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章摘要】
从古至今,有匈奴、鲜卑、突厥和党项等靠游牧为生的几个民族在蒙古高原上生活和居住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中逐渐创建一个独特的多样的草原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现在仅仅有蒙古族一直守卫着生活在这伟大的高原上,而且这个神圣的高原一直还存在着古老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延续。所以,从地域文化的方面来进行蒙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艺术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多样性;民间艺术;包容性
与农耕文化相比较,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但是蒙古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的态度是开放的,能接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此蒙古的游牧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当然,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蒙古文化的多样性。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对蒙古文化的多样性和民间艺术的包容性进行研究探讨。
1 蒙古文化与中原文明
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并且进行密切的沟通,携手为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作为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很多学者对青花瓷的起源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系统的论证。元青花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是蒙古族的相关颜色。唐宋的青花瓷胎质粗松,釉是苍白色的和灰绿色,图案不好,典型的元青花与其相比,造型和装饰风格独特,与其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唐宋青花”没有具备青花的条件。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座五塔寺,五塔寺有一个蒙文天文图石刻直径是一百四十四厘米,圆心是北天极,同是在上面标出了赤道和经线的位置,同时具有五个同心的圆,这五个圆分别是天南极圈、冬至圈、天赤道圈、夏至圈、天北极圈。这个五塔寺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以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石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蒙文天文图石刻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用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标注的天文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这个天文石刻的精度很高。
蒙古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也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典型的一座建筑就是延庆观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延庆观位于河南的开封,室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的外形都与蒙古的建筑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比如,外形就是颇像一座蒙古包,室内是用八根弧形的支架进行支撑,世人对其的评价是“一座华丽的蒙古式宫殿”。 延庆观这个玉皇阁的建造的结构和外形都是是蒙古包与中原楼阁的巧妙结合, 是蒙古和汉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反映。
有史以来,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是很深的,在中国,一道屏障是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分水岭,就是阴山山脉,这也使得汉文化和蒙古文化得以在异中求同的条件,让汉文化和蒙古文化进行有效的接触和缓冲。这是不能不提的就是蒙古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了,在蒙古文化中,好多饰品图案来之于中原文化,比如“寿”“喜”等吉祥的图案都是和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影响从元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2 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艺术形式不能没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藏族和蒙古族一样,有着相同的悠久的“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因此,他们都擅长使用明亮的色彩,用大胆的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他们热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生产工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实用,这些文化和精髓是蒙古族和民族居住的文化和迁移文化中的产品具有艺术美和强大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在许多器具上都有描绘生活的片段或者植物和动物的变形的过程的情景,或者是画上吉祥图案,然后对金属进行雕琢,这样的商品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有的在一些细节上运用优雅的金粉,而且细腻进行对称设计,平行交叉的结构,这些创造和艺术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蒙古族和藏族建筑技术与产品艺术之间有着多种形式的密切关系。蒙古建筑风格出现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在十三世纪中期,而在十六世纪是发展的鼎盛阶段。库伦宫殿的一大部分中有一大批宫殿都是蒙古风格的,这标志着蒙古建筑艺术发展影响了藏族,而且影响很深刻。对于艺术和手工艺产品,蒙古具有独特的悠久的手工制作的传统。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主要是通过用木头,金属和皮革等。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藏族艺术也进入了蒙古人的生活,所以,在蒙古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生活范围随处可见藏文化的手工艺品。应该说,藏传佛教艺术为蒙古家庭手工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内容。在蒙古的家庭日用品,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留下的清晰的印记。如:八吉祥纹金属浮雕,碗勺和其他配件。
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方面藏传佛教给蒙古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内容,让蒙古文化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藏传佛教主张的佛教宣扬的思想让朴实的蒙古人而少了几分游牧文化的朴实、积极,多了几分凝重的消沉。
3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交流,在蒙古还没有统一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种类繁多,为了生存和利益互相残杀,导致当时的蒙古人民生活中战争的硝烟中,但是当时一些的较强的部落已经接受了伊斯兰的文化,比如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这无疑对于老百姓是一个好的前景。这时候蒙古文化已经和伊斯兰文化有了初步的交流,直到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地界,这时的文化交流达到了。蒙古在早期的手工业是落后的,又因为豪放不羁和勇猛的性格,使得蒙古不喜欢中原的文化,对于伊斯兰精美华丽,雍容华贵的文化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现在也能够看出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很大一部分保留着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审美元素。如繁缛的纹样、几何形花草形图案、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装饰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文化。中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同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蒙古族作为中国民族重要组成,其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都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作为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值得去发展和学习传播。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必须要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康国章.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1):27-28.
[2]韩博文.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中国藏学,2009,(02):45-46.
[3]马文慧.从民俗文化视角看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以青海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3,(05):69-70.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70-07
由于“人类学”、“文化学”的发展,全世界关于“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据统计已有一百多种,大致又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观点将文化界定为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第二类观点将文化理解为人类的能力。如斯塔姆勒认为“文化不外是在正常的途径上发展的人类的能力”。第三类观点认为文化属于精神现象。培根指出,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表现;贝克哈特认为,文化是一切精神的发展的总和。第四类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的行为及其构成总和。梁漱溟先生在其名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应该是多层次的,“文化变迁可以分成很多层次,首先是物质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一般来说,文化指的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2]按照陈永龄先生主编的《民族词典》解释,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3]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它的语言、服饰、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民居、建筑、器具、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间游艺、民俗活动等,它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异彩纷呈,是一个民族的宝贵遗产。
贵州作为中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很早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百万以下五十万以上的有彝族;五十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十万以下一千以上的有羌族。以上十五个少数民族连同汉族,都在贵州世居百年以上。此外,还有部分属于全国32个少数民族和极少数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人口。贵州的少数民族构成仅次于广西、云南、新疆,居全国第四位。”[4]
从特征方面看,民族文化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等基本特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深藏在云贵高原中的贵州各少数民族也不甘寂寞,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让许许多多的人们走出山门,到外面寻找自己的天地,同时也使更多外面的人们走了进来。这种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往,使得贵州原有的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同时也有不少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步地被外来文化所取代,甚至走向消亡。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受到保护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这是由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决定的。由于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本身多种多样,也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并形成了各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行为,从而使人类文化天然地具有多样性。如文化学上就此划分出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不同的生产方式所表现的游牧文化、农业文化、狩猎文化、商业文化;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表现的贵族文化、平民文化;不同的民族所表现的“族群”文化;不同的社会领域划分出的宗教文化、世俗文化、历史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层面还包括有“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层”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还与民族共同体本身的多样性直接相关,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自己的世界。因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理所当然必须受到保护。
首先,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或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民族的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然而,文化多样性并不是被动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生态或物质多样性。因此,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初期,由于各地的族群相对封闭,不同地区的族群之间联系很少或没有联系,生态对各族群固有的、早期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大,相似的生态会形成相似的文化类型。例如北方的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历史上生态环境基本相似,传统文化体系也基本相似。生态环境是因,文化类型是果。生态文化对该族群的物质、制度、精神、科技文化、社会组织及民族性格,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某一族群的文化发展相当成熟、稳定并自成体系时,它反过来又对生态产生影响,尤其是和观念对生态的影响很大。例如,佛教主张不杀生,包括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所以,在佛教盛行的地区,生态保护较好。东巴教也主张保护森林,不要破坏环境。可见,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其次,文化多样性是各种族和各民族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有不少是在异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而创造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舞蹈、音乐、绘画、工艺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现代西方流行的许多舞蹈、音乐,是在非洲黑人和印第安等民族的舞蹈和音乐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化创作、建筑艺术等也一样。二是许多民族的各类创作,如文学艺术等,都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会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第三,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世界上各民族无论大小,无论其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是一律平等的。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语言文字,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的权利。只有充分保护各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才有可能保障每个人均能自由使用本民族文化的权利。
第四,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它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居住、服饰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各个民族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注重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有些国家的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成为该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尤其是经济上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建立一些具有活力的,在本国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第五,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对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别。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分为两部分:民族性文化和世界性文化,或者说,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或世界性较强的文化。价值、信仰、伦理道德、理想、艺术、制度、礼俗等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是“创造”出来的。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主要是指这部分文化。而世界性文化,如科学技术所制造的物质文化或物质文明,是“发明”出来的。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具有相对性、保守性、排他性和渐变性等特征;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具有可比性、流动性和速变性等特征。民族性较强的文化相对性较强,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大世界宗教没有高低之分,犹如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东方人用筷子等习惯没有优劣之别。而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则可比性较强,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后发明的东西通常比以往发明的东西先进。也就是说,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婚姻家庭、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都有其独创性和独特价值。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价值应该由该民族的价值体系来评判,而不应该把某一价值标准强加于人。各种文化之间应该共生共存,并行发展。
总的来说,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对人类来说,文化多样性像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有的甚至认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当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贵州具有原生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
贵州地区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贵州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之称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之誉的侗族大歌,有誉满全国的布依族经典民歌《好花红》和《桂花开放幸福来》,还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有记载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侗族、苗族服饰,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都是千百年历史的沉淀,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贵州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
从古到今的移民文化,把贵州从蒙昧带向文明,从古代推向现代。尤其是神秘的古夜郎文化,它与周边的的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南越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西南夷文化”中“南夷”文化的完整的板块,并成为贵州多元共生互补的民族文化最古老,也最易被人们接受的文化符号。此外,贵州还是古生物化石的王国,是国内外关注的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宝库,也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结论,不仅把研究中国人类发祥地的目光由北向南转移,而且把贵州地域历史之源向上延伸了20多万年。贵州先后有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赫章可乐墓葬遗址和威宁中水遗址群分别获得1993年、2001年、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证明了贵州历史文化之灿烂。贵州还有蜚声中外的彝族古籍文献,有与殷商甲骨文有姻缘关系的水书,有难以破译的岩画和崖壁刻画符号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文化事象。在新近崛起的红色旅游中,贵州更以“出奇制胜,伟大转折”为特色的文化吸引着中外旅游者。与红色文化相伴生的各种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更为打造综合性、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贵州的民族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兴起
自从西部大开发的战鼓擂响以来,西部各省区的地方文化几乎都受到了重大的震撼和冲击。尤其像贵州这样民族文化浓厚的大省,其民族文化的建设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脱颖而出,不仅通过很抓基本文化设施,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内容和基本文化方式等建设,夯实了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且逐步明确了新世纪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贵州依托本省的民族民间文化,提出了“建设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的内涵定位在文化,特别的民族文化上。[5]“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工程。在巩固和完善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雷山郎德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黎平堂安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三都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而建成若干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浓郁传统的文化旅游基地。与此同时,积极理顺文化旅游集团;积极加强市场的培育,发展艺术演出、艺术教育、美术品交易、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文化信息等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批规模不同的文化产业集团。”[5]
在新世纪新阶段,贵州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方面,以一系列的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作为突破口。例如,“贵州2003年凯里市南花村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年收入30余万元,人均800元。”[6]
除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外,民族医药业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产业中―支突起的异军。据有关媒体报道,“2002年8月,贵州又有109个民族医药通过国家医药审查。至此,贵州省共有264个民族药通过了国家医药审查,获得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品逐渐成了贵州工业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全省现有的182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民族药的已达70多个。2001年贵州全省的医药生产总值为48亿。其中民族药的生产总值占40%以上。”[7]
总之,贵州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所取得的成就,都得益于当前国家的政策和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三)时代潮流冲击下的民族文化流失与衰退
在论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时,有关专家曾痛心地指出: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退;―些有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贵州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通过自身的优势充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给自身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例如,雷山县不少的苗寨手工业种类主要有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如今竹器编织还有,但竹器产品进入市场十分少,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传统手工制作。再―个就是服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物资交流的扩大,各种纺织品大批运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甚至穷乡僻壤。这些纺织品大多价格低廉,易为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加上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到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返乡青年,很少有人在穿着做工复杂、不易获得的民族服装了。在多数民族地区,男性们已都身穿汉服了,很多女性也在改穿汉装,只有到逢年过节,才有机会看到有人穿本民族的服装。因为许多民族村寨里愿做和会做民族服装、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已经开始后继无人。近年来,在贵州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以及一些民族自治县,许多生产、生活中珍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物,如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头饰、项圈等,被廉价购走。一些迫于经济拮据或受利益驱使,将家里上百年的工艺品或服饰轻率出售,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其次是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贵州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这些节日名目繁多,按内容分可以将其分为季节性节日,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记念性节日,如苗族的四月八;祭祀性节日,如苗族的吃鼓藏等。但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一些传统节日文化在少数民族实际生活中的逐渐消失,与为民族发展旅游业进行的政府办节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作为民族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如贵州侗族大歌、蝉歌和苗族的飞歌曾在国外引起过轰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族文化和苗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的同时,老歌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唱了,也不会唱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也是精神退化的表现。勤劳勇敢、正直善良是贵州各少数民族所崇尚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在―些地区发生了变化。许多民族村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发展没有跟上,面对新的变化人们无所适从,甚至感到困惑;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大,社会治安―度出现较为混乱的现象,盗牛盗马、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赌博之风盛行,传统的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与以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景象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第三是语言文化的萎缩。对于―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如此重要的甚至可以作为民族的第一要素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多数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目中,只是一朵不起眼的黄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关注它。许多民族村寨,20年前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由于对外开放和人员的流动,如今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了,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一口汉语。还有就是很多民族寨子的人们,现在给自己小孩取名字的都采用汉名。用他们的话来说,民族语言“学了又没用,出去人家还瞧不起”。这一现象的发生并不是个别的,在整个贵州来说,各少民族地区都有类似的现象。
此外,“科技进步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效应,有可能会使某些文化结构进行重组,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有可能将使一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因子消失”。[8]旅游业在发展中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商品化后的民族文化被异化,异族文化进入对当地文化的冲淡,为迎合游客心理、追求高额利润而放弃自己的民族传统,有意或无意损害自己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加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庆仁曾说过,“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经济化,不仅有利于那个文化特有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全人类的文化生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是―定要开发的,文化开发就会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一个民族飞跃,但是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行,两者得兼顾,不能只保护不开发,这样带动不了经济发展,但也不能只开发不保护,这样就会导致民族灭亡,精髓抽尽。在保护中要看到老百姓的利益,就是让他们没有失去他们原滋原味的风俗文化和习性,让他们能长久地看到自己民族的存在。同样,在开发中,仍然从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为的是让他们能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看到希望和价值,从中受益,尽可能的在向外界宣扬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物质生活所需。
从一定意义上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那么旅游在这个文化产业领域的涉入更是这种矛盾的所在。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会破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和文化观念。旅游业既可以把民族文化发展宏扬,但也可以把它消磨平淡以至毁灭。“在当今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旅游的重点,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在变化的时代,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亮点工程是快速发展旅游的重要手段之一。”[9]可见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但是,这是一个“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在变化的时代,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欣赏评价要求程度也会随着人们自身的精神需求而越来越高,当人们认为某种民族文化比较有意义,那么,人们就会适时做出传扬,以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看,相反,则被冷落。另外,也与人们的好奇心理有关,当目睹某种曾觉希奇之物过后,好奇心已得到满足之后,自己不愿再做此事物的回头客等等。总之民族文化在繁荣的旅游业背后可能会得到与“发展”这个词形成背道而驰的结果,这也就是所谓的“久看不觉鲜”、“久闻不觉鲜”的结果。如此看来,对待这把双刃剑最好的办法任是保护与开发并存,保护特色与开发创新,使特有的民族文化不失本质而向多样化发展,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另外,本民族人士应该始终信仰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应在文化经济化中迷失方向。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多种,首先是立法保护。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范围。1989年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也纳入保护范围。2001年提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资料,世界上57个国家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52个国家的立法中包含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日本是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较早且十分完备。美国也比较早。韩国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国到1982年开始颁布了第一部《文物保护法》,2002年又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第二部《文物保护法》。
其次是开发保护。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通过开发可以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同样十分注重开发文化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法、德等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和保护。日本保留的传统祭祀之多令人惊奇,如温泉祭、豆腐祭、雏祭、裸祭、求雨祭、樱花祭、梅花祭、文化祭、音乐祭等等。此外,日本的神社、寺庙众多,每一个神社和寺庙一年中都有不少祭祀。每一个神社供奉的神都不同,祭祀日期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祭祀中,富士的吉田祭,静岗县岛田市的带祭,岩手县水泽市的裸祭被称为日本的三大怪祭。而东京的神田祭、浅草三社祭和山王祭则被称为东京三大祭。东京浅草的三社祭,其规模之大,形式之古,观众之多,令人咋舌。一年一度的焰火大会,日本人称之为“花火大会”,是日本人最有特色、最为普遍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日本之夏的时令风物,每年都有近百万人观看。[10]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日本的传统文化尚能保留如此之多,使许多外国人感到十分惊奇。
第三是创新保护。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创新,也就不可能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是振兴中华,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新的诠释,推陈以致出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11]文化创新的形式多样,其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其二是文化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其三是转换功能,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胡绳主编.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陈永龄主编.民族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7.
[4] 侯绍庄.贵州民族文化概述[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 索晓霞.并非两难的选择――贵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刘熠煊.“金黔在线网”2003-10-03.
[7]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走向[J]. 民族研究,2000(6)
[8] 世栋.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 青海师专学报,2006(5)
[9] 任鹏程.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模式[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文化变迁
自古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便一直都保存着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不同的服装、装饰,以及不同的符号都代表着各自民族文化的象征意义,且这些多样性都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长时间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也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风格。这些或大或小的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整体文化特色,所以对于各民族文化在各阶段的不同文化特色及风格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本文将就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做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形态上具有多样性
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在形态上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且影响力巨大,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如宗教,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宗教都为我国少数民族所信仰,且宗教文化一直具有着显著的多样性。如佛教,在少数民族区域,云南白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会信仰佛教中的汉地佛教,且汉地佛教的寺院亦遍布在其城乡村社,自古便有“佛国”之称;而藏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则普遍信仰的是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并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藏文、蒙古文方面的相关记载,为我国的考古文献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傣族等少数民族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便是小乘佛教,且留下了一些丰富的巴利文佛教典籍。而除此之外,白族还曾信仰阿叱力教,且留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所以佛教也便几乎成为了这些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且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且极富多样性。每个民族的服装设计都相差甚远,甚至每个民族不同支系的服装设计都是不一样且差距挺大的。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服装颜色的选择、搭配以及款式的选择都具有一个民族的独特风格,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标志性之一。
(二)分布上具有立体性
我国共55个少数民族,占我国总人口不到10%,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由于我国的整体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我国居民的分布特点也便呈现出了立体性。其中以汉族为主,加有壮族、傣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是分布在海拔较低的东南地区;而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西北地区;其他民族则大多分布在这中间地带,且亦呈现出立体性。且由于地域分布的原因,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也是不相同的,如地处海拔较低地区的傣族、水族、壮族、布依族等民族,便主要是种植水稻,饮食以稻米为主;而藏族、珞巴族等地处海拔较高地区的民族,则是以种植耐低温干旱的青稞为主,并兼放牛羊,饮食以耐饥寒的青稞面、牛肉为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部落迁徙或是区域性的转移。相对于一些有固定生活场所的民族来说,游牧和狩猎民族的文化变迁速度往往比较快,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社会因素等的不停变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的变迁还与民族人口数量有关,一些人口较多的民族其文化变迁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和平稳,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文化变迁的速度就更容易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有的民族文化甚至会因为人口的骤减而导致文化的湮灭。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民族文化形成区域性的个体;在变迁中的文化流失。
(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文化的融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各民族之间通过自觉的、自愿的、和平的方式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所用,渐渐地使民族文化趋同;另外一种民族文化融合就是统治阶层利用政治、军事等力量,通过发动战争的形势使强大的民族吞并弱小的民族,形成一种具有压迫和暴力性质的民族文化融合,这一类通常是人口较少的弱小民族文化融合于人多势众的民族文化。结合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实际情况看,通常是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合于汉民族文化之中,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主流现象,俗称为“汉化”。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民族文化融合莫过于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为了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巩固政权,毅然迁都洛阳。孝文帝在位时期通过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融合。清兵入关,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融合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随着进入近现代,以及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在建国后直至今天我国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渐渐地趋于融合之势,汉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历史的变迁来看,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汉化的过程,汉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包容的文化氛围和统一的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快速融合,强化了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
(二)民族文化形成区域化的个体
各个少数名族在各自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被本民族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以促进本族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文化渗透也可能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走向灭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属于一个整体的民族文化会因为迁徙、生活环境的变化分割成块状的区域文化。同一民族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部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个体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流失与退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及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收到的文化五花八门,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中流失速度最快的就是语言。以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大族满族为例,现在随着汉语在各个少数民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母语,而本民族的语言不管是从使用范围还是使用频率上来说都有着很明显的缩小的趋势。其次是民族服饰文化的流失,随着历史发展我国原有的各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也在悄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汉服为例,汉服曾是我们华夏文明别靓丽的一道文化风景,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西式的服饰,而我们的汉服文化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民族文化流失的另外一个大方面就是建筑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木制结构建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其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木制结构建筑本身的特性,导致其被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几乎看不到新的纯木制结构建筑。比民族文化流失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文化的退化,文化退化通常是由于某种原因,或天灾或人祸导致整个种族发展受挫,甚至出现了整个种族湮灭的情况,这时民族文化就会产生退化现象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多样,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自己的发展史,这是我国的一大亮点。但在时展的浪潮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逐渐产生融合以及退化的现象,对此我们需要多加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保护措施。
作者:王宏涛 单位: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S.P.亨廷顿,郑开译.文明的冲突[J].宗教与世界,1995(11).
[2.][苏]勃罗姆列伊,李振锡译.民族与民族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民族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8―0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人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亡,据有关专家统计,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濒危动物的消亡速度。每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精神家园,而当人类的文化精神家园只剩下唯一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就是整个人类开始走向灭亡的时候。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有其深远的政治、经济原因,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要担当起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职责,更多的还需要从教育人手,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述
多元文化教育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兴起,并迅速在世界各国普及的一种教育思潮和社会与学校的改革运动。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世界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美国)和詹姆斯・林奇(英国)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背景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人口组成上的因素;二是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社会运动上的因素。这一结论是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事实的概括。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应该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不是其他别的地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以后,大量吸收外国移民,使得其自身原有较为单一的民族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成为多民族国家。到了新世纪,美国大约有270个民族,加拿大和英国大约有140个民族,而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形成了由多个民族构成的人口结构。在西方多元民族国家形成的同时,“民族复兴运动”也在西方兴起,这一运动的兴起最先是源于非主流民族对不公平待遇的抗争,象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就是对这种不公平的强烈控诉。以色列国的建立也是在“民族复兴运动”的一个分支――“犹太复兴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上因素使得西方国家成为了多民族的国家,最早的单一的国家教育很显然就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而由于政治、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在新的时代更加得到彰显,于是,为了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提出多元文化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是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的主要理论基础。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来源是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论派别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赫斯科维茨,其基本观点是: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对不同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估价应该是相对的。文化相对论的最核心之处是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来自于对不同特点的尊重,来自互相尊重,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从赫斯科维茨的观点可以看出,倡导多元文化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看待文化的价值要持一种相对的态度。根据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文化相对论有其合理的地方,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其合理之处在于文化相对论所提倡的文化多元照顾到了处于“非中心”、“非主流”的弱势群体;其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文化的统一性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被消解或弱化,从而增加了民族国家分裂的风险。同样从詹姆斯・A・班克斯言语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切处于不利情况的学生的教育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能力;多元文化教育是对所有学生进行的教育。
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存在民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同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我国最大的民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极端的不平衡:数量上的不平衡、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平衡性。我国有的专家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是聚合状态的多元化。换言之,只有在一定的调控下,才存在多元并存的局面,才有文化形式的纷繁多样。西方的多元化,就其文化的价值规范和思想意识而言,虽并非完全是无中心的,但相对来说,其中心或者说主流特征不明显。缺少‘中心’的调控。”另有学者认为,给予各民族文化以相对价值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教育可能是保持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本地方和本族群的人能够摆脱一体化的冲击,更深入地理解固有文化的价值,从而更主动地弘扬地方和族群文化;对其他文化拥有者而言,从道德、价值观、伦理、生活科学等方面,更完整地在深层次理解“他者”的文化,从而学会关心,放弃自我中心主义。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各民族融入现代化主流社会,共同进步。不难看出,与西方较为彻底的“去中心化”相比,我国对传承多元民族文化持一种折衷的态度:既强调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又强调一种居于“中心”的主流文化。这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此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是一种旨在保持本身文化特征的基础条件下,获得与其他文化学习所在社会主流文化均等机会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多元文化教育之于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是依托于多元民族文化的价值而得以规定的。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的习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性的自然规范,最能引起人们直观感觉的现象,尤其是由各种习俗升华而成的社会风尚,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一个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因此,透过习俗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透视出该社会的政治、经济、信仰、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意识形态和文化风格。习俗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习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固定化的行为模式,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民众思想意识、行为具有导向、整合与凝聚作用,它引导人们注意自己的民族的角色身份,确固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是一种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心理结构上都控制着人们的无形力量。
多元的民族文化能够为人类提供多元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一个社会只有允许多元的文化存在,这个社会才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说,多元民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动力支持。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使多元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多元文化教育最先也是以“救 火队员”的姿态出现的。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受到了来自日本、西欧和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挑战。对外国人才的依赖使得国家的危机感不断增强。为了保住其霸主地位,美国社会各界要求重视教育、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而《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大量的篇幅列举了多元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危机,唤醒了大众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研究的重视。报告指出:“17岁青年中,约13%是半文盲,少数民族高达40%”;“根据最简单的日常阅读、书写和理解测验,约2300万美国成人是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文盲可能高达40%”;“中学生在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现在低于26年前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此一阶段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是让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学习主流文化的均等机会,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跨入了新的世纪,我们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更多意义在于阻止各种民族文化的消亡。一种民族文化的消亡,意味着我们人类社会又失去了一个精神家园,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作为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和思潮,多元文化教育因其特点更是彰显出较大的优势。无可否认,过去的一些方法对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等等方式。但历史与现实证明,通过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法阻挡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冲击;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因为只是顾及了表明现象和经济利益,使得民族文化如习俗等由于意义的缺失而逐渐僵化,失去了延续的动力。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它致力于探究民族文化背后的渊源与意义,在每一个群体里面建立起相应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力求同时代主流文化相结合,为多元民族文化的创生搭建起一个平台。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实现
正如在文章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它不是一个实体,其本身是不具备传承文化的意义的,必须要借助现实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只能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通过现实的教育体现出来,从而达到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宗旨。要在现实的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笔者认为,主要要靠多元文化课程的设计才能得以实现。
(一)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
1、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称为本土知识,这种知识体系深刻反映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一切信仰、道德、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能力及其习惯。本土知识构成了本土社会文化传统的核心,在本土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并且本土知识为本土人民提供一种他们自己熟悉的界定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
2、民族意识的唤醒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信念和行为系统,对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信念源自于自己的民族和家庭背景,持续受到出生后所有的经验的塑造,他们的态度、价值、语言和行为总是受到所生活的家庭和社区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鼓励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不是仅仅强调文化的外部标志(如食品和节假日)、英雄和历史事件,获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和自尊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3、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种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形成了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不仅应该重视帮助所有学生理解和欣赏自己民族文化,同时使其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种族、民族和群体的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主流文化――汉文化的风俗、价值和信念等的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培育学生对构成我国人口的多样民族、文化、语言群体的理解与接受,承认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消除歧视和偏见,消除文化的界限。
4、发展跨文化能力
多元文化课程应反映国家和世界的种族、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掌握跨种族、跨民族和跨文化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一个民主的、理性的多元社会客观上要求其公民必须能够超越民族和文化的界限,积极参与公共对话与行动。
(二)以民族文化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
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内容的选取范围触及多民族、多文化的语言、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社会条件和等,凸现课程内容的民族特色。其基本原则是:第一,价值性。各类材料应明确显示多元文化的社会及其多元一体的价值标准,在吸收主流文化甚至外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文化对之进行民族化改造。第二,需求性。民族文化素材的选择与组织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所组成的主题内容是学生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与社会意识的问题。第三,公正性。在确立主题内容时应力求避免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杜绝用主体民族或主流文化的标准判断非主流文化或主体民族的传统。第四,效用性。知识的发展和应用要能诠释现行的生活与世界的现象,作为行动的参考,而并非准备考试与测验。
(三)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
一般而言。最易于获得的知识是统整琐碎的细节成为一整体的观念,“当一事件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愈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景脉络,愈植根于文化、背景、后设认知以及个体的知识中,便愈容易理解、学习和记忆。”首先是确立主题。在确立主题时应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设计、组织与统整主题有关学习经验以及课程知识或活动,使主题脉络化;促使学生将课程经验统整到自己的意义架构中,并亲自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知识意义化。主题的决定可由教师提出初步构想再与学生共同研讨,或由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再与教师共同商讨,或由师生共同拟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灵活地选择确定主题的方式。其次是规划主题。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规划。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概念架构更次一级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
(四)注重隐性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0-02
1971年美国学者Haugen提出了“语言生态”(languageecology概念,按照Haugen的说法,语言生态是指“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语言生态的相关概念提出后,在国外受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国积极响应,给予了热切关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在大学开设生态语言学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濒危语言研究比较受关注,少数学者尝试用生态语言学原理研究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问题,但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真正以语言生态作为专门研究课题尚少见。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语言生态问题尤其是濒危语言问题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语言生态问题成为新兴学科生态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语言生态问题关系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语言保护等重大课题,在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关注语言生态建设。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语言状况复杂,方言多样,语言濒危问题严重,加强语言生态问题研究刻不容缓。
一、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研究的意义
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研究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等热门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语言保护、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无疑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研究可以为国家语言普查工作提供可靠资料,具有实用价值。
1.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语言环境与生态环境有很多共通之处:人类社会、语言的发展形态和自然界生物的发展走向基本一致,即由原始形态到低级形态再到高级形态发展;语言际关系与自然界生态际关系一样,都是一种共生共长、协同发展的关系,需要一个和谐的大环境。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具有相似的特点,语言多样性可以促进生物的多样性,反之则会给某些物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物种的减少、消失,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自然也会深受其害。广西地处沿海地区,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生物物种丰富多样。语言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结果,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研究语言生态问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显得极为重要。
语言生态问题不仅关涉到自然生态,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态”,关系到文化传承创新和民族的发展。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同时,语言是一个民族诸特征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因此语言与民族的关系也至关密切。广西是汉语方言的宝库,也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宝库。除汉族外,广西境内居住着壮、苗、瑶、侗、水、仫佬、毛南、彝、京等民族,许多地区双语、双方言或多语、多方言的现象很普遍。多民族分布使得广西民族风情浓郁,加上文物古迹遍布,由此形成的民族文化独具魅力,但随着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字的逐渐退化、消失,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令人堪忧。可见,研究语言生态问题关系到民族生命的延续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2.对语言保护和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某种文化特质,然而,语言的多样性正日益受到挑战和破坏。据有关报道,全球已经有超过750种语言灭绝,还有许多语言也只有少数的使用者,语言濒危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多样性正在遭受严峻的威胁。据官方报道,中国有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只有50多种语言有文字,没有文字的语言,使用人数极少,仅仅保留在老人的山歌、传说等口头语言形式中,实际上处于消亡的边缘。广西境内的部分语言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目前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需抢救。语言濒危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抢救濒危语言、保护语言多样性成为极其紧迫的任务。研究语言生态问题。引起人们对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广泛关注,对于语言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濒危语言的保护,均有直接作用。
语言生态问题的研究还可以促进语言本身的纵深研究、加强语言学的理论建设,拓宽语言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历史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的结合面,进一步发展并加强边缘学科的优势,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唤起更多的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学者参与进来,关注语言生态问题,为解决全球性的语言生态危机贡献智慧和力量。
3.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国家语言普查做好先行的、基础性的工作,具有实用价值。国家开展语言普查具有现实必要性,符合保护和促进语言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新时期调整语言政策和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的需要。国家开展语言普查具有现实紧迫性,语言濒危已成为当代全球性的问题,国内语言生活急剧变化,由语言引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现。语言普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基本要素和特征做面上调查,二是对语言生态系统进行普查。研究语言生态问题在广西这样一个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都极其复杂的地区,有助于解决广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和谐共生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同时可以为国家语言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区域性的可靠数据。
二、广西语言生态问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广西语言生态问题,内容涉及广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广西濒危语言调查及保护;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1.广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现状的研究
广西汉语方言分布异常复杂,除分布较广的粤语、西南官话和平话外,还分布有不少方言,“隔墙不同语,十里不同音”的现象相当普遍。方言之间相互影响,方言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方言受普通话影响,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保护各地方言,协调各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保护地方文化,进一步做好推广汉语普通话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努力。同时,广西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众多,呈现出互相融合替代的局面。因此,研究的内容可包括汉语及其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的地理分布、使用人口、语言变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替代),以及如何协调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空间的关系,如何做好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等。
2.广西濒危语言调查及保护
语言生态问题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这不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它还涉及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的关系、语言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涉及到语言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广西境内有哪些语言处于濒危边缘,造成语言濒危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拯救濒危语言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
3.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化的环境能形成丰富多样的食物链,适合人类生存与进化;生态多样化造就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从而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在本源上也是生物多样化的结果。通过收集相关例证和数据,研究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怎样的联系、生物多样化是如何影响语言多样化的、广西的实际又有哪些特殊性等,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全球都在倡导构建生态文明,谋求全球语境下的文化共生共荣;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要中,提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研究语言生态的平衡与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语言与少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语言生态问题的探讨更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语言生态问题,对繁荣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建设“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均大有裨益。
一、民族文化在民间民族舞教学中的现状
每种民族舞的特性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民族舞蹈样式,因此,在民族舞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民族文化和民族形式都渗入到舞蹈教学中去。在民族舞蹈教学中,舞蹈中的动作和形体是很重要的部分,这就造成了我国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把舞蹈技巧和动作作为舞蹈教学的教学主要部分,忽略了对学员们的民族文化气质和内涵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民族文化的具体培养不够,而且缺少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所以,使得民族民间舞也无法真正得到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职业舞蹈学院的学员舞蹈基础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办法进行细分民族舞,统一进行排练教学,分不清楚具体的民族,这样民族特色就更加不能表现出来,导致舞蹈排练只成为了学生的简单操作和复制,无法形成自己内心的实在舞蹈涵义。
二、民族民间舞融入民族文化的主要举措
1.将舞蹈课程设置中加入讲解民族文化知识的课程在学习一种民族舞的时候,可以先进行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简单讲解,将民族文化的设计合理的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比如在学习朝鲜族腰鼓舞的时候,可以为学员们讲授一些朝鲜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课程,同时,为学员们播放相应的视频和音乐资料,并且为学员们发放和讲解一定的书籍资料,让学生们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能够根据朝鲜族的民族习惯来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同时,还可以增加对当地民族文化和人情的全面了解。同时,还应该讲授民族对应的相应地理环境和特点,多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等习俗。
2.着重讲解各个民族民间舞所拥有的风格首先,应该注重民族舞的基本动作。在熟练掌握各个舞蹈的前提应该掌握和学习民族舞的独特舞姿和动作,这是体现不同民族舞之间的关键,也是最具有特点的一个部分。比如藏族舞比较挺拔,维吾尔族的舞蹈比较优美,傣族的舞蹈比较娇美等等。坚持抓住各个舞蹈的典型动作和有特点的动作,因为每个民族舞蹈都拥有自己的独特动作,这种独特的动作也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学员们应该坚持抓住不同舞蹈的代表性动作,教师对于代表性的动作应该重点讲授,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提高民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应该由浅入深的教授舞姿。在教授民族民间舞的课程中,应该让学员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明白舞蹈的要领以及难易程度的掌握。每个民族舞蹈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在教授舞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教授模式系统和规范化,并且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以便于以后经验的利用。最后,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中的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民族舞的教授过程中,不是学员掌握几个重要的动作就完成的舞蹈学习,而是应该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让学生的协调性与学习性得到完美的结合,并且让学员得到气息的熟练运用,这种气息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呼吸,而是一种艺术性的呼吸,人体通过气息的运用,身体的协调性与内心的韵律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的民族舞蹈,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3.从舞蹈服饰上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质舞蹈服装是舞蹈表现力的主要承载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服装的形式制约了舞蹈风格的表现和形成。我国的民族舞服装通常都能够反映出某些地域的主要特色和文化习性,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这个民族的习惯和风格。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和风格,应该让学生们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以此来加深学员们对于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融入舞蹈服装来进行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能够增加学员们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让学员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在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舞蹈的美感教学。
4.积极地引导学员通过多媒体辅助来体会名家的舞蹈形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资源已经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和学科,尤其是在教学行业中,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表现和学习。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地域,学习是受到一定客观条件限制的,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视频与音频的播放,让学员们可以观看到舞蹈名家的优秀舞蹈作品和舞姿,通过模仿或者学习,让学员们了解各家所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将动作、眼神、意韵都得到一定的揣摩,以此将舞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三、结语
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多样性,这种情况就决定了我国的舞蹈教学必须要进行民间的本土体验,因为艺术源于生活,我国的民族民间舞的多样性和多种性,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决定的,这样的脉络是相继传承的,所以,对于学员来说,感受民族文化和本土民情,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本质归属。想要真正的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民间舞之中,必须要深刻的体会不同的民族文化,让自身感同身受的生活在其中,将各个方面充分调动起来,富有激情的吸收着来自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知识和底蕴,不断与民族民间舞结合。
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7.(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④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贵州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00;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改委,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5-01
摘要:如今各地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有什么价值?对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一、概述
现在谈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文化有什么价值?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争议,产生了种种不同以至对立的看法:一是简单地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二是未加分析地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认为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足取,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加以分析。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与反复的过程。原生态文化是“活态民族民间文化”[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以一种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的姿态在传递着。由于多种原因,原生态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位置,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给原生态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原生态文化正在逐渐被异化、取代,有许多甚至消失。当年,人们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非主流,应让其自生自灭,“”期间甚至加以围攻、扼杀。随着中国的渐渐强大,中华文明也由民族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大势所趋,各民族文化得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文化多样性理论最终确立。文化多样性理论为原生态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文化多样性主张是对文化相对论的一种扬弃,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对于文化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原生态文化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重新获得了其应有的评价,成为人类文化花园中独特的一景。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在现时代绽放异彩,除了政府的重视和科学理论的支持外,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二、理论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原生态文化是原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它的稳定传承性决定其基本保留了古老文化的原貌,这给我们了解祖先文化、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成的、活生生的材料。历史如大浪淘沙,而原生态文化则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笔现存的活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生存活动的影子。
(二)文化多样性理论
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多种文化共存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性理论主张文化界如同生物界一样,要多种文化共存才能持续发展。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对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理论激活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其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又是对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强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发展。
(三)精神实用价值
对于拥有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即文化主体而言,原生态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功利性,即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每个民族都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深感自豪,也是本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它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该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应用价值
(一)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二)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三)文艺创作的源泉
文学艺术根源于社会生活,既包括现时代,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原生态的文学艺术都根基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民间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乔晓光.活态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