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市场发展

农村市场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市场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市场发展

第1篇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农村市场化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依靠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显然不能搬套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自己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来。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关系辨析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必然要对包括农业和农村市场化建设在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农村市场化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子系统相联系并受之影响,其中对之影响最大的应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选择农村市场化建设发展道路,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的辩证关系。

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

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和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重要部门,彼此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农业是孕育工业的温床,是哺育工业养料的基本来源,工业发展所必需的粮食、原料、劳动力和资本,都要靠农业来提供。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农业为工业提供的剩余积累决定着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工业随着独立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减少对农业的依赖,并逐步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无论工业怎样进步,只要人类仍然以动植物为养料,就不能割断工业对农业的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传统农业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有依靠现代工业的强大资本、技术、装备和先进制度的支持,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理论界和学术界根据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的演化,把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即以农养工或以农补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支持工业,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

第二阶段为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即农工自养或农工自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剩余不再作为工业发展的资金要素流向工业部门,而是留在农业部门成为农业自身发展的资金积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则依靠其自身的剩余积累。

第三阶段为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即以工养农或以工补农阶段,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农业发展由依靠自身剩余积累转向依靠工业剩余积累。

如果对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再作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还是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支持农业发展,都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这就是市场。市场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的纽带,市场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和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市场化是包括农村市场化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就农村市场化而言,其发展进程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

工业化是牵动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市场化建设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也对工业化的加速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实现。

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过程。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人类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以城市化为前提和基础。

学术界和理论界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国际上对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志是: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40%以下为早期阶段(也有的把30%以下定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40%~70%(也有的是30%~70%)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是城郭+市场,没有“市”,“城”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市场又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不扩大,市场经济就发展不了,而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城市就不可能繁荣和发达,城市化也不可能“化”起来。同时,“城”也是“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城市的扩大必然导致市场的扩大,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的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必然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在城市,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农业人口要逐步转化为城市人口,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也要从城市中获得,农村市场化需要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要努力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要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外,还必须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之间也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机器大工业导致了大规模的集中生产,而工业的集聚必然产生大规模的城市,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工业革命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从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城市的根本特点是集中,而集中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城市文明,这正好适应了工业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是工业化,但城市化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要保持这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还必须有市场经济的相应发展,确切地说是需要市场联系作为保证。我们在前面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已证明农村市场化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否认市场经济,抑制市场的力量,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逐步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如下概述: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农村市场化是连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纽带,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城市化而实现,需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牵动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要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空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要在新世纪中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就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选择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中国在新世纪中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WTO对农业的要求为导向,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安全进入国内外农产品大市场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的作用,着力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对弱质农业的贸易保护,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高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业)市场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走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坚持走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同期实现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大,显然不能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实现之后再去实现农村市场化,因为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而且将会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市场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这里需要予以说明的是,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农村城市化也与城市化的概念有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农村内部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则是指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是从农业外部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两者所涉及的范围是明显不同的。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虽然都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城市化一般较多研究的是大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市化则较多的是研究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从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差异中可以看出,如果说农村市场化不能与工业化、城市化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话,那么,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则是完全可以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在新世纪中,我国要继续走好这条发展路子。因为实践和理论都证明,这是一条既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建设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坚持走城市、农村共同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而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将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这些都要求中国的农村市场化建设必须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能够从城市和农村共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农民创造了兴办乡镇企业这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途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大批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的骨干企业兴起,带动了乡镇企业工业区连片开发和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小城镇,既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又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通过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市场化发展新路子。进入新世纪后,我们要继续走好这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关系,坚持走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如果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必然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民的经济基础、从事职业、生产技能、拥有资源、区域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在市场竞争、淘汰和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两极分化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允许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和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优势,通过对贫困农民的扶持、保护和帮助,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和生产经营素质,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合理调节,走出一条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电力市场;开发;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电力成为农村市场消费的热点,因此电力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电力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发展的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对农村电力市场的开发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因素

1.农村经济落后阻碍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各地的电力发展情况也有所不同。像东南沿海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它们的电力市场都发展的比较快。而中西部这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电力市场发展的不是很好。现今农村主要是以照明电能量作为电能量。农村的各种用电比如说工副业、乡镇企业以及农业生产用电发展都非常的不平衡,积极引入资金发展电力市场的地方不多,只有少数用电意识强的地方利用农网改造这个机会积极的扩大投入引进项目,开始发展电力市场。电力再不仅仅用作照明,而是更偏向于工副业和农业生产的用电,这大大的增加了用电的能量。因此,要想发展农村的电力市场,就必须要增强农民用电的意识,提高他们用电的积极性,转变农民传统的用电观念,从政策和经济上支持农民工副业以及农业生产用电,从而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2.电网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

目前农村的供电网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供电能力不高。实行农网改造以后,虽然农村的10kV以及10kV以下的网络状况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35kV以及110kV的供电网络依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供电也遭遇了“瓶颈”。由于系统的电压很低,导致线损升高了不少。其次是农业生产供电网络的覆盖面不大。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改造电网的资金也比较有限,因此农网的改造不得不偏向于农民的生活用电,忽略了农业生产供电网络设施的建设。不得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能力范围内的补充和调整。农民的农业生产用电很难得到满足,并且抗旱浇地的用电也比较难实施。最后农村配电变压器设计容量不足。目前农村的配电变压器里的容量还比较小,而农村的生活生产用电需求越来越大,这种落差导致发生了严重过载的现象。尤其是农网改造的初期,更加需要增加容量。

3.电力营销理念落后

农村传统的用电观念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发展。目前有些县级供电企业的职工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足够的竞争意识,以为供电是单纯的“以生产为中心”。没有把满足社会和客户的需求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

二、拓展农村电力市场的对策

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营销管理体制可以让客户用电用的安心、放心。给客户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服务。对此,应该从做好这几点:一是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农村的供电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的科技,进一步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建立一套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营销管理体系。二是是建立健全全面的营销机制。转变过去的营销观念,树立新的营销观念。要把用户当作客户来看待,把过去的用电管理转变为客户服务,把过去的窗口服务转变为全体总动员的整体行为,将过去的供应电力转变为营销电力,实施先收钱后用电的政策。三是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负荷管理机制。应该专门为客户负荷预测信息建立一个网站,以便能够及时的对负荷的机构进行分析,达到合理有效用电的目的。要大力的推广高效、节能的用电技术和装置,并开通服务热线,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另外也不能忽视了售后服务,电气企业要派人定期的到各乡镇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

2.实施用电促销策略

人们的用电需求是售电能量的重要决定因素。用电需求是由人们的用电的积极性以及电费支付能力决定的,还有供电渠道等。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要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加大对企业的形象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员工价值的资金投入,通过提供给用户优质的服务来让这些价值增值。应该把竞争对象锁定在一次能源的供应商身上。从环保以及国家产业这些方面来宣传专电的优势。以各种方法来努力的提高电能的市场占有率。

3.创新营销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意识

农村的供电企业迫切的需要摆脱过去靠国家来实现发展、靠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以及靠政策来发展效益的旧观念。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在生产中树立市场营销的观念,重视用户服务。以赢得用户端额信任,将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子。首先应该增强商品和效益的意识。农村的电力企业要调整营销策略,把疏通用电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点来抓。生产部门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售电能量。

其次,增强竞争意识。目前电力行业增加了煤炭、太阳能以及天然气这些竞争对手。农村的电气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就应该从价格、质量、服务这些方面改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的想客户推销电能的优势。最后增强服务意识。始终遵循“客户第一”原则,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基准,通过为客户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来占领市场份额,要主动的关心客户的需求,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尽量避免返工和复工。

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的用电市场成熟是电力市场发展成熟的标志,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电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转变观念、建立完善各项营销管理体制和实施用电策略来拓展农村的电力市场。

参考文献

[1]王耀辉.论农村电力市场的开发与发展[J].农村电工,2007,(10)

[2]李爱娟,郑莉莉.论农村电力市场的开发与发展[J].中国林业企业,2005,(5)

[3]张明光,魏琦.加速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思考[J].湖北电力,2004,(8)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

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第4篇

[关键词]农村财产保险;保险市场发展;保险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03.088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业、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而农业种植受天气影响大、农村居住保障制度差、农民日常生活环境差等因素使得农民的财产时刻存在着较大的损害风险,每年农村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种植、养殖损失、居住财产损失高达两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因此农村需要构建更为合理的财产保险制度,以此来保障农民的财产安全,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受意外事件的过大冲击。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也为了提高财产保险在农村市场的开发,有必要对农村财产保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据此来加大农村财产保险的推广力度,更大范围地保护农民的财产安全。

1 农村地区推广财产保险的重要性

1.1 更好的抵御农业灾害

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农作物收成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面积减产都会在部分地区发生,即使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赔付,但却不足以弥补农民因灾害而受到的损失。如果能够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商业财险作为农村市场的有效补充加以推广,农民的收成将很大程度上得以稳定。

1.2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稳定性

农民的收入来自于打工和种植、养殖业,而主要财产以房产、车辆以及存款为主,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等保障体系难以全部覆盖整个农村,而在财产保险方面除政策性农业保险外,其他商业性保险基本无覆盖,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就会导致农民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果商业财产保险能够在农村市场加大覆盖,则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稳固,意外事件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冲击将进一步降低。

1.3 农村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在需求

当前城市商业财产保险市场已经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但是农村除政策性保险外,商业保险市场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农村对商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以及农村近些年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商业保险在农村推广奠定了基础,因此推广农村财产保险是立足于农村实际需求前提下的保险市场自我扩张需求的表现。

2 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现存在问题

2.1 农业财产保险制度不完善

国家于2012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该法规将农业保险定位为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由于该条例是政策性的,每年由中央,省,地方和农户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摊保费,农户可以交非常少的钱就可以获得基本保障,当前中国所有乡镇都有政策性保险覆盖,其中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种植业以及能繁母猪、育肥猪等养殖业。但是当前政策性品种的保障金额达不到农民的需要,需要配合商业险的保险来补充。但是农村特点往往是多样的,各级政府补贴的是大宗,而部分农民自己有特色的往往得不到补贴,有需求无市场。因此国家层面针对农业的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还需要商业性的财产保险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2.2 农村财产保险经营主体缺乏

当前农村的保险市场的主体主要是以人保、中华为主的国有企业,网点较少,农村认识到财产保险并选择财产保险的机会甚少,农村市场主体的匮乏使得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缺少足够的竞争氛围,因此在服务质量上无法实现有效的提高。农村财产保险的风险高、索赔范围广,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接触高风险的农业财产保险,对农民而言,过高的财产保险同样不能接受,这就导致收入较低的农民不愿意参与财产保险。

2.3 农民的财产保险观念滞后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政府仍存有依赖思想,认为大的风险有国家承担、政府救济。由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时间短,对农村市场开拓不够,加之保险宣传缺乏深度与广度,农民对此缺乏深入的了解,产生了保险不合算、保险公司为赚钱的错误认识,对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存有疑虑。再有乡镇企业虽然存在众多险患,但由于长期产权制度不明、政企难分,经营承包者一味追求暂时的效益,对职工人身风险、产品责任风险、企业财产风险存有侥幸应付心理。

3 构建我国完善的农村财产保险市场对策

3.1 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

农村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不能仅靠政策的引导作用。政策和法律相比,容易受国家政治、经济等情况变化的影响,随意性很大。政策的随意性使得制度安排随时都存在中断的可能性。农村财产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来考察,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应根据我国的农业财产保险的发展情况,在《农业保险条例》的基础上,构建能满足农村保险市场符合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3.2 坚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其他互助互保形式并存

以财产保险为主的农村商业保险在经营体制上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营的现状,要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机制,就要允许多种形式的财产保险经营主体并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动合理竞争,才能促进农村财产保险的发展,才能保障农民财产的安全。发挥国有保险公司在农村业务规模大、具有从业经验的优势,发展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和人队伍,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开发适应农民需要的险种,开辟新的市场。并允许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互助合作保险,提高农民互助互保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保险市场更加丰富,更加在保障农民的权益以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改善保险服务。

3.3 提高农民财产保险意识,提升农村财产保险服务质量

向几亿农村人口传授保险知识,逐步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彻底根除小生产者的思维定式,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农村保险普及率有所提高,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户将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的单位。但是由于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因此对保险知识的宣传难度大,农民对财产方面有经济补偿需求,危机共济的功能对农民的安居乐业是一种长效机制,但现在我国广大的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向几亿名农民普及保险知识,逐步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彻底根除其小生产的思维定式,起着积极的意义。

4 结 论

综上可知,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既需要考虑到农村对财产保险的实际需求,又需要考虑到农民对财产保险认识不足的现状;既要考虑到财产保险推广农村市场的巨大利益,又需要考虑到高质量财产保险对农村生活稳定的重要性。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的开发符合商业利益的需求,但是其开发的前提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稳定性,提高农民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在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的开发过程中,要本着长远规划、农民与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以服务农村的意识来开展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焱.关于财产保险的市场分析[J].中国经贸,2015(7):55-56.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资本市场;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58-05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本要素的主渠道和基本方式。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对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农村资本市场有其特定的内涵,一是主要服务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资本市场;二是指在范围上,建立在农村的资本市场。目前,从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以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好的地区在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同时,农村债券、期货市场等方面也是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容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筹资者和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加上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它们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全部内涵。

截至2010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90.19亿元,同比增长32.7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93个百分点,也远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期21%的增幅;涉农贷款余额比上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2009年,辽宁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沈阳等地推出的五项创新试点业务贷款余额达3.5亿元,支持农户超过2.6万户,有效发挥了示范拉动作用。2010年,辽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更是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但目前县域范围内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市场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金融服务机构缺乏、地方政府融资难等问题,其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农村工业化受阻。

一、辽宁农村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们这里所说农村资本市场宽泛地讲就是农村金融市场,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也基本是以金融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1979年,以恢复农业银行为标志的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改革拉开帷幕。农业银行逐渐由恢复之初的单一银行体制向专业银行体制转换。随后,农村合作信用社被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也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不久之后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变成农业银行领导和监督,独立开展信贷业务的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辽宁逐步形成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宁农村金融按照各个银行的不同分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但实际运行并没有按照改革的意图来,在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逃离农村市场,中国农业银行也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农村合作基金会也被关停,非正规金融受到限制。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受其产权、体制和规模限制,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上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2003年8月起,以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作为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1个省份之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确立了省级管理模式。2005年,民间金融逐步规范化,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开始,2007年3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2006年底,我国开始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此时银监会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首次允许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2008年8月辽宁第一家村镇银行——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0年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4家,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42家,其中有36家村镇银行。辽宁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出现多元投资主体并存、多种形式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

在这里需要突出一点,在所研究的农村金融问题当中,除了私人投融资、机构投融资等方面外,还有以政府投融资为主体的财政金融问题,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在这里不作赘述。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农村金融发展仍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农村工业化进程。

1.资本市场规模小,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总量的扩张。这里资本市场规模大小我们用金融资产总量指标来衡量,金融资产总量一般是由一个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构成。(见表1)

表1中,列出了2005年以来,辽宁省44个县(市)金融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辽宁省的金融资产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在全省所占的比重是不相适应的,资本规模较小,而且,从2006年到2009年,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在全省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也就是说,虽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但农村金融总量及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仍然是十分缓慢的。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

2.企业融资困难,正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导致民间借贷活跃

2009年第四季度在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对大连20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融资方面,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5.2%的企业靠企业或个人储蓄,占74%的企业能从银行贷款,占90.4%的企业从民间借款,占调查企业总数82.7%的企业认为当前最急需的是资金。由于小企业资信等级较低,而且从银行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手续繁琐等问题,贷款难、资金短缺是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而从金融供给来看,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目前,创新型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在很多地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受其规模限制,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功能不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的这种单一的市场结构,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和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

3.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资金外流

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加速了资金从农村流往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往发达地区的趋势。我们可以用存贷差来衡量资金外流趋势(详见图1)。

图1向我们清晰地描述了1990年以来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情况。除1992-1998年间,有小幅度的贷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存差,尤其是近几年,存差不断扩大。存贷差跟农村工业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周期,以及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工业化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既对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存量改革,又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增量发展,两者并重使农村金融供给得到增加。这是造成1992-1998年贷差的主要原因。而1998年之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企业效益不高,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环境的欠缺以及由于银行改革后的逐利性质,使得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外流。

4.城乡存贷差异程度扩大,农村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比重下降,金融对农村工业化支持乏力

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导致城乡金融也存在二元性,并且,近年来,城乡金融差异呈扩大态势。存款差异度由1985年的3.7倍,扩大到2007年的11.63倍,除1985年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贷款差异度都在8~9倍,到了2008年,扩大到14.4倍。①存贷款差异程度,虽然个别年份差异有微小调整,但总体上看差距是在扩大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近些年,我国实施了多项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经济投入和发展,但在金融支持方面却是乏力的。我们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总和的变化来衡量农村贷款情况。(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除1985年农村贷款占比在9%左右外,1986-1989年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都维持在10%左右,是20多年来比重最高的一段时期。1990-1997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农村贷款在全省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2年、1996年变化较大外,都在8%~9%左右波动。1997年-2000年,农村贷款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贷款占比在9%~10%。2000年以来,除2004年、2007年相较前一年有小幅提高外,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在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

5.农村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小,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一方面是股权融资尚未发展。农村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而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使得农村企业很难靠直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债务性融资渠道单一化。债券市场在农村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90%以上来源于银行,融资渠道非常单一,这也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形式在农村存在的原因之一。

6.农村财政性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窄

农村公共(财政)融资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以及较大的正外部性很难内部化等原因,辽宁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融资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面临相同的问题,公共(财政)融资困难,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金融机构都对农村公共产品融资缺乏兴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财政分配结构,导致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政投资严重不足,且现有的各种融资方式仍然难以切实满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融资要求。

三、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创新

普遍的农村金融体系成功的一个共性和特点在于:从整体上,能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未来我省应积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及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金融网点

自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弥补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即将迎来多元化的时代。辽宁应充分利用这次改革的契机,推广和创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应注重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相对不足、金融竞争不是很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

2.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明确各自职能,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侧重支持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侧重服务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扶贫项目等;农村信用社则侧重服务广大农户,增加农户的信贷资金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侧重创新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省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联动机制

通过加大对农信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等措施,制定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资金回流到农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地方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农村市场。

4.针对农村公共(财政)融资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个别地区的做法,以每年的财政拨款为抵押,撬动更多的资金,尝试建立长期贷款的开发性融资,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或者中央政府可以尝试发行支农特别金融债,引导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由财政部或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由政策性银行发放,由农村信用社,按商业化原则运作,将筹集的资金运用于农村社会事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5.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除基本信贷市场以外的农村债券、股票等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

农村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依托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企业化经营,为农村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影,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回顾、借鉴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4).

[2]乔向红,刘钟钦.辽宁省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0,(3).

[3]王磊荣,王选庆.试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4]刘奇.从土地到金融:农村改革再突破[J].中国发展观察.

[5]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研究,2009,(7).

[6]尹筑嘉.论资本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J].南方金融,2004,(2).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7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29-02

一、造成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不快的原因分析

1.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不快,是制约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升级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居民消费的增长关键取决于收入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粮食、蔬菜、茶叶、水果及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出售收入。虽然中央不断采取惠农政策,但从短期来看,农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不大,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长不会很快,这从下表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情况的统计可见一斑。这也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当然也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

2.中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差,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中部地区的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就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燃料、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表1从2007年中部地区各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就得到很好的例证。

3.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目前农村金融网点从数量、服务质量、方便农民程度上看,都很难尽如人意。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开始注意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开始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吸引金融机构、金融资本到农村去,但是,由于整个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金融服务农村经济效益小于城市,整体来看,效果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服务仍然不足,农民贷款仍然很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一些地方政府只知道呼吁金融机构进农村,要求金融机构给农村发放贷款,而不注重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没有使得金融机构放心、大胆进军农村的保障体系。这样使得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再投资、再发展的能力。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

4.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农村社会保障薄弱 ,特别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尤为突出。从总体上讲 ,广大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的社会保障 ,近乎一片空白。严重压制了农村居民当前消费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增长。

二、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切实创造条件,提高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具体措施有:(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重点是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着力支持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继续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出口优势水产品生产,不断提高优势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和服务业领域,向二、三产业要收入。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3)深化中部地区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2.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为加快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加强农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降低生产和经营风险。

3.改善金融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为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决策层应下决心改善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给金融机构到农村放贷提供高效、信用度高的条件。可以成立一批担保公司,专门为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对于一家一户贷款,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采取信用贷款方式。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1)健全法律法规,力争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加大资金投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者物价指数、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努力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当前,注意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作为拉动内需、保障民生的重点来投入。(3)加强协调协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多、政策法规多、工作环节多,需要切实加强协调协作。通过适当形式,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进互联、互动、互补,增强推进合力,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4)注重统筹平衡。继续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社会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工作,切实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步伐。(5)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加强基层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加强低保、社会保险、新农合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严格规范申请、核查、审批、公示和备案等各个环节,完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5.借助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市场网络。(1)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创新物流方式。政府相关部门要抓好规划布局,修订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集镇流通网点规划和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拓展空间,形成以城区大型超市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规模较大的乡镇可建立直营店,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村级店为降低经营成本,宜更多地采用夫妻店的形式,无需支付店面租金,安排专门人员夜晚守店,也不用安排职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同时,要创新物流方式。根据区域分工,要采取长途物流和短途物流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城际物流和城乡物流的有机融合。(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鼓励引进大型物流中心或大型连锁超市,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业的借力发展。(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品流通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一是对配送中心用地可享受工业企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交通相对便利地块建设配送中心。二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三是在信贷上给予支持,如给予贷款贴息或提供低息贷款等。四是安置失业职工的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五是对商品流通龙头企业享受工业用电政策或给予相应补贴。六是对商品配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免收境内过路费。(4)加大商品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要鼓励经营者注重经营信誉,多开放心店。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消费者到连锁经营超市购买放心商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之,中部地区既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加速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实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复苏。

参考文献:

[1] http:///.

[2] http://.cn/.

[3] 戴国强.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启动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2,(1).

[4] 黄海.在农村商品流通建设中寻找位置[Z].2009-04-23.

[5] 付华勤.关于发展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四川商务,2007,(6).

第8篇

摘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年收入对移动商务接受的影响,不接受移动商务的原因,传统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的接受比较,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意愿四个方面对洪湖市戴家场镇738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制约农村移动商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认知问题、终端问题、质量问题、物流问题、安全问题和网络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村;移动商务;调查问卷

引言

在城镇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却一直波澜不惊。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居民平均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电脑和宽带普及率一直较低,这也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而4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移动商务。

1、研究方法

1.1 问卷发放

以湖北省洪湖市戴家场镇作为调查样本,于2015年1月16日至2015年2月28日对戴家场镇居民进行分层简单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含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移动商务的使用经验与使用意愿等。共获得有效问卷738份。

1.2 样本分析

此项调查不仅涉及农村居民对移动商务的接受情况,也包含传统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接受情况的比较。下面分别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年收入对移动商务接受的影响;不接受移动商务的原因;传统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的接受比较,以及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意愿四个方面对调查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1.2.1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的影响

回收的738份有效问卷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有261人,其中有手机购物经历的有220人,请他人代为网购的有189人。将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年收入作为自变量,将移动商务接受程度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即可得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与移动商务接受程度的相关系数。

为便于定量分析,特将性别、文化程度和移动商务接受程度三个文本型变量转换为数值型。转换方法如下:

(1) 性别按男、女分别设定自变量值为1,2。

(2) 文化程度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以上依次设定自变量值为1,2,3,4,5。

(3) 移动商务接受程度按无网购经历、请他人代为网购、有电脑购物经历、有手机购物经历依次设定自变量值为0,0.5,1,2。

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68.917;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方程。

由表2可知,自变量“年收入”的Sig.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将其保留在回归方程中是不正确的,应将其剔除重新建模。调整后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接受程度= 1 . 4 4 7 + 0 . 1 0 1 * 性别-0.026*年龄+0.191*文化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收入和移动商务的接受程度没有必然关系,其他三个变量中,年龄与移动商务的接受程度负相关,而性别和文化程度则与其正相关,即女性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容易接受移动商务。

1.2.2 不接受移动商务的原因

在518个不使用手机购物的样本中,49个有过请他人代为网购的经历,190个表示很愿意接受移动商务方面的宣传和指导。经统计,不接受移动商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1) 没有智能手机。不接受移动商务的人群中,没有智能手机的数量为257,占比50%,其中没有手机的数量为68。

(2) 不会操作。因为不会操作而没有过手机购物经历的数量为209,占比40%。这部分人群中一半以上表示很愿意接受移动商务方面的宣传和指导。

(3) 担心质量问题。因为质量问题而不接受移动商务的数量为110,占比21%。农村居民购物大多认为“眼见为实”,而且由于没有实体店,售后服务也缺乏保障。

(4) 物流太慢。因为物流问题而不接受移动商务的数量为50,占比10%。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居民相对分散,物流公司迫于成本压力只能在县城或镇上设置网点,小件货物很难送货入户,大都需要收件人上门自提,这无形中成为发展移动商务的巨大阻力。

(5) 安全问题。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接受移动商务的数量为10,占比2%。由于不理解第三方支付的流程,一部分人还是倾向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方式。

由于问卷中此题设置为多选题,因此以上五点占比之和超过100%。

1.2.3 传统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的比较

在291个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样本中,有过电脑购物经历的数量为261,有过手机购物经历的数量为220。在同时有过电脑购物和手机购物经历的190人中,更喜欢使用电脑购物的数量为68,更喜欢使用手机购物的数量为122。喜欢使用电脑购物的主要原因是手机屏幕小(占57%)、手机网速慢(占2 8%)、手机不安全(2 9%)。喜欢使用手机购物的主要原因是随时随地更方便(99%)、无需配置电脑和宽带(24%)、信息获取更及时(8%)。(注:以上问题也设置为多选题)

1.2.4 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意愿

在调查样本中,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的数量是193,其中有72人表示愿意尝试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而剩下的111人则不愿尝试。不愿尝试农产品网销的主要原因有:

(1) 太麻烦,占比63%。我国农业形态大都属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户的农产品数量不多或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一般都可就近“消化”,不需要自己寻找网络途径。

(2) 不了解,占比27%。这部分人群年龄均在5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记忆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所下降,对于移动商务这种新生事物,大多数老年人都表示难以接受或不想了解。

(4) 不安全,占比9%。和网络购物一样,由于对第三方支付的不了解,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当面交易。

3、问题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制约农村移动商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认知问题、终端问题、质量问题、物流问题、安全问题和网络问题。

3.1 认知问题

城镇居民由于有电子商务的铺垫,接受移动商务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农村由于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等原因错过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直接迈入移动商务时代。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群,手机从普通功能机到智能机的飞跃也让人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亟需政府和企业单位对农村移动用户进行移动商务相关的宣传和指导工作,让更大范围的农村人群了解和接受移动商务。

由于农村居住分散,无法开展城镇社区式的集中宣传活动。针对这一情况,特提出两点宣传建议:

1)电视广告。由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电视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可在晚间档(6:00-8:00)期间播放几分钟的广告,通过示范指导人们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商务活动。

2)预装App。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人群来说,在手机销售前预装App应该是最有效的推广方法。

3.2 终端问题

据eMarketer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19.146亿人,首次占到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3]。而在我国农村,智能手机持有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在此次调查中,不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不会用,占比60%。针对这一原因,各大移动终端制造商应加强宣传力度。城镇智能手机市场基本趋于饱和,应将宣传重点转向广阔的农村市场。

2)没需要,占比30%。认为没需要的人群中50%年龄在55岁以上。他们大都只用手机打接电话,连短信都很少发,这部分人群接受移动商务的可能性非常小。

3.3 质量问题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商品质量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移动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严格各商家信息的审核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自己学会甄别虚假网站、钓鱼网站,学会根据商家的信誉和消费者的评论选择质量可靠的商品。

3.4 物流问题

物流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村居住分散,迫于成本压力,很多快递公司只能电话通知收件人去县城或镇上的网点自提,消费者往返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才能收取包裹,这大大增加了移动商务的成本。针对县城快递公司林立,而无一送货上门的现象,可以在县城设立“第四方物流”解决方案:

1)“第四方物流”负责收取所有快递公司发往县城和村镇的包裹。

2)“第四方物流”负责在每个村庄设立“微网点”,快件由“微网点”负责人配送或收件人自提。

3)“第四方物流”负责收检分发快件到各村“微网点”。

以上描述的是收件流程,发件流程亦然。“第四方物流”解决方案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节省了各快递公司在县城开设网点的成本。目前在城市郊区也经常出现一个快递员兼职好几个快递公司的情况,可以看作“第四方物流”的雏形。

3.5 安全问题

调查发现大家担心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支付安全

经访谈发现,大多数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人群担心支付安全缘于对“第三方支付”的不了解,这种担心不是针对移动商务,而是包括所有电子商务形式。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需加大宣传力度,消除这部分人群对于网络购物“先给钱再发货”的片面认识。

2)设备安全

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容易被偷窃和丢失。一旦丢失,意味着用户的个人信息、重要信息有可能被泄密或被他人恶意盗用。而无孔不入的病毒似乎也盯上了手机市场,因为手机病毒遭受到财产损失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因此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3.6 网络问题

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给网络宽带布线带来了巨大困难,这也一度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而4G时代的到来,让没有宽带的农村可以“跑步”进入网络高速时代。随着4G技术的成熟,移动网络的资费也会进一步降低。不久的将来,困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将会成为移动商务发展的助力器。

4、结束语

阿里巴巴宣布在未来3~5年内投入100亿元发展千县万村计划,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带动农村创业机会,让“淘宝村”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4]。苏宁和京东也试图通过升级改造全国各地的乡镇服务点,来布局其农村电子商务版图。有了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的大力支撑,移动商务将在农村掀起电子商务发展的新。

参考文献

[1] 牟春波.加快移动无线宽带建设 助力国家战略普惠农村[EB/OL].(2014-9-4)[2015-2-10].cctime.com/html/2014-9-4/201494915303604.htm

[2] 新浪科技.2015年使用智能手机人数将占世界人口25%[EB/OL].(2014-12-26)[2015-2-10].info.screen.hc360.com/2014/12/261030352451.shtml

[3] 关健.电商新年

关键词 :跨境 农村 移动[EB/OL].(2014-12-26)[2015-2-10].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2,20150217479202752.html

[4] [英]保罗·斯盖尔敦.移动就是一切[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31-32

[5] 王勇民.我国农村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0,29(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