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礼仪相关知识

礼仪相关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礼仪相关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礼仪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博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工业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迈进,知识成为价值创造要素和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积累和使用知识,但是人们处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却经常发出“不缺信息缺知识”的叹息。因此,一些与知识处理相关的技术倍受重视,而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有力武器,也因此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点,许多企业特别是世界级著名的企业(微软、惠普等),都纷纷为自己导入知识管理系统。从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活动及目的三方面进行归纳,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体或团队中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其帮助人们进行知识交流、提高组织生存能力及竞争优势的目的。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它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阻碍,笔者以经济博弈论作为分析基础,对企业知识管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作研究。博弈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game”,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保持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不仅在经济理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学的理论与应用上也极为重要,其理念与模型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成功应用,是现代企业、公司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对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理性和效率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人们必将更多地利用博弈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争取更理想的结果,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博弈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新的研究管理战略的方法论,改变了管理研究的一些约束条件,它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经渗透到了管理的各个领域。《财富》杂志也表明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40%的大公司都认为它们的成功归功于公司经营管理中对于博弈论的巧妙运用。因而,博弈理论与应用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利器,对于我国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及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博弈行为。

二、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博弈现象及对策

1.企业内部的博弈。

(1)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需要将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外部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特别是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相互博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构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具备自身特点的独占知识库,这就需要将多年来企业员工所形成的显性及隐性知识编码化,实现知识共享,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员工的创造能力较高,但是企业的整体绩效却较低的现象。而编码的重点是实现隐性知识的编码,因为显性知识编码已有了成熟的技术,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创造价值,是显性知识的生长资源。另一方面,从员工的角度来说,隐性知识的供给受许多因素(心境、思想、意识、观念等)的制约,并且由于其所拥有知识的特殊性和垄断性的影响,使得员工对隐性知识的提供占有主动权、选择权,企业并不能强行的占有和索取。另外,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隐匿自己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不会有主动提供隐性知识的意愿。在此前提下,我们假定企业和员工均是理性的经济人,两者的行为均是从自身最大利益出发,那么从长期来看,企业(隐性知识需求者)与员工(隐性知识供给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关隐性知识的动态重复博弈问题。

(2)员工与员工之间。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核心资源,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员工担心自身竞争力的损失,共享行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因此没有员工会主动将自己的绝技或特别知识与别人分享。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假设某企业的两名员工甲和乙在知识共享时都有两种选择,共享或不共享,那么双方均选择不共享知识的得益都为0,如果员工甲的知识共享使得员工乙也实现知识共享,那么,员工甲的得益为r,这里假定r等于6,如果没有导致员工乙的共享活动,那么,甲的收益为-2,如果甲不共享,而对方共享,则收益为8。对于员工乙来说同样如此。由此,得出博弈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

图1博弈的收益矩阵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员工甲选择共享,那么员工乙从自身利益考虑,必然会选择得益较高的一项,为8,也就是说他必然选择不共享;如果员工甲选择不共享,那么员工乙必然选择得益为0而不是-2,即不共享;另一方面,如果甲知道乙不选择共享,则必然选择不共享。对于员工乙来说同样如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对任何一个博弈方来说,不论对方是否共享知识,个人的最优选择就是不共享。因此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博弈双方都不共享知识(表中划线所示)。这样,在企业中就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对知识保密越能限制别人的发展和壮大,也越能为自己打算,导致所有人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使组织长期以来功能发挥不正常,失去了竞争力。以Booz,Allen&Hamilton咨询公司为例,在Booz公司原有的文化中,崇尚个人成就,漠视彼此合作,知识被当成用来与同事们比较的个人资本,结果造成已经积累的经验知识不能共享,造成很多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不流畅,不仅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但是,从表1显然可以看出,(共享,共享)的收益比(不共享,不共享)好,但是这个帕累托改进因为违背了个人理性而办不到,要达到(共享,共享)的纳什均衡必须外力的影响,也就是说需要有相关激励机制,才能打破这种“囚徒困境”。因此,企业如果期待员工能够分享他们宝贵的、有价值的知识,激励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在能够保证成员利益和维护成员竞争力的情况下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博弈的最后结果也可能转变为甲和乙都共享自己的知识。(3)师徒之间。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企业内部也存在这种情况,“如果我的下属都能干了,岂不是要替代我”,企业内部,中层、骨干不愿意培养基层员工的情况也类似师徒博弈。实际上他们之间本质上是利益交换的关系,作为徒弟有的要向师傅交学费,有的要把技术发扬光大等等,各自对对方有所期待。正因为如此,师徒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关系,如果徒弟的手艺超过了师傅,成了师傅的竞争对手,确实会出现饿死师傅的现象。如果这位师傅对自己的手艺或者对能否长期留住徒弟没有那么自信,也很有可能在教的时候对徒弟留一手,其实就是为可能的市场竞争设置技术壁垒。因此,企业内部存在着师徒博弈的现象。

2.企业外部的博弈。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内部的变革固然重要,然而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力量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了解和弥补战略的知识缺口,除了寻找内部已经存在的知识充分利用外,还要快速有效地找出外部环境存在着哪些我们需要的重要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存储的位置和如何获取。相对于由内部自行学习、创造和开发,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将可能大幅度缩短时程,避免闭门造车。

(1)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可避免要进行合作,开展知识创新,共同分担知识创新成本并分享成果,为了保证合作成功,参与企业必须合理地分配以及共享用于知识创新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和尚未公开的知识等。但在合作决策中也存在博弈的问题: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多数企业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全体企业的利益,我国彩电企业、VCD、空调企业几次召开峰会,订立不降价同盟,但是没有企业会遵守协定,而是普遍采取价格战、倾销、相互欺诈、攻击等等恶性竞争手段。因此两个企业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使得它们只有两种可选择的博弈策略——合作或欺骗。

(2)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吸引新客户和留住现有的客户,因为只有当企业真正了解和掌握了客户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优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稳步发展,首先要有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才能吸引客户。

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企业为了在这些环境中获得利润,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而客户为了实现自我高层次的需求,也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企业寻找的是投入与收益的平衡点,客户寻找的是需求与支出的平衡点,这是一种局部平衡。

三、相应的对策

针对上述博弈现象,企业在其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采纳:

发挥知识型团队领导的表率作用。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领导不论是对团队任务的完成,还是团队文化的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对于知识型员工,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了解要比其他人深刻得多。因此,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应当知道怎样去领导员工的发展,为他们创造充满乐趣和关爱的工作环境,容忍员工犯错误并鼓励他们忘记过去向前看。其次,要制订内容健全、公开、明确、易于理解的管理制度。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带有创新性,如果他们对企业将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标准时,工作上就会缩手缩脚,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管理层还要以身作则,不但要自身提供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中来,起到激励与导向的作用。

注重对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建立成员贡献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奖惩措施,对乐于共享知识的成员要让其看到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表彰和奖励等,对不愿共享的成员要使其明白真正的优势在于学习的能力而不在于知识的拥有量,必要时可以采取员工淘汰制度。其次,将员工长期的知识培训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坚持下来,例如,请一些企业家、教授开办一些讲座,(下转第112页)借助网络环境来开展学习等等,以员工的知识培训带动员工的知识共享。另外还要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机制,让每个成员都要为团队的远景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解决师徒博弈困境,就要把把师徒关系理解为交易关系,师傅和徒弟之间可以签个明确、清晰的协议,例如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等,教什么、如何回报、回报多久等等都可以明确规定。在企业里,可以实施导师制,规定中层骨干要被指定为一些基层员工的导师,其绩效和徒弟进步的快慢挂钩,对师傅继续升职、加薪有好处,就更好不过了。例如IBM就有一个制度,规定中层干部如果不能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就不能继续上升。

对于企业外部的环境,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制衡机制,另外通过对用户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快速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客户。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更有效地管理客户,降低企业的成本。关键在于克服各种制约因素、适应信息化环境,找到企业利润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平衡点。

四、结束语

本文从经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企业的知识管理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从硬制度和软管理两个层面着手,对症下药,进而实现企业内外的双向可持续发展。使用博弈论方法来分析问题也存在一定的的局限性,参与者理性的假设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完全保证,未来工作的开展可以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于维生.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文现.博弈论与管理学.中国管理咨询网,2005.

4.司训练等.企业隐性知识外部化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分析.北京: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

第2篇

关键词:石化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措施、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从之前的高速跨越式发展逐步趋于平稳,国家的总体发展思路为“调节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中国石化行业的“由大变强”,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中石油的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重点,与国家总体发展思路正好契合。而实现石化产品的优质高端,正是由诸如中石油等国企投资建设的一个个国内与国际石化工程项目所担当承载。石油化工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工程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石化工程主要有工程投入大、风险高、工期紧、任务重,涉及专业多、相关界面多,技术复杂多变等诸多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或缺。作为工程的龙头,项目的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造、安装能否顺利实施,工程能否安全投产、以致项目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项目运行前期重要准备工作,细致全面的质量策划是石化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决定性的第一步,做好设计项目质量策划,将会为设计项目执行和设计成果质量奠定成功的基础。

二、石化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策划准备

1、合同评审

设计项目正式开工后,项目组应及时开展合同评审,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合同进行全面充分理解,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合同工作范围、工期、技术要求、项目特点、工艺特点难点、相关界面以及业主要求。通过对合同和业主需求的深入解读,为下一步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理清思路。

2、启动条件评估

项目组在理解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对目前项目开工启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相关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设计基础数据资料完整性、上阶段设计成果深度和合理性、关键设计方案审查情况、人力配备情况、设计手段等。

对于项目人力配备,应从成员资质、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并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和人力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考量,为项目成功运行从技术层面上提供保障基础。

3、风险辨识和评价

针对设计项目的特点和难点,项目正式启动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对影响项目运行过程质量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重点从设计方案、专业技术能力、总体院或分包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根据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质量、工程进度的

影响程度,找出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点,辨识和评估应覆盖整个项目运行的全过程:所有专业、各环节涉及活动和分阶段成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落实责任人,从而为项目质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提供指南。

4、明确质量责任和目标

为了保证项目有序运行,项目成员能够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必须在项目初期明确项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责任的明确必须覆盖从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到各级设、校、审人员,分工明确,责权清晰。

同时还应根据合同要求确定项目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设定应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石化等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工程进度安排,针对设计成果质量进行设定,尽量具体并可量化,同时还应是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结果。

三、如何提高石化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

1、设计前期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和前期研究所确定的工程、质量、经济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而设计前期准备是否充分,是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精心全面的设计前期准备是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石油化工工程的前期面对的是成熟资料不确定,基础资料分散,数据、方案很难确定等难题。业主思路多变,前后方案差异大,同时项目可能面临对外分包和外协工作,管理头绪复杂。在设计前期,设计质量管理主要的工作是进行设计合同评审、设计人员选择、设计项目执行模式和策略制定、设计标准选取以及制定设计质量控制计划。

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经过设计前期的充分准备,设计活动就正式启动了。前期的计划、目标、程序都是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分工、互相协作,设计成果最终是以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而设计质量控制程序和计划的正确和顺利执行是设计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1)设计计划编制和进度控制。石油化工工程是高投资、高风险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为了确定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而需要从技术、费用、施工等多方面去考虑以保证设计质量。这个时候经常会碰上设计质量、费用和进度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是设计项目组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质量的问题,在保证设计质量能满足规范、标准以及业主要求的前提下,统一考虑费用和进度。作为任何一个EPC的合同,如何控制成本,降低费用是必须考虑的。这其中工程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技术参数或者要求的变化,带来的设备价格变化就有可能很大。同时和国外的优秀设计公司相比较,国内的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质量、费用和进度控制及三者之间的协调的问题上,国内的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包括中石油公司在内的很多工程大公司尚有许多空间需要学习提升。具体从我执行的项目来说,不仅要制定三者协调的计划,专业条件协作表的制定实施,也是实现设计目标保证设计进度的有力保障。

(2)专业设计风险分析。针对石油化工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专业,现在都有各个针对性很强的项目风险识别和决策机制,比如有专门针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针对技术的风险分析、针对安装的风险分析等。而石化行业设计风险分析,首先是从石化工程设计的龙头专业工艺来掌控。这其中在石化行业运用较广的HAZOP分析(即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重要的分析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带仪表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结合工艺管线和仪表图、3D模型,全面严谨地研究评估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生产装置中潜在的危险和可操作性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识别出生产装置设计及操作和维修程序,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装置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决策提供依据。

(3)专业设计质量控制要点。专业设计质量控制要点是每个专业在进行设计和完成各类图纸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由于每个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经验及设计能力不同,同时大家对问题的理解、判断能力、考虑角度也不尽一致,如果不规定出每个专业的设计质量控制要点,就有可能在某些专业出现设计缺漏,甚至是大的错误。因此加强设计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是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这有赖于专业负责人去牵头实现,其质量管理意识和方法对整个项目质量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各专业在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或者详细设计中,专业负责人针对各个设计阶段制定的工程设计规定,为统一设计方法、内容、深度、手段做出了全面规定。为一些多方合作的项目面临的多头协同设计也做好了铺垫。

其次,执行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设计条件评阅反馈是控制好设计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如在输入的设计条件面对诸如上游专业要求、外部厂商设备条件等,对条件深度、合理可行性、以及领会程度不能及时作出正确恰当的评阅或者反馈,势必对相关后续的一系列设计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有时候甚至对施工和工程实现是致命的。同理,上游对下游专业输出的设计条件也是一样,必须经过至少设校两个环节的把控校正确保无误、重要方案须审核论证通过后才能正式对外部或下游专业。这其中设计专业负责人给各设计人针对吸收上游输出下游专业的设计意图、思路、设计要点难点的宣贯讲解、同时按工作分工与流程层层落实责任人,对专业内部各环节质量把控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4)整体设计过程控制。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的专业多,界面多,各个专业之间的制约也比较多。如果只是单纯的采用条件单提交的方式或者专业直线沟通的方式,并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好,有可能一个专业的设计问题刚解决,但是又引起了另外一个专业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项目组出面,对涉及专业比较多的子项采用专业一起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存在问题和矛盾。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多个专业间存在的共同问题,加快设计进度,保证设计质量。

具体从我经历执行的详细设计阶段的项目来说,主导专业负责制和cross check(交叉检查工作法)对项目整体和具体专业设计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详细设计启动后,项目组即要求各专业充分熟悉基础或初设资料,理解吃透工艺流程和上游专业要求,明确各专业设计内容和需实现的功能目标,根据装置和子项主要功能,项目组确定出各装置各子项主导专业。由主导专业召集相关专业参与,共同规划项目的整体空间布置,如地面地下各类设备与管道布置、地面地下各类路径及各种需求空间规划等等,经各专业充分协商讨论确认后,制定出统一的整体布置原则。如此一来不仅使整体规划布置更加完善空间利用更合理,既实现了各单元独立功能又使上下衔接无缝流畅,减少了冲撞和错漏;也使专业相互协作更富有成效并强化了全局设计理念。启动各装置区各子项设计时也同样适用此法,由此项目通过一个个子项或单元,通过主导专业利用crosscheck协调统筹好其间交叉点面的关系,各个出击分别击破,整个项目设计质量随之上了新的台阶,为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坚实基础。

(5)设计手段。石油化工的设计成果是一个个生产装置、生产储存运输系统承载的系统工程,各种管线、设备、建构筑物纵横交错,布置紧密繁复,相互独立又交叉衔接,运用专业cross check方法确定好各单元各专业间相互衔接的原则理念,而利用直观明确的3D 模型软件又为实现高质量无硬伤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各专业在同一个三维空间里协同设计,更是极大提高了专业协作效益和效率,减少设计盲点和误区,是工程设计人的强大利器。随着设计深入,通过项目不同阶段的3D 模型检查,相关专业查找问题核对碰撞评估布置清理设计内容是否遗漏。一般我们执行的详设项目,通常进行两到三个阶段的模型检查,如30%、60%、90%检查等。其中60%和90%review通常是检查必备的两个阶段。

(5)沟通管理。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过程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及内外界面,因此专业间的沟通和内外界面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形式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也有口头和书面沟通形式等。通过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减少人为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借助良好的沟通,将专业间的设计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而不是等到问题解决不了再提出来解决。专业间的沟通既需要各个设计人员从设计大局出发,积极及时互相沟通同时设计项目组也积极创造专业间互相沟通的机制和时间,为大家能及时沟通做好桥梁工作。通过良好的专业沟通,解决设计问题和隐患,保证设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3、设计中后期质量控制

(1)设备资料评阅。设计中期提出询价文件后,后续需配合设备采购完成技术评标、对设备供货商的设备资料进行评阅和批准、设备验货以及对发现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修正和总结。设计中后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设备的技术评标和厂家资料的审查,设计的功能是否能完成和设备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过对设备技术评标和相关资料审查,确保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质量能实现既定的合格标准。此外,项目中后期,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招标要求,通常会提出非终版专业材料量以备询价采购。材料管理也是需要留心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规格型号与材料量同样是决定施工招标合同以及未来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尤其长周期国外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材料建库人和校核人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提升业务水准并严格遵守设计程序。

(2)图纸校审与会签。设计完成图纸前,图纸设计人将提交校核审核,校审完成修改无误后再召集相关专业就图纸进行会审签署。这是图纸前最后的质量把关。实际中,通过了cross check和模型检查后,仍然可能因为人为疏忽、输入条件版次等其他原因导致图纸存在图面、标注及其他不符设计要求的错漏。通过严格的校审程序把控及相关专业的会签核对,进一步将失误消灭在成图前,确保施工图的正确严谨完整,有效正确地指导建造安装。

第3篇

1.1新的企业所有权观

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的股东,而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关系。”企业的供应商、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这些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该公司的持续长久的关系。因此,新的企业所有权观认为,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公司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比股东至上治理模式更有利于保持公司的各要素主体的长期合作。

1.2企业的社会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要求企业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还被期望承担环境保护、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等社会责任。换言之,企业不是一家的企业,而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要求符合企业伦理,并且要求关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依据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参与缔结社会契约的一方,企业有义务履行符合公众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属性要求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更多地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适应了企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它是与社会本位相协调的公司治理模式。

1.3企业的资本要素构成

企业的资本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不仅仅只是股东出资的物质资本,还有掌握企业核心经营资源的人力资本。在公司投入中,“首要的资本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根据稀缺资源的原理,目前企业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逐渐增值。若“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员工自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换言之,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发展是人力资本因素提高的结果要求之一。

1.险投资收益

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股东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承担着企业盈亏的经营风险,因此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事实上,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金融市场工具通过投资的多样化进行转移,也就是说股东实际上承担的风险有限。而企业的员工、客户、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除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外,他们还是企业资源的投资者,并且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他们都将遭受相关的损失,即除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他们都向企业或多或少地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企业的风险投资者。按照风险投资要求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因此提倡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保障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投资收益。

2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2.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不明确

许多的研究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定义不明确,目前还没能形成公认的较为统一的明确界定,由此导致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今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已经衍生出近30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和布莱尔给出的。从广义上讲,利益相关者泛指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从狭义上讲,利益相关者特指与公司有直接联系的或在公司下了“赌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布莱尔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2.2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

传统的企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满足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而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后,员工、股东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权力参与者,员工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股东的目标是增加投资收益、顾客的目标则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大价值的产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冲突矛盾在所难免,由此将引起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的目标,这样多元化的目标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

2.3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实际运作不成熟

由于理论上尚存在的意见分歧,再加上客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害冲突,势必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实际运作,现在我们还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到较为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3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3.1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

如果要求企业照顾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只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雇员、管理层、股东以及主要客户作为共同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即合理地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则可减少利益冲突的决策成本。在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中,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他们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可以有效地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互惠共性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

3.2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

既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进行风险型投资,则企业可考虑借鉴股票期权的方式采取完全合同的契约,来明确保障雇员和管理层或者股东的利益,则可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目前,企业可尝试股票期权、员工持股、战略期权等措施,让管理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收益与企业的发展绑定,则可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让利益相关者真正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做大企业这个蛋糕获得多赢的结果。

3.3健全外部治理机制

既然企业自身无法合理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冲突,而且依据公司治理模式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和渐进性,企业自身无法突破原有制度的困境,则可尝试政府和行业等外部主体,适当通过法律和行规等多种方式发挥外力的作用,外力再作用于内力的变化,最终引发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权变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它需要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发展。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重视对员工、管理者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健全的外部治理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信用机制,我国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从大市场角度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郝臣,李礼.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6,(2).

[2]石金海.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2).

[3]王艳荣,杨善林.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第4篇

【关键词】:举例 理论 实际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这门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其他教学原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整体来看,应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来表达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又大多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适当的举例是我们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比较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第五课中讲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要理解这个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学中不妨采用脚与鞋的关系加以例证,在生活中他们清楚地知道,有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鞋的大小应随着脚的生长而加以更换,否则,鞋太大或太小,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是既站不稳也跑不快。这个例子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很快地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如: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二课中讲到: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洪水泛滥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相互联系的,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冶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在洪水退却后的深刻反思的结论,也是我国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落到实处的问题。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

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四、结合性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较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仍然具有竞争力,而且这些缺陷是可以克服的。相反,新兴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尚不能取代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现行的公司治理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模式却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传统的以“股东至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模式,其典型的代表是英美等国家,而且这种治理模式也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二是新兴的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公司治理模式,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共同治理,其典型代表为德日等国家。虽然这种公司治理模式尚未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却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三是在总结出上述两种治理模式的各自缺陷后,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即出资者主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应该说,由于美国的公司法在维护股东利益方面出现了松动,倡导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学者们才得以活跃的机会。但是这种公司治理模式究竟能否取代传统的以股东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在实施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后,能否达到那些倡导该模式的学者们在理论上所勾勒出的美好前景这一预期,以及能否会出现中小股东因此而抛弃我们公司的局面等诸多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本文正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入手,通过对其与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认为,作为出资者的股东,由于是企业的剩余风险的唯一承担者,理应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因此企业的董事会和总经理作为股东的人,应该对股东负责,企业的运营目标也应该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也是新古典产权学派所倡导的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代表人物有阿尔钦(Alchian)、德姆塞茨(H•Demsetz)、曼内(Manne)、詹森(Jensen)、麦克林(Meckling)、哈特(Hart)等。然而,随着人们对“社会公正”、“消费主义”和“环保主义”关注, 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尤其到了8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股公司之间“恶意收购”的浪潮,更引发了人们对“股东至上”逻辑的声讨。因为,在这次“恶意收购”中,股东们发了大财而公司雇员却大量被解雇,而且更不能让“社会公正”的代表们所容忍的是,股东增加的财富恰恰是重组后雇员们失去的财富,也就是说,“恶意收购”并没有增加财富,只是将雇员们的财富转移给了股东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促使了美国29个州的公司法出现了松动,要求“公司应该为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是仅仅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至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并最终由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多纳德逊(Donaldson)、米切尔(Mitchell)、克拉克森(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框架得以完善。

但是,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什么呢?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又是怎样呢?虽然最早提出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思想是在1929年,但是真正为利益相关者给出定义的却是在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小组,而且时至今日,已经衍生出近30种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纳斯和布莱尔给出的。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从广义上讲,泛指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从狭义上讲,特指与公司有直接联系的或在公司下了“赌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纳斯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有关系的人,他们使企业运营成为可能”。布莱尔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为便于我们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以下采用了布莱尔的狭义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关于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布莱尔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认为,“董事会成员必须懂得,他们是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所有这些人都分别投资于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且投资处于风险。由此,那些明确代表关键相关利益者的人应该进入董事会”,“而且,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还应该被设计用来分配控制权、回报和责任给这些相应的相关治理者——那些贡献了专用化投入的企业参与者”。他还主张将公司的运营目标设定为公司的总财富创造,以取代股东财富最大化,并应该发展一种能够衡量投资和总财富创造的测量方法(在这一难题上,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解决办法,而是推给了会计工作者们)。此外,布莱尔还具体阐述了与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有关的组织创新、融资合约期限、信息披露原则和养老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

尽管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从理论上讲十分具有诱惑力,但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其或缺乏可操作性,或缺乏实证检验而使得其竞争能力大打折扣,而且有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

该模式倡导者的某些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维护者们常用德日的企业作为例子来论证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优越性,但是,他们殊不知,正如股东“能够通过其投票权影响公司决策的情况下他们就能通过将资产转移到风险投资,以牺牲固定求偿者为代价而使自己获利”一样,德日的“银行及其他固定求偿者能够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或者,就如德国,通过由其他人拥有的股票股份)影响公司决策,以牺牲股东为代价而使自己受益”。而且,由于固定求偿者们的“过渡风险规避,也会有效地阻碍了健全的初级和二级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银行主导公司治理的机制实际上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健全的公司治理市场的发展”。而按照布莱尔的观点,公司应该追求财富创造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由于公司的目标定位在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使其财富创造的效率低下。但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创造财富的效率并没有高于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公司,而且从长期来看,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代价是高昂的(例如阻碍了健全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市场)。批评者也用“恶意收购”的缺陷对传统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攻击,认为“恶意收购”只是财富的转移,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恶意收购”导致了大量雇员的失业等等。我们不完全否认个别“恶意收购”确实存在这些缺陷,但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敌意接管能限制经理和改善公司业绩”,而且,“研究表明敌意接管并没有导致大批雇员解雇”,“解雇发生在中层经理人员之间,而这些人找到替代性工作之快令人吃惊”。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是对公司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种误解。某些学者试图运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进行定位,并对如何考虑利益相关者这一问题提出了七点建议。这七点建议的确能给人以鼓舞和振奋,但在经仔细琢磨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企业真的达到这种要求,那么对企业的各种法律规章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作者完全将企业的角色和政府的角色相混淆,将道德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相混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把企业的行为同非盈利组织相等同,更不要将其看作慈善机构,否则就失去了企业本来的意义。此外,批评者们对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声讨中,经常以假冒伪劣产品、克扣职工工资以及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作为论据。笔者认为,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这些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所致,而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这种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我们能够观察到,当今采用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大公司正在逐渐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公司的管理层们深信,股东的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与各利益相关者高度相关的。例如很多企业为满足顾客而不断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而同债权人和谐相处,为了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而鼓励员工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和创新等。因此,企业要想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离不开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下,如何衡量经理层的业绩和公司达到整个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程度。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好,再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只是纸上谈兵。有些学者试图借用平衡积分卡来构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业绩评价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却是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即使可以借用的话,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一点,即诸如消费者满意度、与供应商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劳工关系等一系列指标最终都集中在EVA一点上,既然一个指标就可以衡量企业的各阶层的业绩,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这么多的指标体系呢?

最后,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管理层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能力、企业目标多元化以及董事会的决策困境等诸多问题,都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尚无具体的解决办法而又必须面对的。只要有一个问题解决的不好,就有可能使得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美好设想前功尽弃。

虽然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有许多缺陷,但是它的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减,而且这些缺陷也不是不能克服的。笔者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通过对自身进行不断修正、调整(例如赋予职工们更多的参与公司管理的机会),会变得更有竞争力。已经有证据表明,目前德日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对股东价值的提倡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我们还有理由继续主张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么?在即将结束我们的讨论之前,我们也要引用政治上的一句至理明言,以作为本文的结尾,即“民主制度确实是一种很差的政府形式,但比它好的形式现在还没有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昆玉,陈昆琼.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评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著,张荣刚译.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刘大可,朱光华.论所有制结构理论中的出资者与利益相关者[J].经济科学,2001(4)

4.王辉.企业理论、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M].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前沿(李维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Jonathan•R•Macey,Geoffrey•P•Miller.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比较研究[M].公司治理前沿(李维安、张俊喜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

7.纪志宏译.利益相关者的资本主义——不幸的资本主义家庭[美].经济学家,1996(2)

8.周清杰,李振华.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五大疑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

9.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6)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利益相关者 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激励机制 财务约束机制 财务披露机制

一、引言

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人、财、物的合理调配,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财务作为的中枢神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务在此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效的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是企业健康持续运行的基础,是企业开展各项其他工作的重要前提。一直以来,公司的财务治理机制受传统财务理论影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各项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忽视了其他利益群体应在公司治理与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享有的权利,将公司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关系之外,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不仅损害了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声誉,甚至抑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日渐深入人心,更多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开展,EVA和平衡计分卡等涉及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工具被企业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打破单一利益主体的传统财务治理机制,构建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新的全方位财务治理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要求。这些研究虽然涉及到通过从社会责任角度或基于共同治理的理念角度来完善公司的财务治理机制,但是对于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不够完善;共同治理机制理念下的财务治理机制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这种现状下的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独立于市场结构之外,忽略财务活动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无视财务活动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利于公司财务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的施展。企业的生命力绝不是来自股东而是来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因此,基于共同治理机制的理念应该继续得到理论的支持,对于公司的管理和财务的治理都应该引入利益相关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嵌入到财务治理机制当中,尝试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机制,以实现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治理。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影响

( 一 )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萌芽始于多德(Dodd,1932),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是在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的,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clarkson,1998)。”弗里曼(1984)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的任何个人和群体,正式将社区、政府部门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之内。克拉克森(199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活动中投入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以及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承担了一定风险的群体”。杨瑞龙、周业安(2000)认为“凡是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贾生华、陈宏辉(2002)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企业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本文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应当包括所有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完成产生影响或受企业发展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如员工、顾客、供应商、股东、竞争者、媒体、社区以及能够帮助或损害企业的其他群体。凡是为企业提供了重要资源的个人或团体都应该具备对企业行为施加影响或控制的权利。这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 二 )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界定 公司治理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财务治理理论探讨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到目前为止,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机制内涵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冯巧根教授(2001)认为,财务治理机制就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公司的决策效率;衣龙新(2002)认为,财务治理机制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公司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杨淑娥教授(2002)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综合上述观点,财务治理机制的涵义可概括为:公司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对公司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财务决策机制和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从而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 三 )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界定 对于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将财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作为财务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如衣龙新(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比较系统的梳理了财务治理的相关内容,并指出财务治理机制包含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三大部分。张兆国、刘晓霞、张庆(2009)认为,公司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具体内容包括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在我们看来,比较认同衣龙新的观点: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约束机制和财务治理机制。此外,笔者认为,财务的信息披露同样是企业财务的主要内容。因为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治理息息相关,它以最有效的形式将受托方的管理业绩呈现给利益相关者,让企业的利益相关以最直观、快捷的方式知悉公司的运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诸多障碍,有效的保护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本文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财务治理的披露纳入到财务治理机制的体系中,成为财务治理机制的第四个维度—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使其得到应有的关注,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四模块财务治理机制。

( 四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讨论的主要是企业和谁的利益相关,以及在管理利益相关者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该理论认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社区等。传统的财务治理机制更多的是考虑股东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不可避免的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际上,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的综合体,股东投入了股权资本、客户和供应商投入了市场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职工投入的人力资本等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所有权的分配,而不仅仅是股东。面对诸多利益相关者,企业应该规划好相关各方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对公司财务的治理构建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确保各项资本有效配置,互惠共生,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构建

( 一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决策机制 目前的公司财务决策机制大都是以股东会或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为主的公司财务决策机制,这种财务决策机制比较单一,过多的考虑了股东的利益,而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边缘化,不利于企业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决策机制应以资本提供者作为划分依据,将股东、债权人等物质资本提供者、包含经营者在内的员工等人力资本提供者及供应商、顾客等社会资本的提供者纳入企业决策的主体中,分别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角度进行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变革,来保证利益相关者同享财务决策权:在股东大会中建立相互制衡的议事机制,采取累计投票制度、表决权行使制度和股东诉讼制度等制度安排,防止大股东利用控股权的绝对地位来侵犯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董事会为保障,创新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中设立物质资本董事制度、人力资本董事制度及社会资本董事制度。

(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激励机制 财务激励机制是财务治理的软协调,是企业所有者为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形成的一种妥协的财务约束契约。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激励机制是在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充实这种妥协的财务约束契约。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激励机制不仅是对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的激励,还包括对市场资本、社会环境资本、人力资本等诸多资金提供者的激励,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社会和政府。它们构建出企业必须存在的社会结构,为企业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资源,对其进行相应的激励,能够改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员工的激励最好采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对于员工的激励,除了要对其工作成果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外,个人价值的认同及职务的提升同样会激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倾尽全力。可从财务方面采取的方式:对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采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来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和公司所有者的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鼓励他们更多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从而使之为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而长期努力;对于一般雇员,更多的考虑将薪酬的提升与其绩效挂钩,此外,人文关怀也必不可少。员工离职率、员工的培训支出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指标可以反映这些激励机制的效果。对消费者的激励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立互惠互信的过程,企业应该改善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在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赢得顾客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这样,顾客才会给予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可以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可从财务方面采用如下方式:加强产品的质量把关,降低次品率;做好用户市场反馈工作,及时收集用户信息,从中获取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可以重点考核顾客满意度、产品市场占有率、顾客返购率、服务成本等非财务指标。在供应商方面,可以通过较好的遵守供应商的信用政策,树立较好的商业信誉,对供应商进行信誉激励。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诚信,唯有诚信才能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以促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交易信誉、广阔的让利空间和过硬的产品、服务质量。可从财务方面采取如下措施:充分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政策,降低机会成本,在维护企业信用的基础上,在最长的信用期期末还款;加强采购人员的谈判能力,统一采购,获取尽可能多的销售折扣的同时大额的采购量也会使供应商考虑长远利益与公司维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社区应注重人性化激励。一个企业总是存在于社区当中,与这个社区中的不同社会主体交往,不能置身其外。企业在这个社区中,一方面享有使用社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履行对社区做出相应的贡献的义务,如发展社区的公共事业、为下岗职工提供培训、关心弱势群体、大力支持和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这些义务的履行情况就很好的衡量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该角度的业绩评价指标有资助人数、就业贡献率、捐赠收入比率等。对政府激励应注重对政府各部门具体工作的积极配合。对政府的激励源于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而政府能否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是单个企业激励的结果,而是众多企业共同健康发展的结果。因此,对政府的激励实质上就是企业在寻求良好投资发展环境与其他方面制约因素之间权衡博弈的过程。具体方式可采用:搞好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正确解读国家政策、协同行业各企业认真遵守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等。

(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在约束损害与公司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供应商、购买者经济利益的同时还约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衡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既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也包括一些非财务指标。传统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公司债权人比较关注的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股东等资金提供者关注的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销售利润率、权益净利率等等,股东和债权人等资金提供者都比较关注的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等。非财务指标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来界定公司某项财务行为是否损害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其损害程度。如作为公司上帝的消费者对公司推出的产品的满意程度;作为公司运作主要动力的职工对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满意度;作为公司生存之本的周边社区中其他共生体对公司某些财务行为对促进该社区成员的就业、对社区内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社区自然环境的保护的满意程度等。约束和监督不可分,所有这些财务约束指标与非财务约束指标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监督并保障其运行。公司要想在财务治理中充分践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就必须从公司自身、公司的资金提供者及市场三个角度来保障。首先,公司要充分发挥审计作为一种鉴证活动的监督作用,包括企业的内部审计和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审计。公司在做好自身的同时坦率的接受来自外部审计的监督与鉴证,提升自身素质,保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的正常运作。其次,要搭建一定的平台来为公司资金提供者包括债权人及股东更加清晰、透明的了解公司的财务治理状况,提升他们的监督力度。最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思路,不要忽视市场在公司财务监督中的作用,在公司的财务监督中引入职业经理人,充实公司的财务治理的决策与执行机构,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提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运作效率。

( 四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披露机制 众所周知,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信息不对称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财务治理的目的最终是要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只有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时才能获得这种满足。杨淑娥,金帆(2002)就曾明确的指出编制、呈报或审阅符合一定规范的财务报告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寻求。公司的资金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为了确保资本的盈利性或安全性会着重关注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程序和质量,通过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而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政府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力,同样非常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通过公司财务信息反映出来的市场动向来进行诸多国家政策的制定。因此,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披露机制对于公司的财务治理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理应成为财务治理的四大维度之一。

四、结论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下,一个企业如果还是坚持“股权至上”,不肯接受社会发展交付的新任务,就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社会是许多利益相关者大融合,企业置身其中不可避免的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企业目标一定程度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真正的优质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总是具备战略的长远眼光,总是会兼顾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利益各方的合作共赢。本文试图通过将企业利益相关者理念嵌入到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过程中,分别从财务决策、财务激励及财务约束的角度找寻各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的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同时指出,财务披露机制作为财务信息呈报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是企业财务治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维度之一。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机制,目的是为公司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理念和模式,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2]李心合:《嵌入企业社会责任与扩展公司财务理论》,《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3]温素彬:《企业三重绩效的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会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4]高汉祥:《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机制——一个分析框架》,《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5]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6]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新制度主义与财务学的互动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江若尘:《大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冯巧根:《公司治理结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l年版。

[10]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会计研究》2003年第lO期。

[11]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

[12]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13]林钟高、童铁牛:《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初探》,《财会通讯》2002年第10期。

第7篇

【论文摘 要】本文论述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阐述了项目成本控制的内涵,提出了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以实现企业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如何通过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使本企业脱颖而出呢?每个施工企业和建设部门都有着这样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那么,完成这样的目标有什么宗旨可循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企业都会综合运用成本、质量、技术和速度等方法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这同样也是取得企业最佳效益的基础。进一步说,企业要想在市场全方位竞争,,首先要控制的就是成本问题,这在企业竞争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现结合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说明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以及相关措施。

1 正确理解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是项目经理负责制,目的是研究如何更高效率的实现项目计划,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内容:首先,以施工的内在逻辑规律为指导,有效的计划、设计、组织、协调和监控施工、,来达到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其次,组织高效的施工团队,使各项生产要素最优组合、配置,以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再次,通过现代高科技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完成项目目标,最终使企业获得最佳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了在项目规定时间内,运用所批准的工程费用使项目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整个项目的目标,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整个项目的目标,是为了全过程全方位计划、设计、组织、协调和监控该项目,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的。

2 把握施工项目管理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因为施工项目有劳动生产力、工具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并且这些要素具有很强的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彼此互联互接,呈现出一种立体多维的景象。要想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则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管理。管理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适时适量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整个施工项目需求;

2.2 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各生产要素要协调搭配、互帮互助、共同发挥作用;

2.3 动态管理施工项目: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计划、设计、组织、协调和监控各生产要素,使各要素在项目中达到动态平衡、能够合理分配使用。动态管理施工项目同样与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相呼应,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方式与保证;

2.4 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进度。

3 项目成本控制的内涵

企业要想在市场全方位竞争,首先要控制的就是项目成本问题。控制项目成本就是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就是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施工成本控制要环绕整个施工过程开展,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全方位的控制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及各项费用开支等生产因素,周全考虑各项生产费用,以确保在项目规定时间内,运用计划范围之内成本,使项目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由于每次施工项目管理只有一个工程对象,所以控制项目成本是一次性行为。项目成本能否降低,有无经济效益,有多少综合效益,施工期间的每个阶段都要详细考虑清楚,因为这关系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成败,有很大的风险性,可以说整个项目得失在此一举。所以为了确保项目成本必盈不亏,成本控制不仅相当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做优、做好。具体措施可以有如下几方面:首先要建立优秀的管理班子,班子成员之间不仅要有明确职责分工,而且应各尽所能、各尽其职。再者,有了优秀的领导群体,下一步就要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各位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制。成本控制体系的核心是项目经理,所以多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人员安全负有责任,重中之重则是项目成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项目经理才对项目成本负有责任,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把项目成本放到首位,都要为降低成本而精打细算,为节约成本严格把关。以采购员这一工作岗位为例,假如不考虑成本因素,采购员就高不就低,就远不就近则会使成本超标,这样就和采购及时,供应到位,配合得力的良好工作表现不能相得益彰了。

4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4.1 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4.1.1 结合工程概况和当地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预测成本。中标后,再根据项目规模,组建匹配规模的项目经理部,确定项目成本目标。

4.1.2 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含有详细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等施工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下达成本目标,并联系企业其他部门,落实成本责任。

4.2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4.2.1 首先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每次验收后,保证施工任务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

4.2.2 其次,核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并与施工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纠偏措施。

4.2.3 最后做好月度成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以防对后序作业成本不利影响或因质量低劣而造成返工损失。

4.2.4 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自行分析成本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4.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4.3.1 竣工扫尾阶段往往会因为扫尾工作战线拉得长,使成本效益流失很多,应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最低限度。

4.3.2 重视竣工验收工,顺利交付使用,并记录好各种数据、资料及费用使用。

5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由于工程质量各不相同,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综合管理项目工程,并且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再者,多种管理机制要并存,做到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机制解决。我们要不断加强工程管理的机制,使之日渐完善。

质量成本由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构成。顾名思义,质量水平越高,则控制成本越高、故障成本越低,反之质量水平越低则控制成本越低、故障成本越高。施工中,要以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位为准则,再结合施工项目寿命、环境性、功能性等点,以及合同约定的质量水平等因素,使质量成本达到最优比例。

6 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

现场管理包含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现场平面布置是指结合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以配合施工为前提来合理安排项目进行。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多企业不履行现场平面布置这一环节,造成人力、物料严重浪费的情况;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了保护施工现场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它必须要严格按着规定标准实施,任何看似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而言之,在项目工程管理整个过程中,要一直把降低项目成本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各种施工措施、管理手段、各种反馈数据、先进技术等作用以便发现费用偏差原因,并及时进行分析,亡羊补牢、纠正错误,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时玉兰. 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07) .

[2] 迟作宇. 浅谈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J]. 建筑设计管理, 2007, (05) .

[3] 王冬昱,张鹏,杨勇. 浅析项目管理成本控制[J]. 天津科技, 2008, (03) .

第8篇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上市公司; 财权配置

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将企业财权集中地分配给股东的基本思路显然是与财务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然而随着企业对知识资本和外部资源的日益重视以及世界各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关注,“股东至上”逻辑受到了日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企业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变契约(Freeman& Evan,1999)。这组契约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投入的专性资产,包括股东和债权人投入的财务资木、经营者和一般职工投入的人力资木、供应商和客户投入的市场资木、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等。正因为利益相关者(缔约方)不同形式的投入,使得他们与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权关系,相应的拥有了获得收益的权利。因此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目标是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所以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机会享有相应的企业财权。

一、财权配置对象

财权是派生于企业所有权而又不完全受制于企业所有权的,关于企业财务方面的一组权能,包括财务收益权、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就是财权配置,它是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上市公司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向公司提供的资源性质来配置财权,各个利益相关者借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相应的收益。要实现财权的有效配置,首先就要弄清楚哪些是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必须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第二,应该承担公司一定的经营风险;第三,按照弗里曼(1984)的定义,“利益相关者必须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必须与公司活动有关,这种关系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第四,Clarkson认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关注当前的财务收益,而且应该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根据以上特征,本文把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等。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看,不管是股东还是债权人、政府等,作为公司专业化的投资主体和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对公司拥有相应的财务利益和财务权力要求,公司的理财必须对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财务要求做出积极地响应。但是,利益相关者平等地享有财权并不一定是均衡地分配给各个利益相关者,可能是相对倾斜某一类利益相关者。

二、财权配置的原则

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三权分立与权力主体之间互相制衡原则

不同性质的权力应由不同权利主体行使,公司的财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监事会享有。这样在权利主体不重叠的情况下,有助于制约某一主体权利过度扩张行为,防止财权配置失衡,达到权利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

(二)权责利统一原则

财权配置的权责利统一思想就是,在利益主体拥有一定财权的基础上,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给予其一定的利益回报,将利益主体拥有的财权与相关责任、利益充分联结起来。

(三)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对应原则

股东作为主要投资者和风险承担者,其应享有主要的财务收益权和控制权,体现在财权配置方面则是正常经营状态下对财务收益分配权和重大财务决策权的绝对占有。当公司偿债能力不足时,财权转移给债权人,同时债权人也享有公司财务的“剩余权力”。

(四)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则

公司财权必须依据集权与分权的原则进行分配,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拥有公司的财权,既要避免财权过度集中所带来的高风险,又要防止财权分散所带来的低效率。

三、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存在着“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财权过度集中于经营者,造成财务决策短期化、财务信息失真、侵蚀企业利润等现象,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的相互制衡的权力机制,更没有考虑到外部的财务治理主体的财权配置制度。企业财权配置应该具有依存性,在企业处于不同的财务状况时,应该有不同的治理结构,也即财权安排随着企业经营状况改变而调整。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拥有明确的财权分配制度以及相机治理机制的企业为数不多。

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上市公司的财权配置,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应分享的企业财权,同时依托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和相机治理机制来实现。

(一)股东的财权

股东向企业投入了权益资本就必须分享制度安排所赋予的财权。股东的财权应该包括重大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财务决策权包括重大投资权、重大融资权、财务预算决算审批权、利润分配与亏损弥补批准权、注册资本变更权、重大资产处置权等,这些权利只能由股东会行使,不能委托给他人。

在现实中,不同股东对公司财权的大小要受到股东的权力偏好、风险态度、持股比例、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置,内部人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财权在不同股东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普通股东、大股东、用手投票的股东、能力强的股东所掌握的财权要优先于小股东,用脚投票的股东的财权。

(二)经营者的财权

经营者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其财权由董事会财权、经理人员财权组成。董事会是公司法人的经营决策和执行业务的常设机构,经股东会的授权,能够对公司的投资方向及其它问题作出战略决策,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在经营者财权中占主要地位,其拥有的财权主要有:财务决策权,包括投资决策权、中型融资权、财务信息披露权;财务监督权,包括对经理人的监督与评价;财务执行权,包括对股东会有关决议、制定有关投资方案、制定财务预算决算方案、制定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方案、制定融资方案等。

经理人是公司业务的执行机关,负责处理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经理拥有的财权主要体现在:财务决策权,包括小额日常性投资权、小额流动资金融资权、日常资产交易处理权等;财务执行权,包括组织实施董事会有关决议、组织实施投资方案、融资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财务监督权,包括对下级部门经理的监督。

但是由于经理层处于企业财权的中心,过度的赋予经理层财权也会形成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因此,经理层在享有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对股东、社会、员工的责任。

(三)员工的财权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赋予员工必要的财权,既有助于充分利用员工的人力资源,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供给者,其财权主要是财务收益权、参与财务决策权和财务监督权。

具体表现就是良好的工作和福利、身份归属感、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参与管理、希望企业长期生存发展。如富士康频发的跳楼事件,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工作强度、职工社会保障及对职工权利的忽视等都在考验着现代公司的管理模式。

(四)债权人的财权

债权人为企业投入债务资本,就要求从企业获取剩余利息。由于债权人与企业双方的利益非均衡性、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偏好不平等性等,就会导致企业的“后机会主义行为”,使债权人也存在着收不回本息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债权人就必须通过信贷合约、破产机制等制度参与企业财权的分配,对企业行为施加影响和约束。债权人应该享有重大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如果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态,重大财务决策权就由股东会转移给债权人,因为这时债权人成了其事实上的主要风险承担者,重大财务决策权应该由债权人享有。另外,也应该享有监督权和收益权。

在现实中,重视债权人在企业财权配置中的地位也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如果债权人掌握了部分重要的财权就可以有效地监督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行为,从而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其次,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由于存在委托关系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的重大决策权实际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局面。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如果恰当运用手中掌握的财权,就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行为,抑制内部人控制。第三,有利于形成银企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国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将资金投入企业后,如果不能行使有效的财务监督权,易使企业在使用债务资金时不考虑或少考虑银行的利益,从而产生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打击银行向企业注入资金的积极性。反之,在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若有银行等债权人的一席之地,则可以有效地发挥它们的财务监督职能。这样,不但能激发它们的投资热情,还可以促使企业债务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

(五)供应商的财权

供应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生产资料的供应者,他们的投资是由公司的产量或规模决定的,因而与企业密切相关。因此,供应商享有对公司财务的监督权,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决定其供货方式和收款方式,进而考虑是否给予销售折扣、现金折扣。

(六)政府的财权

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共环境资本(包括制度公共规则、优化信息指导、改善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就要从企业征收税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剩余收益的不稳定,也要承担税收风险,所以政府也应当取得相应的财权。

政府的财权表现:一是制定公共财务制度;二是执行公共财务制度。公共财务制度一般包含在公司法、税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中。公共财务制度的执行主要体现在税收上,政府通过征税,增加财政收入,维持运行,同时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公司税收是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之一,公司经营不善与偷税漏税都会减少政府的收入,妨碍政府运行。另一方面,政府的税收收入用于对公共环境的投资,优化投资环境,也会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生产发展,因此政府拥有适当的财权应该和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逻辑下,将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纳入上市公司财权配置范围,让他们分享公司的财权,既实现了共同所有权的制度安排,还能促进企业的价值增长,企业专有性资源投入者的利益通过制度规范得到维护,这将有利于他们之间的长久合作。同时将他们置于公司财务治理的框架内,可以使他们之间的利益在同一个制度安排框架内得以协调和均衡。

【参考文献】

[1] 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 陈立超.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4] 张栋,杨淑娥.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J].会计研究,2005(4).

[5] 朱明秀.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企业财权配置三维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

[6] 陆志敏,郭东杰.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博弈分析[J]经济论坛,2004(1).

[7] 刘红娟.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