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1篇

一、作为资源配置的教育均衡发展观

教育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会引起诸多的教育公平问题。无论是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还是结果公平,都和教育资源分配有关。受教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起点公平是一种底线公平,体现为入学机会均等。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设施以及合格的师资,起点公平就不可能实现。同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教育投入,也难以保障过程公平。前期教育投入不公平影响后期的教育,形成路径依赖而对教育结果的平等产生影响。[1]这种资源配置决定论的确具有一定道理,因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确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公平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资源配置的教育均衡观在“后义务教育阶段”面对着更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并没有消除身份、文化的不平等。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虽然有了平等的入学机会,但城乡二元格局使他们并没有得到和城市孩子同样的身份认同,自然也就无法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截止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在这些喜人的数据背后,却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争夺。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抵制学校教育,指责学校教育“平庸”“无能”,他们希望能够有“在家教育”的权利。因此,这些问题已不仅是“有学上”的问题,而是“上好学”的问题;不仅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而是需要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教育服务的问题;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均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均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国现代教育经过了20世纪初体系创立阶段以及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规模扩张阶段,从本世纪初至今已经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3]教育发展从外延式走向内涵式,数量规模的增长已经让位于质量与公平,教育均衡也有了以下新特点。

(一)异质性均衡:教育均衡不应使任何人遭受被同化的命运,而应是保障起点公平前提下的异质性均衡

均衡不是同质性。教育公平在保障基本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同时必须考虑异质性,在对自然禀赋和社会境况不利人群进行补偿的同时,教育公平必须向有才能的人开放。

天赋在资源中的分配问题是平等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争论的主要问题。罗尔斯认为没有人应该从自己的高天赋中受益,除非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高天赋帮助处境不利者,否者这种受益就是不正当的。但诺奇克却认为尽管天赋会造成分配差异,但这是自我所有权决定的,不是不公正。相反,无视或人为地缩小差距就是侵犯个人的权利,是道德上的不正当,也是不允许的。我认为诺奇克是有道理的,其实罗尔斯本人也说:“没有一个人能说他的较高天赋是他应得的,也没有一种优点配得到一个社会中较有利的出发点。但不能因此推论说我们应该消除这些差别。”[4]因此,教育均衡不应使任何人遭受被同化的命运,而应是保障起点公平前提下的异质性均衡。

(二)动态非线性均衡:教育结果公平是每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后到达了自身最佳的发展水平,每个学校得到最佳发展与改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改进的过程。但必须注意,均衡是一种相对平衡、动态平衡、非线性平衡。一方面是由于影响均衡的因素很多,尤其在“后义务教育”时代,除了政府教育投入以外,家庭教育投入、学生个体差异及学校教育质量等都是产生不平衡的动力,教育均衡不可能再以水平的、线性的方式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发展中会出现类似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变化过程。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教育的底线公平,而后期阶段教育发展的矛盾已经发展为教育参与的平等或结果的平等问题。[5]

教育参与的平等不同于教育机会的平等,它追求一种更加积极权利。同样,教育结果公平的暗含之意也指向对教育质量的诉求。过去往往把这种实质性平等简单理解为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教育水平,具有同等的学业成就机会,难免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教育结果公平是每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后到达了自身最佳的发展水平,每个学校得到最佳发展与改进,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预期状态并且体现着公平的不平等。

(三)优质均衡: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优质均衡实质追求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更是提高教育质量

高水平均衡容易使人们追求更高的教育资源配置而忽视对高质量的追求。那种盲目追求奢华学校的所谓“高位均衡”除了造成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和增添政府业绩以外,其实质与高质量并没有必然联系。[6]因此,优质均衡强调的是高质量的均衡,人才培养质量是其核心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强调教育发展不再是增值发展,而是综合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教育增值发展强调规模扩充、效率为重的不均衡重点发展模式,将发展等同于增长,物质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教育综合发展强调推进公平、缩小差距以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城市化与社会公平是其发展主题。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结构、效益、质量优化与优质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内生的内涵式发展。[7]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优质均衡实质追求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更是提高教育质量。

三、公平而卓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异质性均衡、动态非线性均衡和优质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公平而卓越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因此,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新时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首先要保障底线公平

受教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没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不能奢谈任何形式的教育均衡。虽然我们在“两基”工作上取得一定成就,但东西部之间、城乡间、区域间以及校际间的不均衡仍然存在。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政府必须首先保障底线公平。义务教育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点,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利的角逐必将损害其公益性。因此,必须处理好与市场、学校的关系,保障入学机会均等。

(二)促进教育均衡向多样性、差异性方向发展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短片小说《哈里森·伯杰龙》的开头描绘了一个被桑德尔称为“平等主义的噩梦”的情景:“那是2081年,终于人人平等……没有哪个人比别人聪明些,没有哪个人比别人漂亮些,也没有哪个人比别人强壮些或者灵巧些。”[8]在这种同质化的社会里,政府为了绝对的平均,必须给那些智商高的公民耳朵里安装一种智能障碍收音机以阻止他们“不公平的利用他们的大脑”。

这种情景听起来觉得荒诞离奇,但如果我们否认教育均衡的异质性,那些天赋高者必然遭受同质化的命运。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求教育均衡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更多体现出对个性的尊重,使天赋高者能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在保障高质量教育的前提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一方面,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硬资源与软资源。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虽然有了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在薄弱学校接受教育,其身份的不平等并没有因为受教育权利的获得而消失,所以应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加强农村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教育还意味着一种更加积极的自由与权利。在基本的教育资源满足后,人们应有权追求其幸福的最大化,有权选择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政府应通过教育政策的完善保障教育选择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使之在不损害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最大追求。■

参考文献:

[1]沈有禄.中国基础基于公平—基于区域资源配置的比较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5.

[2]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3-21)[2012-11-26]..

[3]王本陆.关于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32.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2~103.

[5]谢维和等.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9~202.

[6]冯建军.优质均衡视域中的基础教育模式的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2(8):5~10.

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岗位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9]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2):108-114

第3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与××大学市校合作签字仪式,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市校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大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化学与化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也是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盐、煤等矿产资源,石化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市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相继建成了××、××等国家、省大型企业,以及炼油、甲醇、三聚氢胺等一批工业项目,特别是2002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支柱产业、十大企业集团和八个工业园区。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人才、科研优势与我市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来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突出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石油和化学、林纸林板、玻璃及电光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膨胀总量,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人才的保障。我市与××大学开展市校合作,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全市人民的愿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这次市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市校合作项目在××顺利实施,为××大学在××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政府与××大学的全面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第4篇

对于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一致抱有信心,他们同时指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确存在一些需要防范的风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当前存在十大挑战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至6000美元时,前一阶段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从而进入生产率和收入增长停滞的阶段。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这种进步速度放慢的经济发展阶段。

此前,今年7月,世行集团调整国家分类,将中国划为上中等收入国家。而研究显示出,一国在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后改变发展战略非常重要,不能继续依靠在贫困阶段行之有效的增长模式,否则就会两头受压:一头是来自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的竞争,另一头是来自高收入经济体通过创新和技术变革带来的竞争。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当前存在十大挑战,包括:一是避免“转型陷阱”,抓住转变增长方式的历史机遇;二是防止“拉美陷阱”,实现“包容性增长”;三是跨越“福利陷阱”,保持社保制度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四是绕开“城市化陷阱”,保持城市化与经济水平同步发展;五是注意“资产泡沫陷阱”,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六是克服“老龄化陷阱”,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七是防止“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八是小心“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九是谨防“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不当头;十是超越“民主陷阱”,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毫无疑问,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是中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陷阱’密布期。这些大大小小陷阱,集中构成了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的‘阶段性新特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式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郑秉文说。

失衡风险仍然可防可控

业内人士指出,应该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的失衡风险仍然可防、可控。

与一些掉进“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政治安定、金融稳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人才总量巨大,资本充足,发展的回旋余地大;“制度红利”还有较大空间,城镇化推进会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工业化中期的后发优势尚未完全释放。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郑秉文指出,改革开放为中国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阶段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事实上,如果将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两个不同阶段的话,中国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初级阶段。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之后,中国正面临第三次历史性跨越:高收入行列。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推测,中国实现第三次跨越、顺利进入高收入组的时间大约在‘十四五规划’的区间,即从现在起大约需要11年―15年左右的时间。”郑秉文说。

由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按照佐利克的看法,中国能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需要改革,采取措施从过去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向更多依靠内需。

郑秉文说,目前,中国刚刚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转型,就需制定一套由“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成的动力组合。

第5篇

关键词:技术转移;产业结构:产业升级

1 技术转移的本质在于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转移是围绕某种技术类型产生的某种技术水平知识群的扩散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领域、部门之间进行。技术形成产业的过程,往往也正是技术在产业内转移、扩散的过程。我国学者林静刚指出,技术转移的最终目的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改造传统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总量。马连杰认为,技术转移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其实质是指产业部门对技术成果的吸收和创新,使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

1.1 产业

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

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最早对产业作了比较系统的划分,即把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分为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后来,许多国家在划分产业时都参照了国际劳工局的分类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大多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在中国,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

1.2 产业结构

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1.3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1.4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的实质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和低附加值状态向新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状态转变的过程,它是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相同产业的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品之间流动的结果。

2 产业升级模式的比较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源配置和聚合模式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自主成长型产业升级与外向推动型产业升级。自主成长型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在国家或地区内部的自主创新的传递、扩散,而逐步推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外向推动型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对外开放的方式,获得外来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采用自主成长型产业升级模式的国家有以下两种:先发国家一其技术领先,且拥有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内部创新资源通常要优于外部;封闭的经济体系一由于与外部断绝联系而无从汲取创新资源。外向推动型产业升级则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开放型后发国家和地区,这是因为,后发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级别相比先发国家都较为落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技术落差。因此,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或模仿等方式,吸收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技术,对落后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3 我国产业升级的历史沿革

到目前为止,我国产业升级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种模式的交替。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内企业竞相引进技术设备。但是通过这种途径所转移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高,这一阶段也就是1991年以前,采取的是大规模引进的自主成长模式。

第二阶段,1992年以后主要采取的是国外直接投资的外向推动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的浪潮被引进国外直接投资、举办合资企业的模式所代替,在贸易保护条件下,“以市场换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中的企业绝大多数成为合资企业。

第三阶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成员国之一,关税开始大幅下降。尤其2005年是我国承诺的关税削减终点,汽车进口关税逐渐从80%~100%降到25%,大多数化工产品的进口关税由第二阶段末期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税率35%下降到5.5%-6.5%。这说明,外商可以不必再拿技术换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中的合资企业数量大大减少,外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形式,成为我国本土企业的直接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产业升级不得不再次转向自主模式。

4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4.1 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过去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我国传统产业的资产存量中存在着大规模的低质量资产。因为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落后,这些低质量资产无法产生高质量的产出,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跨国公司通过对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并购,经由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导入,将企业中的低质量资产存量转变为高质量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效果。跨国公司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投资的过程中,在向当地企业转移资金的同时,也会向其转移技术、管理、营销等要素,即“一揽子工程”。实际上,正是这些综合因素的跨国转移,才大大提高了资本存量和新增资本的质量,实现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4.2 对高质量新增资产的技术促进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无论是成立合资企业还是独资经营都会形成高质量的增量资产。跨国公司同本土企业相比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其生产经营效率必然高于本土企业,因而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可以对高质量新增资产的形成提供技术促进和保证。这些具有先进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纷纷向中国技术、资金相对密集的行业进行投资,明显改善了新增资产的质量,提升了中国的

产业结构。而且,这种持续的技术优势保证了新型产业的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资金、技术型企业明显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

4.3 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行为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带来的间接影响。由于传导机制的不同。“溢出效应”又可以分为两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在纵向联系方面,跨国公司由于必须就不同投入的来源进行抉择,从而需要与当地的供应商发生种种联系,进而对东道国的经济产生间接溢出效应。

从横向联系来看,跨国公司的存在影响了产业结构和本土企业的行为以及表现,成为“溢出”的潜在途径之一。M・B1和H・Persson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跨越产业进入壁垒的可能性更大,其存在有可能改变特定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激烈的竞争逼迫本土企业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4.4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催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产业升级的贡献。除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之外,其更大的贡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成果被其他许多产业所采用,成为其他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了跨国公司大规模技术转移提供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本国的高科技产业。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带动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高速增长,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贡献。

5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抑制机理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载体。但是从行业投向分布来看,1994年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类别主要投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近几年,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第二产业吸引外资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动摇。第二产业比重明显过重,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过小的格局显然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

5.1 产业结构低度化

自20世纪60年代起,跨国公司普遍实行了投资战略转变,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简单一体化转向全球市场导向的复合一体化,并建立了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各国根据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占居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这样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占居的环节上。

跨国公司通过FDI转移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的高度严重影响着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和高度。但是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发达国家通过FDI转移的产业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处于或即将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因此,如果将我国产业升级完全依附于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5.2 产业技术能力不足

在外向型发展模式中,外资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见图1。

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外向推动的产业升级,主要是依靠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示范效应,而技术转移效应和技术关联效应较弱。同时,由于中国入世关税削减等的影响,跨国公司目前更加倾向于绿地投资模式,实行独家经营。虽然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仅限在跨国公司内部共享和使用,实质上是一种技术“出国不出门”的对外投资行为,我国企业根本无法获得其先进技术。

另一个方面,大多数企业将技术引进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品,认为这种方式成本低、见效快。这一战略在实施初期确实获得了短期比较利益。但是从长期看却导致了中国产业技术对国外依赖性的增大,丧失了现代工业发展的动态利益,同时失去了与现代工业并存的诸多利益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第6篇

【关键词】4G通信技术关键技术展望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在观念上有所创新,并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虽然第三代通信系统可以为用户提高相较于2G技术更宽的频带,既可传送语音,同时也可实现高速数据的传输工作,实现了无线应用的便捷性,然而这一技术仍是在地面标准不一的基础上的区域性通信系统,虽然其传输速率高达2Mb/s,然而对于人们关于多媒体通信的需求仍然无法很好地满足,因此,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可称为光带接入与分布网络,可实现非对称的、高于2Mb/s的数据传输,可以为全速移动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150Mb/s的影像服务,可创造性的实现对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4G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广带系统、广带无线固定接入、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和广带无线局域网。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在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不同的无线及固定平台中实现无线服务的提供,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用快带接到互联网中,从而提供远程控制、定位定时与数据采集等各种综合功能。

二、4G通信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

2.1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中的一种,其机理是对信道进行合理划分,使之形成诸多正交子信道,将高速传播的数据信号转换为低速、并行子数据流,使每个子数据流可在每个子信道上传输。在接收端利用相关技术将正交信号分块,使它们彼此间的干扰显著减小,同时保证子信道上信号带宽不超过信道带宽,保证信道均衡,将符号间产生的干扰予以消除。

2.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指自适应阵列天线或波束间无切换的多波束。相较于固定波束的天线,天线阵列不仅可提供较高的天线增益,还能实现相应倍数下的分集增益。智能天线可对数字波束进行自动跟踪与调节,对信号干扰加以抑制,使信噪比大大提高,从而使系统通信质量大幅增高。这一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与频谱资源供应缺乏之间的矛盾有效缓解,使整体造价降低,因此属于4G系统中的一大关键技术。

2.3IPv6技术

在4G通信系统中,所用的数据流传输方式是在IP之上建立起来的全分组方式,因此在下一代网络中,IPv6技术将成为核心协议。在对IPv6协议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移动性、服务质量、地址空间要求与自动控制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2.4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以通过编程进行控制的通用软件平台上,用软件对无线电台中如信号基带处理、前端接收等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定义与实现。也就是说,软件无线电是在数字信号处理之上制作的芯片,是将软件作为核心构建的新型无线通信体系结构。

2.5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是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测量与计算的技术。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在不同系统中实现移动通信,因此必须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与跟踪,从而为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中的无缝隙连接及高质量数据传输提供保障。

三、通信技术展望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系统对于各国经济建设而言都具有重大支柱作用。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经济领域之一,而作为移动通信产业的龙头技术,4G将带来巨大的信息产业新革命,转换为国际范围内展开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正在研发的4G系统具有通信速度与信息传播速度更高、带宽更宽、可以实现多种业务完整融合、兼容性更强、智能化更高、增值服务更丰富、通信费用更低廉且能够实现质量更高的多媒体通信服务等优点,是未来实现快捷、丰富无线移动通信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田国栋.解析第四代移动通信[J].商场现代化,2009,14(6):25.

第7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它是一种有偿服务。审计收费是审计服务价格的直接体现,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

一、我国审计定价的现状

我国审计定价模式采取的是政府指导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授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行业的审计收费标准,以指导事务所的收费行为。目前我国审计市场中没有统一的计费标准,有的会计师事务所按公司总资产计算收费,有的按营业收入计算,更多的则是通过与客户讨价还价确定具体收费金额。不过由于目前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价格的变化范围比较大,而且有的事务所通过降价进行客户或业务竞争,这种不合理的价格竞争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很显然,我国这种简单的审计定价方式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会计市场中开拓业务、面对竞争,也不利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更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标准与注册会计师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英、美等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与目前审计项目的工作量和所承担的风险相比也是偏低的。在西方国家,公认的审计定价标准以审计项目所需要的审计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而言,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的高低等都与审计工作时间密切相关。公司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审计风险越高的项目所需的工作时间也越多,因此审计收费也应越高。

我国较低的审计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因为一项审计业务所花费的审计成本也是决定其审计定价的客观基础。投入审计资源越多,越容易形成较高的审计服务质量;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也需以高审计收费作为回报,而合理的审计收费又为审计资源的投入提供了保证。因为合理的审计收费有利于吸引和凝聚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而雄厚的人力资本正是保证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根本所在。在专业胜任能力既定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违约行为的概率显然取决于其实际投入的审计资源。如果审计收费过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就可能存在偷工减料行为,因为审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计证据的搜集和分析的过程,而审计证据的搜集需要成本。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降低审计证据的质量和减少审计证据的搜集数量来降低直接成本。但审计证据的不足可能严重降低注册会计师发现会计报表存在错误和舞弊的概率,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因此,审计收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

二、我国CPA审计定价模式的选择

审计定价市场化

从经济学角度讲,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自发调节决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决定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因素除市场外,还包括一定程度的政府管制。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波动,依赖市场力量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的目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必然会遭到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因此,审计定价市场化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审计定价市场化,并不是说要取消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收费的管理,而是政府只负责方向性引导,即由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对审计收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定价交由市场决定。

第8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融资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了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不断优化科技和金融融合机制,增强金融服务高质量供给水平,提升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效能。

一、科创银行的挑战与机遇

科创企业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创企业在提升经济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就业、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创企业是商业银行业务增长的重要储备。近年来,科创企业蓬勃发展,据科技部官网的消息显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7%,研发投入占到全国企业的70%。相关数据显示,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数量达到32.8万家。长远来看,科创企业是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业务阵地。科创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的最大机会在于这些客群的高成长性和对资本的巨大吸引力,如小米创业9年即成为世界500强,并赋能提升了庞大的小米产业链企业,宁德时代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在全球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获得了资本和市场持续且大量的支持。部分科创企业在短短数年快速成为当地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类客户对银行业务需求快速增加,给银行公私业务带来一批优质的客群,这些客群也是中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主力军。抓住这一主要客群也是商业银行能够持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和高质量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抉择。科创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产品研发周期长,产品迭代速度快,与传统企业金融风险呈现出的特征有很大差异[2]。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按照传统模式经营,其管理体制机制、风险控制技术、员工考核激励难以匹配科创企业的融资特点。科创企业既有传统小微企业内部治理简单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又具有专业和技术壁垒较高、知识产权和信用评价难度较大等特点[3],这就对商业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对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考核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探讨

1.科创银行模式多样化相对于国内4000多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法人而言,科创银行的建设具有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阶段。每家银行都将根据自身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与技术储备、专业能力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因素,结合所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及阶段,自主选择科创银行模式。从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出发,大中型银行应着力成为科创银行的主力军,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创新者、全周期服务者;中小微银行着力成为科创银行的特色军,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特定阶段、特定行业的专业科创银行。2.科创银行产品精准化一家银行的科创金融业务能否快速稳健发展,跟总行的战略定力和政策稳定性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优化,在总行层面建立科创金融的领导机制,确保有效运营。并配套完善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内外部协助机制,为科创企业打造全方位差异化金融服务链;探索科创企业绿色审批机制,授予基层银行更多经营自,着力扩大科创业务覆盖面,推动科技金融扩面提质增效。科创银行应积极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建立符合区域特色的科创金融业务模式,在专属信贷产品设计上发力,探索开发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商票保贴、税务贷、补贴贷等更加灵活的融资类服务[4],缓解科创型中小企业“轻资产、弱担保”的融资难问题;并加强与政府、担保公司、创投机构、券商、律所等机构的合作,多层面获取企业精准信息,建立科创企业服务生态圈。3.科创银行服务多元化科创企业是典型的技术集中型企业,最有价值的创新都体现在软件研发、数据集成和运用、艺术创作、品牌建设等内容中,这些都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科创银行业务可结合这一特点,拓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对初创期科创企业,通过发放人才贷等创新产品,充分适应初创期风险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技术尚在研发攻坚阶段、市场尚未成熟的种子期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如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持续跟踪服务客户成长;对成长期科技企业,以信贷业务为主,探索利用股权投资方式,以差异化、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对成熟期科技企业,围绕产业链提供投资并购、发行债券、债转股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产业综合化服务带动产业整合。

三、结论

综上,科创银行前景广阔,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融资在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中将占据更大的份额,科创企业的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比重中也会越来越大。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科创银行势必通过转变经营模式,设计精准化产品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科创企业的融资生态更加完善,为科技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参考文献:

[1]张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8(01).[2]王景武.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J].中国金融,2021(15).

[3]严俊.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业务的思考[J].银行家,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