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经济形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发所所长张晓山认为,当前农业形势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即农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而农产品供给增长受到的资源约束更加明显。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转向总量平衡偏紧,一些农产品供求甚至出现较大缺口的格局。农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上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生物能源快速发展;人口绝对数量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农产品供给也出现新的变化。一是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矛盾更加突出。大量进口粮食、油料、棉花和糖料等耕地密集型农产品成为这几年解决国内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三是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大量小规模养殖户退出生产。
由于2007年的涨价对2008年的滞后影响较大、雪灾、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2008年国内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从土地资源角度来计算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点,在现行食品消费模式下,满足当前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亿亩,其中大约13%的耕地资源来自于国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国际市场上有可能面临着不断快速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和不断快速上扬的农产品价格。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立足于国内,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千方百计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3)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发挥其调节供求的关键性作用。(4)在流通领域采取措施稳定价格,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5)控制农产品的出口。
三、农村土地问题
现代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土地增值和土地资本化的过程,农村土地一直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当前各地在实践中都在进行各种探索和试验。在未来十几年间,农村土地资本的分配方式与分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左右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1.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运作程序和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
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一部分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势所必然。其中两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运作程序;二是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当前有三种观点,一是“涨价归公”;二是“涨价归私”;第三种“私公兼顾”则最为合理。
2.宅基地问题
2007年1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截至2006年底,全国通过带房入城、新农村建设、村集体直接开发等多种途径,小产权房接近城镇住房的40%,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房产权利类型之一。另一方面,农村居住人口构成变化极大,农村已经成为混居社会,传统农村社会结构解体。关于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问题,我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中已经作了一些规定。在当前的情势下,对于宅基地采取“管住用途,放开产权,认地不认人”的管理政策或许是一种次优选择,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关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要在农村中培养和发育农业企业家,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和主力军。另一种思路和做法,认为现代农业的主体形式应当是企业,要形成一大批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在一些地方,大公司进入农业,取得大片农地的使用权,直接雇工从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进行了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试验。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实践中的不同做法的争论可能将长期进行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励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必须防止一些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圈占农民的土地、损害和侵犯农民经济利益。
一、关于今年的农村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农民现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进一步落实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各项举措,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继续扩大支持粮食生产各项补贴规模,及时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化肥、涉农收费和价格监管,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尤其是针对今年以来生猪、油料生产下滑,奶业效益下降等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促进家禽业、生猪、奶业、油料生产等四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粮食连续4年增产。各地普遍认为,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可望继续取得好收成。综合分析,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15.9亿亩,比上年增760多万亩,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四年增产。
――棉花、糖料增产,油料减产。预计全年棉花播种面积8224万亩,总产超过700万吨,实现面积、总产、单产全面增长的态势。糖料种植面积2900万亩左右,比上年增加200多万亩,预计糖料产量1185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产800多万吨,增幅7.4%,再创历史新高。受前几年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今年我国油料面积继续减少,初步预计油料产量2950万吨左右,比上年下降3.6%。蔬菜、水果等其他作物稳定增长。
――畜牧业生产开始回升。4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增长速度回落。目前,随着生猪饲养效益明显回升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生猪生产已经开始恢复,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8132万吨,比去年增长1%,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预计下降1.5%;禽蛋产量预计3030万吨,同比增长3.0%;奶类产量预计3650万吨,增长10.5%,增幅低于去年近5个百分点。
(二)农民收入增速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从各省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预期普遍较为乐观。综合分析,在农产品量增价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政策性增收力度加大、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增收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预计增收有望达到500元左右,实际增幅超过去年,有望达到8%。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全年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4318亿元,比去年增加801亿元。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扶贫、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路、电力等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总量620多亿元,占全年1304亿元投资总额的48%,比去年年初安排增加92亿元,其中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达360多亿元,比去年年初也有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安排中央投资64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年预计再解决315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再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万户;安排中央投资195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安排中央投资16亿元,继续完善中西部农村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中央和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不仅加快了农村落后工程建设,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 政策全面实行,中央财政为此安排专项资金达289亿元。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推进。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6.85亿人,以县(市、区)为单位覆盖率超过80%。建立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地区和人数继续增加,年底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
(五)农村改革继续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进展顺利。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试点,上半年已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农村小额贷款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出现阶段性变化。2006年四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为近几年所少见。综合分析,此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既有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因素,也与成本推动有关,还受国际上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应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又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相一致,具有与国际市场走势相吻合的特点。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目前我国棉花、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分别占国内消费量的30%、64%和33%,进口依存度很高。由于国内资源条件所限,今后这部分农产品将继续依靠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型价格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难以避免。特别是我国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加大,农业的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等都居世界前列,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日渐增强。近几年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带动了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导致粮食、油料在用途上向能源转化,能源与粮争地,与畜牧业争饲料的矛盾日益突出。初步判断,这轮农副产品价格的大范围上涨,一方面属于正常的恢复性上涨,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正从比较宽松的格局向总体偏紧方向转变,将会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应加以密切关注。
二是畜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生猪饲养效益明显回升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国大部分省份生猪生产已经开始恢复,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但由于担心疫病和市场风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散养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加上生猪生产受周期性影响和年节临近,预计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还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今年以来,由于饲料价格上涨,我国奶牛养殖出现效益继续下滑现象,部分地区出现了集中宰杀奶牛的现象,直接影响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国务院已经专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防止奶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从今年生猪和奶业中出现的形势变化,折射出我国目前畜牧业增长方式落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产业链条各环节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这个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体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应切实加以解决。
三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较快,但绝对量还是增加;1991年后,我国农业劳动力首次出现绝对量和比重“双下降”,到2003年以后一直持续保持“双下降”,且下降幅度加快。这表明就业结构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加速度时期。截至到2006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2.6%,农业劳动力为3.2亿人,与1985年相当,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倍。2004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民工荒”正在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向供不应求转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2749个行政村进行的调查,有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可向外转移。今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得到普遍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也呈上升之势。以上变化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可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加剧,农业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加大了农业推广的难度。这种趋势和变化将对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从根本上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二是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18.27亿亩,比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1.2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240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耕地减少的趋势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但各地征占用耕地的需求依然强劲,保持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任务十分艰巨。现有耕地中,70%以上为中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三是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集成度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平均水平。四是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年就超过700亿斤左右。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农药及兽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动物疫病等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如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和化学添加剂等,也有市场监管不到位、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的影响,还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的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因素。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既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消费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要手段。要像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样,始终坚持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做好2008年农村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2008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政策性支农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大等有利因素,也存在保持粮食稳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
(一)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快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切实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中央政府投资要积极调整结构,切实做到向“三农”倾斜,向中西部倾斜,向直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倾斜。要按照连续4次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深化政府支农投资改革,开辟新的支农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二)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促进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
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严格保护耕地,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项目,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三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稳定粮食、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恢复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加大对油料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支持新疆棉花基地、东北地区等大豆生产等建设。四是实施种子工程和植保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品质和效益。五是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的投入力度,推广可再生清洁能源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成果。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四)巩固、加强和完善现行有关农业补贴政策
一是继续巩固良种补贴、农机具、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培训等专项补贴,进一步加强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综合性收入补贴。二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名目较多、相互交织、缺乏统筹考虑、容易对农产品之间固有的比价关系造成冲击等问题,加快农业补贴各项政策的系统研究和规范整合,以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时效性。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农业保险相关政策。
(五)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加大对重点地区和种粮农民的投入补贴力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六)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农村会计制度,改革
1农村新经济形势
1.1农村集体收入增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创收的范围和创收金额远远超过以前,国家对农村的专项资金如财政支农惠农拨款和兴建各类基础设施支持也越来越多,这些资金的拨付都加大会计核算的难度;这些资金的核算和管理仅仅按照以前的会计模式已经不合适了。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项目资金投入较大,对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财政补助资金财务核算至关重要。
1.2农村集体支出增加。近年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出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集体收入必然要进行运用,如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公务开支等各类支出已超出原有的规模。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伴随时代历经的变迁和不断发展.村民们的维权意识也愈发强烈起来,村集体的独立核算地位日益显现,造成原先的会计知识已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2目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村民的公共财产财务意识薄弱。经过随机走访重庆周边几个村庄,发现村民对村集体财产和专项资金并不是完全了解。从村民反馈的情况来看:了解本村里每年收支的很少,甚至半数以上村民完全不了解村财务状况,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村民们一般都是村里安排多少资金搞建设就是多少资金,被村干部贪污与否一概不知;有的村村民明知道村集体财产被村干部私自变卖中饱私囊,但是敢怒不敢言,也不知该如何反映和举报。
2.2基层农村干部掌控村财政大权,村会计盲目听从。有的村干部身兼数职,既是村长,又是会计,还是出纳。钱、账、权集于一身,直接干预现金收支,资金账目经常被调整,严重违背会计核算原则;有的村干部利用职权一人决定一些重大事项开支,由其亲信或者亲戚担任出纳或会计,利用会计职务便利贪污、截留、挪用涉农资金,使得扶植资金和专项拨款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严重损害村民利益。加之农村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财务核算随意性较大。有的村会计没有会计职业道德意识,账目中多记、少记、漏记等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2.3会计收支凭证不规范,报销随意,会计档案管理混乱。近年来,几乎每个村的各种非生产性支出不断增多,很多名目繁多的费用支出票据五花八门,这些费用开支大多以手写“白条”报销,或者使用替票。因此,报销时原始记录凭证缺失,白条入账情况严重,正规发票很少,费用报销随意性很大,手续不全也入账,村开支报销程序不严谨,这些都为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条件。很多村会计在进行账目账簿记录和统计过程中,不遵循制度要求来处理明细账目,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2.4村财务工作人员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不达标,职业素质普遍较低。村级会计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且几乎无人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村级会计人员学历大多是初中文化,少部分是高中文化,有的根本就不懂会计业务,会计业务多是半路出家,对现有的财务法规和业务程序流程知之甚少。使用的基本都是老一套的简单的流水式的会计管理,对其他会计核算内容不记录,会计科目使用混乱,甚至根本没有用过会计科目,资金没有日清月结、报表不编制或者编制不及时等,完全违背会计核算原则。已有会计核算业务时大多依据经验,这就导致村级会计业务处理完全不专业。
2.5财务形式化的公开,透明度差。大多村财务公开都是搞形式化的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或者公开的财务内容不够全面和详细,或者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细心核对,公布的信息有误差,群众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由此群众对村内会计工作产生不信任。
3农村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途径
面对当前农村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会计制度必须沿着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改革,才能用好国家投入的资金,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
3.1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实行村级收支两条线管理。镇单独设立会计服务中心,每个村单独开立一个结算账户,镇会计服务中心招聘记账会计人员,5-8个村一个会计,由各镇会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在镇服务中心办公,原有村委会总会计取销;各村配备一名出纳,出纳办公在村委。记账会计人事关系属于会计服务中心 ,出纳可以由本村公开选举一个有一定财务知识的村民,也可以由会计服务中心派出。
3.2村会计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在村委办公室单独设立村会计站,并设出纳和会计岗位,不受村委领导,具有较强独立性。通过公招的形式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村组财会人员,并派驻各村委会计站。村组财会人员人事关系隶属于镇农经中心,农经中心对村组财会人员有人事管理权和任免权,并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关系。
3.3加强村级财务预算,规范票据使用。在年底村级也要实施下一年预算和本年决算,收支做到有预估数,能防止支出的随意性。对各村实行备用金制度,各村留一定现金便于日常开支。要加强村级财务凭证的规范化管理,严禁白条入账。村级其他费用支出,都应出具税务发票或其他有效支出凭证入账。报销必须严格按照正规流程和手续进行,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据不予受理。长此以往,村干部在开支方面都会引以为戒,意识到没有合理的金额开支发票不能报销。
3.4规范会计处理,统一实行会计电算化。采用手工记账工作量大,容易产生记录错误,而实行计算机管理,简化了会计核算。村级出纳业务和会计账务都在网上进行核算,增加了群众参与管理透明度。实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实行会计电算化可以实现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监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20__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一、20__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主导产业势头良好。20__年我市农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产值61.55亿元,增长9.1%;林业产值12.99亿元,下降1.4%;牧业产值13.06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83亿元,增长5.6%。同时我市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0.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6.37万吨,下降9.5%;主导产业蔬菜、茶叶、发展势头强劲,食用菌产值12.08亿元,增长9.3%;茶叶产值7.48亿元,增长19.9%。食用菌产值17.4亿元,增长15.1%。生猪存栏55.5万头,增长7.5%,出栏67.53万头,增长5.4%。家禽存栏520.37万羽,下降3.3%,出栏1395.48万羽,下降9.6%。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20__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水电路气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8.87亿元,解决36.91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完成1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开工7座,同时完成127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完成377.8公里河道整治;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堤防加固开工41.54公里,完成33.8公里。电气化建设项目累计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康庄工程项目总投资9.08亿元,建设道路总里程2316.6公里,其中:路基__5.1公里,路面1171.5公里。农村沼气项目总投资1785万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100户。
3、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保障体系逐步强化。20__年我市多举措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非县域城关镇的10个中心镇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加快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课题,为推进中心镇培育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市中心镇培育考核暂行办法》,提出“下发一个文件、建设两个平台、抓好三项规划”考核内容,围绕目标,年度对列入的20个中心镇进行考核。20__年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政策性“两农保险”,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农户54.46万户,保费收入817.51万元,参保率达97.01%;理赔金额969.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18.60%。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758户,保费收入634.75万元,参保率为77.36%;理赔金额910.2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3.40%。
4、农村投资继续加大,国债项目进展顺利。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从加快推进中央新增投资农口项目、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农口项目的建设入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共争取到中央四批新增投资农口资金8499万元,计划总投资52375万元,主要有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沼气、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防护林等共102个项目。通过努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截止12月底止,已完工7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56万元。
5、“三农”投入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财政“三农”支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市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__年全市财政预算内“三农”资金投入47.73亿元,增长21.55%。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93.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4.17%。全年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989笔、金额8.66亿元,占年度目标5亿元的173.2%。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涉农金额共计2443余万元。
6、政策措施成效显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我市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6+1”工程的全面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多渠道增收效果明显。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3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2 %,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1.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4.0 %和12.0%,呈现全面增收局面。
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年看,我市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农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地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趋好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难度加大。20__年我市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受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
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在短期内难于明显改变,因此,统筹城乡任务任重而道远。二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的难度不小。农村经济要持续增长制约因素很多,发展受耕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如种植业受气象节律变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风险性,劳务经济受输入地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其增长性有限;其次是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未出现质的转变,增收渠道仍很单一。因此,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容乐观。
三、20__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展望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经济复苏向好的基本面确立之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下阶段我市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更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围绕“两增两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民就业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1、注重民生,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中央新增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等农口项目为抓手,突出抓好对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有重大作用的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百万亩喷微灌设施、林区作业道等项目,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堤、水土保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抓好项目前期,科学安排项目,积极申报和争取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省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和省公建项目投资计划。扎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积极推进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确保达到“三个百分之百”(项目10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今年对列入省投资计划的项目加大监督检查。四是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县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中央投资农口项目地方投资的需要。做到建一项,成一项,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2、注重培育,增强农民增收整体实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产、供、销及信息技术方面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市场建设,发展乡村超市,为农产品快速流转提供平台。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注重谋划,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四精农业”——精致农业、精品农业、精准农业和精兵农业,发展 “四大基地”——规模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示范农业基地和精品农业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二是加快发展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既要差异化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又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全市新增30个农业标准化食用菌、水果、茶叶产业基地。四是要强化科技服务,提升精品名牌内涵。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坚持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服务两手抓,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成立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五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提升精品品牌质量,促进精品名牌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六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发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加快发展标准化设施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和网箱养殖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薪酬;金融业
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说是金融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各种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农商行工作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盈利能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的现状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更加强调内部工作人员薪酬与激励方式的运用,尤其是形成有着基础特点的人力资源机构,并且联合财务部门拟定符合农商行发展特点的薪酬与激励机制。通常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将贡献以及业绩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作差异化薪酬的改革支点,这对于无差别等级薪酬制度来说,更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农商行改革也需要围绕市场化特点,构建能力以及岗位为基础的薪酬工资机制,绩效则作为银行分配奖金的依据。与此同时,农商行的工资分配环节,主要是根据工作人员贡献程度还有业绩情况,从而构建起差异化工资。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也由各个农商行分支执行。虽然当前农商行的经济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不够在实际执行的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农商行同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类似,受国有控股与计划经济机制的影响,行政色彩比较浓厚,这就导致农商行在考核执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考核评价指标比较单一的问题。第二,当前农商行在加入绩效的工资发放环节有着一定滞后性,难以体现出绩效在激励当中发挥出的价值,从而影响到农商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三,农商行在薪酬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实施方面缺乏系统性,有少数农商行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够贴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
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激励方式比较分析
第一,临柜操作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临柜操作人员可以说是农商行的基础力量,通常情况下占工作人员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他们工作在银行的最前台,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收入却比较低。临柜操作人员经济激励方式的设计主要是将岗位绩效制作为基础,通过调整工作人员的薪酬构成因素,增加操作人员工资比重。农商行临柜操作人员薪酬除了年终奖励之外,需要按月定时发放,这是因为临柜操作人员的操作非常机械化,行为有着统一性以及规范性特征,业务操作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不够,因此基本工资是薪酬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临柜操作人员的重要生活保障。基本工资当中国主要是岗位工资,岗位工资集中体现出岗位价值以及对农商行发展的价值,其具体的水平以及级别需要根据职位评价的结果来确定。绩效工资则是临柜人员工资另一个主要的组成成分,需要按照不同岗位确定系数,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业绩来考核发放,主要的作用在于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对临柜操作人员来说,按经办、监督以及复核等不同的岗位来设计相应的系数。在福利环节,除了通常使用的各种礼品、保险以及奖金等形式,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福利措施。对年轻工作人员来说,往往面临着购房购车的问题,农商行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购车或者是住房的优惠贷款,从而挽留优秀工作人员。对年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往往面临子女上学压力,可以考虑为他们提供教育奖学金从而发挥更好的激励效果[1]。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根据他们的特点以及具体需要,在基础福利项目人人有份的基础上,拿出部分福利项目为核心工作任由提供,并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第二,客户经理的经济激励方式。客户经理可以说是农商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最为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激励客户经理,从而主动提高银行竞争力也是农商行经济激励方式的目的。所以客户经理的薪酬当中需要不断提高绩效工资占据的比例。客户经理薪酬制度应当采用季薪制,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其他福利等[2]。绩效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经理的维护存量以及既定任务的完成量来发放。不同业务提取的比例方面,需要根据业务特点而具体确定。不同阶段农商行工作的重点往往也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机构业务的发展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具体确定各种业务品种的提成比例,从而有利于不同的机构动态调节发展。每种业务品种在定价方面往往也各不想通。存款的价格是资金内部交易的价格减去成本价格,贷款投放的价格则是贷款合同的利率减去资金交易价格。除此之外,为确保银行能够有效长期经营,避免发生业绩方面的弄虚作假问题,银行也应当为客户经理建立预期收入账户,把每季绩效工资一部分存入到账户当中,过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够兑现。
第三,管理人员的经济激励方式。管理人员是确保银行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的主导人员,可以说是农商行发展的中坚。制定可以吸引并且挽留优秀管理人才的薪酬方案是农商行经济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级别越高,那么行动自由度也就越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工作方面的复杂程度也相应的越高,有着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对中级管理人员来说,最为关键的是确保他们收入以及当年绩效同对农商行发展的贡献相挂钩,确保稳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不稳定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这就需要农商行相应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考核比重。尤其是中高级的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绩效薪酬。绩效薪酬是由管理薪酬、风险薪酬以及效益薪酬所组成的,根据风险控制、效益水平以及综合管理的考核结果确定发放金额。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的薪酬构成当中福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部分管理人员来说需要采取特殊福利激励方式。一方面是要实施福利沉淀。这是因为要想留住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农商行往往会采取沉淀福利的方式,把管理人员的福利当中相当一部分沉淀下来,实施延时发放。例如为农商行的行长以及副行长成立一个预期收入的账户,将一部分福利将近存入到这个账户当中,并且根据经营审计结果来实施延期支付,从而最大限度预防管理人员短期行为。另一方面是要实施高额退休金机制。在农商行的管理人员退休之后给予比较高的生活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农商行的经营管理当中,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第四,激励机制保障。农商行的激励方式一经建立,就应当严格落实,从而发挥保障以及激励的作用。一方面是要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改进激励方式,确定实施规范。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说是保证激励机制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可靠保障。农商行需要规范奖惩制度,把工作人员的激励以及奖惩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完善提薪机制,让工作人员看到希望。除此之外需要狠抓落实,保证有效实施。一旦制定激励机制就需要狠抓落实,抓落实就是需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严格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将方案转化成为实践活动,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受,保证激励机制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正常化,让激励方式可以对工作人员产生效果。最后是需要强化沟通,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强化沟通。
综上所述,对劳动者来说薪酬具备激励效果,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市场化的运作并且提高利润,就应当构建差别化激励方式,运用合理的经济激励,鼓励工作人员完成指标,使得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效益达到平衡。农商行借助于正向激励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家养老;现代农村居家养老;可行性;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可行性的经济学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8日
笔者所主张的新模式就是以家庭为养老载体,让老人居住在家中,主要还是由子女来养,但政府必须对子女进行一定的补助;如果子女有困难的话,子女出赡养费,由政府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去家中进行照顾的一种现代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同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抑或城市居家养老相比来说都是可行的,下面我们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来分析一下其可行性。
一、成本-收益分析
(一)费用分摊成本低。现行的居家养老实践,居家照料人员一般为几位老年人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成本由几个老年人共同分摊,人均照料费用较低,这一点相对于每户老人都从家政服务市场请保姆照料,具有成本优势,尤其是目前保姆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保姆工资较高,居家养老的低成本更明显。
(二)交易成本较低。理论上,居家养老也可能会面临机构养老中因契约失灵而带来的交易成本问题。简而言之,机构养老中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同样存在于居家养老中。不管是政府,还是子女购买服务,关于居家养老照料人员提供服务的质量(是否偷懒,是否虐待老人)并不完全知晓,他们之间的利益也并不总是一致。鉴于此,居家养老中也可能出现照料人员降低服务质量的可能。然而,在居家养老中,老年人周围都是熟人,形成一个有熟人构成的信息网络,并形成一个集体惩罚制度,以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契约失灵。具体而言,照料人员当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对有判断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下一期决定是否继续由其提供服务,对那些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做出判断的老年人,虽然子女工作生活在外,也可以从老年人形成的熟人网络中获知信息,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平时与老人交往的邻里,收集信息,并代替老年人做出决策。机构养老则不同,对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而言,无法做出判断,而子女也难以凭借数次探望老人,获得养老机构提供服务质量的信息;并且老年人身边的人,对于子女而言,也都是一些不认识的人,或者同样是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沟通的老人,这就意味着子女无法像居家养老那样,通过熟人网络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居家养老形成了熟人信息网络,具有集体惩罚作用,以此约束照料人员的行为,如果照料人员降低服务质量,那么失去的客户不仅仅是那些已被提供服务的老年人,还有潜在的客户——那些老年人的熟人。换言之,市场交易不仅发生在照料人员与照料的老人之间,也影响到照料的老年人的熟人,如果服务人员降低服务质量,不仅这些人会实施惩罚,而且老人的熟人也会实施惩罚(即下一期选择其他照料人员),这种集体惩罚机制,对服务供方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其约束自身的行为。
(三)居家养老的收益分析。虽然居家老人与机构养老中的老人一样,不是从子女或老伴哪儿得到生活照料,但对机构养老而言,老年人从居家养老中获得的收益更高。居家养老,类似于“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会更多,从中获得的精神慰藉也更高,由于老年人仍然居住在家中获得生活照料,这就意味着原来积累的社会网络,如邻里关系、亲朋关系会一直维持下去,保障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机会,并在一如既往的参与中获得精神慰藉,还有邻里之间生活中细微的生活照料。此外,对“空壳农村”老年人来说,还能从居家养老中获得安全需要。在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很多,这些人员主要是村里的青壮年,随着他们的外出务工,留下来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出现了“空壳农村”现象,由此引发的问题之一就是治安问题,老年人和小孩的安全需要受到影响。如果在农村中开展居家养老,同村中原本准备外出务工的部分劳动力留下来,给老年人提供照料,并获得报酬,一是有助于这部分人就业;二是青年人的留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安全需要。
二、子女和政府间的博弈
在居家养老模式运行中,子女(两个或独生子女)和政府是两个对立的利益方,每一方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我们不妨把双方认为是两个人A和B,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博弈过程。
我们有这样的假设,假如子女来养老的话,付出的成本是m,如果完全由政府养老,也就是机构来养老的话,政府付出的成本是n,而且我们可以想象政府来养老的话,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不仅需要经济援助,还需要专业的服务队伍,对专业队伍的培训等等,都需要成本,再说农村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所以其实政府很是希望子女来养老人,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但是,现代家庭中的子女数是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既要顾工作还要顾家庭,肯定是力不从心的,所以政府和子女之间就会出现一种抗衡,都想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和子女间的博弈过程。如果子女来养老,成本是CP,子女对政府的补助而获得的效用为R,且CP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选择“监督”的情况下,由于R-CP>0,子女的最优策略是“养老人”;当政府选择“不监督”时,由于子女的R>R-CP,所以子女的最优策略是“不养老人”。在子女给定“养老人”的情况下,由于U-R>U-R-CG,所以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给定子女“不养老人”的情况下,由于U-CG>U-R,所以政府的最优策略是“监督”。因此,在政府与子女的博弈中,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考虑混合策略意义下的纳什均衡。
假设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是x,选择“不监督”的概率为1-x,假设子女选择“养老人”的概率为v,选择“不养老人”的概率为1-y。
那么,子女在“养老人”时获得的转移支付的期望是x(R-CP)+(1-x)(R-CP)=R-CP。
子女在“不养老人”时获得是转移支付的期望值是x·0+(1-x)R=(1-x)R。
令,子女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期望值相等,得x=CP/R。
显然,当政府以x=CP/R的概率选择监督时,子女在选择“养老人”与“不养老人”的期望效用是相同的。当政府以x>CP/R的概率选择监督时,子女选择“养老人”的效用大于“不养老人”的效用,此时,子女就会理性地选择“养老人”;而当政府以x
同样,给定子女选择“养老人”的概率为y,选择“不养老人”的概率为1-y,那么政府选择监督的期望效用为(U-R-CG)y+(U-CG)(1-y)。
政府选择不监督的期望效用是(U-R)y+(U-R)(1-y)=U-R。
令,这两种情况下的转移支付期望值相等,得y=1-CG/R。
显然,当子女以y=1-CG/R的概率选择“养老人”时,政府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的期望效用是相同的。当子女以y>1-CG/R的概率选择“养老人”时,政府选择监督的效用小于选择不监督的期望效用,此时政府的理性选择就是不监督,而当子女以y
如果政府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并以稍大的概率选择有力的监督机制,就可以使子女“养老人”的期望收益大于“不养老人”的期望收益。
如果两者都不想养老人的话,就必须有个第三方的介入,而现在这种民营组织还不是很多,在农村更是几乎没有,但是就现在这种农村的情况来说,政府和子女双方都介入,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子女拿出赡养费,由政府组织人员来养老人,所以必须也得有政府的积极参与才是最好的方式。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新型农村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是目前来讲最可行的一种模式,我们需要大力推广,尤其需要政府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纪要[J],人口与经济,1999,2
[2]侯志阳,困境与出路:管窥居家养老[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4
[3]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J],人口学刊,2000,4
[4]章晓懿,城市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M],天津:百花出版社,2007
1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即项目的发起人为经营项目成立一家项目公司,以该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筹借贷款,以项目公司本身的现金流量和全部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并以项目公司的资产作为贷款的担保物。融资方式一般应用于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其他投资规模大、具有长期稳定预期收入的建设项目。我国国内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BOT就是属于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包含建设—经营—转让三个主要过程。项目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渠道多,筹集资金的风险比较分散,资金巨大,此外还能享受一定的税务优惠。缺点是需要获得机构贷款,监管严格,融资成本高。
2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属于结构性的融资方式。未来收益的融资需要凭借资金需求者的部分资产来进行,资金需求者的资信能力与资产本身的偿付能力能分割出来,有利于建立一种有效、严谨的交易结构。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资产证券化融资还能盘活现有的农村经济企业的存量资产,将暂时闲置的运营效率不高的设备注入资金投产使用,产生经济效益。可逐步探寻在农业企业中使用资产证券化融资,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
3.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任何经济组织融资方式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选择方式也是不同的,同时还受到所在行业特点的限制。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的因素很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仍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3.1农村经济组织自身问题
(1)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结构较窄。从融资主体和融资中介的角度来看,对经济组织的融资可以分为内源和外源融资两类。内源融资主要是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后所产生的资金,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具有原始性、抗风险、低成本和自主性的特点,关系着经济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外源融资是经济组织向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包括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卷,现今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也属于外源融资。可以看到,我国多数农村经济组织多采取独资和合伙形式建立,受组织自身发展因素和能力上的限制,对内源融资的依赖性比较大,但是多数农村经济组织的内源融资能力又十分不足,单靠内源融资已经很难满足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所以外源融资在现今显得十分的重要,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我国商业信用和外融经济市场的发展较为缓慢,还认为这是一个新生的事务,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细小,生产经营能力非常有限,生产经营风险较大,企业获利能力偏低,企业所能承担的外部融资成本非常有限。农村经济组织要积极参与当地龙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寻求相应技术与资金支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组织,创新融资抵押担保方式。积极创新地方特色农业,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积极扩大融资渠道,谋求多元化的资金支持。(2)农村经济组织缺乏现代管理体制。我国大多数农村经济组织都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所创建的企业信息不明,企业信用度不高。农村经济组织基本上所采取的都是家族式,亲属型的组织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机制,使得信誉度不高。而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上的不健全,使得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银行不能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信贷的能力较弱。农村经济组织应当着眼发展,建立科学的可行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理顺关系。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治理结构,不能照搬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要清晰界定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利与义务,并且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层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消除或减少内部人控制的现象。(3)农村经济组织缺乏可抵押担保财产。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都比较小,实力微弱,资信度偏低,抵押品的价值有限,很难找到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合作组织或个人出面为其担保或相互联保。加之农村土地属于承包经营权,土地性质属于集体性质,所建房产都不能用作抵押,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不能作为抵押资产。银行基于防范风险保证贷款的安全,一般只对农村经济组织开房1年期信用或者抵押贷款的窗口,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十分少。而对于农村经济组织来说,农业产业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和急需性,贷款的期限太短就可能导致资金运作中出现断裂。此外,银行审批贷款从支行到分行,再由分行审批房贷到支行,时间流程较大,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3.2融资供求方面出现不平衡性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6.04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on th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discu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of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aiding the poor with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uss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daptive strategy, to studie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of the two strategies, and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daptive strategy; poverty-alleviating model
?困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科技扶贫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扶贫战略,着力于引导广大贫困农民依靠科学、战胜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然而,通过对中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历程的回顾和反思不难发现,以往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思想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分析农民经济行为,及农民对科技扶贫措施实施的行为反应,思考科技扶贫政策如何让农民受益,为科技扶贫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1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一般性特征及对科技扶贫的影响
农民经济行为是指农民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贫困地区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经济活动主要以解决温饱为目的,这使得他们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1.1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一般性特征
1.1.1 新增收入中生活消费增长高于生产性投资
贫困农民由于长期生活水平较低,他们会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满足生活消费,无力将更多收入用于生产性投资,即便有增加投入的条件,也对扩大生产缺乏安全感和积极性。不难推断,当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时,农民也会将增长收入的大部分用在生活领域,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部分自然会相应地降低。
1.1.2 生产经营的兼业化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获得更好的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农民会倾向于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性投资用于非农产业。但同时出于安全性考虑,他们把对土地的经营看作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生产经营,从而形成了一种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农村青壮年农民由于拥有相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在非农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他们有更强的兼业趋势。
1.1.3 农业生产投资行为呈现短期性 贫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动机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来实现粮食增产,投资行为主要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发生的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为主,例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对于一些种养周期较长、生产投入较大的农牧新品种,农民没有兴趣也无力开展。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上看,农村劳动力的不足,致使农业生产只能局限于短周期、低投入、低劳动强度的农业领域,农业生产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为首要目标。
1.1.4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贫困地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使得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农民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留下了深刻烙印,让他们安于温饱,追求稳定,长期依赖政府各方面的政策补贴及支持,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低。
1.1.5 较强的风险规避性 由于贫困农民收入较低,无法进行必要的积累,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追求生存安全是他们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和理性选择。对于贫困农民而言,采用传统技术虽然无法摆脱贫困,但至少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因此农民在利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他们不愿意也无力承担失败的损失,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不愿意冒风险去接受新鲜事物,表现出较强的风险规避性特征[1]。
1.2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对科技扶贫的影响
科技扶贫是通过应用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改变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也就影响科技扶贫的效果。具体体现在:
1.2.1 农民缺乏获知新技术的积极性 生产性投资偏少导致农民在接受新技术、新产品时缺乏积极性。科技扶贫中,当贫困农民必须将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新技术的获取和使用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人力投资和资金投入时,显然会导致农民在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时缺乏积极性。
1.2.2 农业资源使用效率低,新技术推广难 生产经营的兼业化倾向不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经营的兼业化使得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劳力老龄化,农村留守人员无力高投入、大强度开展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农业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使得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难度增加[2]。
1.2.3 不利于推广周期较长的技术应用 农民投资行为的短期性特征不利于周期较长的技术推广应用。贫困地区农民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认为那些在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较大,费时费力,推广应用存在着一定难度。
1.2.4 阻碍农民新技术的使用掌握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使得贫困农民不愿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选择依靠传统经验和传统做法,不能更好地拓展思维和视野,势必对他们掌握和运用农业专门技术及操作方面的能力产生影响。
1.2.5 风险规避性阻碍了新技术的采用 任何新技术、新产品的采用,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风险厌恶型的贫困农民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会倾向于选择规避这些风险,因此轻易不愿接受和采用任何存在生产风险或市场风险的新技术产品[3]。
上述各种因素长期交互作用致使农民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在贫困地区农民群体这种场域内,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品种及技术的推广。
2 基于农民经济行为的科技扶贫路径探索
科技扶贫要提高效率,使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只有重视农民在科技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准确把握农民经济行为的共性特征,在选择科技扶贫路径时,从“适应”或者“改变”农民经济行为两个方向考虑,构建不同的科技扶贫发展路径。
从适应农民经济行为角度考虑,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产品、适当的组织方式适应现有的农民经济行为,提高新技术、产品的使用率。这种方式可称为科技扶贫的“适应策略”。从改变农民的经济行为角度考虑,主要通过科技扶贫相关的政策制度、相应的措施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实现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扶贫目标。这种方式可称为科技扶贫的“发展策略”。
2.1 科技扶贫“适应策略”路径
科技扶贫“适应策略”是在确定了科技扶贫目标区域后,首先了解区域内农民的素质、收入水平、农业发展状况等整体情况,掌握和分析区域内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科技扶贫策略(图1)。“适应策略”的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扶贫方式,“投其所好”地适应农民的经济行为。
针对上述所列贫困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在科技扶贫的“适应策略”路径下:针对农民生产性投资偏少的现状,在科技扶贫过程中注重加大政府资金对农民生产性投资的支持比例,降低农民的投入成本,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农民的兼业化生产特征,在实施科技扶贫过程中,要注重选择“简、便、快、好”的技术、产品项目,激发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针对农民投资行为的短期性特征和农村劳动力问题,注重选择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劳动强度低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对农民创新能力不足的特征,尽量选择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保证更多的农民能够学习和掌握;针对农民的风险厌恶性特征,在尽量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风险的同时,应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降低贫困农民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时的顾虑。
2.2 科技扶贫“发展策略”路径
科技扶贫“发展策略”是指从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若干因素入手,通过逐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农民的经济行为,使之逐渐与科技扶贫目标相契合,提高科技扶贫效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图2)。“发展策略”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及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农民经济行为。
“发展策略”路径注重具体分析农民经济行为特征产生原因,并从这些制约因素入手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示范、宣传等各种途径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思想认识观念等方面素质;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供给和配套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降低新技术使用的风险程度等措施,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外部环境条件,使农民能通过参与科技扶贫活动受益。在选择“发展策略”的科技扶贫路径时,需要注意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规律性,农民经济行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在策略制定中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3 科技扶贫模式分析
根据农村科技扶贫的现实性和相对性,在实施农村科技扶贫过程中,根据区域条件和农民实际,选择恰当的科技扶贫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科技扶贫实施模式,实现科技扶贫的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
3.1 科技扶贫模式的划分
农村科技扶贫是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参与这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包括了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技人员和贫困农民等,这些主体分为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技人员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各项服务的单位或个人。他们为了不同的目标参与到科技扶贫活动中,供给主体在向需求主体提供脱贫致富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产品等的同时,通过科技扶贫活动,实现自身的目标,形成了一个推动创新的网络系统(图3)。
科技扶贫模式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大荔模式”等不同类型。这些模式由于实施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同,适合在不同的科技扶贫路径下采用。
3.2 “适应策略”路径下的科技扶贫模式
3.2.1 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模式 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模式最本质的特点是由政府科技部和下属的科技管理部门主导和推动,科技扶贫政策、方向、资金等的把握都由政府来组织完成,形成政策、资金传递系统(图4)。
在作用方式上,由科技管理部门把握扶贫方向、确定扶贫重点、制定扶贫政策、划拨扶贫资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科技扶贫计划和项目,迅速解决贫困农民因新技术、产品缺乏带来的困难(图5)。
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政治热情和行政手段,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任务性,因此适用于位置偏远,基础条件差,农村基层组织薄弱的极度贫困地区。
3.2.2 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模式 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选择适合转化的农业成果,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咨询、信息服务等活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和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
作用方式上,该模式的核心是由农业科研机构与贫困地区政府合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教学、科研与示范推广,实现科技与产业结合、科技与农民对接,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到贫困地区(图6)。该模式效果直观,现场感受突出,适用于传统产业效率低,农民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不愿接受新技术和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又适合大面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地区。
3.3 “发展策略”路径下的科技扶贫模式
3.3.1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是由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选拔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或团体,根据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在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中,参与主体包括了科技管理部门、各类型科技特派员、农户等。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在作用方式上,由科技管理部门通过选派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以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和服务为引致需求,带动了科技为核心的要素流转,并和土地、培训、金融、管理等环境要素相互影响,以开展培训、咨询和科技特派员创业为手段,通过对口、专业的技术服务,推动农村科技扶贫活动的开展[4](图7)。科技特派员模式是一种“治本”的扶贫模式,其实施重点在于由科技管理部门建立起有效的选派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调动起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
3.3.2 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依靠科技发展优质、低耗、高产、高效农业,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农户温饱问题的扶贫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模式中,参与主体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等。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在作用方式上,龙头企业以增加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在各类农业产业中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及一体化经营,将农民融入到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中,通过利益联结,将农民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脱贫致富(图8)。这种模式实施中重点在于找准科技兴农的切入点,发展特色农业或龙头产业,构建起有利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外部环境,唤醒农户沉睡的脱贫致富冲动[5]。
3.3.3 科技扶贫“大荔模式” “大荔模式”是通过横向联合和资源整合,建立起紧密型的县、乡、村三级经营网络,以“技企结合,技物结合”的新模式开展农技示范与推广服务。与传统科技扶贫模式相比,“大荔模式”的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包括了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农技人员、农户等,各主体间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有效联结。
作用方式上,“大荔模式”主要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专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政府企业双推动的新型农业服务方式。同时,“大荔模式”中还加入了现代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保证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供给与传播更加及时有效[6]。通过?@些调整,实现了以贫困农民为中心的科技扶贫供需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改变了传统科技扶贫模式中政府、企业与农技人员单独服务于贫困农民的局面,建立起了更为有效的技术供给和配套服务体系(图9)。
4 政策建议
本研究讨论的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模式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科技扶贫工作实际需要来看,还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4.1 分类施策、精准扶贫
遵循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因人施策,为贫困地区提供保姆式的精准服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力求使确立的科技扶贫政策和措施更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瞄准性更强[7]。
4.2 创新多元化的科技扶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