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1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国内外学术界多数专家将文化产业竞争力定义为文化产业领域多种功能性组合的集中力量,是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条件叠加、融合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高低深受系统中各个要素在品质、数量、空间和层次布局上的影响,同时区域的文化、社会发展状况也会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潜在影响.具体而言,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即产品品牌能效、科学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产业资本.主要体现为以下内容:
1.1文化产品的新颖性与特异性
文化内容创意的关键就在于独创性和显著的区别性,国外很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直接界定为“创意产业”,并特别强调文化创意的“独创性”是文化产品最突显的商业特点和价值体现.一旦将文化产品囊括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当中,就可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造丰富财富.
1.2文化企业的劳动力要素
人才因素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人力资本是文化企业最渴求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不断产生创意成果的保证.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动力是要拥有众多具备较强创新能力、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创意产业则急需具备较强原创性灵感的科技人才和运营、策划、管理人才,这无疑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之一.
1.3文化产品的科技化水平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产业借助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使产品形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传媒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文化产品生产率.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在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对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1.4文化产品的资金投入
资本是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资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起步规模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它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具有高投入与高附加值,高风险与高赢利性特征的行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投入,才能快速地发展壮大,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
2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2.1政府重视,规划清晰,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福建省自始至终都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内容,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崛起的重要推动力,将其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进行着力培育《.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印发不仅体现了文化产业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为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福建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布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长远规划,制定了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310行动计划”,即在全省重点培育1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10强文化骨干企业、争取10家文化企业上市;《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科技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预计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2文化品牌效应逐步增强
福建省以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目标,着力发挥海西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理区位和国家政策支撑的两大利好,不断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海峡两岸文博会、版博会、艺博会、金门书展……“文化+会展”的产业模式,为吸引优势项目产业入驻提供了新的捷径,效果喜人.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签约总值达359.71亿元,同比增长263.4%;349家台湾企业参展,台湾各县市至少有1家企业参展,充分展现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巨大商机和美好前景.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的十二大榜单中有8个榜单福建榜上有名,展现了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实力;《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与武夷山的旅游资源相依托成为福建省的文化名片之一;《有福之州》一曲传唱大江南北,为福建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锦上添花;福建省的木雕、根雕工艺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已经名列前茅;古色古香、诗意盎然的三坊七巷成为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缩影,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福建本土动画《乌龙小子2》登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向全国观众证明了福建动漫产业的实力……,这些典型的项目和案例为福建文化产业品牌效应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2.3文化产业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融资方式多样灵活
福建省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成立了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的方式进行运作,为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也成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创投领域的新亮点.除此以外,省委宣传部与多家银行合作,共同编制《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规划》,探索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建设,重点扶持电影电视、报刊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设计、网络新媒体等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福建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建立促进福建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2012年10月,省委宣传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签订融资,计划未来3-5年内,国家开发银行将融资50亿元支持省广电网络集团发展壮大,融资30亿元支持永定土楼客家文化发展,融资10亿元支持泰宁古城旅游文化发展.众多专项资金的设立和融资平台的成立,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和重点发展注入了充足的活水,为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4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日趋健全,层次逐步提高
闽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与投资高级研修班入选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高端培训品牌,显示出福建省较强的人才培养实力.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4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每年可以培养200多名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人才.2011年福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为75.2万人,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2年福建的科技竞争力在我国各省域的排名为第10位,较为充足的科技人员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3.1全面开发海西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运作
第一,进一步推动福建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较强风险承受能力,但也是高收益、高产出的行业,一部本土影视作品的成功对区域知名度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对其他文化行业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福建省除了继续在动漫产业上做大做强外,还应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上发力,充分发掘福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拍摄出带有福建本土特色又能引起广大共鸣的优秀影视作品.第二,将民间手工艺术品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进行发展规划.随着旅游业和艺术品收藏行业的发展,民间手工艺品的市场前景和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现阶段,福建民间手工艺品主打的是雕刻艺术,特别是寿山石和楠木雕刻艺术,但是由于材质的价格昂贵,只要稍加艺术处理就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代表性的高端艺术品还是较为缺乏,因此必须面向国内外市场打造高端精品.另外,福建的工艺品行业一方面应当重视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特别是要注重对地理标示的注册和保护;另一方面应当注重艺术风格的塑造和坚持,坚持具有海西本土民俗气息的艺术风格,同时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与两岸统一情怀融入其中.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品的内涵体现将会是福建民间艺术品坚持“本真”,享誉四海的成功所在.
3.2建立专项资金、创新融资渠道
首先,政府应当对符合福建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良好项目和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促进其稳定、快速的发展;其次,政府要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政府担保或者与银行合作等方式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专门为文化产业行业开发新型的融资产品和信贷产品,对于典型文化企业可以为其提供担保贷款或贴息贷款,促进其快速发展;其次,政府、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互助基金,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的规模,丰富文化产业基金形式;最后,政府和企业应当密切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基金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交易平台,扩宽融资渠道,吸引优质资金和先进的运营模式进入福建,为本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必须通过政策支持带动资金支持、通过投资环境的改善来丰富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创新,以更加灵活、多元的融资思维和方式进行融资活动,并结合福建的实际商业环境,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3.3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创意水平
政府应鼓励省内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对相关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进行指导;文化企业应当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合作交流,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定制培养等方式,为自身企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政府、企业和学校应当合作建立文化产业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提升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文化产业专项奖学金,鼓励省内生源报考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特别是要鼓励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贡献力量.将文化产业人才列入福建省的人才引进计划,同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高等院校和企业引进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次.对投身福建产业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引进人才要设立奖励基金,对其进行物质激励.对于引进人才不仅要在物质上予以激励,还应在精神上给予人文关怀.
3.4突出特色,创新营销,注重文化产业品牌打造
把握福建文化产业的独特本质,采用创新性和多样性的营销手段,提高福建区域的知名度,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第一,差异化概念营销.通过特色品牌和文化产业营销概念的凝练,以短小精悍的、耳目一新的文字表述,或者别具一格的图案、形象,使文化产品与营销概念在消费者心中迅速建立品牌联想.福建地区可以重点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风格、海峡两岸情怀、海上丝绸之路等特有的文化资源特点,将特色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结合,打造自己的差异化概念.例如,上街镇可以着力打造“中国木雕第一镇”“,名木飘香?福建闽侯”等品牌形象,永定县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中国最美土楼”,闽西地区可以打造“畲族原生态、客家美食多”的品牌形象.在对外区域宣传的时候,福建省可以重点突出“海上丝路,唯美福建”的区位特点,将福建的知名度快速提高.第二,体验营销.体验营销方式以消费体验为核心,以诱导性消费为目的,以高水准的消费体验使消费者产生消费粘性.体验营销先将良好的消费体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再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使消费者感到这样的消费是值得的.体验营销的宗旨是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消费,在消费中享受.福建的“农家乐”“、度假村”就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营销,促使消费者在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农家特殊文化气氛的体验中消费,享受那种独有的乐趣,也使“农家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除此之外,民俗文化村将旅游、购物、餐饮、休闲融为一体的多种经营,节假日的促销活动,个性旅游纪念品的定制,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可以推广的体验营销方式.越高明的营销手段,越需要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依托.体验营销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这也是营销的根本所在.总之,福建地区应当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改善行业环境,做好产业规划,扩宽融资渠道,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塑造知名品牌,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平潭自贸区的发展契机,将福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赵宏.天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2〕林孔团,翁木英.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福建与部分省市的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战略定位不突出
“特色文化产业没有被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战略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特色文化产业处于放任自流、自行发展的状态,不利于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说。
战略定位不突出,致使不少地方对文化部门重视程度不高,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严重不足。除此之外,一些地区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还存在产业布局随意性强的问题。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炎教授认为,地方政府多以能否赚钱作为财政投入多与少的评判标准。尽管一些地区设立了文化产业园区,但并没有综合考虑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专家指出,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民族地方文化种类繁多,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广阔。可以由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根据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精神鼓励和资金支持等办法,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进而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
融资难题扼命脉
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企业家普遍反映,融资难制约了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个行业存在许多中小型企业、个体经营者。这些经营者具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但初期普遍规模小,难以获得政府资助和银行信贷,从弱变强的“脐带”由此被扼住。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支持的主要是中央文化企业和部分地方转企改制企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企业很难得到中央的资金扶持。从事产业经营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就更难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全国民营书业综合排名第一的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主营教辅材料,年销售额超过17亿元。董事长张泉曾多次联系银行贷款,但因为品牌价值不能抵押,只能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企业还普遍感受到增值税税负较重。生产民族民间工艺品所需的原材料,多为自然资源或农林产品。但向农民采购这些原材料时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因而原材料交易应缴纳的流转税自然就转移到了企业身上。另外,工艺品生产过程中,手工费支出占成本的绝大部分,也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如手工编织一套萧山花边床罩所用针线成本只有大约200元,但人工编织成本费则高达2400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表示,文化产业不仅是富民产业,还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而要在找准市场定位之后,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也是世界上通用的做法”。
湖南省张家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向晓燕认为,文化产业本身有回收效益周期长等特点,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意进入。如果文化产品完全脱离国家投入而进入市场大潮,一些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就很可能被异化。因此,应加大中央财政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掌控力。
专家认为,资金投入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企业、个人工作室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在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三是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给予一定资金资助。
张泉等业界人士认为,当前还需要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影视制作权的质押方式,对的确有收益的文化企业可直接授信,以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押物、质押物的问题。
产业政策需完善
专家指出,由于起步较晚等因素,我国的文化企业尤其是特色文化企业依然存在“软小散滥”的问题。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均衡,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加上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影响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由于生产企业相对分散,产品往往是通过经营户自己联系营销渠道,通过私人方式进行交易,缺乏必要的现代营销平台,更谈不上规模化和集约化。一些地方只是将生产户集中到一起,距离现代企业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夏林宝16岁学玉雕。他认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产品营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缺乏品牌意识,这成为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掣肘。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水晶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景强介绍说,江苏省东海县水晶市场商户超过400家,但有品牌意识、愿意做品牌的商户屈指可数,“不少商户本身不懂营销,同时小富即安,不愿意在品牌培育上投入资本。”
专家指出,改变特色文化产业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必须解决制约产业提升的核心问题,使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创新理念,提高营销意识。建议国家从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改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培育一批优秀的文化贸易公司,强化国际市场的整体策划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打造名牌产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祁述裕等专家建议,政府应着力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在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策划建设一批包括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公共服务、贸易合作、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共享、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内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创造基础条件。
“农民自己几乎没办法开拓市场,有的地方政府搞网上代售等形式帮助农民销售产品,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小举措带动大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政策设计。”祁述裕说。
专家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完善产业政策。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其发展。
搭建服务平台。尽快建立相关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探索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行业协会主办、机构联办的管理模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平台,发展服务中介机构。
促进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研发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高校等相关专业建设,实施激励计划。
2004年,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等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国内一些高校开设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人们一提起管理学,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词就是刻板、严肃。但恰恰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很轻松、很有趣的专业。既然是与文化相关,就有许多课程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理解。比如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等。记得一次影视文化欣赏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是迪士尼版的《花木兰》,我觉得有些无趣,这部影片我都看过好多次了,但老师却提示我们:“注意体会这几点――异域人是怎么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木兰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刻画的,其中又有什么转变;迪士尼版本的木兰与传统的木兰有些什么异同;影片当中有什么新颖的元素出现等。”于是我带着这些新问题去欣赏,果然,看完影片后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除了涉及文化的课程,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培养自身对文化产品和产业的敏感度,而最难的则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管理称得上一门管理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当学生毕业时也会依照专业类别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近几年,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格外注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在这种趋势下锐意创新,其发展正日趋成熟。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三个:一是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包括经纪人公司、广告公司等);二是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三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从事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
关键词: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相关研究综述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目前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以及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祁述裕等编著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是比较权威的著作,该书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比较概念,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该书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以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辅助产业、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等5大要素为基本内容,并将5大要素具体分解为17个竞争面、67个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了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赵彦云(2006)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发展能力,包括文化内容的竞争力与文化产业活动的竞争力。徐萍(2006)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应表现为:第一,区域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在全国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第二,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创新能力强;第三,居民收入水平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第四,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文化产业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五,市场开放、法制健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环境优良。花建(2005)指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7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李宜春(2007)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是一种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
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及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业对于该国或区域文化资源享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品及其服务为国民经济体系贡献价值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总和。
(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它直接体现一国或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指文化产业赢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战略管理范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应具备的某些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它包括了4大核心能力:第一,整体创新能力。它指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产品形式、科技手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整体创新能力。第二,市场拓展能力。它指文化产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这不但包括在已有的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而且包括率先去开拓新的市场,打开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第三,成本控制能力。它指文化产业内部通过组织的合理化,促进有效竞争,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不断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指文化产业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资源等相协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
在文化管理上,政府与文化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尚未理清。文化主管各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条块、部门、行业和区域分割,既难以形成合力,又使经营单位在工作中无所适从。文化行政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是引发文化行业管理中许多问题和矛盾的最大根源。在文化的管理手段上,表现为存在“重行政手段管理,轻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的现象。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各类文化产业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时,缺乏科学高效的手段。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在全国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很少。在边远和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很难开展文化活动,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了。并且,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造成文化产业供求不平衡。同时,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当今时代,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必将得以广泛应用,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
(三)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低
在目前特定发展阶段,很多文化产业企业仍然处于“手工作坊”阶段。文化产业缺乏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从国外经验看,跨国性的大型企业集团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我国文化产业产品差异性较小,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造成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不足,在内容上、运营模式上都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单位是国家高度控制的领域,目前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必要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形成了行业管制严,进入退出存在较大壁垒的局面。
四、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一)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产业政策的制定。首先,在文化产业组织政策上,第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促进有效竞争政策,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主要有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第二类是充分利用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目的是限制过度竞争,主要有直接规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其次,在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上,力求做到纠正文化产业发展偏差,促进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和支持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成长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缩小文化资源分配的差距,促进社会文化公平。最后,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上,从产业布局和产业技术两方面分别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文化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目标,给予文化产业发展恰当的定位;促进文化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形成文化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力。
(二)转变观念,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应该继续转变文化产业发展观念,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树立更加开放的大文化发展观。树立新型的文化产业观,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新的富于时代性的准确定位:一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从“依赖政府、行政推动”转变到“企业自主、市场运作”上来;二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视野从“生产经营、固守本业”转变到“资本经营、多元发展”上来;三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从“以文补文、以文养文”转变到“壮大产业,繁荣事业”的高度上来;四是把发展文化业的主体范围从“脚下之产、国有之业”转变到“天下之产、国民之业”上来;五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从“画地为牢、小富即安”转变到“合作双赢、永不知足”上来。
(三)健全文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运行机制,是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上寻找措施和制度保证,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探索建立新形式下党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二是要深化文化产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人才社会化管理机制。三是要加快演出、展览等中介机构的改革与建设,推进集约化、系统化的营销服务,扩大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份额。四是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运行机制方面,一是要建立现代市场机制。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来策划、造势、包装和运营,按照市场的要求对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建立保证文化产业正确导向、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更好地履行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当在其职责权限之内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基本规则,提供各种信息,创造良好的交易平台,而不在于直接插手企业的具体运作。三是要创新激励机制。只有增强了微观活力,激发了文化主体的积极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增强,文化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才能占有新资源,打造新品种,做成新品牌,形成新影响。五是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的文化投入机制。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打破行业垄断,积极吸收境外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首先,注重调整行业结构,建立文化产业综合开发体制,纵横拓展规模效益。在事业与产业、产业内部各门类、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实现联动发展,实行多种行业联合开发、交叉开发。其次,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组织结构升级。在财政税收和融资政策方面予以扶持,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兴建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中小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相关度和集中度,以形成优化组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再次,优化产品结构,创造品牌,培育精品,打造特色与个性,避免同质竞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扩大文化市场准入范围的情形下,保持传统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五)打造强势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特色化经营,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名品牌是一个企业或产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产业的声誉、促进产品销售,而且名牌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无形价值。我们应立足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基础资源与独到创意结合、文化内涵与科技手段结合,合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精心整理出一批有基础、有潜质的项目,面向海内外招商,引进高水平的大企业集团前来进行品牌开发。由市场解决开发资金、独到创意、最新科技手段应用,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以品牌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做响品牌。在打造本土品牌的同时,注重引进成熟的知名文
化娱乐品牌。
参考文献:
1、赵彦云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
2、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11).
3、花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2005(2).
4、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
5、卿立新.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求索,2007(3).
6、吴声怡,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福建论坛,2007(6).
7、史征,刘小丹.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8(17).
8、巩汝浩.浅析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原因[J].消费导刊,2008(5).
9、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对策
武术文化产业就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武术文化需求而使武术文化产品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等领域的产业。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体育文化产业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促进武术文化与世界的融合,必定会使中华武术得到块数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数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1.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1.1我国具有得天独厚武术文化资源
中国武术底蕴深厚,资源储备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拳师已达数万人,高级武术教练员人数达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1000余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达200余人。另外,我国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河北沧洲、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等许多武术旅游景点,武术馆校林立,各种传统拳种表演、擂台比武表演、武术文物、武术名家座谈和学术探讨、武术套路功法、武术点穴气功诊病等。巨大的资源将会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据统计:我国武术人口近 7000万,武术馆校院 12000多所,100多家武术器械制造工厂和武术服装公司。如此庞大的人员群体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武术在健身、修身的独特魅力也就成为人们健身的首选,因此,武术的技能培训、辅导、咨询等方面也会有市场要求。
1.3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
我国武术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的培养与开发、产品加工的技术体系到相互之间的协调等方面都能够从其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中借鉴。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有着成熟体育俱乐部制经营模式,有着市场开发和推广的经验,有着成熟的宣传途径和手段等等这些,都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参照。同样,我国的其他体育项目产业化也相对成熟,它们发展壮大的经验和理论都可以为武术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2.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数
2.1没有足够的政策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缺乏产业约束力的政策性法律文件,随着武术文化产业化的逐步推进,武术竞赛表演、教育健身娱乐、武术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明显滞后。比如,武术比赛受到社会诸多因数的影响,其公平性、公正性得不到保证,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别国抢注的文化流失现象,这些制度的缺失制约了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赛事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武术赛事组织过程中,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行政权利过度进入市场,使一些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武术赛事成了某些行政官员牟利的工具,甚至是捞取政绩的资本,严重损害了大众的热情的。而且,由于“管”“办”合一,举办一场武术赛事不管如何经营的如何,都会变成业绩,因此就不可能关注赛事运作外相关的衍生商品。中国武术有“ 太极拳、散打王、武林大会 ” 等深受人们喜爱的赛事品牌,但武术用品开发、技术推广等活动却没有很好运用,主要因为赛事体制运行不够。
2.3武术文化产业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足够的人才,更需要广大的消费群体。目前,我国并不缺乏武术人才,缺少的是懂武术的经营型、管理型人才,造成这一客观现实的原因与我国武术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武术消费群体虽然众多,但是,由于我国门派林立,多数处于一种自发、松散、随意的状态,缺乏统一认识,形不成合力,武术爱好者和观众的欣赏角度有很大差别,导致武术竞赛市场不尽如人意。
3.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健全体育产业法律体系,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换
只有健全的体育产业法律体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繁荣和发展,政府部门认真把握市场脉搏,研究武术的本质特征,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对于武术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赛规则,让其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下,根据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和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主管部门应由管理向服务转型,不能再作为各种赛事的直接承办者,包揽一切,而是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和服务:第一,需要营造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充当好铺路石;第二,要当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舵手,把握方向大局;第三,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为武术文化产业提供保障。
3.2重视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保持产业的独特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武术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武术文化产业要紧扣民族主题,深度挖掘武术内涵。作为具有观赏性、竞技性为目的的武术套路运动,应结合功力训练和技击价值;作为激烈对抗的散打项目以及武术文化旅游,要让人们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如此,还要充分整理武术的医、禅、礼、智等内容,通过广泛宣传,开发出新型的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健身娱乐项目,带动武术用品市场、旅游市场、出版物市场等全面发展。
3.3以品牌效应和明星效应为先导,开启武术文化产业营销之门
武术在国外叫做“功夫”,它在世界的影响力足以表明它就是中国最大的品牌。说到武术,人们马上就能想到“少林寺”、“太极拳”等,还会不自觉想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等,说明中国并不缺少武术品牌和功夫明星,缺少的的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目前,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太极拳在世界上影响力就如空头支票,要想成为像美国NBA那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名牌,除了要借助各种现代传媒进行全方位宣传造势,更要通过教育普及让武术融入现代生活,让明星走入练武者的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人民品牌、人民明星,才能培养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和忠诚的消费者,使我国的武术产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品牌;产业园区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但整体实力偏弱。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是2.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5%。2007年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超过30万家,初步形成由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仍不大,实力偏弱。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或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20%。
(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围绕发展创意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等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东部,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在中部,在弘扬晋商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上做文章,促进演艺业、影视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部的云南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综合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和69%;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如,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业等,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三)产业主体不断壮大,但集约化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与联合重组不断深入,涌现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同时,我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使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2006年,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约29万个,从业人员320万人,分别是国有文化企业的5倍和5.5倍。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总收入为120亿元,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2003年营业额就达416亿美元。此外,我国文化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较低,对文化资源的转化能力也较低。如,美国以花木兰题材拍摄的动画片净赚6亿美元,而我国拍摄的《宝莲灯》仅只收回成本。
(四)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加大产品服务出口力度,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在扭转文化贸易方面初显成效。2007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再创新高,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20.2亿元人民币。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7年的5:1。境外演出收入大大提高,有的节目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演艺产品的价格水平。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状况依然存在。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进口和出口比例约是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100:1。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由于国有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一些更名改制的集团仍然保持事业性质,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
(二)文化产业的法规政策不完善。我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增加了地方立法的难度。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许多地区特别是未进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尚未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国家制定出台的一些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
(三)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我国的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诸多文化产品的传播,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加强整体规划。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产业,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要在已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动漫业、出版业、影视业等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明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各地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本地规划。二是完善法规政策。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应对国外文化扩张及世贸规则,制定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氛围。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发展环境。要围绕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调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开展配套服务。要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企业发展难点,开展针对。如,为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可实施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并建立文化企业贷款担保机制,为推进动漫业发展,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二)深化体制改革,培养市场主体。合理划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减少和下放具体审批事项,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规划、完善服务上来。在全国改革试点地区推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整合工作,组建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努力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有序开放文化市场,消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建立联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在全国大中城市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制,特别要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非公益性报刊和文艺院团的改制步伐。转制单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转制企业要加强管理,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园区。首先,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将现代科技引入文化创作、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各环节,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方式,推进核心层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推进广播影视、出版、演艺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其次,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对动漫游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三网融合,整合发展新兴媒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把民族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促进产业集聚。以建设产业园区为切入点,推进产业集聚。扶持建立一批示范性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合理布局,明晰定位,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在园区内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互补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放大集聚效应。建立完善示范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评估与奖励机制,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摘 要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重元素相互融合的产物。文化与科技、金融、创意设计、工业制造、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城市业态的融合,开辟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以镇江市广播电视台为例,初探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可行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路径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国内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潜在功能,文化产业的融合特性已经使得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范式,通过寻求与其他产业的最大融合,带动文化产业自身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定义
文化产业融合是指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打破原来的行业界限,进而开拓全新领域的现象和特征。
在各种产业中,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比较突出的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这种融合跨越了产业的界限,在技术创新的平台上将文化、科技、制造和服务等融为一体,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是新的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融合性的产业形态。与原来单一的产业相比,融合之处往往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融合后的新业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意义
(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能耗低、附加值高、产出高的独特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更能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调结构、扩消费、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当前,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产业融合突破产业分立的限制,为文化产业提供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扩张产业边界、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创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巨大商机,推动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进而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拉动关联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注重产品功能性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在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升级路径的同时,开辟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新路径。
三、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的主要路径
随着文化产业作为“无边界”产业的特性愈加突出,跨界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一方面,通过行业渗透或产业链的打通,可以让企业在原本不相关的渠道里共享资源,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企业的融入,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席卷之下,也可以让文化企业的长远发展获得新鲜元素。
(一)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凭借其实体产业本身的属性优势,与文化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效应等要素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科品、新的品牌以及新的服务。一是以工业旅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二是以动漫产业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三是以工业设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融合。
(二)文化产业与智慧城市融合。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者将会根据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发掘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内容产品,如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根据受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与特点,创造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并催生Facebook、微博、微信、博客、威客等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与类别;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改变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 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实践证明,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并从根本上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四)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金融产业的支持。在提供金融资金投资机会的同时,文化产业也促进金融产业进行机构改革和产品创新,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出文化金融产业,推动了面向文化市场的文化业务和文化资产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定制金融产品的开发。
(五)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融合。文化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休闲旅游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六)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具备了融合的机制。推动体育内容与文化平台的融合,发挥文化产业的平台优势,利用平台打造体育产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体育元素与文艺创作的融合。推动体育与文艺、演艺、媒体、出版、文化节庆活动等的结合,打造有特色的娱乐产品和知名赛事品牌。
四、镇江市广播电视台文化产业融合式发展实践
(一)总体策略
1.文化营销城市策略。把每一个城市看成是中国众多城市的典型代表,致力于发现和张扬城市所蕴含的中国元素,让城市成为文化中国的一个窗口,打造文化的高峰和产业爆发点和高地,生产、提供具有全球视野、中国高度和地方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双轮驱动策略。文化是形态,产业是手段。一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和产品进行升级和提升,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化个性体验,开发多样化业态的表现,开发多种表现形式的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另一方面,以文化为创意核心,引入、延伸到各个行业、业态中,以文化的植入激发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文化产业的概念覆盖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涵盖到消费者需求的方方面面,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3.“主题―品牌―产业化”策略。首先整合资源、要素做主题,通过一定量的积累,为打造品牌做支撑。其次,包装、宣传,打造品牌,并不断丰富内涵、提升价值。最后,落脚点在产业化运作上,利用品牌的附增加值,通过市场化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盈利节点。
4.资本引领策略。资源可能是区域性、行业性、阶段性的。资本是汇通天下,是无疆无界的。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撑和撬动,借助资本的力量和渗透性,去整合、调用有界的资源,实现跨界、跨区域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文化+科技。一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广播电视、出版及版权服务、工艺美术、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二是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影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以创意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新型文化业态。建设全媒体传播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多媒体内容生产机制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节目跨屏传播和多媒体传播矩阵。构建“镇江传媒网”,推出“一起镇江”移动客户端;二是融入智慧镇江建设,组织实施镇江城市智能公交站台建设和改造工程;三是实施屏战略,拓展户外移动电视频道,在公交车、出租车、银行、医院等公众集聚区,建设移动电子屏。
2.文化+商贸。创新广告营销模式,拓展购物市场。将传统广告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创分账营销、“广告+导购”新模式。进军房产营销、汽车用品服务市场,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广告后延服务。
3.文化+旅游。创立长江国际音乐节品牌,打造节假日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定制实景演出水景秀《水漫金山》。整合旅游、传媒资源优势,创新开发“唐诗宋词之旅”、“随着课本去旅游”、“赛珍珠之旅”等主题化、个性化旅游产品。依托读者、听众、观众俱乐部等,建设目标人群大数据库,定制和推送旅游产品。
4.文化+金融。成立小贷公司并在全国“新三板”挂牌上市。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资产管理、文化投资、融资担保、基金管理等公司,形成畅通的文化金融板块产业链,积极投资参与产业实体经营管理。
5.文化+农业。在镇江丹徒区设立“创意农业”基地,对所产大米和示范地茶叶通过文化包装,推出“山樵耕夫”大米、“玉棠春晓”茶叶,并在市区设立经销点。
参考文献:
[1]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沙吉.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融合研究[J].市场周刊,2013(11).
[4]吕新海.文化创意农业:新形势下的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的结合[J].现代交际,2012(12).
[5]周锦.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4(11).
[6]陈东.智慧城市中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1).
[7]朱蓉.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升级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4(01).
[8]冯晓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4(4).
[9]白婧等.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1(2).
[10]张海燕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11]孙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思路与模式――以上海为例[J].上海经济,2015(8).
首先,文化产业跨地域合作研究的驱动力是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存在优势差异。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是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跨地域合作之根本目的。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一般来说,存在三类优势差异:(1)地缘差异。身处不同的地区,会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文化资源禀赋。譬如,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把握和研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云南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超过5%,其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深圳则充分利用了高科技优势,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之路。由于资源与信息优势的差异,身处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将实现优势嫁接、强强联合。(2)领域差异,即研究方向的差异。文化产业是一个跨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很难将其归为某一传统专业领域。目前在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有文学、艺术学背景的;有哲学、美学背景的;有传播学、设计学背景的;还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其构成非常多元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机构善于文化产业园区研究,有些机构善于文化企业管理与营销研究,有些机构善于文化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有些机构善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研究。这些专业背景和研究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的差异为文化产业综合研究提供了合作的契机。(3)方法差异。学科背景不同,导致文化产业研究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机构的学者以哲学背景为主,故善于利用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来深度剖析文化产业的运行机理;一些机构的学者来自经济、管理、传播学背景,善于利用数学建模、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如果这些定性、定量方法能够融合起来,那么联合开展的文化产业研究将更为深入而全面。
文化产业跨地域合作研究的基石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调节力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价值观契合度,二是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沟通机制。
如果说优势差异已使得合作具备了可能性,那么价值观的契合度则可以使合作再往前推进一步。因为具备差异化优势的研究机构并不一定认同合作的必要性,甚至还会认为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只存在相互攀比和竞争关系。即使是建立了“白纸黑字”的合作契约关系,也可以会因为价值观不同而“貌合神离”,无法实质推进合作。只有价值观相互契合的研究机构,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合作当中,从而使得合作产生真正的效益。
在文化产业研究当中,常见的价值观分歧可能在于理论与实务之争,即一些机构偏重于理论研究,而一些机构却更注重实务操作。由于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概念,因此相关研究不免偏重于实务,如政策建议、产业规划、管理模式等等,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应用层面,文化产业研究将无法深入和拔高,从而难登学术大雅之堂。相反,一些学者却只是致力于探究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认为唯有在学理上突破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研究的进步,而文化产业经营实务只是一种表象,缺乏深度。理论派与实务派之间的这种价值观冲突使得两种类型的学者难以真正融通合作。如果双方能够认识到理论与实务各有千秋,可以取长补短,那么合作完成的成果就会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