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5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第1篇

一、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环境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是众多环境系统的融合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领域。环境艺术是以设计符合民众精神和生活双重需要的生存空间为最终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事物发展方向,融合当地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贴近自然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全球人民对于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贴近自然风格,力求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

(二)要有整体化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宽广,现如今,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呈现出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要趋向民族化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发展具有个性和共性。现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渐渐偏向于民族特色,如日本的建筑物偏好室内设计全部显示出日本民族特色。总之,传统环境艺术中欠缺的元素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从民间艺术入手,发挥民间艺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传统民间艺术是指将传统艺术按照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如诗词等的艺术创造不属于民间艺术范畴内。传统民间艺术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是普通老百姓,其创作的艺术品也是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服务的,所以传统民间艺术再发展并不仅仅是以审美价值为主要生存支柱,期间,传统民间艺术的种类离不开以下两种类别:

1.生活服务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可以归纳到生活服务类的艺术品种类繁多。为底层百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劳动等一般生活物质资料服务的艺术品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百姓创造的不同厨具等;服务于生产劳作用的,如纺织车;服务于穿戴方面的民间艺术种类最多且发展最为繁荣,如衣服上的不同刺绣图案;服务于百姓居住需求的主要有石头、木材、土等材质使用和各种家具的样式和摆设等。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生活服务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在日复一日中形成了民间文化氛围,体现了社会底层对于生存质量的追求。

2.精神信仰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主要为底层百姓提供精神信仰服务的主要有为祭祀祈福所用的贡品,如各种纸扎供具。第二种服务于精神类的是娱乐所使用的,如民间传统中的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种戏曲种类和游戏,如各种面具、玩偶,灯谜等。第三种是表达情感和内心需求的,如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品。

总之,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实用性、传承性、工艺性。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现代,其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特点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

传统民间艺术带有地域性导致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区域内的人民拥有不同的民族归属感,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也因此带有地域个性的标志。如北方的服饰特点以皮、毛材质为主;南方的服饰特点以布、丝等材质为主。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会将年画等粘贴艺术品运用到北方建筑室内设计中,将其发展成壁纸等艺术品,而南方应多潮湿天气,较少使用到这些民间艺术品。

(二)装饰性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间艺术在历史中主要发挥其实用性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主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装饰性功能。如剪纸艺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产业结构链。而许多建筑物的室内装饰中喜欢用到民间艺术品,如蓑衣、中国结等成为装饰品。

(三)情感性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了中国民间数千年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传统民间艺术品种富含精神文明的元素,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民间传说故事的使用,白蛇传故事中的断桥、油纸伞等元素的使用,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中带有民间百姓对美好事物的祝福之情。

(四)民族性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国百姓生存的哲学,反应了百姓的审美特点。总之,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那些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元素具有独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借鉴。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运用的几大特点,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可以总结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着审美作用和非审美作用。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着普通民众上千年的精神艺术。首先,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简练的审美特点,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人们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性;其次,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上具有和谐对称性,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继承到这种形式美感,形成现代环境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点,如上海“新天地”商业休闲街区中对民间建筑材质的保存和应用,使得上海的整体环境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第三,传统民间艺术中内容的运用,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元素,体现了精彩纷呈的审美感受,如北京民间文化习俗在王府井环境改造中的使用,使得王府井的休息场所、灯柱等富含了民间文化内容,糖人制作的铜像、糖葫芦铜像等的规划设计,使得王府井富含生活的真实性,使得王府井包含了浓厚的传统韵味,拉近了国内外民众同王府井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丰厚的审美感受。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共鸣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其中包含对家人的情感、对时代的情感等。人们可以通过民间艺术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文化运用其情感特点,为一些建筑设计、装饰品等赋予情感文化,从而提升人们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归属感。如民间文化中运用五颜六色的布条来制作幼儿的衣物,表达对于新生命的祝福和慈爱之情。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五彩的布条设计成室内装饰用的抱枕、地毯等物品,表达对屋主的祝福,同时也表达屋主对来客的欢迎之情。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能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祥和氛围,起到缓解现代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如民间元宵赏灯猜灯谜的习俗,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一些城市会在商业主街道上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从而营造了快乐祥和的气氛,增添了现代人们生活的惊喜。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化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中蕴含丰富的道德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艺术的使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现代人们的作用。如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图案,往往带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义。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二十四孝”的铜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第2篇

梁平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是西南三大年画之一,从古至今一直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度和文化影响力。通常我们只知道年画的风俗,却忽略了它内在的艺术价值,梁平也由于地处偏僻不为人所熟知,然而,这些都弥盖不了梁平年画的熠熠光辉。

丹纳美学思想概述

丹纳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他的一生发表了许多文论著作,尤其是在哲学方面,更是对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丹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原则”,并用它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艺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艺术欣赏作了一个全方位的指导。

在丹纳的思想意识里,民间艺术是对历史的见证,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它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形式美,然而这只是它艺术魅力的一个方面,它最大的魅力还是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民间艺术的欣赏,我们不能只流于表面,感性主观的认识评价是不能体现它的内涵的,要从深层次发掘在这民间艺术品的背后隐含的内容。可以是一段历史,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等等。要想全方面的了解、认识民间艺术,就必须不断地深入探索,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体会民间艺术的深层涵义。对于地域民间艺术来说,它完全依附于地域种族,展现的是一个种族的生活、习性、观念等文化特征。种族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文化特征是他们普遍具有的一种遗传文化倾向,它稳固而独立的存在地域种族中,即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也会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种族特征。除此之外,一个种族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地域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下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外在特征,也包括人文环境下的风俗、政治、性格等内在氛围。这就是丹纳提出的环境特征。最后就是时代特征,一定时期的民间艺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当时社会上层建筑的完美体现。以上三者共同构成了民间艺术的审美要素。

梁平年画的审美特性

梁平年画被誉为“梁平三绝”之一。年画表现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门神类。主要代表作品有《将帅图》、《加官进爵》、《扬鞭》、《五子登科》等。其次是民间故事类,比较著名的有《小放牛》、《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最后是戏曲故事类。主要作品有《独占花魁》、《破镜重圆》、《四郎探母》等。

根据丹纳的美学思想,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梁平年画的种族特性,在《梁山县志・舆地志》以及明初的《和高粱赈粥行》中均有所体现,梁平就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梁平人勤劳勇敢。持家有道,不与当时浮华的社会同流合污,民风淳朴。而后由于战乱,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朝廷下诏“湖广填四川”,从这时候起,梁平成了移民聚集地,移民在梁平人口中占有大部分比例,在这过程中,不同种族不同的文化相融合,包括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从而形成了梁平独特的文化特征。由于移民的植入,梁平的文化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梁平文化特征的展现,而是集巴蜀、中原、荆楚为一体的种族多元文化的呈现。这其中包含了移民群体的和谐共处、宽容大度、善于学习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移民文化特征。梁平年画的创作吸纳了传统水印模板工艺流程以及金陵派、徽派等雕版套色技术,再加上西洋人绘画的巧施阴阳、焦点透视等,梁平年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新。梁平年画的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人物的表现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使整个构图显得饱满且生动简洁。造型上用勤劳朴实、结实粗犷的梁平人为依据,着重突出人物的头部五官,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征。如门画《加官进爵》,年画中的人物身穿大红官服,头戴乌纱帽,线条流畅优美,眼神中透露出喜悦之情,生动活泼。再如《扬鞭》,人物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扬剑眉,眼神向上方倾斜45度,目光炯炯有神,脸上还特意点了腮红,显得生动有趣,似乎是在调侃,却又不乏门神应有的气度。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梁平人的顽强、勤劳与他们特有的种族特征结合在一起,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似乎能从中看到数百年前梁平人的影子。在丹纳的美学思想中,某种艺术作品将会随着它的时代和风俗同时出现,并同时灭亡,因此,梁平年画的盛行与它当时的时代特征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梁平地处重庆东北部,地形条件较为特殊,山、丘、坝并存,且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景色怡人,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它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更是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再加上农业经济的发达,孕育了一批淳朴善良的梁平人。这些都为梁平年画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梁平年画形式多种多样,就拿那种红纸透明花笺做的年画来说,主要表现内容是传统的装饰图案,象征吉祥如意,深切了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采用剪纸手法,将木板上的空白部分剔去,保留所绘的图案线条,非常生动活泼,再加上金色文字的映衬,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比较出名的有《四季平安》、《荣华富贵》等。如今的梁平人对传统的艺术作品更是进行了继承与创新,现代梁平年画传人刘勇的《赛牛》、《关爱》也体现了当时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基于丹纳的美学思想,梁平年画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时代性。在它盛行的早期,一般采用的是手绘。直到唐宋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为梁平的年画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年画的形式有了新的转变,由以往的手绘年画转变为木版年画。后来,随着印刷术的不断革新,梁平年画也随之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面貌,不仅在内容上引进了多种文化元素,在功能上也不断的丰富创新,保留传统形式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且添加新的时代元素。将生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是历史的一种现实呈现。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融入到作品中,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更是将这种艺术作品发挥到了极致。时期出现的一幅非常有名的《钟馗斩妖图》。画面内容是手持大刀的钟馗,追杀汉奸以及日本侵略者,这也是历史的一种展现,表现手法较为独特,采用西方幽默、讽刺的写作方法表达了梁平人民对汉奸以及日本侵略者强烈的痛恨与憎恶之情。梁平人将社会政治都反映在民俗文化中,这也是梁平木板年画发展的一大重要特点。

对梁平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之间的文化掠夺现象,更让我们意识到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梁平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作品的发扬继承势在必行。当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鱼龙混杂,出现了一些肆意改造民间艺术的行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伪民间”现象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间艺术的保护程度不够,这一定程度上阻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从丹纳的美学思想观念出发,梁平年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大众性、时代性、活态性等特征。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标记,更多的是民间文化的展示,是一种种族精神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对梁平年画进行传承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历史性,在传承方面,要发掘它的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性。民间艺术是一定时期内盛行起来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民间艺术将会失去它的发展基础,使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止步不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消失,并不代表着一种文化的灭亡,它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意识里,留在一个种族的群体性格中,被永久传承。对于梁平年画,这无疑也是一个最好的归宿,同时,国家要加以适当的辅保护,使梁平年画经久不衰。

1.特设梁平年画专题博物馆

梁平年画最初是梁平人民群众为了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创作的主题往往是美化自身以及生活环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这些年画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淳朴以及独特的审美情感。这种民间艺术需要被人们认识,需要被关注,以梁平年画为专题的博物馆则是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梁平年画,发现它的内在价值与深厚的艺术魅力,感受梁平人的精神品质。然而,这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扩大梁平年画

的影响力,却不能面面俱到,覆盖大多数的受众群体。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梁平年画的发展继承做出努力。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民间艺术方面的培养,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接受民间艺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培训。较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对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增强其文化感染力、影响力。

2.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梁平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不利于其民俗工艺作品的发扬光大,它地处偏僻,地形复杂多样,长此下去,这门古老的艺术作品很可能渐渐消亡。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往往是过分强调经济而忽略了艺术价值,因此,政府必须加以适当的引导,来保障梁平年画的鲜活性与地方特色。首先要为梁平这个特定区域的种族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促成他们品格的形成,尊重并保护他们特殊的地方特色和民俗习惯,产生一种民间艺术的内在动力源泉。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梁平年画的创作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倡与时俱进,鼓励自主创新,使梁平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动力和力量源泉。

3.以文兴商,发展旅游

当代经济发展的方式要求我们尝试不同的方法策略来促进文化继承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当今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这对梁平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无疑不是一个机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进行科学的决策,将文化效益放在首位,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以文兴商的顺利进行。杜绝对文化艺术肆意开发的不良行为,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合作双赢。在游览地,充分展示梁平年画的艺术魅力,以及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使社会各界能够认识到这一民间艺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进而达到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渗透与交流频繁,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梁平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值的我们传承与发扬的艺术瑰宝。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及生活情趣在不断提升,梁平年画的艺术魅力也为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这是值的欣喜的。我们要充分发扬这种优秀民间艺术,使其艺术魅力与影响力经久不衰。

第3篇

民间艺术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而现在,曾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能够还在烘托民俗气氛的那些星星点点的民间艺术,已经不能构成全面的民俗文化。

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模仿的方向,在原始社会,绝大多数人模仿的是父辈们遗留下来的习俗、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传统,因此社会发展停滞。而文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极力模仿少数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人,社会沿着成长和进步的道路前进。这就如同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个性的文化,是张扬艺术家本人个性的;民间的文化则是共性的文化,只有那个地域的人都认同了这种审美形态,它才能够生成与存在。但是,当它进入当代商品市场之后,就要适应广泛的口味。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化,随之便是原有的个性魅力的弱化与消损。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民间艺术的活力和美,只有在民间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完整地而且是有意义地显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民间艺术来构成它的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之中的关系以及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许多场合,民间艺术只被充作为一种反映文化需求的摆设,一种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而各种所谓的保护工程,有时只能说是一种收藏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说保护民间艺术应该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层面上,从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入手,使民间艺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才是保护的根本。可是为了现代化,中国乡村如今正在进行的缺少个性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反映某种意志的规划,原本乡村中的自然生态受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在被破坏。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冀过得幸福、美好、舒适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正如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愈是穷困和边远的地方,民族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更纯粹一些。”这给人一股悲凉的意味,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破坏它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表示,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人、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有些地方的民俗文化遗迹,总量不小,但分布的都很偏僻而且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一个文化底蕴一般,分布区域过广的地方观光旅游呢?

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不同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层出不穷,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活动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根据的不过是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讹传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连组织者都不能对此祭祀活动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明确地回答。

再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请记住我站域名/

看了那么多民俗文化的保护者、固守者,我不禁在想,古老的传统,难道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就必须还在我们当今社会流传持续吗?民俗文化的主体是flok,因此,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趣为第一标准。传统不是民间艺术存在的唯一标准,大众审美才是民俗的发展方向。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发展,有些事物已失去其生长的土壤了,消亡是必然之路,我们一些强制性的扶持、帮助,有时只是使它们苟延残喘的时间再多一点罢了。索性把它收入博物馆,让它成为一种古老的回忆,难道不好吗?

第4篇

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剪纸集中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审美观念、和哲学观念,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点、线、面的优化组合

剪纸虽然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但却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有特定的点、线、面进行优化组合的结果。如:中国剪纸大师刘静兰的作品《福字鸡》,画面上的形全部采用以线为主并以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创作者将鸡的图案装饰进吉祥文字“福”中,细致刻画了不同形态的十五只鸡,画面上又以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丰富整个画面,在展现我国民间古朴的吉祥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者带来了富足、饱满的视觉感受,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吉祥气息。又如《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中的剪影插图,人物的束腰长裙,鲜花缠绕的门口,以及写实的人物造型,都彰显了欧洲中世纪的人文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

二、变形、夸张的风格特征

民间剪纸的变形与夸张,既有理有据,又大胆随意,并且有其比较规范的传承脉络。凭借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和意图,民间剪纸作者往往对选择的素材进行大胆的夸张描绘,在夸张中有不乏真实感的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装饰感。这些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将自然界的美转化成剪纸艺术的美,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美的观察,对剪纸艺术实践的积累,才得以使剪纸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例如福建漳浦林桃的一幅作品叫做《捕虾》,她在表现的时候采用了夸张的、大胆变形的创作手法,去放大虾和水草原本很小的事物,反而将大的海浪变小,并把虾剪得比人还大,运用这种手法体现她的主题。

三、强烈的意象性表达

在世界各国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尤为鲜明的体现在强烈的表达意象性上。剪纸具有自己独特的构成方式,它强调按照作者主观意象进行造型设计,不受物象自然形态的制约,这是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非常独特的一面,也是其形成多种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

(一)情感寄托的形象

民间剪纸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寄托和希望的表现。作者借助于不同的形象来传达其主观的感受,同时还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如:在中国,剪老虎,作者就将原本凶猛可畏的老虎处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种是长方形的下山猛虎,张贴于室内用来镇宅;另一种是温顺可爱、憨态可掬的“艾”虎,用来陪伴娃娃。两种不同形象的老虎,表达了作者两种不同的主观情感。再如:墨西哥,具有原始形态的图腾剪纸,作者将原始崇拜的自然生物赋予人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质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主观意识。

(二)借音抒情、借物抒情

人们为了表达那些难以用具象表达的内容, 还往往借助于事物的形象来抒感,或者借助于自然物象的名称谐音进行表达。从剪纸的纹饰寓意中, 我们能够体会到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对当地民众的了解,对他们生活、心理、审美情趣的充分领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种信仰的传承,这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有力证明。

第5篇

[关键词]陇东剪纸 传统民俗 艺术特色

一、陇东民间剪纸的发展历史

陇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陇东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位于黄河中上游,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剪纸逐渐成为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

陇东处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这里交通相对封闭,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好的保留原始思维的认知方式。陇东先民们把他们古拙质朴的民风和勤劳的精神融入到剪纸创作之中,运用原生态的创作思维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剪纸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二、陇东民间剪纸在传统民俗中的运用

民间剪纸能够经历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淳朴与清新的艺术气息,与中国农村社会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陇东剪纸依附民俗生活,与民俗相结合,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得到广泛的流传。陇东剪纸是陇东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陇东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为陇东的剪纸艺术展示和发展提供了生命舞台。

1、陇东婚庆剪纸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婚庆是一个人生命历程最庄严的仪式之一。陇东百姓在婚庆中常用喜花剪纸装点环境,装饰各种器物、日用品及室内陈设,如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盒、面盆、梳妆镜、被褥、窗户上。喜花剪纸纹样多是表达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等寓意,如龙凤、鸳鸯、喜鹊、莲花、牡丹等。喜花剪纸色彩多为大红,体现强烈的喜气氛围,构图布局有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团花剪纸等,有些还采用“花中套花”的方法,尽现了男女婚姻生活的祥瑞文化内涵。陇东喜花剪纸常见的题材有《凤凰戏牡丹》、《百籽石榴图》、《龙凤呈祥》、《连生贵子》、《麒麟送子》、《鱼儿钻莲》等,都是用比喻、象征、等表现方法揭示婚庆主题。

在陇东婚庆中必须张贴“双喜”剪纸,这种喜花剪纸有多种图样,双喜字周围的装饰图案也丰富多彩。喜花的剪刻很有讲究,一般要求必须请附近村庄有名气的剪纸能手来剪,剪喜花的老人必须是夫妻健在,子孙满堂,只有这样新郎新娘才能福寿齐全,白头偕老。

陇东传统婚庆剪纸有着深刻的寓意,如在《龙凤呈祥》中,龙和凤各居一半, 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展翅翘尾,举目望龙,一派祥和之气。龙和凤的互相交融,寓意新婚的男女团圆美满、相濡以沫。在《麒麟送子》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陇东百姓将它作为喜花贴在洞房,有祝福、祈祷多种功能,祈求早生贵子,预示子孙满堂。

2、陇东春节剪纸

在陇东节庆民俗剪纸中,春节剪纸最有代表性。新春佳节,老百姓都喜欢在窗户上贴各式各样的窗花剪纸,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陇东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多为劳动人民,所以很多的内容都表现农耕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剪纸以其特有的概括性和夸张的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陇东传统的农耕方式,使他们把节令看得特别重要,自然生产的方式逐渐转化为生活习俗,形成节令交替的民间习俗活动,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艺术创造。在这种风俗活动中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春节是以年为周期的生活的开始,百姓们企盼新的一年有个好的收成。因此,每到春节时,陇东人们都会在家里贴上《吉庆有余》、《连年有余》、《金玉满堂》等剪纸。

3、陇东寿辰剪纸

陇东寿辰剪纸又称为寿花,是用于庆祝老人生日的剪纸。寿花剪纸题材大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大量的采用传统纹样和吉祥图案。陇东人民用这些寿花剪纸象征老人长寿、多福。陇东寿花剪纸常见的题材有《五福捧寿》、《松鹤延年》、《六合同春》等。如剪纸《六合同春》中,“六合”指天地四方,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之意,剪纸图案常采用一只仙鹤停落在一棵松树枝头,松树下面站立一只梅花鹿,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将“鹿鹤”谐音“六和”,“松树”象征着“长青”,以此寓意老人健康长寿。

三、陇东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在全国各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中,陇东民间剪纸独具一格。陇东民间剪纸较好的保留了原始艺术的精神力量,具有鲜明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彰显着劳动人民浑朴天真的本性。陇东剪纸艺术深深植根于黄土文明之中,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环境、汉民族与少数游牧民族的共居共融中,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气质。陇东劳动人民性格粗犷、淳朴,由他们创作出来的剪纸是最朴素、最自由、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信息,形成我国最具地域风情的剪纸艺术之一。

1、陇东剪纸浓郁的乡土气息

陇东剪纸来源于生活,讲究生活情趣,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艺术结晶。在这里,民间剪纸作者大多是农村妇女,消费者也大多是劳动群众,他们用剪纸来表达精神,抒感,剪纸是他们内心的需要,他们剪出的作品就是他们的心愿,就是他们的理想生活,也是广大老百姓的内心诉求。

劳动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辛,于是借助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在陇东民间剪纸艺术中,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生儿育女、喜怒哀乐、吃喝劳作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老汉抽烟》、《收工》、《串门》、《回娘家》、《喂猪》等剪纸,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表现出陇东老百姓那种朴实无华的生活,在刻画上不求形似,注重细节表现,人物的每个动态和神韵,都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作品深深触及人们的心灵。

2、陇东剪纸民间审美意识

剪纸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陇东民间剪纸是按照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愿望进行创作,作品充满理想和浪漫色彩,承袭了汉代以来的将艺术形象理想化的处理手法,具有鲜明的民间审美意识。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陇东民间剪纸作品在承载民俗作用之外,还极力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即独立的民间审美特性。一幅剪纸作品,不论用于何种场合,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倾注自己的审美感情,并得到民间的广泛认可,这就有陇东剪纸存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结语

陇东民间剪纸较好的继承了民间艺术传统,传承了民间剪纸本源文化意识,形成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的艺术风格,是陇东劳动人民感情、气质直接而真实的反映,是研究陇东黄土高原文化活的文物。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庆阳——中国剪纸的艺术重地[J].甘肃省陇东学院,2010.10

[2]李云峰.陇东民间剪纸艺术特质[J].文艺研究,2009.05

第6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版画艺术;艺术创作

一、民族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

对现代版画艺术创作的启示民族民间美术艺术样式多样,造型模式也具有独特性,同时在构图方面也具有鲜明的装饰美感。刺绣、编织等民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功能和强烈的审美特性。诸如此类的装饰性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版画艺术创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艺术效果。民族民间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稳定、对称、重复和均衡等造型审美特点,这些都是版画创作中非常值得汲取和借鉴的精华,将这些造型审美法则巧妙、合理地引入到版画创作的构图中可以创作出丰富的画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民族民间美术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体系和非写实的造型形式,通常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手法将客观事物借助一定的抽象符号或者线条来表达和概括。为了突出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内涵之美,民间美术摆脱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运用分割、填充、重构等创作手法创造出新的造型形象,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充满趣味性。民族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为中国版画艺术创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丰富版画艺术创作形式的同时也拓宽了中国版画艺术创作的发展道路。

二、民族民间美术色彩语言

对于版画艺术创作的启示民族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色彩语言,其大多来自于大自然,色彩对比强烈,艳丽夸张,看似简单粗糙的色彩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体现了不同的装饰语言,红色寓意吉祥、喜庆,绿色象征生命,紫色寓意高贵典雅,神秘,白色象征死亡或者不祥之意等,民族民间美术中鲜艳亮丽、夸张的色彩传达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着人们质朴、简单的幸福观。民族民间美术和传统的民间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植根于民俗习俗之中,反映着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在现代版画艺术创作中借鉴民族民间美术的用色特征可以极大地提升版画艺术的表现力,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但是,对于民族民间美术用色特征的借鉴,既不是机械性的生搬硬套,也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吸收和汲取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精华的同时通过版画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重现和重构,进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民族民间美术肌理语言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启示

在民族民间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服饰上花朵的点缀或者通过对动物皮毛特征的细致刻画等装饰性肌理来突出所要塑造的具体物象的形象特征,进而来体现作品的装饰性。例如剪纸作为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常以月牙形或者锯齿形来作为装饰性肌理,在发挥装饰作用的同时也使作品的特征更加鲜明。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法的出现,版画艺术创作的肌理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加上印痕的表达,版画艺术作品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冲击力,装饰性也更加强烈。肌理语言的合理运用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极大地丰富了版画的空间形态,使对于具体物象的呈现更加具有立体感。肌理语言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合理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版画艺术作品的画面效果,创造出了许多造型精美、画面震撼的版画艺术作品,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版画艺术所具有的无限魅力。现如今,中国版画艺术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版画艺术创作者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也不断接受和尝试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开始运用新的材料。例如部分创作者开始运用软蜡技法将木头、树叶等大自然中天然的物质材料的肌理融入到铜版画艺术创作中。由于天然物质材料表面的肌理语言在表达创造者思想情感、创作意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人造材料的肌理语言就逐渐地进入了版画艺术创作者的视野中,并成为当代版画艺术创作的主体。人造材料具有就地取材的便利性,哪怕是一些小的东西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的材料也可以在充分发掘其肌理美感的基础上在版画艺术创作中被有效地利用,同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然而,肌理语言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要遵循符合内容、突出主体、和谐统一的原则,不能只是对肌理表面的模仿,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提炼,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并与作品内容特征有机结合,积极寻找能够表达画面主题的肌理语言,在突出主题的同时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

四、民族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启示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勾勒和描绘化。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民族民间美术创作的源泉,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结晶。民族民间美术在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沉淀中不但形成了完整的审美理念,还形成了全面的造型体系,在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呈现出浓厚的艺术内涵和民族意蕴,并完美地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审美理想。民族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构成,注重主观心理的表达,强调意趣的抒发,讲究通过写意传递情感寄托,而对于事物外观造型的机械性模仿和模拟则尤其反对。这种美学思想对版画艺术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是中国当代美术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也是版画艺术创作中所注重和追求的最高境界。版画艺术也注重立意、构思和创新,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版画艺术创作中借鉴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可以使其在表现形式方面有新的突破,在丰富版画艺术作品的文化意蕴的同时更深入地表达精神情感,例如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的许多作品都呈现出了浓郁的传统趣味,蕴含着传统的美学意蕴。

五、民族民间美术蕴含的情感

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启示民族民间美术和原始美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民间美术对于生命的歌颂以及对生命繁荣的祈求和希翼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所具有的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一直以来民间美术在对于“生命繁荣”审美理想的追求中不受民族、地区、工艺、材质等因素的影响,以生命繁荣为最高的美。因此,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生命、欢喜、幸福、长寿等寓意和内涵相关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孩子们穿戴的虎头鞋、长命锁,还是双喜福禄寿等字形、团花的图案纹样等都融入和传递着对于亲人的无限关怀和深厚情谊,表达和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民间美术中蕴含着人们的真实情感,也牵动着人们的情思,追求圆满、完整和和谐,因此也会更加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版画艺术也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沉淀,纵观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些作品昙花一现,而部分作品却经历了岁月长河的洗礼成为经典。例如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发展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是依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创作者,创作出许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身真实的情感,用简单的线条传递和表现真实的内心,自然也会更加容易触发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所以,只有热爱生命、关注现实、贴近自然才能在营造良好画面效果的同时丰富作品的主题内涵,更好地触及和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随着社会和时代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创作中的新理念、新技法、新材料也会不断涌现,但是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人的内心情感是唯一不变的主题,也是艺术创作永远的主旨,版画艺术创作者要善于思考和发现,重视技法与语言的锤炼和创新,注重自身创造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于精神的追求,创作者需要掌握高超的版画制作技艺,也需要找到精神落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典的版画艺术作品。

第7篇

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浙江省内起源最早、形式最完整、表现力也较强,而且至今仍在流传的一个民间曲艺曲种。温州鼓词因以瑞安方言为标准音说唱,以瑞安最为"正宗",最能反映温州鼓词作为民间艺术和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魅力,故也称瑞安鼓词。她是温州四大地方曲艺(温州乱弹、温州昆曲、温州道情、温州鼓词)中目前已被列为省民间艺术保护项目候选名录的项目。

为了进一步落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切实做好温州的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积极发掘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准确把握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问题和思路,争取温州鼓词申报"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的成功,根据上级部署,我们就"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现有关情况汇总如下。[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特色与价值

温州鼓词作为温州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她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温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个性,也反映了温州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温州鼓词包括了温州地区的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也包括了温州人的礼仪节庆、音乐创作、工艺技术和等丰富内涵,洋溢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社会习俗等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

(一)演艺行规与语言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在演艺行规与语言选用方面具有独特性。温州鼓词又称"瞽词"。解放前,鼓词系盲人操作之业,主要是盲人为了谋生而演唱鼓词,游走于温州民间,故称。解放后,即使鼓词艺人虽非盲人,但也必须戴着墨晶眼镜闭上眼睛装成盲人演唱,否则视为违背行规和职业道德。温州鼓词用瑞安话说唱,而并非用温州话、平阳话、乐清话等来说唱。因为瑞安方言保留着唐代以前的汉语语法和称呼,韵部数目较少,喷口重,快捷温柔,适于押韵,便于背诵和记忆。因此,温州鼓词南北两派艺人均选择瑞安方言为标准音来叙述曲目故事(唱和念),以有声语言塑造听觉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社会理想,别具一格。

(二)流传区域与人群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流传于温州地区,流传于接受温州方言的人群之中,是温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文艺。因此,有温州人的地方就有温州鼓词声,温州鼓词的流传区域与人群具有明显的人种学特征。过去,以温州市区鹿城、瓯海、龙湾为中心,南起苍南、平阳、瑞安,西起泰顺、文成,北至永嘉、乐清(乃至温岭),东到洞头海岛,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祭祀神佛,犯规处罚等时,都是鼓词的表现地方。现在,温州鼓词的声音随着温州人的足迹,被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成为温州人怀乡恋土的特有情结和休闲娱乐的特有方式。

(三)曲目题材与内容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在题材上,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其内容大都跟中国戏剧内容,可以分神话、历史、武侠、世情、公案等类,以表现朝庭的忠奸斗争、社会的颂善惩恶、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情故事为主,"为识字不多的温州民间的百姓人家所熟悉"。有大小传统曲目四百多本,如《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封神榜》、《九美图》、《二度梅》、《陈十四收妖》、《说岳》、《粉妆楼》《双面貌》等,都通过唱和念、鼓琴拍点等激发人们的听觉思维去联想想象,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传播温州人特有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展示着温州特有的人文信息。

(四)艺术方式与手段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承受古乐衣钵、融合民间小调,集中了在野文人与民间艺人的智慧。演唱时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扁鼓、三粒板、牛筋琴、小抱月等。其中,牛筋琴是伴随温州鼓词而产生的特有的手工艺品,使用牛筋琴伴奏是温州鼓词艺术表现特有的现象和手段。牛筋琴的音律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变化,音色浑厚、柔美、响亮清脆。牛筋琴温州鼓词基本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和"大调"等,板式变化有"慢板"、"流水"、"紧板"等,由上下腔句组成基本音乐腔调,以四句为一段,用"七字句"、"十字句"的文词格式,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演唱时,艺人在敲奏四至六件乐器的同时,还兼扮不同角色,会模仿各种声音,集说唱表演、音乐表演等于一身,别具特色。

(五)曲艺类型与作场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分两种一种叫"平词",用于红白喜庆、款待客人或认错罚词,"唱台"往往在搭在大户人家正堂屋檐下;一种叫"大词",也称"娘娘词",用于求神祭杞,"唱台"往往搭在庙宇或祠堂中。作场时,鼓词艺人将两张八仙桌合并拢,在桌台上加放一张木制太师椅,端坐其上;把小方凳特地颠倒过来,然后把牛筋琴放在其上;将小圆凳颠倒过来,把圆竹鼓(扁鼓)放在其上;右手拿着棒儿敲打牛筋琴,左手腕上挂着由三粒板摆动节拍。柔和的琴声、清脆的节板跟唱词中老生、老旦、小生、花旦、花脸等行当声腔相应和,再现故事情境和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口头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艺术等达到有机融合,令人拍案叫绝。

(六)语言艺术和曲本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曲本形式有"折书儿"、"小说"、"部书"等三种,长于抒情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其韵文包括"唱句"、"念句"和"数板句"三个部分,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其文体一般由韵文、道白相间而成,韵散相间,诗文合壁。其特色是:说唱故事上一人多角,善于重复,倒叙、伏笔巧妙,将"过去重提"、"未来先说",反复叙述,以提醒连场听众记忆,或帮助非连场听众了解故事情节和前因后果;说唱语言上充分运用温州民间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和诗文警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运用修辞上常用"双关"、"对偶"、"排比"、"重叠"、"夸张"等修辞手段,丰富多变;还大量运用象声词、语气词、感叹词渲染气氛,注重整散结合,讲究押韵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

(七)鼓词文化与习俗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长期活跃于雁山瓯水,成为瓯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温州鼓词文艺真实地反映了越闽文化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如温州鼓词有的曲目《香山》反映了温州作为闽越移民的地情民情与历史,《娘娘词》反映了温州作为荆楚属地的与迷信思想。再如,每逢封山禁赌、红白喜庆、求神祈福、违规处罚时,往往聘请鼓词艺人唱词,"广而告之",成为温州地区特有的社会风俗。还有,温州鼓词较多保留南戏,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其唱腔音乐、伴奏音乐所构成的音乐体系和说、唱所形成的曲艺形态,与瓯绣、瓯塑、黄杨木雕共同成为温州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项目。

历史与现状

据有关史料考证,温州鼓词在温州一带流传,可能源于宋代南下的曲子词,明代时融合民间小调与词曲而形成,清代时流行,民国是濒于灭绝,解放后重新焕发生命,再度发展。经三百年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南北两派。南派流行于平阳、瑞安一带,风格委婉细腻;北派流行于温州、永嘉一带,风格挺拔刚健。传统曲目有《双珠江》、《十美图》、《八美图》、《十二红》等。解放后又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音乐,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戏曲曲牌音乐,产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于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子准、吐子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等;丁派表演庄重、唱腔平缓、道白自然、用鼓准确,善于演唱英雄人物,艺术风格庄重浑厚,代表曲目有《天宝图》、《拳打镇关西》等;陈派嗓音高亢清亮、间色甜美醇厚、唱腔刚柔相济、音乐可 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说唱,艺术风格清丽壮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在长期的发展中,温州鼓词在器乐和音乐上也日臻完善。温州鼓词最初用单皮圆形扁鼓,拿竹筷击节伴奏,说唱吟哦式韵文曲调比较简单。清光绪年间创造了五弦"牛筋琴"伴奏,形成特有风格。后经历代艺人演唱实践,发展到九弦、十二弦、十四弦、二十弦,并加上"4"、"7"半音阶,又加上"三粒板"、"小抱月"伴奏。唱"大词"时,还可以在旁边摆上大鼓、大锣进行敲奏,伴奏乐器和音乐风格特色非常鲜明。解放后,温州鼓词在""的鼓舞下,重新焕发生命,取得了夺目的成果:首先在曲目上推陈出新,改编、创作了一些新曲目,如《双枪老太婆》、《海英上山》、《林海雪源》等;其次在音乐伴奏、声腔板式上进行改革,继续汲取民歌和瓯剧、京剧、越剧、昆剧的音乐曲调,突破了唱一句奏一段的刻板程式;三是在演唱方式上有所发展,为适应青年艺人演唱的特点,加快了节奏、减少了不必要的闲叙、加强了细节描述、改变了"闭着眼睛"演唱的传统;四是演唱组织进一步创新,向评弹学习,演唱从单档(一人自弹自唱)演唱,发展到双档(夫妻双挡或男女双档)演唱和多档(多名艺人合作)演唱,更加富有表现力;五是成立了、鼓词艺人协会、曲艺队等组织,交流、传播和创作曲艺文化,出现了一批鼓词名师(如1958年进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受到接见的的阮世池等)和一些曲目(如1982年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一等奖的《智闯龙潭桥》等)。在音乐、声腔、板式和演唱方式运用上不断改革,曲目内容也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外来文化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年画、皮影、傩戏和地方戏曲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式微,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一些民族语言正在消失,珍稀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日渐销声匿迹。民族民间艺术等无形文化遗产的流传和保护深受挑战。温州鼓词作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得到当地政府和鼓词艺人的关注和保护,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中也正在经受迅速损毁、消失和流失的严峻考验。一是温州鼓词正在淡出温州人的社会生活,即使在温州民间也少有大型的鼓词演唱活动,即使在传统节日中很少听见温州鼓词的亲切声音。二是温州鼓词先有艺人为数不多,更没有年青人愿意把她作为职业或爱好,继承古老的鼓词技艺和传播丰富的鼓词文化,鼓词艺术后继无人。三是温州鼓词的爱好者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青少年对她知之甚少,鼓词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渐渐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空间。四是温州鼓词曲目的收集、收编、收藏以及整理出版工作,因人力、资金及版权等因素难以为继,伴奏乐器的生产技艺也渐渐流失,研究和保护工作力度十分有限。五是瑞安和平阳两地出现了"温州鼓词之乡"----温州鼓词发源地之争,不利于鼓词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六是个别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文化、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不了解温州鼓词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有价值,鼓词的建档、展示、利用、宣传、艺人培养等工作比较薄弱,保护力度十分有限。

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发行商张瑞星录制了80多个版本温州鼓词磁带、88部温州鼓词VCD曲目;90年代,瑞安文艺人郑志强编写了《鼓词集》;20__年,瑞安市文化局组织编印了《瑞安鼓词史资料》;20__年,瑞安市建立了鼓词研究办公室,开展了温州鼓词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温州鼓词保护基本情况、问题和思路。这些,都为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准备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基础、经验借鉴或者措施导向。

对策与建议

现在,我国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艺术机构或团体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市今年也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程,开展了温州鼓词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项目申报《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形势很好。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日新月异,再加上温州鼓词保护工作起步太晚,又缺乏应有的科学方法,更没有成套的经验,因此我们要正视温州鼓词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和现实。我们认为,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弘扬温州特色文化,在我省尚无民间艺术保护立法的情况下,必须从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保护、流传、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要解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特有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依靠文化的支持。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可以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标志,可以成为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品牌,可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品位提升的抓手。在某种意义上,民族民间艺术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消亡。因此,温州鼓词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不仅是保护温州的民间艺术,更是重建温州人文形象与精神内涵的客观需要。

(二)要解决地位问题,继续突出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特色地位

对照民间表演艺术类保护项目必须具有浓郁的地方(或流派)风格、艺术特色鲜明、在较大范围内流传、在同一艺术门类中具有代表性、历史悠久并在全国或省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濒临消亡的应首先列入抢救与保护名录等评审条件,继续做好温州鼓词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和宣传、公关工作,进一步凸现的特色和价值,赢得认同。

(三)要解决责任问题,不断明确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责任主体

根据民间文化艺术保护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为方针,主要靠分级保护。因此,温州鼓词除了要争取省一级的保护名录以外,更要在市、县一级的保护名录中列为重点项目,特别是要建立"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人制度、"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人承诺制度,随时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分级保护责任分解。

(四)要解决保护问题,切实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保存

温州鼓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保存;属于民间艺术,需要特定区域内人群的呵护和参与;属于地方特色文化,需要政府倡导与弘扬。因此,我市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做好以下保护和流传工作,把温州鼓词发扬光大:

1、建立专门机构或专业协会,配备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专职人员;

2、改善现有温州鼓词艺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鼓励年青一代继承温州鼓词艺术;

3、处理好艺术创作权相关问题,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手段,加大温州鼓词资料的收集和留存工作力度;

4、建立温州鼓词艺术工作坊,研究、评估并完善温州鼓词技艺;

5、设立温州鼓词文化节,展示温州鼓词文化精华,发动群众传播鼓词文化;

6、温州鼓词进校园,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开设"温州鼓词"课;

7、保留温州鼓词的传统曲目,做好点评赏析,通过VCD、多媒体等方式公开传播;

8、开辟"温州鼓词"旅游,在旅游名胜区开办"温州鼓词"现场演唱会,"温州鼓词"展示厅;

9、选择遗留的知名"词场",列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10、举办温州鼓词艺术大赛;

第8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意识;造型特征;造型意蕴;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意识、造型特征与造型意蕴几个方面。民间美术发展至今,它的造型变化是一直伴随着民间美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的造型语言、造型方法,既有抽象概括又有写实绘画,同时它还区别于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形成了具有主观性、表现性特征的艺术作品。民间美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造型意识、造型特征与造型意蕴,是民间美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间美术画师对民间美术造型表现是民间美术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民间美术创作者对民间美术创作的造型能力直接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

一、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

造型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民间美术也不例外。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意识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美化生活的实际需要,愉悦人们精神的需要,它是一种被物化了的文化形式,它是民间美术创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因为有了民间美术传承性才使得民间美术得以发展,有了民间美术稳定性才使得广大民众的造型意识具有趋向性,这种特有的规律和语言特征,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者的真挚、朴素的情感,是民间美术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的艺术。民间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所拥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也体现出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融合在一起的“天人合一”思想。因此,民间美术在造型意识上崇尚圆满完美,崇尚与追求艺术的整体性。民间美术在创作中经常会通过透明透视与看不见的内部真实,合成在一起展示给人们,例如:透过动物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之仔,这种造型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数不胜数。民间美术中的美的造型意识常常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的现象,为了表达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在造型意识上有时可以异想天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完全注重于主观想象,使得民间美术的造型既朴实无华又鲜活生动。

中国民间美术师的造型意识深受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历代圣哲思想、中华传统审美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民间美术工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总能够从对象的审美特性角度出发。深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事情便是民间美术师审美知觉的线索。这种引起感官的刺激,必然会引发民间美术师的造型意识的变革。在民间美术的造型中既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又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既有反映民间民俗的又有反映深化传说的,例如:天津泥人张彩塑作品《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作品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女十忙》,形象组合巧妙,画面异想天开。恩格斯说:“人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审美知觉的特点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民间美术师对造型意识感悟最深的就是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例如:人物、山川、动物、河流、花鸟、鱼虫等。虽然每个时代人们对这种真实性事物的理解和表现都会有不同之处,有时会出现夸张、变形、抽象、概括等造型方法,在民间美术的造型上常会出现将“随意与稚拙”表现得相当洒脱,经常出现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的逻辑关系。但是,这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仍然是不同的,既不同于马蒂斯也不同于毕加索,我们可以把这种造型意识称作是“概念真实”。

二、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

民间美术的造型依据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中国民间美术通过谐音、喻意、符号等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态和创造美的艺术,并形成了实用性、象征性、程式化的造型特征。在实用性方面,例如:民间玩具,如陕北绥德拴娃石狮主要对象是面向儿童,它的形象可爱、表面光滑圆润易于儿童玩耍;沥水器皿,因为它要求具有漏水的特性,故采用竹片、篾条等材料编织表现出良好的通气性。还有门神的降妖趋魔、财神的招财进宝等实用性的造型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程式化方面,例如:京剧脸谱中的“整脸”与“碎脸”。在象征性方面,例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连年有余”、 “早生贵子”通过谐音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一些都是民间艺术家在直白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事物认识的审美理想,民间美术在造型特征上还反映出民间美术所拥有的“中庸味道”,以及顾及“世、俗”的意味,因而民间美术在造型上追求“真”的方面十分讲究,这个“真”不是形象上的“真”而是神似的“真”,也是民间美术造型随意性的基本原理。齐白石说:“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种文人画家的审美坐标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民间美术用朴素的、真实的、没有修饰的造型手法表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由于中国的民间艺人们在设计民间美术的造型上还深受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崇尚完美思想所影响。经常是以艺术形式的生动活泼、画面色彩的热烈喜庆、表现技法的朴实夸张,营造欢快热闹的艺术氛围。民间美术的创作多采用谐音取意的构成方式。如“挂印封候”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美术的造型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中一些传统造型符号具有很强的特定性,使其作品的整体涵义具有普通的集体意识和高尚的可解读性。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单纯、寓意深刻、富有表现力,经常会给观看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使得民间美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特性更好的发挥出来。风筝的绘画以其线条粗犷、设色明快、笔墨浓重为主要特征。例如:天津的风筝在着色上吸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彩绘方法,独具特色被人称誉为“风筝魏”。在民间玩具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从材质上还是加工手段上,可以堪称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品。例如:深受小孩喜爱的布老虎造型夸张、神态生动,既有理想中虎的形象也具有现实中虎的威猛,富含了制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我国民间美术师在造型上对“神似”的追求与理解。这种对“神似”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造型语言,并通过民间画师的观念来描绘客观景物,产生了没有雕琢、不做作、最自由、最有生命的艺术。

三、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蕴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蕴主要来自于它的抽象性,可以说民间美术和原始艺术是现代抽象美术创作的本原或原动力。民间美术设计家利用抽象的点、线、面成功的不假虚饰的塑造,表现出了自然的本来面貌。例如:彩陶《人面鱼纹盆》,用极其抽象的表现方法表现出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原始先民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民间百姓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再如苗族蜡染作品所采用的蝴蝶纹、鱼鸟纹、蜈蚣纹、龙纹、马蹄纹、旋涡纹、梨花纹、铜锣纹等,这些抽象的造形纹样从山寨走向城市,最后成为时尚的服饰材料。民间美术的抽象造型不仅在对象的造型上抓住主要特征,而且还利用夸张、变形、拼接等手段,使得民间美术表现出程式化造型。例如:石狮的夸张,头大尾小——十斤狮子九斤头,皮影人物造型的五分头,七分相,还有门神的威武庄严、仕女的清秀婀娜等。除此之外,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上注重整体性,追求完美。由此,民间美术在造型上的创作都是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综合体,他们可以突破甚至完全不依赖于透视的规律,以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加工再现了真实的自然。例如: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透过母牛可以看到腹内的小牛等等。这种完美不仅体现在动物上,人物作品也是如此,在民间美术中人的造型总是完整的、无残缺的、理想的形象。

民间美术作品有独特的造型意蕴,在民间美术造型上,表现事物的再现是很强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并用民间画师的观念来表现概念化的形态,用理性思维或用概念性的想象来表达客观现实物体与主题内容,即“概念真实”。在民间美术的画面构图上,跨越时空的组合也是屡见不鲜的,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屋内屋外、山上山下、天上人间的景象在同一画面中出现,并不显得尴尬,而且显得合情合理、和谐统一。 不仅如此,还扩大了西方的透视与构图理念。中国民间美术极其富有生命力,其造型的审美价值对现代设计、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姊妹艺术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补充它们的的养分,为它们的创作提供素材,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保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展示民间美术审美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从总体上来说,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中国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与美好愿望相结合创造出来的美术佳作,也是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民间美术中的大部分作品是广大民间美术创作者在劳动之余创作的,丰富着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始终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民俗活动。夸张、变形、写实、再现等表现技法是民间美术常用的造型手段。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经常是根据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所喜闻乐见的事物为范本,表达出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创作愿望,这种造型的表达孕育在对事物的感悟、构思到表现的全过程之中。中国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出民族的情感、心理、气质,是朴素的、未经雕琢的、原创的、本色的、自由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冯东.美术创作中的艺术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1.

[4]王振德,卫东.艺术论要[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