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0:4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竞技体育的动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碳关税;低碳经济;竞争力;碳泄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194-02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入,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公平竞争为由,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诉求,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京都议定书》中部分经济大国不参与强制性减排可能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减排国家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即“竞争力”问题,二是非强制减排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即“碳泄漏”问题。因此,基于此两大合理性,发达国家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减排限额的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1 关于“两大合理性”的思考
“竞争力”和“碳泄漏”作为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两大理由,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并不完全成立。在低碳经济日益推进的今天,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较高的人文发展目标,而发展中国家身兼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双重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服务业、金融业为主要支柱行业的发达国家早已步入后工业时代,它们早将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也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的碳密集度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而碳关税的做法实际上是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承担同样的历史责任,抹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并且为发达国家的转移碳排放埋单。因此,从竞争力角度来看,即使发达国家在参与减排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必须承担的义务。而且,发达国家由于在低碳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减排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抢占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从而弥补先期的损失,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碳泄漏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在《京都议定书》诞生之初,碳泄漏已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根据污染避难所假定说的推测,碳泄漏有可能存在,但对于碳泄漏产生的效果是否明显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Eskeland and Harrison(1997)和Smarzynska and Wei(2001)等大量有关研究均没有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投资与环境规制标准差异之间的显著关系。IPCC在2001年及2007年的第三次、第四次评估报告中也指出对碳泄漏的研究是严格建立在各种假说的情况下,实际的碳泄漏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由此看出,那些认为率先推行减排将导致碳密集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的推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基于思维实验的结果。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即使存在一定的碳泄露,碳关税也并不一定是纠正碳泄漏适当的工具。国外许多研究都指出,碳关税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过度调节。Mckibbin W J and Wilcoxen P J.(2008)认为,碳关税的征收基础是贸易产品的内涵排放,可是影响内涵排放的因素很多,比如能源结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如何区分这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并不能因为不确定的碳泄漏而对贸易产品的内涵排放征收碳关税,这对被征税国家而言显然不公。
因此,无论是“竞争力”还是“碳泄漏”,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立足点都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发达国家能通过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低碳发展和减排行动,这将是解决可能存在的“竞争力”和“碳泄漏”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现实在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迟迟不愿将此付诸实践,特别是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尤为明显。相反,美国、欧盟等国却再三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实行减排行动,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行动计划》,再到哥本哈根大会、坎昆会议,这种舍近求远的态度难免耐人寻味。
2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发达国家提出并欲推行碳关税,并非表面竞争力受损,保护环境如此简单,其实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它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2.1 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让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陷入僵局,也让它们失去了曾经的战略优势,特别对于美国而言,美元乃至世界经济的霸权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推动未来经济的复苏,维护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就需要打造一个巨大的新产业链来拉动美国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群正是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并一同解决大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最好选择。因此,奥巴马政府上任伊始就在“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中,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的重点,意图通过新经济增长点来振兴美国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一反日本京都会议的常态,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而法国等欧盟少数国家由于掌握先进的低碳技术,也诉诸于打造低碳产业的竞争格局,争夺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2005年欧盟即建立起统一的减排框架,涵盖能源、钢铁、水泥、陶瓷、造纸等行业,其相关技术创新业也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虽然低碳发展的远景很美妙,但在低碳计划中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引发的可能竞争力问题对于这些正在考虑的发达国家而言却是非常关键的政治阻碍。正如吉登斯在《气候变化的政治》中所述:“所有的政府在调和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的矛盾时,都会面临大众支持的深层困境,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政府必须求助于一大批战略,同时尽力培育一种更广泛的行动意识。”因此,为了安抚国内传统产业及其游说集团的抵制,征收碳关税成为一剂良药。碳关税作为低碳计划的配套措施,一方面可以为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为本国企业获得类似于政府补贴或豁免排放限制的利益,为低碳推行保驾护航。
2.2 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根据目前国际上关于碳关税的实施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无可否认已成为碳关税的首要目标。碳关税的征收,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出口成本,制约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乃至国内经济的发展,从而缓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改变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也可以解决发达国家担心的由减排措施可能引致的碳泄漏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推行国内减排措施会导致高碳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重新分布,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受益。而如果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则相当于以税收方式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并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因此,碳关税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已。
2.3 转嫁环境治理责任和成本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的,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百年来污染和破坏的工业史上,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然而,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却先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转嫁环境污染较高产业应承担的减排成本,同时又提高减排标准迫使发展中国家向其购买先进的减排技术,并推出碳关税给予制约,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承担本应由发达国家承担的减排责任和费用。
2.4 增加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砝码
回顾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不仅是制定全球减排目标和机制,保障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会议,更是涉及各国核心利益,进行政治博弈的舞台。目前,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全球减排目标和机制仍在进行,未来博弈局势尚不明朗。碳关税的征收,可以帮助发达国家缔造低碳规则,从而迫使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气候谈判大会上让步,做出减排承诺,使发达国家免受利益损失的困扰。
3 结 论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是欲借环境保护之名,试图产生“一石多鸟”的政策目的。它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将气候问题和自身利益问题联系起来,并将其合理化,在当今的背景和时机下,却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从全球分工体系的角度来看,碳关税更是头脑国家掠夺躯干国家、推行新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虽然,碳关税的提出不可否认也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乃至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贸易歧视,更是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基础不牢固,自身低碳发展已经举步维艰,而碳关税的征收更是加大了其经济发展的难度,也歪解了低碳经济本该有的内在含义。
参考文献:
[1]谢来辉,陈迎.中国对碳关税问题过度担忧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10(4):135-137.
[2]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1):66-67.
[3]任烈.“碳关税”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J].中国财政,2010(8):68.
[4]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面对完善体制、构建和谐、转型升级、国际竞争的新挑战,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转型的环境,积极构建企业软实力,提升综合实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企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企业的时代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实践,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得到大幅提高。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破解了发展难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较长时期存在的企业结构散、市场秩序乱、管理水平低、经营效益差的状况。但是,认真分析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从历史层面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的特殊要求,政府长期给予大力扶持,甚至赋予相当的垄断地位。因此应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不完全是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垄断、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从现实层面来看,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在国际竞争中,除为数不多的企业靠整个行业的庞大资产积攒国际影响力、或靠国家背景走出去以外,真正靠技术和管理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在自身发展中,科技运用率不高、劳动力投入大、生产力低下,因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靠资金的大量投入和资源的过渡开发换取效益,导致产能过剩,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趋突出。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经济调控主要任务。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如可提高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模式。必须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主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优化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努力提质增效,创建创新型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率,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才能促进企业基业长青。
二、企业软实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
企业软实力主要指运用和整合硬实力的能力,“是企业主体通过对企业特定资源的占有、转化和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其构成要素或外部表现为诚信、知识、创新、品牌、形象、服务、文化、价值观等。
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规模扩张,而且包括结构调整、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管理模式、现代化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经济的数量规模型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理念升华,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在后现代社会,商标、知识、文化等不断地充实为企业战略性资源,企业能力也从获取资金、规模等有形资源向开发文化、价值观等无形资源转化。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引下,企业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企业软实力通过新的战略性无形资源的开发,并强调企业行为方式的转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建立起品牌、声誉等新的竞争壁垒,使企业竞争优势逐渐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产品的市场饱和、甚至产能过剩,单纯依靠注入资金和扩大规模等硬实力提升,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着力变革与创新,努力构建软实力,对内提高凝聚力、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硬件优势,对外拓展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同度,使软实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作用于企业硬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已经具备了充足的硬实力条件,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已经不可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长足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建设,使增强软实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硬兼施”,促进企业能力体系和结构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三、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引擎
在理论上,企业软实力和企业文化都是一种无形力量,那么企业软实力和企业文化怎么理解?企业软实力就是企业文化吗?软实力概念源于对文化影响力的研究,但软实力的内涵比文化要丰富得多,企业文化只是企业软实力资源中的一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并不都具备较强的软实力。同样,企业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和较强硬实力,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却不一样,根本原因还是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企业文化没有上升为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能不能提升企业绩效,要看资源利用的效果,也就是要看企业文化能否上升为软实力,整合企业资源的过程和能力如何。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软实力,只有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凝聚力、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才上升为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才能将全体员工的心与企业改革发展紧紧连在一起,才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的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培育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卓越的执行力。
国有企业在提升企业软实力过程中,需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良发好企业形象,加强企业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质量,增强创新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发挥精神超越物质的力量,构筑科学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积淀、提炼和升华,促进企业软实力提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
四、文化引领企业软实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为顺利开展企业工资基金大检查工作,使企业及主管部门在检查、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特对大检查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减人不减工资问题
挂钩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的原则不变。具体处理意见如下:
1.企业安排富余人员去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工作,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或单位成建制划归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应核减这部分人员的工资总额并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工资基数及合理调整效益基数。
2.企业联营或产品扩散以后,本企业派出职工(包括技术骨干)到联营企业支援工作,工资可由受援企业支付,从受援企业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工资总额列支。派出企业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相应核减工资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派出企业不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可以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3.企业多余人员在企业间(含企业与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间)开展劳务性输入输出,输入企业应按双方合同或有关规定向输出企业支付劳务费,其中用于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的部分,应从输入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输出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4.企业挂钩后,自行将内部某个部门、单位划出挂钩范围,从收入中另行发放工资的,应从企业工资总额中核减划出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并合理核减效益基数。不得将由于划出这些人员而少发的工资总额,作为“空额”用于其他职工,已用于其他职工的,要纠正,并从过去的结余或今后的工资总额中扣减。企业无权自行改变挂钩范围。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挂钩范围的,必须报原批准挂钩的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相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和效益基数。
5.企业的一部分人员、设备划归“三资”企业,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效益基数。如企业效益基数不变,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不核减工资总额基数。
6.企业使用计划外用工,其工资经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的,因企业减少或不再使用计划外用工,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职工承担,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外人员承担,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支付加工费、劳务费的,必须核减工资总额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
二、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列支及离、退休人员补差工资列支问题
1.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支出,必须按京劳资发字(1988)468号文件规定执行。即:“挂钩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内的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性支出,均应由挂钩工资基数内列支,不得再列入其他费用或成本”。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凡在核定挂钩工资基数时已把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核入工资基数,而企业又将这部分人员工资列入成本费用的,要予以纠正。已列支的工资要从企业成本中冲出,现由企业工资基金结余、奖励基金结余列支,要相应调整计算所得税、工资调节税、能源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基数,结余不足的,在下一年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
2.企业挂钩时没有使用计划外用工和临时工,后因生产需要报经市劳动局、市计委批准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并办理了录用手续的,可按批准使用人数(实际使用数小于批准使用的按实际使用数)一次性核增企业挂钩工资基数,同时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和效益基数;未经批准使用的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其工资一律在挂钩工资总额中列支,不核增工资总额基数。
3.企业在挂钩前已经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因漏报未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目前企业生产又需要继续使用的,应按实际需要,从严控制的原则,由区、县、局、总公司向市统计局行文申述漏报原因及处理意见并办理补报手续经市劳动局批准使用人数后,一次性核增挂钩工资基数由市税务局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必须从挂钩工资中列支,不得从成本或费用中列支。
4.企业原则上不得将正式职工与企业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混岗生产。已混岗生产的企业所属集体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必须从挂钩工资总额列支。
5.企业原则上不得聘用离、退休人员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确因生产需要而聘用的,其工资补差应从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不得另外在成本或费用中列支。但在统计上不计入工资总额项目之中。
三、超过两个基数,一个比例多提工资问题和从其他渠道列支工资问题
1.企业必须严格按挂钩办法的规定提取工资。企业改变税种,不能从财政退税额中再提工资,已多提的工资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核减;多提部分已核入下年挂钩工资基数的,应核减挂钩工资总额基数。
2.实行销售合格产品全额计件办法的企业,未按销售额计提工资,而按生产额计提并多提了工资的,应从成本中冲减,并相应核减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数额,结余不足以核减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核减。
3.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后,局、总公司应对企业的辅助考核指标认真考核。企业辅助考核指标未完成,应扣而未扣的工资数额,必须从奖励基金结余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工资总额中扣除。
4.企业应在挂钩工资以内支出的工资项目必须在挂钩工资内支出。已在挂钩工资以外从其他渠道列支的工资总额,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扣除,并按规定补交工资调节税。
四、工资基金管理中的问题
1.漏税问题
凡经税务部门核实应补税的企业,均应照章补税。
2.统计工作失误,漏报工资总额问题。
职工人数、工资的统计范围应严格遵守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工资构成项目指标的统计均应以报告期实际发放数额为准。凡因统计工作失误而漏报工资数额一律不再补报。企业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杜绝漏报、错报现象。
3.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问题。
各级劳动部门,银行和企业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企业支取的工资超过《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但没有超过应提挂钩工资总额的,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批评。各单位向银行提取工资性现金时,必须携带《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银行必须按规定手续验册支付,对于发薪日时间紧,业务量集中的矛盾,可采取事先预约办好审核手续的做法,坚决杜绝“事后补办”的现象。开户银行应加强审核,支付给企业的工资,严格控制在上级在工资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之内,超过核定数额的,坚决拒付。
关键词 澳门初中学生 体育课 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澳门地区五所中学,共500人进行了调查。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有关的资料及前人研究的状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澳门五所中学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70份,有效回收率94%,其中男生占250名,女生占220名。(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采用数理统计和分析,并使用计算机Excel系统进行分析和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初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大多数都喜欢体育活动。而这种现象,在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根据调查发现,于日常生活中观看体育节目和体育杂志的学生,非常喜欢的占10.0%,喜欢的占51.9%;对运动装束的穿着情况,非常喜欢的占16.8%,喜欢的占31.3%;与同学,朋友或亲戚谈论有关体育事项的初中学生中,非常喜欢的占9.10%,喜欢的占37.5%。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反映出初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较高的。
2.2 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表明,从不同性别学生的比较中发现,男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是足球和篮球,而女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和游泳。从以上数据反映出男生比较喜欢集体性、竞技性和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比较喜欢竞技性低,身体接触较少的运动项目。
2.3 初中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对体育课非常感兴趣的初中学生占24.0%,感兴趣的占56.8%,反映出初中学生大多数是喜欢体育课的,而对体育课兴趣一般的占14.3%,不感兴趣的占4.9%,反映出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占量很少。但女生在“一般”和“不感兴趣”两项数据中较男生为高,说明进入青春期后,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2.4 初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动因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动因是“可学习各项技术”,其次是“与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这两个因素。从不同性别学生比较中发现,男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动因是“可学习各项体育技术”和“锻炼身体”,分别有66.8%和63.6%。而女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动因是“与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和“可学习各项体育技术”,分别有89.1%和58.2%。从上述数据反映男生对于体育运动是以喜欢体育运动本身和改善身体素质为目的。女生则偏向体育游戏方面的活动,并想参加集体游戏的体育活动达到提高人际交往的目的。
然而,澳门初中体育课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和需求,为此我们创设了两个更为实际的问题调查,根据调查表明,在体育课结束后,是否仍想继续活动下去的学生人数,其中”很想”的占6.6%,“想”的占21.1%,而“一般”的占40%,”不想”的占32.3%。在是否渴望下一次体育课快些来临中,“很渴望”的占3.2%,“渴望”的占11.9%,而“一般”的占52.7%,“没有”的占32.3%,从以上数据中,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对体育课并不热衷,造成了他们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体育课兴趣却不大这一奇怪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呢?
2.5 影响初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的内外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影响初中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的因素主要是:“对该练习项目不感兴趣”和“课堂气氛沉闷”这两大因素影响。反映出初中学生对体育课运动项目的自我偏向,而且初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比较活泼好动,课堂中的沉闷气氛会影响和减低他们的练习兴趣。
根据调查表明,体育课中,影响男生练习积极主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对该练习项目不感兴趣”,反映男生在选择运动项目上带有主观随意性,而影响女生练习积极主动性的主要因素是“怕累、怕出汗”,反映女生怕辛苦的心理,对体育锻炼的意志较低。
在体育课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调查表明,“同学的鼓励与帮助”有70.2%,证明在体育课中,学生都能发挥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但“老师的鼓励与帮助”这方面,则略为偏低,只有28.7%,反映出体育老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根据调查表明,学生认为体育课的运动量大小,从不同性别学生的比较中发现,男生偏向于“一般”和“不够”这两方面,而女生则偏向于“过量”和“适量”这两方面。反映体育课的运动量安排不当,不能顾及男女生对体育运动不同的需求和对运动量的不同的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男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6 澳门初中学生每星期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中国全民健身教育的有关数据显示,体育人口的参照值为3次/周,每次为1小时,相当于每星期为3小时。而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期,应比一般人为高,所以选取“3~4小时”为参考的指标进行分析。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初中学生没有达到参考指标,由此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在体育课做出更多的指引,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
3 结论
(1)澳门初中学生非常喜欢体育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2)澳门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原本对体育课都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动因是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兴趣”、“可学习各项体育技术”、“与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 。(3)澳门初中学生当中,男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足球、篮球、游泳和排球等,而女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游泳、排球、篮球等。从不同性别特征比较,男生比较喜欢对抗性、竞技性、集体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则多偏向非接触性,非直接对抗及运动量较少的项目。(4)目前澳门中学体育课对于如何满足初中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对于体育课的较高期望存在一定问题。(5)由于体育教学本身出现的一些问题,既影响了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减低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还使得学生在课余和校外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未来体育;信息教育;终身体育;健康体育
On the future of sports and technical schools, sports development trends
Yu Xiao-p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ba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orts. More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hanc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port, sports development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direction, heart health brain new sports, sports in the form of diversification, and active imitation, active learning to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the future sports learning. Therefore, the overall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future school sports: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lifelong sports as a direction, happy sports as the main body, health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Finally, suggestions: train future social awareness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systematic study of sports knowledge, proficient in one or two sports, sports a small group of students, sports and heart and brain functions, techniqu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school sports, in particular,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ports psychology, sports psychology;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information, focusing on the sport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The future of sport; Information education; Lifelong sports; Health and sports
1. 前言
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基础上的。因此仍将带有商品社会的烙印,如竞争性、求利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国际间、区域间合作加强,广阔的空间性、快速的时效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体育活动因其能满足人类对身体活动这一基本的需要,符合人类的攻击天性,是“民族战斗热情”恰当的疏泄口;同时又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吻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青少年较好的社会化途径之一。因此,无论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体育运动仍将蓬勃发展,并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相应变化。
2. 未来体育的特点
2.1 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其物化形态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当人们回顾历史时发现,历史上的竞技体育强国在展现其高质量的硬实力的同时,有意或无意的传播着长期积累与沉淀的竞技体育思想、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树立着国家竞技体育的多面形象,实现着对国际竞技体育话语权的掌控[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使竞技体育获得了优先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其他行业的“赶超式”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中国竞技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功似乎并未使西方社会完全“心悦诚服”,不时陷入国际传媒批判的众声喧哗之下,与正面积极形象形成了鲜明反差与话语对立。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应仅仅着眼于硬实力的壮大和项目间的协调发展,更需要将其置于国际社会和国际体育发展的全球视野之中。面对西方媒体的舆论造势,如何在国际制度中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国竞技体育正面形象,成为考验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
1国家竞技体育形象的概念与特征
“竞技体育形象”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行为表现、性状特征、精神面貌等在国际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应,是对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总体评价和解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内容的综合性。竞技体育形象包括实力形象、发展形象、群体形象、个体形象等多方面,并体现在其发展模式、竞技水平、运动员素养、价值观等具体要素之中。2)评价的主观差异性。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形象既是该国的客观状态在国际舆论中的投影,也是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竞技体育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由于信息获取途径的不同,以及文化、信仰、教育、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的差异,评价既可能是比较客观真实的,也有可能与客体本来面貌有所出入或相去甚远。3)形成的长期性。竞技体育形象的形成,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铸就成形,而一旦在国际公众和大众传媒心目中趋于稳定,便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这一认同。4)个体事件的扭转作用。虽然良好的竞技体育形象塑造需要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但是如果参与和执行者的操作能力有限,或处理方式不当,即便有再强的资源积累,也会因一时的失误而损失惨重,甚至使竞技体育形象毁于一旦。
2中国竞技体育形象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2.1西方媒体报道的泛政治化与意识形态化传统欧美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现代国际社会中不期而至的“新贵”,他的崛起不但关系到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更牵扯到这些国家的大众情绪;当这种纠结愈发无奈时,便会超出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附加到了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琐事”上。如针对2008年中国在奥运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西方媒体炮制出了“中国唯金牌论”,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加以激烈批判,对中国所取得成绩表现出不屑的姿态。透过西方媒体的这些做法,直接体现了西方世界看待中国崛起的心理,包括价值判断中的优越感、固有的歧视和偏见,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妒忌的因素,而现象的背后则是发达国家强烈的夺金欲望,以及为满足金牌欲望和身份认同而采取的种种蹩脚的媒体行动。在许多西方人,特别是西方媒体眼中,凡是的国家,凡是这个国家被认为没有言论和宗教自由,即便决策正确、行政高效、施政成功,也不值得尊重和肯定,反而还必须予以怀疑甚至否定。中国运动员为备战北京奥运会进行着科学而艰苦的训练,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站说“中国有一个秘密训练营。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中的佼佼者被关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训练营里接受魔鬼训练”。英国乒乓球运动员马修•赛义德承认:“我过去一直认为,甚至希望位于北京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像宣传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严酷的地方。它被描述成向集权时代的一个倒退,那里的运动员像生活受到严密控制的囚犯,忍受着西方难以容忍的种种苦难。”[2]
2.2西方社会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西方的新闻媒体从新闻选择原则上来看,往往迎合受众的口味,考虑新闻在受众中可以有多大的欢迎程度,能为报纸带来多大的利润和影响力。这样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在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就是必须写那些民众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故事。即便是关于奥运会这种超越民族与文化的全人类盛会的新闻报道,其主题也或多或少会涉及与民主、自由相冲突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体制问题。虽然为筹备北京奥运会中国做了大量工作,以向世界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时代风貌,并试图为奥林匹克事业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但西方社会对此似乎并不领情。有研究对2007年与2008年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进行分析,样本为《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共276篇只提及“China”“Chi-nese”“Beijing”的文章,结果显示上述两家媒体对火炬传递、人权问题、北京环境、开幕式假唱等问题的关注度明显较高[3]。
2.3“认识逆差”导致的信息语境西方化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西方国家垄断。这样,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人民所生活的媒体拟态环境主要由少数几个西方国家的传媒巨头在营造。相比较而言,中国新闻媒体在信息量、覆盖率、技术层面与西方国家媒体存在明显的差距。信息传播的不平等、信息流动的严重失衡致使中国对国外竞技体育的了解远大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相互认识上的“逆差”,又必然会引发误解和误判,使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影响着中国竞技体育正面形象的全球推广。
2.4中国竞技体育形象塑造的落后
2.4.1错误的观念与心态长期以来,中国对竞技体育形象始终存在错误的观念和心态,将竞技体育形象与竞技体育实力等同起来,或将竞技体育形象与国际体育地位等同起来,片面地认为只有争金夺银才是展现竞技体育实力的“正道”。当然,这既与急于摆脱百年中国屈辱的近代史,抛去“东亚病夫”帽子的心态有关,也是基于对当时所处国际政治形势的考量。作为东方体育的代表,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体育文明。中国现有体育形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余荫和新时期管理体制的优越。光宗耀祖和后发制人作为目的和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光宗耀祖”反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育魅力;“后发制人”着眼于有目的性的国家硬实力增强,属于其他目的性的资源开拓,而不是有针对性、在目标管理状态下的科学操作。总体而言,中国对于竞技体育形象的重要性认识有限,没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加以审视,在处理内外事务时与国际惯例步调不协调,给人一种“以我为主”的印象。
2.4.2塑造方式落后单一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在中国承载了太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竞技体育的形象塑造也多采用高级政治。中国习惯于以国家队的形式,在正规的国家大赛中展现实力。而这种规范化程度很高的比赛环境,难以彰显中国体育的个性,容易拉大与国外民众间的距离。反观美国篮球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同时,还拥有以杂耍般的运球,充满想象力的传球和扣篮的街头篮球,诠释着开放、自由、创造性等纯正的美国文化。另外,由于中国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利用、保护不足,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体育营销创新力薄弱,使得能够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体育消费相结合的加工水平依然较低。这便陷入了学习足球、篮球等西方成熟的职业体育运作时似是而非的困境。2.4.3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主动性不足当前,中国还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以及一整套系统的应对策略,正是由于在竞技赛场中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迟钝和行为笨拙,使得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也会变得棘手难缠。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如果你不去表达自己,就必然会被别人所表达”,如果被指控的当事方在第一时间没有反应,大众民意会迅速把这种沉默判定为默认或者是刻意隐瞒,进而便有可能导致传播社会心理学上的“沉默螺旋效应”。2007年,中国国奥队在英国的两场教学比赛中接连发生打架事件,其中第二场与皇家园林巡游者队的比赛中,当值裁判对国奥队员屡次遭到伤害不做任何判罚是导致场面失控的主要原因。中国媒体的反映明显过于平淡,《中国体育报》甚至用“这只是一场比赛”的评论文章来试图淡化整个过程。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国奥队员并未得到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谅解,反而不断恶化的信任危机使得本已风雨飘摇的中国足球声誉雪上加霜。
3中国竞技体育形象的重构
3.1中国竞技体育要有鲜明的形象定位强大是竞技体育形象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在奥运赛场上实现“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使得支撑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在凸显其优势的同时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变得具有吸引力。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为此感慨到:“中国投入到奥运代表队的资源、人口基数以及贡献都是最好的,世界其他国家很难做到这一点。中国系统致力于每块可以摘得的金牌,将来我们也要这样做。”文明是竞技体育形象的文化基础。中国在塑造竞技体育形象时,需要把中华古代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融为一体,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以中华文明为底蕴的现代文明形象。作为符号象征,中国运动员不仅应是具有运动技能的竞技者,还应成为传播体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使者;管理者、裁判员、观众作为竞赛过程的参与者,同样应坚持体育道德,抛弃狭隘的国家和民族主义意识,尊重竞技规律,尊重运动员的付出和努力。负责是一个竞技体育强国对世界的责任与义务。当前国际竞技体育事业陷入了体育文化单一、国际参与不平等、体育伦理丧失、商业利益和政治动因带来的运作困难等一系列发展困境。面对这些事关国际竞技体育前途与命运的问题,中国必须有所作为、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积极承担起应有责任,在包容与和谐中维护国际竞技体育的既有框架,并积极促进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维护中国“负责任的体育大国”形象。
3.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软能力”
3.2.1以静制动对于一般性的、非暴力的赛场突发事件,中方在对冲突制造方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上,没有必要“以怨抱怨”,那会显得有失风范;当然更不需要“以德报怨”,因为在西方媒体和受众眼中,中国在刻意追求完美、平静、圆满时所表现出的不近人情,比“以怨抱怨”时展示出的不和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直报怨”,即在规则的制约条件下,只需简单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让其自讨没趣。
3.2.2以冷制热对于西方媒体试图炒作起来的所谓“热点问题”,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手法。冷处理不是不处理,而是识大局、顾大体,以一定限度的克制、容忍甚至主动出击来应对西方社会的舆论闹剧。2001年第29届奥运会申办前,中国的“人权问题”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最敏感问题,美联社甚至反复重复观点:“中国的人权纪录十分恶劣,没有资格举办奥运会。”法国一些媒体的观点竟称:“北京举办奥运会将同1936年柏林奥运会一样可怕。”对此,中国申奥代表团决定坦然面对,并做到点到为止。在7月13日的陈述中,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申明:“如果北京申办成功,必将促进社会文明……促进各方面的全面进步……包括人权问题。”有关人权问题的官方表态为北京申奥成功加了分,并赢得了西方民众和媒体的积极热议[4]。
3.3多渠道塑造中国竞技体育形象
3.3.1充分调动媒体的力量1)注重媒体策划与推广。中国竞技体育媒体形象的设计要符合国外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不仅要在自身媒体上宣传,更要通过国外主流媒体播出;不仅要在特定的短片中展示,还要结合其他商业广告、电视剧、电影进行立体化推广。2)整合与拓宽媒体资源。当一个新闻出现时,不仅要尽快发表观点,而且要不厌其烦地从多角度反复阐述,才能抓住新闻的主动权,把新闻传播引导到有利于中国的轨道上来。为此,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应加大对中国体育赛事、运动员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整合外宣力量,提高它们在海外的传播能力。同时,还应精心打造几个重点外语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形成合力和强势。3)重视新闻传播的技巧。在对外新闻传播上要坚持讲政治、讲策略与讲艺术、讲技巧的统一。在展现中国竞技体育的正面形象时,还应切合实际地报道现阶段在“举国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缺陷以及改革方向,运动员、教练员乃至观众所表现出的不良举动等负面新闻,正反两方面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受众心理上的接受,使其更加信服。4)要丰富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竞技体育在国外民众眼中是“Game”,如果新闻的表达过于政治化、形式呆板、人情味不够,就很难对得上国外受众的价值标准和欣赏口味,往往容易在心理上形成排斥。这就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改变直接给出结论和观点的方式,形式上通过运动员的主体性,体现人文关怀和人彩,将理性内容和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引导国外受众得出结论。
3.3.2利用运动员的榜样作用多年以来,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崛起中的民族追求,但却因不善表达而被国外媒体和民众误认为“金牌机器”。某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外交辞令”,甚至还陷入西方媒体惯用的“他们是被逼迫的”论调。当然,在运动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政策性的信息传达是最先需要考虑的,但是在涉及听众反馈、传播效果和媒体解读等问题时,遣词造句、起承转合、手势语气都是听众和媒体接受信息的关注点,在很多时候,往往是更有感染力的一部分。刘翔在雅典夺冠后的跳上领奖台,姚明在接受采访时的中国式幽默,李娜夺得澳网女单亚军后现场接受采访时对丈夫姜山说出的“Iloveyou”等个性举止却构成了属于他们的独特魅力,也更能博得国际公众和媒体的认可。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101-04
Abstract:This paper carry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university′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 period, and expects the difference that motive system in college constitute in the original system,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to the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competitive sports i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special, submit to the conclusion: our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motive system, in addition to being subjec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push of national motive mechanism, still is influence by the related function dints, such as reform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essure...etc. in the meantime, motive system in university performance is several cubism are mutually wrestle of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is changed into substance appearance gradually by the virtual appearance.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period; university; motivation system; competitive Sports
当今之世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处在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期”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从政府的职能方面主要是指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从时间方面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1]。虽然这些转型不是同步的,但对变革中的中国影响深刻。而相对于我国体育来说,由于2008年奥运会特别需求,使得竞技体育体制,成为现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所保留的最后一块“自留地[2]”,其改革步伐暂时滞后于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但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改革现行体育体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明确了中国体育体制,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走向社会化,提出“鼓励其他系统、行业等利益集团兴办竞技体育,建立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路径”。因此,在中国全面而深刻的改革背景下,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部分,中国体育改革必然是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29届奥运会,将成为体育体制改革的分水岭。而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推动力和拉动力,因此,本研究基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促进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改革与发展及演进态势进行详尽的分析。
1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1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中国全面而深刻的改革背景下,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部分,中国体育改革必然是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其实质是体育领域内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核心是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因此,社会转型时期体育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其改革方向必然走向多元化、社会化的道路。体育利益重新分布,最终导致不同的体育利益群体的出现,使体育领域中的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3]。
1.2 体育体制改革的内部动力
改革就是一个解决各种社会集团利益冲突的过程,新的体制、新的规范、新的行为,必然和原有的体制、规范、行为产生冲突,而改革就在新旧矛盾的交织、改革与保守的较量、动力和阻力的抗衡中进行的。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的直接动力是民众的改革需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以理性的知识分子、明智的官员和社会精英为代表的大众才是今后中国改革的推动者[4]。”更多讨论认为改革的动力来自多个方面,有内部因素和外部推动,其中,社会需要是促使体育系统改革的内在动力,因此,社会一旦产生某种需要,便会促使人们参与或从事某种活动,从而达到满足。所以,需要便成为个人、集体与集团乃至整个国家、社会内在驱动力,这种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不仅是其成为动力之源的根据,也使它作为社会动力,具有不可遏制向前发展的趋势[5]。因此,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作为体育系统的动力源,它驱动体育系统的运行,使其向满足需要的方向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体育与社会其它领域协调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体育和社会其它领域的关系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早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的改革不可能脱离社会其它领域而进行;第二,中国体育融入世界体育的需求: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体育要融入世界体育,必然要在体育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与世界体育接轨,才能较好的发展;第三,体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需求:中国改革根源于生产方式内部,而动因却是来自领导者对生产方式内部落后状况的认识和把握程度,行政权力是中国改革的动力,因此,体育管理体制的核心要素是体育行政权力,它为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直接动力[6]。
1.3 体育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力
根据系统论原理,环境影响系统的生长,系统生长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但对环境也有反作用[6]。体育体制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受到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对体育体制形成一种外力,这种外力就构成体育体制改革的外在动力。我们知道,上层建筑的活动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体育属于上层建筑,因此,也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军”,经济领域的改革为社会其它领域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新的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生产关系、分配制度和资源调控方式的巨大变革,体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必然引起体育体制的改革。而在转型时期,体育体制的发展,其体育利益主体将具有多元性特征,但国家体系仍将保存利益主体的地位。每个主体的目标,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层次、执行不同功能的利益主体,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新的竞争格局,来推动体育的发展运行[7]。
2 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演进态势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基地,它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社会科学人才,同样有权利与义务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因此走业余化、学院化相结合的集约化培养之路,是当今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所以,高校系统作为转型期竞技体育主体体系外的一支力量,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该体系在多元化竞争过程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
2.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状况
2.1.1 “学训”矛盾突出
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是困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各学校采取了延长学制、补课、减少训练等措施,但这一矛盾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各试点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运动员能在全国性或重大体育赛事中,发挥最佳水平,创造辉煌成绩,为校争光。一些高校片面强调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运动训练时间不断增长,运动负荷逐渐加大,使高水平运动员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单一的训练上,最终耽误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大学学业的完成。
2.1.2 “学生化、专业化”的制度尚没有形成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学校化,“体教结合”,不同于现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不论是体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化、专业化”的培养模式的研究都是非常不够的。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赛体系、选拔输送机制和保障体制等,都没有一个制度设计。两种不同体系形成冲突,制约了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结果,高校只是把现有培养模式搬进校园,而没有着力去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体教结合”的竞训模式。体育部门也没有在原有体制外,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一个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
2.1.3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化”的投入不足
“体教结合”、高校办队道路暂时不能满足“奥运争光”的公共需求。鉴于这样的认识,体育行政部门没有转换现行竞技体育体制的决心,自然就缺乏构建新体制的规划,在“体教结合”、专业化的高校办队探索中,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所需。
2.1.4 “专业化”水平不高
学校培养体系培养出的“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不高,还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他们长期游离于体育竞技比赛的主战场之外,既有体制限制了他们没有更多的参赛机会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竞技水平确实比不上专业运动员。就目前来看,除了清华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外,其他院校在竞技体育方面还相对较为薄弱。
2.2 转型期高校发展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模型
在社会转型期,系统的运行动力分别来源社会需求和行政命令,通过计划驱动,运动员主体在赛场争金夺银。这是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互动模式,属于供给推动型模式:而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本身发展的需求所引发的刻苦训练、竞赛夺标,则属于拉动型模式。而在转型期,此两种外部动力模式都可能并轨存在。其次,转型时期高校运动队将承受的转型压力,是国家发展战略多元化的政策所致。高校竞技体育必须面临多个竞争主体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高校动力系统由学校原动力、运动队能动力、运动员能动力的矢量和组成,而人的行为是千变万化的,随环境(文化、制度环境)变化,而培养运动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与制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国家在完成体制模式改革后,高校运动成绩的表现并不可能保证立刻比原体制有大的进步。但运动队管理者作为国家或学校的人,通过高校制度激励和约束训练体系,促使训练体系的动力加强,从而使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3 转型时期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
创建高水平的大学相应要创建高水平的体育,因为“体”从来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8]。“体教结合”是把本属于教育范畴的竞技体育“还本正源”,让竞技体育“回家”。因此,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高校的历史使命是转型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对于竞技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竞技人才,使得他们能在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各种体育赛事中争得荣誉,做出贡献。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总体水平和实力,还远远不能和省市运动员抗衡,参与的大型比赛也仅仅是教育部组织的或者是学校系统运动会,几乎没有国家指令的夺牌任务,只是完成“为校争光”的目的[9],因此,动力源来源于高校自身内部的需要,分别是:学校职能部门、教练员及运动员、管理者、少数合作单位等。这些产生动力源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是个体行动者即学生运动员;中观层次主要是指开展竞技体育的大学;而宏观层次主要是国家教育系统、国家体育事业。这三个不同的动力主体,产生各自不同的需要,构成了不同的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动力:其中,学生运动员的主要动力需求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满足自我竞技体育需求,提高运动成绩等;学校的动力为:提高大学声誉,获得经费资助,完成大学办学目标等;国家教育部门的动力是:提高国家教育系统竞技体育水平,完成国家教育目标,为国家体育事业服务等。这些主体和动力受体,分别是高校的能动力源和原动力源。而其他高校外主体(俱乐部、行业及产业体协,以及原体制形式或者个人等),对高校体育资源的竞争力量非常弱小,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也对高校形成潜在的竞争压力,比如目前对生源的竞争。多个主体在转型时期相互角力,构成转型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国家主体,通过体制和制度激励约束各个主体,使其产生能动力。但由于目前,虽然国家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但却没有资金和其他相应配套制度和资源的支持,制度的激励措施也不够,造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兴衰主要取决与学校领导等个体因素,而学校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等,都是人或“法人”,他们的行为是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目前高校开展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出钱、出力、而不出效益的事情,因此决定了开展竞技体育的复杂性和变性,但这种变性应该仅仅是改革中的一个“过程”。在转型时期,国家的政策指向,激励各个主体产生能动力,随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当能形成一个较为强大的竞争主体时,高校将就被纳入国家培养竞技运动员主渠道的系列之中,这时,高校系统边界发生了变化,国家制度将会对高校动力产生巨大影响,国家将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发展竞技体育的价值观,会逐渐由“局外”转变为“局内”,特别是国家为高校提供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同时起作用,促使高校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国家不可能采取较激烈的激进式的改革模式,这时的高校改革与发展除含原体制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元素外,最重要的是由国家将为其添加转型压力,转型压力主要表现在对高校高水平办队质量的要求、竞技体育训练规律与训练目标、任务差异等[10]。
外部动力在转型期也将有所变化:以前激励高校运动队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行政命令,训练领域内的人员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竞技夺标任务,完成为所属部门争光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和竞赛是一种工作,教练员和运动员只受任务、计划和行政命令的驱使,只对计划负责。而在转型期,高校系统运行的动力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将分别来源于社会和自身需求以及行政命令等,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发展而形成的,并由此需求所驱动的刻苦训练、竞赛夺标的行动。其次,转型时期高校运动队将承受的转型压力,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多元化的政策所致。所以,学校的原动力将得到大幅度的增强,而学校原动力激发运动队能动力,运动队管理者作为国家或学校的人,通过高校制度激励和约束训练体系,促使训练体系的动力加强。
2.4 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体教结合”的改革思路和多项高等院校竞技体育发展规划,部分普通高校培养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体育人才,如:北京大学乒乓球队,清华大学射击队、跳水队,复旦大学排球队,上海交通大学篮球队。有些项目的训练条件甚至已超过了体校、体工队,个别省市体育局管辖的项目,已开始与高校通过资源共享进行了共建。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大学生约20余万人[11],这样庞大的运动员群体将为学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这样,高校系统在社会转型时期,将逐渐形成以训练主体、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以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体系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首先,除训练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动力在不同时期都存在外,国家及学校原动力由原来的“虚拟”(精神激励)状态逐渐转变为转型时期的“实质”状态,但因为国家一向奉行以稳定为前提的渐进性改革,其直接考虑是希望尽量不触动既得利益者,再开辟新的领域进行增量改革[12],所以改革的步骤是一个渐变过程,力的大小变化也是渐变过程,由原体制时期的直接作用于国家体工队(以计划形式),转变为部分作用于高校,转型压力从直接作用于国家原体系系统,转向部分作用于高校。例如: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教育系统将独立承担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任,这对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体艺[ 2005] 3号文件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并指出普通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13]。
3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展望
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使命,国家目前必须保证原体系的稳定,所以改革的推动力不足,而高校体系由于自身财力和其他各方面因素,自身的原动力也不足。但我们从国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看,它却有着美好的前景,因为其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旋律,关注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了体育与教育规律,能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与教育优势,补充了举国体制培养人才中的不足,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求学、就业的价值取向[14]。所以,高等院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超越了“专业队”难以突破的单一发展,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提供“社会化”的公共生活领域。但由于原有体制的阻扰,以及改革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将层出不穷,这是必然的发展过程。办队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并且要把这种信念贯彻到整个队伍,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积极推进崭新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实践。但是,我们知道,培养运动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与制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短期内,由教育系统培养出大批的优秀运动员,难度还很大,也不现实。因此,只有在加快教育系统培养优秀运动员步伐的同时,整合高校建立适合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动力机制,才能加快转型期高校竞技体育的前进步伐,完成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田会.从转型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看国有企业的改革[J].管理世界,2006,(9):1-5.
[2] 唐建倦,邹卫国,周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市场机制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5-7.
[3] 张春合,陈中林,陈德林.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动力系统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16-18.
[4] 卢元镇,张新萍,周传志.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准备[J].体育学刊,2008,15(2):1-5.
[5] 张春合,吴金元,彭庆文等.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20-23.
[6] 樊炳有.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21-23.
[7] 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13(4):1-5.
[8] 冯卫.论体育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10-11.
[9] 刘成,司虎克.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40-43.
[10]张春合,吴金元,谭红等. 转型期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事进修学院学报,2008,27(1):114-117.
[11]邵斌,丁海勇,何志林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70-72.
[12]池建.关于“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解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75-77.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体育运动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学生既是文化的受益者又是创造者。学生会受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影响,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而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同时又通过自身的言行创造文化。二是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开放性。校园体育文化有着体育活动特有的竞技性,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与过去相比开放性较强。三是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性突出。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的广泛性,重视其教育意义。
高校篮球运动的文化特点
篮球运动最初来自美国校园,慢慢地成为很多国家的学校体育项目。以CUBA为主体的篮球运动使得中国高校掀起了一股篮球文化热,使篮球在高校校园得到普及与推广,篮球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篮球运动文化特点表现在:一是篮球渊源文化。篮球运动最初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的。游戏其实就是人的审美的自由活动。二是篮球发展文化。篮球运动由最初的游戏发展到后来的竞技运动,使得很多相关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走向现代化。比如篮球队员更高、更壮;篮球竞技规则更为完善;篮球战术风格更明显等。三是篮球人文文化。篮球运动是以人的参与为中心的,运动场上的教练员、运动员、球迷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人文文化其实是人文关怀,运动场上队员与裁判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四是篮球市场文化。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强,很容易带动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赛事赞助、电视转播、球星、赛场广告等行业的关注。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不仅让中国队员走向世界,也推动了篮球事业的发展,为相关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篮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与体育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形成稳定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校园文化融入了文化、娱乐、健康等多种因素,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发展
篮球运动涉及到体育精神、体育道德风尚、体育观念、体育宣传等方面。其中体育观念是人们在观赏或参与体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健身、娱乐、心理、道德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好的体育观念会正确地指导人的体育行为。篮球运动运动量大,身体各机能要承受一定的负荷,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篮球运动由娱乐作用,同学们一起参与篮球运动,在愉悦的氛围内能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体育精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的品德。当今的篮球运动已完全超越了起源时的游戏性,能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它的价值已超越了健身、娱乐的需求,成为社会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和电视使得篮球运动也走出国际,走向全球化。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视就可以即时看到全国各地的赛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球员所在的球队的赛事。喜爱篮球的学生关注篮球,会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追溯篮球运动出现的源头及发展的历史,对篮球运动及相关运动的宣传开始感兴趣,也即是说对与篮球相关的方面都想了解,都感兴趣。同时在关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还慢慢地认识到体育精神是胜不骄气不馁的体现,赛场上不仅要竞技,更要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体育道德观念,逐渐地使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为自身的一种自觉的行为。篮球运动过程中会对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与道德风尚,这些积极地影响会不自觉地影响到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发展,从而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篮球运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包括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等方面,这构成了篮球运动的物质文化。如果没有好的体育场地与体育场馆,不能保证在任何天气下都能进行体育运动的话,就不可能建设好的体育文化。但这并不是说,只要选一块地然后建个像样的体育场馆就行了,体育场地及体育馆的建设要根据实际来定,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场馆的作用。一些运动项目如羽毛球运动会受到天气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便于在学校内广泛开展,健美操由于特殊条件的限制,学生不便于广泛的参与。但篮球运动所受的限制较小,场地建设时投入较小,一旦投入可以长期使用,不需要经常花力气维修保养,很适宜学生在业余时间作为日常性的运动项目参与。所以在全国所有的高校中,我们都能看到篮球场地,并且它的利用率也最高。篮球运动所需的这些条件在无形中会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三)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发展
篮球运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运动也变得轻而易举,为举办相应的篮球比赛提供了多种可能。篮球运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团结、合作、竞争、对抗等因素,所以,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品格的形成,篮球赛事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篮球运动能够在全世界广泛地普及,除了给参与者带来身心方面的好处外,还因为篮球运动具有很高的娱乐性、便利性。参与者除了能获取运动带来的快乐外,还可以锻炼参与者的耐力、速度、灵敏度、弹跳等身体素质。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与学生生活最为紧密的是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而体育行为文化包括体育制度、体育竞赛、体育运动会等方面的文化。体育制度文化是篮球运动中的比赛规则、规章制度等都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内容,比如赛场的公平公正等道德品质教育,会给参与者和观看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观看篮球运动时,会体会到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