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0:50: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第1篇

关键字:大一新生;宿舍;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83-01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最大的差异就是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度过,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8小时,在大学生活中居于首位。对于初次远离家乡,独自踏上求学旅途的大一新生来说,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宿舍这个大家庭,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难题。因此,研究大一新宿舍交往的现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非常有必要。国内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宿舍交往的研究,也有很多关于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而对于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 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现状

根据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得到的资料来看,大一新生宿舍交往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 “小团体”盛行。大一新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强烈的群需要,比任何生命的发展阶段都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由于地域的差异和言语的不同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不能顺利进行,这就导致了大一新生倾向于与宿舍内与自己地域差异不大、言语相同的人交往的现象。因此,大一新生宿舍内就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团体,小团体内的成员只在自己所在的小团体内活动,很少与小团体外的人交往。

(二)相互不接纳。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根大的转变,人们不再推崇大一统的勤劳勇敢、勤俭节约,而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特别是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不论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消费观,而且他们都不愿意与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不同的人交往,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相互之间不能接纳,认为对方的价值观、消费观是不可取的。

(三)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些大一新生没有寄宿生活的经历,他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没有集体意识,不参加集体劳动,他们不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样一来,宿舍成员之间会产生许多矛盾,而且矛盾都不易解决。

二、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支持的缺失。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小团体”盛行主要是由于大一新生社会支持的缺失。社会支持即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是其他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的基础。大一新生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了父母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赞美,他们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都不能满足。于是他们迫切地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而与和自己言语不同、地域差异较大的人交往不能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顺利的进行,所以,他们都倾向于与自己言语相同、地域差异不大的人交往。

(二)首因效应和自我中心。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出现互相不接纳现象主要是由于首因效应和大一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90后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影响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他们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特别相信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所以首因效应对他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90后的大一新生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来评价别人,他们用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为别人下一个定义,并据此决定对这个人的态度。由于相似性可以增进人际吸引,他们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相似的人交往,而拒绝和其他的人交往。

(三)缺乏移情能力。大一新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主要是由于移情能力的缺乏。移情的能力即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大一新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养尊处优,父母对他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除了学习从来不要求他们做什么,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所以他们也没有集体意识,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只希望直接享受成果。而且,现在的父母很少教育孩子要懂得忍让和理解,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他们养成了不顾别人感受,为所欲为的习惯。于是就产生了大一新生宿舍交往中的种种矛盾。

三、改变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策略

(一)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宿舍人际交往能力。

(二)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工作,培养大一新生的优良品质。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教育形式与学生紧密沟通、交流,利用有利时机与大一新生谈心,教育他们懂得宿舍同学之间友谊的宝贵,指导学生加强交往知识的积累,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以讹传讹、不欺辱、不嫉妒他人;经常换位思考,多关心体谅理解他人,最后达到自我内在素质的完善。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以互帮互助,角色互换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来提高大一新生的移情能力。

(三)大一新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大一新生可以通过借阅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自身修养的书籍,主动地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听有关人际交往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宽容、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他人,消除偏见、自私、敏感、嫉妒等不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焦爱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发展规律与策略的研究[J].管理教育 2008(9)109

第2篇

关键词:案例;高职生;落单;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80-01

我们都知道,大雁是一种候鸟,它们在秋季迁徙的时候,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变化为“一”字形,好多文人墨客写过优美的文句赞美过大雁的这种行为。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个别掉队,落单的大雁,显得非常的孤单和悲凉。那么落单的大雁会有什么后果呢?科学上对此有解释:大雁南迁是要靠很多大雁共同产生的上升气流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南迁,光靠一只大雁是很难的。所以落单的大雁很容易在半路冻死,根本到达不了温暖的南方。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友谊可以满足一个人爱和尊重的需要。纯真的友谊是学习和生活的调味剂。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你会将自己归属到某一个团体,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你会觉得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值得信任的人诉说。

有心理学人士做过调查显示,在一个班集体中,一般都会有1-3名落单的人,他们比较难融入班集体中,显得形单影只,抑郁寡欢,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那么如何帮助高职生中的落单的“雁”呢?下面我通过一个案例,把有关这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案例基本情况

戴同学是我班的一名比较低调的女生,学习态度认真,在班级言语较少,为人实在,与本班其他女生相比,有比较明确的是否观念,正义感较强,尊敬师长。有一天,她情绪很激动的跑来我的办公室,哭诉道:老师,我不上学啦,她们都对我不好,都不理我,我不想上学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很耐心的稳住她的情绪。细心的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我很想帮助这个在人际交往方面出问题的孩子,让她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二、帮教过程

1、从各方面了解情况:

(1)从母亲那了解到的信息:她母亲说她在家也很少与她主动交谈,初中时她朋友也不多,而且交往也不深。从小到大,家里人对她很宠爱,她也比较听话,家里人也从不违背她的意愿,有时比较任性。

(2)从同班同学那了解到的信息:该同学比较特立独行,与人交往方面不主动,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主动与人交流,对同宿舍同学的事情不关心,行为上与同宿舍同学的一致性较少,所以在同宿舍中,没有要好的朋友,班级中也很少有人与她说话。她比较压抑自己,有时思想比较极端,行为上有些冲动。

2、帮教具体过程

(1)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教育和帮助她。

针对其与父母交流少的情况,希望其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她,在家主动多与她交谈,尽量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多参加一些家庭外事活动,交与她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与外人多交流。

(2)争取来自同龄人的力量与帮助。

与该同学同宿舍的同学谈话,并且希望大家主动与她交往,在生活与学习方面多关心和帮助她,对于她的缺点与错误希望大家多宽容些,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她和教育她。教室里,我安排一名性格与品行均较好的班干部与她同坐,并希望她各方面多帮助和关心她。对此,我还特意开了一次关于人际交往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也从这次班会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

(3)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

我定期和不定期的找她聊天,谈话,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从自己的内心走出来,对同学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适当参与,关心同学的感受。对于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与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转变她原来的一些思想,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让她明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多看别人的长处,待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遇到问题要善于沟通,懂得谦让等,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等等。我还要求她主动参加一些宿舍和班集体的活动,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一些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三、帮教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女生各方面进步很大,与宿舍舍友和班级同学相处融洽,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变得越来越乐观,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今年还主动要求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和800米的比赛,而且获得了好成绩,她在比赛期间,同学们都为她加油呐喊,到终点有几个同学还为他递水,搀扶他,问寒问暖,场面很感人。

四、案例思考

1、要重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说服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卡耐基指出: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个人的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所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宿舍 人际关系 原生家庭文化 宿舍管理 和谐校园

一、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宿舍是大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正式群体。在大学生宿舍这个群体中,生生之间有较多的人际交往,并且有比较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大学生会有一种群体归属感。一个宿舍的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言谈举止、思想观念等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导致宿舍成为矛盾频发的“高危地带”,譬如:口角、拳斗、械斗、仇斗、冷战、孤立等冲突形式。“很少有不闹矛盾的宿舍”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宿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优劣。

一般来说,刚入学的新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矛盾,同学之间都有新鲜感,呈现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状态;一个学期过后,慢慢矛盾、隔阂会显露出来,有的对骂甚至打架;快要毕业的大学生一来忙于毕业,二来通过一年的实习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相处较为和谐。

笔者所带过的班级,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女学生,性格内向,不大爱说话,性情温和。她的宿舍有6个人,宿舍长个性比较强,性格急躁,喜欢指使别人。在大一上半学期即将结束时,这位女生来找我说:她和宿舍长关系不好,认为宿舍长经常对她颐指气使、大吼大叫,这让她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种恐惧感。而宿室长对其他几个人挺好(也许是有意拉拢她人),还不许别的人对她好,把她孤立起来。这让她不想回宿舍,觉得宿舍像冰窖一样冷,连睡觉都有压力,也影响白天的学习。所以,她想让我帮忙,解决其宿舍问题。

一开始我认为她们是性格相差太大的原因,我和这位女学生谈了两个小时左右。我告诉她:“大学犹如一个‘小型社会’,要让自己学着适应环境,而非总是想让环境适应自己。你和宿舍长的性格,一个内向温和,一个外向急躁,再加上你们成长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经历的不同,因而可以慢慢地磨合,努力跟对方沟通,找一个只有你俩人的场合,让你的宿舍长明白她的言语行为使你觉得很不舒服,希望她能有话好好说,而不是指使你,对你大喊大叫。你在这个宿舍再住两周,适应一下环境,看看如何,不然的话贸然调宿舍会对你的宿舍甚至班级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解释和对她情绪上的安慰,这个女生终于同意回去再住一段时间。

两个星期后,她又来找我,还没等我问她情况如何,她先开口说:“老师,我真的尽力去改变适应了,可是,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没什么改变。”我笑着问,我说的当面沟通方法你试了吗,她点头。她说;“老师,你还是给我调个宿舍吧。”我考虑了一下,心想让她调也行,但以后她就不能再换了。我说:“那你要想清楚啊,老师同意你的想法,给你调换个宿舍,可今后不许再换了,要学习和她人相处。”她连连点头,很高兴地走了。此后,她没再来找我。有次在路上遇见她,问她现在好不好,她说,谢谢老师,在这个宿舍和室友相处得挺好。我对她放心了。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

探讨我国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以寻找合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沟通模式,避免不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帮助他们与室友及身边的人愉快相处,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原生家庭文化

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生家庭文化是指各人原来生长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等。

首先,地域、城乡的贫富差距。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的地域、家庭经济程度相同或接近,就越容易成为朋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说明了地域相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

其次,父母亲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及其成长背景会给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极大影响。这是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根本原因,在宿舍中无形地便成了人际关系的交流阻碍。譬如一个学生的父亲为人宽容大度,一般来说这个学生也会乐于宽容他人;相反,一个人的父亲心胸狭隘,那么这个学生可能容易斤斤计较。

(二)心理障碍

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处在同一个宿舍,接触最多,更易产生矛盾。大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傲、嫉妒等不成熟的一面,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第一,虚荣心理。这是一种被扭曲的自尊心,是自私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外在表现,常对人际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如盲目攀比吃喝、穿名牌、用时尚手机、平板电脑等。这样的炫耀、追求外表的虚荣心理是不健康的,既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卫生,妨碍自己进步,又不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二,自卑心理。表面上是别人看不起自己,但深层次地探讨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大学生交往的自卑心理一般会具体表现为害羞(或羞怯)、猜疑甚至恐惧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缺乏社交生活的锻炼、对于家人的依赖心理等导致暂时的不适应乃至自卑。

第三,自负心理。自负是一种“自命不凡”,超出自信的扭曲心态,过高估计自己,只关心自己的感受,目中无人。这类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片面地产生自我优越感,在宿舍唯我独尊,就会使室友之间和睦相处较为困难。

第四,嫉妒心理。培根说:“嫉妒是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的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嫉妒心理是一种自尊心的异常表现,是一种不服、不悦、自愧、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大学生之间相同条件很多,由于各方面的竞争,使得一部分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三)沟通障碍

第一,沟通态度。人在沟通时常见的三种态度:家长式、儿童式、平等式。家长式沟通,看人的眼光是向下的、命令式的,这样的沟通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儿童式沟通是任性的、无自控能力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不理智的。平等式沟通是民主的、畅所欲言的,能帮助双方成长。大学生中存在的家长式或儿童式的沟通模式,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障碍。

第二,语言差异、语言表达不明引起歧义甚至有粗言脏话、不合礼仪。语言往往是误解的来源,因为说话不合适导致同学之间产生误会、矛盾甚至谁也不理谁;还有的学生有不雅口头禅,没有礼貌等,容易引起交往不快,导致同学关系僵化甚至大打出手。

第三,网络虚拟交往的增多,使得大学生宿舍内交往的减少。有的大学生上网成瘾,缺少对宿舍的归属感,这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的一个诱因。

三、建立友好宿舍关系的对策

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简单、单纯了,这需要学校大力重视和引导学生学习交往、辅导员及时帮助与跟进有较大矛盾的学生、大学生自身用心琢磨彼此应该如何交往。因此,笔者针对建立友好的宿舍关系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宣传

首先,大学生要学会包容、理解。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大学生要使自己拥有豁达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豁达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积极,勇于承认事实,迅速去做该做的事情。其次,学校可以多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辅导讲座,辅导员可以多开人际交往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人际关系原则,如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人际关系技巧如策略等。大学四年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人际关系的基础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从宿舍生活开始,彼此尊重,让自己与室友更加自由、幸福。

(二)树立人性化管理、沟通式服务的理念

学生管理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学生着想,经常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要特别重视宿舍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做好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工作。

首先,辅导员要重视对班干部、宿舍长的甄选与培养。要先让班干部、宿舍长学会如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进而带动并促进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友爱互助、建立深厚的情谊,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和睦的“家”。因此,辅导员要加大力度,抓好对班委、宿舍长关于宿舍人际关系应急处理及如何应对人际关系危机的培训;同时,要求班委、宿舍长做得好,积极负责,让他们树立沟通意识,学会沟通、善于沟通,能上通下达,与同学间搞好关系。并且让他们在同学当中发挥促进和谐、调解同学矛盾的作用,尽最大能力稳定局势,努力将宿舍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构建一个舒适温馨、清洁高雅、充满朝气的宿舍。

其次,当宿舍矛盾出现时,辅导员要及时做好宿舍成员的疏导、安抚工作。辅导员可以安排适宜的时间、环境让当事人见面,同时掌握好调解的方向和节奏,帮助他们理清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在具体相互沟通时,辅导员要让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体会对方的感受,以便解决问题,促进宿舍人际关系恢复正常。

最后,在调解不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宿舍人员。另外,老师可以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与学生的量化分、奖学金、评优评先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高校宿舍关系的和睦融洽与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苗.浅析高校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矛盾问题.职业圈[J],2007,2.

[2]杜勇,靳西祥.论学生公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教育科学[J],2003.4:33-35.

[3]顾建亚.大学生寝室现状调查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1,VOL20,4:43-45.

[4]燕炯.浅谈当代医科学生的理想与信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1,VOL13,9:107-109.

[5]张锦华,陈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文教资料[J],2010,10.

[6]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第4篇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一)认知调整

对于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反应,这是因为,人的情绪不是取决于其所遇到的是什么,而是取决于怎么去理解所遇到的事。因此,有人说态度决定命运,这是很有道理的,要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个人,首先得改变他的思想观念。中学生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都是源自于认知上的偏差。比如,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比较追求完美,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有某些自己看不惯的行为细节而不再乐意交往下去,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被动,总觉得老师偏心,对有的同学热情友好,有说有笑,而对自己则不闻不问,就像自己是透明的一样,由此产生反感,对该老师的课都不愿意听,成绩一落千丈,不明白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双向的,需要自己主动地投入、沟通与开放,而不是坐等天下掉下来个林妹妹;而有的学生,又往往把某个异性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者是出于好心的帮助当成是对自己情有独钟而陷入单相思的漩涡,弄得饭茶不思,精力分散,误把青春期的正常萌动当成是爱情的来临。所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是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心理辅导课、专题讲座、编辑心理辅导报、开辟心理专栏与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为什么会受人欢迎,从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实践指明方向。

(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凡事斤斤计较、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们在谈及自己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失败时,也往往会归结于双方的性格不合。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如何,不仅是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女生,她在小学、初中时都是成绩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一直深得老师的宠爱与同学的崇拜,为此养成了高傲自负的性格。进入高中之后,因为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没有理会她的要求而对她特别照顾,引起她强烈不满,居然以上课睡觉、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来报复老师,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而等她意识到问题严重,想要努力赶上去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了,脑子里总是充满着对老师的怨恨。成绩不突出,在班上相当于一个透明人,没人注意到她的存在。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她,实在很难接受这种落差,面对成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她既嫉妒又不服气,而对比自己差的同学,她又瞧不起,弄得自己整天孤家寡人的,所有的苦闷都压抑在心,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最后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一到教室头就痛,对老师的提问十分恐惧,就算答案很清楚,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因为她的偏执个性,使她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她总是认为造成她今天这种局面,都是别人的错,因此心理治疗进展缓慢。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这一方面,我们首先通过《自画像》《找知音》《我所喜欢的人》《假如我是招聘主考官》《如果我是领导》《我希望我的朋友是这样的人》等心理活动课收集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讨论总结最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以及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品质的人才等,然后通过气质与性格的测量,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三)共情能力培养

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具备共情特质的人能切身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与苦恼,并能在必要时以得体和尊重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非常有助于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日常生活中,有共情习惯的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即使与他人产生矛盾,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也能平和地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而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比如说,爱拿同学的缺陷来取笑,休息时间旁若无人地聊天说笑、煲电话粥,同学病了或是遇到突然变故情绪低落非但不会主动问候一声反而在一旁兴高采烈,这都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

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班上的男生都不喜欢他,活动分组时没有一个组愿意接纳他。这令他十分的郁闷,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后来班主任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一些行为没有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感受,比如,他习惯在同学们睡觉的时候洗澡、洗衣服,哗哗的水声使得大家没法入睡;换下来的脏衣服经常搭在床头上好几天不洗,弄得整个寝室都是他的衣服发出的酸臭味与霉味;漱口的时候不用水杯,直接用嘴对着水笼头接水等。面对同学的抗议,他不以为然,仍旧我行我素。通过学校开设的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加以改进,融进了集体之中。

因此,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是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们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

1.会关注周围的人。

2.培养对他人需要的敏感。

3.学习观察并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4.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5.增强对他人的理解能力,学会倾听与换位思考。

(四)行为训练

传统教育上的知行脱节,使得很多学生虽然也懂得不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弱点,但由于缺少行动,往往难以成为自己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部分。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就像身体素质的提高一样,光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行动是不行的。针对人际关系的直接性、实践性和一些性格内向害羞学生的退缩性,面对学生的共情缺失,我们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分析、心理游戏活动、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处理与建立人际关系的训练,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让学生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基本成效

几年来,我们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开展了构建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如04级的一位学生,他不仅走出了情绪低落、常发无名之火,不敢与人交往的怪圈,还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和竞选上了班干,积极为同学服务,2007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06级的一位学生由从来不愿与人交谈、自我封闭到主动要求担任英语科代表,担任学习互助小组组长,以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的磨难与挑战。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苍梧一中,师生构建起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团队精神。宽容、体谅、感恩、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劲头更足;使我们这一所新办的普通高中,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从第一届学生毕业参加高考开始,升学率在梧州市同类学校里一直都名列前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提出

人生在世,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但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快乐,或者说幸福快乐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等似乎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却否认了这种观点。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际关系的核心之一就是塑造共情。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格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依赖于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我校开展心理咨询几年来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严重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所导致。

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成了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通过认知调整、塑造良好个性、共情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等方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品质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相关文章:

1.如何构建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2.高校学生怎样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3.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校园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简单说,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第6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传播心理;文化缺失;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4-0112―06

收稿日期:2012-12-20

作者简介:侯岩(1968-),女,河南开封人,河南教育报刊社副编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众所周知,网络传播是新生事物,网络传播研究是新兴领域,心理学介入网络传播研究是全新方向,所以,这个方向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关于网络传播心理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机交流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解决的是人和技术的矛盾。比如,网民是如何使用电脑的,网络如何才能让人觉得方便、舒服,网民如何编码与解码、如何检索等。也就是说,如何使这些技术的使用符合人的心理特点。二是个体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关注的是自我、人格在网络中的变化,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在网络活动中受到的影响,以及如何让这些影响趋利除弊对人的心理能有积极的作用。三是社会心理层次的心理学研究,它主要研究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以及网络群体、网络事件、网络舆论等。从研究路径的选择看,目前的研究几乎是一边倒的把传统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网络研究中来,但这种依托传统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忽视了网络心理研究中的文化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拟提出网络心理研究的文化自觉问题,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一、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不足

(一)缺失对多向度的网络传播模式中心理现象的全面研究

互联网的出现使过去媒体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传播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网民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传播体系。过去的消费者是被动的,而网民是主动的;过去的拥护是可以预期的,停留在媒体机构指定他们停留的地方,而网民则是迁移性的,对各种媒体的忠诚度日益降低;过去的媒体消费者是彼此分开的个人,而网络用户具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关系;过去的用户是寂静和看不见的,而现在的网络用户却可以发出很多声音,网络虚拟空间成了公共舆论空间,呈现出人类传播史上最大限度的传播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任何事情、任何现象的看法,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过去单向度的传播模式演变成了双向互动交流的沟通形式。网络传播的传受不分、两者合一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认识模式,以语言的存在方式进入交流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空间,其实就是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且由此而成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生活方式。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传播,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无法全面展现心理现象的多姿多彩,更不用说合理解释网络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构成因素了。

(二)缺失对网络传播心理“时空脱域”性的有效研究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空间和时间已经与传统意义不符,与具体的现实地域和时间剥离开来,已经成为超越物理世界的全新空间,具有“时空脱域”性。传统的“场所”意义出现缺失,消解了时间,这个问题甚至比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要突出。因为,自然世界运动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可以穿越时间,是相对恒定的,而网络传播心理规律则很难具有同等的效力。随着网络人际交往的深入,面对面交际的减少,人们逐渐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特殊的地域认同,漂浮在虚拟的数字化文化之中,网络空间的文化特征就成为了无时间的时间和无固定位置的空间。网络空间是虚拟社会交往所依托的“物质”存在,它极大地扩展了社会行为的时空跨度,人际交往跨越了“这里”和“那里”、“这时”和“那时”的区别,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而实证研究这种只能限定某一时刻、某一空间的模式,不可能控制超越时间性、空间性因素的变量,难以反映出网络空间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缺失对复杂的、不断建构与再建构的网络传播心理的整体研究

在网络空间里,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很多网络传播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这些现象的过程,特别是网民心理现象、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观察到的,就像观察生化实验,而真正用来解释实验的分子、细胞作用过程是根本看不到的一样。因为,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凭可观察、可操控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它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高级思维、推理、预测能力来实现。实证取向的研究,反映不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复杂性。比如,在互动的背后,根本性的一个概念是人的自主,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表达,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和更多人结成多种松散的关系以从事更多活动。研究任何网络传播过程,都需要“基于理解”,理解各种复杂的网络关系,诸如网民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组织之间等关系的连接与变化;理解相互交织、影响、建构、重构着的网络传播事实;理解各种因素间不是简单的因果论可以概括的。如果复杂的因果关系得不到合理整合,就难免被碎片化,不能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例如,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具有符号性,网络媒介的特点就是多种代码汇合而形成特定的一个符号用于表达特定的文本内容,这种符号化的信息存储库本身就决定着网络人际互动是一种符号化互动。如一个名叫“阿凡达”的网民,并非现实社会的电影角色,它不过就是一个身份符号。网民之所以会为自己取一个特别的符号,是因为在虚拟的人际互动中,符号决定着互动的成功与否,社会特征已经不能体现出来了;一个相貌丑陋的男子,如果他为自己取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的“昵称”,即一个符号,很可能会因此吸引不少网民与他互动,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空间几乎不可能发生。

(四)缺失对多元的、非线性网络传播心理研究范式的系统把握

从目前来看,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深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作为“技术的网络”和作为“文化的网络”却显出更大的背离倾向。作为技术的网络,改写了时空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是这种状态;作为文化的网络,则是通过人肉搜索、游戏社区、视频分享等,重新塑造着虚拟空间自我与他者的行为。网络成为了一个实时的、复杂的、开放的、多媒体、双向互动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场域,人们在其中进行社会互动,而不仅仅只是交流信息,网络传播活动具有极其复杂性。网络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新兴媒体,表现出巨大的开放性。开放的系统,是无法控制的系统,系统内部、外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复杂,任何一个因素变化,甚至一个偶然的事件,都可能带来“蝴蝶效应”。人是复杂的存在物,以人为主体的网络传播活动同样具有复杂性,网络的发展,传播活动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复杂关系。对此难以精确地用线性的普遍的规律来把握,它必须要求使用整合研究的范式,打破二元的、精致的思维。

总之,网络的数字化、匿名化使现实中人的心理现象本身,在虚拟空间变得更加复杂、迷离,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差异,网络所蕴含的文化特性与传统文化也有落差,在以上差异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正视和探讨。

二、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文化自觉

如果把网络空间仅仅看作现实世界延伸的话,那么,网络上的许多行为都可以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网络上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可以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说明,可以利用现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来解释网络传播中的心理行为,还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是,网络传播具有特殊性,网络环境有的一些心理现象单纯依靠心理学不能得到深入研究。

网络传播活动中的网民具有主观能动性,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而网络传播活动处于极其宏大、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包含的要素、参数、变量很多,其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随机性、交互性、隐匿性等,不可能进行公理化、操作化的研究,加之背后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形态等看不见的因素的作用,若专注于可观测的行为,像测量速度和距离那样来诠释心理,太过机械。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得到了优裕的工具和满足感,但严格科学推理、推导出的一个个结论却很难与社会现实步调一致,这样的研究完全有悖于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网络传播心理行为是不可能通过实证方法在有限的数据和统计分析中发现的,应该放在网络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关联中来把握、理解、解释。

(一)网络传播心理是一种历史文化存在

网络空间的形成固然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但其深刻意义却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作为“技术的互联网”和作为“文化的互联网”之间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背离倾向。技术的互联网将全球亿万节点链接为无数个有效的空间,并在复杂的意义网络中伸延组合,构成具有场所性的意义空间,网民借助超文本进行互动交流,赋予虚拟空间以文化的蕴涵,使网络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凸显着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历史学家利莎・吉特尔曼提供了一个视角,认为媒体在两个层面上工作:一是它意味着一种沟通成为可能的技术,一是它有一套相关的协议或者说围绕着技术而成长起来的社会和文化实践。媒体技术是一种文化技术,媒体系统也是一种文化系统。

互联网作为新媒介,它的出现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变迁。事实上,并非只有外族入侵的腥风血雨、政治革命的改朝换代才是社会变迁,互联网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变迁的力量更大。不同的社会就是不同的人际交往和人群组合方式,无论从政治组织还是经济生产方式人手来解析社会,最终都落实到人与人的交往及其关系组合上。互联网的出现,表面上看只是提供了新型人际交往的渠道,加快了交往的频率和速度,但更深层次上,它带来了文化的演变和社会的变革。文化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改变,语言文字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更包括人际交往方式。由于人际交往方式改变而带来的器物、文字、观念会留存下来,构成一代代关于文化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而文化中最鲜活的是人,人的交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往往更为巨大。且不说它在私人情感交流中的作用,即便在社会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决策中,作用也难以估量。比如,当前频繁发生的网络事件,往往都是一些网民和网络推手借机发挥,引起大量网民共同关注,在人际交往互动中推波助澜、恶意炒作、盲目跟帖引发网络舆论的。目前,在中国这样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成为了普通民众抵制信息垄断、发出声音的有限出口之一。作为普通人要想进行表达,很难在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上自由实现,而公众发现了网络这个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平台,就将其当作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以及发泄对立情绪和不同意见的介质,所以,网络上充斥了很多不合常规常理的自由言论,它对现实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却在网络上异常活跃,传统的传播活动是在主流媒体的强势与压力下的“螺旋式沉默”,如今,在网络传播中,在网民自由、双向的互动中其传播活动走向了“螺旋式上升”。

网络主体是网络传播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网络传播的核心。网络高度普及之后,主体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网络导致主体破碎、关系重构,“独立存在的个体”走向“多个版本存在的个体”,即碎片化;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对象在网络空间消失了,转换成多重形态,并在虚拟空间自如、真实地生活。如何重新认识主体、客体、他者、自我及其之间的关系,是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分析网络传播主、客体的社会文化属性,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存在。

网络主体是各种网络活动的推动者,是网络世界之所以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体依据,网络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网络主体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世界。当然,网络主体同时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到了网上他们都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这双重属性。当网络主体出现于网络世界之中时,他们都是作为“虚拟人”存在的,他们或者表现为一个ID,或者表现为一个昵称,或者表现为一个电子邮箱地址,或者表现为一串数字,或者表现为一个密码,或者表现为一个IP,从根本上说就是表现为1和0的不同排列组合……这是他们虚拟性的表现。同时,网络主体即使处于网络世界之中的时候也具有现实性,因为他们来自于现实世界,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活动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现实需要,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言行受到现实世界的种种制约,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活动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内容等因素都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性必然决定了他们自身的历史文化性。

(二)网络传播心理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网络传播过程的心理行为,其根源仍存在于现实世界,不应该把研究、关注的目光仅停留在心理自然属性的层面。人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的过程,就不可能造就具有完全相同个性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具有能动作用,虽然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有某种身不由己的力量制约自己的活动,但面对社会,个人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在一定范围内拥有选择余地。所以,人类心理既是一种自然存在――遗传决定,属于自然属性;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决定着网民对网络的适应性,具有文化属性。

在网络传播中,研究对象更多的是无法感知的世界,例如,网络言语交际。互联网人际交流的实践颠覆了传统观念里“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的说法,在网络传播中,很多年轻人热衷的“火星文”,已经充分说明那种传统的“语言交流说”对理解语言丰富内涵的贫乏了。交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日益增多的网络语言,如“调侃”、“自嘲”、“机敏”中可以看出网民挣脱捉襟见肘的语言束缚的倾向,他们已不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会意”来彼此接近,“会意”的文字完全不理会语法、词法、句法,完全漠视既定的表意逻辑,它恣意肢解词语,拼贴画面。语言有它自身的维度,表面上是交流,但在网络里,其实更是“沉默的身体之间的交融”,那些网络聊天室里,陌生人令人兴奋的交往,抛开表面的新奇之外,其实背后暗含着“身体交融”的原始欲望。通过连线,沿用线性语言文本的交流,其实是网络交流的最原始状态。依据超文本进行的对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更是两个身体的对话,不仅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感觉的交流。与传统面对面交往相比,网络交往已经超越了太多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完全不同于现实的人际传播,它既有客观性一面,而那些非语言的、生动的部分,更有主观性的一面,不可能通过传统实证手段来研究。

网络空间是一个平等自由的交往空间,是一个由交往主体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控制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能够促进主体不断自我更新的交往空间,是一个主体与主体互相发现、形成社群探索新知的交往空间。在网络主体交往中,人的主体性,即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主体间性得到了充分实现。个人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交往对象的选择,沟通内容的把握,以及交往的方式,都由自己支配。尽管心灵畅游于无边的网络,甚至同时拥有多重的身份与面目,但个人离不开他的身体,他的身体一直嵌入进网络传播的全部过程,所以,主体仍然具有人的现实主观性。这种现实主观性表现在人的心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即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建构相关。不同价值观念、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的个体心理差异就巨大。任何一种心理,都应该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来解释。网络主体的心理也必然发生、建构于特定的网络社会、文化之中。

学者金萍华通过对网恋和网婚的研究认为,网络婚恋不可能因为交往者肉身退隐的符号交往特征而成为“超凡”的理想婚恋模式,网络婚恋同危害现实社会婚恋价值观之间无必然因果关系。互联网虚拟技术特征确能导致网络婚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导致了一些不良的现实后果,但至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技术特征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形成普遍的、不同于现实文化的虚拟社会特有的婚恋价值观,一味地强调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对现实婚恋道德观的戕害,只能是一种忽略了现实文化的纯粹技术话语。从某种角度说,这类技术话语都将网络婚恋视为“超凡”之举,而事实是,网络婚恋既成不了追求内在终极价值的理想婚恋的模式,也成不了脱离甚至威慑现实婚恋价值观的行为,网络婚恋依然可以看作是“入俗”的外在价值行为。

(三)网络传播心理既有常识性又有科学性

网络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流动的空间,更是一个新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虽然称之为虚拟的空间,但是虚拟并非虚幻、虚构,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达到摸拟现实效果的虚拟实在。由于它本质上是人们自己根据算法制造出来的,这一空间一定与现实物理空间拥有同样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结构,就知性而言,它是物理空间的一个颇为成功的模仿;就感性而言,虚拟空间可能会带给人们震惊的新体验,但那不是因为虚拟空间有更复杂的超过物理空间的结构,而是因为人们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各种感知觉想象的交互感应,让他们生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种虚拟的真实感,并不是由计算机创造出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实境,而是在人类内在的心理反应认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真实的感觉。

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游戏设计师肆意地创作,纵情地颠覆现实世界里的既定常规,一切更加反常的东西都可以被制造出来,以至于沉浸其中的玩家有时会真的以为基础物理的定律都发生了变化,一个人瞬间可以抵抗地球引力,起死回生,拥有超能量。其实并非这么回事。表面上看,虚拟空间通过恣意妄为的编码营造了某种超越了物理学基本定律的“情境”,令人沉浸其间时,仿佛脱离了物理学原理的羁绊,享受从未有过的身体解放,在人可接受的范围内,过去受时空限制的人的身体以及自我意识,在虚拟空间得到释放,新的感知环境让玩家获得了极大满足。但是,虚拟空间并非真正超越物理空间,一旦回到现实世界,那里发生的一切都灰飞烟灭,只是因为虚拟的体验“太真实了”、“太逼真了”,以至于从感觉经验上讲,竟然难以分辨。

在虚拟空间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改写物理定律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并非虚拟化的最大功用,通过想象力在虚拟空间实现的体验,能够将碎片化的个体相互嵌入、交融的其实是心理定势。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异,与其说是“物质性的”,不如说是“心理性的”。从这个角度分析,网络传播心理的研究对象本身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不容忽视的常识性。

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的感官体验、知觉系统、自我意识、认知结构、情绪、情感等,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表现出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特殊的常识性心理,这是在特定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不能用网络文化之外的文化加以解释,常识性心理的产生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旦离开特定网络与文化语境,它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和意义。

(四)网络传播心理既有现实性又有符号性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人类社会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在卡西尔那里,符号世界是相对于物理世界而言的,符号所依据的媒介形态可以忽略不计,符号和媒介形态之间不分彼此,浑然一体。应当说,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人们很少考虑媒介的存在方式,而电子媒介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我们不仅被符号所包围,同时也被各种不同的媒介所包围,一些学者宁愿相信是各种媒介形态和相应符号方式在共同建构着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今天的媒介社会,使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发生了质变,原本的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前者是下里巴人,后者是阳春白雪。而今天,媒介文化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网络在组织大众方面的特殊感召力超过了以往,决定了媒介文化的影响广度和深度。传播媒介依靠大量符号,为受众营造了一个媒介世界,其中的媒介文化与客观现实存在不小差距,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共同分享一样的内容,共同讨论同一个话题。媒介就是通过这样的符号世界影响着广大的受众。

虚拟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传统,实现的是以虚拟空间为媒介的身体缺场的传播。网络以超文本语言为其主要存在的符号系统,链接是主要特征。网络传播作为全新的传播模式,可以同时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进行共时传输,还可以在网上调用丰富的信息数据库,这些海量信息都以数字、符号形式存贮在光、磁等介质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数字化的符号运作,以及聊天室、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虚拟空间符号的使用,让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中,身处这样的网络符号语境的网络主体,其心理行为必将得到改变。在表达的过程中,意义已经被符号化,人们根据社会感知、文化经验、实践历练等不断地创造、完善、使用各种符号,逐步延伸意义的范畴,一旦意义被符号化,它又将通过人类信息传播反作用于人,为人类社会发展、生存需要提供条件。

网络的虚拟空间是将物理世界存在的任意可度量的信息转换成0与1字符串所表达的符号化信息,每个有意义的符号都被编码,通过系统处理,将文字、表格、图像甚至视频等,都以某种特定意义的存在而充满符号空间,并随时在加速符号化的范围和深度,这个世界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将物理世界符号化的网络世界,这种比特化的虚拟符号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形与无形的同构”:无形,是因为比特化的符号本身与原子不同,它无色、无味、无重;有形,是因为虚拟空间能够调动受众的各个感、知觉系统并产生互动,依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想象力,带来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这种虚拟的真实感,是人类内在感知系统认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真实感觉。传统媒介所能调度的感知功能非常有限,多数情况是单一的视觉、听觉的感知,这些感知功能的发挥也往往依赖于媒介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由于数字化符号的作用,主体的感知系统被全方位地调动起来:遨游网络空间,海量信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重组、传播;身处天涯海角,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问候致意、视频聊天;沉醉网络游戏,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杀戮的真实感;虚拟的符号化、数字化技术甚至已经再造了人类思维,把现实世界不可能实现的体验与愿景都逼真地创造出来进行切身体验……这正是网络传播研究对象现实性与符号性的体现。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1 自我同一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1.1 Erikson的重要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最早提出的。他在《童年与社会》中正式提出并使用自我同一性概念,并在《同一性:青少年和危机》中对此进行了系统介绍。Erikson在其理论中把精神分析中的生物本能的动力学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更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他认为青少年时期首要的心理社会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和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作为一种发展结构,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他对同一性概念的解释有四个基本的意义:个别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社会凝聚力。Erikson(1958,1963,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和动力功能,它能提供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观一致感和连续感,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但是他也提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强调不同的问题。因此,该概念内涵宽泛并且被广泛使用,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概念。

1.2 加藤厚的定义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1983)将同一性的地位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积极的延缓、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的中间地位。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假设

针对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所处的同一性地位、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2 研究方法

采用标准化量表测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样本测量过程中,将研究涉及的三个量表装订成册并制作好答题卡,由研究者本人到样本所在各院校按班级进行施测。测试时,主试出示统一的指导语,先要求被试在问卷上写明学校、年级、专业、性别、家庭背景等相关信息,在确定被试明确作答方式后才开始正式施测。测验不限时,被试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

2.3 研究对象

从云南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和师大文理学院随机抽取年龄范围在18~23岁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6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248人,女性329人,剔除调查问卷中有大量数据缺失或者明显没有真实回答问卷的样本后,得有效问卷为577份,占调查样本的96.2%。

2.4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量表为:加藤厚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12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36题)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28题),共计76题。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由加藤厚于1983年编制,并由张日昇教授于1989年修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由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等人在对大学生围绕“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为中心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参考Erikson对同一性问题的经典论述及同一性缺失临床症状的描述(Akhtar,1984)编制而成。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共有28道题目。

2.5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测量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统一处理。

3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3.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从表3.1可以看出,高校男女大学生在现在、过去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状态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要大于性别差异。

表3.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3.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研究被试为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为了便于研究,将大一、大二学生归为低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归为高年级。归并后低年级人数为377人,高年级人数为200人。从表4.2可以看出,高低年级在现在、过去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状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值为0.013

表3.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3.3 高低年级同一性地位对比

从图3.3可以看出,高低年级的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分布趋势都是同一性扩散最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再次是积极延缓。相比较而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和权威接纳地位的人数在减少,有逐渐趋向同一性形成的趋势。

图3.3 高低年级自我同一性地位对比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从表3.4可以看出,大学生同一性地位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同一性扩散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和积极延缓地位,人数比例依次是51.6%、20.8%和13.5%。而真正达到同一性形成地位的只占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本研究所得大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与张日昇在中国大学生中所作的结果是相近的(张日异,2000)。图3.4为本研究样本大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直观图。

表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表

图3.4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3.5 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

从表3.5可以看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投入、自我同一性以及人际关系之间两两相关的多数达到显著。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表3.5 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

*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非常显著

3.6 同一性地位与人际关系LSD法多重比较

从表3.6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层面,自我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以及两者之间的地位、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以及两者之间的地位这六个维度,都在.05水平上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且前四个阶段与后两个阶段之间,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说明了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大学生与处于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以及两者之间地位、积极延缓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状态,表现出与其他地位水平的同学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此处只列出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的比较项。

表3.6 同一性地位间LSD法多重比较

*表示该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

1—同一性形成;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3—权威接纳;4—积极延缓;5—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6—同一性扩散

4 讨论分析与建议

4.1 性别独立样本差异比较

经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样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Erikson刚开始提出同一性概念具有“男性偏向”的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当代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性别角色差异显现逐渐缩小的趋势,男女性分工已逐步趋于模糊化,社会对他们有了同等的期望和要求。特别是当今的女性,已经有别于过去,在社会上承担着和男性同等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社会责任,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胜任方面超过了男性,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在工作中角色地位的改变,她们有了愈发明确和清晰的自我定位和人生追求。因此,两性在自我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势必会逐渐减小,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要大于性别差异。

4.2 高低年级独立样本差异比较及同一性地位对比

经研究发现,高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出高低年级的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整体上没有出现统计学上所说的显著性差异,但是比较而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和权威接纳地位的人数在减少,有逐渐向同一性形成的趋势,说明高低年级还是存在发展差异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发展过程,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决定因素。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虽然是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但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且有可能是迂回的过程,会贯穿人的一生,这与埃里克森的理论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在人际关系方面,呈现出高年级大学生优于低年级大学生的明显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在逐渐纠正各种对自己不正确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偏差,人际交往经验得到不断积累,提高了人际交往技巧和个人交往品质,逐步适应社会的结果。

4.3 加藤厚同一性地位分布

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同一性地位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同一性扩散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积极延缓地位,人数比例依次是51.6%、20.8%、13.5%。而真正达到同一性形成地位的只占5.0%。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他们普遍缺乏对过去生活的危机感,对现在的投入较少,对将来投入愿望不积极,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有13.5%的大学生处于积极延缓的地位,他们意识到自身的缺失,正在积极探索自身,反思在过去生活中经历的危机,对现在积极把握,对将来抱有希望。有5.5%的学生处于权威接纳地位,他们看似形成了自我同一性,但实际上在确立同一性的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依赖父母或老师等权威人物的意愿,而缺乏独立的自我探索,无法自主的选择发展道路。

4.4 同一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LSD法多重比较

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性,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这是因为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的个体,愿意积极探索自我,满意自我现状,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发展和自信,有利于建立稳定满意的人际关系;反之,大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限制或促进同一性的发展,在稳定满意的人际关系中,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界限清晰,有良好的人际互动体验,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而在人际关系中困扰较大的个体会更多的体验到挫折、自我否定、不自信等不良的自我体验,这些将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阻碍或限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有显著有的差异,尤其是处于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更显著。这是因为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的大学生对现在的自我投入水平不低于同一性扩散地位者,其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也不高于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者,他们体验到的人际关系困扰是最突出的。而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同一性扩散地位的大学生还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很难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要么拒绝与他人交往,要么被他人所孤立,势必会影响到人际交往,更容易形成人际关系的困扰。其中,处于积极延缓—同一性扩散中间地位的大学生相较同一性扩散地位大学生对现在自我投入的水平高些,但比积极延缓者对将来投入的愿望低些,说明他们处于一个矛盾状态,更关注现在,但对未来却很迷茫,比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更容易体验到人际关系的困扰。

4.5 建议

4.5.1 大学生应积极地自我探索,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忽略或遗忘,对现在积极投入和把握,对未来有主动探索的意愿,不断修正不正确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努力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良好发展。

4.5.2 重视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教师可通过开展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主题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大学生应该去除“理想化”形象,要知道人无完人,学会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和别人,建立合理的人生信念。除此以外,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4.5.3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发展源于生物性和社会性需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人格品质的培养脱离不了社会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同一性,克服同一性危机,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处世技能;并通过一些团学活动的开展和实习见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纠正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引导其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4.5.4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被教育工作者忽视,也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其实,大学生的很多所谓的思想和道德问题都是源于“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我们在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良好发展。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003(2):227-234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Marcia J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3)

[5]陈香,张日昇.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16(4):64-71

[6]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

[7][美]David.R.She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8]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5)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大学生;心理冲突;角色

一、农村大学生城市化过程

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高等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约为56%。因为我国农村跟城市之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差距,大部分农村大学生从小是在本村或者镇上求学与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大学是很多农村学生的转折点,更是他们城市化的重要过渡时期。去上大学成为他们城市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学习、认知等方面都带来了一些改变。

1.生活方式的适应

心理学体系中,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而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农村大学生在步入大学生活之前他们的行为方式受家庭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学习、劳作、和邻居的同辈群体玩耍,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大多局限于本村,互动的群体较少,生活方式单一,民风相对朴实,生活节奏缓慢,相对比较保守。与城市生活相比,农村大学生适应城市化就要先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宿舍同学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接受丰富多彩的校园娱乐活动,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逐渐更好的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化。

2.学习方面的改变

农村大学生大多是在县级及以下学校受的中小学教育,学习的渠道也只是通过学校内老师来完成,而城市大学生从小家长会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他们所获得的技能无论渠道还是类别都比农村学生多出很多。从高中到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的得到改变,从中学时代的老师监督学习到大学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也给很多学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不适应。对于农村大学生城市化的过程学习方式的适应也是重要的内容.

3.对于城市化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也就是根据环境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以前他们对城市化的认知大多通过书本、电视、别人的口述中了解。现在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化中会增加很多新的认知,而城市认知就是对于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农村大学生会先形成对城市的印象,再对城市的生活、方式进行反应,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不同和冲突进行消化和处理。认识城市的结构、分析城市的环境。

二、农村大学生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而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农村大学生的城市化同样也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发展,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城市化中可能存在下面这些方面的问题。

1.生活习惯不适应

农村大学生在刚开始进入城市生活时会有一些不适感,他们会发现自己跟城市学生存在一些差距。比如不太注意生活细节,吃饭穿着不甚讲究,讲话喜欢大嗓门等,会使得自己格格不入。不论是从吃穿住行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有差异,例如城市学生讲究名牌,农村学生衣着朴素;城市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接触的新东西范围广,农村大学生在这方面相对少点;在同一个宿舍中学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言语表达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在刚开始接触的一段时间中农村大学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

2.不合理的自我认知

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农村大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不正确的自我认知。有些农村大学生会很自卑,农村学生的家境相对而言生活比较贫苦,家里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地或者打工,而城市学生在这方面会有优越感;有些学生的自尊心相对比较强,他们会很敏感,有时会将别人不经意间说的话看得很重,十分渴望得到尊重。在这些情况下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断下降,对自我认识愈发不够清楚。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我,而一生都在做的就是不断的认识自我,不合理的自我认知会影响该群体的学习。

3.角色冲突

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学校是农村大学生学习社会角色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在学校扮演的是众多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并且还有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城市化和城市化生活,而在本村他们或许是本村人心中的骄傲,是别人崇拜的对象。另一方面该群体在努力使自己成为“城市人”的同时,回到家又要去扮演农民的角色。如果不能处理好角色之间转化和适应那么就会出现角色冲突,从而不能获得所在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

4.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和依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城市化重要的任务。农村大学生生活场所有限,活动单一,因此他们人际关系相比较于城市学生来说有些差距。农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本着以诚相待,交友的范围比较窄,不太容易跟陌生人交流。而城市学生相比较能开朗些,交友范围广,会处理事情,交友不只是有情感因素还会有利益因素,能够与很多性格的人相处。农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会表现的有挫败感。

5、对未来的焦虑

很多农村大学生将求学作为自己走出去的唯一渠道,甚至成为整个家庭乃至村子的骄傲,这种期待也相应的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大多数学生希望完成学业后能够在大城市里找一份好工作,然后留在城市里面生活。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比比皆是很普遍,城市工作不好找,回到农村找不到工作又怕别人嘲笑,对不起家长的栽培。面对大城市生活节奏快、消费水平高、工作难找等一些现状,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认知城市的潜在规则,更好的融入城市和城市学生群体

农村大学生既往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城市化中要消除不适就要更全面的了解城市的环境,还要了解城市学生的生活,如城市一些学生比较理性,追求个性和娱乐活动,要正确看待城市行为,适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改变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接受其他同学的想法,学会与各种形形的人沟通交流。

2.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大学收费标准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上大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经济负担很重,生活很艰辛,同时伴随着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使得农村大学生会有挫败感和疏离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心理活动情景剧;组织学生一起城市旅游;开展关于城市化的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农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积极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学校生活。

3.大学期间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由于当前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大学就是要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找工作、实现自我发展做准备。在大学中就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与他人接触沟通,实现城市化,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用剩余时间多学点技能,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有差距,农村大学生城市化对他们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因此在文化的冲突和适应当中,要鼓励和帮助农村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适应城市生活,同时通过本项目对于安康学院学生的调查,根据农村大学生的特征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方法,从学生的校园生活、自身心理、同辈群体等出发帮助农村大学生树立自信解决城市化中的问题,更好的融入社会,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从“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