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第1篇

社区座落于镇,社区有工作人员名。社区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连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全方位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 ,确实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每年都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并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成长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按小组划片,落实了责任,进行了党员“一对一”帮扶,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以宣传和法制为重点,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

1、未成年的健康成长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阵地,社区在办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重视阵地建设,设立了“关爱下一代成长办公室”“社区阅览室”等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空间。

2、配合公安、司法、计生等各部门组织开展好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好各种宣传资料。组织社区老年人文娱队,开展“珍爱生命,拒绝”“反对”“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等活动宣传,邀请了县电影院到体育场放了两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大片,深受群众喜爱,使未成年人在耳闻目瞩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三、抓好重点、切实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

第2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力军。2012年培黎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体思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主题,发挥自身优势,转变教育方式方法,培养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得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成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工作创新,充实工作队伍,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深化社区教育内容,拓展我社区教育范围,形成构建我社区成员终身教育的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明确任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愿望,增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感,常抓不懈。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议事日程,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与社区整体工作有机结合;二是广泛动员和吸纳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打牢群众基础,推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丰富活动内容

1、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未成年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仪式,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2、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认真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定期对社区青少年开放图书借阅,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普及文明上网、预防艾滋、远离,青春自护、科普健康等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科普、国防教育、公民道德、青春期教育讲座和娱乐活动,组织假期学生到辖区残疾人和孤残老人家中打扫卫生。

4、关注特殊家庭子女,加大服务力度。特别加大对辖区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及时掌握辖区内闲散的未成年人的情况,重点开展特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安全法制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对这些孩子送温暖、献爱心,确保得到及时的照顾和服务。

5、利用辖区单位、幼儿园等所有利于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以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未成年人法制道德意识。

6、开展亲情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把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同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普法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社会共同提高预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培黎社区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第3篇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篇

今年以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用创新的思维、新颖的载体、生动的形式、扎实的措施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综合教育网络,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四百三小”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生背景

我县有27万未成年人,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渴望成长,自主能力增强,能遵守社会公德。但在主流的背后,由于一些学校教育的失当、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等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不少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状况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在政治上,爱国主义情感较淡,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在人生理想上,偏重个人生活和前途,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在价值观念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蔓延膨胀的趋势,追求个人利益,向往高收入、高消费的倾向也日趋明显;在道德情操上,部分未成年人道德判断力不强,道德选择是非不清,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在劳动习惯上,许多未成年人只会埋头死读书,不愿意参加集体劳动,不会做饭洗衣,自理能力差;在法制观念上,规则意识不强,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期,以往一些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强行的灌输抑或简单的说教也难以奏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缺乏沟通、相互脱节,单调的活动对他们也不再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活动渠道,设计有效载体,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基于此认识,我县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所思所想,所愿所盼,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充分运用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实他们的大脑,广泛开展富有内涵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主要做法

“四百三小”工程,即“百部优秀影片鼓舞人,百本优秀图书熏陶人,百首优秀歌曲激励人,百名先进典型塑造人;在学校做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社会做文明礼貌的小公民,在家庭做懂事孝顺的小帮手”。在工作中,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以来,我们依托中小学校,向全县未成年人介绍、推介了100部优秀中外影片,100首优秀歌曲,100本优秀的青少年图书和100名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在《今日滨海》和广播、电视广泛宣传的同时,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双休日集体观看,向中小学校举行赠书仪式,开展优秀歌曲歌咏会,参加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形式,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看优秀影片,读优秀图书,听优秀歌曲,学先进典型活动中来,组织他们谈感受,讲体会,写观后感,潜移默化地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观念。为了使乡镇和农村的未成年人也能汲取文化精品的营养,我们组织文化、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利用暑假,把优秀中外影片、优秀歌曲、优秀的青少年图书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以大篷车形式,及时送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0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该项活动。与此同时,县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还大力净化社会环境,对网吧、游戏娱乐场所和书报音像市场进行了整顿,关闭、停业了数十家网吧、游戏厅和音像出租社,从社会上聘请了120名文化场所巡视员进行日常检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晴空。

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滨海实际,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三小”活动。一是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学校彼此友爱,争做团结互助的“小伙伴”活动。全县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勤工助学、爱心助困、城乡小伙伴手拉手等多项活动,鼓励他们奉献爱心,收获良知,在活动中增进友情、体验真情、感悟人生,让欢笑在体验中收获,烦恼在体验中告别。二是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社会遵纪守法,争做文明礼貌的“小公民”活动。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在中小学校开展了“文明伴我行”、“做文明学生系列教育”、“遵纪守法大家谈”等一系列互动教育活动。我们还组织中小学生学习、推广文明礼仪知识,开展了“清理白色垃圾”、“清理野广告”、“清理楼道家庭卫生”等系列活动,走上街头做维护交通秩序的小协管员,宣传文明礼貌和公民道德建设常识,散发宣传单,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三是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家庭懂事明礼,争做孝敬父母的“小帮手”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师生家长互动会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父母的期望和爱心,明白做父母的不易和辛劳,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为父母分忧,不做“小皇帝”,当好“小帮手”。

第5篇

一、亲情误区容易导致不良结果

“望子成龙”成为中国家庭一种极为普遍的心理情结,也是家庭亲情付出的主要目的。心理学试验证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一种“皮格马利翁”现象,即对受教育者良好预期与教育结果呈正相关。教育的展开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良好的预期并不等于良好结果,好设计得以实现还需要好的教育方法。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道德教育的美好资源,但是教育方法上的迷失,却使许多家庭丧失了亲情资源的开发价值,许多家长困惑不已、一味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误区之一:溺爱。家庭溺爱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常见,它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过分依赖感,它常常会使家庭教育丧失建立关怀德育的最佳时期。所谓依赖感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历史中对各种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信任、依附、恐惧、担心、安慰、感谢等种种与生存相关的感觉综合。依赖感是未成年人常常表现的一种情感,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它逐渐由孩童对具体对象的依赖,扩展为对整个生命寻求根本庇护和归宿的愿望,由生存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心理的主观需要。依赖感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感。引导得好,它可以成为互相关爱和寻求信仰的基础。引导得不好,它容易向坏的方面发展,使未成年人逐渐消解自我,而丧失独立的行为能力。在溺爱环境中生长的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难以亲近社会,容易变得越来越自私。如此下去,在这种溺爱环境中教育中所必须具有的权威力量就会逐渐地、悄然地丧失了。

误区之二:圣人期望的歧途。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四二一”(祖辈四人、父母亲二人、孩子一人)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导致了高期望值的亲情预期,但是许多家庭却使这种圣人预期走入歧途。中国家庭是圣人期望陷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中国圣人道德文化还没有圆满完成现代的梳理和转型。中国人一直有非常深厚的“圣人情结”,这种情结源自“圣人”文化传统,中国远在甲古文时期就出现了“圣”字。翻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典籍,圣人二字比比皆是,造作圣人、美化圣人、学做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的追求与梦想。中国人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后,却没有使圣人情结与现代接轨,出现了圣人文化传统的“断裂”,使我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多元文化碰撞中,对于人文工具的选择难免有些无所适从。二是受到科学主义的严重挤压。圣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既有智商,也有情商。而在技术权威甚嚣尘上的现代社会,教育活动被扭曲成单纯的智化活动;圣人道德教育被片面化,脱离未成年人的“主体”特性,成为“标准件”的制造过程。三是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养儿防老”的观念被不断强化。家庭长辈们把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不能实现的希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如此这般沉重的压力,孩子当然难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甚至会产生厌学厌世情绪。在沉重的亲情压力之下,如果孩子想追求快乐,他就会对长辈有抵触,甚至成为逃避学习的“叛逆者”。

误区之三:家长专制主义的偏好。中国是一个崇尚文明的礼仪国家,在“天地君亲师”传统的“礼法”伦理中,树立了家长是亲子交往中的绝对权威的理念,所谓亲子交往指的是长辈与未成年人子女的交往。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以及解放后的政治教育的“听话”教育,不断强化了家长和老师对专制权威偏好的意识。在亲子教育过程中,许多家庭沉醉于“严师出高徒”惯性思维,对孩子采取专制主义的教育方法,全然不顾孩子生命成长过程的个性变化和兴趣爱好。结果使许多家长感叹不已:为孩子的前途,心了,我付出了,为什么不能如愿以偿!最早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鲍姆利特,他按照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又进一步把家庭教养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沉溺型和忽视型。他们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形成较为一致的反应。相比之下,其它类型的教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有更多的负面效应。大量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控制有余、关爱不足;沉溺型教养,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忽视型教养不但存在教育态度问题,还有教养方法的问题;权威型教养,既注意尊重孩子,对他们的美好愿望、合理要求和良好行为,积极肯定、热情支持;也善于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则,用以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是一种既具有权威,又具有温暖亲情的民主教育的好方式。

二、移情把亲情转化为亲社会的精神财富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性动物。人类情感的基础是亲情,人类理性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亲情是一种源自于血缘关系的本源性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血缘亲情成就了中华民族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团结和睦、患难与共的家庭美德。它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坚固基础。它是个体正面发展的潜能。在探讨个体发展的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个体的特性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的主体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当代美国心理教育学家纳希认为“否认道德发展的主体性就是放弃了任何一个教育的基本角色”。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有人就误解为德育就是要消解自我。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消解自我,而是要消解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建立一种有和谐关系的、有效率的、更为合理的自我存在。这种自我是生长在一种有公正、关爱的和谐秩序之中的,它能更有效率地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成年人生命成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这是正确地实施亲情教育的前提。围绕如何认识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问题,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变化:一是,柯尔伯格在的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发展”德育理论,他的贡献是提出道德发展不同阶段的定向理论。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有三个水平与六个阶段,每一水平都包含两个阶段。水平之一为前习俗道德,包含两阶段:惩罚与服从,即时平等交换;水平之二为习俗阶段,包含:人际关系和谐,守法习惯与义务意识;水平之三为后习俗水平,包含:社会契约交往,普遍伦理自律。二是,彼德斯在研究皮亚杰、柯尔伯格和弗洛伊德的德育理论后,提出了“认知-情感-意志”的四阶段德育发展理论,未成年人德育发展有非理性、自我中心、因袭性和理性化四个阶段,揭示了非智力因素对德育发展的影响。三是,在20世纪末,纳希提出了习俗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问题。四是,霍夫曼又进一步提出了通过移情而实现“关怀与公正”的关怀德育的问题。如果从哲学上来看待人的发展,那么,人从动物界超脱出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笔者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自我意识朦胧时期。主要是4岁之前的前语言期和口头语言期,儿童开始学习把自己与他人、他物区别开来,正是这种自我与他人的混浊状态,几乎没有人能在成年后保持这个时期的记忆。但是,却把模仿来的道德转化成潜意识。第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主要包括4-14岁,未成年人逐渐有感性化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学会从对象化存在的意义中认识自我。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两个时期对孩子养成正确的道德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感性活动时期是特别需要具象工具辅助道德教育的。第三,自我意识理性时期。14以后孩子的思想变得复杂起来,也是自我矛盾最多的时期。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对大人的管束有逆反心理,如果此时期家长缺少有效地与孩子的“沟通”的方式或工具,疏于心理引导,容易使孩子生活在产生不良行为的高危真空中。

第6篇

    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家们仍然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总结的“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只有对教育对象的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才可能因材施教。然而从古至今,成人们都是教育孩子们“要听话”。如果不听父母的话,就会被斥为“忤逆”的“不孝子”;如果不听老师的话,就会被斥为“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只有“听话”,才是“乖孩子”、“好学生”。认为未成年人就是听话和接受,根本不存在需要成人们了解的东西,只要成人们认为是对孩子们有好处的,就施加于孩子们,即使是“填鸭式”的硬灌硬装,孩子们也只能是全部接受全部照办。成年人们认为孩子们只有读书才能有个好前途,于是,从胎儿时就指望是个神童;满一周岁时就举行“抓周”仪式,看孩子是不是先抓书和笔;还在上幼儿园时,就要以读书为主,要考试争名次;从上小学就送进封闭式管理的“贵族学校”关门读书,直到高中毕业。把对未成年人的全部教育都归到读书这一点上,无论孩子的兴趣如何,都必须读书,即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对立的情绪状态下也要坚持下去。枯燥乏味的读书,考分数争名次上重点中学进名牌大学,十几年一个念头,千万人一条路子。这种不顾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严重地压制和扭曲了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大学生杀人的事情,学校、老师和家长们还认为自己没错,够对得起孩子了! 

    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有健康的感情。实践证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感情,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感情,作为家长不应该只是因为血缘关系;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是因为学生聪明听话。更重要的是要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尊重,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现代的未成年人已经具有强烈的自尊意识,早在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妇女报》联合开展了“儿童权利调查”,其结果是有61.29%的儿童表示认同“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有51.83%的儿童赞同“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儿童都是有权利的”;有59.33%的儿童知道《儿童权利公约》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有62.7%的儿童和28.37%的儿童很不同意教师和家长查看他们的信件和日记,即使出于关心爱护目的;有52.16%的儿童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包括青春期教育”。时间过去了六年多,儿童们的这种自尊意识肯定是增强了许多!然而现在还有不少的家长、教师和学校不是出于对儿童的尊重而爱儿童,而是出于血缘关系指望孩子能够升官发财光耀门楣而爱孩子、出于学生聪明听话指望能够升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为教师和学校扬名声望而爱学生。一旦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不去了,就会遭到挖苦、讽刺、体罚,甚至被赶出校门。实际上,现在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里的未成年人,一般都是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尊重自暴自弃而走进去的。相反,一旦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就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百般宠爱。家长会视为“太阳”、“小皇帝”、“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捂了,不知道如何爱才好。教师们则视为“天之骄子”,学校和班上的“命根子”,生怕得罪了跑到别的学校去了,只要学习成绩好,可以不搞劳动,不参加活动,就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品行上的劣迹,也可以帮助掩盖好。这样“爱”出来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好强,不容人,不知道尊重人,受不得一点儿批评和挫折,包括考试成绩的偶然下降都无法接受。这就是跳楼自杀的学生,一般都是高三的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的主要原因。 

    行。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依靠成年人的行为影响实现的。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受教育者,并与之建立了健康感情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传授道德知识,激发道德需要,培养道德情感,设置环境条件以训练道德行为,锻炼其坚强的道德意志。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者平常的言谈举止对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言行可以影响子女终身。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相信科学,发扬民主,勤俭持家,遵章守纪,与人为善,为人正派宽厚。称职的父母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教师要陪着学生走到成年期,对其道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些学校出现的用多缴费来抵学生升学考试分数差额;可以用请客送礼的办法来让学生跨越学校和教学班的门槛、减轻或免除自己违反校规的处罚、获取评优及保送升学的资格;到教师家属办的小卖部购买价高质劣的物品可以获取老师的宠爱等不正常现象,都容易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会认为学校和教师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会认为这社会就是金钱万能。教育者的无意识行为影响力远远大于有意识行为的影响力,如果这两种影响力的方向相反,就会是教育者煞费苦心地有意识教育成为一张失去作用的皮,受教育者只会用它来对付考试,最终只会养成学生的说一套做一套、虚伪狡猾等卑劣的道德品行。 

第7篇

2要改进学校德育。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德育课程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根本任务之一,依照未成年人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育内容和计划;要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贴近未成年人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新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3要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除了节假日,学生日常生活大约1/3的时间是在学校,在校3/4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9/10以上的时间又在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统一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大量思想政治及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他们关心同学,关心他人,树立集体荣誉感。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切实举措,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第8篇

关键字:青少年 德育 重要性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同寝室一个女生说:她的一个同事在一次坐公交车时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偷正在用小刀划一个女士的包,很多人都看到了,可没有人出来制止。眼看小偷就要得手了,突然一个小女孩叫到:小偷!那女士注意到了,马上把包搂紧,小偷住了手。大家都扭头看这个小女孩,一个老太太抱着,才三四岁的样子,很可爱。到站了,她的朋友,抱小女孩的老太太,还有那个小偷都下车了。小偷走到老太太跟前,摸着小女孩的脸说:好漂亮的小女孩啊!然后就走了,小女孩却哭了,原来小偷在小女孩脸上用小刀划了个口。听完这个故事我很气愤,这个小姑娘说了真话却遭此对待,她将来长大会不会有阴影?如果是我会怎么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一年轻人被一辆轿车撞倒,倒在血泊中,肇事司机潜逃,没人拦截也没人报警。当120赶到现场时,这个年轻的生命已经消失了;菜市场一个人大喊“小偷”,很多人站在路边观看被偷者撵小偷却没一个人拦截,眼睁睁的看着小偷越跑越远。很多人对于弱者需要帮助时,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可是当有一天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却去愤怒地说找不到“雷锋”。有一首歌唱得很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有些人只谈索取,不讲奉献。要知道: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可见加强德育是多么的重要。

目前在我国部分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五大缺陷:1,良心约束无力 2,社会公德缺失 3,职业道德滑坡4,家庭道德失范 5,爱国主义精神失落。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要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现在的青少年满怀爱国热情,具有较良好的社会公德,懂得人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并且深知个人努力奋斗的重要性,竞争意识很强,这是积极的一面。同时,他们在思想道德上又有消极的一面,譬如受西方拜金主义影响严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自私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远大的目标理想,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不够独立,不能吃苦,诚信意识薄弱,社会公德仍需巩固加强,虽推崇美德却未付诸行动,有时竞争意识过于强烈以至思想扭曲等等。

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培养的结果,是我们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我国目前全社会的教育是重智轻德,零岁教育方案比比皆是,教育重心仍然在于知识的培养,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力度不够,偏重于形式表面,空泛且易脱离实际,效果非常不理想。青少年是支撑起中国未来的一代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所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亟待加强和改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她能走多远,她能有多强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起了决定作用。只有当青少年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充满了殷殷的希望。

但在现实生活中,“德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家庭教育方面

现在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甚至有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一些家长思想观念老化,仍以传统方式教育子女,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也有一些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还有许多地方父母外出务工,子女留守在家,许多父母任其自由发展。所有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方面

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长期存在。虽然近年来国家做了很多努力,提倡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三观”,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学校教育所欠缺的。

(三)社会方面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化堕落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体现了国家对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意见》指出,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发挥好少先队和共青团的重要作用,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影响者,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时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的教育影响力。作为主要基地得学校要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必须保证德育课程的课时与质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德育课程,定期检查该课程的进展以及效能。因此,要尽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三)净化社会的道德教育环境。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网络以其便捷高效给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使有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地步。因此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青少年的德育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鲁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第4期 - 万方数据

[2] 马忠.《许昌师专学报》 1998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3] 叶一舵.《思想教育研究》 2002 第6期 - 万方数据

[4] 刘超良.《教育科学》 2004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5] 曲正伟、杨颖秀.《教育科学》 2002 第2期 - 维普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