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0:49: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互联网技术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李志刚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院长。先后在企业、政府等多个岗位任职,在公司战略、企业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洞察。
佘丛国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部互联网研究中心总监。主要从事互联网行业研究和新业务发展战略规划,负责过多项中国电信战略规划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于吉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曾担任国家经委调研室副处长,国家体改委政策法规司处长、副司长,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副司长(正司级),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正局级),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局长,现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陈赞成任职于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市场研究部。负责集团公司市场规划等重大项目,长期跟踪国际标杆运营商发展动态、国内运营商竞争格局与互联网企业发展,在《人民邮电报》《中国电信业》等行业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程多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曾长期从事国际劳工活动和国际劳工问题研究,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劳动关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目录
引言:一个理解工业革命的新视角
第一章互联网开启新连接时代之门
人类社会的五种距离//011
连接的本质//015
连接的构成要素和属性//023
连接之升维//030
第二章新连接的经济效应
新连接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041
新连接的四大赋能作用//053
新连接经济的理论认识//064
新连接重构经济新形态//076
第三章连接“资源”:液化、共享和按需即用
新连接改变企业资源观//091
资源的液化//097
资源的共享//103
资源的按需即用//107
第四章连接“生产”:柔性、分布式和智能化
新连接重塑生产范式//113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制造//119
基于协同的分布式生产//129
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138
第五章连接“消费”:泛在化、可预知性和品质化
新连接促进消费释放和升级//147
消费人群和场景的泛在化//150
基于用户画像的消费可预知性//155
消费需求的品质化//162
第六章新连接产业
新连接产业构成//169
新连接产品与服务//176
新连接产业运营模式//183
第七章新连接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连接开启产业转型新模式//193
新连接驱动下的制造业转型//198
新连接驱动下的农业转型//202
新连接驱动下的金融业转型//206
新连接驱动下的零售业转型//210
新连接驱动下的民生服务业转型//215
第八章新连接发展展望
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的关键//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源泉//227
新生活方式的塑造者//233
新连接面临的挑战//236
致谢//242
参考文献//244
作者介绍
许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媒体《天下网商经理人》、i天下网商网站主编,现任上海万企明道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此外,他还经营着一个个人自媒体“The One @许维”,《转折点》一书就来自他这个自媒体的文章。
许维是一个“没有定位”的人。他的文章涉及领域极广,从商业到人文、从互联网产业到传媒产业、从团队管理到市场营销,他都能侃侃而谈,而且并不让人觉得浅尝辄止。他的个人经历也颇为穿越,从一个媒体主编到软件公司的销售市场副总裁,不但换了行业,还换了岗位,而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进入角色。
许维始终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维方式”,它比知识、经验、人脉都更加重要。通过这本书,您可以感受一下这个来自83年的白羊座大男孩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自媒体内容的精华合集。作者许维,曾经的媒体人,现在的销售人,也是自媒体人的先头代表。本书包括商业逻辑、互联网、微信、媒体、电子商务、创业心得、学无止境和附录8个部分,60篇精彩文章,分享了作者6年在媒体和电商业的前线奋斗中对互联网及商业的思考。
每一个在互联网大时代的生存者,特别是其中的媒体转型者、互联网创业者、传统企业变革的经历者,如果你不愿意被时代抛离,那么可以认真看看这本书,体会那些在互联网时代的“变”与“不变”。
目录
第一部分商业逻辑
2 文明的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重建
6 从强中介到弱中介
9 你的企业适合什么样的创新
13 看Jeep怎么玩颠覆式创新
16 用户需求可以被满足吗
18 小而美?小才美!
20 个体户的回归:从自媒体到自商业
第二部分互联网
25 互联网思维就是建立游戏规则
29 通用ID——互联网3.0的关键点
33 作为管理者,你应该了解的企业2.0五大核心价值
39 假如我是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
41 给zaker们提几个问题
42 一个CP给zaker们的建议
45 一个营销人对搜狐新闻客户端的期待
第三部分微信
49 微信不是媒体,它是资产
51 微信下一站:App Store
55 微信营销的一些“道”
58 微信的商业化在微信之外
62 为什么在营销方面微信比微博更有价值
65 再谈微信:精准营销从可能变成了可行
68 三谈微信:那些围绕微信的商业机会
71 微信会员卡是个半成品
第四部分媒体
76 关于媒体这个行业的碎碎念——该到还账的时候了
80 媒体死不死,问题出在哪
84 10 年后的媒体业
86 铁打的科技媒体,流水的作者
89 别用传统的眼光审视自媒体
91 我为什么要投自媒体广告
93 自媒体不卖广告怎么赚钱
95 媒体内容不是越多越好
96 去中心化时代的媒体生存
100 致读者:一个理想主义商业媒体的诞生
103 “The One @许维”的2013
第五部分电子商务
107 天猫,一只懂心理学的猫
109 用失控思维破解线上线下整合难题
111 手机淘宝的微信式机会
114 通过“双11”,马云传递了什么信号
115 线上线下,左右为难
117 移动商务2.0 猜想
第六部分创业心得
121 我为什么要去明道,兼谈对择业的一些看法
126 创业团队是如何建成的
129 为你的团队注入使命感
133 创业最难的四个字:勿忘初心
135 谨防企业信息化的——兼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
139 B2B销售无捷径可走
143 一个新sales的销售心得
146 2014致明道销售和市场团队的一封信
第七部分学无止境
149 关于学习
153 找乐
157 给大学刚毕业的同学们
160 招聘者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163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165 不确定世界的生存——《反脆弱》读后感
171 2013年许维读过的10本好书
176 实体书店如何面对在线书店的挑战
178 怎么把书卖得不一样
附录A
181 推荐书单
187 邵皙智眼中的许维——邵皙智专访
191 THE ONE @许维微信公众账号文本消息精选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会计改革;创新能力
一、管理会计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2014年10月27日我国的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项意见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我国深化对会计的改革工作,激发会计管理工作的活力。通过落实我国制定的会计强国战略的实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通过这项意见的确立,明确了我国对进行会计改革的一些措施和目标。为了通过利用“互联网+”和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的相融合,确立真正的适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并且为了实现适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并在3-5年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成效,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管理会计人才。并且通过管理会计方法的研究和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十年内确立真正的适合我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在确立具有中国特性为的管理会计理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我国的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前行。并且要积极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管理会计中起到的作用。使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管理会计水平不断的提高,增强管理会计的整体水平,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且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我国为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在2015年7月4日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的推出,迅速使我国的经济开始关注“互联网+”并且将它应用到适用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与经济领域的结合,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提高了发展速度。“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产业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已经是时代的要求。
二、进行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并且与各国经济领域相结合出现的新兴的产业模式,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要求会计的工作水平要不断的提高,因为传统的管理会计方式对现有的经济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为了能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水平,管理会计工作就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管理的优异性,加强对经济的运算和管理,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随意为了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是管理会计能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能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管理和运算的技术,将管理会计工作与互联网技术想融合。因为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比较晚,但是互联网技术在西发达的国家早已经被引用在管理会计的工作中,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研究现状
第一:在互联网+与会计管理会计相结合后,要充分理由互联网信息共享及时性的优点,及时的接受市场中变化的经济动态,并根据这样的经济变化快速的对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新的设计,管理会计和互联网相结合后,要与实际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要保持一致性,而且还要保证进行管理会计过程中所有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第二:虽然在管理会计中引进了互联网技术,会有利于对大量经济数据的管理,但是也会加深对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因为互联网技术刚刚被应用在管理会计技术方面,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专业的会计人才,现有的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人员还不能对互联网管理快进技术进行很好的掌握。所以我国一定要快速的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是互联网技术能在管理会计方面更好的应用。第三:因为互联网技术操作起来比价的困难,而且在我国还没有专业性的对互联网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不能熟练的对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操作,就有可能导致获取的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有一些差异,就会对大数据进行错误的计算。
四、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趋势探析
综合上面对互联网+在管理会计中出现问题,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进:第一:我国要确立对通入了互联网技术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制度,是管理会计在进行时有一应用标准。要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技术改进,但是避免出现只追求管理会计技术的先进性,不顾互联网技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效果。在进行管理会计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根本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两者的有效结合。第二:因为互联网技术操作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对信息处理的优异性,还有可能出现操作的失误,数据出现巨大的错误,为了方便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有效性,互联网技术人员应该对互联网技术的操作系统进行适当的简化,使工作人员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准确性。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工作研究人员要不断的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简化。不断的完善互联网技术,使它更能被充分的利用在管理会计方面。在管理会计方面充分的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潜力,为管理会计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竞争力,一定要积极的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原有的传统管理会计相结合,钻研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模式。
参考文献
[1]侯姗姗.大数据时代会计流程重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运用探索
“互联网+”是21世纪形成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对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合理整合,使得社会各个行业都能够通过网络这一公共平台进行紧密联系。如此一来,才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新的进展。互联网与教育行业也息息相关,本文结合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互联网+教育”的意义、方式进行探索分析。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意义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教育行业中的服务理念、工作手段以及育人环境得以不断的优化,而且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教育”其实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体现,这既是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教育行业的需求。
1.增强学生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获取、利用、加工信息知识的能力。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素养也已经成为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人们掌握信息知识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所以社会对人们筛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不仅改革了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极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融入网络时代。
2.丰富师生交流互动的方式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教师备课电子化、手段信息化、资源云端化的教学模式创新的不断深入,学生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科学探索,这对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性。例如,在如今的师生交流沟通中,时常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即时通讯方式进行。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互动中,除了阐述相关知识点概念以外,还会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教师的意图。不仅如此,有些教师创建了个人二维码,学生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具体的解题步骤。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力的掌握与否。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在这种信息技术和社会机构不断改革进步的今天,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潜力,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要点分析
1.培训教师进行网络授课
目前,我国教育行业缺乏从事网络授课的专业教师,许多教师普遍都是“半路出家”,缺乏网络授课的能力。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过程中,网络授课是一种主要的授课方式。我国教师的网络教学缺乏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协调学生学习互动学习的能力、运用和整合先进技术的能力等。毫无疑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网络教学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2.注意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搭建
在网络教学方面,搭建和打造网络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笔者认为该平台的搭建标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词:平台技术标准化、用户开放化、高度个性化、知识共享化。只有达到这4个“标准”,才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把网络教学打造成为培训和教学的双平台。如此一来,才能够真正帮助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实现教育,并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资源,方便学生学习。
3.统筹网络课程建设体系
随着区域行业经济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应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培养教育到互联网背景下宽口径背景的转变;并且统筹网络课程建设体系,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使得学生培养的专业覆盖面不断拓宽。还应该不断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水平,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平台保障,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方面发展的技术人才,实现“互联网+”时代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建筑施工管理 互联网技术 利用方式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互联网技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左右传入中国,在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特性非常符合建筑工程的需求,尤其是在施工管理的环节当中。在我国近几年的建筑施工管理中,虽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推广开来,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互联网技术的利用水平仍较低,多个技术面还相对落后。
1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技术的重要性
(1)生产空间不断的变化。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具有“固化难分”的特点,因此工程施工长期处于流动的状态。生产空间出现变化就意味着施工条件和环境也必须变化,也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的变化,进而导致管理方案必须要不断适应新的条件。
(2)施工期限较长。通常来说,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限必须经过四季的变化,长期的露天施工作业也会对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大大缩短工期,可以根据工程的整体特点,创建交叉施工作业或平行作业模式。
(3)项目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不同的建筑工程会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受不同程度的自然和技术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就具有不同的施工特点,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简单来说,每一项工程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
(4)复杂性不断的增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大部分工程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专业化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合理协调工程中的各个施工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只有在施工管理中合理应用网络技术,把一项工程当做是整体进行考虑,并按照一定的工序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进而才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后续建筑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节,最终实现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进度和确保施工安全等要求。
2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是对现行管理方案进行的技术提升,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改革方案,但是由于人们传统的管理理念难以融入互联网管理技术,因此在我国实际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还比较尴尬,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率不高。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单位还是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为主,而对于现行的互联网技术,更多时候是用于信息的传递和资料的分析。并没有将互联网融入建筑管理的序列当中。
(2)互联网应用管理水平不高。很大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的网络管理计划在应用方面还只是停留在计划理论编制之上,对于管理方案的实际应用还未做更多的考虑。而对于计划方案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往往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存在较大的缺陷。
(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深度不足。其实随意挑选国内某个建筑工程来看即可发现,施工管理环节中的互联网管理计划往往存在着应用较浅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使用通常只是存在于每个工作单元之间,编制的深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甚至根本就谈不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施工管理层面之上。
3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外部客观因素的干扰,同时施工单位自己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综合多元化的。
3.1外部客观因素的干扰
建筑施工管理的外部客观因素主要有工程设计变化、工程进展受到行政工作的干预、工程进度付款以及施工进度没有与互联网计划进程紧密结合、工程款拖欠等。建筑工程的设计变化会给互联网技术工作带来较大的变更影响,进而让施工企业无法及时的应对优化,同时还无法使用互联网来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部分工程建设时期违反了科学的规律,工程进度和竣工期限也无法按照互联网计划一步步的去完成;工程款的支付没有与互联网计划紧密结合,进而在客观意义上减弱了互联网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势。此外,建筑市场上的互联网计划编制软件有很多,但是适合工程管理的软件却很少,并且软件的兼容性较差,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2建筑施工单位自身内部的制约
(1)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工作模式是指依靠手工管理并且融合工作经验来完成的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不足,客观片面的认为互联网只是传递信息或资料的渠道。甚至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拒绝开展互联网管理,认为互联网管理会影响到常规的施工管理质量,对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掌控。
(2)粗放式的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没有形成跟进式的管理制度,施工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工程进度的数据收集比较片面,多个方面的数据都不是很完整,同时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人员,导致工程数据分析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目前,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从事管理的工作还要充当工程技术人员,进而导致他们往往只是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并未进行全面的考虑,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更是无从得知。
4提高互联网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根据上文对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互联网技术分析来看,建筑施工单位除了要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高度之外,还应该从管理的源头上出发,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管理的体制,着重强调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全面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来实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
(1)科学的管理方案。强化工程设计管理的力度,合理制定施工措施。根据国家、企业、行业的相关技术规定,创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确保建筑工程运营,使互联网完成科学的管理方案。
(2)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制度。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在监督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对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理,进而保证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投资管控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协调一致,促进工程的完整性发展。
(3)创建严格的互联网进度计划拨付款体系。建筑工程款项拨付应该与互联网管理计划的进度表一致,不仅要提高互联网作用于施工单位环境下的管理自觉性,还应该促进建筑施工单位互联网管理编制的可实现性。为了可以实现这种管理效果,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就应该积极主动的将工程管理计划与工程款项拨付创建应有的协调管理关系。
(4)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方案。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密切协调。互联网管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应该是在已知的施工方案基础之上,施工管理人员除了要熟知互联网管理运作模式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及工艺组织进行了解分析。所以,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互联网管理计划,进而促进多个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联系,最终实现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
5结语
总而言之,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来看,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应用,必须得到施工建筑单位上层领导班子的重视,从内外部逐步发展互联网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朋娇,蔡宇南,段婷婷.微信功能包支持下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1):35-40.
[2] 胡英俊.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89-90.
[3] 杨剑海.基于BIM+互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之道[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109.
[4] 郭炳运.互联网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269.
[5]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全国新书目,2015(11):32-200.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互联网技术
1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施工质量、效率和速度有待提高,建筑施工的成本仍需降低,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其中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更是重中之重。互联网计划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中国,并应用在生产中,其不仅符合施工的要求,更适用于施工管理。从国内外利用的情况来看,互联网计划方法更适合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使用。但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技术理论与应用都较落后,特别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监督、控制和跟踪调整方面,基本停留在编制上。如何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已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和其余行业相比较,管理过程特殊与复杂,正是这种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其特点如下:
2.1 施工期限较长。一个工程的项目施工通常需要经历四个季节条件,天气的变化不断给露天施工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可组织多层次立体交叉施工与平行流水施工作业相结合。这种组织施工方法需要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因此需要制定施工组织计划详细周全,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2.2 管理对象较为庞大。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需要较多的人力与物力作保证,其施工量也相对巨大。尤其是对于某些施工工期较长的来说,施工人员较多,相应使用的设备也较多,致使就需对人员与设备等做到和谐统一的管理与安排,且需使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规划统筹。
2.3 信息间的联系频率高。因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管理对象的庞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环节都加强信息联系的紧密性,故彼此之间信息联系频率高。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当中,所用的是纸质书面的方法存档,导致信息交流速度缓慢,使得信息价值降低较大。随着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施工单位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若继续使用纸质进行交流,将远远跟不上建筑企业发展的要求。
2.4 项目复杂性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不断加强。因为工程的复杂性,就必须达到专业化,须提高项目施工中各个工种的统一协调性。只有在施工管理中应用互联网计划技术,把工程项目作整体考虑,按一定的程序对其合理安排作业,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反馈作用,及时调整与改进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能使工程项目施工达到优质、快速和节省的目的。
3 应用互联网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利用范围太小,通常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前期工作,如:工程招投标、工程预算及施工组织计划等。忽视了其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个工期,如: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施工效率及工程成本等。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建筑施工管理不仅依靠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处理能力,更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
3.1.2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筑行业业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仅仅局限在施工的工程计算,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自身的优势,进行网络上的招投标、信息以及项目管理等,落实电子商务的使用用,导致建筑施工的效率普遍较低。而且这种方法在建筑施工中所用的建筑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3.2 原因的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分为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的影响:
3.2.1 外部环境的影响:工程设计条件多变、工期的确定干扰因素较多、工程进度付款和互联网计划之间没有统以及工程存在拖欠款等。工程设计条件的多变给互联网制定与调整互联网计划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使得施工单位应接不暇,达不到使用互联网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目的。工程进度付款没有按时、付款时没有和紧密联系互联网计划,从客观上削弱了施工企业使用互联网计划的责任感。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互联网计划的编制软件种类多且通用性很差,从客观上妨碍了施工企业使用互联网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3.2.2 企业自身条件的制约与传统工作方式的矛盾。传统施工管理均手工管理且靠经验较多的工作,还有企业对互联网计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愿意接受互联网计划的安排,他们认为这样会限制自己的自由,没有传统管理的方便。另外,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测没有完善的制度,随意性较大,进度的数据收集、整理、加工以及分析能力比较薄弱,没有专业人员负责等。还有高素质管理技术人员匮乏,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又担任技术人员,通常只重视施工技术的改进,进度的管理不合理,对互联网计划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全面。
4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科学策略
4.1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建筑全面施工之前,需对各层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促进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态度,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利用到管理中,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其次,在施工企业融入互联网技术管理,要积极开展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通过企业的公开网站定期学习内容、开展网络分散学习、集中学习及课程教育等方式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互联网技术,科学的应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
4.2 开展信息化合同及材料的管理
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合同管理与材料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打造好信息化建设平台。首先,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管理,要将合同的归档、建档、变更及分类更加全面细致,要创建一定的信息化合同模块,尽量满足大规模的日常管理需求。此外,还要在构建信息化合同管理体系中,完善好制作、查询、监控合同、冲突检查等功能,促进工程施工进度、施工程序有序地进行。其次,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中要融入互联网技术,针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系统化管理,防止施工建设质量受到影响。
4.3 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
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搭建施工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出发,针对标准审核、进度安排、变更设计图纸等中包含的众多信息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尽量减少信息的误差率,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平台中提供的信息,促进企业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收入,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要想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建筑业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从而需要者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做到进度、质量、成本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以及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最终让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速度更加快速。
参考文献
[1]杨倩,王书平.探讨互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166.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
社会的飞速发展提升了对农业经济的要求,现阶段传统农业发展手段无法跟上社会发展脚步,所以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互联网技术。相关人员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不但要将农业发展自身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1“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概述
新时期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首要经济发展形式,时代印记较为明显。当下互联网作为基础平台能够对生活中存在的所有要素进行管理和分类,使其融入各个行业中,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了对“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保障,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增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的融合,构建新型经济增长点,促使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主要变革环节,应该以互联网创新为基础不断朝着产业化、智能化前进。现阶段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系统性,所以这时进行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加速农业经济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的出现扩展了农产品销售范围,使经营更加便捷。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使信息交流更加有效,拉近了农业生产方和经营方的交流与沟通,使农业产品在市场占有优势地位。
2“互联网+”时代下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其一,“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效调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互联网+”时展模式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农产品结构进行升级与优化,完善农业内部产业类型。由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可以保证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查询相关农业数据,从而借助各种数据信息掌握农产品的市场走向,进一步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种植收益。另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条例,并顺应政策调整农产品结构,使农业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在互联网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内容,比如服务业、工业、农业等,农业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行各业的实际内容,掌握农业的发展走向,建立较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环境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而互联网的特殊性也能够使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保证新技术产品的灵活有效应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大众展示农业新技术产品,使农业工作者能够及时找到与其对应的发展途径,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其二,“互联网+”时代可以使农业经济发展获得多重效益。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应用互联网发展模式,进一步节约农业工作者的种植成本,从而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经济效益。互联网具有多样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互联网技术使用,引导农业工作者获得市场动态信息,基于市场发展走向使农业工作者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解决相关问题的灵活性。农业工作者为了更好的将信息化基础优势发挥出来可以使用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这样能够简化交易程序,提升交易便捷性和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使农业技术能够实现有效发展,提高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三,“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效优化农业生产技术。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农业可以充分使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进行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把农业发展模式转化成技术型生产模式使其迎合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将创新能力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标准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3“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手段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质量。互联网发展为农业经济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因此有效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将能源资源优化和整合,并扩充农业经济发展范围,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实施优化配置。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方面分析信息化技术,例如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土、肥料等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并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销售策略,扩大农业经济发展效益[1]。其次,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互联网建设,完善信息交流渠道。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需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农业发展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互联网信息平台,重点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将农业产品与电子商务相融合。“互联网+”时代下能够使信息实时性得到提升,想要增加经济收益就需要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中,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农业机械,还能够用于产品营销。农业工作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及时了解行业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扩大农产品宣传、销售范围,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实现新型的农业订单营销模式。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有效维护农业工作者的基本收益,引入电子商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完善的农业互联网建设不但能够为电子商务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提供支撑。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农业具体发展过程,尤其是通讯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还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更新,从而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潮流[2]。最后,对农业工作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铺垫。农业工作者思想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认识到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可以采用试验田作业方式进行直观对比,利用机械化在一片试验田内进行生产,而另一片试验田采取人工生产方式,对比两组试验田的生产效率。经过较为直观的对比可以发现,机械化生产的生产效率较高,质量较好,不但能够节约人力支出,还更加高效。这时农业工作者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拍摄农业机械化生产视频扩大农业机械化的思想普及程度。“互联网+”时代下,想要将农业机械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还应该对农业工作者进行机械化管理培训,使机械生产方式更加高效。可以通过扩大农业机械管理宣传使农业工作者了解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化的优势,在实际推广培训的时候可以基于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高具有农业知识的农业工作者,可以开展技术培训,对周边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普及。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使农业工作者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念,从而实现有效的农业生产。信息平台的建立完毕后还需要对农业工作者进行信息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农业工作者及时了解产业结构和市场变化,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可以提升其互联网意识,使互联网技术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3]。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新技术不但能够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也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便捷。农业经济想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创新和改善,就应该在新时代下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程云飞."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8,000(003):9-10.
[2]高俊芳.“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96(04):31+4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这也导致了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的重要问题。拥抱互联网时代并不意味着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将要受到挑战,对于职业院校安全管理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的探究。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技术下,提高职业院校网络安全管理是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1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内的教师、学生开放。职业院校的图书馆作为培养专业人才、传授知识的场所,主要有知识信息量大、创新能力强,学科众多等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下,可以针对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进行更新,对信息资源的数据进行搜集、储存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搜集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生活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那就是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现有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信息资源的多样性
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下,信息资源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依靠搜集纸质图书的数据而来,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将图书进行扫描,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依靠云端进行储存,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不仅仅在图书馆中观看,同时可以在图书馆数字版中进行观看,对于图书馆数据的搜集、处理、储存、检索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途径。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进步,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针对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也在逐渐多样化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创新。
1.2 信息完整可靠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搜集、处理和储存主要依靠图书馆管理者的人工进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因此,减少人工处理数据可能存在的漏记、误记等现象,从而为信息的完整性进行充分的确认和保障。故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职业院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2.1 设备问题
当前,职业院校图书馆虽然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经费有限,对于图书馆互联网设备的更新换代较为缓慢,许多职业院校购置第一批网络设备后再未进行相应的更新换代,因此,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而言,缺乏相应的工具和设施进行图书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由于设备的陈旧,从而导致图书馆管理者不能更好提高信息资源采集的效率,使许多新型应用无法及时更新和下载,不能更好地转换成工作成果,而且系统间、设备间的不兼容也导致图书馆管理员重复劳动,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时间。
同时,设备陈旧也不利于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互联网强大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不安全因素。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强大和运用,通过互联网技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员也在逐渐增多,因此黑客攻击等事件也在不断发酵和扩大。黑客技术的逐渐增强,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设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职业院校多年来对于设备不进行更新换代的情况,导致现有职业院校的设备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随时可能遭遇黑客攻击、产生信息泄露等后果。因此,职业院校应当重视互联网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从而避免互联网设备陈旧造成的多种问题和不利后果。
2.2 软件因素
职业院校的图书馆作为一个公众场所,其具有开拓性和共享性,因此职业院校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对于访问者十分友好。但是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网络也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因素,例如,如果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随意窃取来访者的信息,造成设备上来访者信息的泄露。同时,互联网的共享性,甚至可以得知共享网络中的任何信息,因此,互联网的共享性将造成共享同一网络来源的用户将面临严重的信息泄露的危险。
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其对于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同时,互联网也会面临着相应的威胁,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会让普通访问者遭受病毒、黑客等攻击,面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同时,如果过于依赖互联网,忽视互联网的危险,也是极为不明智的举动。
图书馆作为公众场所,更应当警惕互联网的威胁和矛盾之处。图书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其互联网网络是具有极强的公开性和共享性特点的,随之而来隐藏的互联网攻击手段和因素也层出不穷。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威胁,是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2.3 人为因素
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的人为因素也是影响图书馆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管理者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也是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计划制定者和决策执行者。然而,现有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多数为职业院校年龄较大的职工,其本身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认识不足,甚至对于互联网操作存在许多的误解和熟悉过程。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之上,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观摩,许多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无法熟练掌握,造成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3 职业院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探究
3.1 加强图书馆管理者及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因为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职业院校的技术管理和信息资源保护需要依靠人员来完成,因此,提升管理人员及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互联网信息资源技术的提高。
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及用户是接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首要人员,对于上述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加强和扩展,有利于提高互联网信息资源技术的革新以及保护。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而言,保护信息资源,免于信息泄露和信息的不完备,对于图书馆而言十分关键。通过对图书馆管理者和用户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泄露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为保护信息资源安全应当采用的手段,让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者了解到信息资源技术的方便性和便利性,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图书馆应当加强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保护意识,做好图书馆的保密工作,减少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失误。
3.2 完善职业院校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应当制定完善的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对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认知,针对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探究,分析图书馆网络安全存在的危险,参考其他院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优良之处,同时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能够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图书馆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的经验和学习,针对互联网的特色,制定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需要完美的执行,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也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作为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应当针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效率,制定行之有效的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解决图书馆现存的安全问题,解决图书馆现有威胁,更新图书馆互联网技术,完善图书馆网络管理制度的风险控制与预防。针对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者还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和承担,才能为图书馆网络事故找到责任的承担者,加强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效能,增强图书馆网络安全制度的落实。
3.3 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信息资源的专项收集
设备的陈旧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资金有限,不能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因此,针对课题的需求进行图书馆信息的专项收集,将有限的经费运用到最好的地方,实现经费的最优化处理,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个有利保护措施。针对图书馆的收藏和图书馆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资源的专项收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管理者对于图书馆信息的整合,实现图书馆信息的有效优化和部署,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表现。
?⑼际楣葑试吹淖ㄏ钍占?运用到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之中,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提高课题书籍的使用效率和整理,结合职业院校学科的特征和发展方向进行整理,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便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