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菜单;翻译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人 的方方面面都与吃是紧密相连的,见面打招呼“吃饭了吗?”,赞美好的作品为“脍炙人口 ”,吃的心满意足为“吃香喝辣”,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够发达,烹饪 没有中国讲究,但是他们的用餐礼仪和用餐器具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 差异以及探究这些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中餐菜单的英 译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 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念、宴会礼仪、烹饪方式以 及菜式命名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在中国的烹调 术中,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品的味道弄出名堂 ,弄出特色来,这点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 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 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中营养是带有普遍性 的。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肴原料的形和色等方面的搭配 ,但是在滋味上各种原料都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注重营养的搭配。
2、烹饪方式的差异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 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 行事。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此外,在原料 的粗加工上也是有区别的,中餐加工完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块、片、卷、条、段、丁、末、 汁等,而西餐的原料处理完,一般只有片、块、丁等几种形状。
3、菜式命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中菜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注重表情、联想能力,少量大众菜肴以原料命名;而西菜命名直截了当,突出原料,虽然 少了艺术性,但是多了实用性。如“佛跳墙”则是根据民间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 的和尚们纷纷跳出墙来等。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肯德基”餐厅为 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汉堡包,以及 新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和海鲜汤等,几乎都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式或者地名来命名的。
二、中餐菜单英译的基本原则
菜肴名称首先表现为信息功能,这是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等信息的过程。菜单作 为餐厅商品广告之一,具有吸引顾客、推销产品的目的。中国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艺术性,为 了提升菜肴的品位和档次,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牵涉到人名、地名、动物名称以及自然 景色等。基于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西方人理解并 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
1、避免文化冲突
中餐菜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是应 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讳的,则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中的翡翠不 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鲜蔬菜而已。再如“红烧狮子头”,是由肉丸滚上糯米而成,因为像毛 发竖立的狮子头而得名。又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 能接受的,所以最好将其略过。
2、避虚就实原则
中华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义外,还有的包括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菜名的又一 特色。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但是鉴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效果, 翻译中可避虚求实,采用转译或者意译。例如,百鸟归巢这道菜,实际上是鸡腿、猪肉、鹌 鹑蛋加上竹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象征“巢”。若要对等 翻译,解释上要下一定的工夫,且不符合译名的规范。因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一些“文化菜名”寓意深远,相当部分是不可译的 ,所以通常只译实名。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赋予深刻象征意义的高贵植物和晶莹 透亮的玉石被用来为一些色泽鲜艳、赏心悦目的菜肴冠名。人们常用“芙蓉”代表蛋清,把 豆腐比作白玉,青豆比作翡翠,但是这种高雅的联想与另一种语言文化是无法相融的,英译 的原则只有实译。
总之,中餐菜名的英译应该借鉴中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对一些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 起食欲。
三、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
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这种反映菜肴内容和特 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写实性命名法,此外还有反映菜肴深刻含义的写意性命名法。由于汉语和 英语的差异很大,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采用写实性命名法,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 肴的作料等翻译出来,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
1、直译法
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辞,直译最为简便,烹饪方法不必译出。中菜汤类命名一般按此方 法,翻译时采用 “原料加汤”的处理方法。
如:
双冬牛肉——beef with mushroom and bamboo shouts
口蘑菜心——mushrooms with cabbage heart
青椒肉丝——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i
豆腐汤——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
荷包蛋——poached egg
人参鸡——chicken with ginseng
坛肉——pock in pot
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
直译能使目的语言与源语用基本相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获取基本相等的效果。 因此对于菜名翻译来说,直译是可取且实用的方法。此外,在不违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 一些以传说、典故,特别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在表达原译的 同时保持原汁原味,让海外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2、意译法
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在中餐 翻译中,意译法就是将抽象或带有联想性的菜名以具体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译者常常可以 采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
第一,解释。
翻译时对原文本部分的字词用解释代替直译,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一道常见的“鱼香 肉丝”,有人直译为“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也有人翻译成“shredded pork w ith garlic sauce”。后者作了简单的解释,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显得更为直观。类似的例 子还有很多。
如:
咕噜肉——sweet & sour pork
回锅肉——sliced pork doubly sauteed in soy sa
uce
干煸牛肉丝——sauteed beef shreds
酱爆肉——quick-fried pork with soy paste
茄汁石斑鱼——deep fried garoupa with tomato sauce
鱼香三鲜——shrimp, crab meat & lobster in garlic sauce
这样把菜式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西方人就能仅凭菜单就可以对食物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想象。以免西方人想要这样的菜,却上成了别样的菜肴,减少这样的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 删减。
为了使菜名显得简明扼要,有时在翻译时可以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客人一 目了然,更加清楚的明白菜肴的原料以及做法。
如:宋嫂鱼羹——braised fish soup,省略了“宋嫂”一词。
四宝豆腐煲——seafood and bean curd pot,英文可省略“四宝”一词。
金牌炸子鸡——roast chicken, cantonese style中省略了“金牌”一词。
第三,借用。
借用就是用西方人熟悉的菜名或主食名来翻译部分中餐菜名和主食,常常会收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
如:馒头——steamed bun/ bread
蜜汁叉烧——b.b.q. pork
四季叉烧豆——roast pork with string beans
蘑菇叉烧——roast pork with mushrooms
雪豆叉烧——roast pork with snow peas
第四, 改写。
在上文中谈到,中国菜的命名讲究,常常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回味,具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例如:“龙凤呈祥”这道菜是以蛇和鸡作为主要原料的,“龙”和“凤 ”是中国神话的产物,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如果直译出来让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觉,这时候就 必须对源文本进行改写,直接把菜的内容反映出来,即“snake and chicken soup”,使人 一目了然。类似的例子很多。
如:
鱼米之乡——fried minced fish with bamboo shoots and pine nuts
黑白分明——fried shrimp balls with black and white sesame seeds
翡翠鱼翅——double-bolied shark’s fin with vegetable
蚂蚁上树——saute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
叫化鸡——baked chicken vagabond style或baked chicken wrapped with mud
翡翠不能食用,仅是一个代称,指绿色的蔬菜,翻译时不能按字面译为“jade shark’s fin ”。而蚂蚁在中餐中虽可入菜,但此蚂蚁指的是用酱油和淀粉和过的肉末。直译可能 引起惊诧。“叫花鸡”相传为乞丐创制,取名时以“叫化”代“乞丐”,是一种美化,翻译 时,以“vagabond”代“beggar”,也是一种美化。
又如:
霸王别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
寿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连生贵子——lotus nuts in syrup
3、音译法
菜名的音译在翻译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译汉。中国人在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 时候似乎并无多大障碍。如:!汉堡包 (hamburger)、三明治 (sandwich)、可口可乐 (coca- cola)、巧克力 (chocolate) 能被广泛认同。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受外 来词,音译法能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和不可读性。在中国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 、人名、象声词或地方语来命名,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可采用音译法。
如:麻婆豆腐——ma po tou fu
东坡肉——dong po pork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ed duck
毛氏红烧肉——chairman mao’s stewed pork with soy sauce
东江酿豆腐——bean curd stuffed with pork mince, dongjiang style
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 应该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有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来标注菜名,并且在旁边附上该 菜的图片,并标注菜的主料、配料和口味等主要信息。这样便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不会因 为对菜名的误解而破坏了品尝中国美食的兴致。参考文献:
[1] 任静生. 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__,(6).
[2] 刘琪. 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__.
[3] 穆连涛. 从文化角度谈中菜英译[d].苏州大学, 20__.
[4] 周桥.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__, (s1).
[5] 熊力游. 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 20__,(3).
[6] 黄芳. 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__,(1).
[7] 熊力游. 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 长沙大学学报, 20__,(3).
[8] 刘清波. 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 中国科技翻译, 20__,( 4).
[9] 李梦. 中式菜肴的英译方法和中国饮食文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__,(3 ).
[10] 黄蔷,王微萍. 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__,(2).
[11] 王伟娟. 从目的论角度谈中餐菜单的翻译[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__ ,(s1).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Kram 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 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7] 滕延江,王勇.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院报,2005(5):79.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菜名的影响
中西方在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饮食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经常说“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将吃与养生联系起来,还致力于中药材应用于食物中,可见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人们只是觉得吃饭就是对一个机器注入燃料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是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攻击的一种方式而已。
在食材的选择上,中国烹饪食材的范围要比英美国家广泛得多,各种植物及飞禽走兽都可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至于肉类,中国人除吃肉外,还会吃很多内脏等下水,像干煸肥肠、火爆腰花等均是国人眼中的美食,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会敬而远之。
在烹饪方法上,首先是原料的粗加工,中餐十分讲究,有整体、块、片、条、段、泥、丝、丁、等;西餐原料的处理则较为简单,一般有整体、块、片、丁、泥等几种形状。其次是火候,中式烹调较讲究火候。最常用的有煮、炖、烧、煎、炒、爆、烤、蒸等。西餐烹调时间较短,火温适中。最后是调味,中餐的复合型味多,要求原料入味。而西餐则强调原料原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
中国人还注重烹饪后的色、香、味俱全。相比之下,英美人侧重食物的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在菜肴的命名上,除了部分菜肴以原料命名外,中国人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追求意境、注重表情联想功能,还有一部分菜肴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例如东坡肘子、开门红、佛跳墙等。而西方的菜名,比较直接,就是以原料和烹饪方法或地名构成的,如KFC,pizza等。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必须对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清楚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明白外国人所关注的是菜肴的原材料和做法,灵活的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外国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菜单翻译的启示
在翻译过程中,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恰当方法的首要因素,因此在翻译菜单之前,首先要确认其文本类型,据功能理论翻译家Reiss概括的三种文本类型的特点:
信息型文本:所陈述事实包括信息、知识、观点等。其内容或话题是交际的焦点。
表情性文本:“创作性作品”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
操作性文本:目的是感染读者或接受者并使其采取行动。其焦点是呼吁和感染。(Reiss,1977/1989,p.108-109)
其中“信息型文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而菜单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及其原料和烹饪方法等方面的信息,所以从文本类型方面来说属于典型的信息类文本。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从译者的目的性和译文的实用性入手,德国著名翻译家Vermeer提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都有一个目标和目的。”“译文由其目的决定的。”(Riess&Vermeer,1984,p.119)而中餐菜单的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海外顾客在中餐馆时,能够看懂菜单上的信息,了解菜的主要原料、烹饪方式及味道进而选择他们喜欢的中餐,而这只是菜单翻译的最直接目的,再者是他们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所了解,若这两个目的都达到。英译菜单的功能便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三、中餐菜单的翻译方法
“总的说来,中式菜的命名主要表现为写实和写意两种。”(朱晓琴,2008,p.65-68)写实的中餐名展现的是菜肴所用的原料,涉及的刀工和烹调方法,有时兼容菜肴的口味。写意的菜名的翻译,应采取意译以及音译和加注释等方法,既要兼顾菜名直接明了的特点,又要尽量传达出菜名的文化含义。
写实性菜名,可以用直译的方法,主要原料是中心词、关键词,制作工艺或方法可用过去分词表示,主要特色用形容词表示,配料或佐料用带with或in的介词短语表示。
例如:醋溜土豆丝-Stir-Fried Shredded Potatoes with Vine-gar
铁板牛柳-Veal Slices Braised on Iron Plate
写意性的菜名不能体现其原料、烹饪方法等内容,在翻译时要意译以译出其内容为主。如有需要可以做适当的注解。写意陛的菜名要以意译为主。舍弃原文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义,也就可以让外国有人充分明白菜单的内容。
例如:红烧狮子头braised meet balls in brown sause
霸王别姬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tle(陈小尉,2006.p.209-226)
随着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有些音译的中餐菜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音译既可以保留其原有的中国文化特色和风味特色,又便于外国宾客理解。这种翻译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例如:豆腐(Toufu)
炒饭(Chow fan)
而以历史典故命名的菜名可以用音译或直译,保留浓重的文化特色,再译出其原料,烹饪方法或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
例如:佛跳墙Fo tian qiang——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for luring by its smell(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刘暄传,2004,p.75-78)
以表达吉祥如意的词汇来命名的,采用意译为主。后加注释
例如:全家福-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The dish meansa happy family reunion if translated literally)
以一些美好的事物或情景命名的,翻译这类菜名时要直译保留中文菜名中美好形象和韵味。还要使外国朋友知道这些菜的原料和做法,需加注释。
例如:“白雪映红梅”(蒸虾蟹肉饼,面上点缀着蟹卵)可译为Red plums reflected white snow (smamed patties of crabment andminced shrimp with crabroe on top)。
以药膳命名的菜名。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把中药与饮食巧妙的结合起来,制成药膳,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翻译时,不仅要译出菜肴的原料和烹饪方式。还应该简明地翻译出其主要药理。以体现药膳独特的风味和功效。但大部分的药材没有相应的英文名。翻译中一般用herbs。加上其疗效及滋补作用的注释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关键词:文化伦理;饮食男女;李安
从文化视域来评论《饮食男女》这部影片,无非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饮食,二是家庭,三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两个要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物。
一、《饮食男女》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在最早的时候是满足人的生存的必要事物,所以说饮食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各种水和食物,人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遑论其他任何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饮食都是基础性的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饮食已经从传统的果腹发展为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饮食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果腹的工具,而是深深映射出中国社会层面的重要载体。在《饮食男女》影片中,饮食文化的传扬和描述是直接又具体的。李安将主角老朱身份设置为一个大厨,自然在影片中就会充斥着关于做菜的画面。在电影中,老朱做菜的画面没有任何的画外音,做菜在这一刻不是表演,也不是演绎,而是真正地做菜。此时,观众的感官随着老朱的各种做菜细节,将精神与影片融为一体。真正将影片升华的并不是做菜本身,而是以一桌菜为叙事的铺垫和见证者。在影片前两次的家庭聚会中,老朱做了满满当当当的一桌饭菜,这些饭菜都是老朱精心准备的,无疑是美味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都无心真正将关注点放在饭菜上。二女儿宣布搬离这个家庭立马让一桌饭菜营造出的团圆气氛消失殆尽。影片中我们可以通过导演的细节设置---屋内的照片看出二女儿在老朱心目中有多重要,二女儿的离开标志着整个家庭牢不可破的情感关系开始岌岌可危,丧失味觉的老朱本就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功能,女儿的离去更加剥夺了老朱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饮食男女》中的家庭伦理
饮食二字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也就是家庭,而男女则并不特别指代的是亲情,这里的男女指的是超出老朱和女儿亲情之外的其他人的男女爱情。老朱的大女儿是一个老姑娘,表面上她是因为大学时候受到的感情伤害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她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其实与自己的父亲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老朱丧失的是味觉,实则是将自己的情感封存起来,大女儿亦是如此。直到她遇见了合适的人,所有的伪装全部粉碎,她在家庭聚会上宣布了喜讯并离开了老朱。二女儿是最离经叛道的,她从小就想要当大厨却被父亲极力阻止,却在最后整个家庭都分崩离析之后向父亲大展身手。她的感情生活同样充斥着不可思议,她不仅跟前男友保持着暧昧的男女关系,还跟同事也发生着不清不楚的感情。她是整个家庭走向崩塌的始作俑者,也正是她的离开,让满桌饭菜所代表的其乐融融彻底毁灭,将深层次的不满与裂纹暴露出来。三女儿的情感则相对简单得多,爱情观也简单直接,有喜欢的人就抢到手并毫不犹豫地准备结婚。
《饮食男女》中与其说在塑造一个走向破碎的家庭,不如说是在刻画一个家庭伦常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老朱。他是一个老人,他是一个父亲,他是一个单身的老父亲。老朱的性格是含蓄的、内敛的。一方面,这肯定与老朱的工作有关系,作为大厨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做就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家庭情况,他需要把三个女儿拉扯大,岁月磨去了老人的言语。老朱的形象与中国大多数老父亲没有什么区别,默默奉献,默默地为子女准备一桌的饭菜甚至是生活,却不知道子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总得不到子女的理解。
三、《饮食男女》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作为中西合璧的导演,自然在其影片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饮食男女》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太明显的。老朱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慈祥的中国老父亲形象,但是最终他却跟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锦荣相爱。这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整个人性的一次挑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纲常中,相互结合的两个人可以有年龄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乱了辈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情感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并不在乎人的真实身份,而在意的只是个人的本心。我们不能够去断定哪种文化是正确的,因为两种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才形成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李安将这部影片的主角放置到中国,就是为了突出着一种对传统伦理纲常的挑战,给人们以深思。
影片中,老朱作为一个大厨,具体做了松鼠鳜鱼、蒸腊肉、小笼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肴,其向西方的观众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西方人看来,饮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所以西方都是大块吃肉,各种简单食材的简单料理和混搭就行;中国的饮食需要经过煎煮烹炸各种不同的方式,还讲究色香味等多重的要素,不啻是一种文化特征的体现。并且上文已经说了,在中国,饮食是具备深刻的含义的,一大桌的团圆饭映射的是亲情。这也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大的差别。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引言: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日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1]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2]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从中西方上菜顺序方面差异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顺序:首先是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4]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少,质量较高。汤,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6]。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
结语:探究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方餐桌文化礼仪差异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误解,同时这必将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度,饮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礼仪文化中游刃有余,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将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4]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关键词:中西文化;传统节日;对比;差异
世界是斑斓多彩的,对世界文化的描述也同样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也因为同一个文化现象,如果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也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得出不同的结论。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中外古今都不例外。节日活动则是这种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
一、从传统节日的起源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西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节日遵循着从起源、形成到衰亡这个自然规律。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在古代,春节、清明节(古代称三月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由此可见,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之中,所以其传统节日当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农业色彩。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跟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所厉行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中所规定的节气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二、从传统节日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节日习俗则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中亦能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习俗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并且以家庭为单位。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于,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以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与酒、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等级制、家族式,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三、从中国人过洋节及外国人过中国节看中西文化交融的现象
通过以上对中西传统节日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着诸多的天然相通之处。中西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曾经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具体看来,中西节日所不约而同地传承负载的文化内涵,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两种节日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如西方的圣诞节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圣诞快乐;而在中国的春节中,人们则见面就是福禄寿禧的祝词。其次,就是传承尊老爱幼、景仰历史人物以及忠于爱情的文明薪火。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亦有父亲节、母亲节;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正因为两者之间的这些天然相同之处,当今时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之际,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前提。近些年,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洋节,特别是圣诞节,而对本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的兴趣有所淡化,这当然与商家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大肆炒作有关,更与年轻人追求时髦有密切联系。但从根本来说则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正在日益融入国际社会,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无可厚非。在中国人尤其年轻人逐步淡化春节的同时,国外对春节的好感和兴趣却日益浓厚。现在世界各地正越来越接纳中国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全球化特征正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 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 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 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关键词:流行音乐 民族元素 “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1-01
简洁的语言、易记的旋律、活泼的节奏、贴近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些特点,使得流行音乐成为现代的一种最具传播性的大众化音乐。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创作实践,不断有着新的流行音乐形式产生。尤其在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流行音乐因为不断加入了新的元素而变得色彩纷呈,其中流传最广的就属融入了“中国风”元素的流行歌曲。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当下中国流行音乐吸收民族文化元素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 引用中国古典诗词
阐述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歌词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古典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强。同时,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的功能,表达出中国人含蓄内敛、迂回曲折、动人婉转的情感世界,这恰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用现代音乐来诠释千古名篇。
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是完全引用的我国北宋大词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曲折的人生体验与认识。根据歌词内容,王菲在演唱中略略放松声线,融入气声即似断还续的缥缈稀声,用其空灵的歌声诠释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新境界。
台湾女子组合SHE演唱的歌曲《长相思》中的说唱歌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是运用了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结合更增加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悲伤落寞感。
2 应用中国戏曲唱腔
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但似乎并不能吸引现代年轻观众的目光。因此把戏曲的艺术韵味融合到音乐创作中逐渐也成为音乐创新的手段之一。
李玉刚的代表作《新贵妃醉酒》就是一首成功的流行京剧音乐。它的特色在于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李玉刚清脆刚劲的男声演唱,部分“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则展现出了李玉刚的拿手旦腔特色。歌曲将京剧唱腔与流行唱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双声”唱法极富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我国越剧《红楼梦》中的著名选段,而零点乐队却演绎出了一个摇滚版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重金属的伴奏之下,主唱周小欧完全用普通话演唱这段著名越剧选段,与其对应的是字正腔圆地地道道的越剧女声,两者相结合为这首歌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零点乐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别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突破。
3 融合中国民族器乐
中国的民族器乐艺术源远流长,很多流行音乐人会从民族器乐作品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加入民族器乐的元素,来凸显自己的音乐风格。
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就是根据古琵琶曲《东风破》改编而成。这首歌模仿古小调曲风,加入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二胡。琵琶和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清脆、明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二胡的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近似人声。两者在歌曲中的结合深化强调了整首歌的情绪体验,把歌曲所要表现的哀怨无奈之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中间和结尾处的两段二胡独奏,听起来有微微伤怀的情绪,让听者很容易随着音乐进入回忆世界中,引起无尽的惆怅和感慨。
魏晨的《少年游》也是一首典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除了加入了中国戏曲元素,歌曲还在伴奏乐器中用到了民族乐器琵琶和笛子。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音色清亮活泼,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在《少年游》中,悠扬的笛声则表现出了歌曲复古而又活泼的音乐风格,笛子与琵琶的相辅相成,使得歌曲的曲风更加轻快阳光,似乎给听者勾勒出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形象。
4 运用中国民歌元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广,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使得民歌种类繁多,蕴藏十分丰富。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一些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广泛的的群众基础。因此,从民族声乐作品中搜索创作与演唱的灵感,也逐渐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选择。
周笔畅演唱的《浏阳河2008》就是以湖南经典民歌《浏阳河》为蓝本的。歌曲的引子是《浏阳河》的原唱著名歌手李谷一遥远空荡的天籁清唱,由此牵引出周笔畅婉转悠扬的全歌部分。这首歌以R&B曲风为主,民歌与流行演绎结合,两种唱法、两种曲风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藉由全新编配成符合新时代气息的流行歌曲。这类民歌改编的流行歌曲,既能呼唤年长者的时代记忆,又能使年轻的听众轻松地接受并传唱,变相地实现了对民歌发展历史的继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