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命科学与生物

生命科学与生物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命科学与生物

第1篇

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学是相伴相随的关系,但生物学课本是依生物学体系框架而成,这给生命教育的实施带来了难度,教师需要自行设计生命教育的实施内容;另一方面,这也留下了课本应用性再开发的空间。

一、辨析生命教育

与生物学结合的问题特征

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的关键在于创新问题设计,而创新问题设计的基础是辨析生物学问题和生命教育与生物学融合的问题。下面以《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中围绕苹果素材设计的三个问题为例,说明辨析方法。

问题1:“苹果中含有哪些生物组织的成分,用哪种方法可以检验?”

问题2:“如果你的朋友患有糖尿病,他是否可以每天食用苹果?”

问题3:“市售苹果大多只有富士苹果,难道中国原产的苹果品种消失了?”

问题1关注的是生物学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单纯的生物学内容,可比喻为“原味苹果”;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糖尿病人生命健康,体现出生物学与生命教育结合,可比喻为“生命苹果”;问题3表面上看没有出现人的生存问题,但是它关注了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未来物种多样性减少之间的矛盾,涉及生命价值选择,是生物学与生命教育高层次结合,可谓“生命的金苹果”。

在生物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 “原味苹果”类型单纯的生物学问题设计,较少设计生命教育的问题,这是生物学普及中生命意义缺失的表现。创新问题设计,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就是要将生物学与人的生存、人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促使“学用结合”学习氛围的形成。

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相结合问题的主要特征有:(1)源于生物学,涉及科学生命观的价值。(2)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身体与心理健康等内容。(3)一般与社会生产实践、人类生活密切相关。(4)具有开放性特征。(5)学生乐于接受。

二、模块化系统设计

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结合的问题

生命教育的学科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才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将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结合,设计五个基本模块,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以及单元教学设计中,切实落实科学生命观教育。模块化设计见表1。

模块化设计生命教育主题,并结合不同的主题建立有效的操作性指导策略,对于生命教育问题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规定性作用,有如渠和水的关系,顺势而成。如在《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单元教学中设计一组问题,分别针对上述五个模块的生命教育实施。

第一节动物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依据模块2“模型―分析―生命规律”教学策略,设计疼痛模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自我调节的神奇功能,分享关于疼痛和止痛的经验。如设计出下列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生命中生老病死历程中的病痛。“疼痛的感觉是怎样的?”“痛觉是在手上还是在大脑皮层?”“痛觉是如何保护你的?”“你何时需要去痛片止痛?”“你有过帮助别人解除疼痛的经历吗?”

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依据模块1“操作性活动―生命体验”安排学生做原地跳步运动,测试跳步前后的脉搏变化。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学生体验到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改变,以及自我调节功能的真实存在。设计出“你做了什么”,“身体在跳步前后有哪些变化”,“身体自动调节是如何发生的”,“你认为运动一定能锻炼身体吗”等问题,推动学生感悟生命机制。

第三节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学中,需要将活的牛蛙剪掉头部,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不良作用,有些学生不忍操作,有些学生却无视生命。依据模块3“案例―互动―行动规范”策略设计问题,“你认为实验动物的使用应当有怎样的规范”?第四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教学中,突出“中国第一个发现激素的科学家林可胜”的伟大贡献,依据模块5“人物贡献―感悟生命价值”提出“中国科学家应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第五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教学中,依据“问题―探究―建议”策略,让学生探究“环境中信号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学生设计出“何以对人体造成深度危害”,“环境激素的来源及人体正常功能的干扰作用”等问题。

系统设计单元生命教育问题,保证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步落实。

三、感悟生命的回响

第2篇

一、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

高考生物学科命题充分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查。从历年生物学高考的情况来看,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的覆盖面较广,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两章仍是考查的重点。

要求学生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另外,生物科高考还适度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学科理念。

二、生物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1.夯实“三基”,重视基(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36页)础是生物学高考备考的根本策略。“三基”是指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基本概念清楚、基础知识系统完整、基本技能扎实熟练,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

2.培养能力,突出能力训练的策略是高考备考的制胜策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生物学知识包括知识本身和发现知识的过程。知识发现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3.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紧密联系实际,重视实验分析和设计。目前高考非常重视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实验设计等的考查。

4.优化课堂,追求课堂高效率的策略。课堂优化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高考备考的成败。重视基础的策略和培养能力,突出能力训练策略都必须通过优化的课堂加以实施。

第3篇

三明学院学生公寓BOT投资基本情况

BOT方式是指(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

2006年一月初,三明学院由于资金不足,有意以BOT方式向社会引资建设学生公寓,厦门优恩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三明学院学生公寓的融资方式是由投资单位投资建设2幢学生宿舍,建成后租金收入归投资单位所有,经营期为23年,经营期后,学生公寓产权归三明学院所有。这就是所谓的BOT融资模式。

三明学院的2幢学生公寓建筑面积约为18000m2,土地所有权以412万的价格被三明学院买下。其中一幢楼为9000m2,计划安排1200人;另一幢为8600m2,计划安排1170人,则合计可以安排2370人。

三明学院学生公寓的收费模式为:4人间宿舍,1150元/人;8人间宿舍,850元/人。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1.投资计划。该BOT项目投资是根据三明学院提供的数据制定的。项目总投资为2050万元。

2.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由资本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资本金为700万,银行借款为1350万元。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1.安置学生数。每幢楼为9000m2,计划安排1200人;则两幢楼合计安排2400人。安排入住率可以保证在95%以上,这里用95%。

2.基准收益率。本项目全部投资的财务基准收益率采用8%,资本金的财务基准收益率也采用8%。

3.本项目建设期1年,经营期20年。计算期取22年。

总成本费用计算

本项目成本主要包括建安成本、配套设施成本、杂费摊销等。

1.建安成本。按照建安成本1000元/m2,总建筑面积18000m2,包括水电、电信、水龙头、水管、淋浴头、水池、洁具等,合计1800万元。

2.配套设施成本。即购置床铺、座椅、电扇等,按照100元/m2;每10年更新一次,更新一次约180万元。

3.杂费摊销。包括人防异地建设费28元/m2,消防审核费0.2%,新型材料发展基金8元/m2,工程监理费1%~3%,质监费0.15%,合计约100万,由我方和三明学院共同摊销,计50万元。

(1)人防异地建设费:50.4万

(2)消防审核费:3.6万

(3)新型材料发展基金:14.4万

(4)工程监理费:18万

(5)质监费:2.7万

4.工资及其附加

工作人员定员6人,其中管理员4名,电工1名,木工1名。管理员工资按照500元/月,电工、木工工资800元/月,福利费、保险费按照工资总额的53.5%计算,则合计6.7万元。

5.材料费、修理费

按照投资额的1%计提,20.5万/年。

6.财产保险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0.35%来计提,计7.35万/年。

7.管理费用

按照5万/年计提

8.折旧

以综合折旧率5%计提,为102.5万元。

效益以及税金

(1)租金收入。228万/年,这里以入住率95%计算,四人间宿舍和八人间宿舍各占50%。

(2)营业税及其附加。社会性资金建高校宿舍免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税附加也免征。

(3)企业所得税为33%。

(4)税后利润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后剩余部分为可分配利润,再扣除支付给投资者的应付利润,即为未分配利润,用于归还贷款。

还贷资金

还贷资金主要为还贷折旧和未分配利润。

还贷期间项目折旧额的90%用于偿还贷款。

项目评估分析

这里采用内部收益法、净现值法和回收期法对三明公寓学生宿舍项目进行评估,测算结果如下:

从财务指标上看,该项目的全部投资回报率、资本金回报率分别为6.1%和3.5%,均小于基准收益率8%;全部投资净现值、资本金投资净现值分别为-253万、-225万,均小于零。项目回收期为12.2年,项目还贷期为16.4年。从财务指标上看,该项目属于不可行。

八、敏感性分析

我们对三明学院学生公寓的各种变化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估算财务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敏感因素分析如下:

1.项目投资考虑+10%;

2.租金收入考虑-10%;

敏感性分析结果汇总如表所示:

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投资增加10%、租金收入减少10%时,全部投资财务内部回报率和资本金财务内部回报率仍远远低于基准回报率,净现值远远低于零,属于不可行项目;仅当项目投资减少10%时,全部投资财务内部回报率和资本金财务内部回报率靠近基准回报率,净现值接近零。

九、结论

1.本项目的基本方案总投资为2050万元时,本项目为不可行项目。

第4篇

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更新是“概论”课程生命力的体现。每学期都要开设的“概论”课,一方面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学大纲,是保证稳定教学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是需要“流动”的,不断有所增减。这是因为无论从学科的发展还是从课程的属性来看,都要求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必然要求日本学者伊东光在20世纪曾经预言:生命科学在20世纪90年代会取得创造性的突破,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个预言应验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最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可以看出,这个公认的最高科学奖项越来越青睐于生命科学领域。即便是化学奖的获得者,许多也是因为选择了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4]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依靠生命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以及合成生物学而发展起来的认识生命、改变自然生物为人工生物的高技术方法,正越来越显著地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已难以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5,6](二)体现选修课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的必然要求高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之一,是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概论”在教学中必须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密切关注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及时地将其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体现选修课的课程属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其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探索与实践

(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也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随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概论”课程的设置及内容显著落后于科学发展的速度,许多前沿知识难以及时走进课堂,学生缺乏对“高、新、尖”科技知识及发展历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对该领域发展对社会进步影响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这种局面对“概论”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穿插讲授部分与大纲内容相关的前沿技术,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讲授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使最新的科技进展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修读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克隆技术”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讲授“多利羊”的克隆过程及其中涉及的相关生物学原理;与此同时,结合最近刚刚兴起的合成生物学技术,选择其标志性事件作为讲授素材:即201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在其实验室用化学合成的基因组成功构建了一个细菌细胞,命名为“辛西娅”,从此宣告“人造生命”成为可能。[7]针对这一最新的生命科学前沿事件,讲授其诞生背景,相关技术水平,应用前景及舆论评价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出疑问。即:以“多利羊”诞生为代表的克隆技术和以“辛西娅”诞生为代表的合成生物技术有何区别与联系?通过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及后续课程的及时跟进,我们将这一问题的答案贯穿在整个课程涉及克隆技术的内容中,使学生们深刻体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二者的效果是类似的,均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获得目标性状的生物个体;但克隆技术获得的“多利羊”只是一个母体的复制,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来至于自然复制,而采用合成生物学人工合成的生命“辛西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人工化学合成,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二)积极反映科技最新动态及时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是选修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这就要求“概论”在讲授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按照教学大纲的思路,及时地补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最新动态,全面提高学生修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拓宽其知识面。如每年10月份诺贝尔奖评选结果公布,每年年底世界主流媒体评出当年科技十大进展之际,我们通常会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教学中去。非典和禽流感的到来,威胁人们健康,引起了全社会关注。于是,有关病毒、细菌等病原物及流行疾病的新内容被拿到“概论”课堂上来了,这些“时尚”的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从中感受到热点前沿贴近自己,学习到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更理解科技进展的人文涵义。例如,在讲授生命起源这一知识点时,针对“生命起源于地球之外的宇宙”这一假设,课堂内容中引入了最新的科技报道:火星上曾有生命?“蓝莓”状物质成为有力证据(2012年9月17日中国日报网)!学生在感受有关生命起源探索是在不断进行的同时,获悉了最新的科技进展。再比如,讲授“微生物基础”章节中关于“病毒”的知识点时,我们结合当时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详细讲解禽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以及H7N9亚型病毒的演变历程与其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据此,再进一步详细介绍禽流感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特征,以及其不同亚型的分类依据;并结合其不耐高温的属性,介绍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以及我国科学家如何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加快防治该病毒的疫苗研制的进展。(三)聚焦产业最新研究进展随着生命科学逐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与人类健康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生物技术所主导的BT产业,与计算机技术所主导的IT产业一起,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意味着生物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讲授“生物技术实践”这一章节时,我们向学生们解读我国基于对生物产业研发重视而颁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等最新规划文件,使学生们及时地了解到我国在该领域的战略部署。及时地跟进产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望使学生们在领悟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每年6月份公布的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中都会有涉及生物技术应用于绿色化学过程的实例。这些应用实例的穿插讲授,不仅可以使学生们领悟到生物技术的强大功能,而且可以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再比如,讲授“生物能源”这一知识点时,在介绍最新的第二代燃料乙醇研发进展和产业化动态的同时,我们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在另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生物甲烷方面形成的研究方向和标志性成果进行讲解,包括主持的两项与生物甲烷相关的国家973项目“新一代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科学基础”和“生物甲烷系统中若干过程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以及面向电动汽车的甲烷燃料电池的研发新进展。[8]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们在领悟到生物甲烷的优越性及其生产流程,以及其中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同时,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体验:其实生物能源研究就在我们周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以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甲烷示范工程项目作为讲授素材,详细讲解生物甲烷的生产流程及其广泛应用和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非生物类专业;通才教育;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1-02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学科门类多,知识更新快,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是一门辐射和结合能力非常强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是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推进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情况

生物通识教育课程不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物学课程是可行的,学生普遍对生命科学课程求知欲望高,学习热情大[1,2]。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对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了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美国是最早在非生物学专业中开设生物学课程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对全校理科开设的25门自然科学公选课中,生物学基础课有10门,占40%,包括《进化生物学》《生命史》《人类有机体》《分子生物学与生命结构》《从DNA到大脑》《生殖生物学》《人类适应能力生理学》等,而美国其他大学和欧洲许多大学开设生物学课程的比重与哈佛大学基本相同[3]。在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及农业院校等高校也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或数门生物学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丰富,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受到理、工、文科学生极大的欢迎。根据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了解,很多学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伦理学》《人类遗传学》《疾病与健康》《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生物学课程。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非生物类专业不同学科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开设了不同层次水平的生物学选修课程,既有《生命科学导论》《植物组织培养》《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等通识性生物学教育课程,又有侧重提高身心素质的生物学教育课程,如《人类遗传学》《食品与营养》《插花艺术》等,同时还开设了适合交叉学科特殊需要的课程,如《生物伦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这些生物学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有学生选不上课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学校非生物类专业生物教学的特色,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非生物专业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主要领域、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需关注的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课程具有教学对象多、课程内容广、课时有限等特点,因此教学目标是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命科学的新成果、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在我们学校,选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非生物类各个专业一起上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理工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好,教学内容应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重点介绍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的前沿知识,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文史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较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自身,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身心素质。艺体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更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生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观察更加细致、动作更加规范、演唱更有感情[4]。

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生命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自然学科,有些内容仅通过课堂介绍,学生会感觉枯燥,且不容易理解,而实践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有利于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世界的了解[5]。比如在讲到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时,让学生到校园内认真观察自己所能看到的植物,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作用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再发现”知识中得到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教学实践活动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生物学实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课的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动手做实验。但是,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接触过实验,且选课的学生较多,一般在200人左右。这些问题给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实验课的开设带来了不便,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总之,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普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学类课程作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物通识教育课程正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对象量大面广、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何使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日趋完善,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2]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3]黄诗笺,寿天德,田清涞,等.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改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0,(2):41-4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6]张春.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63-65.

第6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Method of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LI Wei YANG Yu-ling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

【Abstract】Through setting up the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research hotspots, curriculum provision system,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ill be introduced to freshman majored in Biological Sci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freshman establishing their interests and clearing the curriculums and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s,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同时又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以及其他交叉领域(仿生学、生物物理学等)的基石[1],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当前以及未来都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2]。

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不同,大学阶段生物科学已作为单独开设的专业。高中生物的某个章节在大学阶段可能会成为单独设立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前如果能够提前对入学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熟悉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学习内容、继续深造的潜力、就业方向等),对学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作为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院校,正视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学前教育,结合实例介绍本专业特色、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生物科学新生入学学前教育,能够帮助新生为未来的学习和目标制定奠定坚实基础。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新生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待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未来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热点、办学特色以及考研就业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树立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生命由来的学说,进化论发展历程;掌握本专业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的整体(学习内容、就业、深造)情况全面把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未来四年对本专业的学习树立信心。

2 教学内容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应围绕生物学的经典理论,以生命由来的学说为起点,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热点为主线,具体介绍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等,并通过英语微课、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等方式授课。课程共8个学时,课程内容可作安排如下:

2.1 生命的由来,进化论 (2学时)

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基本特征、人类认识和研究生命的历程及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意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

2.2 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 (2学时)

介绍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内容涉及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结构、生命的本质、生命科学与农业、医药、健康、生活、环境等领域的关系。

2.3 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介绍(2学时)

对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四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简介、就业方向、就业率及本专业历年考研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

2.4 邀请外语专业教师进行全英文生物科学专业示范课、讨论、答疑(2学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在当前科技发展现状下,离不开英语这门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知识点(以生态学为例),通过邀请从事多年生态学教育的教师进行全英文微课教学,激发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以及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同时,邀请本专业已就业和已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在读)与新生互动,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对本专业就业方向及深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答疑。

3 小结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专为生物科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导论课,通过本课程开设,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各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及本质,把握当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对未来就业与再深造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同学们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及目标制定提供背景知识以及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本专业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特点以及院系特色等进行[3],如何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专业发展,不仅是生物科学,也是其他学科需要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鸿.新世纪中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的“Bio-X”[J].生物物理学报,2001,17(1):1-9.

第7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63-02

课堂和实践教学是高校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内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科研平台将实践教学与科研探索思维培养相结合、实践课程与科研创新氛围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针对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目标,以依托我院的省级工程中心及省重点实验室为实践基地,依托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改革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研究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四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缓解生产实践基地紧张的现状。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科学生实习实践场所选择相对受限,附属医院和众多的教学医院重点针对临床医学或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很多临近的生物、制药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技术保密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和生产实践。这一现象致使学生不能直接接触生产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简单的一日参观实践并未对理论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在以往的生产参观实习模式中,带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而所参观企业的讲解教师仅注重现场走马观花式讲解,缺乏较强的责任感,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的扩展和创新大多被忽视。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及省重点实验室可承担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学习的功能,例如提供研究性实验平台,参与合作企业研发项目,辅助大型仪器的测试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实践基地少的压力。

2.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科研平台直接吸收本科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部分科学实验,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及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可以直接参与课题组已经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生产阶段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科研工作和生产管理第一线,使所学的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在研项目的参与,将医学教学和生物技术等课程模式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各级科研工作。吸引一些本科生参加课题的申报工作,指导学生积极认真填写各种科研课题标书,对于课题当中一些基本实验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进行一些实验设计,确定研究方案,检测并初步分析。学生通过参加课题申报、亲自参与实验设计等环节,其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3.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是目前最具活力及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但生命科学教学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这也为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在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前沿学科知识且参与最新的科研项目是一种教学改革形式。通过向学生开放工程中心研发团队的各种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素质。这样,对于今后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与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兴趣结合,极大程度调动了科研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选择研究生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盲目性。原有的实验课程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而忽略创新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显现。科研平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精简传统实验课程而开设研究性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且学生既可以了解教师科研活动信息及主要研究方向,又能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本科学生在科研平台上学中型仪器如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发酵设备等的使用维护方法,了解到前沿技能和精密仪器的知识。同时弥补了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而难以了解前言学科情况,在科研平台开设研究性实验内容,达到将多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有效整合,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促进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

1.完善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我校正在朝着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高等学校实验室特别是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不仅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更是承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虽然高层次科研平台以高校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为主要科研团队,但是本科生在实践实习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促进省级的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和完善的作用,在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在此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本科生在实践的同时,以第一作者或者参与了学术论文的发表工作,也争取到多项国家级本科生创新科研探索项目、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并取得了大学生挑战杯等实践成果奖。同时本科学生学术论文的发表也作为我院考核科研平台任务的一项基本指标。将科研平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第一时间引用到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成果促进了科研平台的发展。

2.为科研平台的合作企业输送人才。通过与生物制药、医用耗材等多家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平台项目的合作,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或设计工作,将学生纳入科研团队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本科学生今后走上实践工作岗位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四年来为科研平台的合作企业如华隆生物公司、河南博济光明医药公司等生物制药企业输送共计二十余名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是促进学生将已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并转化为技能或技巧的过程,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很快融入生产及管理的角色,进一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优秀的科研素养,这与在高层次科研平台进行实践实习的学习阶段密不可分。

三、结语

通过四年的实践,表明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缓解了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实践基地欠缺的劣势,促进和加强了科研平台在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今后以此经验为基础,不要局限于生命科学专业,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紧密整合,促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实践,实现临床医学的综合发展;更加丰富了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结合,优势互补,完善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大明,秦钢年,杨春兰等,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功能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

[2]陈红丽,高建辉,刘涌涛,依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大学教育,2012,(1).

[3]高思,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第8篇

1.信息蕴涵在试题中的文字中

2.信息蕴涵在图解、表格中

图表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信息蕴涵在社会科技热点中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但只是要求对“重大”进展予以“关注”。至于什么是重大进展,没有明确界定,但至少应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全社会都能加以关注的内容,同时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与中学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内容。

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考生通过对题干的阅读,迅速且准确地获取与试题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然后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历年来的高考大纲(理综生物)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都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老教材要求:(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新课程要求(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

2.从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生物学科的日常知识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关心生活、关心身边小事,善于发现问题并予以重视,尝试把生产生活实际与教材中生命科学知识相联系,从中获取相应信息。

3.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获取生物科学的相应知识。

4.尝试改编、整理或命制生物学情景习(考)题

生物学情景题是指以一些经典实验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命制而成的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甚至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实践成效:

1.增强了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意识

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娱乐节目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同学说:现在看报纸、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产品介绍、说明、成分。这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

2.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