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治意识形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标志设计,形态,多维发展趋势
现代标志设计的概念和形式已经逐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标志设计的理解,在体现内涵的同时,追求个性、注重形式多样、视觉效果的标志设计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以往平面化、二维化的独立图形标志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品牌的市场竞争、多媒体传播表现方式和大众的需要。
一、影响标志形态多维发展的因素
1.1技术媒体发展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进步、全球信息化,人类的认识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从平面的二维延伸向三维、四维和多维的思考,对外界时空的探索及科技手段为我们展现出复杂、多样、奇幻的空间图象,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颠覆了单一的平面图形。
科技媒体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其不仅影响了标志设计表现的方法方式、展示途径,并且直接影响了受众的观念行为,计算机多媒体的传播途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的尤为重要。同样,标志制作中,软件的非凡力量,不仅满足了设计师精确、方便的需求,而且运用多种软件制作的标志,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表现方式,形态上出现了从有机形、几何形到随机形的演变;色彩上更是呈现绚丽夺目的组合变化方式,某些具有迷幻性的色彩组合带来了更富灵动的活力,逐步形成独特的语汇。
1.2语义丰富发展的影响
运动变化是事物永恒的状态,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适合的。标志造型也是一样,它不可能永远保持着一种式样,随着时代、观念、审美的变化,需要被重新审视,加以更新。时代的发展,语义的不断丰富,语义在标志视觉中的诠释也拓展了标志设计的发展。例如,中国联通3G的品牌及标识,运用类似象声词成为标志设计得表现元素,这种标志设计在诞生的开始就可以通过声音来传达图形,通过设计师创作的图形来传递语义。不仅如此,在标志中越来越多的科技符号或电脑符号等组合以表达特殊的含义,即传达新语义又表现了新的视觉形式。
1.3受众的视觉特点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标志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信息传达。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是容易让人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的,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对于信息的过滤会有选择地将目光停留,人类感官对于“复杂性”的偏爱及对特殊形象色彩的敏感,决定了多维变化、造型奇异、矛盾纠错等之类的视觉形式,能够在短暂的时间,众多繁杂的图形信息中,快速吸引受众的目光实现信息传递的准备。
1.4艺术领域发展的影响
标志首先要有美的形式,标志设计随着世界设计风格的演变,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而艺术的发展更是影响到标志的设计。后现代主义崛起后迅速传播,艺术形态呈现一种多元状态,主张多样化,一切都处于流动开放的、相对多元的架构之中,它给标志设计的造型形式展示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标志设计的对象不再只有死板的简约造型,更具艺术性和表现性的形象层出不穷。设计素材的来源大大被丰富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借签了街头涂鸦以及插画设计的风格。
二、标志形态的多维表现形式
2.1具象写实类型的多维标志
通常绘画中所说的具象是指对客观存在的形态的模仿,具有自然形态的特性和特征,这种自然具象形态具有现实性、直观性。但就标志设计来说,具象类造型方式并不等于完全的写实表现,也不同于具象绘画的表现方式。但是其设计表现手法可以借鉴多种艺术形式。可以是对象的“再现性”的直接呈现,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象形图,这种标志设计的造型方式一般偏重轮廓的线条确定、画面构图的形式感,并辅助以色彩突出主体性,这种标志多运用了透视的原理表现具体事物的真实感空间感,有时它甚至使用摄影图片或挪用经典图片直接造型,运用真实景象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塑造多维空间。
在具象的基础上把对象“表现性”的自由发挥,抽取符号化的特征,采用同构、渐变、错位、矛盾空间以及徒手形等手法,也能够在二维空间中塑造多维空间的视觉感受。
2.2随机形、系列形标志的空间塑造
软件制作技术使标志实现了从简单有机形、几何形到复杂随机形的演变。不确定性的图形形式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标志形式的丰富。在不确定性图形的应用中,一个标志可以拥有一系列类似形;虽然形态与色彩不同,而特征依然明显,识别性依然很强。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它能根据不同场合改变结构与色彩的随机形,在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时刻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但主体还是一样的,而且特征非常明显,在任何地方应用,它极富动感的造型与传统静止的印刷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突破了传统标志的单一表现形式。
2.3基于三维造型的标志
标志立体化,通过立体造型传达更强的视觉信息。三维造型标志可以细致的区分为以下几种层次上的立体造型。
2.3.1线条块面的组合
在标志的体现上如同折纸所传达的感受,体现透视空间效果。运用纯粹的面线组合形式,体现空间的纵深感,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来讲还可以运用视错觉和视觉经验的联想,给人以形式相对应的遐想。图形的叠加、透视、错位、渐变等都将我们带到立体思维的多维大空间领域,可能与不可能,正常与矛盾都在画面中交织,时空的变化和表现促使人类从多元化角度重新理解符号。
2.3.2空间立体图形类
这类标志已经表现出三维图像所带来的冲击力,在造型已跨入三维领域,在画面中继X轴和Y轴后,再拓展一个Z轴能带来无穷的空间和更大的魅力。例如在图书设计中运用三维手法制造立体类图书,拓展了传达信息、感知信息的途径,三维空间的标志可利用印刷、光影、质感等效果或者特殊纸张及压印的方法来塑造,无论是在空间感受上还是在质地、触觉上都给人带来全新体验,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2.3.3材质和光泽的应用
美妙的光泽,伴着晶莹剔透的质感,是索爱手机标志给我们呈现的视觉感受。在这款标志的设计上运用了光学的原理,并用软件对标志肌理进行表现,虽然还是一个圆形标志,但上拥有了空间深度上的层次关系,运用色彩和光泽塑造出金属材料质地的视觉感受,科技感质量感极强,形象上塑造了索爱的全新品牌形象,更博得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艺术性、概念性,应用性上,这种冲破了传统表现束缚,更大胆、更前卫的标志造型,吸引了更多的大众目光。
2.4多维的发展趋势
随着媒体的进步,标志形式正发生划时代的变化。无声时代、静止时代行将过去,有声时代、动画时代,正在到来。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综合了动画、音频等多种媒体的效果,增添了标志的时间性和交互性,使标志从二维、三维走向了四维空间。标志成为一个与社会和浏览者息息相关,具有表情,能够做出灵敏反应,不断成长,不断丰富的文化生命体。在互联网时代,标志的变化,标志的动态,已形成文化。在今天,设计一个适应多媒体时代的标志,已经不仅仅要考虑它的静态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它在网页上的动态效果,考虑到它变化拓展的可能性。以搜索网站Google为例,Google的标志变化,更可谓是日新月异,其标志应时而变,随着节日、事件、季节而变化,如中国端午节、情人节、奥运会等等,标志反映了重大事件也反应到生活了的各个角落,标志不再是独立的而且其变化的时间周期会越来越短,展现出系列的面貌。
综上所述,科技、社会、人类审美的发展改变了标志传统的设计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标志将不再只是单薄的形象,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符号、孤立图形,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三维、四维,甚至以更加多维的途径丰富人对标志的各种感受,它将以一种更趋多元化、人性化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形态标志的出现必定会对品牌形象的建立、识别和传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曹方,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世博信息,2004年第8期总第12期,worldexpoinfo.cn/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的特殊场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约为9.0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64.5%。庞大在中国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主力军,成为网络空间环境中的最主要群体。数据显示,在9亿多网民中,按照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人群占了21.5%;按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达到了26.9%。上述数据突显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一方面其价值观念的形成深受网络空间信息、观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举止,又对网络空间环境进行着重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必然举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一个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本文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厘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意识形态,从其本质来看,可以概括为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每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是这种观念的集合。在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有其特定的功能。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主要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秩序提供思想观念层面的合法性阐释和支持。正是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一重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禀赋、制度体系以及文化观念,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三要素。文化观念从国家构成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意识形态。自然禀赋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制度体系为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规则和秩序,而意识形态则是将一个国家不同群体粘合起来,形成关于统一国家认同的“黏合剂”。因此,意识形态安全,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民族能够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认同;从中观角度来讲就是对政党制度、发展道路等等制度、文化、法律等等具体观念、制度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认同;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在面对具体境遇和观念冲击时,有相对稳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判断。意识形态因其往往涉及思想观念、价值的特性,其安全往往有着自身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界舆论场域、观念和具体事件的冲击和威胁。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延伸,人们客观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叠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事件、观点和价值观念往往能够借助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发酵,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同样的,网络空间当中形成的舆论场,因其所引起的巨大传播效应,又反过来对现实社会形成客观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上所述,特定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即网络空间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网络空间环境,不会对网络空间中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构成威胁;反之,则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二、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在摆脱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导向下的填鸭式知识学习阶段后,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的自由探索阶段。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网络世界的遨游,在此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否发挥了实效,个体自身科学理性思维是否形成等因素,决定了大学生认知自己、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认知结构和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认知发生在自己身边和所处社会空间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当中,属于拥有高级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之一;从社会进步角度来看,拥有相对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其所展现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在推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进步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来看,大学生群体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结构特点,则关系着我们事业的成败。正是基于上述两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课通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力图强化学生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认同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过去被关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而是与校园围墙之外的社会时刻发生联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甚至是治理的年轻群体。与已经发生巨大现实变化相比,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已经出现诸多局限性,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仍然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完成,即主要通过课堂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形成。然而,课堂教育有其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如课堂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即使一趟课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离开课堂后,学生更多是被网络空间中的世界所包围。极有可能发生的是,刚刚在课堂上初步构建起的主流意识形态,转眼就会被网络空间中的热点事件以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形成的舆论场结构。从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来看,只有极少数注意到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措施、手段。随着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在网络空间达到相对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第三,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成为网络空间环境的一部分。在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谣言、抱有特定目的的价值观宣传以及网络营销宣传等,涉世不深的人生阶段特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使身处网络包围中的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真假,很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但在实践当中,受限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高校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实效都难以尽如人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维层面 实践层面 建议策略
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情况、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我国的经济、综合国力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实施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渗透,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所以,正确分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社会多样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消减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有效发挥。
2.文化多样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借鉴,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选择上的困惑、迷茫;由于社会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人们已经不会盲目信奉某一阶级意识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凝聚作用;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丰富多彩的带有丰富意识形态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商品面前,以灌输、宣传和教育等为主的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已经过时。
3.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当今世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碰撞也日益加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经贸活动,运用高科技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念、政治体制、道德信仰和文化方式等,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大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
4.信息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传播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时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化和网络化一方面拓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带来巨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功能难以适应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二、在思想层面进一步树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观念。
只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才能团结和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1.在理论方面,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产生以来一直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步,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的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立场和科学的方法论,可以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使具有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实践的吸引力,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竭思想动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国内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要对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进行准确解读,准确掌握理论体系;要继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为目标的观念立场;要着重分析如何和时代相结合,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的说服力,影响力;要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善于把握时代特征,根据时代特征认识新问题、新变化,使更好地解答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内容;在意识形态宣传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平实化、百姓化、大众化,才能使社会成员愿听、愿看,听懂、看懂,才能使获得认同,真正做到使“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是不可超越的”。
2.在思想观念方面,不断树立开放整合思维。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思想观念,即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历史情境与时俱进,树立开放整合的思维,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坚持以为主导、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环境或土壤、以西方意识形态中积极的元素为补充,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使其既立足传统又反映时代要求,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意义。首先,正确处理与非的关系。在坚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异质思想观念,通过比较研究,吸取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推动的理论创新。其次,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征,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使理论体系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3.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是使意识形态起到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参与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以前“意识形态工作常常把其对象客观化,处于‘目中无人’的难堪境地,运行过程处于断裂状态,即宣传者与接收者之间仅是单向运动,没有互动和信息反馈……民众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接收如果是被动的,他们就有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选择的自由,这必然影响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所以,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要真正掌握社会成员所关注关心的问题,以及社会成员的需求和兴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其次,在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解决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尊重人和理解人的原则,利用各种方式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氛围,有利于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认同;再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灌输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的人或事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最后,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对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话题进行解答,排疑解惑,及时化解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从在实践层面全方位加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力度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丰富的思想资源、可靠的主体力量,而且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灵活有效的方法。只有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从实践上全方位多层面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展示。
1.构建全方位宣传格局,增强意识形态建设合力。在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工作等传统载体的重要作用,又要不断拓展传播的途径和方法,构筑全方位的传播系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和引导,使其形成统一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当今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传递、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舆论引导的作用,并高度关注互联网,加强互联网平台和阵地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有效途径和工具。
2.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愈发激烈,更具隐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分外重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法治领域的直接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容本身包含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次,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法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借助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用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和经济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多元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强大的法制保障。
3.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序高效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要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抵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首先,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论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分析等多方面知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使其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意识形态规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其次,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切实增强应对实际工作能力。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理论,不断提高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最后,健全意识形态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严把队伍的入口关,把素质好、基础好、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引进队伍中,不断充实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力量,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优胜劣汰,保持队伍的严肃性和整体的高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
4.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环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意识形态建设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我国,只有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只有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对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健全和丰富民主制度和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使其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充分发挥各自的政治角色。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球一体化 技术转移 发展趋势 发展对策
目前,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一些工业化国家纷纷调整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把技术转移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技术转移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技术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转移的涵义
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通过转移服务于全人类才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是般意义上的技术转移。按照国际上技术研究领域的看法,总体而言,技术转移应该定义概括为:技术转移是围绕某种技术类型产生的某种技术水平的知识群的扩散过程。即各种形态的技术从供应方向接受方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领域、部门之间进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
技术转移的历史演变
纵观人类历史,知识和技术一经问世,便存在着传播和转移。人类技术转移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演化过程,技术转移方式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以技术传递为主流的阶段
这一时期发生在古代农业经济社会。受社会条件所限,地区性的技术转移是由商人、游人、工匠、宗教和文化传播者等个人零星、散落和有选择性地完成的。跨国家跨地区的技术转移主要靠军队、传教士和商人等人员的流动来实现。由于技术是个人生存的手段,技术发明人对技术传递的对象控制很严,对外很少扩散。因此,技术传递的范围狭小,传播范围简单,传递速度缓慢,技术转移对经济发展贡献微弱。
(二)以技术传播为主流的阶段
这一时期发生在工业革命经济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应运而生。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障了发明创造者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鼓励把发明创造的成果向社会公开传播,为技术转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业革命阶段技术的传播介质非常广泛、丰富,既有方法、诀窍,又有科学文献、数据、公式等。这一阶段的技术转移,无论从内容、形式和规模来看,相比农业经济社会都有质的飞跃,对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以技术转移为主流的阶段
这一时期发生在现代工业经济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介质,使得技术信息传递时间更短、速度更快。同时,技术类别更加繁多,既有适用性技术,又有高新技术;既有以生产设备、技术装备等硬件,又有设计方案、商标、品牌等软件,还有管理技术、技术理念等。技术转移已成为现代工业经济重要的支撑条件,成为现代社会技术进步的助推器。
(四)以技术全球化为主流的阶段
这一时期发生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在科技全球化潮流的引领下,人类科学技术活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科技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二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三是研究开发成果的全球共享。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技术全球化浪潮的主旋律。其中,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又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到技术转移活动的规模和程度。这一时期,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技术转移已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核心,成为连接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和桥梁。
现代技术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在国际经济理论和技术理论中首次使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今天,技术转移已演变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十分关注并广泛参与的战略性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形态下,现代技术转移呈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且领域不断拓宽
当前,整个世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得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术界高度关注技术转移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10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同时,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技术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拓宽。
(二)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且转移市场呈多样化分布
国际技术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技术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因此国际技术转移发展不平衡且转移市场呈多样化分布。发达国家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其垄断着世界高端的技术市场。同时,发展中国家中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技术转移的综合性特征不断增加
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广泛应用性,使技术转移常常具有扩展性、渗透性、侵入性,技术发生转移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很多有形或无形因素的移动。一项技术移入后,会通过溢出效应和波及效应对技术引进方的技术环境、社会技术水平、产业组织、经济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影响。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自身发展已集中于高附加值的知识产业,为了战略利益的需要,一方面他们将其先进的技术移入发展中国家,采取母公司研制技术、子公司生产制造,以获取垄断地位,控制引进方的产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将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边际技术的转移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产生威胁。
(四)技术转移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概念得到高度重视
当代国际关系的大量事实说明,以科技为导向、经济为基础、政治为目的是今日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当各国纷纷把一
部分传统工业和成熟技术向外转移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则显得非常激烈。出于对国家安全和高技术垄断的需要,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正逐步加大,非传统国家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概念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力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这在高科技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发展。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探讨建立更为合理的技术转移行动环境,积极参加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性或者区域性组织。扩大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范围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正在逐步向全球一体化的统一实体法方向发展,并逐步取代关税等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的排外手法,并且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将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内容
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竞争非常激烈。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对资本、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需要多个公司甚至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同时,高技术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是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需要人类携手运用所掌握的高技术共同攻克。这一切都使得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将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内容,竞争与合作趋势同在。
(七)国际技术转移中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引领下,当前的国际技术转移,不再是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相互协调合作的有机统一体――产业链。技术转移中产业链整体转移,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家、地区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趋势下,国际技术转移的质量、速度和范围都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八)技术性战略联盟的形式在技术转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的综合性、复杂性使得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国际企业之间形成了技术性战略联盟网络。且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转移方式。这种战略联盟主要在工业化国家中的大型跨国公司之间形成。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结盟使技术特长、技术诀窍、技术优势相互补充。在战略上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地位,这种状况使跨国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国际技术转移活动。
(九)技术服务外包形成了技术转移新的增长点
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服务外包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是实现技术转移、产业升级、优化结构、扩大就业、培育财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技术服务外包化日益流行,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既达到了发包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也提高7承包方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形成了技术转移新的增长点。
(十)技术转移的软性化特点更加突出
目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技术转移的软性化特点更加突出。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技术操作难度、降低了技术转移方和技术接受方对资源要素的准备,有利于技术转移的发生;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技术拥有方对技术的控制力,同时,技术接受方可以直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科研、设计和制造能力。技术转移的软性化增加了技术转移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人们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管理方式的改进。
我国技术转移发展对策的选择
技术转移既是技术获取的方式,也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技术转移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向现代科技化过渡的阶段,如何在资源禀赋有限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科学、合理的技术转移发展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
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企业可以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和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企业是技术转移体系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从战略上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一是逐步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在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对课题所需的基础研究、开发性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给予政策、经费支持。
二是改进国家财政的科研投资方向。国家财政科研投资的方向,应从主要投向科研机构转为主要投向企业。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除重大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外,其他的科研项目,必须有企业参与。促使科研机构和院校积极与企业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是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要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一定的税收返还或税收减免,将科研经费全部计入成本。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大潮还未退去,我们要抓住全球科技资源加速流动和重新布局的机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动摇,把产学研的技术转移模式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引进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使得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事实表明,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将会越来越难,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的技术即战略性技术。在我国当地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不是经济全球化就可以买得到的,而是必须靠自主研发的。这既是公司行为,也是国家行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科技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自守,我们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其模仿、消化和吸收,并为我所用。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学习是基础,自主创新是提高,提高才能引领未来。
因此,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发展模式,要把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优化引进结构结合起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专
利或专有技术在技术引进中的比例;要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企业在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上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选择重点领域和产业。扩大引进规模,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三)强化政府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并不断完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
技术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部门能够完成的事情。涉及到产业界、企业界、大学、科研部门,以及工商管理、税务、进出口、技术监督方方面面的市场秩序的问题,政府在促进技术转移当中的作用是通过制定政策来完善市场,提供服务。
1 健全技术转移评估制度。我国政府应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特别是要针对国际技术转移特点。创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依靠市场反馈信息的技术转移评估制度,使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加大社会对技术转移的绩效评估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力度,实现技术转移决策、管理和评价的相对独立。
2 加速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是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实现技术转移所需各类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还未能形成系统化、全功能、全方位的市场化服务链,不能满足各类主体对技术转移的需求。因此,政府应积极打破多年来形成的行业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状况,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人员组织、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要以科技资源整合建立技术资源平台,以技术产权化推动技术要素的价值确定,以技术交易实现技术资源的流动与价值升值。
3 保护知识产权。现代技术转移是建立在保护知识产权基础上的,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就不能引进先进技术。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因此,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是提高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科技进步,弘扬创新,打击侵权的环境;二是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要从知识产权的全过程即所有权的获得、使用权的合作、使用权的应用、所有权的转让四个方面完善管理制度。为技术转移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的查处力度。
结论
当前,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也给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带来了机遇。实践证明:只有把科技作为核心推动力和重要抓手,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以全球的视角、合作的意识、发展的观念、改革的思路,根据现代技术转移的特点,加强技术转移管理体制建设,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将技术转移作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桥梁和纽带,促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杰国际技术转移要素及行为方式[J],财经问题研究,2000
2 范小虎国际技术转移及其方式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B/OL]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02
3 郭燕青对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分析大连大学学报,2003
4 陈文山我国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B/OL]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06
5 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
一、没有统一的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档案通过强化社会记忆熔铸意识形态而发挥社会稳定功能。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涉及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以倡导主导价值观念为标志,反映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是各种思想观念交汇、融合、激荡、冲突、斗争的表现,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意识形态就与社会命运息息相关,它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此消彼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回顾中国堪称世界奇迹的大一统格局长期延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意识形态在维系社会稳定所起的特殊作用,中国长期的统一必须依靠社会风俗,即通过社会中已根深蒂固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来解释。对社会的控制方式大半是靠意识形态、风俗、道德素养之类,不是诉诸武力,事实上,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就已经构筑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社会稳定思想体系,中国大一统格局的维系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档案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密切,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离不开档案。档案是“记忆的殿堂”,能够保存社会记忆是档案最基本的功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和形成的档案,能够客观真实地记载社会活动的历史面貌 。“档案将人类最初的个体的流动的不稳定的记忆, 转化为社会的固定的相对稳定的记忆, 以保证人类知识积累的需要。”也就是说短暂的个人记忆,通过档案的记录存储将转化成为永久的社会记忆, 不再短暂和残缺。档案的原始性是其它外在记忆工具所无法超越的, 这也决定了档案在人类记忆领域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档案记忆功能,加强了人类社会的管理控制能力,促进了社会的知识更新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在古代,各国把档案视为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武器,曾把档案比做“插入鞘中的剑”。16 世纪的德国档案学家亚伯・拉明根说:“档案是保持主管职权及其一切权力、利益和财产的文字根据,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护卫”。档案产品作为传承思想、继承文化的载体,以其文化心理沉积,对人的思维塑造,对人民群众爱国、敬业、忠诚、善良、进取等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形成与培育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为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发挥“平衡器”作用。
二、社会稳定以法制为基础,档案以无可比拟的凭证性,来化解经济纠纷,协调利益冲突,以实现社会稳定功能。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法治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历代太平盛世都以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为前提。如村规民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乡村自治资源,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在我国历史上,村规民约渊远流长,最早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村民行为的带有契约性质的文书,是统治者稳定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历代统治者推崇为“长治久安”之策。而当今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当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而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定型时,利益矛盾激增,解决利益冲突要靠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档案为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确保国家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以法律为准绳,必然是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立法也好,司法也好,皆离不开这个基础。档案作为历史事实的记录,再现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档案依据比事实本身更具有说服力,显得更为重要。假如这种依据不复存在,则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权益争议与诉讼中,档案作为历史记录使其拥有的资源、财产权及其合法权益得到记载、确认和界定,为正当合法的权益提供保障,成为最公正最权威的“裁判”。在案件的侦查、、审判、执行、监督过程中,档案是分辨真假、鉴别是非的“照妖镜”,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隐形武器”。例如:行政诉讼、医疗责任诉讼案件举证过程中,如果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举证不充分,作为被告方的行政单位和医院,就可能因证据不足而使经济利益和形象蒙受损失,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三、社会稳定以诚信为基础,腐败、造假侵蚀社会肌体,践踏社会公正, 档案在锤炼诚信、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特殊功能。
腐败、造假对社会稳定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颠覆性,尤为突出的是腐败破坏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政府不诚信,民心尽失。小至一个人, 大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国际关系, 都对诚信有着很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之所以存在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 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人事档案、信用档案的建设,就是为了对腐败、造假行为进行有效扼制。在迫切需要诚信的现代社会, 档案的社会诚信功能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诚信的本质是“真”, 档案的本质也是“真”,档案借助其“真”的本质成为诚信的重要载体, 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认可,使人们愿意相信档案中记录的信息内容,成为“诚信大使”。这种稳定而普遍的认同,赋予档案以社会工具价值,也是如今信用档案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
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愈发达, 对信用的要求也就愈高。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一个社会迫切需要诚信,那么档案就是提供诚信的源泉所在。人们在信用体系建设中,首先将档案作为心理依托。档案是真实与诚信的重要载体,档案方式是人们对事物真实性控制的理想模型。在重建社会诚信的过程中,无论社会团体、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只有借助档案的“真”,才能昭示自身的诚实,获得社会的信任,因而档案是实现社会细胞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四、社会稳定受外来因素影响,档案作为历史证据,在反霸权、反渗透、反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锐不可挡,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从事现代化建设,中国也不例外。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以及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西方社会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社会稳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西方国家总是以其西化的主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来处理国际事务,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常表现出来。如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的轰炸,就是典型的例证。他们还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干涉中国内政,炮制中国,支持、、势力等,都是西方分化、西化、弱化中国的举措。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一、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
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三,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
二、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
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
首先,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
第三,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
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
1、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政治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D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35-02
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对于意识形态在维护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的传播和发展中,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可以说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确立离不开意识形态领域合法性的确立。葛兰西结合本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倡导借助“文化领导权”的方式夺取和巩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寻求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从而维护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权”。
一、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
领导权理论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提出“领导权”这一概念,在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中“领导权”一词最初是指“工人阶级为了沙皇专制要同无产阶级结成联盟”,这是领导权一词的最初来源。
列宁和葛兰西都积极肯定了马克思哲学的领导权的理论,在对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上,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
列宁作为东方的代表人物,在结合当时俄国的社会结构和具体国情,强调在俄国无产阶级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得政治领导权。列宁的政治领导权思想不仅肯定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而且还进一步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夺取中更重要的是取得政治领导权,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得领导权时必须依靠暴力革命,直接正面的去攻击腐败统治,沙皇政府的腐败统治和资产阶级剥削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列宁的政治领导权思想的实质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保障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取得无产阶级领导权后,最终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为广大的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权。
而葛兰西作为西方的代表人物,在结合当时意大利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具体国情,认为革命首先要夺得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的提出正是以获取和巩固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为前提与旨归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政权的合法性的获得和巩固是无产阶级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并不断同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获得并巩固统治阶级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过程;对于广大民众和从属阶级来说,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获得与巩固是他们对无产阶级统治的同意、认同的过程。
列宁和葛兰西作为著名的理论家,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二者都强调领导权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领导权思想却不尽相同。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无疑更符合国情。
二、当代社会主义政权合法性的获得和维护
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获得是一个阶级确立政权合法性的基本途径。在葛兰西那里,一个阶级政权存在的合法性的获得与巩固就是与市民社会这一意识形态领域内存在的广大民众对统治阶级的赞同和支持密切想关的。在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者历来注重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来说,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固对于巩固和提升党和政府的合法性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因此,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取和巩固领导权,就是要加强无产阶级自身内部的“批判性自觉”,以获得一种积极地“同意”与“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用政治“灌输”手段在人民头脑中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觉悟,而要借助知识的、道德的改革和教育的方式来改造传统知识分子,“说服”群众归化,动员大众的力量,最终取得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文化领导权的维护和巩固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性,通过教育和大众传媒、文艺作品等百姓可以接受,喜爱接受的形式,形成一种植根于社会实践、反映社会运动发展历史必然性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的“集体意志”。
与此相契合,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大众化。”党的十报告用民主、文明、和谐、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些都是党和政府在运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和影响人民的价值观念,促使他们认可现存的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履行着国家的意识形态职能。国家不只是“统治者”,还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应当致力于建立新型文明或新水平的文明,以达成一种社会思想共识,巩固自身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指导思想,在尊重差异中夸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在规范约束中内化为政治认同和自觉维护,促使个人、集体、国家的认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文化道德风尚以及共同理想,是目前维护政权合法性,维护无产阶级“政治领导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等.狱中札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潘西华,赵军.从“政治领导权”到“文化领导权”——列宁与葛兰西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比较[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3] 陈炳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1994,(4).
【关键词】公民教育 法治意识 培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25-01
公民法治意识也是一种外在的价值象征。法治的目的在于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秩序,“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所以人才是法治的目的。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在国家的法治理论研究和社会法制建设的具体实践方面可谓成果丰硕,然则法治发展的实践成效与法治理论研究和制度机制建设的相关成果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换句话说,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的双重推进并未实现国家同等法治化的目标诉求。缘何?国家法治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权利,而法的运行和实现必须以“人”作为主体展开,因此,转变研究视角,以公民的法治意识培育为基本出发点,进而着眼于社会法治建设的运行规律,在理性选择诸如文化引领、道德维护、秩序建构等方面的路径基础上,最终推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脚步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
1.对公民法治意识生长的条件以及功能的剖析
所谓法治移植论不能忽视一定的条件,要顾及移植体和被移植体之间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从根本上避免中国的法治发展发生致命的病变;所谓法治自发论,过于强调条件,忽视了条件的可变性,特别是忽视了培养条件和创造条件方面的努力,是一种对法治道路的偏离。同时,法治意识对一国的法律创制、法律运作、法律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成为法治的关键。所谓纯粹的制度设计论,因为忽视了主体的意识,可能导致恶法亦法、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司法腐败的并发症。
2.探讨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方法
在中国,社会主体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生成与扩张除了市场经济的自身培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对权力观、法治观的弘扬和推动。所以,我们不可能等到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自发形成的时候再去着手建设法治,而只能是靠政府自上而下对法律和法律观念的普及和灌输,由此加速公民法治意识的生长。同时,公民自身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提高,反过来又自下而上地推动政府法治建设的步伐。因此,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是让法治成为公民的信仰,培育的途径是制度的完善与意识的更新,培育的方法是推进“培养教育”和“观念改革”,以期重塑中国社会法治精神。
3.培育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实践途径
培育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实践路径应当考虑将“政府主导推动型”模式下形成的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国家培养型”模式与“社会自发演进型”模式下形成的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自发启蒙型”模式相结合,在双向互动的资源模式下寻求中国特色的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在具体的体例安排中涉及到: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教育机制、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宣传机制、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调控机制。本文在问题阐述中更多的想说明“是什么”的问题,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会更好的知道“怎么做”。
(1)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教育机制
发挥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教育机制的有效作用的前提是需要搞清楚什么才是适切的公民法治意识教育。这一问题可以有众多的讨论角度和分析视野。事实上,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主角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社会公民,这种公民身份的性质和内在的人格特质决定了公民法治意识教育的方向。为了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并使之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对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教育机制应更深入的分析一下。首先,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从公民社会发展的层面斫灿Ω檬且恢帧霸炀凸民的教育”。其次,公民法治意识培育应该是一种“对公民的教育”。所谓“对公民的教育”涉及到的问题就是这种教育或培育模式的贯通性和长期性。培育的范围要设定在法治主体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如果出现断层,则延续性无法得到保障,法治意识也无从谈起;如果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法治意识仅停留在美好的理想层面,则国家法治和社会法治的预设目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谈无意。
(2)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宣传机制
建立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宣传机制应当明确,法治意识支配下的行为活动是法治主体在吸收外界信息下的一场信息交换和观念的活动,其基本的过程可如图示中标注的那样,法治意识生成的基础条件是,外在信息的介入与主体性身份的介入,当两者结合之后便意味着意识产生的开始,这是一种生产认知的活动,是对外在客观信息的知识形成与内在主观认同的知识接受的互动形态,法治意识的生成本质上讲是主体性活动的结果。作为具有客观特质的观点形态的公民法治意识,其不会主动的发生作用,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对象性活动达到作用对象的,这便是要进行公民法治培育中的宣传、教育。这一过程结束之后则产生与前述过程互动的反向动态,即:法治意识主体在形成的法治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自我的法律行为价值和规范,抑或是法律观念,体现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和具体的实践行为中。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与成长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议题。论文的完成并不代表问题的结束,论文的思绪仍在沿着某个方向渐行渐远,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旨在探索使适合我国法治发展要求的公民法治意识得到成长,除了实践之维,法治理念、法律文化的深层关联如何得到更好的逻辑解构。
参考文献:
[1]王学俭,郭卫.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社会主义构想及实践的反思――兼论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J].甘肃社会科学,2010(03).
[2]王学俭,李永杰.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3]孙国华.法是“理”与”力”的结合[J].法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