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铁路交通安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途径
铁路作为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的系统,系统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这就对铁路各个系统管理、装备与作业有更高的管理要求,安全管理工作是铁路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铁路实行提速战略之后,面对市场竞争和铁路内部组织运行方式要求,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对此,铁路客运要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分析现有安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失,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体系,进而达到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1.系统化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独立的系统,其安全问题涉及到铁路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渗透到铁路技术系统中,覆盖范围广,结构复杂。正是这一特性,赋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极强的系统化,为了保证管理效率,必须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囊括各个运输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进而保证铁路交通运输的高效运行。
2.动态化
由于铁路交通运输大部分时间处于位移状态,时空的变换提高了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风险发生几率,并衍生出大量不可控因素,使得铁路交通运输中经常发生意外事件和非正常情况。对此,为了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其安全管理也具备动态化特点,对铁路交通运输实行动态化监测,最大化控制不稳定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而最大化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
3.复杂化
从本质而言,铁路交通运输系统在日常运输中属于全天候、开放型作业,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受到内部管理、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也具备一定的复杂化。除此之外,由于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发展背景下,加大铁路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则安全事故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加,使得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愈发艰巨。
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思路
1.以人为本
在进行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控制“人”这一安全因素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健全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人性弱点,进而提高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水平。
2.全局发展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铁路系统内含多专业和多部门,在达到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为了保证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管理人员要以系统理论为核心,利用全局思维开展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全员安全、全面安全和全过程安全的管理体系,通过全局思维解决实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以惩罚制的单向管理,深入安全核心因素,优化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事前预防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其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目的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这就要求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要以事前预防为核心,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降低不安全现象的发生几率,进而最大程度的消除安全事故。为了提高事前预防效果,一方面管理人员要从经验入手,对未遂安全事故进行深入统计分析,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内在规律,形成管理依据;另一方面以科学分析为核心,借助安全分析技术判断不安全因素,并加强控制和管理,进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体系的有效途径
1.合理分配管理人员,开展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进行铁路客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制定客运计划,按执行期限的不同,可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日常计划三种形式。站在全局视角下,做好长短途旅客列车合理分工,根据客流变化,图定列车数量、编组、运行区段变化情况进行局部调整,充分发挥旅客运输能力的最佳效能,均衡地运送旅客。同时强化职工岗位作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完善以作业标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挖掘影响控制点安全因素,划分控制重点,制定层次化控制方案,并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客运全过程控制,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要重视过程管理,以提高班组自控能力为核心,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将被动管理转换为自动管理,使得各个职工自觉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将管理中心向下转移,完善职工个体安全自控体系,将安全他控、职工自控和安全互动等管理措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全过程控制体系。
2.建立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责任机制的建立要从机制落实和机制考核两方面入手,一是责任到人,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以逐级负责为核心,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和管理情况,构建领导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基层安全责任,避免责任泛化和责任虚化的情况出现,并加强领导负责、岗位负责和专业负责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安全责任衔接途径,在明确权责后赋予管理权力,提高责任与权力的匹配程度,进而落实相关安全措施。二是有责必问,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权责后,要对权责执行情况进行进一步考核、审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控制绩效,综合考核安全管理成绩,明确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将考核结果和收入、职务、荣誉等联系在一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3.完善思想政治机制,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安全管理效果,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文虎育人,创设和谐轻松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工作行为,进而达到对“人”安全因素的控制。首先,以尊重为手段,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人”充分的关心和了解,管理人员要和基层职工拉近距离,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并尽量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提供工作热情和工作信心,进而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其次,以教育为手段,强调责任教育,完善思想动态监控机制,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活动,纠正思想偏差,进而避免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最后,以鼓舞为手段,对职工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构建友好型上下级关系,凸显人文关怀,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为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得出:(1)受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赋予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特征,控制不稳定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水平。(2)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将工作重点落在以人为本、全局发展和事前预防等方面,分析安全因素和安全风险,制定对应措施,进而保证安全管理效果。(3)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以现场卡控机制、安全责任机制、思想政治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目的。
参考文献
[1]韩东虎.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9):88.
[2]张剑.以人为本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探讨[J].物流科技,2016,(6):97-99.
[3]王士超.铁路车务段在新管理体制下的安全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关键词:交通安全 气象保障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act YuShe county traffic safety of severe weather and traffic industry's needs for weather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described the present YuShe county for traffic safety provide the meteorological guarantee service work, proposes the 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servic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Keywords: traffic safety meteorological guarantee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榆社县交通概况
榆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现辖4镇5乡275个村。是山西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太焦铁路干线纵贯该县南北;102省道、太原至长治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山西汾阳至河北邢台高速公路在境内呈“十”字型分别穿越该县东西南北;沿102省道公路1.5小时可达太原五宿机场。
2、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
2、1暴雨
榆社县地处山西中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主汛期降水相对集中。暴雨在山岭重丘区极易形成山洪,而且来势迅猛,对铁路、公路的边坡路基桥梁、涵洞危害甚大。强降水在低洼路段容易形成积水而阻碍交通。
2、2大雾
榆社县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大雾天气频繁发生。雾是大家所熟知的天气现象,它常常使能见度大范围地降低,对交通安全如航空、公路等产生重大的视程障碍。大雾天气很容易发生相撞事故,特别是高速公路如果不及时关闭,将会发生连续追尾的交通事故,给人身安全与车辆等造成巨大损失。
2、3雪灾
连续多年的暖冬气候使得榆社县降雪天气明显增多。给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困难。大雪覆盖的公路会使汽车行驶变得非常困难,正常干燥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为0.6,雪天则为0.28,摩擦系数降低,刹车距离加大,特别容易发生碰撞与侧滑。
2、4其它灾害
道路结冰,结冰路面的摩擦系数只有0.18,路面结冰是驾驶者可能遇到的最危险情况。风,大风对交通运输的安全影响也比较大。
3、榆社县交通行业的气象信息需求
3、1铁路
太焦线纵贯榆社南北,养护区间桥梁涵洞频繁出现。铁路路基、隧道、轨道、桥梁及交通和排水系统的安全极易遭受地质灾害的威胁。如山洪暴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所以,区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是工务调度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之一。
3、2公路
在公路养护、建设中,准确的晴雨预报可以有助于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公路水泥路面的灌注与沥青路面的铺设质量,与空气温度有着密切关系。
3、3高速公路
已建成通车的太原至长治高速公路,北起太原,南至长治夏平村,途经榆次东阳、太谷县范村、榆社、武乡、襄垣、屯留、长治,全长212公里。榆社管理养护路段内沿线山地起伏,属山岭重丘区,地质条件复杂。如遇降雨量大冰冻或温差大等不利气候因素,极易给公路造成危害。特别是大雾灾害对高速公路的营运是致命的。所以,暴雨、大雾和雪灾等短时灾害性预报对高速公路安全通行至关重要。
4、我县交通安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现状
4、1服务用户
铁路:榆社铁路工务段榆社铁路电务段榆社铁路机务段
公路:榆社县交通局榆社县公路段榆社县交警支队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榆社管理处高速公路榆社交警大队
4、2服务产品
程序可按客户要求的格式统计生成每月和某一时段的降水情报产品,使服务时效提前,服务产品更具有针对性。今年我们将此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整个系统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⑴资料查询、统计、分析、建模、入库系统;⑵气象预报、预警系统;⑶气象情报收集系统;⑷预报情报分发系统;⑸效益收集、评估系统;⑹服务、天气过程、气候总结系统;⑺系统维护系统。对于公路与高速公路用户我们实时提供长、中、短期气候情报和天气预报。
4、3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榆社的专业服务全面处于停滞俳徊状态,这样的现象主要归结于我们的服务产品单一,服务形式单调,主要矛盾表现为有待提高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与日益增强的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
5、今后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交通安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是“安全气象”所涵盖的内容,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所以我们要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加大个性化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我们今后要将所有涉及交通安全的用户建成一个完善的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天气预警联动应急机制,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气象部门只要天气预警信号,交通部门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在天气变化之前有所准备,最大限度地降低财产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全市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情况,从11月20日至12月底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各校要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切实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号召全校师生遵纪守法,从我做起;营造交通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并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最大限度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从源头上遏制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宣传措施
各校要高度重视“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宣传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知晓。
(一)各学校要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滚动屏、宣传标语、微信群、QQ群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及周边张贴或悬挂“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宣传挂图、条幅;利用电子屏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短片及提示语;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递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二)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将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向家长及亲朋进行宣传,扩大宣传教育面。
(三)各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与护学岗交警合作,在校园周边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向社会群众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倡导全社会安全文明出行。
(四)铁路附近的学校,要与铁路公安派出所联合做好爱路、护路工作。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本校方案,推动宣传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全面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
关键词:跨公路;支架现浇连续梁;安全技术
跨公路支架现浇连续梁多采用膺架法施工,膺架法施工在桥梁施工技术中是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主要施工难点在跨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因此跨路施工安全技术是该项工艺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从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及安全措施落实方面实现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运用科学合理的交通导行方案解决车辆、过往行人的通行安全,采用软、硬隔离方式避免高空坠物、高处坠落等安全风险,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以制度规范安全行为,保证跨公路桥梁施工在整个建设期内平稳安全。
1跨公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安全技术评价及交通导行方案
为保障公路及附属设施在跨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降低涉路工程对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当地涉路规章制度要求,跨公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前,委托有涉路安全技术评价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跨路桥梁施工方案进行质量和安全评估。跨公路支架现浇梁施工对当地交通影响较大,在施工前需根据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要求设计交通导行方案,通过对公路车流量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工程需求设置限高装置、施工提示标牌、导行水马、减速带、限速标识、示廓装置、防撞装置、警示灯等对施工区间道路进行交通导流,对支架基础侵占人行道的跨路方案需按人车分流方式设置专门的人行通道,避免因驾驶人视野盲区造成行人伤害事故。下面以京雄城际铁路跨越庞魏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为例说明安全技术评价及交通导改方案。该工程所涉及庞魏路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h,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为13.0m,路面宽度为12.0m,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排水方式为利用道路横纵坡排入边沟。桥梁平面布置见图1,桥梁纵断面见图2,交通导改见图3。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BB01-2014)3.6.1条第3款规定,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m,京霸铁路跨线桥支撑体系最低处距离既有道路路面的最小垂直净距约为16.0m,符合上述规范要求。根据(“铁跨公”立交桥涵限高防护架管理办法),凡桥(涵)下净高不足5m,并通过机动车辆的“铁跨公”立交桥涵均须设置限高防护架,并设置相应的限高、限行及禁令标志,标志要完整、清晰、规范,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2009)标准的相关要求。京霸铁路跨线桥支架体系最低处与既有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约为16.0m,远大于道路要求的净高,无需设置限高标志和限高防护架。桥梁施工过程中,需临时占用部分排水边沟作为施工场地,施工期间,庞魏路北侧排水边沟并列埋两根Ø80圆管涵,南侧排水边沟往南改移7.5m,并回填现状排水边沟,待施工完成后恢复两侧排水边沟。综上所述,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排水系统无影响。下部结构施工时,深基坑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做好变形监控量测,确保基坑安全,避免因基坑坍塌造成道路行车安全事故。上部结构施工时,设置全封闭围挡隔离施工区与庞魏路,采用夜间车流较少的时间段,进行满堂支架施工,在贝雷梁顶分配梁安装完成后,延跨路全断面满幅铺设3mm厚钢板,在支架顶沿线路两侧设置防护栏,并用钢板防护网做好硬隔离,防止杂物掉落影响安全。综上所述,京雄城际铁路跨庞线桥的梁体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施工,属于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基本可行。交通组织方案能将施工区域与外界隔离,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交通疏导,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标志标线等,可以起到一定交通安全作用,交通导行方案可行。
2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从桥梁建设安全角度出发,跨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比较多,现主要以京雄城际铁路跨庞魏路支架现浇连续梁为例介绍跨路现浇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结合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流程(见图4),考虑当地交管部门道路通行条件的基础上,详细勘察现场并掌握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为安全经济的施工方案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北京地区寸土寸金,且庞魏路两侧为林地,临时用地紧张,为尽量减少周转材料堆场用地,选择了鹰架式支架,支架两侧设置90cm宽人行通道。支架方案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并经专家评审通过。鹰架基础为条形基础,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不足100kPa,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250kPa以上,为保证地基承载力能满足施工需要,经计算需换填1m厚砖渣并分层碾压,换填过程严格按照30cm分层、20吨振动压路机碾压5遍、每完成一层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的要求,设专人盯控分层厚度及碾压质量,最终全部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100%达到250kPa以上,满足设计要求。条形基础浇筑前,钢支撑地脚螺栓必须精准预埋,尤其对同一条形基础上的预埋件标高压控在统一设计标高,相邻预埋件预埋高差不得大于1mm,以确保钢支撑顶工钢横梁与钢支撑秘贴。条形基础浇筑完成后四周回填土分层夯实,标高高于周边地面20cm左右,且形成向四周排水坡度,基础周边不得有集水坑,地势低洼处挖排水沟导流至市政排水网,防止基础因雨水浸泡而发生不均匀沉降。钢支撑立柱安装及钢支撑之间连接件的安装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在此不做赘述,但务必控制钢支撑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为避免工钢横梁因后续贝雷梁吊装作业过程中发生侧翻,在钢支撑顶工钢横梁翼缘板两侧各焊接一块1cm厚倒梯形钢板作固定。工钢横梁安装完后,跨路贝雷梁安装是整个支架安装的最关键环节,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安装的顺序逐步安装。在拼装场地拼接好整跨贝雷梁后,技术人员严格检查贝雷梁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连接件是否有缺陷、支点加强立杆是否上足并焊接牢固、连接销轴保险扣是否全部正确安装,架上辅助人员检查贝雷梁支点处200×200×10mm受力钢板是否准确就位。待以上检查逐一落实完成后,选择车流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吊装作业,作业前安排专人疏导交通,严格按照交通到改图落实交通导改措施。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吊装作业前先在预起吊贝雷梁一端绑好导向绳,起吊时先缓慢提离贝雷梁50cm,此时配合人员抓好导向绳,然后匀速提升安装到指定位置,架上辅助安装人员务必检查支点位置是否与贝雷梁加强立杆位置重合,不重合时起吊微调使其重合后缓慢落吊,落吊后及时焊接U型钢筋将贝雷梁与工钢横梁固定在一起,待一跨贝雷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使用10号槽钢及U型卡延桥梁横向将整跨贝雷梁连接成整体,槽钢延贝雷梁上下弦干按3m间距设置,贝雷梁吊装过程中压控过往行人及车辆,待完成当次吊装作业且起吊设备转回安全位置后方可放行。贝雷梁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分配工钢。为防止下步施工坠物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待分配工钢铺设完成后在跨路区域贝雷梁顶满铺3mm厚隔离钢板,铺设钢板时注意预留分配工钢上焊接护栏的长度(控制在15cm左右),钢板与钢板之间每隔50cm点焊连接防止错动形成缝隙。除跨路部分外,为防止高空抛物及坠落事故,在分配工钢安装完成后铺设兜底防护网。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桥梁支架两侧还需安装刚性护栏,护栏高度不低于1.2m,护栏立柱采用φ48×3mm钢管焊接在分配工钢上,立杆间距不大于2m,横杆同样采用φ4.8×3mm钢管按照规范焊接,钢管护栏焊接完成后安装制式钢板防护网,防护网底部与隔离钢板秘贴,避免坠物从支架侧边滑落造成事故。后续支架搭设,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工程与非跨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基本一致,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堆载预压过程的监控量测,务必严格按照堆载预压方案实施,确保预压过程安全。支架拆除严格按照支架拆除方案执行,待预应力工程强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按照先搭后拆的顺序,从跨中向两遍逐步拆除满堂支架,卸落的支架均匀堆码,待跨路外支架卸落后搬运至非跨路段落吊离贝雷梁,分配梁及隔离钢板同样按照以上方案拆除。贝雷梁拆除时要严格封路施工,在贝雷梁两端同时用两台吊车同步起吊使钢丝绳处于工作状态,待拆卸人员卸落连接销轴后同步缓慢吊落,然后转至存放场地,贝雷梁延桥梁横向需对称拆除,按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逐步拆除。通过落实以上各项安全措施,京雄城际铁路跨庞魏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项目顺利完工。
3结语
跨公路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面临诸多安全考验,为确保交通安全及施工安全,严格按照交管部门管理规定,切实落实跨路施工安全技术评价,制定行之有效的道路导行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根据工程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及管理制度,从细节入手,以防微杜渐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真抓实干,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做细做实,方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从而为企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JTB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4.
[2]]GB5786.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
[3]TB10303-202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国家铁路局,2020.
[4]Q/CR9603-20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一、“十五”交通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历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变化最深刻的时期,无论是在交通设施总量、还是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我国交通运输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前提,正确引导我国交通持续健康发展。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我国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达到215万公里,较2000年新增54万公里,增长35%。其中,公路里程190万公里,增长35%;农村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实现99.6%的乡镇、94%的建制村通公路;铁路里程7.5万公里,增长9.5%;内河航道里程13.5万公里,增长13.2%;管道里程4万公里,增长61.9%;港口泊位3.52万个,比2000年增加220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新增176个;机场达到160个,比2000年新增21个。
(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交通现代化步伐加快
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综合交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运力结构显著改善。运输设施方面,铁路复线和电气化里程五年新增3460公里和6000公里;经过两次大范围提速,铁路主要线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掌握了时速160公里成套技术,并且开始启动客运专线建设;铁路重载技术有了新突破,成功开行了2万吨煤炭重载列车。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比重由2000年的13.5%,提高到15.8%,其中高速公路增长1.5倍,达到3.9万公里;公路设计施工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港口集装箱、油气和大宗散货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发展迅速,10万吨级以上泊位超过40个。运输装备技术水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为缩小。民用飞机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机队规模迅速扩张;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路的成功投产,表明我国交通正在向以高技术集成为显著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迅速迈进。
(三)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较大改善
交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民航、海运信息化管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民航票务和结算系统达到较高水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公路不停车收费和联网收费系统、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管道运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已得到广泛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在我国全面启动。部分城市建立了信息化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依托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运输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以铁路第五次提速和高速公路快速客运班车为标志,旅客运输服务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基本可满足非节假日条件下各类旅客出行的需求。以便捷、高效为目标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货物运输、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快递业务和信息服务等运输服务方式发展迅速,货物运输及时性和延展性有所提高。
(四)交通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交通建设成绩巨大
区域交通结构在发展中协调,东、中、西地区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东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运输基础网络规模,初步构建起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中部地区重点建设和强化了一批联络各大经济区的主通道,发挥“东联西引”的作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交通建设以扩大覆盖面、使西部12个省区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青藏铁路铺通,标志着我国铁路网将通达全国所有省份;西气东输工程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八条省际公路干线的建设拓展了西部内外通道;旅游支线机场成为我国航空发展的新增长点。“十五”期间还实施了以提高通达度、改善贫困地区道路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通车里程五年累计增加52万公里,通乡、通建制村的比例,分别比2000年提高0.7和5.2个百分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改善,除外,基本实现了东部地区“油路到村”、中部地区“油路到乡”、西部地区“县与县通油路”。
(五)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运输市场化进程加快
“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了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交通体制改革。民航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机场属地化管理,成立了六大骨干航空集团;港口管理下放和政企分开已基本完成;铁路加快了主辅业分离的进程,成立专业运输公司,进行股份制试点和以减少管理层次为目标的撤销铁路分局等改革。随着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对运输市场的管制进一步放松,开放度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附属服务和维修均不同程度对外商和民间资本开放。通过治理整顿,水运及公路运输市场行为和秩序进一步规范。随着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出台,除铁路运输外,其他方式运输价格的政府指导与市场相结合的形成机制已初步建立。航空公司股份制改革及重组加快,民间资本已进入航空运输主业。通过重组和进一步引进竞争,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竞争已成为推动运输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主导因素,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明显增强。
(六)交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得到明显加强
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公共安全,使交通安全上升到重要地位,交通安全工作明显加强。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协调机制,加大对超载和各类违章的整顿治理力度,增加对安全设施的投入,道路交通事故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铁路安全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管道事故预防、海事救助打捞等得到加强。交通节能和环保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规模改善设施线路技术条件,采用专业化运输和装卸装备,提高排放标准,淘汰老旧运输工具,积极倡导公共交通等。同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促进交通运输开始向集约高效转变。此外,“十五”期间,还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防交通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交通战备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二、“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
作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条件,交通运输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重点要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及枢纽、能源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城市群及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及枢纽。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重点发展资源占用少、能耗低、污染小的运输方式。综合运输枢纽应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与城市内交通线路间的紧密衔接,最大限度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十一五”期间,要尽快建成和完善沟通东西和南北的若干条国家级综合运输大通道和重要综合运输枢纽。到2010年,综合交通体系的网络总规模达到280万公里左右,综合交通网络将贯通全国南北东西,实现所有的地级市和重要的口岸、沿海主要港口,以及绝大多数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都至少有一条公路连接,大中城市和国内重要的旅游城市有民航线通达。
━━ 加快发展铁路和轨道交通。加强客运专线建设,建设北京至广州至深圳、哈尔滨至大连、宁波至深圳、郑州至西安、石家庄至太原等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新建客运专线5000公里。加快发展城际轨道交通,重点建设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城际轨道交通1000公里。进一步扩大铁路路网规模,提高既有线能力,开工建设北煤外运第三通道、兰州(西宁)至重庆(成都)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和青藏铁路延伸线等。加快发展铁路集装箱系统,建成18个集装箱中心站,推动双层集装箱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5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其中复线4.2万公里,电气化铁路4.5万公里。
━━加强公路网建设。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基本贯通北京至上海、北京至福州、北京至港澳、北京至昆明、北京至哈尔滨、沈阳至海口、包头至茂名、青岛至银川、南京至洛阳、上海至西安、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昆明、福州至银川、广州至昆明等14条高速公路,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打通省际间的通道,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十一五”期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路。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万公里。
━━加快发展水路运输。完善沿海港口布局,加快发展集装箱、进口油气、进口铁矿石和煤炭中转运输系统,重点建设上海、大连、天津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港口为主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宁波、舟山、惠州、深圳、珠海、广州等港口为主的进口原油和天然气中转运输系统,以大连、青岛、日照、唐山、宁波、舟山、广东、湛江等港口为主的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港口为主的煤炭装船运输系统和以上海、舟山、广州等港口、电力企业自用码头为主的煤炭卸船运输系统,适时考虑华东、华南地区煤炭中转储存基地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深水泊位900个,2010年深水泊位达2000余个;扩建、浚深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求;加强水上安全救助设施的建设;鼓励发展大型油轮等运输船队;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实施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善内河港口设施的布局建设。
━━优化民用机场布局,提高民用机场吞吐能力。加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建设,完成首都机场三期工程,实施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机场二期扩建,启动首都第二机场前期工作;加快上海虹桥、杭州、成都、西安、深圳、海口等机场扩建和迁建昆明机场;扩建天津、武汉、长沙、太原、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南宁、厦门等机场,迁建大连、合肥机场;增加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机场密度,建设榆林、阿尔山、喀纳斯、玉树、康定、河池、仁怀、漠河、伊春、佳木斯、长白山等支线机场;同时,进一步加强空管等配套设施建设。
━━协调发展城市交通。以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为重点,制定特大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策略,大力发展大输送能力的地铁和城市轻轨,合理引导私人小汽车的发展,2010年,城市轨道交通达到2000公里;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从建设城市交通与城郊交通一体化运输系统出发,加快城市主要客运枢纽和配套的大型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以及货运枢纽建设,增强城市交通与城市间交通的衔接配合和资源共享;大力发展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与引导系统,合理引导交通需求;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有效疏导交通流量;继续推广可替代燃料公交车辆的技术开发和使用。
━━完善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加快我国输油气管道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或区域性的输油管网,提高石油管道的输送率、安全度和经济效益;构建辐射全国主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骨架,提高安全供气能力。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十一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而2006年更是承前启后之年。做好明年交通发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广大交通运输的需求者、供给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综合交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不懈努力。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平安”建设目标,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措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精力,坚决有力、务求实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切实减少事故总量,坚决杜绝较大事故发生,促进全县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整治目标
(一)隐患治理。安全隐患排查覆盖率达100%,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重大隐患的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率达100%,重大危险源监控率达100%。
(二)宣传培训。安全宣传教育覆盖面达90%以上,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率达100%,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达100%。
(三)指标控制。全县交通领域安全生产“三非”、“三违”、“三超”现象明显减少,一般事故同比下降20%,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
三、整治重点
本次综合整治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上交通安全、道路运输安全、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高速公路安全、铁路安全等。
(一)水上交通安全
以渡口渡船、客货运输船、旅游船、砂石船为重点,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大整治。加强对乡镇渡口渡船的航行监管,指导落实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与县农委、水务局、公安局、旅游局等部门配合,打击渔船、农用船、“三无船舶”非法载客行为。加大船载GPS终端使用情况的检查,规范船舶GPS使用行为,充分发挥GPS助航、防撞、预警功能。进一步加强对水上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强化监管。
(二)道路运输安全
以道路客运、危险品运输和客运站场为重点,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行动。
全面排查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资质,将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事故多发、安全隐患较大的运输企业列入“黑名单”,限期整改,逾期仍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运输经营许可证。
全面排查营运驾驶员档案,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及时了解营运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和事故记录,责令运输企业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营运驾驶员进行教育与处罚,情节严重的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告。
全面排查客运车辆和化危品运输车辆的技术档案,对不按《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进行车辆维护和检测的运输企业,要责令限期改正,对车辆安全性能差、破损严重、存在故障的车辆按《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收回《道路运输证》,并进行处罚。
全面排查客运站场,严格执行《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督促客运站场做好行包危险品检查、车辆例检、出站检查工作。严格落实三级(含三级)以上客运站场驻站制。
全面排查营运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GPS三级监控平台,对不能保证GPS车载终端通讯畅通的车辆,客运班线经营企业应及时通知相关客运站场停止车辆报班经营活动;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停止其经营活动。
加大对交通违法的营运驾驶员及发生事故的营运车辆所属企业的处罚,发生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要停业整顿;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责任事故的,要取消该线路经营权。对发生1次重大以上负同等(含同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的驾驶员,要依法吊销或注销其从业资格证,3年内不得驾驶客运车辆;对运输危险化学品出现超载、超速行驶等违法违章行为的驾驶员,要列入“黑名单”,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或注销其从业资格;对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运输企业,要按《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上限处罚;对不按规定检查出站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要按《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上限处罚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降低客运场站资质等级。
(三)公路安全
强化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大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高边坡、桥梁、隧道等路段和车辆通行密度较大路段的排查力度。重点排查通行客运车辆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将存在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路段优先纳入公路安保工程实施计划,改善公路安全通行条件。加强公路施工养护管理,按规定设置施工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保障公路施工养护安全。
各乡镇要加强对乡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监管,彻底整治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占道、占道晒粮食等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
(四)交通建筑工程安全
开展以防范桥隧坍塌、支架坍塌、高边坡坍塌和高速公路施工事故为重点的交通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无证无照、施工现场违章作业和交通建设项目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盲目冒险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现场监管力度。
加大对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活动的考核力度,凡是发生一起一人及以上因工死亡责任事故;连续二次被书面责令整改的;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评为当年度为“平安工地”建设不达标单位,纳入公路水运工程诚信考核体系,并与招投标和资质管理挂钩,立即停工整改,采取约谈施工单位法人代表,责令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强化培训等措施,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单位、责任人通报及其他处理。
(五)公共聚集场所安全
加强客运站场、码头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配合公安、消防等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特别要加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应急广播和照明以及火源、电源的检查,对排查的火灾隐患,坚持“六个一律”原则,狠抓隐患整治。督促企业增加消防安全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提高抗御火灾风险的能力。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委属各单位和各企业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全面、细致、深入的夏季高温和灾后重建、汛期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人员、资金、责任,确保整改效果;对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监控,防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六)高速公路安全
由高支十四大队牵头,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县综治办、交委、安监局、公安局、教委、民政局、县委宣传部,高速集团东南营运公司等单位配合,集中开展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非紧急情况占用应急车道、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人上路、高速公路客运、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高速公路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网、路况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七)铁路安全
坚持“铁路无小事”和“抓主动、创平安、保稳定”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路外治安、道口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涉路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认真开展铁路护路活动,有效遏制危害铁路和列车运行安全行为的发生。
四、实施步骤
(一)排查阶段(8月1日至31日)。各相关单位要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人员,开展全面动员。结合夏季百日安全整治活动要求,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全面开展大宣教、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实现动态管理。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至11月30日)。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辖区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行业、本领域内交通安全隐患实施“地毯式排查、铁腕式整治”,对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实行严管重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
(三)巩固提高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各相关单位对交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研究分析,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分行业攻坚,对重大隐患整治不彻底部位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确保交通领域综合整治行动收到实效,县委、政府决定成立交通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爱军任组长,县政府办、交委、经济信息委、城乡建委、公安局、安监局、农委、民政局、教委、质监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房管局、商务局、旅游局、水务局、文广新局、市政局、高支十四大队、火车站、支铁办、电视台、报社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交委,由县交委副主任洪雪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做到人员、装备、经费三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并于8月10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各单位要根据统一部署,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要结合实际,按照各自职责,协作配合,联合执法,统一行动,保证综合整治行动达到预期目标。
(三)把握重点,严管重罚。委属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把握交通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把握重点,突出抓好以防暑降温、防风防汛、防火防爆、防高处坠落、防触电、防冰雪为重点的交通安全生产工作;要克服形式主义,深入企业、作业现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严管重罚,以罚促改,绝不能罚款了事。
2009年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79起,同比增加67起,上升9.41%;死亡205人,同比减少37人,下降15.29%。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50.00%;死亡8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46.67%。
2009年1-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351起,同比减少2079起,下降19.93%;死亡1591人,同比减少378人,下降19.20%。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8起,同比减少18起,下降39.13%;死亡102人,同比减少86人,下降45.74%。
较大事故分市区情况:西安6起,死亡20人;宝鸡2起,死亡10人;咸阳2起,死亡7人;铜川2起,死亡7人;渭南5起,死亡15人;榆林1起,死亡5人;汉中4起,死亡15人;安康6起,死亡23人。
较大事故分行业情况:道路交通事故23起,死亡84人;火灾事故1起,死亡3人;建筑施工事故2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其他事故2起,死亡7人。
(一)工矿商贸企业
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6起,同比减少39起,下降26.90%;死亡134人,同比减少105人,下降43.93%。
1、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4起,同比减少19起,下降44.19%;死亡26人,同比减少78人,下降75.00%。
2、金属与非金属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7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2.86%;死亡29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8.30%。
3、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3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5.81%;死亡35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3.96%。
4、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发生伤亡事故。
5、烟花爆竹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2人,同比增加2人。
6、工矿商贸其他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1起,同比减少5起,下降13.89%;死亡42人,同比增加7人,上升20.00%。
(二)火灾
全省共发生火灾(不含森林、草原等火灾)4043起,同比减少197起,下降4.65%;死亡23人,同比增加4人,上升21.05%。
(三)道路交通
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095起,同比减少1865起,下降31.29%;死亡1379人,同比减少254人,下降15.55%。
(四)铁路交通
全省共发生铁路交通事故53起,同比减少21起,下降28.38%;死亡53人,同比减少13人,下降19.70%。
(五)农业机械
全省共发生农业机械事故53起,同比增加43起,上升430.00%;死亡2人,同比持平。
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特点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二)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明显减少。
(三)火灾、烟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
三、做好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一)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和宣传教育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项行动”工作成果。
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第三阶段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是要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杜绝依法关闭取缔之后又死灰复燃、应关未关或关闭计划不落实等现象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二是要以治理“三超”等严重违规违章行为、排查治理隐患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三是要以开展警示教育、加强舆论宣传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通过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努力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全省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公安部门要深刻吸取道路交通事故教训,深入分析交通安全源头管理、过程监控以及路面管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和落实安全监管措施,规范和加强对人、车、路的管理。针对季节特点,及时制定和落实冬季雨、雾、冰、雪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案,重点路段要实行冬季交通管制。对能见度低和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要做到未雨绸缪;对可能引发恶性事故的危险路段要确定专人严防死守。要切实做好运输工具的安全检验工作,防止运输工具带病运行。要加强交通安全检查,坚决制止和严厉查处违章违规行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为全面落实“四件大事”,加强推进“四大战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现就交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树立“跨越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坚持铁路、公路、水运并重,建、养、管、运和谐共进,着力“四个加强”(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加强运输市场规范管理、加强水陆交通安全监管、加强重大交通项目衔接),实现“三个优化”(优化交通发展环境、优化网络结构、优化服务质量),加快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结构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步伐,全面提高通畅水平,降低物流综合成本,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交通建设。全面竣工渝湘高速公路段建设;全面完成乡通畅和村通达两个100%目标,村通畅率达50%;全面扫尾库区交通复建工程;加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完成25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开通39个乡镇短途客运班线。
(二)交通管理。探索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长效治理非法营运,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加强水陆交通安全监管,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和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交通规划。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争取“来凤--沿河”、“-彭水”高速公路、乌江航道纳入全市高速公路网和航运网统一规划,争取“黔江-张家界-常德”城际铁路规划涵盖。对火车站进行扩容改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全面竣工重点公路建设。加强完善县高速公路和干道公路建设指挥部协调指挥机制,加大靠前指挥、实地协调、现场处置工作力度。沿途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辖区负责制”,加强矛盾协调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规定,强化政策宣传,及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化解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做到“零阻工、零障碍”,确保良好的施工建设环境。
二是全面实现农村公路“双百”目标。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对我县通畅、通达两个100%予以验收,为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目标任务,确保验收工作一次成功,县政府强化了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督查、考核奖惩等工作。通畅工程建设由县交委牵头,县监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及时做好工程预(决)算等工作,10月份全面完成100%的乡镇通畅目标。村级通达公路建设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各乡镇要成立专职工作机构,担负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坚持“政府发动、群众主导”,实行“一事一议”,采取“土地(林木)自调、房屋自拆、杆线自迁、矛盾自解”的“四自”原则,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广大群众投工投劳,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100%村通达项目建设任务。
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各乡镇为建设主体单位,启动25个乡镇客运站建设,鼓励招商建站、市场化运营,县政府“以奖代补”予以支持。由县交委、发改委、监察局、督查巡察办等组成专门工作小组,根据道路状况、客源分布和农民出行等因素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适用型车辆,从2月份开始,分7批公开拍卖农村客运线路经营权,优化运力结构配置,探索和创新农村客运经营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优质的客运服务,促进农村客运健康快速发展,逐步缓解群众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县交委、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作,深入研究国家发展内河航运相关政策,针对性提出乌江航运振兴措施,进一步加大渡口规范化建设力度,切实提升我县水运能力。
四是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县交委、发改委等县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相互支持、协作配合,要立足长远、着眼实际,突出“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提高等级、畅通便捷”总体目标,公路、铁路、水运全面发展,科学编制交通发展专项规划。特别要结合交通规划实施10个乡镇公路与小集镇骨干网络的结合,用农村公路网支撑小集镇城市构架;要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将“来凤--沿河”、“-彭水”高速公路纳入全市高速公路网统一规划,千方百计挤入“黔江-张家界-常德”城际铁路延伸规划。
五是全面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县交委、发改委和重点办等相关部门要抢抓渝怀铁路复线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加强与铁路规划、设计、建设投资、施工等管理建设单位的联系衔接,力促渝怀复线早日开工建设,并努力争取同步将火车站按3000人次/日的规模进行改扩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运力支持。
(二)管养并重,保障畅通
积极探索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要求,抓住国、市、县机构改革的机遇,进一步探索完善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壮大公路养护实力,加快公路养护体制向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转型,建立全县统一的公路养护市场体系。加强路政管理,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实现公路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体系和绿化建设。坚持“管养并重、提高质量、保障畅通”方针。县交通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定期开展全县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危险路段,确保县乡道路安全畅通和村道安全通行,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要。加大通道绿化建设,对完成路基改造工程的公路及时组织绿化栽植,切实做到“完工一条路,绿化一条线”,确保通道森林工程取得实效。
认真解决农村公路管养脱节问题。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原则,通村公路经验收合格后,全部移交乡镇养护管理,县政府按照验收合格的实际里程,每年1000元/公里的标准,补助到各乡镇专项解决人员经费和材料费用,切实解决村级公路无人管护、无力管护等突出问题。
(三)狠抓源头治理,确保行业安全
县交通运管、海事、渡管、公安交警、农机监理、渔政执法、城市综合执法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三关一监督”(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关、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营运车辆等级评定关,对运输站场的安全监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企业主体责任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等四项制度,切实加强部门协作、乡镇协作、跨区县协作、跨省市协作,联合开展水陆运输执法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执法“三大专项行动”,完善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抓好重点客运线路、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狠抓水陆交通安全源头治理。切实加强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客运车辆GPS监控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三轮车等非法营运行为。扎实开展水陆运输企业安全评估认证工作,确保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重大安全事故、防汛、工程抢险等运输保障预案,增强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实现水上零死亡目标,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坚持“公平公开、开放有序、平等竞争”的原则,大力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权公开拍卖制度,规范汽车维修企业监督管理,加强客运企业、客运车船、汽车站(场)等硬件建设和交通行业文化建设,规范运输服务从业人员行为语言、着装形象,认真开展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农村客车等收费规范、车容车貌整治和“青年文明号”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窗口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助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