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0:49: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知识竞赛有趣的形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为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动员和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红十字事业,按照盟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红十字系统开展了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根据盟红会的通知要求,及时下发《xx县红十字会2017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方案》,4月28日召开了全县开展“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工作会议,明确了各乡镇、各学校的活动任务。
二、纪念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一)举办“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红十字 讲人道 扶困苦 倡互助......”这是第四小学的红十字青少年在朗诵“红十字三字经”,在响彻礼堂的朗诵声中,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政府副县长锡林、关工委副主任罗秀芳出席启动仪式,教育科技局、团委、红十字会、第四中学、黑山嘴小学领导以及第四小学全体师生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常务副会长马志刚宣布2017年xx县纪念“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开幕,并亲手启动全县“博爱一日捐 爱心双助”活动。
对 5·12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获奖者;红十字精神钢笔字展示优胜者;优秀红十字手抄报;优秀宿舍长;优秀楼长;“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优秀值周生进行了表彰。红十字青少年和志愿者都用精彩的文艺表演来表达他们对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最诚挚的谢意和祝福!
(二)各学校红十字会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第四小学红十字分别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红十字精神钢笔字、红十字手抄报比赛、“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红十字主题班会等项活动。
第四中学红十字会以“关爱困境学生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校园网、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红十字文化。5月11日下午举行县红十字会捐赠物资仪式、急救知识培训和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县关工委、县妇联、县红十字、县教科局、县团委出席捐赠仪式,第四中学全校师生400余人参加仪式。常务副会长马志刚代表县红十字会向第四中学博爱超市捐赠价值x元的物资;赠送了300本急救知识读本;并为83名同学贫困励志学生颁发了奖品。
仪式后,由经过国家红总会复训的李霄鹏老师对四中师生进行了紧急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并亲自指导部分学生进行互动演示。
培训后,现场全体师生在演播厅进行了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遇险警报响起,教师指挥学生迅速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弯腰小步,有序的跑出教室。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各班迅速集合,清点人数,向演练负责老师汇报。
5月11日xx职教中心举办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此次知识竞赛共有高一高二年级的16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初赛,分别取前四名进入决赛,竞赛共分为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内容涉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比赛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选手们凭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流利的回答,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在抢答题环节中,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现场还增设了观众互动环节,互动中同学对竞赛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答题。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防灾减灾知识在广大学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增强了师生自身的救护能力,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5月13日”xx县红十字会黑山嘴小学博爱家园”揭牌,县红十字会向黑山嘴小学博爱家园捐赠了价值x元物资。博爱周期间,黑山嘴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护、逃生避险、红十字手抄报等活动,为博爱家园的落户起到了宣传效果。黑山嘴小学的小朋友为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天使》《最好的未来》等精彩而有趣的节目,祝贺博爱家园的落成。
一、课文复述:激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复述课文的形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它们的各自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大小以及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复述的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详细复述的方式;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简要复述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采用创造性复述是比较合适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采用让学生背诵重点篇目的方式增加其知识储备,增强其记忆能力外,还通常采取复述课文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因为和背诵课文相比复述课文时学生有广阔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融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尽情地发挥合理想象。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学生复述同一个故事,其表达方式也会大不相同。复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例如讲完童话故事《北风和小鱼》后,让学生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起初学生对故事的关键点能够复原,能进行详细复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要求除了完整讲述故事情节,还要有人物的对话、表情、内心情感转化等。如在讲述时有的学生在讲到“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北风气极了,睁大眼睛,鼓起腮帮,使出吃奶的劲对着河面猛吹一口气,转眼间,鹅毛大雪不停地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学生便从故事的简单复原转化为有别于故事且高于故事的创造性复述,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表情模仿能力,深化了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逻辑思维的推断,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潜能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树立自信,自己独立、有兴趣地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和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逐步树立起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拓宽学生阅读面。不能让学生仅仅依靠课本丰富知识储量,还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知识面。为了让学生“有见识”,语文教师常常有目的地布置一些有弹性的课外阅读作业,激发学生通过不同的拓展渠道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是此法的效果会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完成得很出色,阅读能力得到很快地提升,而自觉性稍差一点的学生,则常常钻空子,敷衍了事。而采取读书知识竞赛的方式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将比赛作为一种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手段,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读书知识竞赛,采用分组记分的形式评出优胜者。这种竞赛以每周知识竞赛为基点,设置每月、半学期、全学期等不同周期的竞赛。学生在荣誉感的激励下,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求在竞赛中占有优势。这种竞赛全班学生都有公平竞争机会,获胜学生在竞赛中能充分感受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书读得少的则在比赛后有所触动而发奋苦读。竞赛内容可以形式多样,例如,好词好句摘抄比赛;写读后感比赛;阅读金点子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
三、读写结合:激发学生书面表达潜能
悠扬悦耳的上课铃声准时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地走进教室,哎?原本应该站在讲台上的历史老师此时此刻已经笑容满面地坐在同学的位置上,讲台上取而代之的是前排一位矮个子女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位女同学做了一套有趣的历史课件,历史老师便把宝座拱手相让。
一堂生动活泼的历史课便拉开了帷幕。课上,小老师讲的不足的地方,同学们便帮她补缺补漏。瞧!这边小老师正津津有味的给我们讲三国的故事,讲台下的一个同学却举起了手“什么事?”小老师正讲的高兴,被这个“不速之客”打断,十分窝火。“老师,我可以帮你把这段对话表演一下吗?”同学们面面相觑,小老师的脸上顿时有“阴”转“晴”。“快上来”小老师热情的邀请。于是,有趣的“现代版三国表演”给这堂课添色不少,笑声和热烈的讨论声久久回荡在教室里……
微风拂面,如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同学们紧绷的心弦,生物老师带着同学们投入自然的怀抱,在池水边同小鱼嬉戏;在柳树边同纤细的柳枝一起翩翩起舞……与大自然相融,另一堂原来生硬的生物课丰富多彩起来,同学们对自然地赞美转变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抒发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在自然界中不由自主地形成两派,激烈的辩论使同学们大显身手,大长见识。
我们在英语世界里漫游,通到电脑屏幕与外国小朋友面对面的用英语交流;在体育课中,接触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生物课上,我们的学习地点常常在动物园与植物园,在这两者中来回观察,多样化的教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老师与学生更是交心的好朋友……
当太阳太太涨红了脸沉到了地平线下方时,同学们又过完了充实的一天,少了多如小山的作业,许多同学对图书馆更是“情有独钟”。像海绵吸水般在图书馆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看!不少同学还为周末学校举行的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做准备,同学们也在这个时候总结一天下来学习的成果……
我说这里是中学, 还不如说这是一所环境优美的乐园。这里,老师是我们的好朋友,学习是解放头脑,解放手脚的快乐活动,挑战自我,挑战知识是成长的主旋律。
关键词:游戏; 教学; 计算机
游戏教学的过程是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和体验的。当我们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诸如单调、乏味甚至僵化等弱点时将发现,计算机游戏中的快乐、成功的积极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玩计算机游戏不应该一味的遏制,而是要进行恰当的疏导,并且从计算机游戏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课程的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开辟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游戏教学法。
计算机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或游戏化学习模式)。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游戏软件的操作,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做如下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知识繁多,不易于理解掌握。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用有趣的游戏导入课程的学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所学的内容。
例如,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这一节内容是复杂难记的。为了加深学生对硬件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在玩接龙游戏:先小组内动手组装电脑,再小组间互相比赛,最后齐齐玩Flash游戏:拖动鼠标把硬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组装在一起,设计你心目中的电脑外型。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功能多样、色彩鲜艳、与众不同的电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游戏练习,训练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
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时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消除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还能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
例如,在Flash的学习中,可以提供多种有趣的Flash小游戏作典范,让学生综合运用形变动画、运动动画、蒙版动画、ActionScript等知识自主创造Flash小游戏。有趣的游戏设计、风格各异的效果、成功的体验……游戏与练习的结合,使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Flash的各种操作技巧。
在这个阶段教师还可以收集、设计一些益智性游戏软件,如打字测试、过关练习、考眼力、考记忆力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回忆旧知识,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游戏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
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的许多科幻游戏都是用艺术的手段创设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虚拟的环境,让游戏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游戏中问题。如果科幻情景能和教育内容协调,那么游戏教学法将会散发神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VisualBasic程序设计时,可以先教会学生“If语句与Case语句”的使用方法,然后启发学生编出图片浏览器、幸运数字游戏,计算机抽奖游戏等等,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游戏竞赛,促进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赛意识
学生具有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
例如,在教完一个知识点,学生也掌握了新知识点后,安排了一场“擂台赛”。挑选一位同学当擂主,让他演示该知识点的操作方法,记下他所需的时间。然后其他的同学可以向他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名字被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失去信心,我在这部分学生中也设立一个擂主。两个擂主,随你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该知识点牢牢地掌握下来。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或设计游戏软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游戏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以致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通过游戏,教师能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五、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安排的游戏要适当、适度、适实。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通过游戏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媒体等实际需要来选择游戏,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2.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设计新颖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更新游戏活动的做法。
一、建立“航标”——“趣”“广”“适”
“趣”即兴趣。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我嘎然而止。学生的眼神里充满期待,他们全神贯注等待我讲述结果。稍作停顿,我淡淡留下一句:想知道结果吗?自己去看书。接着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广”即广泛。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适”即合适。小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不应使我们的“小山羊”这样对我们说:“谢谢你!我不吃骨头。”(引自《小山羊》)
二、配置“船桨”——“读”“思”“记”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三:一是选读,二是精读,三是速读。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思”即深思。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懒于思索,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摹仿和抄袭。因此,我们应当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
“记”即摘记。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强劲“马达”——“讲”“展”“赛”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定期测评可采用“讲”即讲述,可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展”即展评,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这一阵地,组织读书活动和出版墙报、读后感专栏,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机会。可以定期张贴读书心得,优美句段的摘录;也可以组织作文竞赛等,让学生通过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激发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自主阅读的意识。鼓励向广播站和报刊投稿,组织开展读书办报活动。“赛”即竞赛,可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如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联手组织手抄报活动,进行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成功的机会与喜悦。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认识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学习语文主观性强且需要长期积累,远没有学习数、理、化收效明显,因此重理轻文也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应当从一开始就注意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
一、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听”的能力
一个善于听的学生,会源源不断地吸收大量的信息来充实自己;而一个不善于“听”的学生,常因听不懂老师说话的内容,造成所接受的语文信息是片面的、不完备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消失。只有带着高昂的情趣,专心致志地听讲,认认真真地思考,听清了内容,理解了意思,进入了情境,才能产生兴趣。
语文教材里的知识不可能都有趣,有些甚至很乏味,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这些知识,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例如语法知识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时就要设法激趣。学“词性”时,可自编一些口诀,使易记易学。像副词歌:“都很又不刚刚,稍微十分马上,忽然渐渐更挺,大概一定经常。”介词歌:“介词记住和与对,到跟连同以比被,同凭把给向在朝,沿着按照关于为,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牢记。”等。在讲造字方法时,可搜集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按不同类别归类,再分析字型,从汉字的起源和六书的角度,结合古文字学解释字形的构造、结构,增加故事性、趣味性。如:“相”字,甲骨文中“上目下木”——树顶上面一只大眼睛,意思是人站在树上向远处观察,后来,为了美观和方便,成了“相”。本义是动词,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在一些场合它又被用作名词和副词。诸如此类的讲解,学生兴趣浓,记得快,记得牢。
在议论文教学中,“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名(概念)辩、辞(判断)辩、说(推理)辩、思(思维规律)辩及辩的运用——证明与反驳,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思考价值和趣味,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兴趣的激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让学生经常观看一些辩论会的实况录像,激发他们对“辩”的价值的认识,并结合议论文学习,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进行歌评、时评、事评,越辩越明,越辩兴致越高。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在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获得一些成功,即使是偶尔的成功,也会对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在青少年时期尤为明显。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时,对成绩好的学生提一些较难的问题;对成绩差的学生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给擅长普通话的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给善于书面表达的学生笔答的机会;给书法好的学生提供上黑板做练习的机会。对学习被动冷漠的学生,可采取特殊的方法引导、鼓励,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于那些敢于大胆发言,但答案却不正确的学生,可对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进而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从而创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三、运用丰富多变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要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要常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单句、复句、不完全句式等),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中的感情,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使之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启发学生对课堂语言积极地进行分析,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感情,甚至听出“画外音”,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创造“敢于说、乐于说”的教学气氛,在说话能力的训练中激发兴趣
如何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呢?首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敢于说、乐于说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有趣的说话题目,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不吐不快。提问方式应富于变化,提问的内容要鲜活、有趣,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跃跃欲试,争相发表见解,兴趣倍增。此外还可通过复述、讨论的方式进行训练。如对《皇帝的新装》一文故事梗概的复述,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登台演讲。上《春》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对四幅图进行想象性描画(可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所增删)。这种复述、讲演、描画和增删的处理,或多或少会留下学生思维成果的痕迹,对他们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一些较重要的疑难问题,师生可以共同研讨,讨论时出现争论是正常现象。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不仅思考对问题的见解,而且考证对观点的论证方法,思索用来表述观点的语言文字,这样在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五、课外拓宽知识面,利用活动激趣
(一)广泛地开展课外活动。如举办朗诵会、讨论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和作文竞赛等,还可举行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兴趣。如可举行“鲁迅作品研讨会”(限于选入课本中的作品)、“古今著名散文比较欣赏”(限于课本的散文)研讨会等。
(二)组织文学社团。如组织“萌芽”、“小草”等文学社团。
关键词:探究愿学对策英语课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教育者,我们认为“愿学”是学生的本性,人生来就是愿意学习的。结合《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可以这样理解“人之初,性本 ‘学’,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一生下来,本性就是“学”,而且是“愿学”、“乐学”的,学习的性质相近(性相近),只是由于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果、学习的乐趣等这些“习”的行为方式(习相远)不同而已。当前有许多学生“厌学”英语,认为学习英语相当苦,课堂枯燥乏味,似乎有着记不完的单词等等,简直就是索然无味,望而生厌。就学生“厌学”英语的外因分析,“厌学”英语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教者”。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是否得法,若是方法运用得当,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加强,才会“愿学”,最终才能养成“会学”、“快学”、“乐学”的好习惯。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究让学生愿学的对策良方。
一、培养师生间良好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1985)也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与其他科目如数学、政治、历史等相比,它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情绪,它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当前不少中学生心理表现是自尊心特别强而信心与耐心却特别弱。一旦教师稍有不恰当言行,就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能处处尊重学生、为学生着想,就能培养出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友谊,学生就会因为喜欢教英语的这个老师,而逐渐转变为喜欢他的英语课,从而不断激励起起学生“愿学”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二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情境即环境,必将让学生感受英语的活力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从而有助于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英语老师所布置的相关问题,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运用合作性学习,进行故事表演
英语课堂本来就是可以活跃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展开一些合作性的表演活动,就能让学生亲自动口动手练习英语。即体现了新课标中的“学生为主体”,又增加了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为学生愿学创造条件。如在教学NSEFCSB5 Unit 5 First aid时,我先是让同学们带着What kind of first aid you should give in these situation?这个问题进行Warming up部分的预习,然后让同学们4至6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具体怎么办并进行角色的自行安排,然后来到讲台旁,一人表演a snake bite\bleeding\a sprained ankle\choking\a broken arm\a nosebleed其中一个片段,他或她的另一个搭档讲解这种状况应该如何处理。下面的同学对这位同学的急救措施进行判断评论。通过这样的故事表演,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既对本章的急救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课的热情。
2、运用生动形象的叙述,营造愿学的氛围
英语教师可以适时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叙述如笑话、新闻、趣闻等,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添学习乐趣,使枯燥乏味的英语语法生动起来。如在学习NSEFCSB中的inversion即倒装时,为了简化同学们的理解难度我就讲了一个笑话:“我们平时爱吃白菜炒肉,如果倒装过来就是‘肉炒白菜’”,结果是同学们大笑,我紧接着将句子基本结构“S+V+O”引出,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O+V+S”就是全倒装。类似这样生动形象的叙述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愿学”英语乐趣。
3、联系实际,为“愿学”创造条件
英语教材中的文章来源广泛,有不少篇目是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选取学生关注以及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展教学,例如在NSEFCS6 Unit3 A healthy life中围绕“stopping smoking”,我抛出与大部分同学有关的一个话题“How do you make your father stop smoking ?”,同学们讨论激励并相互支招,课堂既活跃,又联系到了实际,学到了知识。因为同学们对这样的课文与自己身边的实际相结合是非常感兴趣的,书本不是那么呆板是可以“活”起来,这样可以比较好地为“愿学”创造现实条件。
三 、运用有效的手段,释放学生“愿学”激情
1、通过紧张活跃的竞赛,引导学生愿学
笔者在英语课教学中,时常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穿插知识竞赛抢答的活动,并使其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如在课堂上单词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which group can answer more words, It will become a winner”的竞赛活动,它就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知识抢答这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几乎忘记了英语单词的枯燥和乏味,制造出了一轮又一轮课堂教学的。它体现了竞争与娱乐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愿学”英语的激情,同时又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
2、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愿学
当前中学生是比较喜欢追求新颖,对新奇、有趣的问题愿意回答也敢于回答。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创作出这样的问题,吸引学生愿学。笔者如在NSEFCS7 Unit3 Under the sea中Warming up部分,为提高同学们对海洋的兴趣,就提出了一个新奇的问题,那就是“If you are a sea-maid(美人鱼), what things will you wish to come across?”。同学们是各抒己见,想法创新并能联想到海洋中的真实动植物,与本课有关的Coral (珊瑚)、Shark(鲨鱼)、whale(鲸鱼)等知识也被提及到。同学们的热情是一轮高过一轮,达到了寓教于乐这个目的,吸引了我的学生的注意力的全部投入,这就是新奇、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愿学”的一个表现。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学生是否“愿学”取决于自己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只要我们英语教师能积极的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我们就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走入学生的内心,不断提高学生们对英语科的兴趣,让他们找到自己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决心,真正地 “愿学”英语。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究学生“愿学”的对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关键词】激发;培养;英语;兴趣;氛围
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往往会具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和程度的加深,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又缺少适当的语音环境,因而这种兴趣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感到学习英语太枯燥而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把学习英语视作负担,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笔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知识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而新《英语课程标准》又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偏低,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劳的情绪。在教学中要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稳定兴趣,每节课中有意识地设置4-5个兴奋点,让孩子在一节课中始终处在新的兴奋点的刺激中,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我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等特点,把对话表演、角色扮演、做游戏、绕口令、小竞赛等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充满了心气、有趣、嬉笑、玩耍、比赛等情意中学习英语单词和英语知识,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情景激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要侧重一个趣字,通过有趣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英语语言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据课本内容的特点,要多让学生“上台”表演,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对话时,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从声音、语调、表情等方面去模仿。
2.游戏激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期盼游戏活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就能持久,学得就很认真。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富有竞争性,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使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3.竞赛激趣
小学生好胜心理比较强,喜欢通过比赛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羡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学会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程序,严密组织教学,提高讲课艺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动的语言和风趣幽默的表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养成敢说并乐于表演的良好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出英语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开展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办英语手抄报、英文歌曲演唱、故事会、知识竞赛、小话剧、英语角等多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活动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英语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对激发兴趣,稳定兴趣大有益处。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认为应本着“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按照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增强兴趣的方法、步骤有条有序地坚持下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定会与日俱增,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