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

第2篇

关键词:云南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要: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主要问题;发展方向;钻井技术

当前阶段,在国际油气勘探的背景下,油气开发模式逐渐发生转变。随着各国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油气开采的传统模式逐渐被现代的开采模式所替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消耗在逐年增加,而在石油需求量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石油钻井技术便成为了石油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为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生产,政府加强了对石油钻井工程行业的支持。但是,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很不利于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推动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提高石油勘探的成功率有效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我们便必须努力提高石油钻井技术,从而为石油开采作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石油开采作业的正常顺利进行。本论文通过对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了现阶段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钻井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见解。

一、当前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建国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我国绝大多数石油企业所采用的石油钻井技术均为高效钻头技术与喷射式钻井技术,而经过我国不断的技术研发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并带动了整个石油钻井工程操作水平的进步和工程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石油开采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如今,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出不同的开采方案,科学有效的开采方案既提高了开采效率,又大大减少了开采石油资源所消耗的成本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是与开采成本有必然关系的,虽然我国石油钻井开采技术正处于一个朝设备机械化、国产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由于石油开采钻井设备的造价过于昂贵,设备运转所需资金过高,因此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如何能够降低开采的成本,使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最大化,是现阶段我国石油开采设备研究的关键点,未来的石油开采设备,不仅仅应注重设备的实用性,也应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备损耗的成本。此外,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石油储量有了明显减少,易于开采的石油资源已经十分稀少,因此许多油田较为苛刻的开采条件、恶劣的开采环境给石油开采技术和设备带来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的石油钻企业必须积极研发能够充分应对深井高位高压情况的新型石油钻井设备,从而有效保证石油资源的顺利开采。最后,在石油勘探作业与开采作业中,数据测量的准确程度永远是决定石油开采是否安全、是否顺利的关键,因此石油企业同样应注意对信息掌握的准确程度,努力加大对钻井的测量技术和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做好钻井相关数据的测量工作,确保钻井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

二、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应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主要组成是导向工具以及地质导向仪器。在进行钻井的过程中,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一般会与油藏工程技术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了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主要特点,即可以在进行工程钻井的同时,实现随钻控制的功能。由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对储层特点以及地层结构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可以实时根据钻头的轨迹实现钻头的控制,从而使钻井的采收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提升了钻井的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钻井施工的成本,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阶段我国的大位移井钻井技术主要是通过水平井和定位井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总结得出的新技术。由于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从而导致大位移井技术不能得到较广范围的运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提出,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当前阶段,我国在研究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方面已经找到相关的规律,逐渐解决了在实际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定向的钻井技术,水平钻井技术的运用需要高科技的随钻测量仪以及相应的井底动力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来说,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钻成井倾斜角的范围在86度以上。由于水平井在我国石油钻井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时期比较早,并且通过近几年对于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相对于其他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具备钻具稳平、多开转盘、上下调整等技术特点,极大地促进了石油钻井工程的生产效率。

三、现阶段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不足。由于在进行深层钻井阶段,深层地质的硬度较强,需要钻井工具不断进行钻冲。在这个过程中,钻井工具会与深层地质进行强烈的摩擦,并且产生较多的热量,导致钻井机械的运行功率下降。同时由于大部分钻井工具高强度的运作,造成机械损耗过大,易产生钻井事故。所以,为提高石油工程的钻井技术,需要对钻井工具的质量进行提高。(二)石油钻井工程技术设备质量较低。现阶段,我国在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中使用的钻井技术主要是深水钻井技术以及水平钻井技术,通过不断的研究使这两种技术在不断成型,从而提高钻井的生产效率。但是存在许多规模较小的钻井以及老井,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实现钻井的全面利用。(三)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素质层次不一。石油钻井作业人员作为井下作业的主要人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努力确保钻井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也应切实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者互相结合方能有效防止钻井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依然未能实现井下作业完全自动化,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主要的钻井作业人员仍是最基础的钻井工人。对于钻井工人来说,不仅仅应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端正的工作态度,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一定的事故处理能力,在发生井下意外事故时,应做到快速发现险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基础工人综合素质的考核,显著增强了石油钻井工人的工作能力,但是仍有许多石油企业存在钻井作业人员素质层次不一的现象,甚至有部分企业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雇佣不合格不专业的人员进行钻井作业,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又对钻井整体工作的进行造成了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钻井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基础工人的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日益提高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更好的投身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中。(四)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先进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便需要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足够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在实际的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环节冲突、设备使用冲突、技术监管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很不利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面对此现象,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对石油钻井技术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日程来看待,并派遣足够专业足够负责的人员对每一项技术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监管和记录,对设备使用不当、技术不达标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保证钻井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发生改观,石油工程逐渐向信息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转型。为了寻求更多的石油资源,人们开始向深层工程技术以及海洋工程发展。通过不断对技术进行选择以及完善,使油气钻井的技术更加高效安全。同时,在进行钻井作业阶段,保证钻井机械的作业逐渐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转变。(一)深层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在传统石油开采工程技术的生产模式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有效采油量逐渐减少,我国很多油田都进入了枯竭期。要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就必须具有向更深地层空间探索的能力,从设备上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等功能,促使工程技术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二)石油钻井设备的自动化与规模的大型化。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石油开采企业对于石油开采的效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传统钻井作业中的问题,实现石油开采效率最大化,钻井机械设备将逐渐向大型自动化方面发展,同时企业将利用更为专业的钻井工具,向地质深层以及海洋钻井方面发展,此外通过寻求更高效,更加安全稳定的作业模式,改善钻井作业配套,努力朝着交流变频调速驱动石油钻机的方向发展,企业将实现设备结构的最简化以及开采设备的完全自动化。(三)石油钻井作业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给石油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通过利用高科技技术,将使钻井设备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展,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向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此外,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监管,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了解施工环境,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制定作出合理的判断,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损失与失误,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四)更加专业的施工团队。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加快研究新型钻井技术,对当前阶段钻井作业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寻找出更高效的钻井方式。同时,随着我国专业人员培养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新型的石油作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投入到石油的生产中,将会对石油产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大,石油钻井技术对于石油开采有着直接的影响,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石油的开采量也就随之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认清当今石油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石油开采技术,确保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彭冬双 单位:大庆钻探钻井四公司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石林,汪海阁,纪国栋.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天然气工业,2013,10:1-10.

[2]段宏涛.浅析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118.

[3]师璟,吴萍,罗坤.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61-162.

[4]王宝.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风,2013,04:130-131.

[5]张扬.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河南科技,2013,21:25+29.

[6]刘广生,陈阳,丁康玉.石油钻井作业成本节点管理模式[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04).

第4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 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7-0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200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工业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目的,以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环境设计也发生了极大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等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急剧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等负面的环境效应的快速产生,环境设计一改过去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些新趋势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等着我们努力去改变。

1 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为了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的重大改变,环境设计逐渐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1 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被动接受自然,与自然为敌有限度地利用自然,满足活动需求盲目地征服和侵略自然,获取经济利益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环境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自然回归,注重生态保护。

这类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古老而宏伟的例子就是北京的十三陵。它的设计是一个借助自然回归自然的很好实例。它借助外部环境形成了独特而有感染力的空间形态。此外,现代社区的环境建筑中,也十分注重对原生态的建筑,它往往用核心绿地、庭院绿地、小尺度的步行广场同核心景观带、步行道一起构成环境中的绿色景观走廊,将整体的、组团的、邻里交往的空间与自然流动的建筑、景观空间相融合。

1.2 向历史回归,注重民族性和多元化

由纪念性活动所催生的人类精神与文化,一直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也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本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进而忽略并抹杀了地区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使全球环境产生了趋同现象。这与整个世界发展多元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多元性,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人居环境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气质,特别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定位和重新认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中对历史文化精神、设计思想的继承;二是历史文化及设计元素在设计中的回归;三是在设计中对历史环境正确的保护及修缮。

1.3 向现代科技结合人的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发展

从微观角度而言,每一个环境的构成都离不开特定经济技术条件所提供的物质保证,不但建筑的构造需要经济技术条件的保证,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转变,也会促进了新型材料、结构技术、施工工艺等在空间环境中的运用。

2 当前环境设计的现状

2.1 当前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2.1.1 纵向城市监管机制制约了环境设计艺术的品质

目前,环境设计的城市监管机制主要采用纵向的管理模式,如建筑设计由城建、规划部门负责,绿化设计由园林部门负责,交通设计由市政部门负责等。这就使得整个城市的环境设计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无法反映一定的艺术品位与水准。从长远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统一协调城市环境设计的咨询机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1.2 公众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力度不够

环境艺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但我国的环境设计大多是由个人或单位来设计施工的,在施工过程中并无征求人民的意见与想法,这导致城市的环境设计在征求人民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甚至成为长官意志的产物或者设计者宣泄个性的场所。

2.1.3 缺乏地方性特色和时代风格

前面我们提到,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城市的环境设计对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重视不够,出现了趋同的倾向。除此之外,各大城市一拥而上的玻璃幕墙、“帽子工程”、广场中简单的大面积草坪设计也使得整个城市环境设计呈现出盲目的东施效颦之嫌,进而丧失了每个地方的不同地域特色。

2.1.4 现代环境设计中自然因素关照的不够

虽然我国古代园林中一贯崇尚自然,现代环境设计也要求向自然回归,但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对自然因素的关照还是不够,许多设计只能满足功能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它在整体环境中的自然属性和人性。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大课题。

2.2 当前环境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解决当前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咨询机构,以便于从整体上协调城市的环境设计,打造带有地方性质的独特环境景观。其次,通过各方协调,充分引导公众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从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满足公众对公共环境的使用功能要求。再次,重视地方性文化,采取地方特色文化设计,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环境设计,实现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最后,充分结合高新科学技术进行设计,以人为本,使环境设计满足人们的功能性要求和精神性要求。

3 结语

各类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而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环境设计的新趋势逐渐获得重视并发展起来,在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环境设计的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也将逐渐找的解决之路,未来的环境设计将更多的重视绿色材料的运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蔚青.环境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施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13(2).

第5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管理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尤其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并且农业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尽管工业的发展进步很大,但是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中的影响力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的支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模式也随着形势发生了变革。为了促使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业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1.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没有符合现在的农业现状的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的构成种类还是多张多样的。由于我国的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经济的管理层面上,还是不具有一个配套的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而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要求,所以在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除此之外,现在的农业经管理体制无法与基本的经济体制相和谐。所以,在这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导致了整个农业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非常的缓慢,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急需制定一套适合现展的、系统的、符合现状的现代农业市场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

1.2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的知识并不了解

想要对于国家的农业经济有更加良好的建设,除了要顺应时代,制定符合现在经济变化的农业管理制度,还需要有一批对于农业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并且生命力会越来越顽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农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了解也是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很多的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依旧继续沿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而不愿意丢弃一些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并不适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并且还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一些管理人员的拒绝与时俱进的做法,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更多的农业进步的机会。除此之外,一些农业部门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国家出台的有关农业的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些有关农业的措施并不会放在心上。因此,这种不在乎的心理,就会导致他们在处理一些农业方面的经济事务的时候,并不会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完全是看心情或者是仅仅就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下的决断都会出现执行力不足,或者是一些办法并不能够很好的起到作用,这就会使得农业的经济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态度不够端正,整体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偏低,加上有些农业的管理部门并不能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部门的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并不能满足这个市场对于农业的要求,这就会使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力度,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他们对于农业工作的重视。

1.3有关农业经管理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有很多个方面都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利用到现代的信息科技的优势,没有将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目前最受各大行业欢迎的网络技术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去,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价值,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的发展的展望

2.1农业经济发展会更加的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不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农业的生产模式的改革的时候,要以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通过利益这一刻纽带,将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联合在一起,进而可以提高农民的总的收入,并且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2.2寻求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切都变化的非常快,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那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在思维上进行合理的改变,对以往的落后的管理理念要适时地丢掉,并且要坚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要根据现代化制定更加合适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从而解决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良好的发展。

3结语

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心到农民的利益。所以,加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杨小凤 单位: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第6篇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平井压裂增产原理,分析了水平井压裂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发展目的。旨在促进水平井压裂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大,从而提高水平井压裂技术水平。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发展

一、水平井压法增产原理

将油气流通的通道一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向其提供,有利于开采基岩中的油气资源就是水平井压裂的机理。最终压裂后的裂缝形态由最大主应力和水平井筒决定。经过压裂后水平井主要呈现出三种裂缝形态: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扭曲裂缝。井筒轴向与最大应力的方向平行就是纵向裂缝形态。最大应力方向与井筒轴向垂直就是横向裂缝。扭曲裂缝是一定的夹角在井筒轴向与最大应力方向之间存在。经过压裂之后,形成从裂缝,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将改造效果提高,实现对油气资源更好的开发。

二、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

(一)双封压单层压裂

将分层压裂关注在井筒内下入,并在节流器定压球座位置将钢球投入,将二级封隔器用液压的方式进行坐封,将下部油层压裂完成之后,在定压喷砂器球座位置投入一颗钢球,将剪钉进行加压剪断,下行中心管,将下行液流通道关闭,为了实现压裂施工,需要将节流阀打开,以便支撑剂和压裂液进入上部油层,完成压裂施工后,在补偿器的作用下,将封隔器进行逐级的解封,最后将压裂管柱提出,就是双封压单层压裂的工作原理。

(二)化学隔离分段压裂

环空压裂管柱在水平井最低处下入射,进行射孔压裂时使用水枪,将水溶性自破胶液体塞注入,在上一层将射孔压裂管柱上提,将多段地层一次压开,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化学隔离分段压裂技术。具有对成胶时限调整、破胶时间控制的优质,能够有效封堵压裂,伤害低,不会出现残渣。

(三)限流分段压裂

限流压留在对炮眼的数量和半径进行精准控制后,将排量在施工中进行诸如,进行限流时通过先开部位的炮眼,同时将境地压力大幅提升,对压裂液分流起促进作用,一次性亚ぱ沽训乃有裂缝。其优点是周期短,工艺间断,能对油层保护发挥有利的作用等,在未射孔的新井中广泛应用。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存在,较少的单条裂缝孔数,当不易控制单条裂缝和较长的水平井筒造成较多裂缝的情况下,影响改造的强度。

(四)水力喷射分层压裂

在目前对其进行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一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将伯努利方程原理作为出发点,连接隔离、压裂和射孔。在封隔全程水力时通过对动力学原理的利用,对管柱拖拉进行利用,在需改造井段运用喷嘴使其一次压开,是这一技术的特点。通过运用这一技术,能够将多段压裂在一次管柱上实现,较少的压井次数,对储层的伤害小,具有简单的施工工序,极高的施工安全性,能够将这一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在裸眼、套管完井施工中可以广泛的运用这一技术。

(五)环空封隔其分段压裂

将环空封隔器进行定位安装,在油管内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压裂时是以油套环空的方式。为了将解封销钉剪断需要给油管加压,从而实现解封,将洗井通道打开,将压裂管柱在洗井完成后提出。不断重复作业的流程,将分段压裂实现。具有较少的工具用量的优势,当纱卡事故发生时,能够容易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较小的液体摩擦阻力,有效将施工的压力较少,实现施工排量的增加。

三、水平井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

水平井c直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水平井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增加的复杂结构井数量,施加压力给水平井技术改造。通过国内外的水平井压裂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平井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内容。

(一)多次油管分段压裂

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连续油管压裂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的特征。在开发油气资源中,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运用。这一技术具有将压裂管柱快速起下、简便操作、较短的作业时间等优点,在对各种压裂管柱进行作业时具有适用性,对于水平井逐级压裂作业和分段压裂作业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二)多次水力喷射分段压裂

在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水力喷射器辅助压裂是这一技术的前提,对管柱工具和结构进行改进,能够将10段以上压裂通过一趟管柱施工实现,将较广的使用范围、简单的管柱结构等作用的发挥,并且施工风险小,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最终会成为主导技术。

(三)高性能压裂液

应用水平井压裂技术时,对于压裂液的要求在较长的施工时间内较高,实现降低对地层伤害。近几年,国内外对压裂液研究的主方向时环境型、低伤害。为了实现对伤害降低要求的适应,要将超低界面张力技术等进行加强,实现增能助排技术的智能化安装,研究压裂液低成本清洁、无固相等。

(四)水平并压裂检测

将压裂裂缝产生和扩展产生的微型地震波通过适当的仪器进行接收,从而为裂缝相关参数分析提供依据。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对井下微地震裂缝进行检测。将反地层裂缝参数理论与研究压裂过程的检测数据相结合,能够对施工裂缝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将裂缝的形态及相关参数进行获取,改造相似地层时提供相关经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21世纪以来,水平井开发的技术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其进行运用中还是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存在。为了实现水平井开发技术的长足发展,要将压裂现场工艺研究的力度加大,研发压裂液和支撑剂,从而实现水平井开发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晨.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6,23(9):196.

[2]杨登科,王勇,刘权胜等.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12,31(2):1-4.

第7篇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加大了对于石油的需求量,经过不断研究,石油钻井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研发成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着较大的差距。技术上的提高为我国的石油开采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在石油勘探的成功率以及石油开采的安全保障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提高。

一、当前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现状

在我国刚建国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时,我国的主要的石油钻井技术为高效钻头技术与喷射式钻井技术,经我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自身的不断研究,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带动了石油钻井工程的整体操作水平与工程的规模,提高了开采的质量与数量。

我国当前开采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出不同的开采方式,提高了开采效率,减少了开采石油资源所消耗的成本资源,继而减少了开采的成本。

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与开采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石油钻井开采技术正不断朝着设备的机械化与国产化等方向发展,进行石油开采的钻井设备造价相对昂贵,设备运转也将消耗大量的资本,而进行石油开采的公司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降低开采的成本才能够最大的提高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因此,现阶段的设备研究不仅应注重设备的实用性,也应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降低设备消耗的成本[2]。

想要提高石油资源的产量,还应注意对于信息掌握的准确程度,如对于井下测量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十分严格,这就要求加大对钻井的测量技术与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重视程度。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十分迅速,易于开采的石油资源逐渐减少,当前许多的石油资源在开采时开采条件较为苛刻,存在着高温高压等情况,以往的开采技术不足以支持高难度的石油开采工作,这就要求我国的石油钻井开采技术应对深井高位高压情况进行专门研究,保证石油资源能够顺利开采。

二、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与因开采而导致资源的逐渐减少,石油开采将会越来越困难,开采条件也将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石油的钻井技术应在未来的不断研究与开采中出现更大的突破。石油钻井作为一项重大的开采项目,其需要的资金与技术是很大的,且存在着一定的开采风险,因此,石油开采对于石油钻井技术是有着诸多要求的,这也就导致了石油钻井技术很可能朝着以下方向发展[3]。

1.石油钻井设备的自动化与规模的大型化

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石油开采企业对于开采的效率更加重视,这也就要求日后该领域企业在进行石油钻井设备研发时应朝着设备的自动化与大型化方面努力。

提高石油钻机的钻探效率作为最终的目标,在进行设备自动化与大型化的过程中也应努力朝着交流变频调速电驱动石油钻机的方向发展。使用该技术的石油钻井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钻探的安全程度。并且能够简化设备的结构,在开采中能够更加方便操作,达到更先进的自动化。

2.在石油钻井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诸多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均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石油钻井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开采的安全,如采用视频监控技术,技术人员通过视频了解井下施工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与损失,另外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或减少事故复杂,提高钻探效率。

3.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

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设备完成钻井工作,在设备操作室根据设备的相关操作流程完成钻井操作,不用通过自身大量的体力劳动进行资源开采,能够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的危险程度,逐步达到智能化。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当前我国在石油钻井方面已推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钻机,今年7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管柱处理系统。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在国内领先,有创新、有特色,是我国钻井作业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有着我国自身知识产权,并以此不断加强研究,力图将石油钻井技术的每个工作流程均转变为智能化,使我国石油钻井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总结

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大,石油钻井技术对于石油开采有着直接的影响,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石油的开采量也就随之提高。由于易于开采的油田逐渐减少,现今对于石油开采的条件更为苛刻。因此,提高现今石油钻井工程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够大大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也有着较高的提升。因我国石油产地的地质环境不同,对于石油的开采也将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认清现今石油钻井技术的现实情况并确定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日后石油资源的顺利开采奠定良好的基础[4]。

参考文献:

[1]张扬.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A].工业工程与技术,1003一5168(2013)21一0025一02.

[2]夏宏伟;谁青松;测试温度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1期.

第8篇

关键词:石油钻井;钻井技术;综述;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E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8-0161-02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研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需持续努力。本文通过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石油钻井装备、石油钻井关键技术等方面系统总结国内油田钻井技术现状,指出未来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提高指明方向。

1国内石油钻井技术回顾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起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自主创新,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调整井、定向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钻井、分支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取心、钻井液、套管钻井等钻井完井技术,各种技术在实验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从各类钻井技术所脱胎的关键技术来看,旋转钻机技术的应用是石油钻井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各种钻井技术主要是基于旋转钻机技术改进产生的。这种技术的改进主要在于旋转钻头、旋转出泥的方式以及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所采取的技术变化。

19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经济建设对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有限,油气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并没有引起关注,石油钻井技术也基本处于空白。这一局面在持续了整个60年代后,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开始获得重视,但当时主要依赖苏联提供的技术支持,并重点应用在水力设计、套管柱设计、钻头选择、水泥灌注等一些基本的泥浆工程。

我国钻井技术在经历整个60年代苏联技术引进期后,在70年代初期迎来了第一股自主创新热潮,具有代表性的是东风2井在胜利油田超过5000 m钻井成功。此后由于石油禁运事件的爆发,我国自主研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特别是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国外钻井技术的大量引进,国内传统的钻井技术逐步开始寻求突破,并形成了以“喷射钻井、优质轻钻井液、高效钻头”为核心的三大钻井技术,以及由此衍生而成的喷射钻井技术也广泛运用。这一技术在80年代的前五年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主要体现在钻井速度的大幅度提高。此外,优选参数钻井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随着喷射技术同样取得了新突破。进入90年代以后,石油钻井技术的“五年计划”痕迹十分明显,如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重点十分明确,即以定向井、丛式井钻井及其配套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占据主导地位。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内,以定向井、丛式井钻井为重点的技术攻关开始转向以水平井钻井及其配套技术。在第九个五年计划内,水平井钻井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十分成熟,转而形成了以短半径侧钻水平井及其配套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研发。自20世纪中后期,长达50年的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为我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充实的能源保障,特别是前期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进入21世纪以后,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所研发的钻井技术屡获突破,如以欠平衡压力钻井、大位移井钻井、分支井钻井、深井钻井为代表的钻井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2现代石油钻井技术主要进展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井下钻井动态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与应用技术、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多分支井及重入井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连续油管和小井眼钻井技术等。

①井下钻井动态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与应用技术。石油钻井主要采取旋转钻井的方式,钻头进入钻孔后容易受到岩质、地层结构的影响,而产生转向、扭向和横向转动,并由此可能造成钻头的非正常磨损。但随着传感检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引入,钻井动态传感检测元件和高速数据监测及处理应用系统不仅使得钻头远程作业实时监控成为可能,而且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地下数据的采集和故障诊断。

②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相对于直井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钻井成本的降低和产量提高,并具有向综合方向发展以及用于油田整体开发的趋势;大位移井钻井技术不同于水平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斜井段长,特别是变径稳定器和可控偏心器的引入解决了钻柱摩阻增大和清除井内钻屑等问题之后,其应用范围日渐广泛。

③多分支井及重入井钻井技术。多分支井是指在主井眼的底部钻出分支井眼,甚至是在分支井眼的基础上再分支,主井眼和分支井眼的类型并没有特别限制,多分支井眼的开钻实现了1井多靶的立体开采。多分支井所开钻的主井眼若是老井就称为重入井钻井,重入井钻井的开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钻孔,实现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益。

④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概念的提出比较早,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未能获得实践认可,直到井控技术和井控设备的研发成功才逐步开始应用于实践。与其他钻井技术相比,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点十分突出,如可以有效地避免井内液体进入地层,减少对油气层的污染和损害,还可以及时探测和感应钻层压力,发现新的低压低渗油气层,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边钻边采。

⑤连续油管和小井眼钻井技术。连续油管技术作为多分支井、原井重钻以及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的衍生品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具有设备简单,起下钻容易,不接单根,井控安全,投资少和钻井成本低等优点,时至今日,连续油管技术仍然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并日益展现其广泛的应用潜力;小井眼钻井技术出现伊始,主要是解决钻头尺寸过大,钻井成本过高的问题,随后伴随钻井工艺的变化,小井眼钻井技术的技术内涵被重新定义,并进入了新的应用时期。

3将来石油钻井技术的主流技术

3.13G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应用

“3G”(3rd 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国际电联也称IMT-2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year 2000),欧美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它是指能够将语音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并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其显著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业务和对不具备架设有线基站的领域和行业,有着方便、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

通讯业发展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有线网络信号传输对地域广、监控点分散、网络基础薄弱的地区实现动态监控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因为基站搭建困难,而且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只有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搭建的3G移动网络,实现网络视频监控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也正是3G视频监控技术具备这一特点,被试探性地应用到海洋石油钻井施工现场监控。3G信号的稳定可以将现场的施工状况以视频的方式及时地呈现在上级局域网的大屏幕上,从而为野外作业的安全施工和应急处理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2深海石油钻井技术获得重视

从国家能源战略重点来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内陆石油产量开发后期,尚未形成或发现大储存量或超大储存量的油气能源接替区,由此导致石油生产必须向海洋发展。事实上,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十分辽阔,并且已经探明的石油储存量也十分丰富,特别是今后五年内渤海可能建成为我国第二个大庆,此外在海南岛和珠江口也陆续探明新油田。在接下来的两个五年计划内,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战场将逐步向东海、南海等深海转移,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和海洋石油工程建设的发展。

目前,国内深海石油钻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深水钻井设备、深水定位系统、大位移井和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喷射下导管技术、随钻环空压力监测、随钻测井技术、深水钻井液和固井工艺和深水钻井隔水管及防喷器系统等[4]。从深海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深水石油钻井是一项资金投入量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研发周期较短、产品应用周期较长的工作,各种关键技术的研发是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如随钻环空压力监测、喷射下导管技术、随钻测井技术、动态压井钻井技术等技术。此外,钻井船、隔水管和水下防喷器等配套设备的研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工程施工的成败。

3.3 石油钻井技术智能化成为必然

目前,国际石油钻井技术总体呈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智能化将主导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智能化钻井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大幅度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施工速度,其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不可比拟,如能及时处理故障和调整实施工艺,从而缩短钻井周期,还能促进其他配套的新型高效工具的研发,提高石油钻井的整体技术水平。石油钻井的智能化能够实时监测钻井进展,从而可有效地穿越油藏并提高油井质量。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还能拓展钻井施工环境,提供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的效率。钻井技术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面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井下智能工具、井下供电装置和提供高速双向数据传输的通讯网络系统。石油钻井智能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进一步提升石油开采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随着石油开采程度的不断推进,石油开采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将更加不稳定,这将加深石油钻井施工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钻井关键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以降低综合成本。

从技术上看,完善并改进现有钻井技术以适应不同环境作业需求是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要将重视原井再钻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二次开发的效益,重视深海石油资源的开采,扩展石油来源渠道,还要积极引进智能化技术,实现石油钻井的智能化施工。

从管理上看,石油钻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协调管理,一方面要重视研发,注重新技术的推广,要通过新技术的运用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生产,只有将生产落实到实处,才能最终实现石油钻井的切实利益。

参考文献:

[1]杨进,曹式敬.深水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钻 采工艺,2008,30(2).

[2]沈忠厚,王瑞和.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和发展趋势 [J].石油钻采工艺,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