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法的法律渊源

教育法的法律渊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法的法律渊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育法的法律渊源

第1篇

一、新旧教材的对比的新尝试

新教材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纵观新旧两本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无论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尝试。

第一,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教材摆脱了旧教材的大而空,不实用的理论体系,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整本书分成两大块。第一部分为道德的内容,从悦纳自己、注重礼仪讲起,由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讲到有关道德的一般知识,再讲职业道德这一重点内容。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极具针对性;第二部分为法律的内容,在第一部分教会学生一些职业道德规范之后,从道德(人们心中的法律)很自然地过渡到法律(外在强制的道德),帮助学生学会做守规矩的人、做具有法治精神的人、做维护宪法权威的人、做会用程序维权的人、做善于同违法犯罪斗争的人、做依法从事各种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人。将知识融于实际,这样的理论体系还是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在授课之间,稍微一点拔,学生便有了对本书的大致了解。

第二,从阐述方法来看,新教材也是形式各一,处于中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时刻,让他们通篇阅读文字,听大道理,容易引发反叛思想,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新教材一反过去的模式,设置了很多切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议一议,想一想的局面,自己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总之,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以上几点改变让师生真正达到了交流,真正地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新教材的瑕疵及其矫正方法

⒈关于自然人的涵义。

新教材(121页)对自然人下了一个定义为:民法通则称之为“公民”,指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笔者认为有所不妥。我们知道,对一个名词所下的定义,越是详细具体,它所涵盖的范围就会相应缩小,而自然人,在法律上是与法人相对的一种独立的民事主体,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无论是早产婴儿,剖腹产婴儿,人工授精婴儿还是植物人,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残疾人、无国籍人、双重国籍人等等都在自然人的范围内,不因其性别、民族、年龄、种族、政治立场等因素的不同而被排除于自然人之外,从而被剥夺行使民事权利的资格。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受过去的教育模式影响,凡新出现一个名词,必给其一个名份,给它下一“科学”定义,殊不知,不仅不科学,还给学生及老师带来困惑和不解。

分析原因,我们找到解决办法:大可不必一定给它下一个结论,只要给学生了解到一个事实,即自然人是与法人相对的一种民事主体,但它与我们平常讲的公民不完全一样,公民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它属于政治范畴,而自然人不仅包括本国公民,还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它比公民范围要广就行了。

⒉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新教材(120页)在讲到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时一句话带过说始于出生,止于死亡。笔者在授课时学生常常会提出很多问题。

对于出生,通说理解为“独立呼吸说”的出生就行了,对于胎儿的继承这一例外,给学生讲清在分割遗产时,应保留遗腹子(即胎儿)的继承额就行了,但止于死亡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材理应对这一问题做一个阐述。我们知道,在法律上,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自然死亡,即在医学上认定呼吸,心跳,脉博停止,瞳孔放大的死亡标准。由于死亡多发生在医院,医学上的死亡标准实际上就是法律上的死亡标准。自然人的死亡是重要的法律事实,不仅发生死亡人权利能力终止的法律效果,而且还发生关系到他人的法律效果,如继承开始,婚姻关系消灭,人寿保险合同的条件成就等。而同样会产生这些法律后果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宣告死亡:如美国9.11恐怖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3.11日本9.0级大地震,两起突发事件中,前者发生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后者来源于自然灾害,但结果都是很多自然人无法找寻到尸体,不能认定是自然死亡,法律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早就立下了规定,当自然人在意外事故及战争情况下下落不明满2年,在通常情况下下落不明满4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该自然人死亡,同时产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后果。

综上,笔者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这里的死亡要讲清楚既包括自然死亡也包括宣告死亡。

⒊关于民事法律关系

第2篇

关键词:佛教文化 旅游开发 桃花岛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佛教建筑大多与我国的美丽山水相结合。这笔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佛教文化逐渐成为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桃花岛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提升桃花岛佛教旅游地形象,将是桃花岛进行深度旅游开发的重要课题。

佛教文化与旅游

(一) 佛教与旅游的关系密切

一部分佛教艺术和佛教活动是旅游资源。佛教旅游资源包括佛教物质景观和佛教礼仪活动两大部分。佛教物质景观主要是两千多年来的佛教艺术遗产,如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绘画、佛教文学经籍等。佛教礼仪活动主要包括佛教的佛事,如念经、供佛、放生等,佛教仪式,佛教人事和佛教节日等方面。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以及三大石窟等现以成为引人注目的佛教名胜。佛教建筑之所以美,除了其空间艺术之美外,诚如基督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纳所言:“是由于神住在里面。”各类佛教活动之所以吸引游客,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人与神的沟通。

佛教文化与旅游互有渗透互相促进。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方式和审美特点,渗透在人们的旅游过程中。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对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这些方面的发展。交通、住宿条件的改善,方便了香客的朝拜活动。同时,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能使佛教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彰显。

(二) 佛教旅游越来越受青睐

人们拥有宗教或宗教式情感,佛教旅游资源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人们的宗教心理,按照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种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双重心理。信徒在膜拜活动过程中所体验的宗教感受,就其心理学的内容和动态来说,跟亚里士多德率先提出的审美的净化很仿佛。礼拜、祷告及其它膜拜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是人们用来排遣郁积于心的消极感受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人们参加宗教活动,能使他们精神舒畅,感到安慰。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温柔情感,一种至爱亲情,一种轻松超脱。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桃花岛佛教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分析

(一)桃花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桃花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以岛建镇,有悠久的开发历史,在商周时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因其独特的渔、港、景资源优势,1993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并确立了“以海洋渔业为主导、旅游业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也是浙江省实施“蓝色工程”的试点之一。桃花岛是先秦时安期生的修炼之地,也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描绘的美妙神奇的东海上的一方悬水岛屿,被誉为“海上仙山”,是海岛文化、武侠文化、宗教文化的完美集合。现已开发多处景区、景点,有桃花女龙、观音传奇、武侠文化等多条旅游专线。岛上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配备齐全。一个滨海型的旅游度假区正在逐步形成。

(二)桃花岛开发佛教旅游的资源条件

桃花岛旅游资源无论是从资源的丰度、品位度,还是资源的集中度来看,都具备相当好的开发优势。岛上既有原汁原味的海岛生态,又有神奇壮观的海滨胜景;既有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又有得天独厚的海崖沙滩;既有源远流长的宗教文明,又有引人入胜的游侠文化。全岛旅游资源分布成片,布局合理,景区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强,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网状分布格局。可以说,桃花岛开发佛教旅游的资源条件已很优越,而更关键的是,岛上有白雀寺的存在。据《中国二十四史演义》记载,桃花山仙人岭下白雀寺是观世音出家修行得道之处。相传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立志修行,终于在白雀寺修成正果,去普陀山建立观音道场,成为中国佛界首席菩萨。至今在桃花岛上还流诵着当地独有的记录妙善公主修行成正果的《观音经》。这些为桃花岛佛教旅游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渊源。

(三)桃花岛佛教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

桃花岛与主要客源地的距离不远,较为适中。目前,桃花岛的主要客源地是舟山本地区、杭州、宁波、上海等地。它们与桃花岛虽有大海相隔,但桃花岛仍处于这几个重要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和辐射圈内。其次,桃花岛连接客源地的交通条件较好。目前,采用自备车、快客、快艇、车渡甚至飞机等许多交通方式均可至桃花岛。

根据旅游地相互作用关系理论,某一旅游地与其附近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可分为互补与替代两种,这两种关系与两个旅游地的性质(类型的异同)和是否属于同一级别(资源价值)相关联。桃花岛与周边的主要旅游地之间的关系结构可粗略地划分为一级相邻地与二级相邻地。一级相邻地主要是舟山本地区的沈家门、普陀山、朱家尖等旅游地。很明显,沈家门打“渔都”牌,普陀山以“海天佛国”饮誉中外,而朱家尖则大作“沙雕文章”。桃花岛资源结构及特征,决定了它与这三个地方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即这三个地方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又对桃花岛获益产生单向促进作用,这种互补关系的确立根源于旅游资源及主体旅游形象定位的差异性。二级相邻地主要有宁波、杭州、上海等周边大城市。这三个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也是国内有名的旅游城市。桃花岛从级别上来说,不能与它们相比,但这并不会造成负面近邻效应,原因在于宁波、杭州、上海均为一种大陆风格的都市旅游,而桃花岛却是一种全新的海岛型旅游风格,他们之间不仅毫无冲突,而且三个大城市还会成为桃花岛的重要客源市场。

桃花岛佛教旅游开发的策略

良好的区位和资源是旅游地开发成功的必备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桃花岛在二者兼备的情况下,如何变资源、区位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兹从市场开发与产品定位两方面分析。

(一)市场定位策略

海外市场重点是东南亚市场。桃花岛位于世界著名的渔场舟山群岛上,所在地域知名度高,交通条件,包括水、陆、空三方面都很便利。这些为桃花岛“走出去”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舟山群岛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区位条件是桃花岛旅游业腾飞发展的航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球信徒甚众。普陀山作为佛教三大菩萨之一的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已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日本。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性和传承性。在佛教文化上,中国佛教更是它的母体。朝鲜也是如此。他们为了寻求佛教真谛,感受佛教文化,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来到中国佛教胜地。

国内市场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桃花岛的白雀寺作为观音菩萨的出家修行之地,有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一独特的文化存在,为桃花岛的旅游业增添了不少魅力。观音菩萨据《法华经•普门品》载,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众生遇难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这对古今中外的人都颇有吸引力,尤其是试图摆脱苦难的人,观音菩萨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宗教神灵之一。在我国形成“家家佛陀,户户观音”的局面,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信仰氛围。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已有广阔的客源市场。桃花岛与普陀山同处一岛,都以观音菩萨为其信仰依托,二者具有同质性,重要的是,二者一为观音菩萨的出家修行之地,一为其显灵说法的道场,两者具有历史上的连续性和文化上的传承性,二者应是一体的,不可人为地割断。因此,在桃花岛的市场开拓上,应充分利用与普陀山佛教文化的相关性与互补性,加上地域临近,更可利用普陀山的空间辐射效应,在客源市场定位时,同时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

(二)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资源,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必须外化为产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针对桃花岛的现实情况,则要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求知的需要为前提,开发出以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为基础,佛理佛艺作渲染,可亲身体验和参与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佛教文化旅游产品。

1.佛教观光旅游。这种观光层次的产品,根据观赏的不同,可分为佛教人文景观旅游和佛教自然风光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参观游览佛教建筑及周围的自然山水而进行的以观赏性为主的佛教文化旅游。岛上以白雀寺为主的佛教文化园林就是典型的佛教人文景观。楼、阁、殿、堂、塔、柱等,在全园布局有序,既体现了寺庙建筑的规则性,又体现了园林建筑的自然性。整个碧海金沙的桃花岛,是其占据的好山好水。游客在欣赏佛教文化景观的同时,又可趁此机会饱览桃花岛的神奇山水。佛教文化及其载体,即佛教人文景观,增添了桃花岛自然山水的神秘与神奇;而桃花岛的奇山秀水,又增添了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模式 法律素养 改革 创新

[作者简介]张国琦(1968- ),男,河南郑州人,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警察法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42-02

法治是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准则和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人民警察是我国重要的行政、刑事执法力量,其法律素养、法律知识、法律能力直接关系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关联着社会和谐的构筑,决定着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中,法律教育是重要环节,法学课程也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贯穿于学历教育始终。与其他社会大学不同的是,公安院校的法律教育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运用法律解决实例的能力。这就要求公安院校的法律教育,既要遵循传统法律教育规律,又要在教育模式上推陈出新,大胆改革,创新方法,务求实效。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模式即“范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模式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世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我国,教学模式又称为微型教学论,指在特定的教学理论思想指导下,介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用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按照一定系统的、相对稳定的、可操作的程序进行的基本范式。教学方法是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教育的实践摸索中,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控着不同教育层次的各自特点和侧重方向。从幼儿教育直至大学教育,环环相扣,各具特色。同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交叉科学,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大学教育中的法律教学,也就是公安应用型大学教学模式中的法律教学方法。虽然法学专业在当今我国的大学中遍地开花,有“万金油”之称,但无论何时何地,公安法律人才的培养都直接关乎国家法治的进程、人权的保障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公安院校法律教学的突出成效和提高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公安工作对公安院校法律教学的要求

法律教学是公安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案件侦查、治安管理、刑事技术鉴定、公安信息安全、道路交通管理等涉及公安事务的方方面面,都必须以执法者高素质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执法能力为基础。针对公安院校的特点,其法律教学必须既遵循法律教育的一般规律,又突出公安特色,形成具有行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法律教学模式。总结公安院校法律教学的规律和要求,其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系统性。警察作为重要的执法力量,其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重要职责。这也就决定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是适用单一的、某一领域的法律法规,而是涉及刑事执法、行政执法、民事调节等诸多法律部门。比如,交通警察执勤时,大多是行政执法的交通秩序管理、违章处理等,但可能遇到涉及刑事犯罪的醉驾、盗抢等严重犯罪行为的刑事执法,还有大量的劝导、调解等涉及民事法律法规行为。这就要求在法律知识和能力上是个多面手,有较强的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警务机制改革,提倡“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大背景下,警察具备全面系统的法律知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二,实战性。警察在学习法律层面,必须有很强的实战性。警察的职业性质要求对所具备的法律知识学之即用,用之有效。公安院校培养目标要突出在法律学习中灵活多变,了解法律背后的立法精神,掌握公安实践中的执法动态,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刑法课程中“侵占罪”,其犯罪构成、定罪量刑的学习不是难点,但公安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侵占”的罪与非罪及其和“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的区别,仅仅理论讲述难以达到。大量的案例分析,感同身受的模拟情景再现,都是提高其实战判断能力的有益探索。

第三,创造性。这里的创造性绝不是创造法律或者滥用法律,而是深刻理解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使警察在执法中能正确理顺法律与道德、法与情的辩证关系,审时度势、灵活多变地处理社会矛盾,展示出新一代警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既维护了法律,又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法治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群体效应,而执法者更应该引领、实践、表率。比如禁毒,危害深重,社会影响广泛,仅仅靠打击犯罪,处理违法,实践看来是杯水车薪,效果不大。警察在履行职责,严格执法的同时,如何融入人文关怀,如何做到釜底抽薪,就要求警察工作具有创造性,实现“没有买卖,就没有贩卖”的日见成效的目标,又能使瘾君子真正回归社会,回归人生。

三、公安院校法律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传统法律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法律教学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校外实习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传统法律课堂讲述教学方法忽视了对法律技能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教育与训练。法律实用能力是一种问题思维能力和经验推理能力。不精通法律规则背后所蕴涵的法律原理,就不会懂得法律规则创造性运用的方法,不了解法律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就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失去了具备法律技能的基础。对现行法律的注释,对法律条文的讲解,离不开学术功底。从本科阶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理论功底,是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底蕴和基础。

2.缺失了法律技能训练的理念与机制。美国法律家摩根说过:忽视技能训练会给学生带来危害。仅仅让学生读懂、背会法条,学会分析书上的案例,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对公安实践于事无补。比如婚姻法的学习,公安院校一贯轻视,致使学生学些皮毛,得过且过。在公安实战工作中,一些警察不懂得婚姻法的实质,在处理涉及婚姻方面的家庭暴力案件上,一头雾水,处理失当,这可能会激化矛盾,引发更严重的案件。

(二)诊所式法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法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集中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上。要借鉴其他学科尝试并获成功的诊所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结合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赋予其新的内容和生命,突出法律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彰显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1.诊所式法律教学法的起源。诊所式法律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在全世界得以推广。法律诊所教育的形式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在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事临床实习,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疾病。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法学院引用了“诊所”的称号,就产生了“法律诊所”这一法学领域特有的名称。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这一做法类似于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即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诊所式教学法在我国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比如人大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是以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人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刑事法律诊所”,选择的案件是以刑事案件为主,附带培养学生解决其他类型案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上的特点。第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堂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是具体案件的执法者和承办人。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听课者到一个主动的执法者和办案者的身份和技能的转换与提高设置的。辩论式、互动式、讨论式、提问式、模拟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被充分调动起来,成为促进学生转变身份提高技能的方法,成为诊所进行教学研讨的重要手段。在诊所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通常面对面地进行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往往是课堂上的主持人,谈论话题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谈话、发表意见的主角。教师是用启发式、引导式提问把讨论的话题引向深入,并且要控制自己急于说出“正确答案”的冲动。比如,模拟现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教师简要介绍了案情,有学生从接受群众报警开始,一步步进行接警、出警、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案件分析定性、采取应急措施等,这期间运用的法律知识涉及刑法的“交通肇事罪”“伪证罪”“窝藏、包庇罪”等,涉及道路交通法律的“现场勘查”“交通管制”“调查取证”“受害人救护”等,涉及警察法的“现场管制”“紧急征用”“留置权”“警容风纪”等,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整体素质的展示都一目了然。

第二,使用真实的案件材料。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建立在真实的案件背景材料和真实的案件情景再现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参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和细节,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培养学生法律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增强学生做一名合格警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加深学生对法律制度、法律知识、法律条文的理解,并亲身体验警察的管理与服务角色。比如,与当地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联络,建立互动合作平台。让学生分批参与跟随警察接、出警,参与了解警情,协助调查线索,之后写出报告,由教师点评。

第三,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式。诊所式法律教育中,一堂课通常是由两位或多位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贯彻教学意图,使教学能产生一种立体的、透视的、深入的效果。这里,辩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其语言水平;启发式教学法开启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案例式教学法丰富学生视野,培养其辨析能力。

第四,培养另一种思维方式。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学生用警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法官角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学生们要注意并认真思考每一个办案细节,即便是对案件中并不会起重要作用的环节也应引起注意,不要简单地对事情作出判断,要结合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要考虑法律与事实背后的联系,了解案件所具有的特定社会背景,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警察职业处理社会的矛盾焦点,肩负社会稳定的重任,运用法律绝不是简简单单地严格执法,更重要的是服务社会。

第五,独特的评估方法。在诊所式教育课程中,学生对自己评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教师的评价,他们更加关心所承办案件的得失成败,更关注待人接物的水平和艺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也同样是教师对他们进行评价时所关注的焦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案件的定性准确、方法得当固然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在承办案件的过程中真正成长了,是否得到了他们所想要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能和知识,尤其是自己的警察行为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民的肯定。这也正是培养新一代人民警察的良苦用心所在。

四、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律教学法中需注意的问题

诊所式教学法固然在法律教学中效果明显,但其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更严格。“授人以鱼”只要求是捕鱼能手,“授人以渔”则要求是育人高手。因此,公安院校在运用和推广诊所式法律教学法时,应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才能彰显成效。鉴于客观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教学能力方面。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有效的课堂沟通方式,极强的观察和管理学生能力,才能在诊所式法律教学法的课堂上指挥若定,游刃有余。很难想象一个在传统课堂教授方式上都难以胜任的教师,能够运用诊所式法律教学法。

第二,学科知识、文化素质方面。教师对所教授的学科必须具有专业的系统的掌握,对学科重心、前沿动态能及时把控,对讲授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自如,努力拓宽专业知识深度和文化知识宽度,具备很强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文化素质。

第三,公安实践能力方面。诊所式法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是本学科的研究者,又是公安实践的合格执法者。在具体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案件,体现现代警察高素质、高品质要求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就要求教师要定期深入公安一线,进行业务锻炼,切实提升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对诊所式法律教学法成竹在胸,高屋建瓴。

第四,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育素质的核心表现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能够在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恪守职业操守,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稳重的作风、顽强的精神感染学生,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效应。这是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探索出真知,创新成大业。公安院校的法律教育必须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发展前进,在发展前进中强大。每位公安院校的教师都应该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运用推广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已是当务之急,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顾明远.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吴福辉,钱理群,粱培宽.粱漱溟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绿色教育 课程 实施与开发

一、绿色课程开发的特点

绿色环保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也是对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传承和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如何正确的树立绿色的教育课程,并将此课程有效开展是如今社会每一名幼教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是我们开展的一门新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展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带领学生对绿色教育课程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构建绿色课程时突出它的四大特点。即:自然、自主、环保、创造的特点。绿色课程强调幼儿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特点,应注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例如,植树节快要到了,我们要组织孩子们去植树造林,通过植树让孩子对树木有所了解,教师引导孩子如何保护花草树木有深刻的了解。也可以使幼儿在不破坏花草树木的同时,用身边掉下来的绿叶做装饰,让自然物品成为幼儿的兴趣材料。进而尊重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本性。

绿色课程的开展也利于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在与教师和同伴之间沟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教师要支持幼儿这种保护行为,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去帮助和支持幼儿自主进行绿色教育的创意活动,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出来能够启发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绿色教育。

二、绿色课程的实施

(一)从区角活动切入

区角活动是发展绿色课程的最佳教育模式。例如:“小小绿色植物”的区角,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教师带孩子进入区角活动,给孩子讲关于植物的故事为导入,让孩子对保护植物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后,进而引导孩子如何爱护植物,保护我们的地球。也可以让孩子根据植物进行绘画,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植物。从而使孩子达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育模式。也可以从绘画中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使学生主动接受了环保方面的知识,加以引导拓宽孩子对绿色课程的深入理解。

(二)从日常生活中切入

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中也处处蕴含着绿色课程的教育机会。例如:我们在幼儿园每日的课间操下楼梯时,教师每日要引导幼儿在课间操做操和游戏活动时,让幼儿坚持户外锻炼,下楼时有序排队,走楼梯时要爱护幼儿园的公共设施,放学回家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去危险的地方,不触摸危险的物品等习惯。课间操结束后的加餐中,引导幼儿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绿色课程的认识。教师要在不经意中培养幼儿习惯的养成,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三)以园区环境为切入

一般课外活动课都是在每日下午举行。这是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带孩子进入之前植树节种植过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到自然的美,从中引导和加强幼儿对绿色教育植物和保护环境的认识。要让幼儿有保护大自然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适时的告诉幼儿花草树木也和他们一样是有生命的群体,看到好看的花不要伸手去摘掉它,花儿也是会疼的。以这样的方式向幼儿传达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让孩子举一反三,想想除了要保护大自然之外,小朋友还应该做什么事情?从而发散和培养孩子的想事情的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从传统节日为切入

传统节日,是我国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使它发扬光大并继续传承下去。传统节日综合了自然,自主,环保和创造多种因素。使幼儿园的绿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学到关于绿色教育课程的相关知识。例如:重阳节,教师引导孩子对重阳节的认识,使孩子明白重阳节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过重阳节。从而引发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同时也间接培养了孩子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兴趣,使孩子知道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

(五)从家园共育为切入

绿色教育是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幼儿园要重视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向家长介绍绿色课程的特点和开展绿色课程的意义。让家长也参与到引导幼儿绿色教育的课程中去,让教师,家长,孩子共同收集环保的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加以整合,变废为宝。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环保和绿色课程的教育目的。开展足额养的绿色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教师教育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的学习和生长的空间。

三、结语

幼儿园的绿色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是以绿色,健康,和谐,安全等槔砟睿构成了自然,自由,环保,创新等为主体的绿色教育课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绿色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绿色课程的实施与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绿色教育课程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模式,所以关于绿色教育课程的探索将会是长期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努力争取将绿色教育课程在短期内有近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蔡丽洁.发掘游戏“富矿”“拔节”学前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4-11-12.

[2]杨晓萍,何孔潮.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性教学;缺陷;实践实习模式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及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和缺陷

作为成教学院的广播电视大学,具有许多与普通高校不同特点。首先,在校学生大多为在职成人,实行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面授为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上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其二,在校学生之间因各自的工作学习时间的不一致,学生学习时间与公检法等部门工作时间的冲突,导致学校无法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和安排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参加集中的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见习等相应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实践性教学活动无法落实到位,整个实习环节形同虚设。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学生毕业前的作业,如社会调查报告往往是,虚拟、摘抄一个案例分析,随便找个单位盖章了事;论文也多般是没有任何社会调查事实的基础和自己独立的观点,东抄西凑他人作品的敷衍结果。其三,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定位存在极大的缺失和反差(错位)。法学专科开设的18门选修和必修课程中,只有律师实务,法学本科20门课程中,也只有法律文书这二门与具体法律实务有关的课程,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几乎就没有开设。课程的设置仍然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应用性的考虑。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学生最大收获就是拿到了预期文凭,而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专科的学生毕业后,连起码的法律文书都不会制作,更谈不上“熟练掌握法律辅助岗位所需的技能”了。非法律专科的法律本科生毕业后,连起码的诉讼流程都不了解,就更谈不上熟练操作和运用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工作的在就业时处处受阻、困难重重,已经在职的也因缺乏实践技能和竞争力,压力巨大,危机四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故现行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既不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状况和特点,又不适应电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存在严重的缺陷及弊端。

二、探索实践性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必要性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决定了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我国无论是哪种高校的法学教育,均存在着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脱离的弊端,至今仍未有较大的突破和改观。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律职业者必将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群体,专门的法学教育也必然成为通向这一群体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高校法学教育来承担,法学教育向职业化转型势在必行。以笔者所在的课题小组,对本校08秋至11秋三年七届的学生的调查研究为例,其中有85%以上的学生为在职人员,且大多数已经在本单位从事与法律事务相关的具体工作。这部分学生将获取文凭和学以致用或现学现用,为主要追求目标。他们多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往往都带着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来学习,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能迅速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发挥其潜能的过程。希望所学知识与对提高其本职工作技能有直接的效果和作用,并且能迅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条件。另外15%的学生,也大多都抱有将来从事法律方面工作的择业期待,选择了法律专业,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入职的学历条件和竞争就业的基本技能。他们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既不缺乏学习能力也不缺乏参与热情,其缺乏是参与锻炼的条件、机会和场所。“重理论,轻实践” 或者说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位,一直是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学生较为明显的缺陷,也是造成学生“学无所获”、“学无所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在进行理论基础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同时,将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知识的获取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精深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法律规范的法律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律的各种技巧、方法、能力的能力和素质,学会如何与各种人物和机构打交道的能力,学会如何分析、查证事实的能力。构建一种既能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状况和特点,又能适应和满足电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法学专业社会实践实习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推动电大法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弥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法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构建“专业学习与法律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课题和必经之路。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实践性教学指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能力的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必须完成由一个被动的听课者到一个主动的办案者的身份转换,通过对具体而实际的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技能的提高。

(一)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调整法律专、本科实务性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我国法律教育目前存在的框架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四个层次。为社会提供了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学术类法律人才和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应用类法律人才、和以辅助律师、法官、检察官工作为职责的法律辅助类应用人才等三个类型的法律人才。法学专、本科教育在上述格局中位于应用类法律人才、初级应用人才和法律辅助人才培养的底端。据此,电大法学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有必要的法学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各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和初级应用人才。法学专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则是:辅助律师、法官、检察官工作为职责的法律辅助类人才。但现实中电大法学专、本科与法律实务有关的课程的设置和其法律人才培养的定位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司法考试改革后,所有法学专科毕业生都被排除在了司法考试的门槛外,这一变化对我国原有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法学专科毕业生如不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则无法参加司法考试,无法获得律师资格,更不可能去从事律师工作。故全国各类高校法学专科在此变化后,都纷纷取消了《律师实务》这门课程。而笔者所在省的电大系统,在司法考试改革实施多年后,在法学专科仍然沿袭老的教学计划,继续开设本应在本科开设的《律师实务》专业课程,这显然是与其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经学校领导同意,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笔者结合电大法学专科人才培养定位和需要,开始在本校着手对法学专、本科《律师实务》和《法律文书》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尝试。将《律师实务》调整到法学本科,取消法学专科《律师实务》代之以《法律实务》,增开法律文书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这样更便于专、本科的学生,根据其择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锻炼,更好的掌握基本技能。

(二)根据教学计划在基础性阶段对规定的课程,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同步推出手机课堂和网上模拟法庭。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年,主要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性阶段。笔者所在的课题小组成员,在基础性阶段对规定的课程,除举办案例设计、法律文书制作等多种竞赛外,还在所教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同步推出便于学生学习的手机课堂和网上模拟法庭的设置。课件中设有课程介绍、课程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经典判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章,法律文书样本,常见合同范本,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等参考资料、在线作业、网上模拟法庭、课程日历等18个栏目,同时还导入了中央大电、省电大、南昌电大学习平台和在线课堂的链接,同步推出的手机版移动课堂和网上模拟法庭,拓展和延伸了传统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空间和实训模式及条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便利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创设了一个具有学习设备小巧轻便、资源传输方便灵活、物理空间布局自如、人际交流直观真实等特性的实践性教与学的环境,将原来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分化穿插融入到了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第6篇

关键词:污泥发酵产物;园林绿化;应用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泥的年产量不断增加,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且还威胁到了城市人民生活环境的健康。城市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关键因素,并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无害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有益的资源进行进一步循环利用。在对城市绿化建设十分重视的今天,对污泥进行好氧发酵后可将其产物用作城市园林绿化的肥料成为了处理污泥的行业共识,好氧发酵后的污泥与园林土壤混合后会使土壤肥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增加植物的发芽率,提高园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举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将污泥转化为有益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而且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节约了城市绿化成本,进一步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 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应用的潜在需求和必要性

园林绿化通常对土壤肥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就人工草坪种植而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09年的人工草坪种植面积高达6×104hm2,每年需要的有机肥料量大约为240×104t;而我国的另一项绿化工程-河道边坡人工绿化,开发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对有机肥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以每千米绿化工程需要50t有机肥料计算,未来对有机肥料的你需求量高达50×104t;而在高速公路绿化带和隔离带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我国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以每千米施建3.4hm2绿化面积的比例来算,所需有机肥料的量约为108×104t;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按照有机肥料使用量0.5t/hm2来计算,每年在城市绿化中施用的有机肥料的量也是巨大的。由此可见有机肥在园林绿化中的使用比例是加高的,大量的有机肥的使用必然会导致园林绿化成本的增加,而污泥发酵产物与园林土壤混合后会使土壤肥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化的成本,故而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应用的潜在需求是较大的。

由国内外研究和实际经验来看,污泥就含有较高的有机质,虽然其含水量较高,性质也不稳定,但是经过好氧发酵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发酵产物含水量显著降低,有机质的性质也较为稳定,腐熟度也得到提高,在园林绿化中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的物理结构得到改善,维持土壤一定的温度和水分,在减少地表径流、水土流失、杂草丛生的同时减少了水分的消耗和园林绿化的成本,进一步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虽已有多家从事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企业,但企业在污泥发酵产物的生产方面的工艺程序不够合理和严格,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存在较多的销量问题,且应用领域较窄,总体来说没有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发挥到其应有的程度,故而进一步提高污泥发酵产物的质量,拓宽应用领域对于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更好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3 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园林绿化的面积和规模均逐年扩大,年增长率也较高。园林绿化对有机肥料的使用要求巨大,以污泥发酵产物与园林土壤混合提高土壤肥力的举措不仅解决了绿化过程中对有机肥料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园林绿化的成本。但是由于污泥发酵产物养分不高、有气味等竞争劣势,导致其在园林绿化领域应用一定的局限性。

3.1 城市绿化对污泥发酵产物的气味要求严格

园林绿化领域包括多个方面,包括人工草坪、城市公共设施绿化、道路桥梁绿化等,尤其是在城市绿化中有明确的要求有机肥料的使用必须满足在较近距离的范围内不会散发出较为明显的嗅觉臭味,以免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进一步的不利影响。然而污泥是由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堆积形成的,本身就有着较为刺鼻的气味,污泥经过好氧发酵后,虽然气味有所改善,但是仍不适合在城市等人类生存环境绿化中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污泥发酵产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应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城市相关部门严格控制城市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在污泥发酵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发酵工艺,尤其是对污泥发酵产物气味的处理,尽可能的使污泥处理产物能够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对有机肥料使用的要求。

3.2 污泥发酵产物市场竞争力不足

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污泥发酵产物与其他商品化的有机肥料相比养分含量较低,尽管如此,污泥发酵产物的养分含量是符合绿化植物生长需求的。污泥发酵产物不仅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够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具有前期释放较快和后期释放缓慢的特点,这些就意味着污泥发酵产物可以作为一种较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有机肥料。除此之外,污泥发酵产物在某些绿化如人工草坪中作为基质材料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其营养特性,增加移植成活率,而且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节约地表资源,降低人工操作成本。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所需有机肥料的采购都是由政府部门通过固定渠道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来增加污泥发酵产物的市场竞争力,对采用污泥发酵产物作为绿化有机肥料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根据施用量或者施用面积来予以合理的购买费用补贴或者产品销售税的减免;对污泥发酵处理设置专项补助资金等。总的来说,对于污泥发酵产物应用于园林绿化政府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更多的政策扶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中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和基质材料使用,且具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减少水土流失,节约地表资源,降低绿化成本等优点,因此污泥发酵产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污泥发酵产物目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工艺,增加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和生产、销售方面的资金补助。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土地利用较为容易突破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社会的理念相符合,因此积极探索污泥发酵的工艺技术难点,以更好的推动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定,刘洪涛,陈同斌.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潜力与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12(21).

[2]钟春萍,吴张勇.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潜力与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3]孙骏.污泥发酵产物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潜力与问题[J].现代园艺,2014(7).

[4]宋丽芬,陈军霞,杜滨舵.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生产无土草皮卷基质的配方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7).

第7篇

此课程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思想多元,内容庞杂等原因实际的教学效果急需改善。因此高职院校借鉴专业课“能力导向,项目驱动”的任务教学法,逐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设计符合教学目的的具体项目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师生课堂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实施四年以来,成效明显,学生开始喜欢这个课程,课堂参与性也大大提高,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优秀作品。我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任务教学法为什么能在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收效呢?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而真知又是用来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的,所以我们在几轮教学实践后就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找到任务教学法的依据所在,从而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推广该教学法。

1、哲学依据

(1)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交往实践是“实践观”意义下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实践着”的主体,即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活动形式,而是与各种社会要素系统地连结在一起的。因此,马克思那里的交往实践,与人们眼里孤立地搞关系的活动不在一个层面上。人类的交往活动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密切相关。见图一

交往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表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作用由社会关系决定。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环境、遗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辩证关系。交往是教育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二是:重视研究外部世界(社会、教师、集体、环境)与学生发展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表明交往具有教育功能、发展价值。

“交互决定观”是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内容,它指出环境、个体、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建构主义盛行,人们更加关注人的认知发展,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杰出代表皮亚杰,尤其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顺应过程,才能同化,个体才能取得与环境的平衡。

在任务教学中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传授与接受过程,另一方面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如何进行任务设计,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分割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逐步完成,要靠师生教学交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来完成。总之,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指出了教学的实施不断改进的历程,指出了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应该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2)主体间性哲学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由着名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提出,后几经发展,其大意主要指涉及自我与他我、他者的关系,这里既有我与他、我与你的关系,也有我与我的类――我们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共通性、共同性以及彼此间沟通的可能性。主体间性范畴内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具有相互平等的同等地位;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承认、对话与理解,是自我与对象内在统一的生存境界,是人类对自我的“终极关怀”。它的提出,使得先验的现象学摆脱了“为我论”的危机,并使得关注的对象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思想强调,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在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人们是相互需要的,他们既相互是目的又相互是手段,而不纯粹是目的或纯粹是手段。同时,主体间性的提出客观上是对以主体性(Subjectivity)的确立为标志的近代哲学的反思,是对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反省,更是试图对主体性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科学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改善了资本主义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以及人们信任危机和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现状的颠覆和重构。

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育者是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受教育者同样如此,师生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师生间的授受关系,最早的时候,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备受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呼吁要重视师生的“双主体”性。事实上,教育者把学生当作客体来认识,就不可能把学生当作主体来形成,即使把他当成主体来形成,由于把他当作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规律,因此也不可能以形成主体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当代哲学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各种矛盾,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主体间关系,把学生既当作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作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这为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和学生主体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教育学依据

(1)杜威的教育思想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从事的教育改革几十年,形成一整套“杜威的教育理论” 具体是:

① 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不管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他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② 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③ “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④ 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德育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与他的“从做中学”是一致的。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德育是各科教学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要把各门学科的教学作为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手段,各学科的教材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利于德育。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校的实施符合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整个社会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他从社会立场出发建构了道德教育理论的。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道德的三要素 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

2)道德教育的目的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即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去行为,或者说,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的心理社会化。

3)道德教育的内容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既非单纯教给学生以一整套具体的行为规范,也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道德推理的过程或发展他们表达道德情感的能力。而是,既要使学生能够按照一整套规范去行动;又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发展或塑造那些一般的性向,这些性向一旦形成即能自行适应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

4)道德教育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涂尔干并没片面强调灌输,而是从其理性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道德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要的是解释。

在当今的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倾向,人们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日渐模糊,信仰逐渐缺失,人的终极价值理念在追求感官享受中遭到无情冲击;同时,网络的高速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和学习习惯,这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价值的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空前压力,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实施任务教学法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3、心理学依据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 “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

他的主要观点:①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几个基本概念:图式(指人的一种心理机能结构)、同化(原生物学概念,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这里主要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顺应(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来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认识图式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也称之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反映。马斯洛在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时,紧紧抓住了人的需要这一决定性因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分级的,是由低级向着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规律对于教师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强的启发作用,也能让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始终联系着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价值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需要,一种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种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蕴含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人们成长成熟的不同阶段,这些需要会不同层次的显现出来,而且需要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所在。当人的需要从外部得到满足后,会进一步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去实现下一步的迫切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们身上所蕴含的五种基本,往往是无意识的。实际生活中,人们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因为有时无意识的动机或许是人们内心需求迫切的外在表现,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做出不一般的行动。

第8篇

每每站在窗前看那漫天的星斗,就会感叹宇宙的浩大,自身的渺小。我们每个人不就是那浩瀚星斗中的一颗吗? 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身的能量,才会有这星光灿烂的银河之美。可当教研员这一年来的时间,扪心自问也算是尽心尽力,但总感觉还缺少了点儿什么,让自己的工作不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种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永吉县初中主题教研现场会”上的语文主题教研活动却让我看到了那一缕“星光”,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现场会上永吉三十五中语文教研组长安丽英老师代表35中语文教研组做了《凝心聚力寻方法勤奋踏实做教研》的经验介绍。安丽英老师从初一至初三备课组各自的教研主题入手,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语文组教师的勤奋好学、务本求实、团结协作的教研之风让我心生敬意。王秀波老师的“新语文学社活动展示”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将文本写作延伸到网络写作的尝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王老师的原创歌曲《湛蓝心情》、学生原创诗歌《雪之歌》《某年某月的某个春暮》等作品无不洋溢着师生飞动的灵感、生活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语文写作教学的新途径。

主会场语文学科的观课议课活动,摆脱了以往说评课的束缚,针对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从“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主题入手,进行了研讨交流。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很好的诠释了主题教研的内涵与作用。大家各抒己见,真诚沟通,一次次用心聆听,一次次直面对话,新的教育理念便在交流中悄无声息的渗透,进而内化,重新构建。在真情的参与中、在真心的交流中、在真诚的研讨中,教师们实现了真正的提高。

看着教师们的精彩展示,我的内心时时被感动侵袭着。这次主题教研现场会,从永吉35中语文教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主题教研”的真正魅力所在,那就是:“主题教研”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强调参与和过程,突出团队拉动的作用,从内部强化教师自己,进而激活广大教师的发展的内驱动力,调动发展的主动性,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习惯,使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这次主题教研现场会更让我纠结的心情豁然开朗,它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作为学科教学的领头雁,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研员要指导学科教学工作,本身必须要有较渊博的知识、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特别是王秀波老师的“新语文学社活动展示”活动让我认识到教研员必须改变以往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也就是说,在横向应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在纵向应具备精深的知识,具有这种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才能保证自己“库存”的充足,才能很好的从更高的层次指导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而这些需要我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不断厚重自己的功底,适应教研员这一岗位。

其次,作为教师心目中的专家,必须要将专业引领融合在基层的教学实践中。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应该怎样教、怎样学,教育专家也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实践中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并肩探索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员作为教学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带着疑问、困惑和理性先行,将专业引领有机地融合在基层实践中。

最后,作为基层学校的服务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教师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教师的成长就是我们的责任。教研员应该是一个多棱镜,每一个方面都能够有折射点,都能够吸取光,都能变为一种智慧。

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做到充分研究,厚实自身功底;有效指导,实现专业引领;真诚服务,乐当教师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