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发展展望

企业发展展望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6:0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发展展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发展展望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 未来展望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要追溯到1972年。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它的出现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视,因此大部分国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将其列入国家经济计划中和国家发展计划中。同时,可持续发展理论被许多国家用来评估国家的健康运行和衡量国家的发展水平。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已被证实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受到了众多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发展得较晚,尽管国内许多学者都对此开展了学术研究。但目前国内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以下是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刘力钢教授(2000)作为我国最早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学者之一,总结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追求创新,拥有新的活力,在所处行业内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最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更要与环境变化适应,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升企业获利能力。刘力钢教授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企业的生命周期。第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殷建平(1999)研究表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诸多方面能力显著提高。这些能力包括:企业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能力,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能力,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企业扩张能力,企业保持稳定行业地位能力,企业建立健康成长机制能力。

李占祥(2000)的观点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企业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定义蕴含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是持续性。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经营时间可以认为是企业的持续发展的体现,参照业界企业标准,以业界平均企业寿命为标杆,可以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状态。第二是成长性。企业的成长就必然体现在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企业会不断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就不能否认企业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面临许多发展问题,比如短期利润率降低和组织运营效率减退。此类问题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历程无法避免。一个企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然会面临此类问题的考验。企业通过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商务问题,积累了经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逐步提高。

肖海林和王方华(2004)结论说明:企业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企业通过摸索获取发展经验,自身能力会稳步提升。企业作为创造财富价值的组织,会在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自我超越。

芮明杰和吴光飙(2001)的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市场份额提升、有效支配资源、克服企业自身发展问题这几方面。研究还表明:一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二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必须有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三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四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具有分析和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能力;五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良性发展机制。

综上所述,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增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第二,保持或增大企业在所从事行业的市场份额;第三,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第四,企业拥有不断创新、不断学习的能力;第五,企业的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最初是从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开展的,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定义进行的研究。21世纪以来,企业的战略目标已不再关注于实现当前利润最大化,而是转向为合理安排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拥有长久生存能力和持续获利的能力。这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得到了拓展,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研究也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周全,2009)。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认识存在三个层次,分别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优质的生态环境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企业的发展又必须以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当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必须保护环境和合理运用自然资源为指导原则,使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绝对地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不受到非相关因素的干扰,使其能够为企业长期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着重强调了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资源,废物利用并承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资源与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企业在经济效益层面上要有显著地提升。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不能因为当代人的需求而伤害后代人的利益。第二,企业的经济活动要看重长期收益和持续利润。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每个企业的生产水平相比于历史水平都要逐步提高或保持稳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不存在经济负增长现象,企业如何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是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以人为本”,强调社会效益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层面的利益,更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同时企业要避免一切有损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运营模式,达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结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反映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更要体现企业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企业为和谐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上市公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难免会受到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得到私人收益,很可能做出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的决策。这点着重体现在大股东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大股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行为掏空了上市公司价值,最终的结果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得私人收益。由此可见,控制权私人收益降低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六、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内容还有所局限。第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这些领域。而控制权私人收益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现有文献还没有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如何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方面展开学术研究。第二,大部分学者在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时仅仅从经济效益层面考虑,缺乏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考虑。第三,目前国内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学术研究涉及领域较少,因此扩大研究行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研究的局限性可以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第一,研究控制权私人收益如何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建立全面绩效评价体系,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状态。第三,不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定有所区别,可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比较研究,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7

[2]殷建平.大企业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02

[3]李占祥.矛盾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48

[4]肖海林,王方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J].当代财经,2004(7):69-72

[5]芮明杰,吴光飙.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J].中国工业经济,2001(3):48-54

[6]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9

[7]周水银,陈荣秋.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6):46-49

[8]宋剑峰.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和对资本市场的意义[J].证券市场导报,2000(1):40-43

[9]徐国样,檀向秋和胡穗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0(9):44-51

[10]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9(4):31-38

[11]姜秀华,任强和孙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誉模型研究[J.]预测,2002(3):56-61

[12]朱开悉.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模型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60-61

[13]黄永红.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2(12):52

[14]苏冬蔚和吴仰儒.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1):106-116

[15]郭复初和郑亚光著.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94-196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培训需求;企业培训师;企业内训师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出现了诸多不适应问题,其中企业员工素质问题尤为突出。开展员工培训,企业培训师是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其素质对开展好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制定了企业培训师制度,企业培训事业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企业培训师的队伍也不断地得到壮大,培训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然而当今培训市场上,企业培训师开展的培训数量虽然不少,但因其针对性不足,培训的质量总体不高,反馈的效果也不好。有些企业为了解决自身培训的需求,开始组建内训师团队。企业内训师团队隶属于企业,对企业的培训需求了解深入,也因其培训的针对性好,得到企业的欢迎与好评。企业内训师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拓展培训范围,承担其他培训任务。因此,将企业内训师与企业培训师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扩大企业培训师队伍,提高企业培训师的素质,还能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奠定基础。

一、企业的培训需求

在企业里,员工的素质不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问题。

比如,在企业加工中心,年轻工人操纵着大型数控设备,年纪大的工人操作着剪板冲压等老式简单设备;再比如,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所有的设备要买最好的配置,可是这些先进的设备只发挥着过时的作用——上万元的PC机只用作打字、做表格等最简单的工作;性能优秀的网络环境,只用作共享文件、收发邮件。

一些员工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现象,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招聘环节上要“选对人”外,企业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来培养人,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国企业培训师的发展

1. 什么是企业培训师

企业培训师,在《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标准》里定义为:能够结合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新职业(工种)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由此而论,企业培训师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应运而生的职业。

2.企业培训师队伍发展情况

有资料表明,我国自1981年开始,企业建设了自己的职工培训机构和组织体系,并达到了相当的培训规模,但企业职工教育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体系,对企业培训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能力评估及专业职务晋级等方面没有独立、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制度,因此难于吸引人才,造成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的现象,很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

2002年9月29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始施行,对企业培训师的职业内涵和职业标准做了具体的说明。职教教师在职业角色上由单一型向多重型的转变,在职业能力素质上由单向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完成向企业培训师的转型。企业培训师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有资料统计,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自推行开始截止到2006年,全国已有8000多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培训师队伍得到长足的发展。到2008年,经过国家认证的企业培训师的队伍更加壮大,达2万人。

随着企业培训师项目的开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大批企业培训师,而且队伍还在继续扩大。

3.培训效果分析

各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员工培训的作用,可在引入培训时,效果还不太理想,企业并没有看到培训带来员工在行为、纪律、技能等方面的改善。究其原因,企业培训师因行业的不同不通而表现捉襟见肘,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企业培训师的培训瓶颈,使得企业在比较引进外来人才和培养本企业人才的两种方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后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企业如果拥有一套完善而有效的培训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内训师队伍,不但可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可以防患于未然,让自己的企业拥有稳定的梯队人才建设。继而,有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企业内训新机制,加强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及做好企业内训课程的设计与管理,从而达到好的培训效果,完成企业培训任务。因此,企业内训师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三、我国企业内训师的发展

1.什么是企业内训师

业内学者认为,企业的内训师是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战经验的骨干人员,他们多来自企业生产、管理一线,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对问题能独立分析和提出解决的方法。他们具有吸收新知的领悟能力,较强的执行能力,一定的决策能力,能针对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积极分析和探索。

企业内训师,属于企业培训师的一种,但同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培训师又有所区别。企业内训师的关系属于所就职的企业,所进行的课程开发与培训内容受公司领导管理,同时课程主要针对自己企业状况而开发,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同时课程具有保密性质,一般不允许随意向外泄漏。

2.企业内训师的有关研究

近几年,人们的研究也倾向于由企业培训师转向企业内训师。比如张兴义(2009)“关于企业内训师的企业内部发展方向”的研究、陈文琳(2009)关于“企业内训师的职业素质”的研究、韦美宁(2012)关于“企业内训师的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钟建江(2013)关于“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等等。

3.企业内训师的优势

企业内训师开展的内部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培训效果好,培训方式灵活自由,能有效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增强企业凝聚力等诸多优势,因此,培养企业内训师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企业培训师与企业内训师的区别与联系

1.企业培训师与企业内训师的区别

第一,企业培训师主要针对外部企业客户授课,培训对象为外部企业与个人,授课内容因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需求而变化较大,会影响到培训效果;企业内训师主要针对自身企业授课,培训对象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培训的效果较之更有效。

第二,企业培训师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企业内训师无需销售人员。

第三,企业培训师的业绩主要体现于销售业绩,薪金根据业绩浮动很大;企业内训师的业绩体现于培训效果,工资浮动较小,较之更为稳定。

2. 企业培训师与企业内训师的联系

企业培训师与企业内训师虽有区别,但它们都是专职于企业的培训,都对其自身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五、企业培训师与企业内训师的发展展望

在企业内训师与企业培训师之间转变,是解决企业培训师发展瓶颈的有效策略,是促进企业内训师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是建立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企业内训师具有很丰富的岗位实践经历,对企业的各类业务非常熟悉,对企业存在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能更好地开展好培训工作,正是具备了企业培训师发展瓶颈中的要素;而企业内训师的培训范围扩大,也需要向企业培训师转变。同样,企业培训师为了能改善培训效果,克服发展瓶颈,可以专属于某些企业,成为企业内训师;并为企业带来先进的培训理念、优秀的培训项目和出色的培训课程。因此,企业内训师可以从企业走出来,在同类企业中交流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向企业培训师的角色转变,以拓展培训业务,发挥更大的培训价值;企业培训师也可以走进企业里,实现向企业内训师的角色转变,丰富岗位实践经历,克服企业培训发展的瓶颈,获得长足的发展。总之,两者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便可以促进自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团体,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企业自身的义务。企业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持久发展的观念,确立稳定用人机制,在员工队伍中发展并建立企业内训师团队,再把社会中的企业培训师请进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发展与提高,为建立一支壮大的、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标准》[M].

[2]孔庆华,人人成为企业培训师——企业培训机制建设的有益探索[J]. 商业文化,2006,(14).

[3]曲树强,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1).

[4]甘绮倩,从职教教师到企业培训师[J].石油教育,2004,(5).

[5]王琳,企业培训师发展感悟[J].中国培训,2006,(3).

[6]邵玉洁,对企业培训师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8,(8).

[7]冯薇,构建企业内训师队伍提升企业内训质量[J].科技创业月刊,2007,(2).

[8]吴栋,企业内训师培养实践[J].人力资源,2010,(2).

[9]庞辉,依托内训新机制推进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

第3篇

【关键词】韩国 动漫 网游

动漫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动画和漫画的统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漫的概念日益广泛,如动漫画、游戏、角色扮演、舞台剧以及以动漫形式表现的各种应用服务等都可以称为动漫,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的通知》中认为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目前,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1、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世界动漫市场整体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基本上是美、日、韩三足鼎立的态势,占据世界的份额极大。美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是一个以动画电影为基点带动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典型国家。日本起步虽然晚于美国,但已成为了当今的动漫大国,其动漫作品不仅占据了东亚和东南亚市场,而且突破重围,大举进军欧美。韩国是动漫产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动漫产业的产量已占全球相关产业的30%,成为世界第三的动漫产业大国。尤其韩国的网游产业更是占据世界的半壁江山。第二梯队是以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北美的加拿大等其他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市场始终在美国、日本的强大影响下,很大一部分针对只是本土市场,只有少数卖到国外;第三梯队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原创能力欠佳、产业运作经验和产业资本匮乏,使他们在动漫产业还出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2、韩国网游产业发展的概况

韩国作为动漫产业的后起之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网络技术,采用网络游戏为载体来发展动漫产业的模式。韩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网络游戏的大国,而成就这样一个行业用了不到10年时间,应该说,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2.1 金融危机使得游戏业成为韩国发展重点

经历了1 997年的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意识到专门依靠发展重型工业来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不行的,从而决定进行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把战略重点由重工业转向娱乐产业,并由政府出资,通过韩国文化观光部建立文化振兴院来扶持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由文化观光部出面组建了韩国游戏支持中心,向韩国游戏产业提供了从资金到技术上的多方面支持。从此,科技含量极高而能源消耗极低的游戏制作及相关产业开始走上高速发展了道路。

2.2 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为了发展动漫娱乐产业,可以说韩国政府下了大力气,韩国文化振兴院拿出15.5亿元韩币来支持178项文化事业,建立了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四处。建成后的产业基地,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动漫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四大策略。韩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如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加强产业管理与支援等。

2.3 人才的培养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大量的人才是不行的,韩国政府和企业意识到高素质的人才是游戏设计、开发工作的核心。因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公司有一半以上以研发为主,因而人才的培育机构蓬勃发展,韩国政府还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推动产学研结合,新建汉城游戏学院等专业的职业培训学校,对于游戏人才免去兵役的优厚条件。高校特别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并以网络游戏公司为实习基地向众多的企业输送定制化的人才,保证网络游戏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4 市场环境的培养

韩国的网游产业当中,本土游戏在国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它没有美国的电影产业,也没有日本的漫画产业,环境完全由政府来营造的,一般城市的宽带网普及率达到80%~90%,可见网络普及率是惊人的。另外韩国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和Flas产业,为网游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3、韩国网游产业的启示

3.1 动漫产业的优势不完全取决于时间的先后

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很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韩国动漫产业虽然发展比较晚,但已超过很多国家。可见,优势和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发展的先后。先发展可形成先发展的优势,后发展也有后发展的优势。

3.2 产业的定位十分重要

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韩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行业门类主要包括: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服装、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及其他相关产业。

发展动漫产业定位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因此,动漫产业的发应当规划先行做好产业定位,在此前提下,进行招商,招商之后要做好服务,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动漫产业集经济、艺术、文化、科学于一身,以市场为导向为方向。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对接。就动漫企业而言,动漫品牌的定位是一个动漫企业形象得以树立的核心。对政府来说,本地发展的动漫产品首先符合当地爱好者的喜爱,才能够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准确的定位要求设计者必须贴近动漫消费者的生活,深入研究动漫消费者的行为和潜在的心理需求,分析动漫消费者可能需要什么,设计才能真正在市场循环中最大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设计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日韩的动漫市场定位可以看出,动漫消费群体定位要十分确当才能够健康发展。我国大部分动漫市场以前几乎完全锁定在低幼儿童这一群体,从这点来看过于狭隘。也许有人知道日本不管男女老少大都喜欢动漫作品。其实动漫的消费是可以引导的,韩国的网游市场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生产者不能仅仅迎合和满足消费者,还要引导消费。

3.3 政府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

中国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一系列的企业,这些企业仅仅是政府完成计划的附属物,没有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权。随着政府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 变、经济体制的转轨及政府为企业发展所建立的市场体系等都与企业成长紧密相关。发展动漫产业也是一样,也是一个市场,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韩国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政府并不投资制片,但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责在于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引导动漫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动漫企业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为动漫企业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为此做好配套的准备。因此,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是动漫企业成长的坚实后盾和必不可少的力量。

3.4 人才的培养不可忽略

在发展某一产业时,人才是不可缺乏的,否则变为一则空文,韩国政府采取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办动画专业,其实在我国并不缺动漫制作人才,很多设备也是世界一流,但缺少动漫创意人才,动漫产业中与其他产业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有无核心的动漫形象。一般说来,动漫播出收回的成本只占到动漫制作费用的一小部分,而盈利的部分只能靠动漫形象的后续产品获得,没有核心的动漫形象,动漫就不能称为产业了。看来要健康发展动漫产业,培养创意型的人才应该成为动漫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5 动漫文化氛围必不可少

产业的发展没有市场氛围的支撑也是不行的,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动漫产业的文化氛围很是缺乏,在美国,小孩子一出生就会掉进动漫商品的包围圈。美国在家庭日的时候,镇长夫人会把自己打扮或动漫的形象,向每个人问好,而且大家觉得也很自然。这说明美国动漫产业这样高度发达也与动漫文化的普及有很大关系的。因而在动漫产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内容创意环节上,应牢牢把握主动权,引导动漫产品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宏观把握动漫产业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力,使其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文化氛围。也吸引不了动漫消费者,更谈不上产业的发展了。

第4篇

关键词:本地网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路线

一、 本地网电信企业在电信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架构中的地位与意义

我国大多数电信企业实行总、分管理体制。总公司是资产经营管理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和网络运行的指挥调度中心。本地网公司负责辖区内的通信安全畅通,完成公司总部下达的经营指标,在公司的授权范围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是公司的利润中心。

以下以联通六安分公司为例就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路线做初步探讨。联通六安公司隶属于联通安徽省分公司,是安徽省分公司的利润中心之一,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2000 年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以国际上市公司和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承担六安地区联通电信网发展规划、工程建设、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网络运维等任务。业务范围涵盖移动(GSM、CDMA业务)、数据、长途、互联网及增值业务。

我们认为,本地网电信企业是电信企业的利润中心,是总公司统一战略的具体执行环节,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直接提供服务,大量的原始资料需要从本地网收集,很多具体的工作也需要本地网来贯彻完成,尤其是客户开发与维持工作,离开本地网网络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本地网的优越表现意义重大。

二、 本地网电信企业现状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年)》(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与2003年相比,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保持不变,但实力有所提高,与电信强国的差距继续缩小。与2003年相比,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保持不变,居第14位(共有33个国家参与排名)。环境竞争力上升3位,居第25位。市场竞争力排名不变,居第2位。企业竞争力排名上升5位,居第27位。

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将从目前中间位置上升到前列,有望成为电信强国。同时,我国电信业将出现以下四种变化:第一,电信业发展面临转型;第二,电信市场逐步走向合作;第三,电信管制不断适应变化;第四,电信业务市场需求更有特色。

针对这种形势,我国本地网电信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业务流程应对竞争。我国本地网电信企业主要特点表现是:本地网公司内部团结,不同公司之间竞争无序。

与电信强国相比,我国电信行业本地网组织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同时较好的服务质量来自于广大电信职工在维护公司形象和客户关系方面的努力。我国电信行业始终致力于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认同,建立人本企业、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电信行业持续进行的企业文化宣贯活动,明确了企业核心战略,强化了员工之间的沟通,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形成了比较强的合力。这种高工作强度下的客户满意服务质量体现了企业内部团结协作的组织结构。

与本地网公司内部团结一致的现象相对,电信企业本地网公司之间却存在明显的无序甚至是恶性竞争。在电信业资费竞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挖墙脚、抢业务、换SIM卡等无序竞争现象,实力较弱的运营商甚至要靠贷款支付员工工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是我国电信业面临的另外严重问题。截至2004年底,总投资近1 300亿元的光纤利用率仅约10%,仅此一项大约有上千亿元的资产被闲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所建移动通信基站已超过30万个,一座铁塔需投资30万元人民币,本可多家企业合用却一般都是并肩而立。比兴建铁塔造成更严重浪费的是干线光缆。理论上,全国有一个省际干线光缆就已经足够,但目前每家电信运营商都有自己的网络,而建设一张干线网往往需要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现在并行的五六张网络,总投资额度已经超过1 000亿元,分别属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此外,广电部门也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网络。这种无序竞争甚至出现了恶化现象:从设置电路障碍、破坏电缆等在个别地区升级为人身攻击。

这种以保护自身为前提,对经济发展起消极作用的竞争方式的显著特征是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不高。我国电信运营商需深入思考本地网的战略应对的方法与路线。

三、 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路线

从本地网电信企业的角度出发,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应为——发现问题,蕴机于前;总结经验,制定措施;展现优势,创新求变这样一条路线。

1.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开篇——发现问题,蕴机于前。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建立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的结论是,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决策制定的意义相对突出,如果决策者缺乏预见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决策一定滞后于环境变化。作为既要了解一定技术又要懂得现代管理的本地网电信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善于科学决策,其前提是应着力培养前瞻性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精于思考的本地网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财富,也有机会成长至企业高层。

本地网电信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由于其工作流程偏重于具体操作,因此,制定战略时也应该先找不足。如果本地网企业由于日常工作繁杂,无法自我诊断,建议与企业外部的优势力量合作,定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交流,效果可能更好。这种交流的主要目的是本地网公司的成长。当然,这种交流也需要成本,但是如果把这种交流看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看作是宣传企业的一个窗口,看作是企业内部培训的一种方法,意义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同时建议,这个阶段不可好高骛远,应致力于具体工作时间的体会与思考。

转贴于

2. 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性成长——总结经验,制定措施。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本地网电信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大多倚重并信赖经验丰富的员工,足以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不同本地网企业之间挖墙角的现象很普遍。

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能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详细设计制度上,平衡员工、客户、市场需求的复杂变化。

本地网电信企业应该注重知识管理,强化流程意识,合理完善保存数据,建立责任明确的内控制度,引入环节清晰的作业方法,应该建立一种数据负责体系。这样,岗位将会变得因制度与流程的要求而设,尽量弱化因人设岗,人员的正常流动将会自由与宽松。当然,关键岗位聘用经验丰富的合适员工依然重要,在任何时候人都不会退化到系统背后无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所讨论的是尽量固化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他的日常工作步骤,为继任者提供自学的基本环境,使交接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把积累下来的数据作为知识库的背景资料,为创造商业智能环境打好基础。  3. 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性收获——展现优势,创新求变。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经营创造和利用新的机会,赢得竞争优势。管理学大师麦克·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和推行一种基本战略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竞争决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所贡献的各种活动是否适当,例如刨新、有凝聚力的文化或者有效的实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就证明:创新才有500强。

我国当前基础电信市场竞争主要特征是同质化竞争严重,服务水平相当,竞争市场不够理性。在这些基础电信业务市场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六大电信运营商除去因为政府经营范围的限制所造成的明显的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差异之外,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具体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服务种类同质化,例如中国移动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中国联通就有相似的新时空、如意通等,这种同质化竞争,对提高电信行业水平是个极大的障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若要成功经营企业,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清楚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二是用比竞争者更好的创新方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提倡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及其发展路线的目的就是培育运营商和运营企业实现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异化竞争,不断推出新业务。可是新业务的出现必须植根于具有创新要素的环境。

创新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但是盲目创新的风险成本极高,比如,飞利浦公司希望发展多元化经营,收购了和路雪,最终却不得不放弃,还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我们认为,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本地网电信企业而言,创新要讲求实际。

最后,我们想再强调一下战略问题。美国邓恩·布拉德斯特里特公司经过对美国企业的长期观察后总结出了六条致使企业破产的原因,其中有多条原因涉及战略问题。可见,企业战略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状况.http://www.mii.gov.cn/mii/hyzw/

tongji/tongjifenxi200506.htm.

第5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林业资源是自然环境在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也遭到破坏性的采伐,尽管短期内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但是长远来看却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损害的后代子孙的利益,因此研究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从事林业相关活动时,要在合理保证更新能力以及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不受外来侵害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并通过合理开发与科学培育,力保林业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保护环境、调整生态的功能,既满足当前对林业资源的需要,又不会损害后代子孙使用林业资源的权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不仅对维持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林业主副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乃至于对某一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难以在短期内就显现出来,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可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1。

二.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林业的建设,积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在建国之初就颁布了《森林法》,后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多次修订,与此相配套的还有多个林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总体来说,对于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但是从目前的林业实践活动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林业资源的产权模式落后。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基本上全部为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种产权模式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特征,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看出,这种相对单一的产权结构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不仅导致林业资源过度采伐,也使得相关主体没有动力是进行林业更新活动,同时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二是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在可再生自然资源使用过程中普遍遵守的制度,即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者在合规合法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需要向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或者是生态维持者相应的费用。但是目前在我国的林业实践活动中,尽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是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覆盖面不足。

三是林业资源保护力度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关注,国家也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有一些林业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对林地占用、林地用途以及林地破坏案件中的监管面不够广、执法不严。

三.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科技的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满足经济利益的需要也要保证资源的再生能力不受破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托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和生产模式,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依托相关技术,增强林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因地制宜的选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俱佳的林木品种,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不断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物质保证,在推进过程中要分三次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适宜的策略,首先在第一产业上,要不断遴选更加优质的林木树种,尤其是那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生产周期短、材质较好的林木品种,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第二产业方面,要不断进行林木资源的应用开发研究,由目前的以初加工为主逐步向精细化加工过渡,提升林木产品的质量层次;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充分利用目前日益火爆的旅游休闲产业,以及观赏树木的种植,逐步优化林业资源的利用结构,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三)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积极的进行培育和引导,制定实践性强的执法规范,同时利用税收、行政等综合手段,保障林业资源不被恶意损坏,造成浪费;其次是要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形式鼓励林木加工企业开展精细化加工,提升林木的利用率。

(四)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研究

不断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林业科技研究投入,当前亟待解决的是人工林的经营仍处于粗放式阶段,尽快研究人工林如何采取集约式的经营管理,同时加强林业生态的监测体系、林业灾害预报、应急反应机制等以及配套技术;二是不断扩大林业示范区的试点范围,并充分利用这些示范区积极探索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此可以与国内的林业类专家合作,为其提供科研资金常驻林区,此外,还要借助产业应用类专家以及市场营销专家,全面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双.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2]毕秀芹,韩焕利.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价值工程.2010,29(6).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中国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管理风险,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国家在加大投资、拉动内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保经济增长,必将促使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环境、效益、质量和风险管理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容

(一)环境审计将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21世纪,环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将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各国政府都将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此类问题,而且企业也将逐步增加环境投入。但企业投入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又要比较投入和税费,还要考虑企业形象。因此对此类资金运用的效益,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审计。

(二)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低碳型经济中发挥作用

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低碳型经济中,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规范经济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损失浪费问题进行监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目前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加强管理、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需要有法律的保护,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控制与约束体系,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认识日益深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深入进行,自然资源审计工作也相应开展并逐渐深化。

(三)质量审计将得到极大发展

审计质量决定了审计信息的可靠及可利用适度,是影响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因此,要始终把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整个内部审计项目过程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阶段,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情况,都是决定整个审计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风险审计将成为内审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应对能力。企业内部风险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履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并提出防范、控制管理(经营)风险的建议的一系列活动。管理风险是那些可能对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企业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风险,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急剧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风险,而且要指出这些风险怎样才能更好地加以管理,这项工作必须在风险产生以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做才更有价值。

二、计算机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许多企业在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报表编制以及工资核算等方面实行了电算化,计算机还广泛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建设等各个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内部审计的内容、对象和标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审计手段,因其效率低、准确程度差,很难发现许多利用计算机舞弊等不足都成为严重影响内部审计作用正常发挥的客观原因。相比之下,电算化会计在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上,已突显出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审查电算化会计信息内容,可以大大加快审计的速度,提高审计效率。在未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计算机专家。传统的手工财务审计必将被先进、高效的计算机所取代,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一是从部分审计工作转向全面审计工作计算机化;二是从单一的财务报表审计转向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三是审计证据和档案电子化;四是从定期的现场审计转向定时的在线网络审计;五是审计重点从原来的事后的静态审计转向事中和事前的动态审计。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它必将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所以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它必将逐步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

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那么,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还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因此将出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第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外部化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需市场。国内外民间审计组织纷纷扩展服务领域,向企业提供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而且审计技术先进。同时,外国一大批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涌入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客观上加大了这种外部化的趋势。

第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中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很难有真正的独立性,甚至可能和管理者共同欺骗所有者。而内部审计中的外部机构与管理层没有太大利益关系。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克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的缺陷,而且不论从实质上或是形式上都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组织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并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还可以为企业节约财务开支、降低雇佣成本,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第三,企业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领域和技术不断拓展,审计职能也在不断深化审计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还需要懂得经济学、金融、统计、信息技术、工程、税收、法律、环境事务和其它有关方面的知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外部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作为熟练鉴证专家,大多经过考试合格,受过正规训练,并且长期从事鉴证、咨询业务、在执业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职业敏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优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这样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即可以借鉴较好组织的经验,有可以吸取较差组织的教训,能发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7篇

【关键词】 战略成本管理; 电网企业; 战略定位; 价值链; 成本动因

根据国资委对中央企业EVA考核要求,电网企业优化成本结构,实现成本价值最大化,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为指导,研究电网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战略成本管理已经形成完整的分析框架: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根据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制定了具体的成本战略,为成本管理指明了方向。价值链分析是核心,明确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环节。成本动因分析是重要条件,挖掘出成本产生的战略动因,以便对症下药,找到降低成本的战略途径。

一、电网企业成本战略定位分析

(一)成本优势

1.购电成本优势,购电成本低。南方五省水电资源丰富,目前区域内水电装机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已经形成“八交五直”的西电东送大通道,有利于企业优化购电结构,降低购电成本。

2.强大的资信实力,融资成本低。企业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认定为首批超AAA信用等级企业,企业银行授信总金额达到3 640亿元,贷款和低成本融资渠道通畅。

(二)成本机遇

1.由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方式的调整,电网发展模式将由建设推动向精益化管理转变,有利于企业控制电网刚性成本,挖掘管理效益,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2.电动汽车等新技术的出现,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不断丰富传统电网业务的内涵,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成本挑战

1.EVA考核压力,成本价值化势在必行。自2010年起,中央企业将全面开展经济增加值(简称EVA)考核。根据EVA原理,加强成本的管控不是刻意降低成本规模,而是提高成本的产出效益。因此电网企业优化成本结构,实现成本价值最大化,势在必行。

2.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增大了成本压力。随着社会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以及高品质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企业为了提高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电网企业的成本规模必然会增加。

3.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也是电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一大挑战。国家出台的各种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使得电网企业的刚性成本增加。

(四)成本劣势

1.成本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战略指导。在缺乏企业总体战略指导的情况下,电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各部门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只注重部门利益,而忽略企业整体利益,只重视短期效益,忽略长期目标。

2.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电网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仍然是粗线条的,尚未到达精益化管理的要求。重指标分配,轻过程管理;重会计核算,轻业务控制。

(五)电网企业成本子战略的选择

根据SWOT维度分析,可以得到成本子战略:实施战略导向型成本管理,严格成本预算管控,优化成本结构,实现成本价值最大化,努力向精益化、标准化发展,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坚强支撑。具体战略选择,如表1所示。

二、电网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一)行业价值链分析

电网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上游供应商包括发电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下游客户包括机构客户和居民用户。在整个价值链中,电网企业处于枢纽位置。

1.战略联合设备供应商,降低上游采购成本。设备供应商在价值链中处于上游阶段,是成本控制中的基础环节,因此电网企业要寻求降低成本的空间,应该与电网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第一,电网企业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协商,采用产品折让、贴息付款的方式,或者引入多个供应商,形成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减弱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电网企业的采购成本。第二,电网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期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电网企业和供应商能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尝试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电网企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电网企业的融资成本。

2.优化购电组合,降低线损率,降低上游购电成本。价值链中处于上游的供应商,还有一类为发电企业。在该价值链环节,购电成本取决于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电价。不同电厂的上网电价不同,因此,电网企业可以在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地方政策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最有利的购电组合,降低购电成本。第二是电量。购电量是与电网企业售电量和线损率相关的。电网企业的售电量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多,但是电网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线损,减少电量在线路上的损耗,从而实现购电成本的降低。

3.了解用户需求,实现成本价值最大化。用户处于电网行业价值链的终端。电网企业的收入最终来源于用户,电网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随意涨价以牟取企业利益,而且如果客户不满意,可能引发较大的社会责任成本。因此,了解用电市场的电力需求,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提倡并宣传分时供电,这样可以减轻电网压力,降低为维持供电可靠性带来的额外成本,实现成本最大效益化。

(二)内部价值链分析

1.工程规划价值链成本分析。工程规划价值链涉及的成本为源生性成本,对成本支出的影响是以亿为单位的。按照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管理电网投资成本要以战略为导向,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投资成本分析置身于战略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等多维指标,有效平衡项目成本和综合收益,实现战略最优,如表2所示。

具体项目评价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公式1:项目得分=?琢1P1+?琢2P2+?琢3P3+?琢4P4+?琢5P5

其中战略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各维度的权重赋值。对于战略重点,则赋予?琢较高的权重,使得项目的优选更符合战略的导向,实现整体最优,最后推动战略的发展。

2.运营维护价值链成本分析。由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金额巨大,派生出的运维成本比例较大,另外电网企业设备故障成本巨大,涉及到高昂的社会责任成本,因此,电网企业应综合考虑战略中的可靠和高效导向,有效地平衡检修成本和故障风险成本,实现运维成本的最优。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运维成本包括三大块,运行成本、检修成本和故障成本,如公式2所示。

公式2:运维成本C=运行成本C1+检修成本C2(或者故障成本C3)

其中:运行成本C1指运行人员在设备运行中工作发生的成本。

检修成本C2是指电网企业在正常检修期所耗费的成本,如公式3所示。

公式3:检修成本C2=正常维修期的检修工程费g1+部件购置费b1+其他费用o1+电费损失s1

故障成本C3是指电网企业若不采取检修策略,设备故障期间所耗费的成本,如公式4所示。

公式4:故障成本C3=(故障维修期的检修工程费g2+部件购置费b2+其他费用o2+电费损失s2+电网事故陪偿金P)*(1-e-?琢t)

其中:(1-e-?琢t)表示设备的不可靠度,某设备从上次检修后到时刻t时,故障率一般视为常数α,则:不可靠度N(t)=1-e-?琢t。根据电网企业目前的管理状态,运行成本已有确定的方式,相对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于是为了使运营成本最低,就要通过运维成本分析模型,有效地权衡检修成本和设备继续运行的故障成本,进而选择最有利的检修策略,达到运维成本的最优。

3.购销价值链成本分析。在购销价值链中,影响购电成本的主要有三个因素:购电单价、售电量和线损率,如公式5所示。

公式5:购电成本=售电量/(1-线损率)×购电单价

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中,购电单价和售电量可控力度较小。而线损率是电网企业可控的,线损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减少数亿甚至数十亿千瓦时的电量损耗。因此,电网企业想要降低购电成本,应该重点关注线损。

线损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部分组成。其中技术线损是指各元件电能的损耗,可以通过技术措施进行降损;管理线损包括统计数值不准,无表用电和窃电等造成的损失电量,这部分线损可以通过加强管理予以避免或减少。

三、电网企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一)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目前电网企业最大的结构性成本驱动因素是电网规划布局。电网企业应按照市场引导电网、电网引导电源的方针,合理优化电网布局,降低结构性成本。

1.电网规划必须能理清预期电力负荷的增长变化情况,做到哪里有需求,电网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将线路走廊、电站站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防止出现用电卡脖子现象和重复投资现象两个极端。

2.电网容量要与用电负荷适当配比。应当科学核定系统容载比,决定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建设进度,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将网络容载比动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避免容载比过大造成的设备闲置和投资浪费。

(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目前电网企业最大的执行性成本驱动因素是文化性成本动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电网企业目前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修理费等有形的成本动因,却忽视了无形成本动因,如员工向心力等。但这些无形成本动因会长期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实施,如果不够重视,可能引发大量潜在的成本。

2.观念性和文化性成本动因大大增加了价值链总成本。部分电网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把目标定位预算指标,基于这样的控制目标,对那些无法完成的成本费用指标,如年底下达的大修项目资金等,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很自然地达成“先入账后干活”的默契。显然,这种观念的存在会对成本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四、推广战略导向型成本管控模式

电网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应该以战略为起点,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以价值链分析为工具,以预算管理为依托,以成本动因改进为目的,从而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应用。

(一)以战略为导向

目前电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采用的是全面预算管理,但是仍然缺乏战略的指导,预算目标无法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形成支撑,造成了伪经济。电网企业应建立战略导向型成本管控模式,预算管理应与其企业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战略导向型成本预算管控决不能单纯局限于实现目标成本值,而必须考虑成本对客户、电网安全产生的影响,要考虑企业战略。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来确定预算编制起点,就意味着应综合考虑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同时,在环境的改变导致企业战略变化时,预算的编制起点也应及时调整,保证预算控制与战略一致。

(二)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

虽然战略导向型预算要求以战略为导向,但预算的具体编制却不能直接套用战略,而需要将战略量化。预算目标不能等同于战略目标,如果以战略目标替代预算目标,就会导致预算目标不明确,在实务中难以操作。平衡计分卡则是战略和预算对接的最好工具。

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增长,具体表现为:为实现战略目标,财务指标如何展示?为实现战略目标,应该如何进行客户服务?为使得领导和客户满意,业务流程应该如何优化?为实现战略目标,如何保持和改善能力?

电网企业应该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将成本子战略进行分解,进而根据平衡计分卡进行量化,将战略目标分解落实为预算目标,如表3所示。

电网企业应该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构建战略导向型的成本管控模式。优化价值链,实现“客户维度”和“内部业务维度”的预算目标;降低结构性和文化性的成本动因,实现“学习和成长维度”的预算目标;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成本管理,最后实现“财务维度”的终极EVA预算目标,推动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21-22.

[2] 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2):40-43.

第8篇

网上营销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商业命题, 它不仅仪是一种新的技术或手段, 更是一种影响企业未来生存及长远日标的选择。网上营销是以互联网为营销环境, 传递营销信息, 开展商业服务的信息化过程。商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有它本身的特点。笔者根据对商业企业应用网土营销的状况研究, 提出商业企业网土营销的层次性观点, 试图帮助商业企业结合传统商业模式, 逐步进入和完善网络营销环境。笔者认为, 商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网络营销的四个层次

第层次网上信息。这是网上营销最基本的应川方式, 是企业让广大社会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上网的主要的所在, 它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开展的营销活动。建立企业网站是企业上网宣传的前提。往联网让企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而又面向广大上网者受众的媒体, 而且这一媒体的形成是高效率、低成本的, 这是其超越传统媒体的一个特点。企业网站信息由企业定制, 没有传统媒体的时间、版面等限制, 还可伴随企业的进步发展不断实时更新。企业网站可应川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手段吸引受众并与访问者双向交流, 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获取有关信息。这些都是吸引企业上网宣传、使其由内部或区域宣传转向外部和囚辱信息交流的重要因素。

媒体宣传的关键在于是否被受众注意并留一「印象。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很可能使企业网站成为浪花一朵, 据统计目前国内仅商业流通企业已有一万多家在互联网络上安家建站, 井且各式各样的网站还在争分夺秒地创建, 因此, 企业网站如何让人知晓并让上网者留步就成为上网宣传的难题。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在或网址搜索工具中留下链接网址以帮助上网者逃人, 或者以新颖的媒体形式引人注意, 但要真正获得长期宣传效果, 仍必须回到现实经济世界, 在现实世界形成特色, 创立让消费者接受的声誉, 这样才可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威力, 实现借助网络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力的目标。企业上网宣传是网络营销的起步和基础, 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上网的基本目标。然而, 上网并非一上了事, 建立网站应不断更新、增添信息, 网站才会有生命力, 否则, 像在传统媒体宣传广告中那样的一种陈年老面孔, 只会成为被上网者遗忘的角落。

第二层次网上调研。这是相对网上做信息宣传较高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 因为它用到了网络的互动特性。调研市场信息, 从中发现消费者需求动向、商品的价格信息、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 进而为商业企业进货、制订销售方案提供依据, 是商业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网络首先是一个信息场, 为企业开展网卜市场调研提供了便利场所。商业企业开展网卜’场调研活动有两种方式

一.借助或专业网络市场研究公司的网站进宁调研。这对于那些没有太多专业技术人才的中小商业企业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企业制定调研内容及调研方式, 将调研信息放入选定的网站, 就可以实时在委托商的网站获取调研数据及进展信息, 而不仪仅是获得最终调研报告, 这与传统委托市场调研方式截然不同。这些站点上网者众多, 扩大了调查面, 专业市场研究公司所具备的市场调研能力也将提高调研效果。这种方法的弊端是, 由于这些网站内容繁多, 企业市场调研对上网者的吸引力可能会降低, 同时, 上网音如果想与商业企业交流, 必需重新链接进人商业企业网站, 从而增加了操作, 这是上网者不太愿意的。

二.企业在自己的网站进行市场调研。一般大塑商业企业, 其网站的常客多是一些对该企业有兴趣或与企业经营业务有一定关系的上网者比如关注商场寸一折销传的消费者, 他们对企业有一定了解也便直接在网站上了解, 这将有利于访问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信息, 也为调研过程的及时双向交流提供了便利。网上市场调研作为种新的市场调查方式已经受到些内企业的重视, 一些网络服务企业开展一系列网上调研, 但如何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中吸引上网各参加调研并积极配合, 仍需做出更多的探索。

第三层次建立电子订货系统, 开展网上采购。电子货系统, , 简称为是指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人计算机, 即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商业企业采用电子订货系统, 不仅可以加快商品流通, 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还可以避免以往采购人员的回扣现象,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随着川涌勺普及, 基于的电子订货系统也将越来越普及。电子订货系统采用电子手段完成供应链上从零售商到供应商的产钻交易过程, 因此, 一个系统必须有供应商、零件商、网络、计算机系统。系统并非单个的零传店与单个的批发商组成的系统, 而是由许多零售店和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系统基本上是在零竹店的终端利用条码阅读器获取准备采购的商品条码,并在终端机上输入订货资料, 利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传到批发商的计算机中, 批发商开出提货传票,卜根据传票同时开出拣货单, 实施拣货, 然后依据送货传票迸行商品发货, 送货传票上的资料便成为零售商的应付账款资料及批发商的应收账款资料, 并接到应收账款的系统中去, 零售商对送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后, 便可以陈列与销售了。整个电子订货过程始终都借助网络这一’具, 因此它也是商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个币要介段。

上网采购是大势所趋, 无订单采购和无票据自动结算将是网上采购的最佳形式。网上采购的一般过程女公司员几或中请部门通过一个界面, 例如浏览器, 来填写订购要求

1.订单以电子方式传递给相应的管理程序,被自动审核

2.必要时订单被提交企业的主管官员市批

3.订单被批准后, 以电子方式通告给供货商,并且将被执行完成

4.订货的商品或服务接下来将登记到可支付账户的财务核算系统, 并且被传递到申请人手中。在如上所 述的网上采购过程中, 在企业的内部,采购申请主要通过进行传递。在申请被批准并形成订单后, 在企业外部的传递对网上采购的效率影响最大, 途径也十分多样化。

商业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或许我们在建造大型豪华商厦的同时, 更应注意建立能加强沟通的网络,否则华美的商厦只能是一件增加营销成本的外衣。利用互联网络构筑商家与供货商的新型实时联系框架,是企业提高市场竟争力的最佳路径。

第四层次建立网上商场, 开展网上直销。这是商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最高层次, 因为它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 涉及的技术和营销手段要求更高。「前数量众多的无形商场已经在互联网络上开张营业, 这就是从事网上直接销售的网站, 如深圳天虹、北京翠微等, 他们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互联网络是企业和个人相互面对的乐园, 是直接联系分散在广阔空间中数量众多的消费者的最短渠道。它排除了时间的耽搁和限制, 取消了地理的距离与障碍, 并提供了更大范围的消费选择机会和灵活的选择方式, 因此网上直接销售为上网者创造了实现个性消费需求的新机会。

网上直接销售不仅是面向上网者个体的消费方式,也包含企业间的网上直接交易, 它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市场交易方式, 代表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国外有人称这类公司为“ 漩涡式公司” 一且某个网站通过提供有用的产品信息吸引到大批买主, 卖主们便会蜂拥而上, 他们的产品就会以一种快速循环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顾客。世界范围的电子商务就如一场竟价激烈的竞技比赛, 激战正酣, 而对于角逐这场比赛的企业来说, 无论多么令人振奋的数字预测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块。

二、传统商业企业开设网上商场的优势

1.信誉优势。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是以赢得顾客依赖和忠诚为前提, 而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高低又取决于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印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总是由知名度和美誉度共同构成的。高的知名度可以徕顾客, 高的美誉度可以促进商品交易, 因而追求高的知名度和高的美誉度是古今中外商业企业的本能要求, 也是传统商业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长期以来, 传统商业企业一直充当商品流通的载体, 为厂’大消费者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大量的接触已使得他们的服务品牌变得家喻户晓, 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商业信誉为其开展网上购物提供了可靠的信用基础。

2.商流和物流优势。传统商业企业在物流和商流方面拥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开展网上购物能打效地将“ 虚” 与“ 实” 市场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川。

3.管理优势。开展网上购物同样存在经营管理问题, 比如如何针对目标顾客采购商品, 如何进行促销活动, 如何进行商品陈列和导购, 如何进行售后服务, 如何将商品从库存中迅速分拣出来, 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管理经验传统商业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己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 将它搬到网络上同样适用。

4.顾客优势。大型商业企业具有良好的公司信誉和品牌形象, 拥有一大批忠诚的消费群体, 而且他们具有很高的重复购买率, 这些因素使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时更容易作出决策。

网络世界同样是一个现实的世界。1969年一些具 了远见的企业家就敏感地意识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同样充满商机, 而这些卓识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毫无疑问,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技术,而其热门的原因就来源于其带来的巨大效益, 天虹商场2001年春节期间一个月网上交易额达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一的增加, 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丰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沉浸于网络世界。我们相信要不了太长的时间, 顾客就可以在网络世界上获得他们在现实世界上可以获得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对于商家而言,放弃网络世界, 忽视这些日益膨胀的网络人, 就意味着放弃一个新兴的、迅速增长的无限大的商场, 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所不能承受的。

参考文献

1.日马先昆网上营销的五大层次J计算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