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1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问题及与此相对应的心理调整和训练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见的四种心理障碍类型,即:动机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以及激活障碍,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克服运动员体育竞赛中心理障碍的调整方法和训练策略,希望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竞赛 心理障碍 障碍类型 训练对策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开始越来越小,体育竞赛中的竞争程度也开始越来越激烈,心理因素在体育竞赛中所具备的影响作用开始逐渐凸显,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对于实力相当、水平相当的运动员来说,在体育竞赛中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美国格鲁伯就曾经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的影响约为20%,生物力学因素约为80%,而高水平运动员则恰恰相反,心理因素的影响约占到了80%,而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约为20%”。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全面了解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整和训练,以确保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就成为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领域所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和训练对策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一、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一)动机障碍

动机是推动个人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障碍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他动机状态,这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是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对于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良好的状态的保持有着消极不利的影响。以羽毛球运动员为例,在羽毛球运动竞赛中,过高的动机水平容易使得运动员的机体兴奋程度过高,造成比赛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动作质量难以控制出现下降等问题。而如果动机水平过低,则会出现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主动性低,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和心理能量,使得运动水平下降等问题,以至于影响最终的运动成绩。

(二)情绪障碍

情绪,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运动员的情绪障碍,通常指的就是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例如:过分的紧张和过分的焦虑均属于情绪障碍的范畴。实际上,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适度的紧张是有助于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的。但是如果对于比赛的胜败、观众的情绪以及比赛对手的情绪无法正确的对待或是估计,部分运动员就往往会出现过分紧张,甚至是焦虑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自身技战术的发挥,影响运动成绩。

(三)心理饱和障碍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饱和障碍是影响其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充分发挥的关键性要素之一。但是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多数体育运动项目均需要运动员保持长时间的持续的高度的注意力水平和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精细的感知能力。而要实现上述的要求,运动员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的问题。如果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疲劳的状态长时间的得不到缓解,就极易导致心理饱和障碍的出现,从而使得运动员产生厌倦感,影响竞技能力的发挥。

(四)激活障碍

通常来说,在比赛之前让运动员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以及十足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等良性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现场的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但是如果在体育竞赛开始之前,因为过度训练、生理疲劳或者是心理准备不足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运动员对于竞赛表现出了冷漠、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抑郁等激活不足的情况或是紧张、慌乱、亢奋等激活过度的情况,就会造成激活障碍,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激活障碍对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正常发挥均是消极不利的。

二、克服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克服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首先,可采用转移注意力训练、注意力综合训练、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等措施,来降低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因情绪紧张而造成的能量过多消耗问题,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并在此基础之上,来促进运动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

其次,可采用模拟比赛训练、应激与焦虑控制训练、紧张情绪转移训练以及情绪对比训练等措施,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紧张情绪,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再次,可采用有针对性的赛前动员、结合赛前测验开展信心训练以及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等措施,来改变运动员对于竞赛的期望过高或是信心不足等非良性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信心,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在竞赛中的充分发挥。

最后,可采用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以及自我心理调整法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催眠法等等,来开展专门性的心理训练,以此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过度紧张问题,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水平,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连成,崔浩澜.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

第2篇

摘 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竞技体育重要影响因素的环境研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进行研究,探求其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4]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5-9.

第3篇

[关键词]竞技体校 优势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4-0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同时运用S(优势)W(劣势)O(机遇)T(挑战)模型对我国竞技体校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指导。

一、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

以表格为例,综合分析竞技体校的SWOT。

二、竞技体校SWOT因素的交叉分析

(一)竞技体校的SO分析

目前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在竞技体校教学任务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多年来,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指引下,竞技体校在作为直属体育院校教、科、训三结合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体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改革的时候,不能将其看得太单一,体育改革是社会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改革只有与外部经济、社会改革协调运转,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取得了令人欢喜的成绩,这一切将会大大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众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由于竞技体校都是体育院校的附属学校,这就为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发展条件,其中包括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训练的环境、科研的服务等方面,这就使得竞技体校的发展以及竞技体校运动员的发展更加有利和可持续。总之,我国目前六所竞技体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各自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各自的发展等发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二)竞技体校的WT分析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基础教育,以文化促训练,以提升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我们如果把文化教育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这不仅会对运动员自身有害,而且还将会使我国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对于竞技体校而言,学训矛盾一直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很多运动员由于训练的原因,其文化课水平仍然较低,这必然会造成运动员由于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同龄人,造成运动员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竞技体校要合理调整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在运动员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给运动员更多接触其他知识领域的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应让运动员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在这几年的竞技体校发展中,管理体制虽然还在不断地完善,但相比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而言,仍然难以跟上变化和发展的步伐。

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绩来看,一些弱势项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比如田径、足球等,在这些项目中往往投资的并不比优势项目少,但是获得的成绩往往与输出不成正比,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深思,继续努力去探索,争取在保持我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弱势项目,以使得我国经济体育能够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当今竞技体校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体育现状的发展最为适合,是值得我们去继续发展和探索的。从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培养模式来看,以举国体制为指导方针,坚持“亦读亦训”的管理思想,对运动员从小培养,从而不断地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后备力量,以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此,本文把这种竞技体校的发展模式称为“三维开放”模式。所谓的“三维开放”模式,三维是指教学、训练、科研三维一体,开放是指竞技体校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体育现状,灵活发展、创新,同时竞技体校的运动员也可以自由与各省市体委签约,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从而不会使竞赛体制相对的封闭起来,这样也会使得我国的竞赛体制更加完善。竞技体校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实施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服务,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引导下,使得竞技体校不断发展。

基于表1,从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来看,其发展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学训矛盾,外部的主要矛盾是现在体育发展的迅速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的矛盾。抓住内部和外部的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发展竞技体校“三维开放”模式对于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有利而且是必须坚持的。其中,学训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亦读亦训”,不同于 “半读半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天读书,半天训练”,也不能理解为“一半读书,一半训练”,而应把“亦读亦训”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读”应遵循文化教育规律,“训练”应遵循运动训练规律。两者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兼并,但可以相互联系和补充。因此,贯彻“亦读亦训”的方针,就是要通过寻求两个规律的结合点,既能推动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也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外部矛盾,各竞技体校在保证“三维开放”模式的优越性之外,必须不断地广开路径,不断拓展,使竞技体校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1.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S(优势)因素包括国家投资力度大,后备力量培养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健全,训练科学化等方面。

2.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W(劣势)因素包括学训矛盾突出,大部分运动员文化水平落后,学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

3.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O(机遇)因素包括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体育事业的强力支持,体育的普及与 大众体育发展迅速,举国体制作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等方面。

4.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T(挑战)因素包括经济投入渠道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弱势项目的发展欠佳等方面。

5.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认为教育、科研、训练为一体的“三维开放”模式相对于目前我国的竞技体校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适合的。

【参考文献】

[1]李景瑞.浅谈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管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

第4篇

关键词:竞技项目组织;竞技体育制度;运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G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109-03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

TANG Jianj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ts institution is the basic institutional form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port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builds a systematic recogni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organizations.It finds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have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It uses the channel of organization to integrate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 with the sport technique development.The sport techniques are mainly reserved by technique knowledge and benefit every member in the organization.It is the technique knowledge that enables the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 techniques in a specific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greatly reduces the uncertainty of sport techniques development in the techinque training and provides necessary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sport technique

在竞技体育活动中,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项目组织中。竞技项目组织是其运动技术发展和提高的基本组织形式。对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中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和意义进行研究,目的是对竞技项目组织在理论上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提高对竞技项目组织作用的认识,为今后相应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

1有关竞技项目组织的研究

从制度安排角度讲,对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及其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有竞技项目组织;二是作为制度安排的具体形式的意义是什么。

在进行组织问题方面的研究时,有一种理论视角可以借鉴,即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视角,它来源于波兰尼(M.Polanyi)的个人知识论和纳尔逊(R.R.Nelson)等人的经济进化论。在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视角下,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专用知识(Specific Knowledge)以及组织学习等概念占有重要的解释地位,有关“如何干”和“如何进行改进”的启发通常体现在组织常规中[1]。我们认为,那些拥有内部研究和发展新技术能力的竞技项目组织,能够及时吸收外界的新技术,并通过比较频繁的内部技术知识学习和交流,形成整体组织的运动技术能力,进而将其转化为可以实现的运动成绩。

一般认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是依据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来进行的,在促进运动技术向运动成绩转化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制度安排除了训练体系外(如我国的三级训练体系),主要的制度安排就是竞技项目组织。因为要在激烈对抗的竞技比赛中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从个人角度讲,单靠个人去发展自己的运动技术能力是不可能的,竞技项目组织可以把单个人力量组织整合起来,以一种组织上的技术共享、技术互补和技术交流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技术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竞技项目组织和竞技项目的含义是不同的。从竞赛学角度看,竞技体育的分项和分项比赛(即竞技体育按项目进行比赛)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竞技分项使竞赛活动的内容基本固定,为了试图在竞技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从组织学角度看,出于使运动技术发展效益最大化,使得在竞赛项目中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出现了。为了便于进行运动技术的交流与提高,保证在未来的比赛中取胜,有层次的训练体系也随即出现了。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就不是一个人们任意组成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制度化集体,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使运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获得在组织上保障和在组织上的扩展。

我国在竞技项目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它主要是基于项群理论[3]。二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对我国优势竞技项目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优势竞技项目,即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根据我国各项运动项目最好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特征为标准,优势竞技项目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长盛不衰型、波折起伏型、后起居先型。认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之所以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从一般训练学意义上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别在博弈原理、博弈决策和博弈实施三个层面及三个层面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三是从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是运动队的管理[5];重大比赛运动项目的布局与对策[6,7];以及对重点运动项目设置与发展的研究[8]。

2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

竞技项目组织指的是为谋求自身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人员,所进行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专项群体。作为竞技项目组织,它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明确竞技目标;2)有较为固定的成员和组织边界,即有一定的进出规则约束;3)有一整套竞技活动的规则体系;4)有一定的权力或等级安排。

从制度安排理论看,竞技项目组织是一个为了在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减少运动技术训练和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而设置的竞技性组织。

竞技项目是由规则规定其运动技术内容和比赛形式的竞赛项目。从运动竞赛学方面看,竞技项目指的是运动竞赛中的项目,是一种竞赛类型,运动竞赛是由单一的或综合的竞技项目构成。由于竞技项目技术内容不同和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不同,竞技项目是多样的。从组织构成方面看,竞技项目组织主要是由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科研和医务等人员组成。

应当指出的是,在竞技运动活动的实践中,经常对“竞技项目”的术语赋予不明确的含义。马特维也夫认为,竞技项目从逻辑上理解为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竞赛活动的项目,其特征是拥有具体的比赛对象,允许的动作组成和竞技对抗的方式(运动技术和战术),竞赛规程、规则和取得成绩的标准[2]。为了避免在项目术语上的混乱,我国体育理论界用大项、分项和小项作出区分。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中国体育年鉴》和《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收录和统计原则,竞技项目指的是在我国正式比赛中出现的项目,它可是大项,也可是分项,但不包括小项。

竞技项目组织在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职业)训练性质的,属于训练体系的高级层次。另一种是业余训练性质的,他们属于训练体系的中级和初级层次。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的内容,是进行重点项目安排和运动训练体系建立的组织实体。从竞技项目组织内部功能看,它则是运动技术知识得以传习和运动技术能力得以发展的基本单位。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使我们把竞技项目当作一种特殊的组织来分析的基本根据。在竞技项目组织的基本结构中,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方式,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组织的基本构成。因此,运动员、教练员在竞技项目组织结构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倾向性。通过组织制度安排的变化,来促进运动技术的发展。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认为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决定着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

3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

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制度单位,它使运动技术能在项目组织的范式中发展。不同的竞技项目组织为其运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竞技项目组织存在的基本原因:一是在运动竞赛意义上,必须使运动技术水平的比较在限定的项目范围内进行,以保证对等和公平;二是在运动训练意义上,运动技术的专门化和项目化本身极大地促进了运动技术的发展。作为竞技项目组织主体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就是在这个组织中,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国专业性的竞技项目组织不是自发性的组织,而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项目组织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运动技术发展的运动技术等级结构,这一结构成为运动技术在项目组织中能够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运动技术发展而言,竞技项目组织成为运动技术知识学习、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基本单位。竞技项目以不同层次技术水平的组织形式,为运动员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所以,可以说运动技术的发展问题,从制度安排意义上讲,就是竞技项目组织的发展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使人们考虑如何把它变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即通过对竞技项目组织人才的最佳组合与结构优化,以保证在运动训练中能够使运动技术水平有效持续地提高,和在运动竞赛中能够比较稳定地获得优异运动成绩。 根据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在奥运会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大小,来选择和安排若干竞技项目,形成一个能够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更快地取得好成绩的优势竞技项目组织群。

从历史上看,运动技术发展依赖于两个彼此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发展的制度化,即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个人做为运动技术发展的母体;另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创新活动的项目内部化,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独立于这个组织的科学研究机构掌握着运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源。基于此,竞技项目组织成为了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

近年来,竞技体育界在教育、科研、训练之间的技术合作有了明显增长,但合作的基本规律是:促进竞技运动技术发展的教育、科研更加项目化,它们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在运动技术发展中作为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人员做竞技项目的科研教练员、科研所的基础研究和竞技项目的结合,科学研究工作融入竞技项目中,这些都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对促进运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上述情况也表明了一个事实,就是竞技项目组织不单是一个竞赛项目的种类,也不单是一种运动技术在项目中的归类。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对运动技术创新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制度安排。

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制度安排。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意义上讲,竞技项目是保证运动成绩取得的基本管理单位。在我国对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的管理思想,促进了重点竞技项目在奥运会中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 制度分析理论和竞技体育管理学对竞技项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关注在竞技项目中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的取得。竞技体育管理学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决策者和管理者对竞技项目的布局与安排,来影响运动技术的发展。从制度分析看,它就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制度分析理论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项目组织制度安排对竞技项目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获得所产生的作用。

竞技项目组织是竞赛制度和训练制度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既是一个参加竞赛的组织也是一个进行训练安排的组织。参加比赛和获得运动成绩是竞技项目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竞技项目组织是根据竞赛活动来调整组织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它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组织的生产活动要服从于市场的交易一样。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减少其项目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着较好运动成绩的获得。

4小结

1)就运动技术发展而言,运动训练制度安排中的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孕育和发展运动技术的母体。竞技项目组织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通过组织的方式把竞技体育活动和运动技术发展统一在一起。

2)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竞技项目组织的形式而开展。竞技项目及组织规定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规则、训练方法等。它是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的基本组织方式。所有的运动技术,都是具有竞技项目特征的运动技术,竞技项目规定了运动技术的技术动作、技术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组织的形式把它们以技术知识的方式保存下来,并且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获益。特定的竞技项目组织使得运动技术以及运动技术知识得以有效的积累、传递和发展。

3)竞技项目组织为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获得较好运动成绩,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大洲,等.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J].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

[2] 马特维也夫.运动竞技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3]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谢亚龙.论制胜规律及运动选材[J].福建体育科技,1990(1):7-21.

[5] 孙汉超,等.对我国运动项目系统管理的思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2):1-6.

[6] 赵鲁南,孙晋海,等.奥运竞赛项目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12-15.

第5篇

作者简介:赵阳,(1987.2-),河南省新乡市,男,汉族,河南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竞技体育如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发达、国力是否强盛的鲜明标志之一。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虽然面临着发展的诸多机遇,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去一一克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主要观点:明确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宗旨;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训练体系;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未来高校竞技体育中的先锋主力。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0-0000-01

一、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

1.高校竞技体育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探索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体育事业的空前繁荣,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了许多体育人才;高校竞技体育也同样发挥着 “形象”与“窗口”的作用,在对外交流与竞技比赛中为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形象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增进了国内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性发展。

2.高校竞技体育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2.1 高校竞技体育与我国竞技体育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我国竞技体育之间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从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竞技体育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差强人意。高校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分支,是指在高校系统内,开展的业余竞技体育,意图在于提高我国整体竞技运动水平,提升学校乃至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各方面的实例分析得出,高校竞技体育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我国竞技体育的长足进步,并不是以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基础的,这就导致了高校竞技体育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高校竞技体育沦落为我国竞技体育的“附属品”,失去了自身该有的价值和作用,也偏离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初衷。

2.2 影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2.2.1 高校竞技体育后备生源得不到保障

竞技体育的长足发展,越来越接近于顶峰,能否发掘到有天赋的运动员是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高校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所要接收的学生在入校前至少应该达到国家二级运动水平,才能有发展的前途。我国高校所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基本有三种渠道:一是录取的各个省市专业队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的优点是竞技水平很高,可以为学校争得荣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竞技水平已达到瓶颈,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发展的潜力较小;二是高校正常招生,通过体育特招招收的有潜力的“体育尖子生”,虽然他们的发展潜力很大,但往往由于早期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导致基础差、不牢靠。一般情况下,一个运动员要想训练成为高水平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这些高中招过来的学生在四年之后就要面临毕业,在这期间训练时间和参赛次数都没有保障,所以很难达到专业队的水平;三是在大学期间,通过在校学习发掘出的具有一定体育专项能力的运动员,这类学生虽然训练积极性会非常高,但是身体素质及专项能力相对较差。

2.2.2硬件设施落后,训练经费得不到保障

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都必须依靠经济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光靠一味的埋头苦干就能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大量的经济投入,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队。尤其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尤为突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经济更有依赖性,而目前高校竞技体育要想发展只能依赖于学校专项拨款和学校经费的划拨以及上级机关部门的拨款,经费来源极其单一、匮乏。拒不完全统计,只有少数高校取得了社会的赞助和支持,很多情况下都是由校方一己支撑。而这些运动经费匮乏的现状,就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校体育器材以及体育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2.3 教练员素质得不到更新和保障

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是高水平运动队能否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我国高校竞技运动的教练员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但高校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训练往往被放到了辅助地位。我国高校教练员基本上都是从体育院校毕业的,虽然文化素质较高,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缺少高水品运动训练的经历,这样去指导高水平的日常训练,就会发现训练的实践经验十分欠缺。这就导致了一些高水平运动员入校之后,得不到科学系统的指导,运动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还出现下滑的趋势。

二、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1.建立锁链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能给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长久的输送人才,应该改变高校现今的训练体质。从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运动队的水平越高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的也就越高,从大学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成为国外发达国家提高竞技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锁链式培养体系是我国高校竞技水平能够科学持续发展所必须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

2.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教练员的培训

不断创新是一个事物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也是竞技体育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较大的发展,也源自于坚持科学训练,发展技术创新的训练原则。我国高校的教练员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加强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定期参加一些学科理论的培训或者研讨会,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经费来源的途径

高校的经费来源不能只单单依靠学校的拨款,还应该竭力与商家、企业合作,利用高校自身贴近学生的优点,开发高校体育市场,吸引商家介入,开展校园体育营销,这样吸收社会的资金为保障,让其成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又一经济支柱。在以资金促进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反过来扩大了整个体系的知名度,从而达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实现整个体系的长久维持,以此下去,不单单缓解了学校以及政府的经济压力,还实现了高校竞技体育的经济独立,这样有助于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创造出更多的优异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 (2):1-4.

[2]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3.

[3] 贡娟.论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3(2):32-36.

第6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调控

中图分类号:G8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75-03

Research on the Arran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Heavy Industry Zone

PAN Shubo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rran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sports is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arrangement task of human resourc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a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factors of human resource shortage are the status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aches' level,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sports institutions, whil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influences the uti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rran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的重要窗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制高点,也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的坚实基础。

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在竞技体育管理中要引入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当代国家事物中的重要内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指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人员现实及潜在禀赋的总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的使用,特别是要更多的培养出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人力资源及其素质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作用超过了物质资本,本文从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竞技体育中人力资源调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取自大连市、沈阳市、朝阳市、铁岭市等4市,共发出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8份,有效回收率91%。这些对象分别属于425个非体育家庭和303个体育家庭;所有对象中具大专以上文化者486人。把所选4个市分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大连、沈阳)和相对不发达地区(朝阳、铁岭)两组,进行比较和分析。

1.2研究方法

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异进行研究。采用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0.00计算机软件处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为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问卷包括3类共计可回答70个问题。问卷的第一类为答卷者的基本情况,第二类为我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调控的评价,第三类为评价指标。

1.2.2数理统计法

第一类问题和第二类问题各组别、各问题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采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0.00程序下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对象的文化程度和所属家庭(表1)

表1文化程度和家庭情况

结果表明:体育家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25.59%,非体育家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41%,所以非体育家庭比体育家庭的思维观念和重视文化程度修养比例高。

2.2家庭对竞技体育的态度(表2)

结果表明:体育家庭有61.9%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和非体育家庭有60.6%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非体育家庭比体育家庭不愿意比例稍低。

表2家庭对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态度(%)

表3家庭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态度(%)

结果表明: 10岁以下孩子72.9%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11~15岁51.6%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体育训练;15~18岁51%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18岁以上69.4%家庭不愿意子女从事运动训练。x2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家庭愿意和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

2.4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人群对竞技体育职业运动训练的态度(表4)

表4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家长对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态度(%)

结果表明:发达地区的两个市(大连和沈阳)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家庭所占比例大连占63.6%、沈阳占62%,不发达地区的两个市(铁岭和朝阳)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家庭比例朝阳占60%,铁岭占60.8%。不发达和发达两地比较是发达地区占的比重大。说明人们还有旧的思想观念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从侧面给竞技体育界提出了对我国青少年体校办学方向的重新定位问题。竞技体育体制问题,认为体制不合理、竞技体育队伍风气不正。

3分析与讨论

3.1竞技体育对人力资源调控态度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两类家庭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比例远低于不愿意从事训练的比例,其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点:首先是体育工作者普遍待遇低,除了为数不多的高级教练员和运动员之外,无论是教练员还是学校体育教师,社会和经济地位都比较低,而且我国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塔基过宽,成才率过低,家庭和个人都不愿意投资于回报较少的竞技体育。其次是国家对教练员的投资少,缺乏规范的教练员培养制度和方法,以致出现短期行为,用急功近利的“近亲繁殖”的方法培养教练员。昨日还是驰骋在运动场的运动员,今天却成了教练员。这些人执教的方法还是“老祖宗”传下的那一套。这样下去就会造成非良性循环的局面,而且对他们教育和继续教育又长期无法保证,使不少教练员的文化水平低因而影响了他们对竞技体育的新思想和新理论的迅速掌握。我国体校文化学习氛围差、学生素质低,也是另一个影响社会和个人投资竞技体育以及人才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再有就是人们对体育不正确看法(特别是非体育家庭)。即搞体育的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且从事体育训练又苦又累且成才率低还影响文化学习,一旦成不了才,便影响了一生,因而人们也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

3.2家庭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态度

由表3看出,孩子在初中阶段,家长开始考虑中考和将来的高考,试图把竞技体育作为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和大学的敲门砖,因此,不愿意者逐渐减少,不愿意的比例出现下降;但一旦发现孩子无法借用竞技体育进入高中或大学时,就再次反对孩子进行运动训练,比例再度上升。研究发现,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可加分”、“中考体育必须及格”、“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进入大学”等。这反映只要有相应的政策,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的家庭为数仍然不少,问题是如何制定相应政策培养合格的“运动员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这样既能增加我国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本投入,又是改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素质的重大举措。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素质可归纳为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人力资源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竞技体育的水平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竞技体育的人才资源应该是不会枯竭的,但任重而道远。

3.3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人群对竞技体育态度的比较分析

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沈阳、大连两市与相对不发达地区铁岭、朝阳两市家庭对待运动训练的态度(表4)可见,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的家庭多于愿意的家庭,不愿意的程度x2检验分别达到显著和非常显著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原因有经济收入可满足子女读书的需要,也有传统思想的问题。至于不发达地区也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体育训练,原因则可能是从事体育训练又苦又累,家庭补偿多,家庭承担比较困难。从事职业运动训练成才率低、得到回报慢等原因,也是导致不愿意子女从事职业体育训练的原因。

3.4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任务

《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存量越大,素质越高,道德品格和精神本质水平也会越高,从而竞技体育中的各种异化现象将会越少,国家对竞技体育所投的物质资本生产率就越有效,竞技体育就越能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人力资源调控的任务是:

第一要保持人力资源供给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第二要促进人力资源在竞技体育生涯的良性发展;第三要实现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价值;第四要促进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5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竞技体育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是竞技体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不同人力资源系统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作用,而要发挥人力资源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价值,就必须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调控,具体原因如下:

1) 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各级专业队、依托市场发展的职业队、依附于各类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等实体,而不管是对于哪一类型的运动队,都必须遵照我国整体发展竞技体育的需要谋求发展,国家必然要对这些不同人力资源实施调控。

2) 我国实行的是积极政府的模式,政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必须为国家调控,并要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3) 当前各国更重视奥运成绩和排名,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各国均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实施了调控。

4)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而国家和人民对竞技体育要求和期望却很高的情况下,政府控制竞技体育的职能不能削弱,只有当市场机制逐渐完备、社会逐步成熟之时,政府才有可能将部分权力和利益移交给社会。

5) 另外,市场经济虽然具有计划经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失灵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6) 未来几年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竞技体育面临一系列重大赛事及谋求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考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些均必须有赖于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调控。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确存在不容置疑的紧密联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的总目标。体育资源调控是建立健全竞技体育资源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为重点内容的“四位一体”式的调控体系。均衡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调控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需求的基本平衡。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资源产业,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市场,健全竞技体育资源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竞技体育主要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竞技体育资源是竞技体育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及保证。竞技体育资源具有生成性、调控性、社会性、有限性及整体性等特征;竞技体育资源观对竞技体育资源调控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竞技体育资源观主要由系统观、发展观、价值观、辩证观、开放观等组成。人们不愿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的主要原因是:竞技体育的地位、教练员的水平、传统思想和竞技体育体制。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态度,使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有可能出现危机。

3) 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人群更不愿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更不愿意投资于竞技体育。但是适当的政策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有助于储存和开发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竞技体育的经济回报率,对人力资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存和开发具有调节作用,竞技体育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4.2建议

1)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调控体系。从前面表中可知,愿意子女从事职业运动训练的家庭数的比例低,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职业运动训练,所以若想发展我省的体育事业,就要礼贤纳才,积极发现人才、广招人才、大力培养人才。要建立由决策系统、协调系统、操作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组成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制度体系。政府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行政监督、组织协调的水平,要在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配置、利用等方面进行重点投入。

2) 营造人力资源发展的适宜条件及合理流动。要建立体育人才数据库,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并逐步解决体育人才的进修、升学、晋职、留学、住房、就业等问题,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积压、不浪费、不屈才、不抑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政府部门要切实搞好体育人才流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健全体育人才交流工作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规定,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体育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3) 建立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保险机制点。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及投资运营机制,加强保险供给方的责任监督机制,强化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保险制度的运作监管,注重竞技体育保险中介业务的发展。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内在动力。要重点加强运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祖国培养意识”和“普通公民意识”,培养其高尚、健全的人格。加强对体育干部、教师、教练员、科技人员和优秀运动员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谢和刚,龚德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探索[J].体育学刊,2005,(4).

[2] 李富荣.继续积极推进教练员培训工作深入发展[J].2000.2-4.

[3] 司虎克,蔡犁.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技,1999,19(4):37-40.

[4] 肖林鹏,赵云宏,赖其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释义[J].体育文化导,2003,(5):13-14.

[5] 杨再淮,余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2001,(1).

[6] 邓春菊.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1).

[7] 林凯明,周洪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 李佑发,魏高峡,陈谷.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

[9] 蔡文利.关于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社会需求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0] 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投稿日期:2005-10-14

第7篇

课余体育训练是针对具备一定水平的体育特长的学生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训练和比赛的过程,这个过程融合了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学校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学校群众体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构成环节,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向,通过完善的体育教学和课余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以进行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在全面促进学习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二、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依据

(一)学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

教育是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良好的教育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取得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学校作为一种有效的的教育载体,顺应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和演变,逐渐成为各个国家教育制度中最为高效、严格和主要的构成部分,通过教学课程和目标的设计规划,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以促进社会更加快速地进步。学校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传递给下一代,并培养其建设国家的能力。各行各业的人才其中就包括竞技体育的人才,所以,学校也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通过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方针以保障竞技体育人才的有效输出。

(二)奥林匹克精神包含教育的精神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竞技体育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当我们总是将目光放在奥运会的领奖台时,竞技体育中的教育性却逐渐被忽略。奥运会的赛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检验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水平,但是奥林匹克的精神永远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其中,教育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顾拜旦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和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因此,在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初,他就强调要以教育为主线,通过将竞技体育归纳进教育之中,从而推动日常教育进入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容。理论和实践不断证明,只有从教育的角度看待奥林匹克,才能真正充分地理解奥林匹克主义极其精神,进而更好地理解竞技体育中包含的教育性。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是竞技体育和教育精神融合的最好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方针、计划、教学内容等,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为了保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竞技体育水平之外,也要充分培养和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通过竞技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课余体育训练对培养合格体育人才具有关键性作用

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来看,广泛开展学校的群众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具有运动员潜力的人才,展开长期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做好其思想状态、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准备,能够为国家输出具备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课余体育训练在不断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同时,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提升个人竞技体育水平之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培养出个人勇敢坚强、顽强拼搏的品格和精神,有利于其在将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

三、高等学校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和意义

(一)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

高等学校进行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之一是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在这一目标指导下,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在保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竞技体育水平之外,也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结束了运动生涯之后,也可以利用其相关经验和知识,进行相应的工作,开始新的职业生涯,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分类培养,一类是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说的高水平运动员,一类是相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的高水平运动员,通过制定各自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不断实现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二)正确认识课余体育训练的普及作用及提高作用

在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课余体育训练的普及与提高作用。对与高校开展的课余体育训练,应当在各项体育项目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竞技水平,在具备较高竞技水平的项目上进行普及推广,使得竞技体育能够与群众体育较好地融合。

第8篇

关键词:运动员 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8.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50-01

通过竞技\动队建设探索发现,运动员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运动员在训练中掌握和增进竞技能力,可以加强对战术的运用,可以加强对教练员意图的理解。同时增加竞技运动员退役后扩大就业途径,对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生活得更幸福。

一、运动员文化素质现状

提高竞技运动员文化素质,不仅是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也对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质水平高低决定运动员在退役后二次就业的问题,退役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很快融入新的工作岗位,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然而,竞技体育有特殊的专业局限性,大部分竞技运动员明显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素质教育在时间上和运动训练相冲突,一部分教练和管理者认为,训练更容易出成绩,相对文化学习而言那是暂时看不到的,训练周期短,见效快;而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回报率高,但是见效时间太长,需要循序渐进,文化课上取得成绩太难。因此,在成绩面前就失去了选择的方向,在大多数家长和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等大环境的强力影响下,运动员就先失去了学好文化的自信心,进而相信只要竞技成绩优异就会解决一切问题的,文化成绩无所谓,最后基本都放弃了文化学习。

二、运动员二次就业时面临的文化素质窘境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其中科技含量较低,主要也是与我国体育界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有关。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以及我国举国体制的原因,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成才率较低、淘汰率高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

竞技运动员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大多数运动员在其退役后的社会再就业是否成功,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就业岗位的可考虑性更宽,选择的面相对更大,也能更好地胜任新的工作,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竞技运动员退役以后,有一部分人继续从事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与职业,可以将自己现在的工作和以前的运动很好地结合。但是,体育专业领域容纳的人数毕竟有限,大部分竞技运动员都要面临新的工作的挑战。所以,以前的文化学习质量、水平如何,就是二次就业是否成功的关键。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时还必须面临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竞争的巨大的考验。

三、对竞技运动员在运动训练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训练占用了运动员大量的时间。由于大运动量的训练之后,运动员出现的疲劳现象。以往又过于关注运动员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对运动员基本上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全面发展,使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不能形成理论,进而使得运动资源白白流失。那么,我们怎样来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改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体育竞技的所有参与者充分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把其放在运动员培养的首要位置。最根本的是要对我国的运动训练体制进行革新,将文化教育与运动成绩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与技能素质同步发展。只有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运动水平,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运动员的人生价值。

其次,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文化教育的大环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保证。因此,要改革体育系统自办的教育体系,使其在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提高上发挥大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尽量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和运动项目特点,既要加强基础学习,又要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上,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分段教学,单科累进,采取多种授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