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

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四学段,即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且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一课程标准跟以往的相比,显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仅规定了阅读的总量,还对分段阅读目标做了具体的量化规定,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做出了提示。

然而,不管是大城市学校的调查,还是城乡一级学校的调查,无论是外校的调查,还是本校的实际问卷、访谈等调查都显示:由于多种媒体的冲击,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等对学生的影响,课业的增多,初中生对课外阅读渐行渐远。调查中显示:学生阅读时间少,氛围差;阅读没有深度,目的呈功利性;阅读内容单一,阅读面狭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阅读作用无法体现,等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坚持长时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走出死角,才会让学生腹有诗书,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诱惑”学生读课外书,感受课外阅读的好处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篇课文是冰心的《忆读书》,文中冰心通过回忆自己年幼、年少、中年时的读书经历,给青少年朋友提出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希望。学习这篇文章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好时机。学生刚上初中,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教师讲的话、提的要求,他们都愿意接受,积极响应,都想着给教师留下好印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提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必读书目,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杂志等,要求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达到2000字以上,并能坚持做一些读书笔记。然后在每一节课前用3~5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些有关读书的故事,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犹太人家庭中引导孩子读书的故事:在每个犹太人家庭里,当孩子稍稍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其用意是犹太家长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要多读书。可见犹太人爱书如命。犹太人的聪明与他们多读书分不开。又如,中国孩子李路珂的读书故事:多年前,出生在一般家庭的15岁的李路珂考上清华大学,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用看待天才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的孩子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是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介绍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故事:魏老师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学生升学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就领着学生把课文学完了,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的学习活动。他这种做法却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成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

以上的读书好处帮助学生解决了成绩与阅读关系的问题,也让学生放下了“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包袱。“诱惑”学生阅读,还可以阅读的好文字“相诱”,以阅读的有趣情节“相诱”,以成功人士的阅读经历“相诱”,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营造阅读氛围的目的。

二、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阅读态度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精力也旺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关键是大部分学生常把课外阅读当做是一种消遣,为消磨时间而进行浅阅读;而有一部分教师、家长的阅读功利心太强,把课外阅读看做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如果一段时间不见效果,教师、家长往往不再坚持,这样的阅读就很难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不能体现阅读的力量。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投入的阅读态度。

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首因效应”。如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图书室),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要求他们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这节课让学生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好自己喜爱的书后,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做一份简单的手抄报展览出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互相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在点评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学有所获,而且原来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意识。这对学生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当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去阅读时,阅读的良好态度已初步形成,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读物,有计划地阅读就可以水到渠成。

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做好阅读计划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民间故事、寓言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童年》《昆虫记》《鲁滨孙漂流记》《哈利・波特》等具体书目进行阅读。在初二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特别是初二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主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还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学《山中避雨》时,就让学生看丰子恺的《缘缘堂》;教学《风筝》时,推荐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

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便于近距离赏析模仿,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科学》《国家地理》《军事武器》《意林》《小小说选刊》等。

向学生推荐了书目后,很有必要让学生做一份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不做计划,阅读就会随意,随意的态度就会造成阅读可能流于形式。让他们自己或是阅读小组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小组定期向教师汇报阅读情况。教师也要勤于过问,了解在阅读中学生碰到的问题,指导他们作深层的阅读。

四、引导学生组成高效的阅读小组

初中生喜欢在活动中竞比,喜欢交流。阅读小组是一个学生竞比、交流的平台。竞比可以是组员之间,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所以,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小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人数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组员之间往往是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的情况,个性的互补可以发挥小集体的相互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提高。小组定时交流阅读过的书目、内容、感受等,达到互相介绍好书、阅读争论、共同认识提高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做过一个估算:初中生1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1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1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3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3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如果学生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可以保证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做1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摘录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评赏。把这项工作当做阅读的“基本功”,进行长期的养成教育,日积月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引导、培养学生动笔读书的习惯

第2篇

关键词: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4-02

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事事亲历,事事亲为,而有针对性的课外拓展延伸阅读恰可以弥补此不足。至于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何有效的把阅读活动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来,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论表达很多。这里,笔者就课外阅读活动指导的话题略谈点滴心得,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了解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当前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扩大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已经是势在必行。

学生的课外阅读绝大多数是以个人方式进行的。因此,老师在指导自己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正视学生的时代、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不仅允许,而且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来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选择阅读作品、阅读形式,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在当前互联互通空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面对海量的信息源进行正确的判断、收集、整合,同时做出应对策略是任何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活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课题。而且,教师在给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在阅读中的潜移默化。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仅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自主性,更应该给予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的引导。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当然更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源,“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真正从内心的最深处产生阅读需要,进而主动去阅读,去涉猎自己的所需。所以,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上下功夫,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需求,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始终将阅读与快乐相联系。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以为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或活动中的文章和故事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利用其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或片段来创设情境与悬念,让学生产生刨根究底的冲动,来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尝试。

1.以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推荐好书。教师在熟悉当前国内广为大众喜欢的期刊、书目排行榜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知图书内容,并身体力行地去涉猎,以加深对书的切身感受,“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而后根据要求和内容做到:(1)推荐的方式可以是某一期刊、具体的篇章和内容的介绍。如,在教学《傅雷家书》节选文时,适时给学生讲《傅雷家书》整部的主要内容以及另一部著名的家书《家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拓展阅读此二书,课后,好多学生去阅读了这两本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课外阅读推荐须有的放矢,讲究技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论断,很好地说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老师对待书籍的好态度及个人的阅读技巧,往往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2.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往往目的性明确,既希求有所得,又期望自己的所得获得师长、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从而实现成就感。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举行如下活动。(1)我们可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讲故事比赛等专题活动;(2)结合文言文教学,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填写诗词名句竞赛等;(3)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指导学生到相关网站,点击相关文章或专著进行阅读,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对所读知识制作手抄报进行展览,或举行专题报告会,提供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体验成功中促进阅读的进一步展开。

三、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律办事,讲究方法。读书亦然,初中学生各方面学力虽然比之小学生略强。但是,在开展阅读时同样会遇到阅历浅,分辨力弱,盲目性大等瓶颈。因此,为提高阅读质量计,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1.指导学生选择积极、健康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可是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就像一盘菜因为适量的味精而成为美味,可是如果味精过多,不仅难以下咽,而且吃了可能中毒,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为“趣味”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去读书,乐意去看书。

2.指导学生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俗语无不说明计划的重要性,要让还不是很成熟的初中学生自觉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易的,更何况人不论年龄大小都是有惰性的。所以,制定可行性计划,稳步推进阅读是必要的,大体可以从三个各方面来考虑:(1)由内而外,由课内的选文而看对应的作品集,再拓展延伸同题材、同主题作品的阅读,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完成了教材基本知识学习,避免了原本相对枯燥的课堂学习,又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2)从丛书书目考虑。“矛盾文学奖”、“年度最佳作品”等产生的书目,学生如能按图索骥加以阅读,肯定会获益匪浅。

3.指导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得当,在阅读中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作品性质(名家名著,一般名著,消遣性、重要性、资料性)、特色及自己的时间、精力等不同情况,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往往收获奇效。即,品读法;通读法;略读法;跳读法;选读法,此五法学生可根据实际酌情采用。

第3篇

一、?推荐好书,让学生喜爱阅读

学校各个年级组结合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太仓市经贸小学各年级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绘本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的读物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多样。我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向学生推荐课外必读书目。一个学期,指导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了《长袜子皮皮》,另外,还结合学生人手一本的《新补充读本》,按照课文、单元主题,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书目、文章推荐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为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二、?指导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不但要读好书、好读书,还要善读书,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实现读写迁移。在阅读指导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认真做好阅读记录。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做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善于积累。

三、?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诵读好处颇多:增强记忆力,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耐性和长性,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等。我们坚持每天早自习的“5分钟古诗诵读”,一个学期学生积累了46首古诗,并在学校组织的班级古诗诵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结合习作,我组织学生开展“童话故事会”,学生讲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共同走进童话世界,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对童话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学校邀请作家管家琪到校,组织学生“与作家面对面活动”,学生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与智慧的甘霖。

我指导孩子开展“图书漂流”这一自主课外阅读活动,以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图书漂流”活动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阅读数量和质量并重。具体做法如下:

1. 选择爱书,设计问题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请学生选择一本自己爱看的课外书,在推荐卡(见“表一”)上写上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读书收获。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与书相关的十个问题,写好答案(用以考察借阅此书的同学的阅读情况)。

表一:

要完成这一表格,孩子们必须自己去选择课外书,深入阅读自己选择的课外书。我给了孩子一周的时间,孩子们认真阅读了自己选择的一本课外书,边读边思考,在家长的配合下,设计了考察同学阅读情况的问题,对“图书漂流”活动充满了期待。

2. 列表推荐,爱书漂流

等孩子们交齐好书推荐表,我将孩子们推荐的图书列成表格,张贴在班级的“书海遨游”栏目中,供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向同学借阅,在贴在书上的在(见“表二”)中做好记录。

表二:

没想到,孩子们的读书热情非常高,刚下发“表二”,孩子们就抓紧贴在书上,一个课间都没过,许多学生就来汇报:“我的书已经漂流起来了!”

3. 生生评价,自主阅读

设计“表三”(略),指导学生通过生生评价,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读书卡中的“读书评价”一栏,由书的主人向借阅者提出三个问题,根据回答情况打上五角星(非常好“三颗星”、比较好“两颗星”、一般“一颗星”,读得不认真必须重读后再考察)。

到学期结束,根据“表二”、“表三”评比“最受欢迎的图书”和“最出色的小读者”,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第4篇

学生课外阅读自主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引领孩子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在浩瀚的书海殿堂中遨游,成长。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读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旨在“哄”学生读好书。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读课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讲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

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书

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多读书。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4.鼓励学生多读书

对学生的阅读要多鼓励,在阅读课上,随机树立典型,在这种“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中,学生就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5.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这样一来,学生在家在校都能有良好的读书氛围。

6.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亲子阅读有以下几种方法和好处:

(1)有薄到厚,由浅到深。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学会拼音和几个简单的汉字,在选择阅读刊物时应该先选一些薄的、内容稍稍浅显的,这样可以给孩子以信心,从而让孩子爱上读书。

(2)细水长流,贵在坚持。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来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这个时间可长可短,长期坚持下来,孩子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3)在给孩子选择读物时,一定要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书,文字尽量简练易懂,多重复,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不断进行调整。

(4)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带有感情,对不同的角色要赋予不同的语调,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调整语速,读到让人紧张的悬念处,要慢下来,让孩子仿佛身临其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为的听课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有益的正面引导。孩子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效果越就越明显。

三、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既保证阅读数量,又提高阅读质量。

四、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等。

2.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3.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名族明间故事等。

4.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5.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老舍的《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等。

6.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而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二)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尤其是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我喜欢,我阅读”。

第5篇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二、重视教给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我校学生有人手一册配合课程标准,引导课外阅读的《亲近母语》,书中精选、精编了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好处。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亲近母语》(适合五年级读)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共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第6篇

当前, 农村学生语言积累匮乏,作文水平普遍不高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阅读面很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想迅速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语文基础,学生每学期仅靠教材中的二三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厚语言积累,增强语文素养。然而农村学生由于受学校办学条件、家庭成员打工在外的多和电视剧多等大环境及农村社会风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极大的影响了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留心观察了解,发现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顺利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师本身的阅读量不足,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农村的很多教师由于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农村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只满足于教好教材,其本身阅读量很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几乎没有或形同虚设。同时,一小部分教师害怕课外阅读影响自己学科的教学,分数考不高,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因而导致了学生不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2.阅读条件较差。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的图书室藏书少,有的学校领导怕图书让学生借去丢失损坏,结果宁愿放置放坏,也不愿让学生看坏。没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 3.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浓。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导致了很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教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针对以上的情况,结合农村的实际,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农村学校虽然条件差,但大多都建有一个图书室,虽然图书不多,但毕竟有书,决不能让这些书闲放,图书室必须对学生开放。学校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保证图书随时向学生借阅。 2.开展“捐一本读百本”活动。针对农村书少的现状,在班级中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从家中带一本有价值的书放到班级的图书架上,大家轮流交换借阅,一学期更换一次,这样一年下来,每个学生一年可以读到近百本的图书。

3.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争取广大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支持,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有些行政村建立了图书室,可以与村里联系,实行图书室公用。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可过渡到纯文字读物。

二、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1.用名人引领学生爱读书。学生都仰慕英雄、名人,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用名人认真读书的事例,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好学的典范。这样以名人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营养和粮食食粮。 2.用好书吸引学生爱读书。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可以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了什么,学生被吸引了,就会热情地去阅读。然后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地引荐一些适合孩子口味的书,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读物、诗歌,甚至名家名篇等。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7篇

【关键词】班级 图书角 课外阅读 做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级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成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读写能力,而且读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此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我以班级图书角为依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建立班级图书角以来,我发现爱读书的学生多了,全班每个学生手里都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如《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脑筋急转弯》等,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作文中优美词句多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在这里,我就如何依托班级图书角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一、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书源",保证学生有书看。

我让学生自己捐书,每人两本,多者不限。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喜欢的书捐出来。不到一个星期,就捐了50本。我又在班级设置了"图书保管员",让一个学生负责图书保管,包括登记、借阅、整理图书等。就这样,班级图书角建立起来了。

二、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保证课外阅读质量。

我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三本课外书,多者不限,并要求学生读后要写出读书笔记。学生做得很到位。

三、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乐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如今年暑假我给学生布置了读书任务,要求学生在暑假里认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并写出五篇读书笔记,三篇读后感。开学后我对学生的读书笔记情况进行了了检查,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情况评选出五名读书积极分子,给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班里形成了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四、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读,即边读边唱;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喜欢的书籍,制定每学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主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五、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张贴图书单。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藏书目录告诉老师,然后老师把全班同学的藏书目录打印好,贴在教室墙壁上,这样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阅,十分方便。

2、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我们学校每周从语文课中划出一节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确定阅读时间。

学生每天晚上回家读两篇文章给家长听,家长签名。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我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的好处,打消家长读课外书能影响孩子学习的疑虑,每两周反馈一次学生在家读课外书的情况,家长全都反映学生在家都能认真读书。

4、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5、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以及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的是教科书中的一些文章,而课外阅读则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教科书之外的一些文章或者名著。对于小学生群体,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有限,学生想要拓展自身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故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过多地推荐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平时想要阅读书籍,只能自己去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是去书店购买,小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会偏向于一些故事类的小说,如:《鲁宾逊漂流记》、《格林童话》等。但现在书籍良莠不齐,在书店中有着许多不利于小孩子身心健康的书籍,书店中这些小人书以及一些小说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无益处,并且其中涉及的一些暴力因素会带坏学生,将学生引入歧途。故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为学生对课外书进行筛选,将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排除在外,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在筛选书籍时,要注意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注意书籍的知识点是否处于学生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例如:高尔基所著的《我的大学》显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理解书中作者所描述的事情以及情感。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为学生挑选阅读书籍。避免学生阅读一些“小人书”,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误入歧途。

二、合理为学生推荐书籍

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籍时,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置之不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阅读。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讲课本中的文章时,便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将对课本中文章的兴趣带入到课外阅读中,教师需看准时机,在学生对课本中文章有兴趣的时候向学生推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白雪公主》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去看《格林童话》,在讲《一粒种子》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教师在推荐书籍时也可以先选取故事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创设一个情境,将学生带人到情境中,让学生对书本中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选取的情节需要有悬念,在情境中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去阅读书籍的欲望。例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时,可以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鲁宾逊在出海时碰到了大风浪,结果他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周围全是海,又没用船只从附近的海域经过,鲁宾逊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一个情境,学生便会在课外主动阅读书籍,查看故事的后续情节。

三、建设舒适的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课外书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教师可以每天为学生安排半个小时,让学生专门阅读课外书籍,这样学生便可以每天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书籍,对于一些不阅读书籍的学生,也会产生从众心理去阅读书籍。当然,对于一些吵闹的班级,教师需要严格约束学生行为,整肃班级纪律,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给予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课外阅读的自由时间更多,课内阅读中学生只能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并且无论是学生喜欢的类型或者是学生不喜欢的类型,学生都需要去阅读、理解。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类型自主选择书籍,当然前提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自由发展自身的思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

五、分享读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