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纳税筹划的特征

纳税筹划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5:4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纳税筹划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纳税筹划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62-02

1 纳税筹划的概念以及特征

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在遵守税法和其他一些税务法规的基础上,利用税法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对自己在经营、理财以及投资过程中的各种事项进行策划和安排,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的方案,从而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的活动,实现股东财务最大化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避税、节税、转嫁筹划、规避税收陷阱以及实现涉税零风险。避税指的是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空白和漏洞获得税收利益,这种方法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偷税漏税有很大的区别。纳税人在避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对现行的税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的漏洞。节税指的是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的各种优惠政策,例如起征点、税费减免政策,从而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降低企业所要缴纳的税费。这种纳税筹划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减免税费的方法,现阶段被很多企业采用。转嫁筹划指的是为了减小自己的纳税负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自己应该缴纳的税费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规避税收陷阱指的是纳税人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对一些被认为是纳税陷阱的税收政策的条款特别注意,避免陷入其中。涉税零风险指的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对于自己所要缴纳的税款有清楚的认识,在申报税款的时候要及时足额,在缴纳税款的活动中要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纳税筹划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①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纳税人在对各种纳税方案的优化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这也是纳税筹划的最基本的特点,不仅符合国家的税法的规定,而且也合乎国家制定税法的意愿。②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指的是国家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纳税人的行为产生导向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服务。③纳税筹划的目的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选择的各种方法和一些经营活动的安排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股东的最大利益。④纳税筹划的专业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充分的认识,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组成最优的方案,节约税收成本。⑤纳税筹划的时效性指的是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内国家的纳税政策以及税法都在进行不断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纳税人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采用与现行税法相适应的策略,从而达到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

2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21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纳税人必须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纳税成本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在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企业的成本中税费占了很大的比重,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对于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企业的税款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是企业利益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在不违反税法的基础上进行纳税筹划活动。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国外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有很高的水平,所以刺激我国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意识。

22 我国税收管理制度迫使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税收政策和征税管理制度方面都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国家对于偷税漏税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要想通过偷税漏税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是很不现实的,不仅要承受更加严厉的惩罚,而且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破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企业就要借助一些合理合法的方法来降低纳税成本,理所当然的纳税筹划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23 我国现行的税制为纳税筹划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行的税制可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现行的税制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纳税人的税负有不同的征收标准,给企业的纳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案。

3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意义

31 有助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国家制定税法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是为了督促企业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税收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寻求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发展。

32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税法的要求对会计报账结算等工作进行优化,进行及时的纳税申报,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从而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使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3 有助于增加企业的财务利益

由于企业的税费支付是企业的净资金的流出,相应的会造成企业的利润总额的减少。在企业中进行纳税筹划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一些比较模糊的纳税政策,可以在不违反税法的基础上进行筹划,尽可能地降低企业所要缴纳的税款,降低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利益。

第2篇

摘 要 企业在运用税收政策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会伴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税务筹划是企业理财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企业却往往忽略税务筹划过程中的风险。本文从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纳税风险的分类、防范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行为有所启迪。

关键词 纳税筹划 风险 防范

一、纳税筹划涵义及特征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合理或“非违法”的手段,以期降低税收成本的经济行为。从微观意义上讲,一方面要求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不隐瞒计税,也不无谓增计企业税收负担;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通过对多种经营活动的选择和不同纳税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纳税方案,获得税收利益。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前瞻性、目的性、综合性的特征。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企业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具有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也有税收筹划的权利。税收筹划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充分利用税收法律法规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2.企业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之一。税款作为一项费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务支出,就等于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3.企业税收筹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利益观念日益加强。在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情况下,税负实际上是企业既得利益的流失。这就启发和刺激了企业作为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各种税收政策,达到税负最低的目的。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类型

(一)税收政策风险

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政策性风险。

(二)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

在实践中,税务筹划的“合法性”需要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可能出现偏差,为此企业可能要承担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主观性风险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税务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务筹划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

(四)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企业纳税筹划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也是导致纳税筹划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争取税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这些外部因素在纳税筹划时也不得不进行考虑。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纳税筹划的风险是无时不在的,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方便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纳税筹划存在的潜在风险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尽力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掌握自身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仔细研究,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收法规规定的筹划方案。

(二)规范纳税筹划程序

企业应明确纳税筹划的责任部门,由其统一协调纳税筹划事宜。同时,规范纳税筹划的流程,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结果――修正方案”程序规范操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人。企业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薄,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基本依据。

(三)注重筹划方案的综合考虑

从根本上讲,纳税筹划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一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所以纳税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应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仅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

(四)贯彻成本收益原则

纳税筹划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既要考虑纳税筹划的直接成本,还要在比较选择中将纳税筹划方案所放弃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机会成本加以考虑。只有当纳税筹划方案的成本和损失之和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

(五)高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财活动,不仅要求纳税筹划主体具备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统筹谋划的能力,而且在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的情况下,还必须具备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防范的能力,因此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必须采取各种途径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3篇

(一)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依据

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税收策划。何谓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世人对其见仁见智,看法不一,可以归纳三个主要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企业成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是竞争也随之愈发激烈,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从方方面面节省企业成本,而税收成本无疑是必须着重考虑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涵盖了税收筹划在内,企业财务目标决定了税收筹划的目标,财务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赖于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目标的完成。企业要充分的考虑税收负担,并认识到税收对企业发展的约束作用,认真的制定纳税筹划的方案,平衡好企业自身与社会的双重效益,统筹好企业财务目标的长期与短期利益,根据企业实际与国家实情,尽最大努力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纳税筹划影响企业收益分配

企业分配自身的收益市,必然有一套分配标准,该标准一定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比如国家税收的政策、国家税法及相关法规,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各部分、所有人对企业的贡献率等等,而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能恰当的减少企业税收的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价值。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关注这些政策或条例,用以指导自己的收益分配,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的共赢。

(三)纳税筹划指导企业的投资活动

税收作为企业投资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会考虑通过事先的规划将投资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进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事先的规划正是纳税筹划发挥的作用。美国W•B•梅格斯博士曾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进行税收筹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企业纳税筹划意识我国不少企业的纳税筹划意识都比较担保,但是随着企业投资活动的增多、投资范围的扩展以及投资地域的国际化,纳税筹划也成为应时之需。与此同时,为促进行业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增加了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了税收政策的优惠强度,使企业的纳税筹划政策具备更强的可行性。

2.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企业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现金收支问题,投资活动往往可以有两种甚至多种方案可以选择,纳税筹划是在遵守税收法规前提下,利用税收政策为纳税人提供的选择机会和税收优惠,对企业投资理财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做出科学的事先安排和事先筹划,达到减免税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辅助投资者做出准确有效的决策。

(四)纳税筹划有助于企业筹资活动

企业的筹资活动也需要科学的纳税筹划。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令企业的筹资规划更规范,不同的筹资活动需要利用国家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进行筹资活动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好纳税筹划的事项,要最大的限度令筹资活动的税负压力最小。有的企业在筹资时可能会选择银行借贷、民间拆借融资渠道,这些筹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减少税收。不过这种情况只是缓兵之计,在合理的范围是有效的,一旦超过一定限度,随着金额的增加,风险会随着增加。因此企业不能一味的为了降低税负而冒大风险,要综合考量风险因素或现实因素,在合理的纳税筹划中进行筹资。

二、企业科学纳税筹划的对策

(一)树立纳税筹划的意识

不管是纳税人,还是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树立纳税筹划的意识。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很多企业上下员工都没有很强的纳税意识,对纳税筹划更是一知半解,往往等出了问题才想起来求助财务。而且企业财务与其他各部分也没有分工协调,没有从企业全局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为此应该强企业财务与各部门的相互配合,要从员工到领导,从财务部门到投资部门,从债务人到债权人,都要树立纳税意识,要协同合作,从而令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依法纳税筹划

企业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即合法性。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法性原则,因此合法性应该贯穿纳税筹划的始终,要作为纳税筹划方案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企业要认真学习国家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实时动态的掌握国家纳税政策,以此为准绳,规范企业的纳税筹划行为,要令企业的纳税筹划与国家法规与税收政策保持步调一致,相互促进。

(三)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企业纳税筹划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一定要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灵活性,要保持灵敏的嗅觉,随时发现经济发展动态中与企业纳税息息相关的政策,要动态的调整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案,以此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为了保证纳税筹划的有效性,要对方案进行评估与审查,要提前排查和预防纳税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与调整。

(四)纳税筹划必须得到税务单位的认可

有的企业对税收筹划有误解,认为税收筹划就是要不缴税或少缴税,有的甚至是请专人帮忙算计怎么避税,许多纳税筹划活动都游走在法律界限的边缘,加之复杂的国情、税务单位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等,搞的企业纳税筹划人都不能准确的把握。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与税务单位进行沟通,利用巧妙的会计技术手段,联合税务单位提供的指导,及时获取纳税筹划相关的信息,从而有效的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 风险 成本收益 对策

一、引言

从纳税筹划实务看,纳税筹划风险并未引起纳税人的足够重视。从纳税筹划的实际效果来看,有的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没有全面的进行财务安排。还有的企业限于某些原因,特别是对新的财会、税收政策不了解,没有及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导致筹划失败,使企业承受损失,因此,重视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管理,已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和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

1 政策选择风险

纳税筹划的合法与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性”。纳税筹划人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尺度。首先,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展开激烈的税收竞争,政策差异比较明显;其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同时由于文化、传统、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对“合理”与“不合理”的界定和理解又有差异。受这两点的影响,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合理合法的事情,在另一个地方或国家可能并非如此,纳税筹划的政策之一就是政策选择错误的风险,即自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精神。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遭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

2 行政执法偏差

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在既定的税收环境下,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的一种理财活动。尽管这与偷逃税和避税有本质区别。但在实践中,纳税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的偏差增加了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3 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

严格地讲,纳税筹划应当具有合法性。纳税筹划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税法规定,是否会成功,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筹划方法的认定。如果纳税人所选择的方法并不符合税法精神,那么,税务机关将会视其为避税,甚至当作是偷逃税。这样,纳税人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不仅不能给纳税人带来任何的税收上的利益。相反,还可能会因为其行为上的违法而被税务机关处罚,最终付出较大的代价甚至是相当沉重的代价。

4 企业活动的变化

企业纳税筹划的过程实际上是依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因而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企业要获取某项税收利益,必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符合所选择税收政策要求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往往制约着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同时,企业纳税筹划不仅要受到内部管理决策的制约,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外部环境是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难以改变的。一旦企业预期经营活动发生变化,如投资对象、地点、企业组织形式、资产负债比例、存货计价方法、收入实现时点、利润分配方式等某一方面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失去享受税收优惠和税收利益的必要特征和条件,导致筹划结果与企业主观预期存在偏差。

5 纳税筹划的主观性

纳税人选择什么样的纳税筹划方案,又如何实施纳税筹划方案,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纳税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一般说来,纳税筹划成功与失败的几率与纳税人的业务素质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比较熟悉,甚至是相当的熟悉,那么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反,则失败的可能性越高。

三、规避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对策

1 提高纳税筹划的风险意识

在纳税筹划的实践中,往往有一部分企业急于求成。企图短期内见效,片面理解税法,见缝插针,见有利可图,就不加选择地套用相关筹划案例,加之少数不良税务机构出于行业竞争和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但不及时纠正企业的错误选择,还推波助澜,帮助企业钻税法的空子,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面对这种风险,广大纳税人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一方面要了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心分析企业经营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细心掌握与自身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最终将二者结合起来,细心琢磨,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案。

2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

由于企业的很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如不能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纳税筹划方案不能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就难以体现它应有的收益。筹划者应该确立沟通观念,争取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避免筹划成果转化上的风险。筹划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节税,而节税目的的实现依赖于税务机关承认企业的筹划行为合法,只有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同,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了相关义务,筹划实践才会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利益。

3 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纳税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纳税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还要注意全面把握税收政策的规定性,切勿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否则也会功亏一笋。

4 注意纳税筹划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纳税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少缴纳一些税金或降低部分税负,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很多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造成纳税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对于具体的企业提出若干个税务筹划方案,详细地列举出每种方案可能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出最优的筹划方案。

第5篇

关键词:出版企业;转制;营改增;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98-03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进行的税务筹划,以此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和涉税风险,做到科学、合理的纳税,实现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纳税筹划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广大纳税人和投资者的重视。

一、纳税筹划的特征和目的

纳税筹划是对纳税行为进行的统筹安排,从另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它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法律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等经济业务或行为中的涉税事项,充分利用税法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弹性空间,选择合适的纳税方法,为实现最小合理纳税而进行的设计和运筹,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1]。

(一)纳税筹划的特征

1.纳税筹划须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纳税筹划以遵守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就构成了税收违法行为。在纳税筹划中,首先必须严格遵循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原则。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其活动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围绕征纳税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实质是由税法所调整的征纳双方的税收法律关系,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

2.纳税筹划须事前筹划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做到与现行税收政策不冲突。由于国家税法制定在先,税收法律行为在后;而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经济行为在先,向国家缴纳税收在后;这就为企业的纳税筹划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根据已知的税收法律规定调整自身经济事务,选择最佳纳税方案,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进行筹划安排,随着经济业务发生,应税收入随之确定,则纳税筹划就失去意义。这时如果试图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就会形成偷税、逃税。只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的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

3.纳税筹划应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制度是间接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政策调控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到国家的微观经济战略,从财政、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各地区、各行各业的不同行为有不同的税收标准。这些行为只要符合国家法律精神,都是合理行为。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倾向,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合自身发展的纳税筹划策略。

(二)纳税筹划的目的

纳税筹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减轻纳税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没有涉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使纳税人可支配财务利益最大化,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节减纳税成本外,还要考虑企业的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不仅要考虑所得的增加,还要考虑资本的增值。

低税收成本和高效益是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经营效益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目前利益,即获得最大的净现金流量;其二为长远利益,即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前利益也是长远利益的一部分,计算目前利益不仅要考虑各种方案在经营过程中的显性收入和显性成本,还要考虑其机会成本和筹划成本。纳税筹划可使纳税人获得利益,但无论由企业自己内部筹划,还是借用外部资源进行筹划,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发生筹划费用,并会由此产生一定的风险,纳税筹划要尽量降低筹划成本和风险,使筹划效益最大。

二、出版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法

(一)利用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相关的优惠政策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等文件为出版企业提供了许多具有实质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的(包括出版当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的,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年度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2.增值税相关的优惠政策

根据财税[2011]92号《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主要是对相关出版物在出版环节继续执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和相关出版物在出版环节继续执行增值税50%先征后退的政策。

这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出版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合理筹划呆滞出版物、音像制品的税前扣除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文件中规定: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包括出版当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

由于长期的经营积累以及旧的体制等原因,使得出版企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存货。转制前,要想处理当前的存货,必然导致当期损益。一次性处理必然导致经营业绩的大幅下降或巨额亏损。同时,还需到税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面临所得税调整审批及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手续 [2]。转制后,该政策为出版企业处理存货提供了契机。

(三)选择适当的税率进行核算

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中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纳税人兼有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和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按照销项税额的比例划分应纳税额,分别作为改征增值税和现行增值税收入入库。

例如:某期刊杂志社当期杂志发行收入500万元,广告收入200万元,购进材料150万元,支付委托印刷加工费100万元(均不含税)。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行期刊与广告业务分开核算:

应纳增值税=500×13%+200×6%-(150+100)×17%=34.5万元

应税服务销项税额比例=200×6%÷(500×13%+200×6%)=15.58%

应税服务的应纳增值税=34.5×15.58%=5.38万元

货物销售应纳增值税=34.5-5.38=29.12万元

发行期刊与广告业务未分开核算:

应纳增值税=(500+200)×13%-(150+100)×17%=48.5万元

由此可见,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下,分开核算对纳税人是有利的。

(四)选择适当的进项抵扣办法

根据《关于出版物广告收入有关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2008]188号)的规定,确定文化出版单位用于广告业务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应以广告版面占整个出版物版面的比例为划分标准,凡文化出版单位能够准确提供广告所占版面比例的,应按此项比例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对无法准确提供广告占版面比例的,按《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当期全部营业额)

作为出版企业,绝大部分既有销售收入,又有广告收入,这就为纳税人提供了纳税筹划的操作空间。纳税人可根据经营情况来确定是否提供准确的广告版面比例,从而使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最小。

同上例:其中广告占整个版面的比例为10%。

若该期刊杂志社按版面比例划分进行的进项税额转出,则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150+100)×17%×10%=4.25万元

若该期刊杂志社按收入比例划分进行的进项税额转出,则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150+100)×17%]×[200÷(200+500)]=12.14万元

显然,该期刊杂志社应选择按版面比例划分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可节约进项税7.89万元。但如果广告所占版面比例提高或广告收入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下降,则选择按收入比例划分进行税额转出会对纳税人有利。

三、出版企业纳税筹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视纳税筹划的风险

由于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错综复杂,而且常常有一些非主观所能左右的事情发生,这使纳税筹划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首先要掌握法律规定并充分领会其精神,准确把握纳税政策的内涵;其次,充分了解税务征管所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使纳税筹划行为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最后,聘请纳税筹划专家,提高纳税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纳税筹划的风险,在对(纳税筹划)风险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预期之后再做出决定,以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

(二)时刻关注税法变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出版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随时了解各种政策,因为不同的法律在法律效果和风险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税收相关法律的变化和调整,根据法律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使纳税筹划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在理论上,纳税筹划和偷漏税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比较容易区分,但要在实践中分清有时并不容易,必须经过税务部门的认定和判断,而认定和判断又随着不同人的主观看法而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的意志和想法。

(三)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税法的规定性和法律的严肃性使纳税筹划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应在投资、筹资、经营等业务发生之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事先对纳税事项进行安排。一旦投资、筹资、经营等事项已发生,那么纳税义务就已经发生,这时再想方设法少缴税款,就成为偷税、漏税,将受到法律处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获得必须在合法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树立科学的纳税观念

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因此,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纳税筹划。纳税主体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长,有时纳税额最少的方案不一定是符合企业总体收益最大化的方案。为了减轻税负负担而导致利润下降的做法不符合纳税筹划的目的和要求。所以,出版企业纳税筹划应该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和长远规划,以提供经济效益、改善经济收益并兼顾社会效益为目标。

总之,纳税筹划是出版企业理财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它要求筹划人熟悉各种税收政策法规,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成本最低化。在实际纳税筹划中,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纳税筹划,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税负上,而必须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衡量的标准,在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后,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作出抉择。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避税;界定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17-02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寻求合法渠道节税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在人们对于纳税筹划所包含的内容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而对纳税筹划的内容的界定是我们研究纳税筹划的前提。当前理论界对目前对纳税筹划的的内容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纳税筹划是无任何限定条件的。不管采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减轻税负的行为就是纳税筹划,即纳税筹划包括节税、避税、偷税、逃税。这是前期人们对于纳税筹划不甚了解而形成的一种错误认识。而今这种观点已经不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所认同。

第二种观点认为,纳税筹划的前提是必须不违反法律规定,即纳税筹划包括节税、避税、税负转嫁及涉税零风险等一切既不违反现行税法规定,又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行为。

第三种观点认为,纳税筹划不仅要符合现行税法的规定,并且也应符合税法的立法意图。即人们常说的节税筹划。这种观点广为税务机关所接受。

从上述对于纳税筹划内容的界定来看,第一种说法随着税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对违法处罚力度的加大,已经基本上被人们所不接受。第二种与第三种观点,目前还存在争议,两种观点的分歧之处是纳税筹划仅仅是符合税法的规定,还是在合法同时,还要与国家税法的实质内容和立法意图相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避税属不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笔者赞成第二种说法,原因如下:

1.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国内外各学者对于纳税筹划的特征归纳上基本相同:合法性、目的性、专业性、预期性、风险性、整体性等。由此可以看出,避税和纳税筹划有共同的特征,都是纳税人为减轻税负而进行事前筹划的行为,都没有违背现行的税收法规,它们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避税指向的行为是纳税筹划行为,只不过纳税筹划是从纳税人的角度进行界定,则重于减轻税收负担,而避税则是从政府的角度定义,则重点在于回避纳税义务。由于征纳双方立场不同,纳税人从个体利益出发,在降低税收成本而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尽量利用现行税法,当然不排斥钻税法的漏洞;而税务当局为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贯彻立法精神,必然反对纳税人避税筹划行为。但这种反对仅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只要没有通过法定程序完善税法,就不能禁止纳税人在利益驱动下开展此类活动。因此可以说,对纳税筹划和避税的严格区分,仅仅是体现了政府的意图。如果考虑到纳税人,把避税筹划排斥在纳税筹划之外,不仅变得毫无意义,则反而会限制纳税筹划的开展。

2.从实践上分析。首先,如果纳税筹划仅仅包括节税,那么企业要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要掌握税收法律、法规信息,而且还要了解政府的意图和动向。微观主体的企业要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很困难的。再者,即使企业领会到了政府的“立法意图”,他们领会到的这种思想也可能是错误的。由于人们获取的信息及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人可能对政府立法意图的理解不同,造成“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因此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在理论上可以讨论,但实践上是行不同的。最后,虽然中国的税务法律、法规、制度虽然经过不断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漏洞和模糊之处,当企业在发现这些漏洞和模糊之处时,如何能要求企业不对此进行利用,进行纳税筹划,减少企业的税金支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这种要求是不符合资本本质的。可以说,避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税法不健全、不完善的结果,也是资本趋利性的必然。而政府可以从反避税中不断地发现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等的缺陷或不足之处,并通过重新立法或修改、补充旧法等方式,大大加快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使税收法律法规得(下转258页)(上接17页)以完善使之更具适用性、完整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刚性,从而促进高质量税法的出台,推动整个社的法制化,并且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公平。

3.从法律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在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不对等的情况下,对于公法来说,应遵循“法无授权不得行”的原则,即依法行政。这一原则的侧重点在于限制征税一方过渡滥用征税权,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至于税务部门如何改进并完善税收征管,则属于税收经济学和税务管理学的范围。对纳税人来说,可遵循“法无明文不为过”的原则。其次,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精神,税收纳税人应根据税法的明确要求负担其法定的义务,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纳税人有权拒绝承担纳税义务。它要求对于课税要素的规定要尽量的明确,避免出现歧义,因此凡是规定含糊不清或者没有规定的,都应该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进行理解,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违法税法中的明文规定多个的内容,纳税人无论是利用税收优惠也好,还是利用税法的不完善、含糊之处也好,都是纳税人的权利,是合法的,应当受到保护。所谓的“凡非法律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反映在税法领域即使税收法定主义。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法律不禁止的一切行为均是合法行为,避税当然属于此列。最后,避税行为的出现,不论是刻意避税还是善意避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制定政策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这是是政府的过失,并不是纳税人的责任。当存在此种问题时,只能采取立法的形式加以弥补,不得采用补充解释的方法使纳税人发生新的纳税义务,当法律未经修改之前,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国家负责,而不是转嫁到纳税人身上。所以,纳税人利用法律的漏洞、缺陷之处,进行策划以降低自己的税收负担是任何人无可指责的,是合情合理的。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避税是利用政府税收法规的漏洞、不完善而采取的一种纳税筹划形式,随着国家税制的完善及征管漏洞的减少,避税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相反,由于节税是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而采取的一种纳税筹划形式,它有利于增强政府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国家鼓励和提倡的行为,因此节税的空间将日益扩大。总之,避税、节税筹划在动机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立足于减少纳税人的税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即纳税筹划包括节税、避税、税负转嫁及涉税零风险等一切既不违反现行税法规定,又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行为都可以归为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牟虹.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J].经济师,2000,(2):139-140.

第7篇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而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进行的非违法的避税法律行为,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进行节税的法律行为,以及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纯经济行为。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动因

    纳税筹划,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了有近百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这种经济活动具备它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必要性。

    (一)主观动因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无偿与相对固定的分配。对纳税人来说,既不直接偿还,也不付任何代价,这就促使纳税人产生了减轻自己税负的强烈愿望。为了使这一欲望得以实现,纳税人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选择:偷税、漏税、逃税、欠税、抗税、避税和节税。在众多的选择中,避税与节税是一种最为“安全”或“保险”的办法;偷税、逃税都是违法的,要受到税法的制裁;漏税必须补交。法制较为健全和征管较为严格的国家,偷、漏税和逃税、抗税往往是十分艰难的。因此,纳税人自然会力图寻找一种不受法律制裁的办法来减轻或免除其税负,这就是纳税筹划。

第8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10.42文献标识码:A

纳税筹划是企业在国家相关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节税收益。纳税筹划在我国实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现如今,面对不断变化的税法政策和纳税环境,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被处罚或补缴税款的处境。这不仅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更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外部风险

风险是建立在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都是指筹划人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涉税行为或筹划行为偏离税法要求的可能性。利益和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的,筹划主体获取的税收利益是与风险相伴的。由于税收筹划的特征之一是事先谋划,未来总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加之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所以各种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税收筹划是具有主观性的,筹划人选择筹划方案的形式,以及如何实施筹划方案,筹划人的主观判断起着决定性作用,包括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与判断、对税收筹划条件及环境的认识与判断等。

(二)企业内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及纳税筹划人员素质偏低

各企业经营者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税收筹划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 而忽视和放松了对其风险的警惕性,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纳税筹划是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可保证纳税筹划的顺利进行。企业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造成直接的影响,制约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与税务机关间的关系处置不合理。

多数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均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和税收部门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税务筹划的方式,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企业往往脱离税务机关自行进行纳税筹划,在实践过程中很多税务筹划行为演变为偷税、漏税的行为,则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最后,企业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在我国,多数企业均没有建立纳税筹划相应的内控制度,或是建立后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二、应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能力

在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和选择阶段,企业就应该进行科学筹划,最大限度的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可采取转移、降低、保留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具有较大风险性的筹划方案必须谨慎采用。优先选用具有优惠税收政策的方案,如技术活动类、环保节能类、社会公益类等,都可优先进行灵活运作。同时还可通过合同的签订,由外界机构进行相应的筹划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 从而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转移。此外,采取灵活的方式运用相应的筹划工具,如筹划临界点、针对具有缺陷性的条款进行筹划等方式,实现对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调控。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包含诸多内容,而风险防范及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及低风险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二)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科学处理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在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工作中, 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业务及筹划培训, 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科学方案的策划能力至关重要。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有如下具体要求:第一,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在事前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工作,要对企业经营状态、组织形式、财务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为企业设计出独具特点和针对性的筹划方案。第二,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需研究掌握税务工作中各种相关税务政策及法律法规,全面、准确把握纳税政策内涵, 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只有具备纳税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诸多技能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在筹划、设计、制定方案的过程游刃有余地融会贯通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税务政策。

企业需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在充分掌握当地税务征管具体要求及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各种纳税筹划及申报工作。在纳税筹划过程中,纳税筹划人员通过与税务机关沟通互动,准确把握相关法律界限,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性。税务筹划人员在与税务机关地沟通合作中,应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提高税务筹划的科学性。部分企业认为,只要由专业人员开展的纳税筹划就必定能得到税务机关地认可。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取得税务机关的相应指导,才可有效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性降至最低。因此,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以促进纳税筹划活动开展的科学、合理性,降低纳税筹划风险性。

(三)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主要目的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时,使企业具有更加灵敏的反应,能够及时辨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该种机制是企业加强筹划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措施。企业需不断建立、加强和完善纳税筹划风险信息交流系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运用状况及时传递给上层领导,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同时建立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此外,在企业中,还需组建风险预警小组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促进企业管理向规范化、流程化发展,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防范能力。

(四)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以强化稳健性原则

面对新的征管形式下税收筹划的新的风险因素,无论是纳税人自主筹划还是中介机构筹划,都要求筹划主体采用稳健性的原则。一方面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另一方面,关注税务机关税务管理手段上的创新、处理好税企关系也是防范法律责任风险的一种措施,要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获得主管税务机关对筹划方案的认可。

(五)关注纳税评估带来同行业比对的数据以合理确定税收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目标则体现通过税收筹划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税收筹划目标更多体现了税收筹划产生的主观因素,体现了理性“经济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内在动因,这些合理追求会因其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纳税人在确定税收筹划的目标上,要关注税务行政审批制度弱化带来的监管风险,也要对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情况做更多、更细致的了解,关注同行业数据,以便面对纳税评估风险有更好的对应措施。

三、结束语

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纳税筹划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应采用各种积极措施不断推进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规避纳税筹划产生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