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0:5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情绪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分娩几乎是所有女性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初产妇对分娩过程陌生,惧怕分娩时疼痛及孕期生理变化等影响,使初产妇对分娩产生更多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 绪[1],负性情绪往往会对初产妇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随着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改善产妇围生期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3]。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有效的健康管理有利于增强初产妇对分娩体验的满意度。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健康管理对初产妇围生期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建档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30岁;②妊娠≤的单胎初产妇;③身体健康,无严重基础疾病;④B超下显示胎儿发育良好;⑤资料记录完整;⑥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胎膜早破、早产等情况;②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产妇;③孕周≥36周;④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⑤参加过孕产妇学校学习者。研究对象脱落标准:①未选择在本院住院分娩者;②x择无痛分娩者;③未完成评估量表者;④干预过程中要求退出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初产妇常规护理,健康管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前取得初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健康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1分娩前健康管理方法 ①产妇在门诊进行第二次产检时,由工作人员向其发放《产妇健康知识手册》,内容包括身心保健、日常生活、饮食营养、疾病预防、科学胎教、保胎防护、临产检测、顺利分娩、产后康复等。②由门诊护士向产检产妇进行口头健康知识宣教及行为指导,主要内容包括与产妇健康状况、孕期相符的饮食推荐,活动休息安排与注意事项,该阶段常见的妊娠期反应及应对方式、分娩前须准备的母婴用品等等。③定期于院内举办产妇健康知识小讲座,并组织健康管理组初产妇积极参与。讲座主题包括妊娠期生理、心理变化,对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减轻产妇的分娩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教授孕期卫生知识,讲解妊娠不同时期胎动的特点及意义,如何检测胎动情况,及监测胎动情况的重要性;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意义及母乳喂养方式与技巧等。④建立QQ群,工作人员定期上传、更新产妇健康知识PPT、视频等,产妇有任何心理需求或疑问均可在群内提问,有专业人员为其进行详细解答,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鼓励孕妇间相互交流经验,增进产妇与医护人员之间、产妇与产妇之间的相互交流。
1.2.1.2分娩期健康管理方法 ①尽可能详细解答产妇的疑问及心理困扰。②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增加对分娩知识的认知度,帮助产妇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纠正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4]。③在产房或手术室时提供护士全程陪同服务,通过抚摸产妇腰部或子宫以减轻宫缩疼痛,进行持续心理疏导,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干扰。
1.2.1.3分娩后住院期间健康管理方法 ①再次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指导母乳喂养方式。②指导产妇及家属保持个人卫生,并指导家庭环境、新生儿奶具、尿布的消毒,避免手术切口感染,保证新生儿健康。③产后第2 d指导产妇做孕后健身操,预防子宫脱垂和尿失禁。④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餐。⑤关心产妇情绪,聆听产妇遇到的问题,并耐心及时解答。⑥指导婴儿沐浴、抚触步骤、环境要求等,并强调抚触的重要性。
1.2.1.4出院后健康管理方法 做好定期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为:①指导新生儿脐部、眼部护理,强调家庭成员手卫生的重要性。②了解产妇恶露、伤口愈合盆底肌锻炼、母乳喂养情况等,了解新生儿脐带、吃奶及大小便情况,再次指导新生儿沐浴、抚触方法。③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并做好心理疏导及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在随访过程中,如有产妇有疑难问题,告知产妇及时就医,如有上门服务需求则安排护士进行家庭方式。
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宣教,告知产妇围生期的主意事项,同时给予一定的相关知识培训,及时解答疑问。入院后向产妇介绍产房的相关情况,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加以心理疏导,同时合理安排产妇的饮食,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做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
1.2.2评价方法 于入组当天、出院当天,由经过正规培训的工作人员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量表)对两组产妇进行调查,比较评分。
1.2.3评价标准 ①HAMA量表及HAMD量表均包含14个条目,采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对其进行评分,均以总分≤7分表示阴性,即不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7~14分表示可能有焦虑;14~21表示肯定有焦虑;21~29表示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29表示可能为严重焦虑,本研究以≤7分为界值。②WHOQOL-100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状态四个维度共计100个条目,每个维度均以百分制评分,分值与状态成正比。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一般资料 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产妇HAMA、HAMD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在入组当天的HAMA、HAMD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出院当天健康管理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初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产妇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生活质量较低。原因可能是,分娩对初产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反应,产妇常由于缺乏分娩相关知识,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对生活质量、产后恢复等产生不良影响[5]。因此,对产妇做好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围生期对初产妇进行专业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改善相关行为,增强保健意识,减少产妇产生负性情绪,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7]。
3.2健康管理在控制初产妇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中作用,由表2、表3可见,健康管理组HAMA、HAMD评分低于7分,即无焦虑、抑郁存在的初产妇人数少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管理较大程度降低了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相似[8-9]。其原因可能是,产妇在整个围生期,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其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加之分娩带来的刺激,产妇在孕期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负性情绪会对产妇的分娩过程及产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产妇围生期的生活质量[10]。本本研究在初产妇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出院后灵活应用发放知识手册、口头健康宣教、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等多种途径给予了初产妇个性化的知识指导,对产妇的饮食、运动、休息、妊娠期变化、胎儿健康等知识进行全面健康宣教,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疑问解答,促进产妇与产妇间的交流,最大程度地让产妇了解妊娠过程,消除了产妇对妊娠过程中的疑虑。研究健康管理组在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健康管理措施中都含有心理护理,有效地改善了产妇负性情绪,使产妇家庭关系和睦[12],有利于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健康,同时提高了产妇生活质量。说明围生期的健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不仅对缓解产妇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对产妇围生期实施有效护理干预[11],早期对孕妇实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在产妇健康管理中保持个性化、连续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可以满足产妇对各方面知识的不同需求,避免或减少产妇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产妇的孕期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出院后灵活应用发放知识手册、口头健康宣教、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等多种途径给予初产妇个性化的知识指导,对产妇的饮食、运动、休息、妊娠期变化、胎儿健康等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疑问解答,促进产妇与产妇间的交流,使产妇了解妊娠过程,消除产妇对妊娠过程中的疑虑,不仅能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晓丹,丁焱,朱春香,等.孕晚期初产妇对助产士产前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J].理学杂志,2012,27(12):4-6.
[2]Raine R,Carteright M,Richens Y,et al.A qualitative study of women's experiences of communication in antenatal care:identifying areas for action[J].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2010,14(4):590.
[3]何育萍.健康教育Τ醪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3.
[4]王秀兰.高领初产妇妊娠及分娩的观察与互联[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80-381.
[5]Pocan AG,Aki OE,Parlakg üm üs AH,et al.The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t an urban maternity clinic in Turkey[J].Int J Psychiatry Med,2013,46(2):179-194.
[6]张海红.产前产后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健康教育,2012,50(26):121-122.
[7]Firouzbakht M,Nikpour M,Salmalian H,et al.The effect of perinatal education on Iranian mothers' stress and labor pain[J].Glob J Health,2013,06(1):61-68.
[8]丰贵香.舒适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06-108.
[9]李娜.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107-109.
[10]潘继红,姚瑛,阮景.孕妇孕期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6-9.
1.1情绪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的特点
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与男生比较,女生性格内敛,表面上平和细语,但内心深处却积攒着抑郁、愤怒、苦恼、恐惧、兴奋、激动等情绪,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发现她们真实的想法。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外显性。他们喜欢与自己的闺蜜聊一些她们关于生活、学习、爱情的方面的话题。在寻求帮助的同时,敞开心扉,这个时候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暴露出来。所以女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
1.2情绪中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
女生的某种情绪得不到控制,一旦持续时间较长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使得情绪大范围的扩散,将这种情绪强加到相似的事情或相似的环境当中。不自觉的将情绪带给别人或带到这件事情当中,感情用事,失去理性思考,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2.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教练开展训练
队员情绪管理对教练员展开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认知、产生动机、情绪调整等配合完成的系统工程。学生有一个好的情绪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加强学生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将帮助学生抵制抑郁、烦躁、愤怒、激动等不良情绪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在网球训练中,学生只有保持一个好的情绪才会对训练抱有积极的态度,在执行教练训练意图及在完成训练任务上会有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有利于促进球队内部的和谐
情绪是一种表达内心想法与情感的心理活动,在人与人之间起着表达与传递信号的作用。事实上情绪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较语言更具有优势,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良好的情绪管理将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在球队中保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教练对队员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教育,认识到情绪管理对对内和谐的重要性。好的情绪可以传播甚至泛化,使得大家都具有好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也会互相传染,将大家的情绪搞得消极。只有每个人都抱有积极的情绪才会保障球队内部环境的和谐。
2.3有利于自身训练水平的提高
自我情绪的管理对于队员自身训练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地情绪使得学生有好的心情、好的状态,从而会积极投身训练当中,充分理解技、战术的应用;如何合理的分配体能;积极承受训练带来的强度与负荷,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从而提高训练水平。相反,情绪管理不好会导致训练懈怠;不能认真理解教练意图;甚至思想怠慢导致身体肌肉消极运动所产生的意外受伤,伤病的产生不只是训练效率的低下,还有可能长时间的养病,这种状况队员自身从何谈训练水平的提高。
3.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3.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情绪的不稳定并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是否有理性的思考,女生看待事情往往带有感性色彩去解释与评价,如果改变我们的认知水平,理性看待问题,改变了对事情的看法,消极情绪、不稳定的情绪将会改变。提高认知水平,理性思考人或事将会促进自我情绪的管理。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在一定意义上会释放不良情绪,让心胸豁然开朗,有如释重负只感觉。合理宣泄可以通过打墙、发球等练习手段进行,可以对墙狂打但注意千万不要受伤。合理表达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就会在表达出自我感受的同时不去伤害到对方。尝试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急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平静心态的事情。如练习第二次发球,要求稳定性,这样可以调节急躁情绪。情绪抑郁时做一些亢奋的事情。如练习第一发球,调动自己的兴奋度,从而调节抑郁的情绪。
3.2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平台,辅助学生情绪管理
教练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没有教练的技术与精神指导,这支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其实教练有时像队员的父母,有时像队员的哥哥姐姐,他们需要教练的关怀与指导。教练作为队里面年长者在人生阅历和情绪管理上都更有经验,所以,教练在训练场上是技术顾问,在场下是心理医生,这种角色的转换不可缺少。尤其作为队员情绪的间接管理者更需要和队员进行沟通,而且察言观色、建立信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些一样都不能少。所以教练与学生应建立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辅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
3.3加强队伍凝聚力,提高情绪管理效率
一个好的球队并不是训练的时候到,结束离时开,它一定是大家除训练外还有其他情感的交流,这样的队伍才是有凝聚力的队伍。重点是,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会给所有队员精神上的支持,而且当团队的凝聚力驱使时,带给大家的是自信、乐观、快乐等积极情绪,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有利于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抑郁、急躁等情绪会明显改善。
4.结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而人力资源肩负着企业招聘员工和管理员工的重任,有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财务管理。企业形成这种观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有很大关系,我国长期实行以外贸出口带动密集型产业,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企业的订单和对外贸易上,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双赢成为当前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关系;双赢模式
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逐渐升高,但是与财务管理的地位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我国也大力开展对外贸易,中国经济发生转型,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企业的盈利较少,工人薪酬增高,给我国的制造业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地位,将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双赢。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1.企业重财务轻人力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直接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大多数企业重视财务管理部门,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辅助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导致企业内部的员工制度出现较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受到空前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沿海城市中的工厂纷纷倒闭,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缺乏品牌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内部销售渠道窄。而德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主要是由于德国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注重人才的培养,有效的抵御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1]。
2.企业轻财务重人力
企业轻财务重人力大多发生在刚成立的企业中,企业初期发展阶段重视人才的招募,通过租用高档的办公楼和良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加入。该阶段由于企业还没有过多的盈利,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事务相对较少,工作压力较大,导致企业疏于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而过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是该种模式只适用于企业初期阶段,在企业发展阶段还轻视财务管理,将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双赢模式
1.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作为同等地位,意识到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将员工作为企业盈利的工具,提高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员工更多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资源的运营和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企业的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将心理学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
心理学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企业员工的情绪不稳,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需要意识到心理学对管理企业员工的重要性,将心理学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来,确保企业员工拥有健康的心态,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需要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企业进行讲座,对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企业员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员工的实际需要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给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办公环境。政策中的主要内容有:提供住宿、开设员工食堂、给予交通补助和话费补助、为员工办理保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企业还需要给员工提供定期培训,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3.关注员工情绪和压力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做好企业员工的日常考勤、职位招聘和培训,还需要关注员工情绪和压力。员工在工作中会面对较多的压力,容易产生愉快、惊讶、悲伤和愤怒等情绪,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员工拥有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员工思维的活跃,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将自身的情绪感染给其它员工,带动其它员工一起投入到工作中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重视企业员工情绪管理,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2]。
4.将股权制度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
要想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将股权制度融入到财务管理中来,将员工作为企业的股东,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实行股权制度是激励员工好好工作的重要措施,强化员工的民主意识,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增加企业的收入。通过研究表明,实施股权制度的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员工流动小,工资相对较高。股权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的融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结合的产物,能够为企业留住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
三、结论
综上诉述,可知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双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留住大量的人才。企业领导需要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具有同等地位,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福利待遇,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最大作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跨层次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林曼.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
2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2.1入院时人性化护理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入院时,患者承受着疼痛的折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这些操作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做好定餐等工作,并让患者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一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2.2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2.2.1术前护理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1]。因此笔者耐心、细心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同时可以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
2.2.2术后护理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他们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使用止痛药物及其他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2.3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授课,让每一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如膝关节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需要进行屈曲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屈曲锻炼是比较痛苦的,这时候,护士要发挥其优势,通过日常的沟通及教育,让患者了解术后进行屈膝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他们忍受痛苦,配合锻炼,争取早日康复。护士要掌握人体机能解剖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正确选择和应用运动疗法或其他疗法。这样,骨关节的康复治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4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和激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3]。笔者的做法是: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当患者紧张时,采用引导性的语言,使患者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5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笔者的做法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三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沟通障碍;过程管理
一、企业内部审计中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
1.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欠缺大量的实例表明,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较好的沟通能力是促使审计成功的重要推力,审计人员只有具有了沟通愿望和沟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内部审计工作服务[1]18-19。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其工作职能应该定位在与组织内各部门打交道方面,并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向上级报告,以完成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和优化。而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不断得到被审计单位人员的理解与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全面获取与审计相关的、可靠的信息,才能更为及时有效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此外,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还应将内部审计人员培养成主动者,使其行为能够因良好的沟通而使审计工作变得顺畅而高效。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能力方面缺位,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难以在审计过程中控制谈话重点和语言节奏,内部审计的沟通效果严重受限。2.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决策层沟通不善截止到目前,现代企业虽然逐渐建立起来了与时展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运营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现代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未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难以置身在内部审计建设之中。这种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决策层沟通的不善,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绩效的提升。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现代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无论是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还是国内外的政策条件,都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主观上对企业决策层产生了偏见,使两者之间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潜在损失;(2)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足,在宣传手段选择上缺乏仔细的思考,未能充分借助新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传递;(3)一些企业部门对审计工作有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宣传工作并不理会,甚至对其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使由此而产生的审计沟通严重不足;(4)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绩效。但是,一些领导并未对其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这种工作中的忽视使得审计沟通难以真正展开。3.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沟通不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沟通,实现“无障碍沟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然而,多数单位两部门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沟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形成,一是可能因为两部门工作汇报的对象不同,两部门均有相互监督检查的职能,如果主管领导不同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二是内部审计与财务的工作结果有时会相互对立,“本位主义”会导致负面作用与沟通障碍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组织长期形成的传统与气氛,对内部审计的沟通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2]250-251。一方面,组织结构不合理会引起信息沟通障碍。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过多,则信息沟通不仅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组织气氛不和谐对信息的接收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信息发送给一个相互高度依赖和开诚布公的组织,它被接收的可能性就比那些来自气氛不正、相互猜忌和提防的组织高得多。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沟通管理
1.与单位决策层及时沟通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使得审计沟通过程并不顺畅。而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应要求审计人员全面把握和被审计单位领导、决策层进行交流的机会,从上而下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审计方法和审计步骤、审计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和培训,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和权威。比如,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决策层提交相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报告,并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审计进展等进行请示与汇报,并就审计范围、审计计划、审计目标等问题要随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以便充分了解单位领导对审计的态度和期望。2.把握不同阶段沟通的特点在内部审计不同阶段,沟通具有不同的特点,审计人员应合理把握,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与效果。准备阶段:高度重视审前调查和良好的审前沟通,开好审前会议,通过审前会可以使被审计对象详细了解本次审计的目的、性质和具体安排等,以便于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环节主要体现在审计访谈上,即审计人员就具体审计事项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查询。要充分听取意见,给予被访者表达的空间;有些事项仅需要简短的对话,有些事项需要进行有层次的、深入的访谈。特别是审前会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交流。报告阶段: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报告正式提交之前就报告中的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等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认真充分的沟通。后续审计阶段:就审计意见、建议的整改情况、存在的困难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同时征求其对审计的反馈意见。3.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往往要借助“审计进点会”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传递审计信息,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在接到相关信息后做出积极的反应,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必要的支持[3]27-29。此时,被审计单位领导如果可以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普通工作人员会因此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审计资料能够被有效、及时地提供,审计工作也能顺利进行。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比如,要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导引,使被审计人员能够更为自如、轻松地回答相关问题和做出相关反应;在提问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拙劣的提问”,做到一次一问和一问一答。此外,还应让被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的,在倾听对方回答的同时,能够及时对其中关联的有用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以便提升审计沟通的效果。4.对审计结果进行冲突管理内部审计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化解冲突,通过冲突管理使审计沟通更加高效。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1)化解反击心理。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计人员,都要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将情绪和审计工作区分开来,禁止使用过激性的语言与肢体行动激怒对方,如果丧失了理智,将会把审计冲突引向审计失败,甚至给企业、行业与审计事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对已经产生的冲突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通过深入矛盾内部充分了解冲突产生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正确引导对方能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推动审计沟通向积极的方面发展;(3)在处理因内部审计而起的冲突之前,要对自身的情绪状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良好的把握,以避免将负面情绪和信息传递给被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也只有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调整了审计过程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克服恐惧心理,使被审计人员能够支持审计工作的进行。5.提升审计整改的影响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有效的内部审计沟通是建立在寻找、建立共同点的基础上的。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通过鼓励对方不断提升沟通效果,通过讲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地开展内部审计;(2)内部审计人员要本着真诚的态度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沟通双方要在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与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开展审计工作;(3)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进行的“专业会诊”,因此审计沟通的参与方都要敏感而兴奋,找准彼此之间的关注点,以便产生基于审计的沟通共鸣。
三、结语
随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内部质量,加强审计过程的沟通与管理十分重要。沟通在内部审计中作用重大,而现实审计中存在一些沟通的障碍:如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障碍、企业内部固有的障碍、内审机构与企业决策层之间等方面沟通不善而造成的沟通障碍等,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与质量。在企业内部审计沟通的对策中,应充分认识良好沟通的重要性、构建内部审计与企业决策层的和谐关系、依法合规把握审计原则及客观公正以诚待人等,合理把握不同审计环节沟通中的不同特点,突破沟通障碍,提升内部审计的绩效。由于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环节和人员,加强审计沟通过程管理,构建内部审计沟通体系相当重要。这就必须对审计结果进行冲突管理,提升审计整改的影响力,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增强内部审计沟通的效果,不断化解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保证审计信息能够快捷传递与充分交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提升审计工作的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澜.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J].时代金融,2011(2):18-19.
[2]刘飞燕,史丽化.管理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50-251.
关键词:情绪管理;办公室工作;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管理问题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迫切性和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本文主要研究情绪管理在办公室工作中的意义,探讨情绪管理策略,为办公室人员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一、办公室情绪管理现状与意义
1.办公室情绪管理现状。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但是,对于情绪的管控研究,目前我国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举例来讲,在实际的办公室情绪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工作人员心情与工作效率。首先,认识不足,大部分办公室对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情绪管理是员工自己的事,放任员工情绪发展或过分相信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没有认识到情绪管理的回报远远大于它的投资。其次,缺乏理论指导。有的办公室提出了情绪管理的设想,但因为缺少理论上的认识和指导,对情绪管理不知如何具体着手实施,或者因为它推行的难度较大,仅停留于提提口号或仅属于领导者个人的领导艺术。
2.办公室情绪管理意义。在办公室中加强员工的情绪管理,不仅仅对于员工自身而且对于办公室其他人员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总体来看,情绪管理在办公室工作中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缓解情绪压力。近几年来,社会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职场竞争力度的增加,很多办公室人员往往感到压力空前的大,导致他们心理以及情绪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加强情绪管理与控制,可以使得办公室人员的心理负担大大的降低,保障办公室人员的身心健康。第二,激发工作热情。办公室人员积极地情绪可以提高办公室员工的工作效率,消极的情绪可以降低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进行情绪管理,可以极大改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好的面对困难和挫折。第三,培养合作精神。情绪管理可以改善办公室人员工作关系,加强员工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及情感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培养员工合作精神。
二、办公室工作情绪管理创新策略
(一)办公室工作情绪管理方法
1.自我调节,提高管理能力。情绪管理,包括情绪的自我察觉、自我调控以及自我激励、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加强对员工的这些情绪管理能力,是办公室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步骤。世界残障青年力克胡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手没有脚没有烦恼。他通过自我激励,突破自我,活出精彩,最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年轻励志演讲家。从力克胡哲中我们得到启示,情绪管理对人的工作、学习以及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办公室人员,接触面广、工作环境复杂、强度大,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导致影响到其他员工以致降低工作效率。只有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加强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才可以真正的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良好的工作氛围中。
2.企业文化,营造工作环境。建立办公室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组织规范。事实上,企业文化对员工不仅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且对员工的情绪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员工从进入企业起的那一刻便开始寻求与企业之间的认同感,如果企业文化中有一个员工愿意为之奋斗的愿景使命,一种被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够激励员工超越个人情感,以高度一致的情绪去达成企业的目标愿景。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员工幸福观、价值观,而且还包括人生观、世界观,通过对于这些观念的塑造,使得员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的对待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荣辱得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办公室情绪化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公开、公正、公平的解决,不要让办公室员工感觉到自己被忽视或者是不公平,这样可以进一步消除办公室员工的消极心理,消除其不平衡感和挫折感。
(二)自我情绪管理具体方法介绍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员工自我情绪管理具体方法进行分析。第一,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法是员工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想象、语言等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激励,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自身身心得到进一步的放松。比如默想或用笔在纸上写出下列词语:“冷静”、“三思而后行”、“制怒”、“镇定”等等。实践证明,这种暗示对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既可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又可用来激励自己。第二,意志力转移法。意志力转移法指的是在实际的企业公司工作过程中,将影响员工心情或者是思想的意识转移到其他物质上。举例来讲,员工在不开心时,可以外出散散步、打打球,还可以找朋友聊天等,转移注意力,从而寻找新的快乐。第三,适度宣泄法。员工如果心情过于压抑,不仅仅会影响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员工身心健康,这就需要员工进行发泄,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第四,自我安慰法。自我安慰也可以说是员工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手段,
当人们遇到情绪问题时,经常用“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可以摆脱烦恼,缓解矛盾冲突、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通过对于以上情绪管理具体方法的介绍,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员工情绪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以创造出更好科学、合理的员工管理控制模式。只靠情绪管理是不可能完全规范员工的行为,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及管理体系,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形成合情又合理的管理体制,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出最佳业绩。深入研究办公室人员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创新情绪管理策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是今后办公室人员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重要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友海.不定常管理在办公室工作中的运用[J].领导科学,2012(03).
关键词:恐惧;框架效应;风险传播;传播效果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毛良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北京100024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风险事件频发,人们在享受经济与科技发展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与之相伴的各种风险。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事故等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日常经验及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在某事件上主观认知到的风险比客观存在风险本身对公众的心理与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效果。Slovic甚至认为,风险生来是主观的。风险的这种主观性特征使媒介对风险事件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他们关于世界的想像主要是由媒介来构建的,而媒介提供的风险信息不但是公众获知风险资讯的重要渠道,也是其评估风险后果的重要参考。因此可以认为,媒介有关风险的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构建着公众对“风险社会”的主观感知。
那么媒介报道是以何种方式构建公众对风险感知的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来自新闻的框架效应。框架理论认为,信息的组织及表征方式会影响个体对其所处理的相关议题的反应。对于媒介传播来说,当对一则事件的新闻框架以前后一致的方式来对事件做出选择、强调和排除,并使得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那么这些经过选择和强调而突显出的信息,将构建出受众感知到社会真实。这正如Entman所揭示的,强调框架就是选择事实的某些方面,使被选择的部分在传播文本(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中更为显著。媒介报道影响风险感知方面的框架效应是存在的,大量经验研究结果已经证实这一点。Morgan等人研究发现,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风险,会影响人们对风险的认知;Kasperson,Renn,Solvic等人的研究也指出,感知事件或不幸事件的严重性主要由资讯及其所预示的内容所决定。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则来自于媒介的议程设置效应。议程设置效应可以发生在两个层面,议程设置第一层次效应主要表现媒介报道的议题更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在人们意识中的显要性更高;第二层次效应表现在媒介在报道某个特定议题时,使用的语言,报道的视角以及组织的架构会影响受众对议题的接受和理解。这种效应在媒介报道风险事件信息时同样存在,这方面的经验研究证据已经非常充分。Ghanem研究发现,尽管某一地区的犯罪率客观上在下降,但媒介对犯罪事件的报道却增加了民众的不安全感;McCombs和Shaw研究发现,大众媒介关机失事与劫机事件的报道显著地影响着公众选择乘坐飞机以及购买航空保险的行为。
一些研究还进一步了探讨框架效应及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分别将其归因于可应用性(applicability)与可达到性(accessibility)两种认知机制。可应用性是指在处理信息时,一则消息的显著属性唤起与激活了特定构念,其后,在人们评估这则消息时,越来越可能想起这个构念,通常称之为“可应用效果(applicabilityeffects)”;可达到性是指某个构念一旦激活之后,构念还会保持一些剩余的激活潜力,并在随后的评估中可能被再度激活并应用,通常称之为“可达到效果(accessibility effects)”。Kim等人队为,框架效应主要是基于可应用模式,而议程设置效果以及属性议程设置效果中表现出的铺垫(priming)效果,则主要基于可达到模式。
诚然,对媒介报道风险信息的认知加工足形成受众主观风险感知判断的重要过程,但这一过程却有可能会受到来自受众本身诸多因素的影响。MeCombs就认为,导向需要(need fororientation)可能是影响议程设置效果最重要的一个心理变量,并认为议程设置效果应当是信息可得性和个体关联性的联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学中有关情绪与认知关系方面研究表明,情绪与认知加工两者关系更为密切。沙赫特和辛格等人的研究认为,情绪产生的机制条件中,认知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另外~些研究则认为,认知影响情绪产生,同时情绪又会影响认知评价的过程。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在探讨影响媒介报道与公众风险感知关系的诸多因素中,情绪的角色与功能是受到忽视的。基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本研究认为探讨情绪在媒介报道影响公众风险感知及行为决策过程中作用机制,是非常值得的。
二、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理论构建和研究假设
近年来,在危机传播效果研究中,已有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情绪的重要性。一些研究结果揭示,不同类型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等)条件,将诱使受众产生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方式,回忆策略和决策机制。Jin,Pang和Cameron等人从情绪视角研究危机传播,其提出“整合危机图式模型”(integrated crisis mapping model,ICM)认为,在危机情境中存在四种最主要的负面情绪,即愤怒、悲伤、惊惧和焦虑,这些情绪将对公众的危机感知及应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公众感知并应对危机情境的过程中,情绪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仍鲜有研究基于情绪视角探讨媒介报道对公众风险感知及行为决策影响的过程机制。Kim和Cameron一项研究发现,由媒介危机报道引发的愤怒及悲伤两种不同情绪,对公众的评估决策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与悲伤的情绪相比,愤怒的情绪将使人对危机事件主体的评价更消极。
Kim和Cameron等人的研究为构建媒介报道中的情绪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基于情绪视角深入探讨媒介报道影响公众风险感知及决策行为提供新的研究前景。媒介报道中的情绪框架,可以描述为是媒介对所传播的信息,经由精心组织与策划,诱导受众对某一特定事件或对象产生某种情绪,而该情绪又进一步导致受众对该事件或对象形成特定的解释方式和应对策略。然而,不同类型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也就是说基于不同特质的情绪框架之间,影响机制及效果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最感兴趣的是,在涉及到风险事件的传播中,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媒体报道,具有怎样的传播效果呢?选择恐惧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恐惧是一种与风险信息传播关联最密切的情绪,而且从日常经验判断,恐惧也是人类应对环境威胁最直接的本能反应;其次,在“风险社会”中,无论是在媒介报道中,还是社会文化中,恐惧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元素,这种现状可以从学者Altheide对恐惧的社会文化意义诠释得到印证,“在人们理解世界、定义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情境、构建社会现实以及组织交互行为的过程中,恐惧已经成为他们最依赖的解释框架”。
从框架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的发生机制来看,媒介报道议题中的某种显著属性激活特定的构念,并使这一构念在随后进行的认知评估中获得优先权或在记忆提取时更容易获取。我们认为,在一则报道议题的诸多属性中,情绪属性,尤其是恐惧属性,在激活特定构念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这可能是由恐惧情绪与人的本能行为之间的直接关联性决定的。Buck认为恐惧是一种基于人类进化产生的本能生存机制,它能使人警觉到当前环境中存在威胁生命安全的风险源,并驱动个体产生防御反应。在这一机制作用下,我们认为诱导产生恐惧情绪的信息将会获得人们更高的关注,并在评估中被赋予更重要的权重。据此,本研究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对风险事件报道中,恐惧诱导情绪框架对受众风险事件重要性评估具有显著正效应。
正如议程设置效果需要考虑导向需求的调节效应,恐怕诱导情绪框架的传播效果显然也会受到受众个体本身因素的调节影响。由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传播效果主要是由媒介报道诱导产生的恐惧水平决定的,根据Rogers提出的“防护动机理论”,恐惧情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个体感知到事件的有害程度,二是有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此条件下,本研究认为,受众与风险事件的利害关系和受众对风险事件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将可能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传播效果具有调节作用。首先,在受众感到事件具有风险时,从日常经验可以推断,只有当事件与个体生活紧密相关,那么个体对该事件给予高度关注程;其次,对于感受到威胁的事件,若受众对威胁本身没有相关知识,个体无法提供相关经验进行威胁程度大小的判断,那么也可能会使受众对风险事件产生更高的警惕,如近期国内民众对食用转基因大米表现异常恐慌,但一些研究转基因的研究专家则鼓励大家食品转基因大米,并亲身试范,在这个案例中,国内普通大众对于转基因大米之类的知识可以说完全陌生,而且也没有其他任何相关经验可参考用于对食用转基因大米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从而公众普遍关注转基因大米的风险。据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受众与媒介报道风险事件的利害关系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具有调节效应。
H3:受众在媒介报道风险事件上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具有调节效应。
此外,受众对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也是影响恐惧程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发生可能性的判断主要是指向未来时间的,在时间可能存在有远近之分,即存在近期发生的可能性和远期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可将恐惧情绪体验区分为近期恐惧和远期恐惧。本研究认为,无论是近期恐惧,还是远期恐惧,两者可能会在不同类型风险事件存在差异,但不会影响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据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基于近期和远期的恐惧诱导情绪框架,均对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评估具有显著正效应。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设计与被试分组
研究采用2(情绪框架:恐惧情绪框架、控制组)×2(风险事件:手机使用、转基因食品)的因素实验设计。征集得到13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51人,女生85人。告诉他们将要参与一项“新闻事件阅读体验”研究。随机将被试分配于各实验组,每个观测组各分配34名被试。
(二)研究材料与程序
被试要求阅读1则新闻材料(一则有关手机使用事件的新闻,一则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新闻),新闻均为从现实报道的新闻中产生,经过编辑后,保留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后果等内容描述,但去除其中报道来源、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等消息。阅读材料分别设计为:
手机使用恐惧组:手机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使用者重伤不治;
手机使用控制组:手机使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辐射,但影响不大;
转基因食品恐惧组:目前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其潜在危害将难以估计;
转基因食品控制组:转基因食品是一种安全食品,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伤害。
完成阅读之后,被试需要完成一次问卷调查,任务的内容是用以下6个维度上评价所阅读新闻,评价维度分别是:
(1)专业知识了解程度(你对材料新闻中发生事件原因及后果的了解程度如何?)
(2)事件危险或威胁程度(在你看来,这个事件存有多大的危险性或威胁性?)
(3)近期发生可能性(该事件近期影响你个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4)远期发生可能性(该事件将来影响你个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5)利害关系程度(该事件与你个人实际生活利害关系有多大?)
(6)个人重要性评估(对于你个人来说,该事件的重要性程度如何?)
在评价恐惧程度上,研究采用两个恐惧指标,即近期恐惧和远期恐惧。Apter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某一事件在短期内的恐惧体验和在未知将来的恐惧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一场即将来临的强台风可能会引发很强的短期恐惧体验,但未必引发将来的恐惧体验。根据Roger提出的恐惧定义,近期恐惧由对事件感知到危险或威胁程度和在近期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大小两者加总合成获得,远期恐惧由对事件感知到的危险或威胁程度和在将来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大小两者加总合成获得。由此得到研究另外两个评价指标:
(7)近期恐惧水平(事件危险度+近期发生可能性)
(8)远期恐惧水平(事件危险度+近期发生可能性)
各维度评价主要基于利克特11点量表,10表示非常了解、非常危险、非常可能或非常重要,0表示一点都不了解、一点都不危险、一点都不可能或一点都不重要。
三、研究结果
(一)各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及恐惧诱导情绪框架变量操作效果检验
对研究中各主要变量在两个观测事件不同实验处理组别中的表现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使用t检验比较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结果显示,手机使用及转基因食品两个事件上,恐惧组被试在近期恐惧和远期恐惧水平上均显著高于与控制组被试,说明本实验中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操控设计的效果理想。
(二)对假设检验的结果分析.
假设Hl检验:使用t检验,分别检验手机使用及转基因食品两个事件上,恐惧组与控制组的对风险事件重要性评估差异。表1结果显示,在手机使用事件上,恐惧组被试对该风险事件重要性评估显著高于控制组;在转基因食品事件上,恐惧组与控制组被试对该风险事件重要性评估上差异也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
假设H2检验:以恐惧水平为自变量,利害关系为调节变量,重要性评估为因变量,采用0LS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由于利用评价量表观测得到恐惧水平及利害关系为连续数据,故需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分别进行去中心化处理。表2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手机使用事件上,还是在转基因食品事件上,均观测到利害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利害关系对近期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的调节效应显著(p
假设H3检验:以恐惧水平为自变量,专业知识为调节变量,重要性评估为因变量,采用OLS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由于利用评价量表观测得到恐惧水平及专业知识为连续数据,故需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分别进行去中心化处理。表3结果显示,仅在手机使用事件上,可观测到专业知识对近期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传播效果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假设H3仅获得研究数据的部分支持。
假设H4检验:假设H4可由表2和表3中各回归方程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检验。表2中的回归方程模型1,3,5和7显示,在本研究观测的两个风险事件中,近期恐惧和远期恐惧对事件重要性评估的回归系数均非常显著;表3中的回归方程模型1,3,5和7结果也揭示,在本研究观测的两个风险事件中,近期恐惧和远期恐惧对事件重要性评估的回归系数非常显著。假设H4获得研究数据的有力支持。
四、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获得了多个有价值的结果发现:
首先,本研究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在风险事件传播中,事件报道的情绪框架,尤其是基于恐惧诱导的情绪框架,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证明,这种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会显著地提高公众的对事件风险的恐惧程度,进而影响公众对风险重要性的主观评估。研究结果对议程设置效果的机制提供十分可观的经验补充。在对议程设置效果机制的探讨中。研究者主要集中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分析,认为可应用性和可到达性是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心理机制。本研究结果发现,个体情绪,尤其是恐惧情绪也可能是产生议程设置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该变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当某一事件与恐惧情绪关联,即认为事件具有某种恐惧情绪属性,那么该事件则有可能更容易被激活,并且在记忆信息提取是往往显得更容易,从而使用事件信息在主观评估中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媒介报道中存在恐惧情绪框架效应的可能性。
其次,本研究结果发现,事件与个体间的利害关系程度是恐惧情绪框架效应的一个重要调节变量。事实上,事件与个体间的利害关系本身对事件重要性评估具有显著影响,表2结果显示,利害关系这一变量在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非常显著,这一结果符合我们对日常现象的观察结果,因为一般情况下,最受公众关注大多是与个体利害关系最密切的事件信息。利害关系的调节效果主要表现在,当媒介报道的风险事件与个体存在高利害关系,那么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效应就会更加明显。本研究的结果与导向需要理论中强调利害关系对议程设置效果的调节作用具有一致性。
在本研究观测的两个事件上,专业知识对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仅在手机使用事件中,观测到对近期恐惧诱导情绪框架效应存在边缘性显著水平的调节效果。但表1结果揭示,在转基因食品事件上,实验被试在该事件上的专业知识总体偏低(与手机使用事件相比),但在恐惧水平上总体偏高(与手机使用事件相比),说明专业知识仍然可能是影响个体的恐惧体验水平的重要变量。另外,该结果可能也是由实验情境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的。因为无论是手机使用事件,还是转基因食品事件,研究被试在专业知识评价上观测数据离散性较低,说明大家在专业知识差异方面不明显,而且观测的研究被试数量不够充足,也可是导致调节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生;情绪管理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在企业学习一整年,这就意味着此类学生比普通的大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环境中,企业与校园的环境有较大差异。来自于工作环境和精神层面的双层压力需要学生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掌握自我调节、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使大学生能客观面对工作环境、快速适应环境,是顺利实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化都较强。突出的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但也是难以融入团队,与人相处合作的基点。因此怎样在一定程度上柔化其个性,使学生遇事冷静、不冲动不产生激烈行为,是当前学生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对情绪管理的认识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情绪管理则是用正确的方法认知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我的情绪,放松自我情绪。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个人较好的融入团体,实现和谐共处。
1.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校园里的一般大学生从未离开过校园,始终在比较单纯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的交往对象比较稳定,生活经验比较少,面对复杂紧张工作环境的心理素质较弱。容易出现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好,人际关系紧张。往往遇事烦躁,不冷静,稍有刺激就产生过激的行为;或者怀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出现沮丧、消极行为。这都是不会情绪管理的表现,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情绪,不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2.情绪管理对“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生的重要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在大学阶段就到企业工作,并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进入企业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从容应对即将要面临的全新环境。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积极的情绪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学生掌握了正确情绪管理的方法,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在工作生活中就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在面临高压、紧张、快速的工作环境时,会进行适当自我调节、自我放松;同时也会合理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对融洽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有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
1.学校教育体制忽视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校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依存环境,当前大多数高校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等,对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之相比,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历练却显得不足。尤其是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没有较好的体现对于学生情绪管理的培养,没能较好的做到人才培养的全面平衡。如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缺乏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心理辅导的教师在人员编制、工资待遇等方面没有突出的地位,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专职人员等。
2.企业缺乏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卓越计划”提出之前,企业较少的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即使有参与的,也多数局限在接受部分大学生实习,由于这类实习具有短暂性(几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和临时性,企业只能提供一些非重要的岗位,对专业能力的锻炼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对学生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的管理了。
3.家庭对学生情绪管理认识不足
家庭虽然是学生依存的主体,在上大学之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会逐渐弱化,特别是心理的依赖。加上多数学生到外地就读,使得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变得间接化了。多数时间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间接方式进行沟通,当学生有了情绪问题一般都不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他们认为告诉家长只会让家长担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家长的思想老了,即使告诉他们,家长也不能提供更好的办法。因此,多数学生都是抱着“报喜不报忧”的态度与家长沟通的。有些家长没事时不闻不问,出了事情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学校一方,这对于学生情绪管理都是十分不利的。相比之下,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社会就业状况等,对学生情绪管理认识不足。
4.学生轻视自我的情绪管理
由于高校较少开展心理学的课程,使得大学生们在遇到情绪问题时,轻视情绪管理,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情绪问题,或不能准确的看待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不懂得怎样应对。一般自己忍着,受着,久而久之使得情绪严重积压,当时虽然不爆发,但长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个别学生当时可能就爆发了,出现出格的、激烈的、报复性的行为,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甚至影响高校的声誉,危害社会。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多方面的,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需从学校、企业、教师、家庭及学生个人等各个方面着手。
1.学校将学生情绪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要在学校学习3左右年时间,学校担负着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锻炼心理能力的使命。因此高校在制订各项制度时都需要全面考虑,将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彻其中。尤其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对于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将情绪管理的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一入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大二大三阶段,第三阶段是即将进入企业进入社会阶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相应展开形式多样的教育和管理。可以运用演讲、讲座、专题、影评等方式进行模块化教学,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教会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方式。 转贴于
除此以外学校要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在学生入校时向家长宣传心理教育知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运用心理知识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入学后保持与家长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绪管理动态,让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学生。
2.企业开展专业与情绪管理双重考核
“卓越计划”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配合,这就意味着企业也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高等人才培养的使命。企业在承担这一使命时除了要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升华培养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和历练,特别是对于学生自我情绪管理和识别他人情绪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团队中与人相处,在团队中被领导与领导他人的能力。在考核中要有专业绩效和协作心理等多方面的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教师以自我为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
教师作为校园内外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在“卓越计划”背景下,除了专职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外,还包括在企业工作承担学生教育的企业导师。在校教师和企业导师本身工作的压力都很大,自我本身都会有些情绪,二情绪本身无好坏,关键在于怎样有效的对情绪进行管理。在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首先要学习情绪管理的有关理论,并亲身实践,先做到对自我情绪进行管理,不把消极的态度和情绪带给学生。在面对学生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积极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生、教育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其次要学会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当发现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及早进行了解、疏通和管理,避免不良情绪积累,防止恶性情绪爆发。
4.家庭从侧面对学生开展情绪管理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家长要与学校同时承担各自在学生心理教育上的责任,要充分认识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问题上的重要性。尽可能做到定时与子女、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表现,尤其要重视其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情感上是否遇到挫折,工作中人际关系处得怎样,特别对于即将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等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安慰,使他们在心里有所依靠。
5.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情绪
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要学着自己管理自我的情绪。作为“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学生,需明确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积极配合学校企业等各项安排,不仅要注重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深造,也要注重对自己心理的学习。学会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并适当表达情绪,以合理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具体情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宣泄情绪、转移情绪、提升情绪来提高自身管理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