意识就可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一般的模式,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进入技术过程,实现心眼手等的快速协调。

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是“将就的”生活着,那么现代和将来则是“讲究的”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生活的主人具有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品位生活美的情怀。普通绘画艺术通过以上证明正是培养这种能力.陶冶这种情怀,因此绘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还是能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 罗思非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第7篇

学校后勤保障着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资供应和管理,后勤人员是在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声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服务教育,这种教育是学生在课堂上、教科书中无法找到或看到的教育。而在"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言行育人"的后勤"四育人"中,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作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量。

1.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当师生置生于整洁、优美、文化品位非常高的校园环境中时,就能使人精神振奋、愉悦、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积极向上。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需要学校后勤人员的精心设计,通过学校环境建设,表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把教育体现在有形的学校后勤工作中。

1.1打造洁净优美的绿色校园。按照净化、美化、绿化、硬化的原则,把校园环境当作"隐形教育课程"来打造,一方面我们对校园进行正确定位,规划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榕树林-龙文棋苑)、综合活动区的布局,整体美观大方,生机盎然。一进校门,就可看到绿树、花草,处处花红树绿,处处鸟语花香,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体现了高格调的文化环境氛围,如同走进一所美丽的花园。另一方面,学校的绿化与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绿化管理的劳动过程中,既学到了劳动的知识技能,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培养了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进一步内化为优良的品德素质。

1.2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乏鉴别能力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第一、巧设宣传标语。当你踏入高坪小学,细心的你会发现,校园里错落有序地竖立着精致的宣传标牌,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机灵的动物造型或可爱的植物造型,点缀在优美的校园之间。宣传标语内涵意蕴俊美,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情趣、增进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在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狠抓学校的环境卫生。学校严格落实"卫生评比"和"日常行为督察"制度,加强卫生评比,强调把搞好卫生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视为一体,德育处每天都要组织学生干部对各班的室内外卫生进行评比,对乱扔垃圾的同学给予曝光、通报,慢慢地学生就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习惯,都能自觉地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学校各班还开展了"环保,从我做起"等环保主题队会活动,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扔废弃物,自觉收集饮料瓶和废弃纸张,这无形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提高了思想素质,如今,一走进我校你都能看到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体会到一个拥有良好校风学风的精神文化氛围。

2.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针对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近年来,我校精心规划校园环境,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2.1学校在校门入口处,建成一个"现代科学精神,培育学生公民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精神脊梁"的展示墙,在教学楼布置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题,一层一个方面,校园南楼的两层楼以"仁义"为主题,在每间教室走廊墙上悬挂"仁、义"的历史故事,而在校园北楼的三层楼则以"礼智信"为主题,在教室走廊墙上悬挂相关主题"礼、智、信"的历史故事。校园东楼主要是书画、音乐室,根据这幢楼的楼体功能,我们安装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图文并茂的解说展板。

2.2走廊文化是环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走廊脊梁上设计安装了形状统一的双面展板,摘录了著名的文学名篇,如:《三字经》、《弟子规》、《大学》、《旬子》、《孟子》中的佳句名篇,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3根据学校建筑特色,在教学楼通往操场的过道两旁墙壁上安装中华美德"忠孝"文化展板,左侧为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图》,突出"孝"的主题;右侧围墙有蜿蜒曲折之形,我们安装了"龙之脊梁"――古今名人介绍展板,突出"忠"的主题。

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言语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步养成与环境相协调的好习惯,感受到学校是他们成长的乐园。

3.创设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细胞,班级文化是每个学生都看得见、摸得着、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的文化。

首先,学校对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做了基本的统一要求:黑板上方张贴学校统一制作的"诚实勇敢,文明好学"横匾,中间是鲜红的国旗图案,寓意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要确立为建设祖国而学习的奋斗目标;

其次,教室内两侧墙上的张贴名人名言,用以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第三、各班级设置图书角-书柜里有琳琅满目的图书、开设读书专栏,开展班级文化沙龙,让师生进行心际交流。学校把读书纳入一项常规管理,引导师生品读经典,开展随笔漫谈,感悟教育,让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04-03

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教育部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以看出,培养素质全面、生动活泼的基础性人才,建设各具特色的学校,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适应竞争、主动谋求自身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今,特色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元素。学校只有办出特色,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彰显学校的品质,提升学校的价值和声誉。自治区教育厅于2011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普通高中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区特色普通高中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试点范围、特色定位、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因此,准确把握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特色学校发展观,厘清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路,确保中小学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特色学校的内涵

一般来说,特色是指某一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有专家认为,“特色学校”则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工作从整体上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并能够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人才的学校。特色学校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独特性,即在共性基础上创建的学校整体的独特个性;2.优质性,即优质是个性的基础,个性是优质的外显,特色学校是优质学校;3.稳定性,即特色学校的特色是稳定、成熟的,在一定时期内得以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的;4.文化性,即特色学校具有显著的整体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得到社会认可,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国外,特色学校一般是指“好学校”“品牌学校”,如著名的英国公学,作为一所私立中学,其以培养的学生具有“绅士风度”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英国古老文化的堡垒”。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特色学校”既非专指某种专门学校(如艺术学校、外语学校等),也不是那些“贵族学校”;不能把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混同。我们必须把握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事实上,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学校特色包含于特色学校内,学校特色是特色学校的子概念,反映了学校的局部性特点,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初级阶段;而特色学校是指学校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特点,是学校特色的发展方向。

二、特色学校创建的原则

(一)长期性原则。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从明确和形成学校特色做起到成为特色学校需要经历抉择、阵痛、反复的磨难。事实上,学校的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不断选择与修正。

(二)阶段性原则。特色学校是基于共性,在传承本校优良传统、顺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创建的。一般而言,特色学校发展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办学规范、文化建设、特色凝练;特色发展也要经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文化)―特色学校”三个层次。

(三)整体性原则。特色学校创建要以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创建特色学校不是组建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几个特长项目或者争取在某一领域学生获奖多一点,而是坚持面向全体与培养特长并重,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并重原则,为全体学生搭建均衡发展的平台,做到“点面结合”。

(四)校本性原则。特色学校创建要站在学校的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应基于学校,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要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深入、全面的校本论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目标一旦确立,就应成为全校师生持久的共同追求。

三、国外特色学校若干案例简析

(一)英国: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是英国著名的贵族子弟学府,由亨利六世创建于1440年。毕业生中产生了19位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7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名校,代表着英国“绅士文化”,是“精英的摇篮”。古老的建筑、庄重的黑色燕尾校服、等级分明、“伊顿公学口音”是该校的显著特征。

伊顿公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该校“五项原则”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以及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信、热情、宽容、团结、正直、沟通合作的品行以及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伊顿公学的校长托尼里特校长称:“很高兴本校的学术水平不是英国第一,我们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才,其次才是他们的学术能力。”这句话值得中小学校长深思。

(二)前苏联(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

也许多数人对这所学校的名称不熟悉,但是如果提到苏霍姆林斯基,很多人就会知道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所学校工作了33年,其中有22年担任校长职务。正是他把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成为一所“快乐学校”。

时至今日,帕夫雷什中学依然秉承以培养人道主义价值、仁爱思想为目标。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劳动教育,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绿色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丰富学生多方面的的精神生活。学校坚守“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的教育信念,建立完善合一的学校-家庭体系,努力让学生成为热爱母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书籍的人,成为一个无私、高尚的人。

(三)新加坡:工商小学

新加坡工商小学是一所传统的华文学校,创办于1920年。2001年学校获得了新加坡生产力和标准局颁发的ISO9002证书,开创新加坡中小学获得该项证书的先河。谁能想到,这所学校在20年前是一所只有百多位学生的小学,如今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名学生的世界名校。

学校以“给每个孩子成长的机会”为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第一,教师第二,校长第三”的利益顺序,参照企业化办学模式。学校将礼仪教育排在第一位,这和新加坡的社会评价体系紧密相关。在新加坡,评价一个人首先看重的是人的礼仪是否到位。他们认为礼仪教育是深入人心的、优化个人涵养的教育,旨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四、创建特色学校的若干策略

1.观念先行。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必须坚定创建特色学校的信念(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准备。特色学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需几任甚至是更多任校长的努力并且经得起历史和社会检验的持久战。

2.系统分析。特色学校建设不是拍脑子工程,不是见风使舵的项目。需要学校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学校的家底,结合外部环境条件才能做出选择。为此,学校要对生源情况(含学生家庭状况)、社区环境、师资队伍甚至是当地教育发展的现状、趋势和走向作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从众多可能中筛选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需求。

3.稳步推进。特色学校创建需从学校特色培育开始,切忌跨越、跳跃式发展。急功近利办不了特色学校。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形成民主、正义、公平的校园氛围,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这里,研究制定科学的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并保持规划的相对稳定是工作的重要前提。

4.关注评价。特色学校不是学校自我吹嘘,也不是教育部门内部评定出来的。最有发言权的是家长和社会。只有群众和社会认可的学校才是真正的特色学校。正如上述的英国公学、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和新加坡工商小学都是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品牌学校。事实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

5.制度保障。既然特色学校的创建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位校长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制度保障和个人自觉就很有必要。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一旦成为学校的共同奋斗目标,就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继任校长能够自觉、继续实施规划。否则,特色学校建设将难以突破学校特色建设的初级层次。

五、创建特色学校应注意的问题

1.重特轻规。不能为了“特”而忽视了规范管理。必须明确的是,特色学校建设是建立在规范办学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规范办学,就没有特色学校。如有号称德国最严格的学校之称的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就把严格公正的纪律作为学校办学理念。他们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从自我规范而来。

2.两极分化。避免在突出“特色建设”的同时忽视了自身“劣势”。特色学校创建是整体推进的,是“扬长补短”。虽然不能说各方面“齐头并进”,但也是先后而已,绝非“扬长弃短”、“顾此失彼”。要科学统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两极分化。

3.处处开花。特色学校创建重在“特”字,“特”事特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工作重心、主要资源投入到“特色”建设中,不能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处处开花”不仅难以达成,也会分散精力,影响特色创建。

六、创建特色学校的建议

特色学校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不论是在什么区域,只要是立足当地,努力达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最终都将办成人民满意的特色学校。结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办学状况,可考虑以下特色建设的方向。

1.快乐教育。在我国,读书被看成是件“苦差事”,有“苦读”“十年寒窗”之说。实际上,如果能够转变观念,把读书看成是快乐的事情,那么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国外的一些知名中小学(如前所述的帕夫雷什中学、英国的威坎伯阿贝女校)的快乐教育特色就很成功。在那里,学生自由而快乐地学习。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需要校长和教师共同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快乐教育。快乐教育尤其适合在小学和幼儿园实施。

2.精英教育。传统上,精英教育是我国的优势,可谓是“根深蒂固”。但这里所讲的“精英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英教育。首先,“精英”不单是指成绩好的学生,而是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的人才。我区的一些优势学校、示范性高中可以向这方面努力。

3.为人(礼仪、劳动)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现象,学生在为人处事特别是在基本礼仪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缺失。不仅城市学校的学生,就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出现不懂农活、不愿干农活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村孩子由于缺少必要的礼仪等方面的准备,难以适应城市(城镇)生活,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建议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小学加强以劳动教育和礼仪教育为特色的为人教育,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