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0:49: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非遗文化资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面子文化;消费类型;消费意愿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是一个非常熟悉且重要的词汇,面子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比比皆是,人们试图通过争得“面子”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因此,爱面子是中华民族人际交往、消费活动中的一个特色,“面子”是解释中国人诸多行为的关键;面子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意愿,成为提升中国人消费意愿的有力引擎。
一、研究假设与设计
中国人在消费方面受面子的影响更为突出,这种独特的面子文化对消费意愿的影响受到了更多营销学者的关注(张新安,2010)。美国传教士AuthurHSmith(1894)较早对“面子”进行了研究,他提出“面子”是中国人的第一性格, 其潜在力量既无可否定又没有规则可循,只能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常识来替换。就消费意愿而言,本文依据江林和马椿荣(2009)的研究,将其具体细分为消费总量、消费类别、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其中消费档次分为高、中、低三档。就消费类别而言,在借鉴李培林(2009)关于消费支出的分类标准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统计局所划分的8大消费支出类型为基础,将消费类别划分为食品、服装、居住、美容/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杂项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旅游、人情支出、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并重点关注面子文化与汽车、住房、奢侈品等商品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因此,本如下假设:
H1:面子文化对消费者的消费总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面子文化对消费者的消费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面子文化对消费者的消费档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面子文化对高档消费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面子文化对中档消费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3:面子文化对低档消费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面子文化对不同消费类别商品的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面子文化对(1)食品、(2)服装、(3)居住、(4)美容/保健、(5)交通通讯、(6)文化娱乐、(7)医疗、(8)杂项、(9)教育培训、(10)旅游、(11)人情支出、(12)电子产品、(13)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面子文化对汽车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面子文化对住房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面子文化对奢侈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搜集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面子文化对消费意愿的影响,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国内年龄在18岁以上的家庭用户。本文主要采用Qualtrics在线调查软件和纸质问卷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此次调研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共发放问卷1 6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 38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644%,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见表1。
(二) 研究工具与测量
1.面子的维度与测量。借用李洋(2010)给出并经过验证后测量中国人面子的量表,本文对面子进行维度划分与测量,该量表如表2所示。
2.消费意愿的测量。本文参照江林和马椿荣(2009)的做法,采用一般经济学的做法,将消费意愿操作化为4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类别、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对于消费总量意愿和消费类别意愿的测量,用被测样本家庭近一年的实际消费支出状况来反映其消费意愿。具体来说,如果某个家庭为购买某一类产品的花费越大,就说明其对这类产品的消费意愿较强。消费档次意愿具体指以家庭为单位打算购买高、中、低档产品/服务意愿的强烈程度,消费时间意愿具体指家庭尽早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服务意愿的强烈程度(见表3)。
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主要采用SPSS 20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对有关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问卷信度及回归分析,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其中,通过回归分析既可以验证面子文化与消费意愿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区分面子文化对不同类型产品/服务消费意愿影响作用的强度,这主要依据标准化的Beta系数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4。
在表4中可以看到消费总量、消费时间与消费档次(高、中、低)各自回归模型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022、0004、0055、0008和-0001,消费类别食品、服装、居住、美容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杂项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旅游、人情支出、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及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奢侈品消费等各自回归模型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153、0162、0151、0151、0180、0171、0018、0096、0005、0201、0178、0097、0060、0087、0078、0073。需要说明的是,回归模型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值都较小(都小于021),但本文旨在探索面子文化与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未将其他影响消费意愿的变量(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及社会阶层等因素)一并放入回归分析。因此,尽管该值较小,但仍能接受。此外,消费总量、消费时间、消费档次(高、中、低)、消费类别和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及奢侈品消费各自的D-W值均在2左右,这说明所有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现象;各自的VIF值均小于11,说明所有回归模型中各自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所有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总体来看较好,可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自变量的系数统计显著性。
从表4中可以看出面子文化对消费总量和消费时间方面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和H2成立;面子文化对消费档次中高档商品和中档商品的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面子文化对低档品消费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31和H32得到支持,而假设H33没有得到支持,假设H3得到部分支持。面子文化与服装、居住、美容保健、交通通讯、旅游、人情支出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假设H42、H43、H43、H45、H410、H411、H412等得到支持。但是,面子文化对食品、文化娱乐、医疗、杂项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影响不显著,也就是假设H41、H46、H47、H48、H49、H410、H413没有得到支持,假设H4得到部分支持。面子文化分别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奢侈品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5、H6、H7均得到支持。
三、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面子文化对消费总量、消费时间、消费档次意愿的影响。面子文化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总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子作为一种符号资源是中国很多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消费者在通过消费多样化的名牌产品而提升自己的面子,这就在不经意间增加了自己的消费总量,进而促进了社会消费总量的实际上升。在消费档次上,面子文化对于高档产品和中档产品的消费意愿的影响很明显,消费比别人高档的商品更能提升自己的面子,这就助长了消费者对中、高端商品的需求。对于低端产品的消费,面子文化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这是因为低端商品对消费者显示“面子”具有副作用。在消费时间上,面子文化对于消费的时间偏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面子文化引起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并促使消费者在尽可能早的时间节点上购买能充分展示自己“有面儿”的商品。
第二,面子文化对消费类别意愿的影响。在消费类别上,面子文化对于更能体现自身面子的商品类别(如服装、居住、美容保健、交通通讯、旅游、人情支出和电子产品等)的消费影响更加明显。对于服装类商品而言,很多消费者宁可吃的差一些也要穿的体面些,通过穿名牌衣服来给自己挣得面子,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在旅游方面,你在省内游,我出省游就感觉要比你好很多;你在国内游我出国游,我就比你感觉良好。在日常用品中,还有类似美容保健等的消费受面子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面子文化对于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不被支持,在医疗、家电等方面的影响也很小,这既与消费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又由于这些消费大多数是私密的消费,没有炫耀的必要。家用电器的消费受面子文化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由于家用电器的功能基本相似,加之家电的普及也使其失去了进行攀比的功效。在特殊消费品上,诸如住房、汽车、奢侈品等能给足人面子的商品非常吸引爱面子的消费者的青睐。在面子文化的影响下,人均收入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靠前的中国消费者现已成为全球奢侈品购买量排名靠前的消费群体,作为特殊消费品的住房、汽车等商品最大限度地迎合了这种爱面子的消费行为。
四、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选择问卷调查进行消费意愿的测量,没有在现场情境下进行,如果能够进行现场情境下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其次,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样本范围的代表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三,除了本文所涉及的因素外,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还有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及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这些方面尚未有涉及。因此,后续的研究除了扩大消费者的研究范围,还应重点从宏观层面探究消费政策对消费意愿的影响,以使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A.H.Sm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ew York: Fleming H.Revel Company, 1894:16.
[2]张新安,厉杰,马源.中国人的面子消费观与身份消费行为:人际影响敏感度的中介作用[J].营销科学学报,2010,6(4):14-28.
[3]江林, 马椿荣.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23(3):57-60.
[4]李培林.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N].光明日报,2009-01-20(005).
[5]李洋.面子文化视角下时尚消费的实证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21-22.
(一)含义。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是第一资源。它包括数量(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两个方面,其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使之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及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高增值性。如今,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二)特点。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人力资源有如下显著特点:1、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人能通过努力学习等积极的行为,使自己的劳动能力大大增强,并通过积极劳动,在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达到自我强化。2、再生性,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与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等)不同,可以进行多次开发,具有自我补偿、自我更新、自我丰富、持续开发。3、社会性,人力资源处于特定的社会和时代中,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反映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法。
二、“非遗”工作中的人力资源的现状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散落在民间,是人类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民众在历史发展中、在特定的生活和活动区域中自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民间自主行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抢救、研究、保护、开发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必须用“人”来推进、完成,尤其需要在市、县(县级市)、甚至各乡镇、街区等相对基层的单位建立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
据有关专家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非遗保护人才缺口在10万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百度”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或“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国家和各省一般都设置了相应的保护机构,并且一般都配有编制。据报载河北、陕西的省级非遗保护中心现有编制分别是15个、10个。但是,在相对基层的、一些大城市的各区和一些县(县级市),虽也有非遗保护机构,但一般都没有专门的非遗编制。如上海宝山区非遗保护中心,从网上公布资料看,此保护单位领导完全都是兼任的,成员也绝大多数是兼任。工作人员的兼职导致非遗保护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情况很普遍,这就亟需在不断稳定现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
三、加强基层“非遗”工作中的人力资源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提高非遗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亟需在“以人为本”(即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训理念下,依托各种培训资源设立和执行培训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有组织、分步骤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培训。
1、完善培训内容。
根据不同层次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1)对本单位新进工作人员的培训,由本单位相关部门组织,内容一般应包括:一是关于本级单位组织结构及与上、下级单位之间联系方面的内容;二是本单位工作职责方面的内容;三是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对本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针对不同专业技术级别的工作人员,运用“传帮带”的方式、通过专题科技交流或派出进修等培训方式,使其扩大知识面,精通专业技术,培养组织管理能力。3)对有培训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要强化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知识、技能。[论/文/网 LunWenData/Com]
2、完善培训实施机制。
①建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深入研究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特点和非遗工作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汇集培训所需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内容丰富、灵活性强的培训信息系统。②建立科学的培训决策机制。在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计划、类型。③建立合理的培训执行机制。选优秀教师,及时收集对培训的意见,并采纳其中的合理化建议,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葵子咖啡,就是这样的一个去处。 她是文艺青年才华初展的舞台,她是背包客旅程中的驿站,她更是文艺青年们独属一片天地的私家院落。
葵子咖啡位于磁器口的横街,下宝轮寺正对的小巷,那个有葵花盛开的柴扉小院便是。
最初知道葵子,源于厮混在豆瓣。因为葵子经常举办的各式活动,被重庆的文艺青年们所熟知。在刚过去的五月,川美学生原创作品展便在葵子举办,那是一个把梦想安放在葵子的活动。
也许你还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有一些作品,却暂时还无法叩开展览馆的大门;也许你刚刚和朋友们捣鼓出一部小成本电影,无法登上大屏幕;也许你会弹唱些歌曲,仅仅想把他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葵子正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舞台给每个有梦想的人。葵子狭长的院落就是一个天然的展览区,这里没有展览馆的宽敞明亮,但充满生机,院落深处的池塘,鱼儿自由自在的游荡,背靠的篱笆上面,爬山虎努力地向上生长着,像年轻的我们。葵子的放映室,大家可以席地而坐,静静地观看,为电影里的某个情节,悲喜一场,然后互相讨论。在葵子院落的长桌前,你可以随意的操起一把琴,尽情歌唱一曲。
当来自川美学子们的作品,一字排开,摆放在葵子院落的时候,区别于展览馆,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你会感觉那些美好的作品,也成为了一处静物,本来就存在这里一样,万物融于这一片天地。
葵子的主人小静与葵子的相遇,称得上典型的一见钟情。
那是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的事情,刚从拉萨回到重庆的小静,一个刚刚结束旅行的人,刚好遇到另一个准备开始长时间旅行的人。于是,小静接手了葵子,成为现在的主人。
葵子对于小静的意义,既是旅行归来的故乡,又是沉淀下心情,读书、养猫、种草,回归生活的田园。小静说过,她的生活现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平时,呆在店里打理生意,或与朋友相聚;而另一种,她会继续上路,去遇见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
由于长时间旅行的缘故,葵子自然保留了很多旅行者的痕迹。葵子由一个院落和四件房间组成,进入院落的一面墙壁上,贴着这些年小静在路上的点点足迹,拉萨、林芝、尼泊尔……旅程中的陌生人。在靠近吧台最近的房间,正中间的那只大木箱,是不辞辛苦,从拉萨运回来的;而放映室的地毯,则来自尼泊尔;无论桌上的小物件,还是墙壁上挂着的摆件,都来自五湖四海。就连葵子里那几只可爱的小猫咪,也都是流浪而来,最后把这里当做了家。
在山城重庆,古镇磁器口,嘉陵江边。陌生人在这里相遇,无须防备,几杯酒下肚,就尽情谈起旅途中的人和事;或者你可以找到老板娘,她会说起在一个偏远的乡村过年,与乡亲们跳舞的欢乐,夜里,能感受到“雪白的马齿咀嚼青草,星星在黑暗中咀嚼亡魂”,以及在泰国广场的夏夜,听乐队演出的等等美好往事。
喝醉酒的人们,美美的睡上一晚。明天,继续上路!
而对于更多身处城市喧嚣的人们,葵子又是一片难得的私人院落时光。
磁器口的葵子,可以算做了城乡结合部。顺着嘉陵江江而下,是高楼、人流、车流让人挤压窒息的市区;顺流而上,则是空旷的庄家地、农耕时代、星垂平野阔的田野。
葵子有重庆难得的类似四合院结构,像回到儿时故乡的院落一样。两边的楼房把葵子围起,上面是小市民的家庭生活,下边则是小资或者文艺青年的田园生活。偶尔有野猫,顺着篱笆,翻到楼上,仿佛是把两种生活串接。
在葵子,点一杯新鲜的咖啡或茶,或者逗猫赏花、聊天思索,看书看碟,用免费的WIFI更新微博;或者在雨天,来葵子听听雨打芭蕉;或者在每周五、周六,看一场免费的电影,亦或者带上你的原创及旅行中带回的趣物免费展卖,都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
1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表现在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曲艺、民歌、语言文字习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坠子、豫剧、各地方言中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深刻的“广泛性”。如河南的豫剧,其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类方言语音、词汇的广泛运用,唱词、念白等多具有口头表达性,使其在文艺表现上更具地方特色。
从河南省第一批非遗文化名录来看,涉及语言文学类的就有18项。如虞城县花木兰传说、汝南县梁祝传说、泌阳县盘古神话、武陟县、西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等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还有辉县市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卫辉市关于柳毅的传说,济源市关于邵原创世的神话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南阳市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灵宝市关于皇帝的传说、长葛市关于葛天氏的传说、濮阳县关于帝舜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对现代人民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蕴涵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审美等领域,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语言文化类非遗文化中,方言占据重要地位。如豫剧、河南坠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础上。
2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确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丰富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从以方言为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文化形式进行多方面记录和归类管理,以便于继承和创新。总的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归档概念不清晰,范围不明确。在实际传承与保护中,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的正确理解,未能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确归档范围。[2]
2.2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规范,工作机制被动,与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协同机制欠缺。
2.3 缺乏规范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评定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纳入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前提。尽管当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遗文化档案保护政策,但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还未全面执行,特别是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4 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重视不足。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档案管理,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也未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使得归档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2.5 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安全性较低。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保持条件较差,以铁皮柜为主,缺乏防火、防盗、防霉、防水、防虫等,有些地方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有的缺乏备份,电子档案一旦丢失,其损失难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滞后,缺乏专业性。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其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多样化管理,如何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数字化宣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提升非遗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3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原则
针对学术界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讨论来看,王云庆提出“做好非遗文化档案管理,应从建档上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以分级保护、优化利用为基本原则”;[3]孙展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应‘依项建档、分级建档和抢救性建档’”。[4]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实际,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3.1 统一领导。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政府要发挥自身协调作用,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如针对当前重复建档、档案工作评定标准不一致,缺乏统一领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门协同解决。
3.2 分级管理。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采用全部移交给档案机构进行保管并不现实,一方面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现有档案机构人力、物力条件有关。因此,从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归档上,对于濒危资源要归口于档案机构,对于衍生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应根据分级制度进行归档管理。
3.3 依项建档。对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在保护与档案管理上,应该根据“项目”划分,进行归口管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两类划分,一类是民间传统文化,如语言、音乐、文学、游戏、礼仪、神话、建筑艺术等民间文化形式;二类是基于“文化空间”的各类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等。[5]要根据各项目独立设置,明确档号,科学编制。
3.4 真实完整。坚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保证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价值的重要原则。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归类管理中,确保非遗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
4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流程
4.1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收集。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在档案收集上应该拓宽途径。一是开展档案征集。由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来源广泛,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要从征集公告、田野调查中主动收集;二是做好档案接收。特别是协调好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与非遗文化档案馆的对接,完善非遗文化档案保护与保存体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别是对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要从考证、挖掘、整合中发现,加强保护;四是接受捐赠。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归属关系上,尊重个人意愿专藏妥善保管,并对捐赠者奖励;五是有偿购买。通过平等协商,从非遗文化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并存档保护,对于重要的非遗文化档案,要科学鉴定,保障档案的价值。
4.2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整理。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要从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中,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提升档案材料的系统性、条理性,为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如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档案管理中,注重档案形成时间、档案形式、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民间文学、传说、故事、谚语等形式进行归档整理。
4.3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鉴定。根据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特点,从鉴定方法、标准、原则等方面,确定其价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种类繁多,对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况,要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鉴定,为做好档案管理把好关。针对不同载体档案的特点,从保管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微博环境 推广路径
一、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徐州市作为华夏九州之一,两汉文化发源地,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孕育与成长,源远流长。相比其他地区的“非遗”,徐州市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
(一)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徐州市非遗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属于保护范围的语言文字、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曲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十余大类,共计101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43项。从数量与种类讲,在江苏各地区中名列前茅。
(二)植根乡土,深入人心。
我市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无论在价值观还是呈现形态上都与大众有密切联系。它蕴含着深刻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征。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邳州等地,“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并多以传统手工技艺的形式存在,而在某些偏远的山村,“非遗”多以民俗文化、民间音乐等为主。
(三)知名度高,特色鲜明。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徐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非遗”项目,如徐州剪纸、徐州柳琴戏、徐州香包、沛县鼋汁狗肉制作技艺等。徐州市的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徐州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列入史书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几百次,这种地理环境形成本地独有的尚武、粗犷、豪迈又重情重义的徐州地方文化形象。这一切在徐州市的“非遗”资源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徐州市的“非遗”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多表现出本地特有的热情奔放、不拘小节,如邳州跑竹马,表现金人在受到宋军追击时,迷惑宋军,布阵逃跑的情形,属于战争文化融入百姓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它节奏欢快,明亮高亢,队形变换多样,动作夸张,这在江苏的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
徐州市“非遗”资源在新时期的传承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非遗”资源的推广度不够,人们的认同度不高,对于本地的“非遗”文化不感兴趣。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保护过程中的错误观念,如功利主义倾向,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冲击,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政府缺乏保护热情,等等。我们调查发现,尽管我市在徐州市民俗博物馆集中设置了非物质文化展示专厅,但是,展示内容较单一,局限为剪纸、风筝、纸塑狮子头等几个品种;而几次以推广民俗文化为目的的“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到最后往往演变为纯粹的商业贸易,如徐州香包变身为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制品,剪纸技艺完全为各种简单而廉价的剪纸产品所取代,而徐州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技艺的区别之处被完全忽略。这种“非遗”资源推广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非但无益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反而会泯灭“非遗”文化本身的特点,导致其日趋衰落。
其二,表现形式已日趋落伍,文化内蕴挖掘严重不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丰县糖人贡为例。丰县糖人贡是以白糖为原料,用模具注塑的糖塑艺术品,是传统丧葬祭祀礼仪的重要载体。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延续下来的丧葬习俗也慢慢开始变化,程序越来越简单。再加上制作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较低,而且手艺往往不传外人,高门槛、低收入,造成糖人贡从业人员锐减,现在糖人贡艺人已为数不多,目前从艺者仅有10余人,糖人贡也几乎成了一种象征,面临濒危和湮灭。出现这种濒危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指出,丰县糖人贡能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绝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制作技艺,而是由于它反映出四省交界地区在祭祀方面的独特风俗,而这种非常独特的祭祀风俗正是儒家孝道的民间表现形式,同时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相关思想,其中的“抢贡”风俗体现了人们对生命传承的看重,我们甚至可
挖掘出其内蕴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思想。遗憾的是,近年来虽然市政府对糖人贡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但是其相应的文化底蕴还发掘得不够,如果我们将眼光完全停驻在其制作技艺与民风民俗的表象上,则随着新时期丧葬礼仪的日益简化,丰县糖人贡也将彻底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其三,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网络载体的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与活态性传承的非遗文化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非遗的延续手段被称为“动态传承”。它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学习相应的技艺,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谈得上传承和延续。但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在不断变迁,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人,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停变化。当一个社会的大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非遗”是无法置身事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非遗”是一种受制于人的主观倾向的文化模式,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跟网络的确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彻底转变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模式,那么它在网络化全球化为生的今天只会日益没落。
二、挑战与机遇:微博为“非遗”的推广提供新思路
微博时代的来临,深刻影响社会生活,非遗文化身处其中,也难免受其影响,我们认为,尽管微博与非遗文化之间存在某种隔阂,但它仍然为非遗文化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负面影响:“微”文化对非遗文化的解构。
微博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形式对于包含传统文化在内的社会主流文化存在解构现象。传统的媒介文化,由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彼此的局限性,很难实现公众之间信息探讨的互动性。微博则为大众的参与提供了平等性和开放性,社会公众在共建主题过程中实现言语的狂欢。全部的发言者从“文化批判的大众”转化成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广大公众以参与的姿态对个人利益进行大胆表达,实现言语的狂欢。正是由于微博在根本上扭转了我国长期存在的话语体系的单向化、正统化倾向,所以微博在诞生之后短短几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覆盖。但是与此同时,微博所传播的大众文化也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媚俗主义的倾向,一些恶俗的网络语言充斥其间,这种话语体系的庸俗化潮流对于社会主流的话语体系存在严重的解构主义可能。而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流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微博在不经意间对于“非遗”文化构成了某种不利的因素。 另外,微博乐于传播新鲜社会现象,这就与反映传统民风民俗内容的“非遗”文化存在隔阂。“非遗”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能以物质形式固化,只能依靠口传心授,因此“非遗”的传统制作技艺都是靠师徒之间的教授完成传承的,而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样式通常表现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可固化的信息,要让非遗文化依托微博得以推广,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正面效应:利用微博载体推广非遗文化。
微博传播形成微博事件的放大效应,具有以小博大的能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遇。微博的影响力惊人,而徐州市作为一个公认的慢热型城市,群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不够,在这种境遇中,微博的小中见大即迅速放大社会事件的影响度的功能,使得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社会新闻进行广泛传播,甚至可以影响大众心理,引导社会舆论。在徐州市非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年龄层次的群众使用微博的情况都非常常见,在“您多久登陆微博一次”的问题中,有92%的人回答:每天登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24小时登陆其微博账号。微博的广泛使用及其形成热点聚集效应的特点,为我们利用微博来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注意到:在“若微博等一些媒体方面对‘非遗’进行宣传,你是否会去关注”的问题中,有接近79%的人给予了肯定回答。联系到每年的“非遗”保护日,政府进行的宣传工作不可谓不多,然而,由于他们选择的载体多为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而这种传统平媒阅读的受众是远远无法与微博相比的,政府忽略的恰恰是微博这一载体,以至于市民缺乏关注度。如果我们在政府的官方政务微博或是“非遗”宣传专项微博推介各种非遗资源,那么其受众必然是呈几何状上升的。
三、微博环境中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实践路径
(一)借鉴微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式,适应“微”时代,创新“非遗”文化本身的话语体系。
微博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其“微”,新浪微博只允许不超过140字的内容,迫使微博的传播者只能将全部思想凝练在100多字中,这就直接形成了微博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特点,它不适合过于深刻的思想表达,而这种语录体式、碎片化的即时表达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同时,微博表达形式的简单明了符合百姓的“草根文化”的价值认同,微博的草根性必然带来大众性文化传播,而这些文化的表达方式更贴近人性表达与人文关怀。因此,老百姓热爱微博,热爱的正是微博所适合传播的那部分大众性流行文化。
非遗文化所凝聚的是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文化本身的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是相对确定的,不适宜过多调整,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微博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简洁化与草根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创新非遗文化本身的话语表达体系,以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变化。在话语表述上,要更加简洁明了,摒弃那些琐碎的、长篇大论式的话语模式,而关注最能体现其精髓的那部分内容;在内容上,要展现出其大众化、草根性的一面。“非遗”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很难进入“庙堂之高”,它本身是完全贴近生活、贴近草根的,但是在长期的流转过程中,为了对“非遗”资源进行保护与推广,总是需要先进行整理与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学术性的一面,在话语体系的创建上,也偏学术性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认为,要在微博上推广“非遗”资源,应完成学术语言到生活语言的转换,因为生活语言更符合大众认知水平,更多地遴选那些能体现“智”、“意”、“情感”类的话语。
(二)挖掘徐州市“非遗”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剖析其内蕴的合理精神,并适当地赋予其新的涵义。
“非遗”文化能传承至今,除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之外,还在于它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很多情形中表现为一种朴素但合理的价值观与伦理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某些表现形式已逐渐落伍,其适用范围慢慢缩小,然而其内蕴的合理的价值观念与浓厚的人文关怀却使得它能够历久弥新。诸如民间口头文学、曲艺、音乐等传统表演艺术及大量的民间礼俗、庙会、节日活动等仪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朴素的人生道理,无论时展到何种地步,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永远不会消失,而这也就是非遗文化能够一直传承的最根本原因。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也许包括非遗在内的某些传统文化样式已经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但是如果我们能揭示其最本源的涵义,则很可能会被其蕴含的朴素而科学的价值观念感动,因此,要赋予非遗文化新时期的特征,就必须保持其本源内容的确定性,同时要挖掘出其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美好、善良、智慧的一面,这就是韩国的泡菜制作技艺及中国的珠算技艺可以成功申遗的秘诀所在。
“非遗”文化在产生和发展之初,往往与人们的民间信仰、祭祀占卜、祈福避灾相关,而在之后的流转过程中又往往会发展出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操作仪式的流程也有较大区别,发展到现代社会,可能其原初的意义已经少有人知晓,而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仪式本身。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家级“非遗”——端午节,多年来人们对于端午的记忆仅限于吃粽子、赛龙舟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事实上端午最初是以祛病消灾、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形象出现的,吃粽子主要是时令需要,而赛龙舟的竞技意义已经超越端午本身的纪念意义,至于纪念屈原大夫只是湖南部分地区的局部风俗,从整体上讲,端午的祈福祝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初意义已经荡然无存,端午整体的文化形象遭到损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寻隐藏于种种繁琐仪式后的非遗原初的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赋予传统的文化内蕴新的涵义,进行全新的诠释,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会过时,而其内蕴的合理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我们对端午节的节庆意义重新进行诠释,就应强调其祈求健康长寿、防病祛病、顺应时令的一面,并且可以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国防治非典、禽流感等大规模的防疫活动,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涵义。
徐州市的非遗文化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文化内蕴的开发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微博固然不可能对非遗文化进行全景式展现,但是如果发掘出其合理的人文价值,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展现精髓,让其焕发生机。 (三)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适合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工业化时代
人们对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反而产生了厌恶情绪,出现返璞归真的心理倾向,这为我们推广非遗文化提供了契机。我们注意到,窑湾古镇的绿豆烧、甜油制作工坊总能吸引大量游客,人们对于纯手工制作的绿豆烧酒与甜油有特殊的好感,设想如若我们抛弃绿豆烧的核心竞争力“纯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打造”,那么游客对其新鲜感将荡然无存。因此,针对传统的手工技艺、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擅自更改,而应保留其流传下来的最原生态的那一部分。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微博受众的年龄层次偏低,年轻人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类似徐州柳琴戏、徐州梆子、徐州琴书等这些多以方言表述的民间艺术及多展现喜字、窗花、古典传说的徐州剪纸,如果通过微博传播的仅仅是这些内容,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解决的办法在于让传统技艺制作出新产品,让民间声乐艺术展现新生活。近年来,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对于非遗表现形式的创新进行了各种尝试,也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三名大学生以珠江三角洲沙门地区的国家级非遗沙门民歌搭配街舞,让民俗专家都拍手叫绝;荆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楚式漆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纹饰闻名于世,楚式漆器的传人们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创新制作了灯具、名片夹、笔筒等文化用品,受到了市场欢迎,在传承、推广非遗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徐州市的非遗资源在创新形式方面还有多种可努力的方向,以徐州剪纸为例,表现内容不能仅限于喜鹊登枝、双喜字等题材,可以从水乡风情到壁画、从静物到人物,将画所题材大大拓宽。又如徐州香包,它之所以能从全国种类繁多的香包制作技艺中脱颖而出,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将刺绣文化、养生中药、中国十字结文化融为一体,具有相当的独创性,目前在表达形式上既可以从香包的刺绣题材入手,展现现代生活,又可以从香包的实际用途出发,将香包用于钥匙链、汽车挂件、钱包、项链、摆件等物品上。一方面把传统技艺完整地保护下来,延续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更适合微博受众的心理需求。
(四)整合多种传播载体资源,构建以微博为平台的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徐州市“非遗”文化推广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特产;品牌化;非遗文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温饱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设计随之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本就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然而中国当代的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仍在不断进步,创新性仍在不断提高。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当代商品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视觉传达媒介,必然是日益受到重视。产品包装设计是当代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以适应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的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需求为中心,[1]把对商品的运输、保护、促销等功能的需求逐步演变成对包装的文化、品牌、安全、环保的需求。[2]那么,21世纪的产品包装如何在新时代激烈市场竞争中,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呢?
近年来,许多设计师开始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之所以借助非遗元素来增加包装的吸引力,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非遗文化的进步,一些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传统非遗文化研究方面,随之,非遗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界的青睐。中国设计师意识到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也应该越来越趋于本土化。并开始在设计过程中挖掘中国非遗文化精髓,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个性乃至当前流行元素的碰撞点,形成我国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因此中国设计应该结合中国独特的传统非遗文化理念,做到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尊重和崇尚,同时结合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才能走在设计的前沿,在世界设计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发源于我国深厚历史文明土壤的设计,特别是表现在地方特色产品包装上。尤其在市场化的今天,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追求地方特色产品包装的色彩印象、触觉感受、材料质地等,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产品的包装与产品交流互动,以及了解品牌背后的地方非遗文化内涵。因此现如今的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也该抛弃原有的华丽与喧闹,表达一种含蓄而内敛的非遗文化精神,追求一种超物质的恬淡且深沉的境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他们需要通过赏心悦目的包装购买包含在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3]
在国内,虽然地方特色产品已不是特产行业中的新兴行业,但其包装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环节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以市场上“非遗文化宝库”平遥古城特色产品为例进行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平遥古城特色产品包装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在非遗文化运用方面,当地许多特色产品包装设计还有所欠缺,元素选取也与市面上其他地方特色产品大多雷同,对于当地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非z特色文化利用和表现也不够,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品牌小、杂、散、乱,设计简陋粗糙,没有统一的视觉识别元素;结构单一,没有地方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没有创新和突破。许多包装华而不实,浪费材料,缺少生态意识;现有的许多包装仍然停留在单体包装的阶段,没有形成系列化的规模,当地的特色产品在包装设计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系统性的运用原则,因此也未能展现平遥古城的地方非遗文化精神。
在非遗文化元素运用方面,如图1的创意婚礼茶包值得我们学习。茶包巧妙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元素,“帧庇氩璋的使用场合相呼应,并且设计了在开合的过程中茶包会自动掉落的互动,增加了趣味性。再如图2的玉林茶泡包装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林茶泡的传统制作技艺工序作为纹样设计在包装上。不但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包装的产品是什么,还通过包装上的纹样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感觉物超所值。
在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方面,台湾的一个设计团队所设计的“芹壁”系列包装,值得我借鉴学习。他们为位于台湾妈祖外岛的芹壁村量身打造了一套包装。将当地特产结合当地丰富的海洋文化与闻名遐迩的关东花岗岩石屋建筑制作出一套包装。其中还包含了一本介绍当地景点与历史的图画书《芹壁世纪图》。并且他们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年轻族群与背包客,产品分量较轻的石屋组合包装;另一类则是针对年纪较长可供送礼需求的长盒型包装,产品分量相对较多。且所有包装秉持三大原则:一是一体成型,二是节省纸材,三是可堆叠。
国内关于品牌化的产品包装也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三只松鼠”坚果系列包装。该包装在纹样、颜色以及盒型的选择上都是恰到好处,与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既能体现出自身产品的特性也迎合当下大众消费的趣味。图案设计也紧跟时代潮流。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产品视觉形式要素体现出统一的形象特征。[4]包装纹样的选择和品牌的标志也交相呼应。这样一款适合产品的系列包装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档次,也可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大产品的销量。
总之,面对现代设计发展趋势,我们要明白市场是当代设计的驱动力,它是最现实也是最多变的。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帮助产品想方设法占领市场。我们要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在整体上提高中国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魏光辉.论设计语言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表达――以月饼包装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0.
[2] 张永年.浅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包装工程,2003(05):98-9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各类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以及使用的相关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文化空间等。可以说,“非遗”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会史,但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非遗”都慢慢被遗忘,遭到破坏,面临着无人传承的严峻形势。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必须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将“非遗”记录下来,逐步实现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运用影像记录实现对“非遗保护”的可行性
(一)符合对非遗保护的真实性要求
影像是采用摄影设备与感光材料来记录拍摄对象,从而形成具体的视觉图像。这种物化的图像更加直观、逼真,便于人们理解与接受。正是由于影像带有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世界通用语言”。
(二)影像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无形性,因此,需通过相关物质媒介载体来实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而影像具有物质性特点,能够长期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永久性”,进而得以保护与传承。同时,影像的可复制性,可以复制出很多非遗文化的范本,便于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给大众,让人们了解到相关非遗文化,树立起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实现对其的保护与传承。
(三)影像的“虚拟现实”特征可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在场性
在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认为纪实性是其本质特性,而虚拟性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根据长期的实践证实,影像既能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实,也能再造一个虚拟的“现实”。也就是说,“看到的才是存在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性随着影像的诞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影像记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根据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存在的状态进行“复原”,甚至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其在现存时空中的存在状态,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二、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原则
(一)完整性
影像记录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这有两层含义:一要体现出该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二是要充分体现出非遗项目内容的完整性。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是指它是由很多具体的文化事项组成的。在保护具体的文化事项时,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与生命特征。除了要保护非遗项目自身及其外形以外,更应重视此类文化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众所周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文化均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各种文化并非凭空出现的,都有着相应的地理、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也是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项目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向观众介绍、表现此类非物质文化项目所形成与存在的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环境。此外,对非遗项目的内容要拍摄完整,确保内容全面,无遗漏,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二)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一般要求为实拍,但对于特殊情况可采用“复原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段进行弥补。这是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也是影像记录非遗文化项目的关键原则之一。简单来讲,在拍摄时必须真实、客观地记录非遗文化中的人物、行为、声音等,确保其“原生态”特点。若稍有任何贬损、粉饰,或者掺入虚假成分,都会让该非遗文化项目远离本真样貌,也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傩文化在繁盛时期也传人东亚邻国,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2]。若在拍摄过程中,随意改变某个动作,或从现代审美角度加以修改或美化,都会让傩戏丧失最本真性的东西。
(三)客观性
这是对影像拍摄者与制作者的要求,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拍摄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要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二是影像后期制作者也要在制作过程中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不要将个人的喜恶带到拍摄与制作过程中,要真实、客观地记录相关非遗项目。同时,还要最大限度保留该非遗项目的质朴性与原生态。任何和表现内容无关的东西都要隔绝在画面以外,确保环境、主体及陪体间的协调,着重突出内容的自然性。解说词也要遵循客观原则,不能掺入个人感彩。
三、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由于缺乏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组织管理,造成工作责任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上级管理机构,以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部署与组织协调。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管理机构,负责将影像拍摄、后期制作、资料整理与保管、传播等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监督。同时,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期促进非遗文化影像记录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影像记录水平
拍摄者与后期制作者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文化项目影像资料的艺术审美水平及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与高校合作,培养出更多专业化人才。同时,要注重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学习活动,重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拍摄手法及技巧,后期制作方法等,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记录水平。另外,要让创作人员深入到传承人群中去,要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感知“非遗文化”,或邀请“非遗”研究专家参与拍摄工作。这样才能探知“非遗”项目的文化之根。
(三)重视对“非遗”影像资料的保管与合理利用
首先,要将各类非遗影像资料分类、编号,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化、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基本类别。然后,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完善相关影像资料的档案信息。其次,要改善影像资料保管环境,调整档案室的温湿度,做好防虫、消磁、防腐等保护措施,避免影像资料遭到破坏。再次,要合理利用这些非遗影像资料,使其真正发挥出文化传承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复制、拷贝、备份,或直接用光盘、磁盘保存,并上传至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非遗文化,领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辈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象征着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精神。因此,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非常重要。影像数字化记录非遗项目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起点。因此,我们在做好影像记录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其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0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传承 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研究还较为肤浅,对于高等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而言,对其研究应该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从学校的总体重视程度,到教师的教授,再到学生的学习等各个环节,都不能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也不能满足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共课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渊源悠长,其中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并且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与实践的形式;形式多样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知识体系,以及民间传承下来的各种各样能工巧匠的绝技、绝活,还有千古传承文化工艺、实物与文化场所等。可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在世界位居前列。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
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态和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之多且独具中国特色,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所难以媲美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方面:1.口头传承。是以语言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口传民间文学、口传语言文字、口传濒危神话谣谚故事等;2.表演艺术传承。是以音乐、舞蹈、戏曲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民间地域性很强的曲艺、音乐和舞蹈等;3.民俗传统。是以民间活动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礼仪、节庆和游戏等;4.天象干支传承。是以天、地、人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天文、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5.手工艺技能传承,即以美术手工和制作技艺等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6.各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区域等。
(二)高校公共课程教育应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我们仍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改革,这对高校教育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之举。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是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处在全面深化的时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培养相关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课程改革
(一)公共艺术课改内容
高校需要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合其中,提高其所占比重。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推动力,亦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高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就要摆脱传统的教学体系结构,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永久传承下去。
从教学内容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供给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教学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让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能够更直接地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代文化和人民需求融为一体。在传统课程中加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会提升学生的感知力,而课程中的互动模式也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传统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融可以突破文本形式教学的障碍,且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要向学生宣传公共责任,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和各个学科相融合,针对不同的情况,各个学科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课程,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效传承。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要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课程效果也不同。文化教育能够增强民族归属感,使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完善。地方文化特点可以引导出学生内心的自豪感,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基础。
(二)公共课程的改革目标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程水平整体提高,同时让优秀的师资力量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解,或者在课外进行相关内容的体验,以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
其次,在对非遗文化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放在首位,创新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展览,深入了解文化内容与文化现状,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高知识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多样性,要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公共艺术课程中涵盖的学科要保证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寻找机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天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公共艺术教育应该进行课程的创新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要将非遗文化产业发扬光大,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深深地印到每位学子的思想之中,落实到他们生活和学习的践行之中。
(注:本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艺术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拓展”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4010838)
参考文献:
[1]魏娜.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2014(8).
[2]田中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