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影像技术的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改革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medicalimageology teaching and reforming.Methods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image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the modified measures were then proposed.Results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progra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system reform, the optimized course group was formed.ConclusionImproved course system of medical imageology,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greatl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major in medical imageology.
[KEY WORDS]medical imageology; teaching; reform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影像图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年来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
1.1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自1895 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的百余年间, 放射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B超、CT、MRI、ECT 和 DSA 等技术的出现和介入放射学的兴起, 放射学已发展为诊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
1.2 医学影像学发展日趋强劲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中发展更为迅速,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各种电子探头相继问世,计算机前处理和后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数字化处理的实现,使图像质量、储存、编辑、转录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现在超声探查的途径已从体外进入到腔内、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已从超声诊断室进入了手术室、监护室、急诊室。目前,胎儿超声、经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腔内超声、体内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已取得或正在取得惊人的进步。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1.3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
医学影像学从内容上涉及到了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多个专业,这就要求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应有一定的广度医学知识面。①解剖是基础:影像声像图实际上就是人体各组织声阻抗的分布图,各种检查方法都是以人体不同部位和断面成像为基础的。因此, 只有熟知大体解剖,了解正常断面解剖,树立平面和立体观念,才能正确认识正常组织的图像和鉴别异常图像,并能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②病理是关键:各种疾病都有其病理与生理的改变,组织和脏器的不同病理生理变化决定了超声波对其的不同反射,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声像图。因此,掌握病理学与生理学知识对疾病诊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比较难鉴别的病变,把声像图与其病理生理改变结合起来分析,往往能得出更加符合临床的正确结论。③临床是目的:影像诊断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然而影像诊断入门容易,精通难,一个好的影像诊断医师必须熟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方面的临床知识,了解各科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样才有可能更全面地分析临床提出的主要诊断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漏诊误诊。
2 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影像学专业与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授课一直使用吴恩惠教授、张雪林教授、汪绍训教授、HOLGER PETTERSSON教授等主编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以疾病为主线,深入介绍各系统中各个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学(X线、CT、核磁共振和超声医学)表现。目的是使学生对一种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这似乎对于培养学生能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多种成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有帮助。但是,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多年来在国内外大中型规模的医院,不论是在学科设置方面还是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早已形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如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这些学科的临床医学诊断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这些影像诊断技术的临床地位,而且使得这些影像诊断技术在各自领域内发展异常迅猛。目前,核医学教学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学设置早已从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独立出来。而超声医学仍然与CT、核磁共振、X线在教材与教学设置上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所沿用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教学模式既不适应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也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教学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2 医学影像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而学时数少是影像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实会很困难。尤其超声医学与CT、核磁共振、X线在教材与教学设置上融合在一起使该矛盾凸现的就更为突出。然而,超声诊断学尽管属于影像诊断学体系,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超声诊断学尤其超声心动图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超声诊断学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强调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动态观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因此,超声检查的操作手法很重要,往往同一个病人,由于操作手法不一致,切面的大小也不一致,有时可以造成诊断意见悬殊很大,正因为该学科这一特点才使得超声的诊断是靠动态和实时做出的。因此,超声的诊断必须医生亲自操作而不是仅靠读几张片子就做出诊断。此外,尽管超声医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是相对不足,以致超声诊断学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这个学科认识比较薄弱。
3 加强医学影像学教学几点粗浅的建议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声、CT、介入放射学已逐步普及和MRI大量引进使用,国家九五攻关重大决策已将介入放射学单独成立为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因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为了培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应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着手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3.2 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应该下设放射诊断学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介入放射学教研室和分子影像实验室[1]。实验室可进行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内的影像学实验研究。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3.3 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医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实现的条件,促使传统的医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超声诊断学图像的成像、观察及诊断的最后确立都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技术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的优越性:①节省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我国目前教学体制导致大多数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好,但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差。而且医学影像学所涉及的方面几乎包含了医学领域中的大部分学科,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节约大量教师板书和作图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授课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②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中,使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感知手段来获得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在 M 型超声上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 在二维超声上二尖瓣前后叶呈“鸡啄米”样运动。单纯的理论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后,通过多媒体的声色、静动、图文等信息多角度刺激人的感官,将抽象的过程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空间,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可以说从根本上实现将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向主动参与互动式现代化教学模式转换。③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解决以往教学的一些盲区。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提高学生形象记忆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影像,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功能、立体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2,3]。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4]。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 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5,34(5):775.
[2]刘璐,刘扬,王宇,等. 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17(2):9294.
[3]徐珞,吴梅,孙向荣,等.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几点体会[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42(4):361362.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借助文本、图形、动画、动静态视频、声音等媒体优势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医学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它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等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在《医学影像学》等影像学科的教学中更显示出了其独到的重要作用[1]。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2]。笔者总结我院多年来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情况,就其利弊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
1.1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学习的积极性 近30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猛,从放射学发展成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计算机成像(CR)、X线数字化成像(DR)、超声、核素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而且传统X线摄片逐步为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电子束CT(uFCT)的出现,成像软件包的开发利用,使其成像速度和清楚度均明显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MRI发展趋向于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将以X线诊断为主的放射学发展成为一门诊断和治疗兼备的新的临床医学学科。影像学诊断,将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无胶片放射学)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和远程放射学系统出现,“网络影像学”将会到来。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等,这些将改变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使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比率,也必然对从事本专业的人员和专业教学提出新的要求[3]。
恰当的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有望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育模式。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把相关的内容、图像生动、直观地投影到屏幕上,通过声、光对信息的传递触及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整个教学活动在生动、灵活、形象中进行,这样就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另外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可把《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并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的教学空间,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接受,也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1.2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充分展示《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
医学影像学集成多门学科,使它的内涵大,而且教学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像多,而对图像的显示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4]。同时,部分医影像学所显像属功能性成像技术,它不仅能获得脏器或病变的解剖方面的信息,主要的是能够得到反映脏器或组织功能、血流、代谢等变化的功能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在显像过程中,可将上述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脏器或病变的彩色断层、三维立体以及动态的影像,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实时地显示出动态性影像随血流流经某一脏器或被某一脏器不断地摄取、排出,或在某一脏器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动态过程。同时,功能性影像中某些量化的指标可以用不同色阶来反映。因此,彩色图像较之灰度更易显示出脏器微小病灶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很多《医学影像学》中的教学内容,若没有多媒体教学,老师讲解很费力,学生听课也觉得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制作及采用视频、声音插入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生动、活力的教学氛围,使《医学影像学》教学达到形象生动、一目了然的直观教学效果。总之,多媒体教学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一个能够显示其独特功能的宽阔教学舞台。
1.3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对《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补充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随着电子技术、基础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而迅猛发展,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克服传统的采用单一教科书的局限性,将突出《医学影像学》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作重点讲解,对一些过时的或被淘汰的成像技术和方法删除不讲或尽量少讲,并及时把相关新进展、新技术补充进多媒体教学内容中来。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本学科的主干技术内容和临床应用情况,也能为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及时跟踪医学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提供条件。我院近几年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对体现影像诊断学特点及优势的内容(如骨骼、肺部X线诊断、中枢神经、腹部实质脏器CT诊断等)仍作重点讲解;对目前应用较少的内容(如心脏大血管的X线诊断等)少讲;对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如MRI的功能成像、灌注成像等)则及时地加入了多媒体教学内容中。实践证明,我们进行相关教学内容调整后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满意的,在我院教学部门进行的师生教学反馈会上,被调查的同学对《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在90%以上。
2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弊端
任何教学辅助手段都有其双重性,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发挥其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不仅不利于发挥其优势,反而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5]。因此,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足够重视。
2.1 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导致教师间的教学水平差距在缩小,但应急能力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许多教师过分依赖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课堂驾驭控制能力差,无法随教学环境进行思维应变,在课堂上仅充当“解说员”的角色,甚至完全对着课件内容照念,缺乏恰当的、形象生动的讲解,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一些青年教师利用其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优势,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课前不进行充分的备课,仅照本宣科似的讲解课件内容,而课件外的学科知识的横纵向比较的讲授就很缺乏,导致课堂经常出现错误,且应变能力差,一旦电脑出现故障或停电等意外发生时,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普通方式教学。以上种种情况都是过分地强调多媒体的使用好处,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同样需要配合教师精辟、艺术的讲解,适当的板书说明,并精心制定各种应急方案等,不能有了多媒体就放弃了传统教学的一些优点,应注意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密切结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 这是目前多媒体教学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同样易犯的致命错误。课堂上教师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其课件,口中念念有词,但却无暇顾及观察学生的反应,也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教师常被无形地禁锢在多媒体控制台上,缺乏主动站到台前,无法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交流的意识比较差,学生常常是只闻教师其声、“不见”教师其人。课堂上教师不问问题,学生不能提问问题,更没有授课过程的热烈课堂讨论。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而变得枯燥无味,这样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兴趣造成极大的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如要求教师充分熟悉课件内容,不要对着电脑屏幕照本宣科;教师要充分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各种反应,必要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对多媒体设备在教室里的布局也应进行改进,改变设备对教师的局限,如尽量使用光电鼠标,使教师能站在讲台上讲课等,最终目的都是想办法能使教师更贴近学生、面对学生。
2.3 喧宾夺主,教学目的不明确 这也是《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很容易犯的错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课件漂亮的外观、动感,在课件中过多地使用不必要的视频、音频,对课件界面作过分的渲染。这种做法就过分强调了课件制作的技巧和课件表面形式,其结果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他们真正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教学目的不明确。《医学影像学》是以图像特点介绍为主的学科,虽然对其断层图像、三维图像、动态显像等,加入适当的动画、音频使学生便于理解是需要的,但不宜过分渲染,且对其主要教学内容(如成像的原理、正常和异常图像的分析、临床应用等)必须加以文字说明,进行清晰的讲解。
2.4 课件过于简单化,照搬教学文稿制成课件 主要是教师因工作较忙碌或懒散,只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部分简单复制到课件中,这种课件往往文字部分很多,字体很小,教师上课对着课件宣讲,因缺乏归纳性和字体小很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多媒体课件要将教学内容及示教片按教学大纲要求统一制作,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授课特点和方法,因此授课老师必须在课前结合自己的情况编排好有自己特色的思路和进程,充分设计适合自己的课件,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的课件过于华丽,同时又避免过于简单化,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好每一节课[6]。
2.5 课件换页过快,学生不易做笔记,影响课后复习 这是在课后对学生调查中,多数学生反馈认为多媒体教学的一大弊端。还有的同学反映投影屏幕上的影像图像和实际影像片的图像不同。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容易做笔记和看到实际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能否成功地被学生接受的关键也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投影屏幕上的影像图像,因此教师如何能让学生看懂、听懂、熟悉并学会读投影屏幕的影像图像就成为教学过程当中的关键问题。从实物片上的图像到投影屏幕上的影像图像再回复到实物片上的图像,这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认识、适应过程[6]。
总之,通过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运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CAI对于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大力提倡。但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CAI还存在上述的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将其优势发挥到极致。目前我院承担《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教师多为中青年教师,自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来,为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监督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必须在教研室进行多次试讲,并对其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课堂上学院派出教学督导专家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并提出不足和建议;课后定期召开师生教学联系会,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信息。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使《医学影像学》教学中,能尽量发挥CAI的突出优点,同时又将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玲,余国容,余世才,等.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2):141-142.
[2] 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医教与管理,2005,33(1):84-85.
[3] 艾书跃,周全,李士建,等.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1,23(2):134-136.
[4] 郑建金,杨竹丽,姜明,等.多媒体教学法在影像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3):205-206.
[5] 王金文,杨慧霞,徐敬东.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266.
活动中所起作用el益重要。然而,医学影像检查的结果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医学影像检查仪器的性能、影像科室
医、技师的技术诊断水平以及就诊者本身生理病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在我国
医患关系紧张的当前,因医学影像检查引起的民事纠纷逐年增多而法学界少有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作探讨文章,笔
者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与民法理论,初步探讨了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错误出生案件等医学影像检查
行为所涉民事法律问题。
【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错误出生;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4—0296—05
prelhrdnary discussion on civil law issues about medical imag~ examination.du feng,zhong xiao-fel de—
partment oflaw,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41
【abstract】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has been influencing the medical activities deeply.as an im—
portant means in diagnosis,the medical imaging examin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medical activities nowadays.but the ac—
curacy of result of medical imaging examination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such as the capability of medical imaging
machine,the skills of radiologist,sonographer,technologist and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so on.in china,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civil issues concern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medical imaging examination,althou~ physician-patient re—
lationship have become fray today and civil disputes caused by medical imaging exam ination al’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s an introduction, integrating the knowledge of medical imaging exam ination and civil law, this study deals with civil
questions as follows:the admit of medical imaging examination conclusion am ong hospitals and the wrongful birth.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examination,wrongful birth,civil liability
一
、问题的缘起
人类天生具有对安全感的向往与追求。作为个
体的公民.其安全感来源于对物质生活资源稳定地
掌控与精神生活之安稳状态.当其可控之生活资源
遭受到侵扰时,公民的安全感一般也会同时被破坏。
在我国目前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对安全感的诉求
表现尤为强烈:① 患者求助医师诊治病情概因信任
医师所在医院医疗物质条件及医师诊治水平,并由
此种信任而产生就诊安全感.而医疗事故或超出医
疗技术可控范围致患者人身受损情形的存在.在一
定程度上使患者就诊安全感遭受破坏。② 患者就诊
安全感遭受破坏后对医方所作某些激烈反应必然破
坏医师执业安全感.如去年年底新浪网报道深圳一家
医院组织医师戴钢盔上班一事即是最典型表现③,
同时,还可能导致医师丧失对自身诊疗水平的信心。
如此反复过程,则使和谐医患关系受损,对医患双方
[作者简介]杜峰(1979一),男,汉族,四川绵阳,四川大学民商法硕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侵权法(医
疗领域)。e—maillenma@163.com:tel:1354120__8。
① 医患关系的主体构成上,学界有不同主张,笔者认为医师也属于医患关系的主体之一。另外,“患者”或“患者方”的称呼也是
属于概括性的、约定俗成的用语。“患者”并不意味其本身生理存在疾病,比如孕妇。在正式立法中,用“就诊者”替代“患者”似
更准确。
② 导致患者安全感受破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自身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程度、医患关系整体和谐与否、社会舆论尤其
是新闻媒体的影响等。从我国医疗改革以来,医患之问的矛盾呈现越加恶劣的趋向,这一境况已成为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主
要背景。
③ 《医院全体医生护士为安全戴钢盔上班》http://news.sina.com.cn/s/p/20__—12—25/064711876752.shtml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4期)
主体无益,更对医疗资源在社会中的有效利用无益。
作为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方法,医学影像检查
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师通过医学影像
检查方法诊断患者生理病理情况的活动中产生的医
疗纠 纷已日渐增多,本文写作前,有关医疗民事法律
问题的研究国内著述已多,但笔者发现国内法学理
论界对现代医疗技术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发展
而带来的民事纠纷方面探讨少见,未至足够充分。基
于字数的限制 以及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民事法
律问题研究系列的开端,本文分别对医学影像检查
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
认法律问题分析
20__年2月,国家卫生部发出《关于医疗机构
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通知第二条说明此举目的“对于合理、有
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患者就医
环节,改进医疗服务,在医疗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
服务理念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国医疗机构的行
政管理者,卫生部的通知无疑具有指导作用,其目的
也在于鼓励医方减少过度医疗行为,① 但各地医疗
结构若按此通知的要求执行,却会面临诸多民事法
律问题。该通知出台近一年来,实际被医疗机构执行
的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认为,若同为具备优良检验检查技术和完
备影像检查仪器的医疗机构,如三级甲等医院,而且
检查的时间间隔相差不足影响临床诊断结果的作
出。考虑到患者个人、家庭的经济情况及其接收放射
线安全剂量、超声波辐照剂量等因素,医疗机构间可
以考虑互认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结果,但若在
全部医疗机构间通行此规定却并非现实,且可能使
原来较为明晰的医疗行为责任复杂化,从而单方增
加互认医院的法律风险
从医学视角考虑,医疗诊断、治疗行为的实施必
须借助于医技科室的检查结果,然医学检验、医学影
像学检查结果等受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医疗检查设
备、医技科室技师和医师的技术水平和诊断经验,甚
至于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会出现
一定偏差,表现在:
1.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使我国医疗机
构(主要是医院)有“三级十等”的差距。一般而言,级
别越高的医院其内部管理水平相应越高。而医院内
· 297 ·
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具体医疗活
动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2.我国各医疗机构在医疗诊断水平上存在地域
分布不均和级别差异的现状。就医学影像学科室来
说,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价格从单台数百万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到上千万的核磁共振仪、pet—ct
扫描仪等,在购买设备时就需要医院大笔资金的投
入,而仪器的管理、维护、相应软件设施的更新及设
备的换代更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但某些一、二级医院
因资金缺乏,在仪器购买、更新上难免同三级医院存
有现实差距,由此一、二级医院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精
准度就可能与三级医院有差距。即使同为影像仪器
装备水平较高级别的医院,因影像检查仪器型号、已
使用年限、性能优劣、图像后处理软件等客观因素的
不同。影像检查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差异或
误差。
3.医学影像学科室不像其他大部分医技科室那
样通过样本的采集、仪器的分析直接得出检查结论,
它需要检查技师与读片医师的紧密配合,任何一个
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最后的诊断不准确,甚至
错误。如超声波影像学检查,完全可能因为操作者的
技术水平和检查手法而产生不同的诊断结果:放射
线检查技师在参数的设置、患者摆放、放射性药
物剂量、图像后处理阶段等的疏忽也可能影响最终
图像的质量。
4.人体生理机能和疾病都处于动态发展过程
中,病人病情的改变(恶化或好转)、检查前患者准备
情况的不同(如禁食、饮水、肠道准备等)均能使产生
的影像结果之间出现误差,故不同的检查时间也可
能出现不同的影像学征象。考虑以上列举因素,可知
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在医学实
践上存在相当多不易克服的困难。
从法律视角考虑,1999年5月1日实施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3条中规定:“医师实
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
须亲自诊查、调查。”法条在这里给医师设立了亲自
诊查、调查的作为义务。如果医师没有做必要的诊查
和其他检查.只是凭借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就
进行治疗,一旦因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本身存
在误差或者患者生理状况改变而导致的误诊误治,
患者方请求医疗机构方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由
谁承担?① 承认其他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
医疗机构是承担单独责任还是与出具检查结果的医
① “过度医疗行为”与“防卫性医疗行为”内涵大致一致。意指医方对患者进行过多的、重复性的或者不必要的检查。产生过度医
疗行为的原因,在医患双方彼此不信任的背景下,主要是因为医方为尽量避免因医疗检查不到位而承担医疗过错责任。
· 298 ·
疗机构一同承担共同责任?如承担共同责任,又属于
连带责任还是按份责任?
一般来说.前面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医疗
机构构成共同侵权,大致可能有下列情形:
1.主观方面存在共同过失,其侵害行为直接结
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出具检查结果的医疗机构因
为疏忽导致检验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患者病理情况.
在主观上存在过失.而第二家医疗机构没有履行亲
自检查义务,仅凭前面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查结果做
出相应治疗导致误诊,主观上也存在过失。
2.主观方面无共同过失.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
发生同一损害后果。
3.主观上无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
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
题的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了“共同侵权行为”的
认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
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
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
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
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
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
赔偿责任。”根据20__年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我
国目前医疗事故侵权案件一般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
原则.如果作为被告的医疗机构无法举证本机构及
首检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无误,就很可能会被法
院推定诊疗行为有误。20o3年,北京曾经有一家“三
甲”医院(乙医院)接收了从另一家有合作关系的“三
甲”医院(甲医院)转诊的患者。患者的ct片上显示,
脑部占位性病变,肺部有阴影。乙医院的医师依据经
验首先推测是肺癌脑转移。而甲医院一位著名的专
家也诊断为肺癌脑转移。乙医院接诊医师依据甲医
院的ct片和对专家的高度信赖,即按照甲医院的
诊断对患者进行 刀 治疗。治疗后患者深昏迷处于
植物状态。此时再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脑部是脓性
囊肿(pyoeele),而肺部病变同样也是脓肿。这是极罕
见的病变,也是典型的轻信专家诊断及外院影像检
查结果导致的误诊误治。于是患者家属将乙医院告
上法庭。法院认为乙医院的医师没有遵照《执业医师
法》规定,没有亲自检查病人,没有尽到医师的注意
义务,判赔50余万元人民币。②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4期)
从以上案例,可知医疗机构必须慎重对待对待
卫生部的通知,医疗机构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互
认检查结果,比如同是医疗条件好的“三甲”医院,整
体医疗水平差异不大,相互了解对方医学影像检查
的水平,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因素有条件考虑互
认检查结果。而基层医院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认.
笔者认为目前条件尚不具备。
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也要尊重患者知情权
和自主决定权(知情选择权)。无论是政府强制(目前
大多地区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强制要求)还是医疗机
构自发地实施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都
有义务向患者说明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医疗风
险,如果患者不同意互认,应当再次检查。如患者同
意互认,医疗机构就可不再行检查。但在临床工作
中,其他医疗机构所作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属于不适
宜互认的.如检查时间间隔已很长而不适宜做诊断
根据.而患者坚持让医疗机构采用其他医疗机构所
作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为避免医方承担法律风险.医
师需要在病历上写明:“病人坚决要求采用××医院
出具的××检查结果处方,根据此医学影像检查结
果所作诊断,一切后果由病人自负。”并请患者方认
可签名。但此举,无疑又使人担心医方有“过度医疗
行为”的趋向。解决医方“过度医疗行为”的根本途径
是恢复医患和谐关系.基于本文目的不在为解决医
患矛盾提供理论建议,故此省略。
作为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部主观希
望鼓励医方减少过度医疗行为.但目前在我国立法
和司法方面却欠缺与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配套的法律
文件,因此,如卫生部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就如何
解决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导致的医疗纠纷制定一
个司法解释,明晰责任承担,才能为医疗机构贯彻
《通知》的精神提供相应的法律指导。
三、错误出生及妊娠终止权案件引发问题
“错误出生”案件的报道近些年见诸于多个国
家,发生在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众
多“错误出生”案件,其最后的判决无一例外都引起
非常大的争议。这其中,法国的perruche案件影响
较为广泛。案情大致为:一个母亲怀孕了,医师和诊
所在产前诊断中没有检查出这个孩子很可能罹患先
天性风疹.后来孩子出生后证实是残疾.母亲就以婴
儿的名义提讼。法院在犹豫很久之后,最后判决
① 笔者认为,除有执照的个体医疗诊所外,一般情况下,医师实施的具体诊疗行为属于履行职务行为,其民事赔偿责任由聘任
医师的医疗机构承担,故这里实质是思考医疗机构的责任承担问题。
② http://www.genethique.org/doss_theme/dossiers/l_
arret_ perruche/acc.arretperruche.ht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4期)
是要给母亲和孩子赔偿。④ 与法国perruche案类似
的诉讼在我国也有发生,据笔者掌握,最近一件诉讼
发生在四川i彭州市。②
所谓“错误出生”,一般指医师没有尽检查、告知
义务而致孕妇在不知胎儿存在较大生理缺陷或存在
生理缺陷风险的情况下选择将不健康胎儿生下来。
孕妇是否有终止妊娠的权利,要视法律的规定,世界
范围内存在禁止人工终止妊娠的法律,而在我国法
律制度下。孕妇享有终止妊娠的选择权。⑧ 因此,在
我国。胎儿在自然阴道分娩或剖腹产分娩前,孕妇都
可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但医师对孕妇进行影像检
查。如依靠检查当时各种主客观条件完全可以检查
出胎儿存在先天缺陷而未向就诊孕妇说明,是否就
应承担未告知的责任?
从侵权法角度看,在“错误出生”引发的诉讼中,
需要考虑第一个是问题是缺陷婴儿的母亲有无受
损。如果胎jlji~利出生后发现其存在先天生理缺陷,
而这种先天生理缺陷是医师在孕妇孕中检查可以检
查出来却没有检查出来,缺陷婴儿的母亲就可以请
求损害赔偿?即不健康胎儿的出生对于其生母是否
是种损害?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原因有
一:
1.损害发生的时间难以确定。如有先天缺陷婴
儿的出生作为损害的发生,实质上只是一个勉强的
界定损害发生时间的技术手段。损害发生的实质时
间很难确定下来。
2.原告受损害的利益大小难以确定。上文所提
四川彭州诉讼中。缺陷婴儿先天缺失左手掌,原告方
请求赔偿对“胎儿的医疗费、护理费、假肢费等共计
32万元。”④ 但此几项费用实际并未发生。
第二个问题是损害因果关系的确定。医师进行
医学影像检查、诊断上的过错与孩子罹患先天性疾
病并无直接或者间接因果关系。虽然在我国孕妇有
· 299 ·
选择是否终止妊娠的权利,并且医师检查、诊断上的
过错的确影响到孕妇是否选择终止妊娠,但医师检
查、诊断上的过错对于孕妇选择是否终止妊娠的影
响到底多大?胎儿存在生理缺陷是否必然导致孕妇
选择人工终止妊娠?孕妇作为原告,证明自己如果知
道胎儿存在生理缺陷必然选择终止妊娠,其证明难
度不小。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格尊严问题。因为某一个人
如果可以以其出生即为残疾来作为一种损害状态提
讼。这就意味着。先天性残疾本身就是一种不正
常的损害状态。那就是等于说残疾人不如正常人,不
配存在。痛苦的存在还不如没有被出生,这显然是对
人格尊严的极大侮辱。从伦理上。法院如果判决支持
原告的主张,会损害到亲子关系。
从医学角度看,医疗科技进步,尤其是医学影像
学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对胎儿进行早期观察。以便提
前对胎儿健康做医学评估。对胎儿进行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检查进行。而放射线和核磁共振
检查(mri)一般不会用于胎儿检查中。⑨ 对胎儿进
行先天畸形的超声波检查诊断存在误差的可能性。
而造成这种误差可能性的原因既有客观医学方面的
原因,也有检查医师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超声检查中存在的复杂的物理效应
经常在超声诊断图像中伴生。并由此可造成图像伪
差(imaging artifact),致使医师做出错误分析。⑥另
外,不同的孕周、羊水的体积变化、胎儿的不同
也会影响医师的诊断结果,例如诊断某些遗传病需
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但是在羊水不充足的孕周及
胎儿不适当的时就无法进行。即使该胎儿已达
到能够鉴定其外生殖器的孕周。
从医学影像科室医师、技师主观方面看,技师的
医学技术水平和主观疏忽也可能导致检查结果和真
实情 况存在差距。医学因为本身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① http://www.genethique.org/doss_theme/dossiers/l_arretperruche/acc.arretperruche.htm
② 据《华西都市报)20__年3月15 13《b超说正常,宝宝出生缺只手掌一一父母告医院剥夺了妊娠终止权,彭州法院近13将审
理此案》一文。医方是否履行告知义务、原告夫妇的妊娠终止权是否受到侵犯是该案的争议焦点。
③ 我国《母婴保健法》第19条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
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妇女权益保护法》第51条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
由”由此可以判断妇女是有选择终止妊娠的权利。
④ 据《华西都市报)20__年3月15 13《b超说正常,宝宝出生缺只手掌一一父母告医院剥夺了妊娠终止权,彭州法院近13将审
理此案》一文。原文中“胎儿”应为“婴儿”之笔误,因为胎儿在我国并非诉讼适格主体,胎儿出生前不可能发生护理费假肢费
等费用.原告主张的应为婴儿的护理费、假肢费等。
⑤ 国际上超声诊断的阈值安全剂量问题目前未能得到一致的公认标准,除非临床上有异常表现,妊娠初期(妊娠12周内)一般
不建议对胚芽和胎儿超声检查。参见: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年11月第2版,第14页。
⑥ 参见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年11月第2版,第18页。
· 300 ·
使得医师即使经过数十年专业训练,面对复杂的人
体同样也会存在对病人客观生理病理状况的认识差
距。面对这种主观认识差距,社会不能苛求医师的医
学认识能力达到完美境地从而消灭这种差距,医师
是人而非神。医师认识能力与病人客观生理病理状
况间的差距通过医师一方不断实践、医学科技的提
高、国家社会增加对医疗资源的投人以及就诊者的
主动配合可以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改善。
应当强调避免的是医学影像科室医师、技师主
观疏忽大意导致的误诊。医师主观疏忽大意使得超
声检查没有发现胎儿先天畸形,导致孕妇最终选择
生产.在我国,这的确影响到孕妇是否终止妊娠的选
择权。
另外。不能忽视我国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上严重
不平衡,大多数县级市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和地级
城市、省会城市的差距明显。不同层次医疗机构本身
医学影像检查能力的差异和所检查项目的目的不
同,也应在判断医方承担赔偿责任上有所体现。
四、涉及医学影像检查的其他方面民事法律问题
在公民权利意识高涨的当今,医学影像检查活
动中医师的行为还可能会引起以侵犯隐私权为主的
民事法律纠纷,尤其以超声波、放射线检查为显著。
超声波检查就诊者乳腺、腹腔以及生殖器官时,
需要被检查者暴露所需检查身体部位。对被检查者
行胸、腹部x线摄片时,也需要患者配合移除可能
影响图像质量的金属类物件及某些不符合摄片规范
要求的衣物。这种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技术规范可
能会使部分性羞耻心理较重的就诊者感到别扭,尤
其是女性就诊者。而检查过程中还可能会有异性实
习医师观摩或实际操作。应对就诊者要求更换同性
别医师、技师进行检查和不允许异性实习医师观摩
的要求时。如果冷漠处理,容易使就诊者感觉人格受
轻视以及产生隐私权利受损感,进而增加发生纠纷
的风险。
然而,从医学发展角度看,医学影像检查、诊治
活动不应该过于强调检查医师、技师和就诊者性别
一致问题。在医疗机构的资源合理配置上,医疗机构
也不可能严格按就诊者性别安排同性别医师坐诊,
做出区别性别就诊制度。实际上,立法和司法方面应
该认识到医疗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和医疗活动本身的
特点,在医学影像检查领域适当限制就诊者的隐私
权,才能利于医学发展和医学院学生的学习进步。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4期)
同时,社会媒体也应该向公民宣传医疗活动的
特点,促使大部分就诊者克服性羞耻心理。维护医疗
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促进医学技术的传帮接代。而实
际上,我国目前新闻媒体在对医疗领域行使新闻监
督权利时,有种偏离客观中立的倾向,误导公众,客
观激化了医患矛盾,损害到社会利益。最近发生的茶
水冒充尿液送医院检查的新闻事件,正说明某些新
闻媒体在没有做到充分调查基础上而公开指责医疗
机构。反映出新闻从业者缺乏敬业精神,而后各类新
闻媒体的跟进传播,更进步误导了公众,使已经紧张
的医患关系更趋紧张。这类误报事件值得新闻媒介
反思自身。
另外。现阶段医学技术水平下,其他医学影像检
查方法也存在自身的优缺点,如放射线检查(ct、x
照片、放射性核素成像)方式对病人的放射线敏感部
位(男女生殖器、眼睛等)、婴幼儿和孕妇的投照剂量
是有严格规定的,而且检查中应该有铅版的遮挡保
护,但医方有时候因为病员多而忽略保护措施,由此
产生民事纠纷。
五、总结
在医疗科技创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的影响下,
世界正以史无前例的高速步伐发展。诸如胚胎植人
前遗传诊断(pgd)、基因设计(gene design)等等医学
技术展现的科技进步与相应的法律对策空白都从客
观提供了例证。可以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科技遥
遥领先。法律拼命追赶。这个矛盾从长远看是无法根
除的,我们所能做的关键在于健全和及时更新医疗
法律制度。以灵活适应变化的社会。
医学影像检查、诊断及治疗领域,面对复杂的人
体组织器官,社会公众需要给予医疗机构和医师职
业风险足够的理解。同时,运行良好的医疗行为管理
制度对于各类医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医疗行为
中的民事法律风险认识,也会促进医疗机构建立高
效和科学的医疗管理体系,健全其内部管理结构。
我国目前医患矛盾的内在因素是复合的,单一
的解决方式无疑从根本上无法化解之。本文以上所
作探讨只是试图着力解决医疗影像诊断方面的问
题,显然不是全面的。活血化淤,解决医患矛盾,需要
医患双方互相之理解,需要社会媒体正面报道加以
引导舆论,更需要解决好社会变革中公民平等、公平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因为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高技术技能型宠物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一直按照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实施效果评价。组建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价小组,制定细化评价内容,对照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建设完毕后,预期评价结果要达到优、良等级。
20世纪肝癌研究的进展,先后建立在病理学、解剖和生物化学、病毒和免疫学、电脑和物理技术的结合以及分子生物学进步的基础上。自1901年Eggel提出肝癌病理分型以来,病理学至今仍为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依据。20世纪中叶,由于肝脏解剖和大块肝切除后生物化学改变的研究,出现了肝脏规则性切除,使肝癌治疗第一次获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有可能得到根治的唯一手段。病毒学的进步,是在Blumberg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础上,由此出现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从而降低肝癌发病的基础。免疫学的发展导致两大进步,1963年Starzl开展首例肝移植,丰富了肝癌外科的内涵;1968年Tatarinov发现肝癌患者血中可测得甲胎蛋白(AFP),使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得以实现,小肝癌切除导致肝癌切除后生存率的成倍提高,成为肝癌治疗史上的第二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与物理新技术的结合也导致两大进步,一是医学影像学的突飞猛进。二是各种局部治疗的兴起以及微创外科的应用,又一次对肝癌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地位的确立,以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将可能导致21世纪肝癌治疗的新一轮飞跃。近年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肝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预期21世纪初,生物学将在攻克肝癌中起核心作用。
21世纪的肝癌诊断,除回答肝癌的“是与否”外,还需回答肝癌的“好与坏”,转移复发的预测和预后指标将成为常规。建立在与肝癌细胞侵袭性相关的基因谱的“分子分型”已呼之欲出。2002年修订的TNM肝癌分期中,生物学特性部分取代肿瘤大小将成为疾病分期的重要依据,即删去所有大于、小于2cm,而保留癌的血管侵犯作为分期依据。影像医学除继续向高分辨发展外,还将重视血管和功能显像。这些进展将会改变肝癌治疗的格局,包括外科指征和手术方式的变更。如果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肝癌临床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在肝癌的治疗上,微创与巨创并存是一个特点。微创外科观念是当前肿瘤外科的新趋势,也是对今后肝癌治疗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诊断的进步,可以发现更多小癌;也是由于癌症治疗的生物学观念逐步得到重视的结果。其核心是“既消灭肿瘤,又最大限度保存器官功能和减少对机体损害”。过去用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因符合这一观念,解决了伴肝硬化小肝癌的治疗,使切除后生存率成倍提高。降期后切除也符合这一观念,使不能切除肝癌的生存率有实质性提高;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是这一观念的延伸,2005年Lencioni等报告治疗187例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为48%,2005年Ebara等总结经皮乙醇注射270例的5年生存率为60%。新的局部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涌现。但各种类型的局部治疗仍存在残癌问题。与之相反,肝癌治疗的另一个热点却是巨创。肝移植无论从手术角度或者免疫角度对患者均属巨创。已经获得承认,用肝移植治疗伴失代偿肝硬化、无明显血管侵犯的不太大的肝癌,其无瘤生存率高于切除和局部治疗。但我国肝移植仍有诸多瓶颈问题,如供肝来源、脑死亡立法、高耗费、肝癌/肝炎复发等。为此,就我国治疗肝癌而言,肝移植“不能不搞,但不能都搞,更不能滥搞”。
医院占地2.6万平方米,门诊大楼1.1万平方米,设有妇科、产科、内科、外科、儿科、急救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病理科、预防保健科等,开放住院床位200张,并配有“千级层流净化”的现代化手术室、产房。拥有德国WOLF宫腔镜、腹腔镜、德国STORZ鼻内窥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美国GE四维彩超、飞利浦彩超、乳腺钼靶检测仪、500毫安X光机、电子阴道镜、TCT防癌检测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傲帝冷超声乳化系统、美国DNR等离子系统、前列腺腔内导融系统、钬激光治疗仪等百余套先进的诊疗设备。
医院现有员工240余人,中、高级职称医技人员58人,各临床医、技科室均由赣南知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特聘北京、上海等国内著名医学教授担任医学顾问,采用定期巡诊、网络会诊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并在微创技术领域走在了业界的前沿,得到了业界和患者的认可。广泛开展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结石性胆囊炎、泌尿系结石,鼻窦炎、鼻咽癌等微创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微创普及率达80%以上。 首家推行爱婴产科家化病房与月嫂服务,开展无痛分娩、新生儿游泳、产后康复等服务项目。并在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医疗费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展赣南卫生事业做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情况也越来越关注。因此,“看病难、看病贵”也成为社会的焦点。赣州市人民医院分院以身作则,在大力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对诚信医疗建设也十分重视,坚决做到“医疗质量诚信、医疗服务诚信、医疗价格诚信”,用实际行动换取患者的信任。
“两个5”带给患者满意
医院作为诚信主体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医院诚信的内涵特征是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的,以契约为基础的、完全考虑患者利益的诚信。同时,诚信又是一个具有双重指向性的道德范畴,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通常仅强调主体即应具有的内在品德和行为规范,保证医疗质量作为医生诚信的最根本信用标准,是医生诚信的首要内涵。
然而,讲诚信不能只停留于喊口号,要让患者在实际的医疗活动中能够真正感受到诚信的结果。为此,赣州市人民医院分院推出看病“五明白、五放心”:
“五明白”就是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明白应该做什么检查、明白为什么做这样的检查,明白这种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明白所花费的医疗费用。
“五放心”就是让每一位患者服务放心、检查放心、治疗放心,药品放心、收费放心。
“3个诚信”树立品牌形象
只有真正把患者的利益至上,一切为患者着想,做到诚信经营,才能够真正为医院树立品牌形象。
一是医疗质量诚信:医院积极开展专科建设,现已形成了妇产科、雅姿妈妈产后康复、爱多多婴儿游泳、泌尿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等特色科室,同时聘请了一批省内著名的老专家、老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管理中,市人民医院分院视质量为生命,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监督考核活动,以保证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是医疗服务诚信:医院抓规范文明用语、服务态度、着装仪表、言谈举止、微笑服务、精神风貌等,使全院员工的诚信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开展 “人性化服务、空姐式导诊、全程一对一”等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要求;
三是医疗价格诚信: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价格收费标准,同时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开展特色治疗,坚持药品价格、各项检查检验项目收费公开,全面实行“一日清单制”。另外,医院还开展了手术最高限价,让老百姓术前就很清楚自己要花多少钱。
Absolutely concentrate on professional service to create the future — 40 years for Liaoning Provincial CancerHospital / LUO Yahong, BAI He, YU Tao, ZHAO Yan//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39-42
Author’s address:Liaoning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No.44, Xiaoheyan Street, Dadong District, Shenyang, 110042, Liaoning Province, PRC
“美丽的万泉湖畔,有一艘生命的航船。白衣天使是那引航的舵手,高高的病房大楼就是那风帆”。伴随着悠扬的院歌,辽宁省肿瘤医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不惑之年,让我们共同领略其厚重的历史,回顾她的风雨兼程,展望她的似锦前程。1 8 8 4 年,英国教会司督阁先生在这里建立了盛京施医院;东北三省第一所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在此成立;1975年,作为辽宁省惟一一家省级肿瘤防治专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医学进步历史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时光荏苒,经过40年茁壮成长,辽宁省肿瘤医院已经成长为集肿瘤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五位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中心、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415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医院编制病床1500张,拥有肿瘤外科病房9个、肿瘤妇科病房4个、肿瘤内科病房6个、放疗病房3个、血液生物治疗科和中西医结合科病房1个、日间病房1个以及医技科室9个。2014年,医院门急诊人次达到249719人次,出院人数达到了82304次,平均住院日为10.2天,手术例数为12892例。
以持续优化管理促进医院稳健发展
秉承“ 精诚、专业、仁爱、成就生命所托” 的院训, 辽宁省肿瘤医院7 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员工, 励精图治, 改革创新, 使医疗、护理、科教、党政、后勤等医院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在以罗娅红院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医院坚决贯彻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临床工作为导向,开展了岗位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全程质控、品质管理、全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卫生计生委文化委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医院护理部被全国妇联、卫生计生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建院40周年之际,一座崭新的病房门诊综合大楼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将以更舒适的诊疗环境,更便捷的流程设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满足人民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届时将增设综合外科,综合内科,壮大外科病房、放疗病房、日间病房,进一步提高为广大患者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就诊体验再上一个新台阶。
以服务质量为基础彰显医者仁心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立院之本。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疾病。针对与日俱增的肿瘤诊治需求,医院在扩大诊疗能力的同时,坚持以患者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治疗效果提升为立足点,把好医疗质量关,打造出老百姓信赖的肿瘤专科口碑。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导医院”,拥有国家重点专科1个(临床护理),省级重点专科6个(影像学、胸外科、结直肠外科、乳腺外科、头颈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大肠癌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管癌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肿瘤分子靶标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999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成为无痛医院,为癌症患者减轻痛苦做出不懈努力,以实际行动实现医者仁心的诺言。
打造与时俱进的医疗质量文化。
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规范化治疗,医院每年度都会组织各专业科室对常规诊疗规范、肿瘤治疗规范、诊疗服务流程(SOP)等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订,逐渐形成了我院特色质量文化。通过对各级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辅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督查等,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保证诊疗行为规范化的常态化机制。
多年来,医院着力打造重点科系,积极开发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大肠癌、肺癌、乳腺癌、头颈肿瘤的诊治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胃癌、卵巢癌、绒癌、恶性淋巴瘤及肿瘤放射治疗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是肿瘤诊疗的理想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得以实现的组织架构。多年来,医院各学科精诚合作,自发践行多学科综合诊疗以达到更优的诊疗流程。2012来,医院积极推动肿瘤MDT工作的全面开展,依次成立了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14支专家团队,定期、定点地开展MDT模式肿瘤诊疗,并开设了1 1 个专科专病M D T门诊。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规范化诊疗基础上的个体化流程,为患者免去了多个科室会诊、诊疗意见差异无所依从等烦恼,节约了诊疗时间和经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在MDT架构基础上,不但优化了诊疗质量,也形成了丰硕的医疗科研成果。医院多个科室通过技术攻坚,在结直肠癌手术保留患者性功能、乳腺癌手术乳房重建、头颈部肿瘤手术同步整形器官再造等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
重视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学科发展
医院是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协作单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研究生,并逐渐成为肿瘤防治的中坚力量。作为省级三甲医院,医院一直坚持科技兴院的基本方略。激励创新,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引进高精尖人才,并鼓励本院人员赴国内外著名诊疗中心学习先进临床技能,培养科研理念,为人才成长创造最优条件。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目前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92人,正高职称136人,副高147人,博士64人,硕士167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8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人选10人、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82人,省级学术团体主委15人。医院人才梯度构呈现逐年优化的喜人趋势。
近年来,医院投入大量科研经费,通过引导、激励等措施,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课题立项、成果获奖、申报专利、论文论著发表等方面都取得了大幅度增长,科研工作呈现喜人成绩。2014年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共229篇,科研立项27项。医院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临床引导型科研。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基于临床实践的大量创新性、实用性科研成果。如全腔镜下食管吻合法,B超引导下光动力治疗等新型技术。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计算机中心于2 0 1 2 年正式成立, 短短几年, 先后完成了H I S系统应用、P A C S系统整合、移动护理、手麻系统和移动查房,逐步实现了HIS、LIS、PACS、CP、EMR等系统的数字信息化,承担信息采集与输出,是医院决策的重要依据。医院信息部门开展的各项医疗数据及业务报表、出院后随诊等各项工作为我省肿瘤防治事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医院近期将完成全部历史病志的扫描工作,为无纸化病例管理开创新的起点。为了给患者就医带来更多便利,医院启动了健康卡项目。2014年,完成发卡2000张,并翻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序幕。医院在全国首家开通了健康卡数据接口,为实现医院间数据共享做出表率。2013年,我院获得了省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放眼未来,医院信息化工作将不断前行,信息化与医疗服务的无缝结合定能达成基于大数据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实现智能医疗、移动医疗和全程健康关爱。
以病人为中心倾心打造优质护理服务
服务是医疗行业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肿瘤专科医院,对患者的关怀和服务显得更为重要。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护理专业是国家重点专科,在护理业务方面追求精益求精,开展了专科特色的各种诊疗技术,在出色地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护理管理和护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并承担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基层医院培训以及护生实习等工作。
医院在护理工作中打造“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提升安全可靠的护理质量,创建优秀的护理品质,这成为全体护理人员的不懈追求。从洗脸、洗脚,到为患者抠粪便、倒尿袋;从带领患者做康复操到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临终关怀,医院平均两张床位就有一名护士,医院护士工作非常繁忙。2010年,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项目,目前80%科室都已经成为示范科室。正是有着这份对患者的爱心和真心,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医院泌尿科、肝胆外科病房分别被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评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临床护理专科获批国家级重点专科,医院姜桂春、陈晨分别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医院也被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评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2005年医院护理部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殊荣,2012年5月医院内二科病房荣获“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2012年7月医院护理部临床护理专业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与其他病患不同,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反复住院,甚至以医院为家。患友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更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用心去做事,用情去待人”是医院优质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的就是让每个被病痛折磨的心灵在医院落脚时,都能立刻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人间的温情,激发战胜病魔的勇气。
2015年建院40年,辽宁省肿瘤医院继续强调医疗服务,开展专题项目“优质服务年”活动,这与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谋而合。医院全体总动员,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管理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感情上尽心,医疗服务上尽责,经费投入上尽力。”医院全体统一思想认识,用真情关怀、细心诊疗、温馨服务、惊喜服务、感动服务,不断续写医院优质服务的和谐医患文化。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医院党委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强调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领导班子团队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出“精诚、专业、仁爱,成就生命所托”的医院精神,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培育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每年举办岗前教育培训班,传承医院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素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从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人文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以深入开展“ 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活动为契机,结合医院实际工作, 把优质服务理念转化为日常工作并不断优化。医院党委积极组织开展“ 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 “ 党员形象工程”“文明优质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扶贫义诊”“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振兴先锋”和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 和“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 工作。经过近4 0 年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医院先后荣获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院党委按照柏和书记的要求,通过组织领导点评、承诺践诺、群众评议等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重结果运用,加强问题整改,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医院的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患者生命相托的理念深入人心。
医院工会认真开展各项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人道主义情怀。多年来连续荣获辽宁省省直机关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等殊荣。柏和书记2 0 0 7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罗娅红院长获得2011年省五一劳动奖章、2 0 1 2 年省劳动模范、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深化合作交流担当社会责任
辽宁省肿瘤医院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核心单位。辽宁省抗癌协会、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辽宁省肿瘤微创治疗中心、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质控中心、辽宁省乳腺癌防治中心、辽宁省乳腺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大肠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滋养细胞肿瘤诊治中心、辽宁省肿瘤护理培训中心、辽宁省肿瘤会诊中心均设在院内。同时,医院与日本九州癌中心、法国图鲁兹癌症治疗中心、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医学研究所和匈牙利布达佩斯肿瘤研究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十三五”期间我院在县委政府及上级卫健健康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政策,医院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医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及医疗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及康复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取得较好成效。医院的科学建设增强,医院整体形象得到稳步提升。
一、医疗服务改善相关情况
(一)巩固切实有效举措,形成医院工作制度
1、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2、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培训等服务。
3、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我院现有临床路径病种74个,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并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
4、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5、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二)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1、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脑卒中等,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我院将麻醉,医学检脸、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2、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实现各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3、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我院正在建设医联体内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
4、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我院计划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等相关工作。
5、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我院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6、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7、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8、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
9、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
10、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 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
二、医疗技术临床管理
(一)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医院制定了《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制度》、《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重大(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等医疗技术管理的相关制度。
(二)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规定,我院2019年12月修订了《仪陇县中医医院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分级管理制度》(仪中医发[2019]50号),成立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组织,组长由彭建院长担任,办公室在医教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了相关职责。对医疗技术进行了分级,同时针对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了准入管理。
(三)建立了我院临床科室手术科室分级目录,对开展手术、麻醉科室的人员进行资质、资格审核、授权,再授权。
(四)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每年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伦理管理委员会对我院新开展或准备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审查、授权。
三、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方面
(一)护士队伍建设
注重护理队伍建设:2016-2020年我院共招考聘用了护理人员54人(包括在编65人和临聘119人),同时配合医院人事安排对新进护理人员,落实了岗前培训,同时相应科室亦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科内岗前培训及必要的专科培训。
(二)护理人员培训
1、于2017年9月根据护理人员岗位分级管理要求,落实了护理人员的分层评定与考核,护理部每年一次考核和再评定。
2、“十三五”期间共组织院内学习培训496.5学时,其中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340.5学时,培训人次达4932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新进护士岗前培训、各类操作规范、规章制度、中医知识与技能以及护理知识新进展等,2020年主要针对N0-N3级护士行中医基础知识的反复培训及我院重要西医护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重点放在急诊急救方面)。
(三)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1、我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至2017年3月,我院全面铺开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数达100%,并在门诊、手术室等非病房科室积极推行相关优质服务内容。
2、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继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培训,特别是新建科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认真落实为患者全方位的、全程的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中医特色及人文关怀。各科的陪检陪送、基础护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基本能配合到位,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3、根据医院相关激励措施文件,每季度评选5名优质护理服务明星,上报院部进行表彰。
4、开展难点:我院地处基层,患者不饱和,季节性明显,春冬季患者较多,明显集中在春节前后,且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患者较多时,不能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相关要求。
(四)护理质量管理
1、各科继续按照随查周评月考核总结的护理质控流程进行科内护理质量环节把控,护理部随时巡视督查各科落实情况。每周二、周四参加医院组织的上下院区行政查房,及时发现并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加强与临床科室的管理交流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护理部每周一至二次夜查房及各科护士长每天轮流夜查房,巡查夜间护理工作运行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协助解决护理疑难问题,以达到质量安全的最大化,有效地保障了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良好运行。
2、优化整理出了我院“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标准”、“2016版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并制定了全年考核计划进行实施考核,护理部每月定期组织护理质控小组对各专项护理质量及月重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院部,与科室绩效挂钩。
3、完成了我院《护理管理手册》的第5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与岗位职责,实施了护理岗位分级管理,优化了相关护理核心制度与工作制度及护理应急预案处理流程等,同时编制了我院《护士手册》。进一步优化了2017年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进行了第4次修订,每月认真落实重点考核,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院部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及时将考核的结果反馈到相关科室,要求科室有针对性的做出整改,补齐短板,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
(五)护理岗位管理
2017年9月完成各层级护士的评定与公示,并修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下发各科室,要求科室组织学习。医院推行岗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有效的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护理部对护士长、护理员,科护士长对护士、护理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与职效挂钩。
(六)区域帮扶指导
对辖区内(大寅、岳来中心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主要帮扶措施有:人员派驻,院内护理技术指导,院内理论知识培训,院内一般技术操作与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于2020年我院承担了9个乡镇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七)中医/老年/妇儿等特色专科护理
2016-2020年6月我院共开展26项中医护理技术,开展较好的科室有针康科、内科系统、五官科和普外科。医院护理志愿者队伍多次院外义诊为市民行耳穴贴压、腕踝针、刮痧等中医护理技术,较好的发挥了祖国医学传统技术。培养专科护士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八)延续护理
我院下属金城社区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人员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定期组织义诊及健康知识讲座,定期对辖区内的慢性病人进行疾病回访,对辖区内的新生儿,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各临床科室落实病员随访制度,得到患者的高度赞扬。
(九)存在困难及问题
1、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仍未完全得到改变,因待遇提升不大,所以虽然有各项激励机制,但个别职责落实仍有不主动现象。
2、由于护理人员待遇不高,离职人员仍保持较前增长态势,使护理队伍的持续稳定得不到保障。
3、因低年资护士多,护理人员职称配比也不合理,影响科室护理人员职称架构,实施层级管理有难度,整体专业服务技术水平欠缺,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
4、床护比未达标,护士常有超时拖班现象,尤其是在内分泌科、普外科和妇产科。
5、由于医保控费等原因医用耗材使用品质就低不就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及许多一次性卫生耗材和治疗项目不能收费致使今年各科费用较往年明显降低。
6、外出参观学习机会仍不够,知识技术水平提升欠缺。
7、中医护理技术受医保制度影响,不能更全面地实施治疗方案,项目数量和治疗频次的限制在疗效上有相当大的影响。
四、康复管理方面
(一)加大科室管理力度
首先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反复学习《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索要、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各种核心制度等文件及反面材料。今年科室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头戏”之一。为此,一方面加大对医生的管理和惩戒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医疗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降低医疗费用,取得显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药,二是抓单病种付费,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转。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证了科室今年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在科室业务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使各项费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平均住院日仅为 天,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抓好医德考评制度落实。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
(二)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我科今年共招聘了针灸推拿专业医师5名,康复治疗专业 11名。外派进修 5 名。同时,我科人员利用带教青年医生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科内学习及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日交班,布置工作;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两彻底:(1)彻底整改。(2)彻底查办。
3.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1)入院时:全面查体,详细病史,严格用药;(2)住院时:严密观察,安全护理,文明服务。 (3)出院时:注意事项,复查标准,热情相送。
4.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全面质量控制。科室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严格进行医疗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我们抓好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常规学习,要求重点抓专病知识学习,提高诊断符合率,提高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重视患者的诊断治疗,以高度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高超的医护水平提高了治愈率,保证了患者就诊和治疗效果。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诊断准确率达到相应级别医院的要求,专科的ICD-10诊断正确率达99.6%;专科重视中医药疗法,注重理法方药准确性,建设期间疗效水平有显著提高,中药治疗率达99.6%;专科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变性疾病、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肩周炎疗效水平有显著提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执行,提高患者满意度,缩减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制定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面瘫病、肩周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并突出中医特色治疗。
(三)加强学科建设,促业务快速发展
继续沿着“突出中医重点专科特色,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1)继续加快重点专科建设步伐。对有发展前景、有专科特色与优势人才出去进修学习。(2)倡导多科室的参与合作,采取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辅助科室的齐心协力,为专科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四)存在问题
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精心服务、爱心关怀”还没有成为每一位员工都认同的价值观,需进一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或外派进修;科内康复设备配置欠合理,而且没有充分运用起来,制约科室进一步发展;科室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专科影响力也有待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形象虽然得到广泛认同,但是还有很大空间提升。
以上为我院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医疗、护理、康复相关管理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以高标准要求各方面齐发展,为健康仪陇事业舔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