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第1篇

作者:项晓萍

关键词: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132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有各式各样的新型技术出现并加以使用,促进了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提高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1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对环境恶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善,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针对环境问题进行一些效果显著的改善,才能使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治理,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的排放,使因环境污染造成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得到有效处理,从而使环境优化农业创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1.2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难点

1.2.1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技术的创新缺乏自主性,大多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很少有自主创新和研发,且创新目标单一,技术知识储备不足,有些技术的发展国家投入不足,导致无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2]。

1.2.2技术创新难点分析

要想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就要有足够的人才和知识技能,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人才的缺乏使我国技术创新的脚步减慢,每年毕业于农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只有大约十万人,农业科技人才的不足制约了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除此之外便是资源问题。我国人多地少,且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这也是技术创新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3]。

2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贡献率、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等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且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在农村务农人员相对减少,造成土地抛荒现象严重,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要原因;由于城市扩张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减少,也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一同增长的关系。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有创新力,也就是农业技术的创新。国家应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建设投资,国家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和技术服务上给予大力的支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做好中介服务。在初步阶段,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可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但是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技术创新带动的农业经济发展更加明显。再配合上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当中,促进农业企业发展,提升农民合作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大前期投资力度,更好的推动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此,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显现,增加了产品的收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加的快速和稳定。

第2篇

1.1杭州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农业。它具有经济、杖会和生态三大功能。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转变,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挑战及杭州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杭州市政府于2002年初及时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之后逐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布局,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初正式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把杭州农业划分为城市生态农业圈、平原高效农业圈和山区特色农业圈,明确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为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1.2杭州都市农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1.2.1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呼唤农业技术的突破:一方面杭州市的农业无论是产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已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将遇到资源、市场、技术诸方面更大的束缚;同时杭州市的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因此,杭州农业的唯一出路是依靠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上尤其要强调被动的适应性创新与战略调整和持续发展需要的主动性创新的结合。

1.2.2都市农业为技术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除了生产功能这一共同特性外,尚有生态和社会(生活)两大功能,强调城乡的协调统一,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同时解决城市生态、市民生活与旅游观光及农业文化体验等要求,解决好农业自身污染,提供休闲设施,创造人文景观,挖掘农业文化等已成为新的课题;此外一体化建设中的规划、环境建设等都大大拓宽了农业技术的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杭州都市农业的实际,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效益,不断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名特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种养效益,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业生态建设和观光农业提供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综合服务。

2杭州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为传统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

2.1研究开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市属农口5个科研所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时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时有脱节,不能满足都市农业发展之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研究机构与业务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健全,所站、所处、处站之间“争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2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普及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等职能。表现为,一是乡镇农技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化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的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效益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与企业、协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2.3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作组织重生产流通,轻技术创新,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撑。

2.4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推广体制不顺,大多为行政的附属,行政化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事等机制不活,竞争的氛围不足。

2.5技术需求不旺。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主体一农民缺乏技术投人热情,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技术需求不旺。

2.6投人渠道单一,投人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以单纯的政府投人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人机制,其投人少,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

2.7宏观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订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对技术创新的目标,激励机制等缺乏政策引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由于以上创新体系上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贮备不足。

3杭州市都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想

3.1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技术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第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其次,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第三,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8一10年,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它产业。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还表现在:第一,创新技术效应的非排它性。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生物技术、耕作制度等领域的进步,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同的农户都可以使用。第二,农业技术创新的潜在需求量比较大,但现实有效需求却明显不足。无数分散的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都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单个农户不可能支付昂贵的研制费用去购买创新的农业技术。第三,农业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保证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

3.2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3.2.1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主体:建立市、县(区)农业科研机构和民营科研机构(技术企业)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研发体系。根据农业技术公共产品的特点,把政府属农业科研机构确定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位置(这与其他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所不同),而且必须从法规、制度、政策上保障其主体地位。我市目前首先应整合市属农业科研机构的力量,组建杭州市农科院,实现人、材、物等技术资源的共享,形成合力,重点解决我市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共性、资源性和前瞻性技术问题。同时整合县(区)属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属科研机构建立纵向联合,使之在区域特色农业开发中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扶持民营技术机构,一是帮助农业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在效益农业相关的种子种苗、农业资材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开展研发,以物化技术的形式成为效益农业中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二是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产业协会)中的技术力量,开展产业相关的全程技术引进与研发,使之在做强做大产业发挥独一无二的技术支撑作用。

3.2.2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主体:建立高效协作的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成果的普及,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首先必须健全现有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充实一线力量,调整布局,更新知识,改善条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拓宽推广网络的功能,强化其在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横联农业企业、产业协会等方面的功能,在技术推广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农业企业在物化技术普及,产业协会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和产业协会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形式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普及的重要形式。

3.2.3农业技术管理主体:职能、精简、高效的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整个创新体系高效运转的保证。根据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际,建立以市、县(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农业技术管理体系。农业管理部门主要行使以下管理职能:一是人才队伍管理,制订队伍建设目标结构,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农业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创新主体的管理,保证主体之间的协调。三是项目管理,把农业科研、推广、基地建设等项目从现有渠道切块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是重要的管理主体之一,在科技经费、科技政策、人才培养、奖励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3.3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政策选择

建立政府启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双向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联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政府为推动和投人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投人机制。

3.3.1政府启动。从农业技术创新属公共产品这一特性出发,加之我市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艰苦转型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加大投人,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主体和投人主体。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把承担公益型技术研究与普及的创新主体在改革分流的前提下,予以保留,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市、县(区)地方财政供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证其财政体制和创新主体地位不变;通过政策、税收、信贷和项目投入等形式支持民营研发和推广主体的建设,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是大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支持公益性农业技术活动,对事关地区全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由政府组织重大攻关;以提高普及为目标,大力组织种子种苗、高产高效种养、无公害技术、优势产业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条件、人才队伍建设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基础性投人。

3.3.2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使之在技术资源配置、加快自主技术创新中起关键性作用。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创新主体,尤其是民营创新主体,开展非公益性技术的自主创新,自主经营,通过技术交易,实现创新价值,得到自我发展,政府对其中公益性部分以“后收购”的形式进行补偿。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机制。合理界定知识产权,使知识资本化,既调动政府属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有效地保护民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益。三是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来配置技术资源,尤其是项目经费,在项目切块管理的前提下,使政府组织的项目和政府与社会共同组织的项目全面实行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行政人员分配项目经费的弊病,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的作用。

第3篇

一、引言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面向市场,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新力量。但是,据调查,我国大多数龙头企业从事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加工,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高达67%[1]。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因素来看,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分布在公共科研体系中,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以致科研与生产相脱离;从龙头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企业规模普遍小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可以借鉴工业企业的经验,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那么,农业龙头企业有否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基础,以及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此为目标,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技术研发机构“1+1>2”的合作共赢模式,分析影响产学研双方进行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力图通过合作创新,破解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

二、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的建立

我们基于博弈论建立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

(一)模型假设假设:1.覆盖全国省市县,并联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保证了产学研双方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合作。2.在技术创新的合作中,技术需求方为龙头企业,技术提供方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新模型的主体由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双方构成。假设双方技术创新合作的次数为n,每一次合作创新总投入为T(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是劳动L和资本K,能够用货币进行折算),设技术提供方和技术需求企业的投入份额分别为a和b(一般情况下,提供方消耗的是技术设备、研发费用等,需求方主要是配合研发的费用、购买和利用技术的资金等),那么a+b=1。3.如果双方基于信任基础上采取合作创新行为,则它们所获得的收益与合作的效应系数k(k>1)正相关;否则,如果合作双方不相互信任,双方都采取背叛行为,则它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的合作行为,所获收益为0,双方的投资也为0;假如有一方实行合作创新,另外一方不实行,采取搭便车行为,可以认为采取创新行为一方的投入所得被不实行一方获得一半,并导致以后双方不再进行合作创新。4.设技术提供方(设为A)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x(0<x<1),相应的不实行合作创新行为的概率为(1-x);技术需求企业(设为B)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y(0<y<1),相应不实行的概率为(1-y)。5.设双方的合作创新是受一种正反馈的激励(或称贴现因子,具可累积性),用δ(δ>0)来表示,它们合作的默契度是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可以推出,δ的值越大,合作收益越大,创新效果也就越好。6.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可以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支持创新则起推动作用,反对或态度漠然则起阻碍作用。设该影响因子为r,因为影响因子体现程度的变化,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0%—100%,则0<r<1)。

(二)建立模型根据以上的假设,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当两个主体进行充分合作很成功时,双方可以节约相关研发成本,投入的成本将会转化为收益,双方按投入比例分成,有:A的支付收益为:(式略)第三种情况:当两个主体都没有实行合作创新时,两者的支付都为0。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可以构建出两个主体在第n次合作创新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图,(图略)

(三)模型分析与推论假设技术创新合作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这两个主体选择合作创新与否,关键就在于选择合作创新时(x、y=l)的期望支付和选择不合作时(x、y=0)的期望支付之差的大小。根据前面模型的假设与推导,可以得出:(式略)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1)若k、r一定时,当n、δ较大,a或b相对较小;反之,若当n、δ较小,则a或b就相对较大。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主体之间合作的默契度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如果双方成功合作的次数少,则双方信心不足,双方对于合作创新的投入就少,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2)当n、δ、r一定时,如果k较大,则a和b相对小,反之亦反。也就是说,创新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越大,双方越倾向于减少该项目上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创新净收益表现为收益减成本后的净值,但是,对于合作创新中的双方来说,成本投入是比净值更重要的要素,成本高,投入的意愿就小,反之,投入意愿就比较大,由此,创新活动应该从成本小的项目开始,逐渐向成本高的项目依次进行,将有利于合作创新活动。(3)当n、δ、k一定时,如果r较大,则a或b相对较小;如果r较小,则要求a或b相对较大。这就说明,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起着关键作用,也即如果企业内部员工不支持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则难以开展或收效较低。模型说明,影响产学研之间进行合作,并决定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下面,首先从农业技术创新供求双方行为分析入手,探索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路径。

三、产学研合作双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一)技术需求方的技术创新行为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它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对于个别企业而言,这种递增的收益构成超额利润[7]。技术创新能够产生超额利润,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创新不同,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受到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双重制约,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低[8]。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企业更倾向于重视技术创新的直接经济效益,关注短期市场表现。在技术创新战略上,绝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滞后性,但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风险小的特点。只有极少数技术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会选择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因此,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上,必然倾向于以继承为基础,进行引进和再创新,在技术项目选择上,更侧重于追求常规产品产出最大化的农业适用技术。对于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创新,龙头企业则持谨慎态度。

(二)技术供给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我国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其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体制内部评价科技人员,往往以科研成果的多少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标准,驱使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热衷于学术前沿问题,在选题上追求“高、精、尖”;在应用技术推广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于“短、平、快”项目;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更倾向于以出售的方式一次完成,不愿意在科技成果孵化和熟化上进行投入。重科研、轻推广,“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9]。显然,农业技术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行为选择的矛盾,使农业技术创新供求脱节,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行为,难以达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均衡,更难以有效增加产学研双方有效合作次数,提高双方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以及调动双方员工提高对产学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就是说,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够化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个关键要素。“在价格信息不足以充分地协调经济活动的市场中,一些额外的信息工具就必须产生以帮助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信息工具是制度和惯例”[10]。进行制度创新,是推动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逻辑的必然。从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现实利益来看,技术创新的结果必须通过企业生产活动过程来实现,因此,确立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必须在制度方面满足以下要素:

(一)以正式契约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因此,以契约形式对双方合作活动进行约定,明确各方对于合作创新的责任、应尽义务和利益分配,尤其是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程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契约中必须清晰约定成果的计量方式追求和实现各自利益,任何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双方,也概莫能外。由于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使得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创新成果测度的准确性受到人为因素的较大影响,也为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留下了可能。堵住机会主义的机会,是维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契约中必须明确约定创新成果的计量形式,以保障双方合理的利益关系。

(三)对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产学研双方作为具有各自利益关系的主体,合作组织形式必定始于松散组织,但是如果初期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双方认可,就可能逐渐提高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至于合作组织中的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适时改进组织形式,推动从项目推广、项目合作到共同开发,及至共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实验室、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这样的组织发展过程,顺应了合作创新不断深化对组织形式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组织发展逻辑,容易取得双方员工认可,有利于合作创新长期持续进行。

五、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

除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之外,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方向应该由易到难,创新风险应该由小到大。从我国龙头企业目前情况看,产学研合作创新首先应该从适用技术推广开始。适用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创新风险小,创新投入成本低且容易控制等特点,将为合作创新提供起步条件,也容易满足企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提高特色产品生产能力的要求。技术创新活动路线图,从技术创新风险小的技术推广开始,逐渐向风险大、潜在收益高的高新科技领域延伸,并向产业链的两端扩展,符合双方合作创新发展的利益要求,将为双方持续合作提供条件。

(二)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承担相应创新和推广项目”[11]。将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不仅会得到政策支持,破解企业创新制约瓶颈,更有助于企业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更高层次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从单个项目创新向全面系统创新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防止超越企业发展阶段和背离企业发展目标、为科研而科研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要以企业的资金能力、现实需求为坐标原点,以企业的资源禀赋和长远目标为参照系,对技术创新进行动态战略管理。适时将产学研合作由点对点发展为点对面,扩大技术创新源,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龙头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相比,农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和植根于当地文化的技术更多,也更重要,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更大。对于隐性知识的所有者,要给予入股、提成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对于植根于当地文化中的技术,要通过合作开发,给予整理提升,对于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应该按照契约中的约定,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进行管理。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将助推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提高企业综合收益。六、结论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合作创新模型显示,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化解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在龙头企业与技术创新供给方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非常重要。包括制定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对产学研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风险控制和利益保障制度。从龙头企业的角度来说,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对于合作创新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4篇

一、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从理论上讲,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以下优势:

1、运营机制优势。一是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设备简单、运营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调整经营策略;二是企业的总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沉没成本低,进入或退出市场相对容易;三是企业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信息沟通快,管理成本较低。

2、创新时效优势。一方面,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自身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竞争中往往处在不利地位,承受着优胜劣汰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会使企业产生危机感进而转化成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企业主一般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个人的创新意识能很快被付诸实际,有利于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营销策略等创新思想的转化,提高创新时效。

3、企业文化优势。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人数少、管理层次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沟通感情的机会多,有利于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氛围。

二、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劣势

从实际的角度看,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劣势:

1、企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得不到战略上的重视。目前,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整体发展状况较好。因此,企业管理者大都“高枕无忧”、“不思进取”,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不注重与产业链中其他经济主体的合作,缺乏将自己做大做强的意识,更没有将技术创新列入战略规划中。

2、融资困难,研发资金不足。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和募集资金的方式融资,也无法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同时,由于担保机构的缺位,使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能向金融信贷部门贷款。又因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都建立在农村,土地为集体土地,难以提供有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所以难以获得金融部门的贷款认证,贷款难问题不能得到很好。

3、人才匾乏,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不高,从业人员主要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和城镇新增劳动力,而这部分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技术经济知识和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二是由于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身的“弱势”地位,使它们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进而使它们极度缺乏能促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高素质科技与经营管理人才。

4、企业管理相对落后。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都是由原有家族式企业演变而成,在经营管理尤其是各项内部管理上仍沿袭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是由企业的负责人兼任,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营运水平、专业知识水平都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科技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创新,致使农产品加工存在加工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低档产品多、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5、技术创新的成本费用高。一是农业技术发明的成本费用高。农产品的鲜活性、后熟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必须遵循生物学的相关规律,需反复进行试验、实验,才能形成技术发明成果。二是农业技术的首次商业化使用成本高。农业技术的首次商业化使用需要建立的中试基地、良繁基地等要投入大量费用,而且,从技术发明成果转化成商业化使用成果还需要获得相关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首次商业化使用成本很高。三是农业技术的扩散成本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受到农业企业、农户经营规模的限制和农户经济实力、技术采用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成本也比较高。

三、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

1、政策扶持。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依托农业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果、畜、菜、茶、药材等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精深加工水平,逐步实现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鼓励发展农技推广、包装储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以“服务”促“生产”,以“配套”促“加工”的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必然会有更多的政策扶持。

2、市场空间大。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居民收入增长及政策促进消费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延续,这将带动食品行业零售规模扩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乳制品、肉制品,以及保健滋补食品和休闲食品的需求增长空间日益增大。上述因素决定了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产业基础较好。目前,陕北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建立了一批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塑造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这对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及对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来说,都是很好的机会。

四、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威胁

1、市场信息缺乏。目前,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信息十分缺乏。一是农产品(包括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低,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相关决策信息,准确掌握其消费需求的难度高;二是陕北的农村和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相关信息不完善,从而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商品信息、供求信息、市场环境信息和科技动态信息的有效供给不足。

2、技术信息缺乏。技术创新过程是对现有技术和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以下信息:农业科学技术文献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储藏技术信息、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供给信息等。

3、创新风险过高。一是技术发明环节的存在结果的不确定性、路径的不确定性、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二是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环节的不确定性,如技术上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成本估计存在困难、市场风险大、对补充条件的依赖等;三是技术扩散环节的风险,农户或农业企业采用新技术一般要面临追加投入风险、选择新技术的风险、使用新技术的风险和新技术应用中的市场风险等。上述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了陕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高风险。

4、风险投资缺乏。一是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不足,使政府在带动私人风险资本介入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甚微;二是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来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农业技术创新;三是农业生产规模的超小型化、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以及陕北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的现实与风险投资的特定要求不相适应;四是陕北农业技术中介组织的数量少,经营不规范,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实现的作用不明显;五是由于陕北缺乏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使得风险投资的价值实现渠道不畅通。

第5篇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在200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的基本责任和各种待遇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作为长期以来农村农业生产所依存的基本形式,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自愿联合,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涉足的农业生产领域在不断增加,队伍更是在不断的壮大。虽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广大的农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对于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起不到理想的作用。要是想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上入手,进行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就要完善现有的组织机构,建立起一个分工明确,管理严肃的社员大会,使组织内的生产在严格的监督和程序中进行。不仅如此,还有尽可能的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接触新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让农民能够成为农业创新的动力,将农业生产的队伍能力不断进行提升,进而获得理想的农业生产效果。

2农业企业组织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农业企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要素的生产与经营当中活跃着。就我国目前存在的农业企业的状态来看,大多数的农业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包含的技术含量低,与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在于目前农业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员工纪律松散,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多,无法为农业企业的创新进行有效的推进作用。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建设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发挥出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的强大力量,就要跟进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观察市场的走向,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实际需求,进行项目的制定以及创新,保持高收益,风险,进行最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农业企业组织形式还要不断的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吸收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可以定期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员工按照发展的眼光进行工业,兢兢业业,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技术上的观念,同时,也要积极的招聘相关高校的技术人才,丰富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

3股份制农业企业

股份制农业企业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背景之下,最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业组织形式变革的一种企业形式,不仅适合于城市改革,在农村的改革中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力。股份制农业企业可以很好的解决“龙头实体+农户”中存在的大农户和小农户之间的矛盾,将龙头实体与农户之间的雇佣关系进行转变,让农户成为股份制农业企业的农业工人,这样更加有利于农民本身进行农业技术上的创新。并且,股份制农业企业由于在组织形式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上也有着相当的优势,股份制农业企业可以直接将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的位置留给企业本身,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整个创新的环节,从效率和成本上都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满足了农业生产创新的实际要求,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与此同时,股份制农业企业的内部应当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在体系之中建立各种部门进行互相的制约工作,优化企业整体结构,在内部营造出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激励员工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在外部,不断的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着持久发展的势头。

4结论

第6篇

1.1技术交流的功能技术交流是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形式。在对泉州市德化县黑鸡养殖户和黄花梨种植户的调研中发现,合作社成员之间进行农业技术的相互交流对成员的农业生产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农户的生产经验是很重要的技术来源,技术交流传播的技术更贴合实际,农户也更容易接受同行交流传播的技术。例如三班镇龙阙村黑鸡养殖户之前销售出去的黑鸡身上带有跳蚤,消费者在宰杀的过程中会被传染,因此影响了黑鸡的销售。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专业合作社把社员聚集在一起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并在合作社内部推广开来。同时,德化县的合作社还经常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一些龙头企业合作举办农业技术交流会,及时的把农户的技术需求反映给他们,推广社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1.2技术示范的功能农业技术示范是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特别是新品种等风险较大的技术,采用示范的推广方法效果最好,只有通过示范才能使农业新技术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技术。笔者从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7月,仅泉州南安市就有2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及示范项目、11家泉州级示范合作社和60家南安市级示范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传递、技术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对德化县的调研也发现,德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黄花梨、油茶种植和黄花菜种植以及黑鸡养殖等的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春美乡黄花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就是经过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培养几户黄花菜的示范户,让农户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技术的价值和魅力,看到了新技术所蕴含的经济利益,主动进行黄花菜种植新技术的运用。

1.3技术咨询的功能技术咨询是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之一。南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将技术咨询贯彻始终。从帮助合作社成员了解新农业技术,到农户使用农业技术遇到难题的时候及时给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在农业技术推广后期通过技术咨询对推广成果进行评估[2]。在咨询内容上,南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咨询能够协助农户的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甚至提供类似农机的修理、培训等一系列的具体有偿,即可以增加合作社成员的收入,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产业化。例如康牧山养猪专业合作社通过与河北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养猪农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咨询,不仅可以激发合作社成员尊重技术、自觉学习技术的热情,而且能够让农户感受农业科技的价值,使农技推广成果得以巩固。南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咨询服务有利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1.4农户培训的功能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非常重视对农户的培训。调研中了解,在生产管理中开展教育培训是德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技术的重要手段。德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特色产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地点和培训对象,具有便捷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征。如德化黑鸡育雏技术培训、黄花菜优良品种的种苗繁育培训等。在培训的方式上,创新办学方式,通过实地指导,改原来的课堂授课为开放式的田间学校,将培训班开办到德化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户培训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不只是单方面的传播农业技术知识,而是鼓励农户踊跃发言,及时为农户解惑,对不适宜的内容及时调整,使培训内容更有效。德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长期与农业部门在农业气象、土肥、种质试验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社成员的产品质量和品种每年都有新的提升,农户的经济利益也逐年增加。例如德化县戴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黑鸡养殖户赖实坚是黑鸡防病防疫方面的土专家,年生产和销售黑鸡近万只。从他那里了解到,他的技术就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技术推广人员和院校的专家开展的培训班上学习到的。

2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技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农业发展特点,还是有制约农技的进一步推广的因素存在。

2.1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各不相同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生产类型不同,加上分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技术需求多样化。因此,区域间的发展平衡也关系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泉州市的农民合作社统计数据中显示,虽然一定规模、运作规范、经济效益好的合作社有确实存在一些,但是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安溪县、德化县、南安市和永春县。在新增登记数量上,2012年安溪县新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为239户,居泉州市首位,其次是德化县和永春县,2012年分别增加134家和54家。许多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极个别乡(镇)只有一个合作社并且有其名无其实,农户在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产品的各环节都缺乏统一的服务,加上农户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2.2技术实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只是当地的农户,虽然有农业的生产经验,也懂得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有限,通过自学掌握农业科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泉州大部分合作社地处郊区,缺乏与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的联系,没有建立常态下的技术对接指导,更没有自己的长期人才供应体系,科技人才严重匮乏,使得合作社技术实力较弱。最后,由于农业合作社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技研发和推广,成本投入大,回收周期特别长,而且在后期容易出现科研资金不足难以维系下去等情况,风险很大,使得很多人不敢轻易去尝试。

2.3行业发展相对单一在行业分布上,泉州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于蔬菜水果花卉树木种植、水产养殖和生猪家禽饲养等行业,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合作社很少。因此大部分所涉及的农业技术是比较有限也比较表层的,对于农技推广的内容也是不够丰富。行业跨度大,合作社之间难以有效的展开农技合作与交流。

2.4社员之间的技术保密由于搭便车、没有按技术要求参与分配和农户自给自足的思想等原因,导致各个成员之间或者各个合作社间不进行技术的交流甚至有意识的对技术进行保密。技术保密,一方面不利于成员之间通过技术交流而取得进步,另一方面若只有单独一户采用新技术,也不利于自身农业的生产。因此,技术保密也严重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

3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推进策略

3.1农业科技创新多主体共同开发泉州市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技推广方面都有所限制。因此想要获得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除了合作社自身要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农技外,还需要与其他相关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开发农业技术,取得共赢。一方面,合作社应与统销企业合作。合作社对于市场需求灵敏度不够,需与统购企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比如泉州市现在谷物类的农作物收益不高,那么合作社就可以专攻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只有能为农户提供实实在在经济收益的科技,才能赢得农户主动学习农技,而企业在负责将合作社的产品推向市场外,也可以凭借其雄厚资金的优势加大对农技科技的投入。结合合作社的传播优势,企业的资金优势、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农推机构的技术优势,就可以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科技推广的高效率运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农民创业园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泉州市首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在惠安县建成,成为泉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另外,泉州市还有许多的农民创业园,如安溪县农业创业园,永春县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这些创业园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合作社应围绕自身需求主动与之合作,提高合作社的科技创新能力。

3.2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合作社成员大都是农户,长期忙于田间生产,对农业科技比较懈怠,加上缺乏完善而长期的人才供应制度,因此人才一直是制约农技发展和推广的瓶颈。泉州市应鼓励合作社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例如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市农业学校、福建省农科院等。一方面,合作社拥有把分散土地集中起来连成片的优势,为这些院校的专家和学生提供示范和实验基地,使农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常规性来田间地头学习,专家学者在田间地头做现场的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学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再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让农业技术成果能够留在千家万户。在他们试验的过程中,合作社也可以进行一个现场的观摩、学习,是一次很好的了解农业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人才供应制度。农业院校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定向培养学生,如农学、动物医学、食品质量安全等专业学生,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为合作社输送新的知识、不断的培养人才,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推广队伍。

3.3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丰富技术创新方向合作社必须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情况,如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分布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推广农技,丰富技术创新的方向。一方面,要在宏观上通过对各县市的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获得充分、科学的利用。比如永春县可以在芦柑、食用菌、麻竹等产品的加工技术进行研发创新;石狮、晋江、惠安等县,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技术,进行鱼类海上保鲜、精制加工技术与设备集成创新等,以及加强对海带紫菜等低值海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也可以研究糖果、果蔬、罐头、膨化食品等食品加工技术;德化县重点研究黑鸡、黑兔等特色农产品的养殖技术,积极研发目前最需要解剖技术等等,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农业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地区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例如,2013年出台的《泉州市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报认定为市级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获得10万元以上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并纳入泉州市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在承担市级科技计划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并优先推荐上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泉州市合作社可以抓住机会,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经费,获取扶持,加快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

第7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改革;创新

科学技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对于农业技术以及成果转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需要和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形成推动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贡献率低、成果转化的速度慢,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有效措施。

1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政府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地方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特点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没有形成良好的传达以及反馈机制,农业技术自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是国家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时是单向的,采取的服务方式都是被动的,对应的问题就是技术的转换效率较低,转化成果不够理想,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缺乏有效的驱动力。其次是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同,推广的力度不一,有的技术覆盖范围较广,有的则实际覆盖范围较窄,发展也较为缓慢,要想很好的实现农业技术转化落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再者是农业大专院校和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实力比较差,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导致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最后是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涉及到的各种服务以及目前相关的主体、资源和要素之间都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积极发挥。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一般主要围绕3个主要方面进行开展,包括主体结构、运行的机制以及职能定位。

2.1职能定位的创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根据不同的职能和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委托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品检验、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公益性工作,包括动植物病害的防治、预报以及诊断,对于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对新技术进行引进,利用示范、试验以及推广等对相关的农药、农业产品进行检测,对目前的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2主体结构的创新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承担相关任务的机构主要还是政府相熟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院校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等,同时还有一些咨询服务机构以及中介等。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之下,各个相关主体都是单独进行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3运行机制的创新

之前,我国的很多民众将农业技术推广看作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技术推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促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有一种服务的性质,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机制上的创新应该从公益性和市场性进行分析。

3结语

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市场型的农业推广技术属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不适应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职位的调整,节省一部分资金主要可以用来投入到推广工作中的其它事务中,同时政府还可以从增值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丁巨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探析.农村经济,2015,(05)

第8篇

    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含量,促进我国农业的科学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的掌握和新技术的推广等内容。农业科技创新要以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为基础,不断更新科学理论,研究技术方法,以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袁隆平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的水稻杂交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6年,袁隆平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选育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后,又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并在1995年获得成功,得到推广应用。现在他正在研究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一超级杂交稻。袁隆平的三系、二系杂交水稻不但可以提高质量,还可以增加产量,具有竞争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约土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

    2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推广。

    2.2持续时间长

    以水稻为例,选育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2.3传递需求信息不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2.4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推广站的经费不足,福利相对较差,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2.5农民素质低

    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

    2.6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

    在农村,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2.7技术扩散较为复杂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3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3.2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3.3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自然条件、市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很难接受新技术。为减少这种风险,在推广技术项目时,注重推广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效果明显、风险较小的技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选取适宜的技术类型。政府发放技术应用风险补贴,并定时相关的信息,使农民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3.4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素质较低影响农民技术进步,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结合具体情况对农民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使生产者能够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采取多种方法,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做好职业技术中学的相关工作,为农村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通过科技兴办农业,切实做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